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裕会被称作“皇帝杀手”?

导语:

刘裕是刘宋王朝的建立者,也是南北朝的开局之人,他结束了东晋王朝,所建立的刘宋王朝是南朝中实力最强大的一个。

不过刘裕有一个诨号,被人称之为皇帝杀手。因为他死在他手里的皇帝实在是太多了,他这一生先后杀掉了六个皇帝,所以才得了这么一个称号。

01刘裕灭桓楚杀桓玄,重建东晋傀儡政权。

刘裕和刘备一样,都是卖草鞋出身的皇帝,他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手工艺品混饭吃。长大以后,刘裕参加了北府兵,终于混上了有军粮吃的生活。

玄弃众,复挟天子还复江陵。玄党殷仲文奉晋二皇后还京师。玄至江陵,因西走。南郡太守王腾之、荆州别驾王康产奉天子入南郡府。初,征虏将军、益州刺史毛璩,遣从孙祐之与参军费恬送弟丧下,有众二百。璩弟子修之时为玄屯骑校尉,诱玄以入蜀。至枚回洲,恬与祐之迎射之。益州督护冯迁斩玄首,传京师,又斩玄子升於江陵市。---《宋书》

在军中刘裕成长非常快,在领导北府兵名将刘牢之的带领下,刘裕逐渐建立功勋,成为了东晋末年的著名将领。

可是这个时候大司马桓温死掉了,这对东晋来说似乎是松了口气的事情,可是他儿子桓玄却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1. 因为桓家在东晋的实力巨大,所以桓玄顺利地成为了东晋的掌权人,久而久之桓玄就萌生了野心,他给自己加九锡称楚王,这已经触碰到了东晋皇室的底线了。
  2. 这还不够,桓玄为了达到自己称帝登基的目的,居然逼着晋安帝司马德宗禅让皇位给自己。当时北府兵还不在桓玄的掌控范围内,所以桓玄的这一举动等于是与天下为敌。
  3. 果不其然,刘裕带领北府兵起兵讨伐桓楚政权,桓玄仅仅做了半年皇帝,就被刘裕给宰了。桓楚政权也自此宣告灭亡。

这个时候的刘裕声威正隆,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自己取而代之,一个是恢复东晋王朝。冷静的刘裕明白,这个时候的他不具备登基称帝的任何可能性,所以他甘愿扶持晋安帝重新登基,恢复东晋江山,赢得了北府兵的一致好评。

刘裕在这次平叛的过程中,积累了自己的大量人脉和人才,这也为他在日后的发展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说桓玄的篡位,成就了刘裕的人生。

02北伐南燕,西灭谯蜀,刘裕接连杀掉两个皇帝慕容超和谯纵。

北伐一直以来都是南方将领们心中的痛,因为几乎没有人成功过。刘裕不信这个邪,他认为要想再建功立业,就必须要北伐。

刘裕带着大军从南京出发,直奔淮水地区而来。南燕君主慕容超似乎认为东晋将士不擅长打仗,所以对他们并没有太严密的防守,甚至没有采用任何坚壁清野的措施。

超遁还广固。获超马、伪辇、玉玺、豹尾等,送於京师。斩其大将段晖等十馀人,其馀斩获千计。明日,大军进广固,既屠大城。超退保小城。於是设长围守之,围高三丈,外穿三重堑。停江、淮转输,馆谷於齐土。抚纳降附,华戎欢悦。援才授爵,因而任之。七月,诏加公北青、冀二州刺史。超大将垣遵、遵弟苗并率众归顺。---《宋书》

等到刘裕杀到了大岘山以后,慕容超这次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派遣公孙五楼率领五万大军南下,两军在山东潍坊地区相遇。

