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不到20岁就去世的名人有哪些?
16岁兵败被杀的夏完淳。
以前读过夏完淳的一首诗: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这是夏完淳在被杀之前所写的一首诀别诗,名字叫别云间,我看他的意思就是别人间了。夏完淳是明朝末年的斗士,在父亲、师傅的感染之下,充满了爱国热情。
他是上海松江人,他的父亲夏允彝是江南抗清名士,老师陈子龙更是抗清名将。在这种生活环境熏陶之下,夏完淳自然也是非常希望为恢复明朝付出自己的力量。
当时只是北京被攻破,江南地区尚未完全被清军占领。所以千万不能认为这是大势所趋,人还是要有一点抗争精神的。刚参加抗清行动的夏完淳,只有14岁。
- 50岁的夏允彝,在南明弘光元年,带领人马与清军交战,战败以后,跳河殉国。夏完淳转而与师傅陈子龙继续带兵抗清。
- 可惜他们势单力薄,当时叛徒又太多,所以夏完淳兵败被抓。洪承畴觉得夏完淳是个人才,希望招揽他,便亲自前去劝降。
- 没想到夏完淳却反讽洪承畴,他假装不认识洪承畴,表示洪承畴当年是何等英雄,多次击败清军最终战死沙场。他夏完淳也要效法洪承畴。
洪承畴的脸都被夏完淳给说红了,压根就不知道怎么回答夏完淳。最终夏完淳在16岁这一年被处死,实在是非常可惜。
夏完淳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还是一位优秀的爱国者,他死的时候,家中的媳妇儿钱秦篆还怀着孕。得知这一惨况以后,钱秦篆伤心欲绝,孩子生下来就夭折了,她本人也遁入空门。
20岁早逝的汉昭帝刘弗陵。刘弗陵的出生是比较特别的,因为他是汉武帝的老来子。汉武帝的其他儿子都长大成人,到各地做诸侯王了,刘弗陵还是留在汉武帝身边。
武帝末,戾太子败,燕王旦、广陵王胥行骄嫚,后元二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为太子,年八岁。以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为长公主,共养省中。大将军光秉政,领尚书事,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副焉。夏六月,赦天下。秋七月,有星孛於东方。---《汉书》
在戾太子刘据叛乱被平息后,太子的位置就这么空了出来了。汉武帝的那几个儿子都想要上位,结果汉武帝偏偏选中了年幼的刘弗陵。
当时刘弗陵只有8岁,为了防止后宫干政,出现吕后乱政的情况,汉武帝狠心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给杀掉了。
- 刘弗陵是在失去父母双亲的情况下,登上了皇位。这对8岁的小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所以刘弗陵是没有任何安全感的。
- 当然了汉武帝给刘弗陵留下了辅政大臣,那就是著名的霍光。除了霍光,其实汉武帝还留了其他几个大臣共同辅政,比如说桑弘羊、金日磾、上官桀等人。
- 结果霍光为了把持朝政,先后将这帮人给诛灭了。由此可见汉昭帝刘弗陵在位期间,其实是没有实权的,汉朝的大权都在霍光手里。
但是霍光没有谋朝篡位的打算,他只是希望让霍家和刘家结亲,从而使得霍家也能够成为皇亲国戚。
可惜刘弗陵年仅20岁就去世了,霍光并没有在汉昭帝这儿实现这个梦想。后来在汉宣帝刘询那里,倒是把女儿嫁了出去,成为了他的皇后。
7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12岁却英年早逝的项橐。孔子是非常著名的人物,他是儒家学派的领袖,可是他有很多老师。按照他的说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由此可见孔子喜欢向很多人学习。
其中有一位老师非常特别,就是项橐,因为在他7岁的时候,孔子便拜他为师,成就了一段佳话。
当时孔子年过五旬,已经开始周游列国,在路过莒国的时候,看到一群孩子把路给挡住了。孔子的徒弟赶紧下车驱赶孩童。
这些孩童当中,有个叫项橐的,却在地上用泥巴堆砌了一堵墙,告诉孔子的徒弟,这是一座城墙,从来只听说车马要避让城墙走的,没听说过城墙要让着车马走。
甘罗曰:‘夫项槖生七歳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歳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战国策》
孔子一听,这孩子说的相当有道理,只能选择绕道而行。后来孔子越想越觉得这孩子聪明索性折返回来,和项橐聊了很长时间。
在聊天的过程中,孔子发现项橐是一个极其聪明的智者,虽然年仅7岁,但是智慧却比很多成年人都要高,为此孔子虚心拜项橐为师傅。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位少年天才,在12岁的时候,却在一场大火之中丧生。如果他能活下来,或许会创造更多奇迹。
总结:他们的英年早逝,都有人为的痕迹。夏完淳16岁去世,他是因为与清军抗争,结果被诛杀。汉昭帝刘弗陵20岁去世,那是因为大权旁落,心中郁郁寡欢。项橐12岁被烧死,这一场大火很可能是人为因素。
参考资料:
《明史》
《汉书》
《战国策》
中国古代不到20岁就去世的名人有哪些?
