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武帝元修算昏君吗?怎么评价?

北魏孝武帝元修,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那就是北魏的亡国之君。那么他是不是一个昏君呢?那未必见得,毕竟孝武帝元修压根就没什么权力。

元修是前前后后,一直在做傀儡,而且是一个十分有意志力的傀儡。他始终相信,摆脱了权臣高欢,就能够独掌大权了。没想到刚离开狼窝,又入了虎口,长安的宇文泰正忧虑没有正统皇帝作为支持呢,元修就屁颠屁颠地跑来做傀儡了。

到了宇文泰这里,元修依旧没有半点权力,可是他不能再逃了,也就认命了。对于孝武帝的逃跑,高欢是一点也不上心,他随后就改立元善见做了皇帝。

宇文泰一看,这不对啊,人家都改立皇帝了,这节奏不跟上也是不行了。所以宇文泰也就把元修给杀了,改立元宝炬做了皇帝。自此北魏灭亡,变成了东魏和西魏两个傀儡政权。

01元修类似汉献帝,高欢和宇文泰是两个司马懿。

隋王朝的建立者杨坚,是北周的丞相,北周的前身是西魏,西魏和东魏,其实是北魏王朝分裂出来的。由此可见,北魏王朝是隋王朝一统天下的根基,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根本无法与之相抗衡。

帝变色曰:“非卖我耶?”椿遂以白欢。欢遣四百骑奉迎帝入毡帐,陈诚,泣下沾襟。让以寡德。欢再拜,帝亦拜。欢出,备服御,进汤沐。达夜严警。昧爽,文武执鞭以朝。使斛斯椿奉劝进表。椿入帷门,罄折延首而不敢前。帝令思政取表,曰:“视,便不得不称朕矣。”于是假废帝安定王诏策而禅位焉。即位于东郭之外。用代都旧制,以黑毡蒙七人,欢居其一。---《北史》

作为北魏的亡国之君,孝武帝元修身上的故事就比较多了。他和汉献帝一样,一辈子都是傀儡皇帝,始终没有掌握政权。

孝武帝元修自己也不是傻瓜,汉献帝当年有衣带诏夺权,孝武帝一天到晚也想着从权臣高欢手里夺取政权,但是目测不现实。

  1. 高欢是尔朱荣的手下,尔朱荣就类似于曹操一样,高欢曾经多次劝说尔朱荣称帝,可惜未果。尔朱荣被杀了以后,高欢掌握了北魏的政权。
  2. 可是与此同时宇文泰在长安表示不服气,尔朱荣活着的时候,宇文泰就不服气他的管理,现在高欢上来了他就更加不买账了。
  3. 可见宇文泰与高欢基本分裂了整个北魏集团。但是孝武帝元修,始终在高欢手里,所以宇文泰在这一点上是不占光的。

为此宇文泰就用各种办法去诱导元修前来长安,搞得长安就像一个理想国度一样。无法扳倒高欢的孝武帝元修,自然是急切地想要前往长安。他认为到了长安,他就可以掌权了。

异想天开的元修最终还是被宇文泰给杀了,此后北魏分裂成两个国家。北齐的前身是东魏,由高家执掌天下,北周的前身是西魏,由宇文家执掌天下。

02元修没有真正有过实权,也就谈不上昏庸与否了。

元修登基称帝,其实高欢也是不愿意的,不过老元家一大帮宗室表示赞成。高欢觉得反正皇帝也就是个傀儡,所以也就答应了这件事。

万没有想到,元修的能量还真的不小,他手下那帮宗室对他是忠心耿耿,其中就有南阳王元宝炬,清河王元亶,广陵王元欣,广阳王元湛等等。

这些人手里都有一定的兵权,得到这帮人的支持,元修心里当然是有点底气了。这对高欢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八月,宇文泰遣大都督赵贵、梁御甲骑二千来赴,乃奉迎。帝过河谓御曰:“此水东流而朕西上,若得重谒洛阳庙,是卿等功也。”帝及左右皆流涕。宇文泰迎帝于东阳,帝劳之,将士皆呼万岁。遂入长安。---《北史》