结果公孙五楼大败而归,刘裕继续绕向燕军后侧,痛击慕容超所在军队。结果慕容超在慌乱中只能逃亡,手下将士伤亡惨重。

此后慕容超长期被刘裕困在城内,丝毫不敢出城迎敌,最终南燕尚书悦寿开城门投降,刘裕带兵入城,杀光了南燕鲜卑族的皇族多达三千多人,而慕容超本人也被带去南京斩首。

  • 巴蜀政权在西部川地,是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的政权。也正是因为如此,谯纵才会在这里称王称霸。进攻巴蜀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内水,一条外水。
  • 上次刘敬宣进攻巴蜀的时候,是从内水走的,所以蜀帝谯纵认为刘裕这次一定假装从外水进攻,其实为了掩人耳目,依旧把主力放在内水。
  • 而刘裕却偏偏反其道而为之,他把主力布置在外水,而佯攻部队则赶往内水。这件事为防止泄密,直到出兵后到了白帝城时,刘裕才命人宣布了这件事。

结果谯纵果然是把主力大军安排在内水,结果刘裕大军从外水进入,成功灭亡谯蜀政权。而谯纵则选择了上吊自杀,算是被刘裕给逼死了。

03灭后秦,刘裕杀姚泓,真正实现了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刘裕在南方的战事非常顺利,解决完南方事务以后,刘裕便打起了北伐的念头。之前灭亡南燕算是小试牛刀,这次他要面对的对手,是后秦。

后秦不算强大,但是后秦有个盟友北魏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所以要灭亡后秦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二月,冠军将军檀道济等次潼关。三月庚辰,大军入河。索虏步骑十万,营据河津。公命诸军济河击破之。公至洛阳。七月,至陕城。龙骧将军王镇恶伐木为舟,自河浮渭。八月,扶风太守沈田子大破姚泓於蓝田。王镇恶克长安,生擒泓。九月,公至长安。长安丰全,帑藏盈积。公先收其彝器、浑仪、土圭之属,献於京师。其余珍宝珠玉,以班赐将帅。执送姚泓,斩於建康市。谒汉高帝陵,大会文武於未央殿。---《宋书》

当时姚泓刚刚登基,后秦政局并不稳,这正是刘裕最看重的好时机。他说干就干,果断带兵从彭城出发,直奔洛阳和长安而来。

刘裕以彭城作为根基,让儿子刘义隆镇守,此外又分兵拿下了洛阳,攻占河北。一时间刘裕大军所到之处皆望风而降。

  1. 其中王镇恶军从洛阳直奔潼关而去,遭到了后秦顽强的抵抗。檀道济大军的粮道也被人给截断了。正是千钧一发之刻,当地百姓成为了东晋军队的救命稻草,所以说任何时代都不能小看了老百姓,他们往往能够改变历史。
  2. 刘裕自己也不轻松,被北魏大军牵制住了,根本就没办法去救助檀道济和王镇恶。在刘裕的策划下,一番苦战后,刘裕终于击败对手,收复河南全境。
  3. 此后刘裕大军直奔长安而来,姚泓根本就不是王镇恶的对手,不用等刘裕来,王镇恶就已经多次击败了姚泓。此后王镇恶打下潼关,攻陷长安,后秦宣布灭亡。

姚泓虽然选择了投降,可是后秦有一百多位宗室子弟,他们全部被刘裕给诛杀了,刘裕这不仅是杀皇帝,连皇族都是一块儿杀的。

总结:司马德文的死,标志着刘裕登基称帝的时间。

刘裕打下长安以后,志得意满,天下再也没有刘裕做不到的事情了,他的心里肯定是这么想的。不过这个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传到了刘裕耳中,刘裕的首席军师刘穆之死了。