何挺颖是我党我军早期优秀政治工作者,也是毛泽东任军事主官的政工搭档,他上过大学,参加了秋收起义并促成“三湾改编”,参与指挥了黄洋界保卫战,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只可惜,英年早逝,24岁就壮烈牺牲了。
何挺颖(1905年5月—1929年1月25日) ,陕西省南郑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1926年夏,何挺颖受党组织派遣到北伐军部队任团指导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9月,随国民革命军警卫团参加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一连党代表任连党代表,是“三湾改编”的亲历者、支持者和践行者,也是井冈山根据地的主要领导者。在阻止团长陈浩、徐恕、韩昌剑等企图拉着红军队伍叛变事件上,他第一时间把消息通知给毛泽东,并与罗荣桓、谭振林等人一起商量,巧妙周旋,使陈浩的阴谋最终破产,保住了红军队伍。
在井冈山时期,由于周鲁误传中央指示,开除了毛泽东的党籍,安排毛主席担任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师长,何挺颖被任命为师党委书记,也就是后来的政委,他成了毛泽东唯一的政工搭档。
他参加了井冈山历次的反“围剿”斗争和战斗。朱、毛会师后,何挺颖任第三十一团党代表。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何挺颖率部参加了攻打龙源口、围困永新城等一次又一次的战斗。 1928年8月,湘军吴尚勾结赣军王均,纠集了4个团兵力,进犯黄洋界,妄图从北大门打进井冈山。而红军加上赤卫队员不足300人,敌我力量十分悬殊,在关键时刻,何挺颖与张子清、朱云卿、袁文才、王佐等人用一发炮弹击中了敌人指挥部,打退了敌军,守住了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得知后,挥笔写下了著名的《西江月 井冈山》一诗: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929年1月24日,在大余战斗中,他身负重伤,转移途经吉潭村时再遭敌袭击,不幸牺牲,年仅24岁。著名作家著名作家陈忠实写到:在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何挺颖和毛泽东一起战斗,并成为师级首长,如若不是英年早逝,该是怎样举足轻重的一位领导人物。”
中国古代不到20岁就去世的名人有哪些?
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吧,因为被编在教科书里,这可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经典故事。
一,曹冲(196年~208年),字仓舒,是曹操和环夫人生的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宠爱,5~6岁就给后人留下了曹冲称象的典故,被称为神童传颂,他刻舟称象的鬼点子让随行在曹操身边的文武百官汗颜。
曹冲的“称象”和诸葛亮的“出师表”相提并论是三国时期被同时写进教科书的历史事件。
只可惜曹冲英年早逝,十三岁就死于非命,给后人留下了经典的同时,也留下了遗憾,如果曹冲活着,很可能三国历史得改写。
二,周不疑(192年~208年)字元直或称(文直)零陵重安人(今湖南衡阳县)文学上16岁著有文论四首,是曹冲的发小,他的军事才能“零陵先贤传”有记载,为曹操献计攻下柳州,曹操一高兴想招揽人才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周不疑被拒绝,从此,曹操认为他有异志,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休想得到,曹冲死后,曹操怕将来曹丕驾驽不了周不疑借机杀了他,享年17岁。
中国古代不到20岁就去世的名人有哪些?