所以高欢一直想着要除掉元修,最好是把老元嘉的宗室集团一网打尽,至少不能让他们继续执掌兵权。

由此可见,当元修逃跑的时候,当元修带着一帮宗室一起逃跑的时候,高欢那是喜出望外的,这简直就是双喜临门。

既除掉了元修这么一个想要掌握实权的皇帝,又除掉了一帮打算夺权的宗室,这么一来北魏大权可就都在高欢本人手里了。所以高欢压根就没打算去追元修回来。

元修自以为自己很高明,兴高采烈地带人来到了长安,得到了宇文泰的亲切接见。万万没想到,这宇文泰更不是个东西,在长安的待遇还没有在高欢那边好。

元修当然是要后悔的,可惜已经来不及了,宇文泰不仅杀了元修,还杀了元修带来的一帮宗室,他心里一定在骂高欢,因为这本来是高欢该干的活。

03元修的私生活,有点小混乱。

元修上台做了皇帝以后,高欢为了拉近自己和皇帝之间的距离,假惺惺地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元修,成为了北魏的皇后。

可能是因为高欢的大女儿其貌不扬的缘故,元修对她是一点感觉都没有。所以两个人之间是没有任何感情的,纯粹是摆设关系。

帝之在洛也,从妹不嫁者三:一曰平原公主明月,南阳王同产也;二曰安德公主,清河王怿女也;三曰蒺藜,亦封公主。帝内宴,命诸妇人咏诗。或咏鲍照乐府曰:"朱门九重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怀。"帝既以明月入关。蒺藜自缢。宇文泰使元氏诸王取明月杀之。---《北史》

但是元修没有爱情吗?当然不是,元修有自己的爱情,而且有足足三份爱情。不过这三份爱情倒是有点让人大跌眼镜。

元修作为一国之君,想要谁做老婆都是可以的,不过元修其他人一个都看不上,偏偏喜欢自己的堂姐妹,而且喜欢的三个女人,全是他的堂姐妹,这就有点过分了。

喜欢一个堂姐妹,那或许是因为爱情,可是他这辈子就喜欢三个女人,全部都是堂姐妹,是不是有点反常呢?而且他不给人家妃嫔的封号,只给公主封号,将她们视为情妇。

  1. 他最爱的应该是元明月,被封为平原公主,是京兆王元愉的女儿,元愉和元修的父亲元怀那是亲哥俩,都是北魏宣武帝元宏的儿子。
  2. 此外还有清河王元怿的女儿,被元修封为安德公主,元怿也是宣武帝元宏的儿子,是元怀的哥哥。她也是元修的情妇之一。
  3. 元蒺藜是元修喜欢的第三个女人,她也是元修的堂姐妹,只不过目前专家还没考察出来她是谁的女儿,她的封号是什么。

这三个女人中,元修最爱元明月,逃跑的时候还不忘带着她,其他两位则都留在了高欢处,元蒺藜因此不堪受辱自杀而亡,安德公主后来在高洋的欺辱下,也是非常凄凉。

总结:元修不甘成为傀儡,却无法摆脱命运。

元修是实实在在的傀儡,原本打算在乡下种田的元修,被高欢拉上马。其实这个时候他就应该意识到,高欢绝没有什么好心思。

如果他能够早点将皇位禅让给高欢,参考汉献帝的做法,或许还能够免于一死。可惜他没有这样的觉悟,他似乎觉得老元家的宗室还是有点实力的。

为此他将所有希望都投放在了另外一个阴谋家宇文泰身上。结果宇文泰比高欢还要恨,元修没有笼络好宗室,使得在逃跑的时候一多半的人都回到了高欢那里,这是他最大的败笔。

参考资料:《北史》

北魏孝武帝元修算昏君吗?怎么评价?

一、元脩是史上出了名的昏庸无道、愚蠢至极 ,最窝囊的傀儡皇帝。

二、北魏历史简况

公元四世纪初,鲜卑族拓跋部在今山西北部、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拓跋珪于386年重建代国,称王。旋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也叫后魏、元魏、拓跋魏。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改号称帝。逐步吞并后燕、夏、北燕、后凉,439年统一北方,与南朝对峙。

493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姓元为元宏。

其时北魏疆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北至辽西,南境扩展至秦岭、淮河,进一步跨有淮南之地。

(范文澜《中国通史》以下简称《中国通史》)载:“魏孝文帝死后,魏国进入了内乱时期。四九九年,魏宣武帝继位。他宠任奸佞,国政大坏。"