  1. 刘穆之为刘裕稳住后方,使得刘裕放心北伐。可是刘穆之的死使得刘裕担心朝中会有变故。所以刘裕班师回朝,结果长安内乱,无奈之下,刘裕只能撤出长安中的军士。
  2. 回到东晋以后,刘裕暗杀了晋安帝司马德宗,可能这家伙岁数大了有点不听话了,所以改立司马德文为天子。随后刘裕晋封为宋王,所有待遇和天子一模一样。
  3. 这当然不能满足刘裕的野心,既然已经杀了一个晋帝了,不如再杀一个好了。所以刘裕安排了一场禅让仪式,司马德文将皇位禅让给了刘裕,刘裕正式建立刘宋王朝,而司马德文这个傀儡皇帝没多久就被刘裕给杀了。

从桓楚的桓玄开始,到南燕的慕容超、谯蜀的谯纵、后秦的姚泓,以及东晋的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两兄弟,刘裕一共杀了六位皇帝。

参考资料:《宋书》

为什么刘裕会被称作“皇帝杀手”?

刘裕的一生的确很神奇,很励志。但作为“皇帝杀手”,也算不得多么了得,主要还是因为处在特殊历史时期,有许多皇帝可供他杀。在大一统的时期,是不会出现这个情况的。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420年-422年在位)。

豹眼对于三国的问题回答的较多,总离不开汉朝的开创者刘邦的故事。这个刘裕也是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他的家族在早年随晋室南渡,由于父母早亡,家境贫寒。为了建功立业,只有从军成为北府军的一员。

因为刘裕杰出的军事才能,屡立战功,成为北府军重要的将领。

当初,司马炎建立西晋之后,没过几天安稳日子,就出现了贾南风干政和”八王之乱“,西晋灭亡,国家重新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司马睿南渡之后,在江南、荆湘地区,大致也就是三国东吴的地盘上建立东晋政权,而北方和西南,也就是魏蜀的地盘,则先后出现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较为强劲。由于这些国家主要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部落建立的,也就称作五胡十六国。

看看这些国名就头晕,搞不清谁是谁。但不论大小都自以为是个国家,也自己称作为皇帝。这个状态,就给有本事的人提供了机会,杀几个皇帝玩玩,也就不算啥事了。

暂且不说他们这档子事,就是东晋内部也是四分五裂,整出了许多皇帝来,就说说刘裕是如何成为“皇帝杀手”的吧。

大亨元年(403年),东晋权臣桓玄威逼晋安帝禅位,在建康建立桓楚。不久,刘裕被推举为盟主,举北府兵起义,击败桓玄。桓玄试图入蜀,被益州督护冯迁杀死。这是刘裕杀死的第一个皇帝,由此开始了屠杀皇帝的征程。

义熙三年(407年),刘裕因为军功,最终入朝获授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兖二州刺史,掌握了朝政大权。

义熙六年(410年),刘裕进攻南燕,四面攻城。南燕尚书悦寿打开城门迎降,南燕国主慕容超率领数十骑逃走,被晋军追获,南燕灭亡。

义熙九年(413年),刘裕派遣西阳太守朱龄石成功灭掉了汉人谯纵建立的谯蜀政权,谯纵被杀,巴蜀地区再入南方东晋的版图。

义熙十二年(416年),后秦皇帝姚兴死亡,姚泓继位,内部叛乱迭起,政权不稳。刘裕认为这是灭掉后秦的机会,率领大军攻克后秦洛阳、长安。姚泓投降,被杀于建康。

义熙十四年(418年),刘裕接受相国,以十郡建立“宋国”。同年十二月,刘裕指派王韶之缢杀晋安帝司马德宗,另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是为晋恭帝。

元熙二年(420年),刘裕接受晋恭帝禅位,代晋称帝,东晋灭亡。刘裕担心司马德文名望太高,顾虑会被人利用造反,也就下令将其杀死。

这么算来,刘裕一共杀死了六个皇帝,也算不错的成就了。刘裕建立宋国,成为了南朝第一个皇帝。但也没有杀尽所有的皇帝,一统天下。

说起来是“皇帝杀手”,主要就是消灭了几个诸侯势力而已。刘裕建立的宋国,不仅没有一统天下,而且维系的时间不久。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出征北魏,准备继续诛杀皇帝的事业。但尚未出兵,便因病去世,终年六十岁。

刘裕死后,刘宋维持了五六十年,就被南齐取代,也成为了短命王朝。

为什么刘裕会被称作“皇帝杀手”?

