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会有人像秦桧一样被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吗?
明朝成化年间进士周木,在担任浙江布政使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对岳飞的热爱,对秦桧的鄙夷,所以重修岳王庙,用铁铸造了秦桧、王氏夫妇的跪像。
到了明朝正德年间,浙江都指挥李隆,又用铜铸造了秦桧夫妇以及万俟卨的跪像,他们的双手向后反剪,跪在岳王庙跟前。
这还没完,因为百姓们常常捶打铜像,所以这些铜像很快就坏了,此后明朝各个时代都铸造过相应的铜像,以此供给百姓们唾弃。
从铜像的毁坏程度上,我们就能看得出,秦桧等人到底有多么遭人记恨。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秦桧身败名裂的现象呢?后世中,还有谁可以堪当此任?
01秦桧被按在耻辱柱上,对明朝那个时期,是有帮助的。秦桧是典型的汉奸形象,他为了个人的利益,出卖了国家利益。从金国逃回南宋以后,以最短的时间取得了宋高宗赵构的信任,这本身就是一个疑问。
十二月,杀岳飞。桧以飞屡言和议失计,且尝奏请定国本,俱与桧大异,必欲杀之。铸、三畏初鞫,久不伏;禼入台,狱遂上。诬飞尝自言“己与太祖皆三十岁建节”为指斥乘舆,受诏不救淮西罪,赐死狱中。子云及张宪杀于都市。天下冤之,闻者流涕。---《宋史》
此后秦桧的主张往往都能够得到实现,宋高宗对秦桧,那是言听计从。为什么秦桧能够如此嚣张呢?理由只有一个,他是金国的使者,早就已经背叛了宋朝。
他说他是偷偷逃回来的,可是家眷一个不落地逃回来,这是把金国的士兵都当成傻瓜吗?还是把宋高宗当成傻瓜呢?
- 此后秦桧的所有主张,都是有利于金国的利益,这使得南宋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就算有实力和金人一决高下,也得不到高层的支持。
- 杀害岳飞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给岳飞定罪,认为他有犯罪的可能,所以就把他给杀了,天下还有这样的道理?
- 所以说明朝官员把秦桧当成了天下第一大汉奸来看待,为了防止明朝出现这样的人,所以秦桧的雕像自然是会出现在岳王庙跟前了。
这么做在后世看来似乎有些不可理喻,可是在当时来说,震慑力还是很大的。明朝末年,那些背叛明朝的将领们,必须要做好一个准备,那就是像秦桧一样遗臭万年。
02吴三桂在明末清初接过了秦桧的接力棒。秦桧铜像的教育,显然到了明朝末年,分量就不是很够了。因为明朝末年出现了大量反叛明朝的官员,比如吴三桂、郑芝龙等人,当然也有不少为明朝献身的官员,诸如史可法、黄道周、周遇吉等人。
那些反叛明朝的大臣中,谁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呢?当然是战功赫赫的平西王吴三桂。吴三桂最初反叛明朝的时候,的确是身不得已。
康熙元年,捷闻,诏进三桂亲王,并命兼辖贵州。召爱星阿率师还。四月,三桂执由榔及其子,以弓弦绞杀之,送其母、妻诣京师,道自杀。定国尚往来边上伺由榔消息,三桂令提督张勇将万馀人戍普洱、元江为备。未几,定国走死猛腊。三桂招其子嗣兴,以千馀人降,明亡。---《清史稿》
当时崇祯皇帝已经死了,一边是李自成,一边是多尔衮,他总要投靠一个,在北方,明朝的确没什么希望了。
他本打算投靠李自成,结果李自成把吴三桂一大家子都给抓了,手下人刘宗敏还霸占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这让吴三桂十分恼火,所以就选择了多尔衮。
- 多尔衮入关以后,吩咐吴三桂跟随阿济格向西攻打李自成的大本营西安,此后吴三桂就被清廷给雪藏了,将他扔到关外去镇守边疆了,因为他们必须要吴三桂表忠心。
- 吴三桂一番思索以后,终于决心要为清朝卖命,所以西南地区的仗都是吴三桂带路打下来的,甚至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也是吴三桂亲手杀掉的。
- 他表忠心过后,终于为他换来了平西王的爵位,子孙世代可以镇守云南。可是到了康熙年间,清廷又反悔了,吴三桂再次反叛清廷。
如果说前期的人设还有点可圈可点的男子汉气概,那么吴三桂后期的人设简直就是一塌糊涂,他完全可以接班秦桧。
03郑芝龙在关键时刻,出卖了隆武帝。郑芝龙本来是个海盗,在手握军队和巨资的情况下,投靠了明朝,成为了明朝福建总兵,掌管福建地区的军务。
可以说明朝对郑芝龙是相当厚道了,拿一个省出来专门笼络郑芝龙。在弘光政权覆亡以后,郑芝龙果断将唐王朱聿键推上了皇位,因为朱聿键是一个非常贤能的君主。
郑芝龙为海寇,据为巢穴。及崇祯元年,芝龙就抚,借与红毛为互市之所。红毛联结土番,招纳内地民,渐作边患。至顺治十八年,郑成功盘踞其地,纠集亡命,荼毒海疆。---《清史稿》
此后隆武帝朱聿键一直立志恢复明朝江山,但是郑芝龙却是一个十足的投机分子。他之所以迎立隆武帝,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巨大的好处。
如果清军溃败,那么郑芝龙就是复国元勋,如果清军胜利,那么郑芝龙就可以凭借隆武帝勋臣的身份投降清廷,投降封赏也是按照级别来看待的。
- 隆武帝得知郑芝龙的心思以后,孤身北上,最终在长汀兵败被杀。而郑芝龙这边却着手开始了反叛明朝的活动。
- 洪承畴许诺郑芝龙三省王爵的封号,把东南三省的权力都交给郑芝龙。结果郑芝龙果真就上当了,带着五百人就去了福州请降。
- 清廷毫不客气地扣留了郑芝龙,好在郑成功这个时候没有反叛,依旧坚持抗清。可以说郑芝龙的投降,导致隆武朝廷的彻底覆灭。
如果当初郑芝龙全心全意支持隆武帝的话,那么隆武帝铁定会有很大的成就,毕竟这个皇帝是一位十分贤能的明君。所以郑芝龙也可以接班秦桧。
总结:明末可接班秦桧的人真不少。看明朝末年的历史,可以让你看到人世间所有的丑陋,七宗罪在这些丑陋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所以说能够接班秦桧的大臣也不在少数。
除了吴三桂、郑芝龙以外,还有洪承畴、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等,根本就数不过来。那么就有问题了,既然秦桧的例子摆在那里,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反叛明朝呢?
由此可见,秦桧的雕像,其实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它们能够做的,只是让后人记住历史,却无法改变每个人内心真实的价值观。
参考资料:
《宋史》
《清史稿》
《明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