"五一五年,魏孝明帝继位。胡太后擅权,荒淫残虐,无恶不作。

五二八年,魏孝明帝怨胡太后揽权,密令尔朱荣率兵来洛阳胁迫胡太后。…胡太后杀死魏孝明帝。尔朱荣立长乐王元子攸为魏帝(魏孝庄帝),举兵攻洛阳,杀胡太后,召魏百官二千余人齐集淘渚…下令全部杀死。尔朱荣入洛阳,魏朝百官除了一些残余旧人,其余都由尔朱荣部属任职,元氏的魏朝实际上已经灭亡了。”

五三0年尔朱荣杀死不甘当傀儡皇帝的魏孝庄帝。

这时鲜卑化的汉人高欢势力崛起“从此成为鲜卑流民汉大姓联合势力的领袖。高欢立元朗为魏帝(魏后废帝),与尔朱氏所立魏前废帝对抗。”《中国通史》

后尔朱氏势力被消灭。《中国通史》载:“高欢入洛阳,取消前后两个废帝的称号,立元脩为魏帝(魏孝武帝)。魏国的政权,从尔朱氏转到高欢手里,高欢自居晋阳,控制洛阳的魏朝廷。”

此时另一个权臣北魏将领鲜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占有关西。

《中国通史》载:“魏孝武帝被高欢胁迫,五三四年,逃出洛阳,投奔宇文泰。高欢立元善见为魏帝(魏孝静帝)。从此魏分为东西两国。”即东魏、西魏。

《中国通史》:“五三五年,宇文泰杀魏孝武帝,立元宝炬为魏帝(魏文帝),宇文泰完全控制了魏朝廷。”

北魏分裂后,东魏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

从拓跋珪建魏,至557年初西魏亡,共历17帝,享国171年。

三、元脩其人

元脩,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孙,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

他初封为汝阳县公、任通直散骑侍郎、中书侍郎等。后来又为镇东将军、宗正卿。530年封为平阳王。普泰初年,转任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兼为尚书右仆射,后又改加侍中、尚书左仆射。

河阴之变后政局一片混乱,诸王大多各自逃亡,元脩匿居田舍。

中兴二年(532)权臣高欢击败尔朱氏,终于掌握了北魏实权,随后废掉了节闵帝元恭(北魏第12位皇帝),就在高欢废掉节闵帝的同一天,高欢所拥立的傀儡皇帝元朗(北魏第13位皇帝),主动退位,于是高欢就拥立元脩为帝,即孝武帝。

四、昏庸无道 命运多舛

元脩即位后,先是屠戮宗室,自残骨肉。其先后将宗室三十五岁元恭、二十岁元朗,(史称前后废帝)分别逼令自尽或毒毙,既而又将东海王元晔,汝南王元悦,一并加害。

权臣高欢为了牢牢控制住元脩,将自己的长女嫁给元脩。但是夫妻毫无感情可言。元脩与三个从姊妹姘居,其中,他最宠爱的是公主元明月。

534年元脩与高欢闹崩,其趁高欢带兵从晋阳南下之际,率众入关中投奔宇文泰。

同年,高欢以元脩弃国逃跑为由,遥废其帝号,另立年十一岁的元善见为帝,后迁都邺。

元脩自以为既然宇文泰接纳了他,就能得到宇文泰的拥护,做个名正言顺,掌握实权的皇帝。但是他的幻想很快就破灭了。宇文泰和高欢两个权臣是一丘之貉,他们都是想通过控制傀儡皇帝来达到目的。此时元脩发现,整个偏安的北魏朝廷基本都是宇文泰的部下,他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傀儡皇帝。

535年,元脩与宇文泰矛盾激化,宇文泰以元脩淫及从姊妹,渎伦伤化为由,把元明月和元脩杀毙,改立元宝炬为帝。

结束语:孝武帝元脩命运多舛,其昏庸无道,愚而多疑且荒淫无耻,性颇渔色。他弃权臣高欢,西入关中投另一权臣宇文泰,是逃出狼窝又入虎口,就如避汤入火,自寻死路。他在位不满三年,年仅二十五岁,就被宇文毒毙,其悲惨命运竟被权臣玩弄于股掌之间。元脩死后,宇文泰下令将其棺殓移于草堂佛寺,十余年后才得正式落葬。

西魏上谥号为孝武皇帝,庙号显宗。东魏则称他为出帝。

元脩的祖父是鼎鼎大名的改革者、青史留名之北魏孝文帝元宏,未曾想仁厚英敏、文武双全之英雄爷爷竟有一个如此白痴不堪之孙子!