刘裕代晋建宋,南征北战,灭国无数,因此死在他手中的皇帝数量较多,被他灭族的皇族也较多,因此人们送他一个外号“皇帝杀手”。刘裕,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跟刘备一样是汉室后裔。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明人李贽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控制东晋中央政府的楚王桓玄篡夺政权。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晋安帝献上国玺,禅位于桓玄。十二月三日,桓玄正式称帝,国号楚,史称桓楚。刘裕兴兵灭楚,桓玄败逃,不久死于战阵之上。桓玄被称为楚武悼皇帝,虽然在位时间短,但也算得上是一位皇帝。

410年二月,刘裕北伐攻灭南燕,尽杀南燕鲜卑族王公以下三千人以泄愤。 南燕皇帝慕容超被押送回师,在建康街头斩首。413年,刘裕攻灭西蜀国,蜀王谯纵自缢而亡。413年,刘裕灭蜀后北上攻击汉中之地,仇池国氐王杨盛战败而降。415年,刘裕起兵攻击司马休之,占领荆州、扬州,司马休之率宗族北投后秦。

417年,刘裕北伐后秦,晋军率师直进,一举攻陷长安,后秦皇帝姚泓率群臣投降,后秦灭亡。419年1月28日,刘裕指派王韶之缢杀晋安帝,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即晋恭帝。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晋恭帝及司马皇族被屠戮一空。

为什么刘裕会被称作“皇帝杀手”?

刘裕有很多外号,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就是“皇帝杀手”,因为他前前后后一共杀了6个皇帝,是历史上杀皇帝最多的人。

皇帝杀手刘裕

刘裕本是东晋北府兵的一名骨干将领,这支北府兵原本是由谢安的侄子谢玄统领,在淝水之战中打破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打得苻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但可惜中国也失去了一次南北大统一的机会。

谢玄死后,北府兵由刘牢之统领。刘牢之是个政治上的反复小人,在东晋末年的众多势力中,他先是背叛王恭投靠了司马元显,不久又背叛司马元显投靠了桓玄,桓玄想要剥夺他的兵权,于是他又要杀了桓玄。此时,他手下的众将终于受不了了,一哄而散。其中,刘裕就率领部分北府兵,回到了京口。京口是北府兵的老家,因为那时候人们称京口为北府,北府兵的名字由此而来。

1、击败桓楚政权的皇帝桓玄,导致桓玄身死。

403年,桓玄威逼晋安帝禅位,自己登基当了皇帝,建立了桓楚政权。第二年,刘裕在京口起兵造反,成为各方义军的盟主,最终打败桓玄,拥立晋安帝复位。

桓玄被打败后,四处投奔,最终在进入益州时,被益州督护冯迁杀死,死后头颅被传送到东晋的都城建康,挂在朱雀门外的浮桥上示众。桓玄虽然不是被刘裕亲手杀死的,但主因却是因为被刘裕击败,所以可以算在刘裕的头上。

2、东晋的北面有个鲜卑人建立的燕国,史称南燕,经常掳掠东晋的人口和财物。于是在409年4月,刘裕兴兵北伐,征讨南燕。到了第二年二月,攻入南燕都城广固城(今山东青州),尽杀南燕鲜卑族王公以下三千人以泄愤。而南燕的皇帝慕容超则被带回建康,在闹市街头斩首。

3、412年12月,刘裕令朱龄石率兵伐西蜀政权。第二年就攻灭了西蜀,蜀王谯纵自缢而亡。

4、417年底,刘裕亲自率兵北伐,一举攻陷后秦的都城长安,后秦皇帝姚泓带着妻妾子女到营垒门前投降,此外宗室子弟一百多人也向刘裕投降,刘裕把他们全部杀死,姚泓则被送到建康,在闹市中斩首。

