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和晋孝武帝的儿子都是傻皇帝,他们都是武帝,巧合么?
晋武帝司马炎和晋孝武帝司马曜都是武帝,好歹也都是正常的皇帝。而且这两个皇帝在晋朝算得上是比较优秀的了。
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之君,在他手里灭了东吴,完成了天下一统。晋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最有实权的一个皇帝,利用宗族和权臣之间的平衡,以此操控朝政。
可是这两位晋朝的武帝,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生了一个傻孩子,而且都是由傻孩子继位的,进而导致了王朝的覆灭。
西晋武帝的傻儿子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典型的呆子。司马炎虽说后期荒淫无道,但是至少智商是正常的,而且前期无比英明神武,能够建立西晋王朝,灭亡东吴帝国,完成了三国群雄未能完成的一统大业。
司马炎比较好色,所以他有很多老婆,而且生了一大堆孩子。有记载名号的老婆就有28个,生了26个儿子。
可这么多儿子里,他偏偏选中了智商堪忧的司马衷作为继承人,这可真的让人忧伤。司马衷排行老二,但是他哥哥司马轨早逝,所以司马衷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的长子。
司马衷智商不高的事情,其实司马炎也是清楚的,为此他也担心过司马衷不能理政,于是就出了几道题考验一下司马衷。
考试就好好考试,你搞什么开卷考试呢?而且还让司马衷把题目带回家,三天之内交卷,这不是明摆着放水吗?司马衷那个聪明的老婆贾南风找来了一帮读书人给司马衷写答案,最终赢得了司马炎的认可,认为这傻儿子智商还可以。
司马炎已经糊涂到了这种地步,我看没比他那个傻儿子强多少。司马衷的傻是众人皆知的,但是他有一个聪明的媳妇儿,这也是司马炎放心的地方。
可惜贾南风这么聪明,她怎么可能跟自己的傻丈夫是一条心呢?她为的不过就是自己能够掌握权力罢了。
惠帝之为太子也,朝臣咸谓纯质,不能亲政事。瓘每欲陈启废之,而未敢发。后会宴陵云台,瓘托醉,因跪帝床前曰:“臣欲有所启。”帝曰:“公所言何耶?”瓘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抚床曰:“此座可惜!”---《晋书》
正是因为她的独断专行,引起了西晋宗室们的强烈不满。为此司马家的各路王爷便起来造反了,这就是著名的八王之乱。
期间贾南风被杀害,而司马衷则沦为了各路王爷们手里的傀儡,五胡乱华的悲剧也正因为中原大乱而爆发。
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傻儿子司马德宗,一生都是傀儡。东晋王朝偏安一隅也就算了,从司马睿建立东晋开始,其实东晋的皇帝一直都没有什么权力。当时流行说王与马共天下,指的就是王导、王敦这些老王家的权臣,和司马家一起执政分权的意思。
其实除了王家,后来的谢安、桓温等人,都是东晋权臣,这就造成了东晋王朝的皇帝,其实权力并不大,而且一直遭受掣肘。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皇帝里的一个另类,他11岁登基的时候,正值桓温掌权的时候。为此这个时候他没有实权,桓温死后,谢安又掌握了大权,因此他还是没有实权。
那司马曜心里就很不爽了,所以他打算从权臣手里夺权。淝水之战胜利以后,司马曜保住了自己的皇位,他逼退了谢安,让自己的弟弟司马道子执政,这个时候他的权力达到了人生巅峰。
可惜好景不长,司马道子掌权后,又跟哥哥司马曜争权,因此造成了主相相争的局面。关于司马曜的死,那可真的尴尬,他喝醉酒说了几句张贵人年老色衰的话,就被张贵人用被子给捂死了,年仅35岁。
司马曜死后,他那个傻儿子司马德宗继位,也就是晋安帝。司马德宗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当傀儡,因为这哥们脑子不好,连春夏秋冬都分不清楚。
司马德宗智商堪忧,成就了刘裕的江山大业。司马德宗继位以后,还娶了王羲之的孙女王神爱,但是这改变不了他的傻。他上位以后,朝中大事前期都是由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来管理,桓玄叛乱后,斩杀了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建立了桓楚,东晋差点就这么灭亡了。
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故桓玄之篡,因此获全。初谶云“昌明之后有二帝”,刘裕将为禅代,故密使王韶之缢帝而立恭帝,以应二帝云。---《晋书》
这个时候刘裕横空出世,他起兵平定了桓玄作乱,重新将傻皇帝司马德宗扶上皇位。此后司马德宗就成了刘裕手里的傀儡。