感觉这个问题好残忍啊,二十岁不到就去世,而且已经成名了,基本上也应该都是神童了。从古代的神童里找,真的发现了那么几位:
1.项橐tuó他牛到什么程度呢?孔子把他当老师一样请教!这个时候他多大呢?7岁!
《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一年冬天,孔子来到兖州西关,见一孩童用树枝在路上画画。孔子凑近一看,见画了一座城池,非常漂亮,就从一旁绕过去。没想到这小娃竟气呼呼地说:你这老先生好美道理,有城门不走,竟然绕城而过?
孔子说,我拍踩坏了呀。两人就你来我往辩论起来,据说孔子问了好几个问题,项橐都回答上来了。
而项橐问了孔子三个问题,项橐认为孔子没有回答对,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至于那三个问题,有很多种传说。大致是:
松柏为何常青?鹤为什么叫声如此响亮?鸭和鹅为什么能浮在水面?
孔子觉得自己辨不过他,就虚心请教。
据说后来名声太甚,很多人来请教他,甚至诸侯也来延揽他。他不得已避入深山。十几岁时死于山火。
也有说,是因为诸侯派去招揽他的,被拒绝,士兵一怒之下杀了他。
后来,“项橐”成了神童的代名词。据说,西楚霸王项羽就是项橐的后代,如此说来,项橐死前应该已经结婚生子。
但古人早婚,项橐死时很可能是没到二十岁的。
2.甘罗第二位,我们来说说甘罗。这位的名气也很大。
他自幼聪明,拜在吕不韦门下。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十二岁,就出使赵国,一番唇枪舌剑,帮助秦国得到了十几座城池。
甘罗对项橐很是佩服,在赵国辩论时候,就曾说:‘夫项槖生七歳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歳于兹矣!‘
真尼玛人比人气死人。甘罗十二岁当大使,满载而归,已经牛到不行了,结果他说人家项橐七岁就成为圣人的老师了,比不了。
甘罗回国后,受封上卿,但后来事迹史籍就再无记载,很是蹊跷。
极有可能后来不久就死于非命了。
3.曹冲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
曹冲不仅聪明,还很仁慈。有一次,曹操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咬坏了,管仓库的吏役非常害怕,想去自首请罪。曹冲知道后安慰他,说你且等三天。然后曹冲拿刀戳破自己的衣服,弄成老鼠咬坏的样子。然后去见曹冲,装作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曹操就问他为什么。曹冲说民间传说衣服被老鼠咬坏很不吉利。曹操看着这个疼爱的儿子,就安慰他说,那都是胡说八道。
过了两天,掌管仓库的吏役前去报告马鞍被咬的事情。曹操明白了,说我儿的衣服在身边都被咬坏了,何况是仓库里的马鞍呢,不怪你。
还有不少人,也像这件事一样,被曹冲保护下来。曹操很喜欢这个儿子,有意让他继承大业。
可惜,十三岁时,曹冲得了重病。曹操亲自向天祷告祈求,不久曹冲还是去世了。
不成想,曹冲得去世却连累了他的好朋友,另外一位神童,周不疑。
4.周不疑周不疑是原先刘表别驾刘先的外甥,也是个神童。到许都后,结识曹冲,两人气味相投,就成为了好友。曹操也很喜欢他。
但据说曹冲死后,曹操顾忌周不疑的才华,无人可制。曹丕不以为然,曹操就对曹丕说:要是曹冲还在也就算了,周不疑不是你这样的人可以玩转的。
还是派人把周不疑给刺杀了。
为什么曹操这么忌惮他呢?