5、刘裕势力太大,渐渐就产生了篡位的想法。但当时流传着一句谶语,“昌明之后有二帝”,意思是晋武帝之后,晋朝还会有两个皇帝,而现在在位的晋安帝只是第一个皇帝。

为了应验谶语,419年1月,刘裕派手下王韶之进宫,强行毒死了晋安帝司马德宗。

6、司马德宗死后,刘裕扶持了其弟弟司马德文为帝。一年之后,刘裕决定篡位,逼迫司马德文将皇位禅让给他。虽然司马德文非常配合地写了禅位诏书,并且退位之后从不出门,但刘裕还是没有放过司马德文。

421年11月,刘裕派人去毒死司马德文,但是司马德文信佛,不肯自尽,于是士兵用被子蒙住他的脸,扼死了他。

以上,就是刘裕杀死的六位皇帝了。但是,其中真正算得上皇帝的,之后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两兄弟,其他四位不过是诸侯国而已。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有许多皇帝可供他杀。

另一位皇帝杀手:宇文护

刘裕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政权的开国之君。而在北朝,也有一个和他齐名的皇帝杀手,不过时间是在一百多年以后了,他可是杀了三个实实在在的皇帝。

北方在经历了五胡十六国后,逐渐被北魏统一,之后北魏又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两个国家。西魏的皇帝是一个傀儡皇帝,真正的大权掌握在权臣宇文泰手中。

宇文泰本人倒是没有篡位的想法,他死之后,因为儿子们还小,于是将权力交给了侄子宇文护继承,想让宇文护辅佐他的儿子们。

不料,宇文护直接比拼西魏的皇帝拓跋廓禅位,将皇位让给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从此改朝换代,建立后周。拓跋廓让位之后不久就被暗中杀害。

宇文觉即位后,不服宇文护专政,于是宇文护当年就将宇文觉废为略阳公并幽禁,不久之后将其杀害。

杀死宇文觉之后,宇文护又立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为帝。宇文毓比宇文觉聪明得多,将朝中大事都委托给宇文护,这就表现得过于精明了,宇文护很担心宇文毓将来对付他,索性命人在食物中下毒,毒死了宇文毓。

宇文护又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为帝,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可比两个哥哥聪明得多,在宇文护的专权跋扈之下,隐忍了十二年,终于在572年亲自出手敲破了宇文护的脑袋,为自己两个哥哥报了仇。

同样是在南北朝期间,与这两位皇帝杀手相对应的,还有一位“皇帝孵化器”,那就是如今网络上流传很广的前秦皇帝苻坚。至少有八位皇帝,都是处在苻坚的手下。

为什么刘裕会被称作“皇帝杀手”?

刘裕是东晋末权臣,因自幼家贫而投身北府军,辅佐东晋期间,其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攻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得东晋一统南方,对外则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大破北魏,先后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而在此过程中,他更是连斩四位皇帝,再加上之后篡国时杀死的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最终实现了“皇帝六连斩”,因而被冠以“皇帝杀手”。

△宋武帝刘裕画像

攻灭桓楚政权,杀楚武悼帝桓玄

刘裕虽是西汉楚元王刘交二十二世孙,但到了西晋时期却已经是家徒四壁,由于自幼家贫,刘裕最终投入北府军,成为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孙恩起兵反晋,在孙无终的推荐下,刘裕以参军身份跟随东晋名将刘牢之平叛。

△桓楚政权

孙恩虽然最终兵败身死,但东晋也是元气大伤,因此盘踞于东晋长江上游的桓玄以为有机可趁,于是也起兵作乱,并攻入建康,杀死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刘牢之也自缢身亡,刘裕无奈之下于是转投桓玄,被任命为中兵参军。效命桓玄期间,刘裕还率兵平定了卢循叛乱。