刘裕以东晋的名义南征北讨,逐渐平定了东晋内部的危机,此后又带领大军北伐,甚至打下了长安。差点就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了。
可惜这个时候刘裕的心腹军师刘穆之在建康死了,刘裕无奈之下只好班师,回来以后刘裕就把司马德宗给宰了。
回头刘裕又一想,这么做似乎草率了,还是要按照禅让的习俗来办才行。为此他又把司马德宗的弟弟司马德文扶上皇位,成功完成了禅让后,又把司马德文给宰了,因此刘裕被称之为皇帝杀手。
总结:这两件事只能说是巧合。两位都是武帝,都生了傻儿子,都让傻儿子继位,都是因为傻儿子造成了王朝的灭亡。这实在是太巧合了。
但是这真的只是巧合,谥号这玩意儿的确是后人加上去的,但是事情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司马炎和司马曜配得上武帝的谥号,因为一个一统天下,一个打赢了淝水之战。
可是他们的继承人都是傻子也是事实,只能说万事有一个因果在里头。相比较司马德文来说,司马衷或许智商还好一点,毕竟他能够在那么多诸侯王交替执政的情况下活下来,实属不易。
参考资料:《晋书》
晋武帝和晋孝武帝的儿子都是傻皇帝,他们都是武帝,巧合么?
毛笋应翔雨山君邀请答题:
毛笋应翔雨山邀请答题
[武帝司马炎]魏青龙四年(公元236年)生。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人。司马昭之子,母王元姬。司马炎曾任魏之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书法造诣极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炎之同母弟[司马攸]性孝友,多才艺,名闻过于炎,为司马昭所钟爱。奉人就说:"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意欲立攸为世孑。尚书秀仆射裴秀与大臣贾充、何曾、山涛谏曰:"以司马炎有人君之德,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为由,反对废长立幼。司马昭纳谏,遂于魏咸熙元年(264)十月,立司马炎为世子。
次年八月,昭薨,炎为相国,晋王。十二月,魏元帝曹奂被逼诏告天下,禅位于司马炎,都洛阳,国号晋,史称[西晋]。
司马炎后灭吴国,三国归晋,统一全国,是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一大功绩。大熙元年(290年)四月,死于洛阳含章殿,在位二十六年,享年五十五岁。谥曰武皇帝,庙号世祖。
[惠帝司马衷]魏甘露四年(259年)生,字正度。武帝第二子(嫡长子),母杨艳。泰兴三年(267年)正月,立为皇太子。司马衷生性愚痴,世称白痴皇帝,某年初夏,司马衷闻殿外蛙声如鼓,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后天下饥荒,锇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司马衷闻悉,却说:"何不食肉糜!"此言一出,臣下无不惊谔!武帝生前也知其不才,也没有废掉他。后被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废掉,自立为帝,后发生"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详情略)。光熙元年(306)六月,司马衷食饼,中毒死。在位十七年,享年四十八岁,谥孝惠皇帝,无庙号。
[孝武帝司馬曜]字昌明。东晋简文帝第三子。咸安二年七月即皇帝位。在位期发生的大事有著名的"肥水之战″,谢安率晋军以少胜多,击败前秦的苻坚。(详情我在以前发表过,故略)。二十一年(396)九月,司马曜与后宫诸后妃宴,戏年已三十之张贵人曰:"吾在当年欲废汝,吾意更属少者。"贵人听了暗怒,趁司马曜醉于清暑殿之时,以被蒙其面,曜稍作挣扎,窒息而死。在位二十五年,享年仅三十五岁。谥孝武皇帝,庙号烈宗。
[安帝司马德宗]孝武帝长子,十二年(387年)立为皇太子。二十一年(396)即皇帝位。由会稽王司马道子(孝武之弟)辅政。
司马德宗乃一白痴,口不能言,寒暑饥锇不能辨,饮食起居不能自理。其生活全赖同母弟琅邪王司马德文照料。义熙十四年(418),令中书侍郎王韶之将司马德宗缢死于建康东堂。在位二十三年,享年仅三十七岁。谥曰安皇帝。无庙号
西晋的武帝司马炎与东晋的孝武帝司马曜,谥号前者武帝,后者孝武帝,基本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白痴儿子,而且皇位偏偏都传给了他们。这在中国帝皇史上恐怕不多见。说巧合也是可以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