《三国志集解》:曹操攻柳城不下,周不疑进十计,攻城即下也。《零陵先贤传》曰:周不疑字文直,长安人。始婴孩时已有奇异,至年十三,曹公闻之欲拜识,既见,即以女妻之,不疑不受。时有白雀瑞,儒林并已作颂,不疑见操授纸笔,立令复作。操异而奇之。说明这个人不仅文学才能很高,军事才能那也不得了。
周不疑死时,只有十七岁。可怜了,要不然可能历史上会多出一个熠熠闪光的将星。
中国古代不到20岁就去世的名人有哪些?
首先,我将带你了解一位天才少年政治家的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有位名将叫甘茂,他的孙子甘罗从小就聪明过人
当时,燕国的太子丹到秦国当人质,吕不韦要派遣一位叫张唐的官员去燕国做相国,可是张唐曾经率兵攻打过赵国,去燕国要路过赵国,张唐害怕被赵国报复,不敢赴任,吕不韦非常不高兴。
关键时刻,小小少年甘罗毛遂自荐,要去说服张唐。吕不韦一开始很生气,觉得他太不自量力,不相信他有这样的本事。
甘罗见到张唐,用范雎处死白起的故事向他分析利害
说服了张唐,甘罗又主动向吕不韦请命出使赵国,去为张唐打通关节。
甘罗来到赵国,再一次发挥了他高超的口才,他跟赵王分析道:“燕太子丹来秦国当人质,说明燕国不敢背叛秦国。张唐到燕国当相国,说明秦国不会欺辱燕国。
赵王听了甘罗头头是道的分析,立即割让了五座城池给秦国。
甘罗凭借自己杰出的外交本领为国家建功立业,于是秦国拜甘罗为上卿(相当于相国)。
甘罗小小年纪就能想出奇计,使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十几座城池。
自古英雄出少年
其实在秦汉时代,少年从政的例子有很多,不少历史人物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么,哪里是他们发挥才干的舞台呢?
首先是政府的中央机构和皇家近卫机构,这些机构里面的职务大多数是由高门贵族子弟担任的。比如西汉的理财专家桑弘羊,十三岁时就因为精于心算而被选中担任侍中。
而在地方官府中,少年吏员更是不胜枚举。比如秦朝时的名相李斯,汉初名相萧何、曹参,东汉名臣黄香,都曾经是少年吏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英雄少年投身到軍队中为国效力。这其中最有名的例子是西汉名将霍去病,他十八岁就担任了汉武帝的侍中。
少年才俊们的英姿
那些小小年纪就能够脱颖而出担任官吏的少年们,大多有着特殊的资质。
秦汉时代,众多或聪慧或果敢的少年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他们小小年纪就肩负起重任,在各自的舞台上驰骋,对那个时代的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但是甘罗十几岁就去世了,霍去病十八岁的时候猝死了,真是天妒英才。
中国古代不到20岁就去世的名人有哪些?
项橐
春秋时纪国人,著名神通,七岁时孔子曾向其请教。因太出名,各国在“人才争夺战”无辜被杀,年仅十二岁。
终军
当时人称终童。今山东济南人,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18岁被选为博士弟子,受到汉武帝青睐。先后出使匈奴、南越。汉武帝时,南越还脱离于中央之外,处于地方割据状态,终军主动请战:“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现在所说的“请缨”一词即来源于此。终军说服南越王臣服汉廷,但丞相吕嘉极力反对,发兵攻杀南越王及汉使者,终军被杀。死时年仅20出头死后归葬济南。
曹冲
东汉末曹操之子,从小聪明仁爱,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十三岁时染疾而亡。
周不疑
曹冲的好友,少有异才,聪明敏达,能诗善文。因曹是曹冲的好友,曹操每见周不疑即想到曹冲,就找借口把他杀了,死时仅十七岁。
夏完淳
小名端哥,明末著名诗人,抗清将领。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军抗清,十六岁兵败被俘,不屈而死。死前怒骂洪承畴,被后人称道。
应该还有,只是见识有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