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先生真的不是书法大师吗?为什么有人批评他的书法不如梁诗正?
外行人前来说几句外行话。
启功是不是书法大师对普通的书法爱好者来说,没有那么重要。关键问题你喜不喜欢,要是喜欢的话,就可以欣赏,可以学。何必在意什么大师不大师的。大师到底是个什么标准?在大师满街走,博士多如狗的今天,大师的头衔不过是书法“名利场”中的一个标签而已。不必太过在意。
启功的书法当然是好的,这一点,恐怕谁也不能否认。历史上的书法名家和当代的书法名家,都是优秀的书家。大可不必把他们排出个一二三四来。中国人自古有“文无第一”之说。不同人的书法,在审美倾向上会体现出不同的特质。而审美本身就是个性化的。张三觉得美的,李四未必喜欢。处理这个问题的正确态度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强行分出谁高谁低,大约是一种霸道行径。
我始终觉得,做为普通人,要评判著名书家和大师作品的优劣是很困难的。就算是专家的评判,也不过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有些评判的背后大约有功利目的。不过太过当真。
田蕴章先生曾经在北方网的书法讲座中谈到过启功先生。他首先肯定了启功在现代书家中的崇高地位,表达自己对先生的尊敬之情。但他同时又说,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就算放在民国时期,启功的水平就有些平常了。因此,他不主张学书的年轻人从启功入手。理由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田先生的说法应该是很有道理的。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对启功先生无论是褒之还是贬之,从这段话中都可以找到依据。承认其现代地位,以示尊重,这是褒。放在历史上比较平常,类乎贬。田先生的评价中体现着一种中国人传统的观念,祖宗尊敬,既后代很难超越前代。按这个逻辑,二王之后,欧颜柳大约就要低一点,宋四家双低一点,到赵孟頫、董其昌双低一点。更不用说清代了。这种观念,是传统文化观念造成的。确实是看问题的一个角度。但换言之,每朝每代的名家只所以能够只成一派,不是对前代的机械模仿,都是在融铸各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风格之后,才独立一派的。从这个角度上说,所有自成一派的大家,都是对前代的超越。
梁诗正是雍正乾隆时代人,雍正八年进士一甲第三名,也就是当年的探花。授翰林编修。乾隆时期南书房行走,升户部侍郎。我们都知道户部是管人口和钱粮的。侍郎是二把手。因此,电视剧《天下粮田》中,他是一个重要人物。梁诗正经常随乾隆出巡,朝廷文件多出于其手,可以看做是乾隆皇帝的秘书。书法水法当然是很高的。
梁诗正的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学颜真卿。是标准的馆阁体风格。他的许多行书作品,能看出强烈的《兰亭》气质。启功的书法,个人特点是非常鲜明的,秀媚之中又见风骨嶙峋。作为现代名家,向前辈学习,是谁也绕不过去的路子,梁诗正做为前辈书家,成为启功学习的对象,也就很正常了。
以现在的情况看,启功的书名,远超梁诗正,就是因为启功有鲜明的个性。而梁诗正只是大众审美。然是大众审美,就难免被误认作俗。其实大众审美的最高典范也未必就是俗的。馆阁体的审倾向本身就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中庸追求。所以它最大程度的包容了大众审美趣味。正是因此,做为普通人,我们确实无法评判梁诗正的书法与启功的谁高谁低。这种情况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金庸笔下的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聚会的时候,六大派的带头人都有个座位,但是华山派的带头人未必就一定比武当派的小道士功夫高。启功因为鲜明的个人特色,以及深厚的学养成为一派之长。而梁诗正大约相当名门正派中的一个优秀弟子。既然“文无第一”早有名训,我们外行人,没有必要跟在别人之后强分优劣。在我的眼里,两个人的书法都美不胜收,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以上仅是外行之言。若有不通之处,请内行包涵。
启功先生真的不是书法大师吗?为什么有人批评他的书法不如梁诗正?
评价启功先生书法的地位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並和梁诗正比较,才能得出较为公正的评价。一、从笔法、结构和气韵看。启功先生用笔劲利清爽而又圆润,梁笔法软弱,而起笔收笔往往带圭角,远不能和启功劲爽而又圆润相比。从单字结构上看,二人外形上都是大王一路,高长方体。仿彿相似,这是很多人误认为启学梁的地方。但细看,启字中宫较紧,用他独有的黄金分割律结字,好看且耐看;而梁结字从圣教序出而过于平正缺右軍险绝,且较松散。三,通篇看梁字虽行书而似打格子写的,笔势不贯行,而启功行笔行气梁远不能比。四、由于笔法,结字,行气差异,加上启功诗人,学者,书画鉴赏大家(国家书画鉴赏五人小组成员,后为组长),点校廿四史专家,梁的学识远逊于启。由胸中学养,笔法结构所形成的整幅作品的气韻,生命感的精气神差别就大了。简言之,启功字有生命感,是活的,而梁字是死的,没法比。从书史上看,启功也是大家。我们以董其昌的字与启功比,董字比启字好不到哪里去。有人动辄说启字放到民国也就一般般。不要高抬民国了。要把清朝的四大家刘墉,王文治,翁方纲,铁保加上当代很多人吹捧的何子贞的字与启字的真行草一一相比,从笔法结字和气韻仔细相比,启功书法的地位就清楚了。不信的请试试看。
启功先生真的不是书法大师吗?为什么有人批评他的书法不如梁诗正?
启功先生的书法,尤其独特的风格和气质,也有其独居个性的用笔。可以成之外书法大家,但是称书法大师,是有些过誉了。
人们称之为大师,其实核心不在其书法,而在于道德文章,其学术研究之精深广博,之融会贯通。其道德之高标,气节之劲挺,处事之圆融,人情之练达,心境之平和。
至于书法,虽然卓尔不群,独立当代,学习者千千万万,但就其本身之变化,之丰富性,之生动,之内涵,之生长性,怕还是欠缺了几分。
当然,先生有此境界,吾辈已是高山仰止,说几句也不是不敬,只算是个人见解罢了。
启功先生真的不是书法大师吗?为什么有人批评他的书法不如梁诗正?
看跟谁比啦!启功先生是改革开放以后书法水平最高者,但若放到解放前后以至于民国以前,他就一普通善书者而已。
启功先生真的不是书法大师吗?为什么有人批评他的书法不如梁诗正?
启功先生是优秀的书法大师,造诣深厚!!!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妄评!
启功先生真的不是书法大师吗?为什么有人批评他的书法不如梁诗正?
启功先生真的不是书法大师吗?为什么有人批评他的书法不如梁诗正?
个人以为启功先生,不但是书法大师,而且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难得有人启及的书法大师,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岂是某某某那些自诩书法家的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书法,本身就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实艺术是就一种很难让人说得明白的一种东西,一般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这主要根据个人的喜好程度去评定,书法更是这样。在我个人看来,书法的评定不光要看字写的怎么样,同时还应与书者的品行德行,才情性情结合起来,人们常说字如其人,真的是这样。启功本人是皇亲贵族,又是谦谦君子,他的字自然也有着那么的工整高贵之气,不同凡响。
至于说为什么有人评价他的书法不如梁诗正,很抱歉,因为本人孤陋寡闻,又才疏学浅,不敢妄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