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荆州不失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荆州自古以来都是四战之地,因为这个地方连通的地界实在是太多了。北边是传统的中原地区,南边是广东越南,西边是崇山峻岭的巴蜀地区,东边是水墨江南。
因此荆州这个地方很不好防守,四面八方所有的敌人都可以前来夺取这个地方。而且这个地方还没什么天堑可以利用,一条长江都是跟江南、巴蜀共用的,因此自古以来几乎没有人能够在荆州占地为王并且长久守住的。
所以说我们不能责怪关羽,关羽顶着强大的压力,在荆州守了6年半的时间,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荆州没丢的话,诸葛亮能否北伐成功呢?
诸葛亮北伐,最缺的就是粮草。三国中期最有意思的故事,无非就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你觉得有意思,可当时的诸葛亮却只想要骂娘。为什么?因为山路实在是太难走了。
诸葛亮缺少粮食,倒不是说蜀地的粮草不够供应大军的,而是运输起来实在是太困难了,一车粮食运到前线,可能运输人员就要吃掉一半之多。
因此诸葛亮每次北伐都因为缺少粮食而不得不中途返回。那么如果他手里有荆州,这种情况会不会得到缓解呢?
手握荆州,最大的一个好处,那就是粮食不愁了。这地方属于鱼米之乡,吃喝不愁,完全可以供应得上诸葛亮的大军。
就算诸葛亮想不开,还是要从蜀地北伐,荆州之地的粮草也足以源源不断地支撑诸葛亮北伐。因此得到了荆州,在粮草问题上,诸葛亮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原也。---《三国志》
从荆州往蜀地运送粮草,可以通过长江水路。毕竟长江上游的水路,都是蜀汉的地盘。当年刘备入川的时候,就是从长江逆流而上的。
这一条水路,在当时可是宝贵的战略资源,可以让荆州大量的战略物资,运送到成都地区,保证诸葛亮北伐没有任何问题。
有了荆州,谁还从祁山北伐啊?荆州是一块宝地,虽然是四战之地,但是与此同时,也具备了四通八达的功能。也就是说从荆州出发,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比较方便。
为什么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在武汉地区?就是因为这个地方四通八达,而现在的武汉就隶属于当年的荆州地区。
因此要想北伐,选择从荆州出发,其实是非常合理的。如果是东吴的话,这没什么区别,攻打襄樊和攻打合肥一样,他们都完不成。
但是对蜀汉来说,北出祁山的困难程度,比攻打襄樊要不知道大了多少倍了。因此如果有了荆州这条路,鬼才愿意去祁山北伐,走平坦的大路,难道不香吗?
当年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吓得曹操想要迁都。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诸葛亮掌握了这条北伐之路,那诸葛亮北伐的胜算将会大很多。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於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三国志》
一来运输粮食几乎不是任何问题了,二来荆州之地前往中原地区的距离也大大缩短了,再加上诸葛亮本人超越常人的军事指挥能力,北伐怎么可能不成功?
多一个荆州,可以多上百万的百姓。很多人对三国时期的人口是有误解的,认为北方因为战乱,所以导致天下人口锐减。其实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没有经历战乱,所以南方的人口并没有减少多少。
尤其是荆州之地,在东汉时期,荆州有三个郡的人口,都超过百万,分别是南阳郡、南郡以及长沙郡。
这三个郡里除了南阳郡在东汉末年遭受战乱外,其他两个郡都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因此这两个郡的人口是超过百万的。
很多人说,这不可能啊,蜀汉灭亡时才九十多万人,一个南郡就有百万人?还真是这样,毕竟南方战乱比较少,没有特殊原因,人口不会锐减,就算人口锐减,也会在史料中体现出原因,然而并没有。
因此如果荆州在手的话,那么诸葛亮手里的兵马至少比后来要多上一倍,这么一来诸葛亮北伐的资本可就富裕多了。
手握10万大军走祁山道的诸葛亮,就把曹魏搞得天翻地覆了。如果手握20万大军,攻打襄樊的诸葛亮出现,那曹叡铁定也要迁都了。
因此荆州在手的话,那诸葛亮北伐的成功机率将会大很多。所以说不少人认为,刘备的江山是成也关张,败也关张。
总结:荆州被东吴捏在手里,一点用处都没有。孙权这家伙,偷袭关羽,拿下荆州以后,我以为他会有大动作。毕竟夺取了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自然不能浪费。
可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孙权这小子居然什么都没做。他把荆州给防守的死死的,生怕有人从他手里抢过去。
可是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学习关羽北伐襄樊。人家诸葛亮在那种穷乡僻壤之下,都想着要北伐,你孙权手握如此多的资源,却只想着偏安一隅,实在是太可惜了。难怪后来朱元璋相当瞧不起孙权,让他给自己看坟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若荆州不失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荆州不失,孔明北伐也不会成功,孔明不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只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只是罗贯中把孔明神化了,再说曹操,孙权也不是等闲之辈。
若荆州不失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荆州在三国时期成为魏、蜀、吴三国争夺的焦点地区,同时荆州作为重要的战略位置,也是魏、蜀、吴三国的交界处,对于三国来说,谁能占领荆州,谁就有争夺天下的资本,谁失去了荆州,谁就失去争夺天下的资格。
荆州在三国的位置为什么这么重要,为什么被称为战略位置?
