徐霞客是不是特别有钱?
徐霞客家里到底多有钱呢?他在全国各地玩了一辈子,最后还是没能把家里的钱给花光。要知道那个年代可没有旅游博主,可以靠直播、短视频挣钱,他出去玩,那就是老徐家净支出的项目。
这个项目,徐霞客还搞了一辈子。你现在能够理解他家里多有钱了吧?其实老徐家一直都很有钱,也不是说到了徐霞客这一代才发达了,徐霞客可以被称之为富N代了。
徐霞客的高祖徐经是江阴巨富,跟唐伯虎是好友。徐霞客的高祖叫徐经,什么是高祖呢?爷爷的爷爷叫高祖,所以到徐霞客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这家产得有多少,才能分了五代还完全花不完呢?
徐经不仅是个有钱人,而且他酷爱读书,立志能够考取功名,成为朝廷命官。古语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仅仅是读书人聊自以慰的话,在封建时代,真的是至理名言。
因为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使得有钱人就算再有钱,社会地位也不高。而农民再穷,也比有钱人有社会地位。
比如说商人可以卖轿子,自己却不可以坐轿子,可以卖绫罗绸缎,自己却不能穿绫罗绸缎。更有甚者,有些皇帝还不准商人的子嗣参加科举考试。
因此徐经想要考科举,是荣耀门楣的大事情。可是坏就坏在了他太有钱了,当初他和唐伯虎一起进京参加科考。
结果一场科举考试下来,就徐经和唐伯虎两个人的卷子切题,此前盛传徐经太有钱,花钱买到了试题,现在看来果然不假。
于是在落榜者举报之下,徐经和唐伯虎都被判科考作弊,从此两人跟仕途没什么缘分了。徐经自此也就回家专心做生意了,家里的产业越来越大。
而唐伯虎回家后,跟老婆大吵了一架,从此黯然伤神,做起了卖字画的买卖。没事儿再喝点小酒,无形中成了一代书画大师。
徐霞客的曾祖父徐洽,从徐经富商手里,分到了12597亩田。我也不知道这个数据到底准不准,还有若干祖产、现银,总之依旧家大业大。
曾祖父生了祖父徐衍芳的时候,按照他们的说法家里的小日子已经不好过了。怎么个不好过法,我们也不清楚,估计是过去一顿饭80道菜,现在改成75道菜了吧。
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就很有能力了,据说他没分多少家产,一般成功者都会希望别人说自己是白手起家,他也不例外。
徐有勉的生意做得很不错,他本人也很勤快,所以老徐家在他手里又发达了一回。这才允许徐霞客这么造。
徐霞客这么玩,到底有多少开销需要承担?现在很多驴友们在路上,总会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安排自己的行程。其实徐霞客是不需要根据经济状况安排的,他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安排。没办法,兜里票子快放不下了。
- 首先就是路费。这是一笔硬性开销,出门旅游不可能永远都是两条路,那种主播一般骗人的比较多。所以必须要有一辆马车或者一匹马才行。而且隔一段时间要更换马匹。好在古代人没现代人聪明,不会收过路费,这也省了一大笔钱。
- 其次就是住宿费。夏天出来蚊虫多,冬天出来太寒冷。所以住宿费用是完全省不下来的,毕竟徐霞客本人也是公子哥出身,让他露宿荒野的可能性比较低。
- 再者便是伙食费。这也是一笔硬性开销。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徐霞客每天在路上都要去饭馆,最差也要叫外卖,这笔钱不能省。除非在大山里找到一两只野兔,可以吃点野味,不过几率很小。
- 还有就是安保费。这玩意儿为什么说是一笔开销呢?你想啊,那个时候山里面,猛兽可不见得少,他又偏偏非要去那些地方玩。每次进出不请几个身手矫健的壮汉,这件事就办不成。因此徐霞客能玩这么多地方却不受伤,主要是因为花了这笔钱。