大亨元年(403年)十一月,桓玄篡权称帝,建立桓楚政权。称帝之后,桓玄为了消除后患,便意图彻底毁灭东晋的主要战力“北府兵”,北府兵旧将接连被杀,而刘裕则在暗中与北府兵残余兵将联络,于次年二月在京口起兵,连败桓楚军队,攻入建康,桓玄败逃江陵重整军力,却又遭战败,之后试图入蜀,却被益州督护冯迁杀死。

之后,刘裕又从后秦手中讨回了淮北的南乡、顺阳、新野、舞阴等十二郡。义熙二年(406年),刘裕因公受封豫章郡公,食邑万户,获赏绢三万匹。

北伐攻灭南燕,杀燕末帝慕容超

义熙三年(407年)正月,出身琅琊王氏的大臣王谧去世后,获授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兖二州刺史,开始入朝执掌大权。

而就在刘裕执掌大权的两年前,即义熙元年(405年),南燕献武帝慕容德去世,太子慕容超继位,作为南燕的第二任皇帝,慕容超继位后政刑不恤、游冶无数、奢靡成风,而且凌虐宗室大臣,结果导致人心离散,就连宗室贵族也多有叛逃,南燕国力日渐衰败。

义熙五年(409年),慕容超纵兵肆虐淮北,执掌朝政的刘裕于是决心北伐,于四月自建康发兵攻打南燕。慕容超连忙派韩范和王蒲向后秦求援,结果韩范也被刘裕劝降,南燕军心士气大降。次年二月,南燕尚书悦寿打开城门迎降,晋军攻入广固内城,慕容超则率数十骑逃走。

△燕末帝慕容超

破城之后,以广固城久守不降为由,尽杀南燕鲜卑族王公以下三千人以泄愤,而逃走的慕容超也被东晋士兵捕获,并被押回建康街头斩首示众,南燕就此灭亡。而在回军之后,刘裕又平定了趁自己领兵在外而叛乱的卢循、徐道覆等人。

攻灭西蜀政权,成都王谯纵自缢

谯纵出身世家大族,本为东晋安西府参军,义熙元年(405年)正值桓玄叛乱时期,益州刺史毛璩派遣谯纵出兵平叛,结果由于士兵不愿离乡,侯晖与巴西人阳昧联手逼其反叛,攻陷涪城,杀死刺史毛璩的弟弟毛瑾,谯纵自称梁、秦二州刺史。

同年,谯纵又击败了毛璩的平叛军队,益州营户李腾更是大开城门迎接谯纵军队,之后毛璩和弟弟毛瑷被杀,家族也被屠灭。毛璩死后,谯纵自称成都王,建立西蜀政权。从此,蜀地局势大乱,谯纵之后则向后秦称臣,后秦姚兴则册封谯纵为大都督、相国、蜀王,加授九锡。

义熙六年(410年)九月,谯纵请求后秦出兵讨伐东晋,并出兵两万进犯东晋荆州,后秦姚兴则派前将军苟林率兵与其会和。与此同时,刘裕又平定了占据荆州的东晋宗室司马休之,之后开始积极谋划攻打西蜀。义熙九年(413年),刘裕出兵两万,从江陵出发征讨谯纵,连败西蜀各路守军,同年七月,谯纵放弃程度出逃。

△成都王谯纵

七月初九,东晋军队进入成都,杀死谯纵族人,赦免蜀地百姓。谯纵本想投奔从涪城赶来的谯道福,却被臭骂了一顿,最终上吊自尽,西蜀政权灭亡。

北伐攻灭后秦,杀后秦末帝姚泓

平定内忧外患之后,刘裕开始在东晋积极推行改革,东晋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与此同时,后秦文桓帝姚兴于义熙十二年(416年)去世,姚泓继位为帝,改元永和。姚泓虽然有心治国,奈何后秦此时已经是内忧外患不断,内部叛乱迭起,政权动荡不安。