因为这是由荆州的地理位置决定,三国时期的荆州是天下十三州之一,是一级行政区,相当于今天的省一样,甚至比今天的省还要大,三国时期的荆州分为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郡、桂阳郡七个郡,主要位置包括今天的河南省南部、湖北省全部、湖南省全部、贵州省东部、广东和广西北部。
荆州城
之所以说荆州位置重要,是因为荆州控制着北方经陆路南下江汉平原最重要且几乎唯一的通道,当时东汉末年的核心区域是洛阳到西安一带的中原地区,曹操当时把汉献帝安置在许都,因此许都也算是东汉末年的临时都城,从曹操的核心区域要统一南方的话,从宛城经南阳到达襄樊,再渡过汉水到达南郡,可以进入江汉平原的腹地。
从历史上看,北方政权一般是以骑兵和步兵见长,而南方政权则以水军为长,再把眼光放到整个中国地图上看,从西边的秦岭到东边的大海长达几千公里的南北分界线上,只有荆州所属的襄樊地区是有良好陆路条件可以通过骑兵,并且最有利于北方的进攻,这个地方就是南阳盆地的襄樊,当时归属于荆州。
诸葛亮北伐
西边的秦岭是长达数百公里的崇山峻岭,别说骑兵了,就算是人也是很难走的,东边虽水网密布的淮河以及典型的江南水乡,骑兵与步兵不方便通行,只有水军才更适合这里的战争,再加上长江天险,北方政权选择南下攻打南方政权,十有八九是走荆州的襄樊这条路,这就显得荆州的位置相当重要。
如果你要统一天下,荆州就是必争之地,如果你想偏安一隅,那么荆州对你来说就不重要。而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刘备,以及接任者诸葛亮都是以统一天下为最高理想的,所以当关羽失荆州后,刘备一定要发动夷陵之战夺回荆州,因为荆州对于蜀汉政权来说,是不能失去的,一个没有荆州的蜀汉,就是偏安南方的割据政权,失去了争霸天下的资格,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是不会轻易放弃荆州的。
北方政权南下路线
荆州除了对南方北方进行统一战争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同时对于东西交流也起了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万里长江穿荆州而过,将荆州分为南北两岸,同时长江也是联系江东六郡与益州21郡的唯一交通枢纽,而这个交通枢纽的最中间位置就是荆州,也就是说,荆州可以控制益州与扬州的东西交流,同时也能切断任何益州与扬州所有的联系。
对于江东孙权来说,荆州是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利剑,如果荆州占有者沿着长江顺江而下攻打东吴的话,那对东吴来说将是灭顶之灾,所以孙权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期间偷袭荆州,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夺回荆州就是孙权毕生的心愿,因为他要保证江东政权永远的战略安全。
东汉十三州
对于蜀汉政权来说,荆州是政权延续和发展的命脉,如果失去荆州,相对封闭的益州对外的出口将大大减少,只剩下两个,一个是北边的汉中,另一个就是东边的永安,至于南边的南中,则是人烟稀少的无人区,所以刘备不惜一切代价要拿回荆州,哪怕搭上自己的老命也是如此,因为刘备要保证蜀汉政权的长治久安和将来的战略发展。
既然荆州的战略位置如此重要,如果蜀汉没有失去荆州的话,诸葛亮的北伐会不会成功?
答案是:有可能成功。
隆中对中详细地记载了诸葛亮对刘备政权所有的战略规划,就是占据荆州和益州,联合孙权,一起对抗北方的曹操,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分别从益州和荆州两路出军北伐,那样的话蜀汉就能统一天下,注意有一个前提,就是天下有变的时候,也可以理解为合适的时候。
诸葛亮北伐
如果蜀汉还有荆州,那么相对来说,蜀汉的势力并不比东吴差多少,至少益州21个郡再加上荆州三郡,差不多与江东实力相当,再加上诸葛亮是三国难得的奇才,即使在诸葛亮所代表的蜀汉政权实力弱得一塌糊涂时就能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现在有了荆州不是如虎添翼了吗?