- 此外就是导游费。这笔钱也完全省不下来,为什么呢?因为徐霞客初来乍到,对各地的人文风貌和地理环境都不熟悉。如果不请个当地的导游,根本就玩不转。此外导游还可能带徐霞客去一些土特产的店里,这么一来又是一笔开销。
大方向上,至少有这些费用需要开销。除此以外肯定还有一些额外的支出,比如半路上遇到劫匪了,身上的钱岂不都拿来买命了吗?这也是一笔大开销。还有遇到酒托了、被钓鱼执法了、马车违停超速了、马匹丢失了等等一系列不可预见费。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徐霞客兜里要是没点钞票,那是真的不敢出来玩啊。他能玩这么哈皮,还写了游记,可见这一路上没少花钱。
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是个开明的人。徐霞客之所以能够玩一辈子,主要还是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开明的父亲。世上几乎每个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功成名就,能够考科举走仕途,成为达官显贵。
可是徐有勉却不愿意,他自己不愿意做官,也不愿意儿子们掺和官场中的事务。大家都知道他很有钱,所以当地官员们多次上门拜访,徐有勉每次都躲到树林子里,让他们找不到。
正是因为有一个如此开明的父亲,徐霞客才能在父亲的鼓励之下,开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人生道路。
其实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颗探索的心,只不过 不是每个人都像徐霞客这么幸运,碰到如此开明且有钱的父亲罢了。
总结:徐霞客这辈子是真的值了。徐霞客到了晚年的时候,把两条腿都给走废了。可是他依旧还在坚持,崇祯十三年,徐霞客完全无法走路了,被云南当地的官员,用车船给送回了老家江阴。
他常常把张骞、唐玄奘、耶律楚材等人当成自己的偶像,虽然落得个双腿残废的结果,但是他对自己的一生毫不后悔。
徐霞客是不是特别有钱?
他家底子还算厚,他爷爷挺能挣钱的,不过他能饱览山河最重要的是钻了政策的空子。
出外旅游什么开支最大?过路费和门票。在明朝那个法制不健全的封建时代,各项法律法规严重滞后,出现了很大的漏洞,这才让徐霞客抓住机会,完成了壮举。
先来说说过路费。根据《徐霞客游记》记载,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22岁的徐霞客正式出游算起,到54岁逝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一生足迹遍及今天的21个省、市、自治区,按高速公路一公里平均大概0.6元左右计算,究竟需要多少过路费?
其次是门票,这个更恐怖。因为徐霞客一生大多数时间,不是在旅游就是在旅游的路上,而且他去的基本都是著名风景名胜区,涵盖了几乎所有的5A级风景区,门票支出实在是不小的费用。我们随便来看看他两年的旅游轨迹:
天启三年(1623年),徐霞客循运河北上,随后西行,进入河南,访问了少林寺(100元)和嵩山(80元)。随后,他又游览了龙门石窟(120元)。此后,徐霞客继续西游,来到了西岳华山(180元),遍游了华山的五峰。此后,徐霞客又游览了峨眉山(160元)和武当山(130元)。
崇祯十一年(1638年),徐霞客开始了云贵之旅,参观了黄果树瀑布。一路上,他经过的主要景区包括观音洞、碧云洞、丹霞山、石林、昆明西山、溶洞群、棋盘山、水目山、九鼎山、鸡足山、丽江、妙峰山等。
请注意,这里只是说的比较知名的地方的门票,也没计算套票、缆车费、摆渡车等等各种隐形消费。
幸好那个时候衙门脑子不好使,没有开辟这条发财之路,不然随便修个大门“此山是我开”,就开始收费,徐霞客就算家里有钱,恐怕也难以为继的。32年大多数时间都在游山玩水,您帮忙算算,这两笔费用有多大?
徐霞客是不是特别有钱?