元脩徒为二雄之傀儡,虽心有不甘,但凭借其愚蠢拙劣的表现,如若史上排名誰是最昏庸无道、愚蠢至极,最窝囊的傀儡皇帝,元脩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北魏孝武帝元修算昏君吗?怎么评价?

北魏孝武帝元修,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是一个十足的昏君。 北魏末期,政权已摇摇欲坠,大厦将倾。权臣高欢与宇文泰争霸朝野。于此之际,都想名正言顺,师出有名,独揽大权。于是高欢便立元修为帝,时为孝武帝。 元修此人,性格强硬,为人胆大无礼,很适合当一名傀儡皇帝,是高欢所喜闻乐见的。高欢强迫元修娶自己的女儿为正室,因此女长相一般,所以元修对她很冷落,夫妻之间没有什么感情。元修的叔父有三个女儿,个个花容月貌,尤其二女儿明月,娇艳妩媚,美丽动人。元修找个理由将自己叔父的三个女儿骗进皇宫,发生了乱伦之事。元修乱伦之事传遍北魏地区。后来,元修与高欢的关系恶化,元修因惧怕高欢手握重兵,怕一个不留意死于高欢之手,于是带着堂妹明月公主,投奔宇文泰。宇文泰对于元修的投奔欣喜若狂,但此人第一眼看到明月公主,就被明月公主所迷,欲行非礼,奈何明月不从,且打了他一巴掌。宇文泰大怒,命人将明月活活打死。孝武帝元修虽悲痛,但无可奈何,整日以泪洗面。后来宇文泰找个理由,说他淫乱无耻,昏庸无道,便把元修杀了。至此,北魏政权最后一位皇帝退出了历史舞台。

北魏孝武帝元修算昏君吗?怎么评价?

北魏孝武帝元修虽然是北魏最后一任皇帝,是一个王国之君,最终被手下的权臣毒杀,但是元修只是权臣高欢扶植的傀儡,基本没有作为,因此也不能算是昏君

无奈的傀儡

元修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孙子,从小就是一个文武兼修的好青年,他性格沉稳,又是北魏宗室子孙,因而在官场上混的如鱼得水。

北魏的政治局面比较混乱,皇室衰落,权臣当道,权臣高欢和尔朱荣之间因为争夺权力而爆发大规模战斗,不愿受到波及的北魏皇室成员四处逃难,元修也在此时选择逃亡民间,想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度过余生。

事与愿违,高欢彻底击败尔朱荣,于是废除尔朱荣拥立的皇帝元恭,改立在北魏宗室中颇有人望的元修为帝。元修就这样无奈的成为高欢手中的傀儡。

傀儡的抗争

纵观中国古代史,傀儡的日子都是非常心酸的,在他们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认清现实,做一个安分守己的乖宝宝,最后还能有个不错的结局;另一条路是不甘寂寞,做一个奋起反抗的逐梦者,最后能够成功的屈指可数。

元修显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傀儡,高欢扶植他上位后就返回了自己的大本营晋阳,只留下部分亲信控制洛阳局势。元修敏锐的察觉到夺权的机会,于是在洛阳串联宗室和高欢政敌的残余势力,将高欢的亲信逐出洛阳。

愤怒的高欢果断出兵教训这个不听话的傀儡,元修眼看不是对手,只得逃出洛阳去投奔长安的权臣宇文泰。

结语

北魏孝武帝元修自始至终没有能摆脱权臣的控制,没有获得过治国理政的实权,因而就不能将他与那些败家的昏君归为一类,即便他想成为昏君,也没有那样的资本,这就是他的悲哀之处。

插图均来源于网络

北魏孝武帝元修算昏君吗?怎么评价?