所谓的天下有变,说的就是曹魏内部产生内乱,内部有叛乱或者有造反事件,再就是曹魏皇帝去世,权力处于新老交替的时候,这些时期对蜀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以我们开了上帝视角的话,那发生在公元220年时曹操去世就是第一个天下有变。
如果诸葛亮能利用这个天下有变,先以荆州出兵北伐,吸引曹魏所有主力的注意,同时以强大的攻势攻打曹魏的南阳郡,等到曹魏感觉无法抵挡,要从其他军区调来军队支援的话,那将是益州北伐的最好时机,所以诸葛亮如果占有荆州,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声东击西,当曹魏将所有注意力放在荆州时,诸葛亮北伐陇西的计划就开始了,那样的话,曹魏政权将猝不及防,很可能被诸葛亮取了先机而占领了陇右,一旦被诸葛亮占领陇右就等于蜀汉在关中及凉州地区建立据点,这将是曹魏的不幸和蜀汉的大幸,诸葛亮如果成功则下一步目标就是凉州,等于切断了曹魏政权关中与凉州的联系,为下一步夺取关中作准备。
三国鼎立地图
因此诸葛亮是很有可能成功的,之所以说很有可能,是因为无论是历史的发展,还是战争的偶然,很多事情都不是你能意料之中的,哪怕你认为板上钉钉的事,也有可能发生你意想不到的变化,就是这些偶然性造成了历史的不确定性,不过从诸葛亮五次经汉中北伐来看,没有荆州,根本没有北伐成功的希望,而有了荆州,就有了北伐成功的期待。
若荆州不失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若荆州不失,诸葛亮北伐依然不会成功。天下三分,蜀汉最弱,从方方面面来说,蜀汉都无打败强魏的实为。更何况孙权不夺回荆州,誓不罢休。如果诸葛亮一意一心伐魏,孙权必会背信弃义,谋夺荆州,届时诸葛亮真的很难全身而退。
若荆州不失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如果只考虑军事方面,个人觉得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在里面。
按“假设”来推衍,那么诸葛亮就可以按《隆中对》里规划的那样来两路进军了。一路从荆州北上,过襄阳攻击宛城、洛阳;一路从汉中出发,攻击曹魏的关中,然后在关中成功“会师”为北伐第一阶段的目的。
个人给出的理由是:如果蜀汉拿不下关中,那荆州这一路挺进中原就没有意义。没有关中这一路给以源源不断的支援,以荆州一个州的力量,想要吞掉南阳、颖川、三川、洛阳,实在是太难了。
荆州这一路其实是为了策应汉中这一路夺取关中的,那还不如两路会师会关中。一旦在关中成功会师,就可以重现当年秦据崤关、兼并巴蜀、虎视关东之势。如果能达到这个战略目标,那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了!
(秦据崤关之势)
曹魏有99%的可能会迁都。但历史上的诸葛多次北伐,都会和孙权频频联动,诸葛出汉中,而孙权攻打淮北重镇“寿春”,但都被曹魏的“东攻西守”策略所化解。
这就明了一个问题,从汉中攻打关中这一路,兵锋并不锋利,曹魏只要再一次甩出“东攻西守”,派一大将守住关中的各个要道,而不与敌接战,只要坐看汉中这一路蜀军粮尽就算是胜利了。
那么在汉水之北的南阳郡就会发生激烈的大战,蜀军想要给汉中这一路“策应”,那就把当年刘邦攻打咸阳的路再走一遍,拿下“宛城”,再叩“武关”、“函谷关”而入攻打长安。
(刘邦入咸阳路线图)
那问题来了,“宛城”能不能夺得下来,“宛”夺下来了,能不能防守得住?北伐成不成功,根本问题就在“宛城”身上。
“宛”是有来历的,春秋初期时,楚国吞并了汉水流域,然后在那里建置了“宛邑”,试图问鼎中原。但到了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272年),秦国就夺取了楚国的“宛邑”,并且设置了“南阳郡”,治所就在“宛”。
宛有两个意思,一是“屈草自履”,也就是芳草盖地,土地肥沃的意思,讲的是农业方面的;另一个是“四方高中央下”, 说的是南阳的军事地貌,东西北三面环山,当中地势低,宛就位于这块地势较低的平原之上。
(宛城争夺战)
“宛”是不是好地方?绝对不是。它易攻难守,又地处南北交界之处,所以战争不断,烽烟连绵,事实上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地方。当年楚国兴盛时,宛是楚国的,而秦国崛起之后,就变成了秦国的了。所以说,能吞下“宛”的,都是国力和军事实力一家独大的政权,要不然就别动歪脑筋了。
结论是只要曹魏不拱手相让,那就算一时失利丢了“宛”,大不了调兵从河北南下,与蜀军争夺“宛”,要知道曹魏为了镇慑北疆,他们在北疆是有雄兵的。如此一来,“宛”或者说南阳郡这一块的战争就会呈现出胶着之势,那么蜀汉北伐就会变成国力比拼的结局。
个人认为,北伐走到争夺宛城,就已经是极好的局面了。当年关公攻打襄樊,也是屯兵于坚城之下,曹魏并不虚,它的实力还是排在三国的首位的,这个因素不得不考虑。
(北伐成功假想图)
这个时候蜀汉,就要考虑一下孙权了,孙权是不会让蜀汉北伐成功的,如果蜀汉北伐成功了,到底是曹魏先死,还是孙吴先死,这还真是一个问题呢!