徐霞客不是特别有钱,可以说没钱。但他很有理想,很有毅力,苦爱学习。
徐霞客(1586-1641),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其代表性名著为《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他的一生是实地旅游考察的一生,对现在都还有其重要影响
毅力+知识+吃苦的精神,得到了百姓的尊重,官吏的认可,克服了没有钱的现实。帮助徐霞客实现了他的梦想在完全没有人资助的情况下,他是如何完成这些旅程的呢?我分析如下:
一是淳朴的民风帮助了徐霞客。在当时,有文化有知识的人相对较少,民风淳朴,因此,可以得到当地百姓的生活赞助。因此生活问题就可以得以解决。可以借住于百姓家。
二是丰富的知识与阅历帮助了徐霞客。作为有知识的文人,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倍受百姓尊重的,他也可以帮人做一些代写文书、契约等文字方面的事,得到一定的报酬。
三是当地官员小史为他提供了便利。在其54岁的时候,病于云南,其回程的历史记载中就可以得到证明。1636年,徐霞客远游至云南丽江后,因足疾无法行走,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1640年,病况愈甚,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到江阴。
徐霞客很有理想,并敢于向实现理想去努力,直至实现理想徐霞客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在完全没有他人资助的情况下,先后四次进行了长距离的跋涉,足迹遍及相当于现代的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21个省、市、自治区,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更可贵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5.19是中国旅游日,就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
徐霞客一生爱好探幽寻秘,志在四方,"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足迹遍及现在中国21个省、市。所到之处,均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历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不仅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质地貌的地理名著,还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著,也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苦爱读书学习,丰富的知识助其著成《徐霞客游记》十五岁时,应回童子试,但没有考取。其父见儿子无意功名,也不勉强,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徐霞客读书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内容,别人问起都能记得。但家里的藏书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到处搜集没有见到过的书籍,只要看到好书,即使没带钱,也要脱掉身上的衣服去换书。
徐霞客喜好旅游探秘,坚持实地考察记录徐霞客十九岁,父亲去世。他很想外出探询名山大川的奥秘,而且想绘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但因为有年迈的母亲,不忍成行。徐母心胸豁达,通情达理,“勤勉达观”对徐霞客的影响更直接,“弘祖之奇,孺人成之”,积极鼓励徐霞客放心远游。
二十二岁的徐霞客终于正式出游。临行前,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家乡。从此,直到五十四岁逝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
徐霞客在其旅程中,无论多么疲劳,不管是露宿街头还是住于破庙,都坚持把自己考察旅游的经历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地理考察记录。
徐霞客特别有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完成的《徐霞客游记》的宏篇巨著徐霞客游历生活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8岁以前的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中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但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28——48岁为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江、福建、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51岁——54岁的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河山川,写下了9卷游记。
【关注我,一起探讨并分享快乐的旅程】
徐霞客是不是特别有钱?
一个人穷游中国[呲牙]
徐霞客是不是特别有钱?
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历史人物。一部《徐霞客游记》,开创了中国真正的旅行游记,他本人更被誉为“游圣”,堪称中国旅行鼻祖。
在古代,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纵使你再有钱,也很难完成徐霞客的壮举。
在浩瀚的五千年历史长河里涌现出许多名门望族,如陈郡谢氏,吴越钱氏等,称霸称雄于当时,深刻的影响着一个甚至几个时代。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有些名门望族已渐渐没落了,但也有些却可以辉煌上百年,甚至上千年。这些大家族的成功并不是侥幸或是偶然,而是有一套严密完整的管理理念推动着这些名门望族向前发展。
恰恰,徐霞客出身名门,既有钱,又有时间,停停走走的行万里路。
在古代,家族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他出生于名门望族,家庭条件非常好,他的祖辈儿是当官儿的。徐霞客的爷爷光田产就分到了12597亩。
他的父亲也是读书人,曾因科举舞弊,受到牵连,不愿意当官儿,也是到处游历,日子过得很舒服。或许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徐霞客从小读了很多书,也不愿意当官儿。他的理想就是想成为父亲那样的人。徐霞客的家族是一个大家族,他们家族在江南地区都是很有名气的。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徐霞客是一个富二代。那么富二代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完全可以实现不用工作去游山玩水。
利用家族的影响,徐霞客得到一块马牌,“以马牌相畀”。马牌是什么?马牌是明代军事人员给驿站出示的介绍信。在徐霞客生活的明朝,驿站负责重要官员及有军事任务人员的食宿、出行。在明初驿站管理非常严格,非军事人员使用驿站是重罪。到晚明各种制度都有所松弛,但徐霞客这种自费旅游人员,一样无权动用驿站资源。
当然,徐霞客虽然是一个富二代,但是他是一个有追求的富二代。他一边游山玩水,一边用笔写出山水游记,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学家。他的书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徐霞客不是政府官员,但是他心中有理想有抱负。有财力支持的他完全实现为了追逐梦想而努力,而不用担心金钱的问题。因此,他近三十年的游山玩水,有了家里的财力支持,完全就是豪华的自由行,而不是穷游。徐霞客是不是特别有钱?
首先,古代不需要门票,这是一大笔费用。其次,出行可以骑马、骑驴,省了车费。再次,很多时候可以投宿到当地的人家、庙宇甚至露宿,又可以省一笔住宿费。第四,徐霞客是江南世家,家底应该也还可以。第五,徐霞客是文人,而且是有水平的文人,不愁交不到朋友,拉不到赞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