清山雅舍,畅谈历史。

前言

北魏孝武帝元修不算是昏君,要是换在一般的光景,他还是有可能有一番作为的。可惜他生在了北魏末期,当时的北魏天怒人怨,朝政混乱,政治黑暗,在这种局势下,云修可以说是悲剧地过完了他的一生,有点儿类似于明末的崇祯皇帝,就是那种原本也不是太差,只是赶上乱世那些才能就不够用了。

生逢末代,回天无力

北魏这个政权一共享国148年,我们知道封建王朝少有长寿的,尤其是南北朝时期更是更迭频繁。到了魏孝文帝时期,阶级矛盾就已经十分剧烈了,虽然魏孝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图变,但是历史的规律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努力而改变,阶级矛盾解决不了,祸乱的根源就仍在,所以北魏依然还是不可抑制地走向了衰败。

那么到了元修这个末代皇帝这里,时间已经又过去了十二年,这十二年是越发动荡的十二年——统治阶级压榨百姓过甚,各地起义连绵不绝,内部朝廷勾心斗角,外部权臣叛国自立。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孝武帝元修登基上位。显然,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先天不足的皇帝,要是安心做几年傀儡也还能舒服几年,但他又不是那种一点也不要强的蠢人,所以他也安分不了。

《北史》评价他:“帝性沈厚,学涉,好武事,遍体有鳞文。”这说明元修这个人并算是个无能之辈,他的优点是有城府,话不多,并且喜欢练武,身上还有麟文,看起来应该是一个蛮有潜力的年轻人的,可惜命不好,他根本没有真正掌握过权利。

北魏在河阴之变后,权臣就彻底没有了下线,先是尔朱荣篡权独裁,扶持元子攸当傀儡皇帝,然后是原并州刺史高欢击败尔朱荣,将大权独揽到自己这边,而他立的傀儡皇帝便是孝武帝元修。高欢怎么可能让元修有翻盘的机会,元修当傀儡当得很憋屈,最终于公元534年与高欢决裂,逃入了关中地区,投奔了宇文泰。

说来悲凉,一个傀儡皇帝在北朝那么不讲究的时代,到哪里都还是傀儡。结果到了宇文泰那边,也是野心家的宇文泰嫌元修这么个不好控制的皇帝碍事,便寻了个抛弃国家以及淫乱自己姐妹的由头给处死了。

所以说,元修这一生就算有点本事也发挥不出来,完全被权臣们架空,最后还被恶意杀害,毫无一个皇帝应有的尊严,从这里也可对北朝的乱局管中窥豹了。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北魏孝武帝元修不算是昏君,但是他的命运多舛,在被杀害之前一直都是傀儡皇帝,没能掌握朝政大权,所以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功绩。说到底,他只能算是一个在动乱时代艰辛漂泊的北魏末帝罢了。

北魏孝武帝元修算昏君吗?怎么评价?

北魏孝武帝,名元修,字孝则,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是广平武穆王元怀的三子,幼年时不喜诗书,偏好武术,生性胆大强硬。

孝武帝历任数职,均无建树。河阴之变后政局变得异常混乱,中兴二年(532年)北魏将领高欢当权,欲立元悦为帝,无奈众臣不服,后改立元修为帝。而此时,诸王因局势混乱,大都各自逃生,元修也跑到了乡下。高欢派人找到元修时,元修不信,不敢进京,后高欢亲自来请,元修方才进京,于四月廿五即位。

元修即位后,高欢为巩固权力,将其长女嫁与元修。元修在位时,也采取了许多举措想治理好国家,但实权实际掌握在高欢手中,加之个人能力有限,所以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元修尽管政绩上做不出什么来,但后宫生活十分丰富多彩。元修与自己叔父的三个女儿难舍难分,整日沉迷于儿女情长中,夜夜笙歌,严重忽略了高欢之女,令高欢更加不满,加剧了两人的矛盾。534年,元修与高欢彻底决裂,元修在宫中呆不下,遂入关中投奔了当时镇守西边的宇文泰,因为当时除了宇文泰没人能与高欢的势力抗衡。后高欢以元修弃国为由,废其帝号,另立元善为帝。而元修在宇文泰处也没能得到善待,同样被架空。最后宇文泰还以元修与姐妹淫乱有有伤大雅为由杀了元修,另立元宝炬为帝。从此,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

孝武帝元修一生跌跌宕宕,贵为皇帝,有心安国却又迫于权臣,最后还被弃用,是个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虽算不上昏君,却也是个庸君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