长江上游的政权打上江下游的政权,犹如高屋建瓴一样。历史上晋灭吴、隋灭南陈、元灭宋,都是在长江上游向下发起攻起,水陆夹击,数月之间便灭了南方政权。
蜀汉占据了长江上游地区,就像是顶在孙权头上的一把刀一样,你能让他不多想一想?历史上的这位“孙吴大帝”,为了夺取“上游”的控制权,已经是手段尽出了。
(孙权:我太难了)
孙权逼过刘备“还”荆州,后来刘备说要得了凉州之后再还;孙权又想和关羽结亲,结果得到了“虎女焉嫁犬子”的话语:在此之外又有鲁肃“单刀赴会”关公,孙氏(孙权妹刘备妻)劫阿斗等等,一番“求爹告娘”的操作下来都没有得手。
孙权一怒之下,干脆派遣吕蒙“白衣渡江”,直接夺了蜀汉的荆州,毕竟“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国防安全就是高于一切道义!
(孙吴政权其实更害怕蜀汉顺江而下)
题主说不要提荆州以外的因素,但孙权就在那,你不让我多想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个人认为,诸葛亮北伐不会成功。关键在于孙权不死,他就不会让你成功。如果蜀汉真的夺取了长安,那孙吴和曹魏谁先死那还不一定呢!
政治考量才是大方向,虽然单讲政治考量是空对空,但是只讲军事得失也不行。正如有一句话这么说的,“不能光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有时候多想一想还是对的。
因此,蜀汉能削弱曹魏是好事,但如果有成功的可能,那孙权就不可能不出手,当年关公不就是这样死的嘛?
文——千古
若荆州不失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如果荆州在手,诸葛亮北伐依然不会成功。
诸葛亮北伐难以成功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蜀国与魏国综合国力相差悬殊,而且诸葛亮的两个对手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都是英明有为之君,蜀国想击灭曹魏恢复中原,难度近乎蛇吞象,实现此目标的可能性低到几乎为零。
二是因为诸葛亮北伐,一个最难克服的现实问题,是无法建立稳定的后勤供应线。蜀国的汉中与魏国的关中之间横亘着纵深六七百里的秦岭山地,山高崖险,是蜀军北上必经之路,大批量长途运输军粮和后勤装备,均极为困难,以至于无法保证前线部队长期作战之需。诸葛亮六出祁山,几乎每次都饱受此问题困扰而无计可施。
而荆州即使掌握在蜀国手中,对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毫无裨益,因此荆州得失,对诸葛亮北伐而言,确实无关宏旨。
另外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诸葛亮在“隆中对”战略中,实际上过分夸大了荆州的战略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甚至可以说是多此一举。事实证明,诸葛亮津津乐道的蜀国从益州荆州两路出兵北伐的战略,实际上也根本没他所说的那么神乎其神。
三国鼎立得以维持的根基,就在于吴蜀两弱联手,共抗强大的曹魏。吴蜀两国多次进行过东西两线彼此呼应,互相配合的作战模式。这种作战模式,与诸葛亮所说的益州荆州两路出兵北伐的战术,如出一辙,甚至力度更大。但效果也非常一般。
在荆州被东吴夺走后,吴蜀两国经过短暂摩擦后很快重修旧好,多次进行过东西两线呼应作战模式,因此荆州失守与否,确实对蜀国的意义不大,与北伐成功与否更是没有多大关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