眼看后秦动荡不安,东晋国力也有所恢复,刘裕便于义熙十二年(416年)八月发兵,亲率大军分四路北伐,后秦诸屯守皆望风降附,晋军进展神速,同年十月便攻占了洛阳。不过,之后由于北魏出兵十万骚扰,而粮道也被秦将姚绍截断,东晋军队一度极为危险,幸好有当地百姓支持,这才得以继续北伐。

义熙十二年(416年)冬,东晋军队攻占后秦都城长安,姚泓带着妻妾子女向刘裕投降,后被送往建康闹市中斩首,其余宗室则要么被杀,要么被迁往江南,后秦就此灭亡。而当刘裕打算在长安修整时,负责留守后方总览朝政、深受刘裕信任的刘穆之却突然病逝,刘裕不得不率兵南归。

△后秦末帝姚泓

然而,就在刘裕南归之后,先是胡夏皇帝赫连勃勃率兵进犯长安,之后留守长安的晋朝文武又发生了内讧,最终导致长安得而复失,不过好在潼关以东收复的部分关中之地和整个河南地区得以保留。

篡东晋建刘宋,刘裕连杀东晋二帝

长期把持朝政,再加上一连串的军功,使得刘裕在朝廷内外的声望一时无两。义熙十四年(418年),刘裕接受相国、总百揆、扬州牧的官衔,以十郡建“宋国”,受封为宋公,并受九锡殊礼。

△晋安帝司马德宗

不过,此时的刘裕早已不再满足做一个宋公,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宝座,不过他还得做一次最后的试探,以保证最终的顺利。于是,同年十二月(419年1月),刘裕派王韶之缢杀了晋安帝司马德宗,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即晋恭帝。

刘裕虽然一步步在向那个皇位靠近,但他还在不断试探。元熙元年(419年),刘裕进爵为宋王,宋国又增加十郡食邑。同年末,刘裕又获加皇帝规格的十二旒冕、天子旌旗等一系列殊礼。

眼看一系列的行动都没有遭遇到反对的声音,刘裕于是命令党徒傅亮草拟好禅位诏书,入宫逼迫司马德文誊抄,估计此时的司马德文也是长松了一口气,连忙执笔抄写诏书,甚至还对左右表示“东晋正是因为刘裕才延长了二十多年国祚,因此自己禅位也是心甘情愿的”。

△晋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刘裕正式代晋称帝,东晋至此灭亡。不过,司马德文虽然态度极为恭顺,但刘裕并未放过他,次年九月,司马德文还是被刘裕派人以棉被闷死。

如上所述,刘裕一路走来,在不到二十年间,连灭五国诛杀六帝,因而被戏称为“皇帝杀手”,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能力出众,不仅稳固了南方相对统一的局面,而且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也被史家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更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为什么刘裕会被称作“皇帝杀手”?

公元420年7月10日这一天,刘裕终于得偿所愿,君临天下。他站在高台上,看着司马德文颤巍巍地将玉玺捧上,他宽慰地对司马德文说:“天下当与卿共之。”

不过刘裕并没有兑现他所说的话,一年之后,他派人毒杀了司马德文,并给他谥号“恭”,意思是“识时务、献国家”。可是,即便司马德文“欣欣然”地禅位给了刘裕,依然没能逃脱被杀的命运。

算上这一位,刘裕手上已经结果了六个皇帝的性命了。

(刘裕:帝王终结者)

这个刘裕究竟是个什么人,怎么这么生猛,牛人如宇文护也不过杀了两个皇帝,他怎么就能杀了6个?

要说刘裕的出身,因为他后来做了皇帝,还是南朝第一帝,政绩、人望都很强大,所以他的出身也是很有帝王的特点,基本上是红霞满天,像着火一样,人们纷纷来救火,却发现是刘裕出生了。

真实的历史一点都不浪漫,刘裕一出生,母亲得了血崩症死了。刘裕父亲迷信,认为刘裕“克母”,是不祥之人,就把他丢弃了。一个本家的叔叔看到刘裕可怜,捡回去养了两年,刘裕父亲才把刘裕接回来。

刘裕父亲没几年也死了,家里一贫如洗,刘裕打柴、编草鞋、种田过了二十年,一直到36岁。

在古代,36岁是一个很大的年纪了,毕竟当时的人们平均寿命都不高。刘裕这一辈子不出意外就这样交代过去了,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

在他36岁这一年,他赌博输了,快被打死了,被一个叫王谧的人救下来,还告诉他,他是一个英雄人物,要去建功立业。沦落到生活谷底的他走上了当时世家大族当政时,平民百姓唯一的上升之路:参军。

(刘裕:从小兵开始做起)

他参军之后,就开始运气开挂的历史了。孙恩五斗米道教起义反抗东晋政府,刘裕所在的北府兵被派去平乱。其他几路人马都被打败,刘裕一个小卒表现生猛。只见他一个人横着长刀,追着几千人砍!

这一幕被北府兵几户所有的前线士兵看的是目瞪口呆。刘裕这么猛!南朝第一猛人的名号自此响彻大江南北,连以勇猛见长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听到刘裕都说“此虎儿,不可与之交锋”。后来刘裕的几次政治生命转折点都与这次作战有关。

刘裕以作战勇猛被提拔,从低阶军官一直到高级将领,都是因为孙恩起义军给他刷的军功。孙恩起义军打哪哪有,却总是在刘裕身上栽跟头,刘裕仅仅用三年时间就成了北府兵的参将。

(东晋孙恩起义)

这一年,东晋政府变天了。桓玄凭借着桓家的势力,从荆州席卷而来,东晋王朝赶紧派北府兵去挡。可是北府兵的领头的将军刘牢之听信了什么功高不赏的鬼话,竟然投降了桓玄。刘裕苦劝不听,只好被下岗。

桓玄卸磨杀驴,刘牢之等一众高官被杀被免,刘裕竟然从中级将领直接荣升为高级将领。只是此时,北府兵已经名存实亡了。

桓玄建立楚国,废掉了东晋皇帝司马德宗。刘裕在公元402年带领100多人在京口造反,很快队伍发展到1700人。桓玄派了三波人马去阻挡刘裕都被击败。其实,桓玄此时还能翻盘,可是他被刘裕的气势吓到了。他撤到荆州,负隅顽抗,刘裕就把司马德宗给迎接回来,复国东晋,自己做了大将军,开始参与国政。

(刘裕:讨灭桓玄)

刘裕继续追击桓玄,将他杀死——这是刘裕灭掉的第一个皇帝。

刘裕是寒门,甚至连寒门也算不上,很多世家大族都觉得他是一个土豹子,他只是侥幸成功而已,都看不起他,所以刘裕就需要外战立威。

刚好这时北方的慕容南燕总是骚扰东晋边境,朝廷拿南燕没有办法。有人激将刘裕,说执政不能灭掉南燕,也没什么大本事。刘裕因此就在公元409年发大军北伐,攻打南燕。

(刘裕北伐消灭的南燕位置)

刘裕这一仗打的很艰难,围城战都打了八个月,晋军损失惨重。城破之后,刘裕愤恨难消,将俘虏的南燕王公大臣都给杀了,皇帝慕容超也算在内——这是刘裕杀的第二位皇帝。

刘裕第一次北伐,差点走了麦城,后方生乱,孙恩的妹夫卢循带着人马从广东杀向京城,差点被卢循偷袭得手。刘裕回师之后,立刻带兵阻击卢循。卢循士兵一听当年那个一人追着几千人砍的猛人回来了,立刻斗志全无。刘裕获得胜利,派兵追击卢循一直到广西北海,逼得卢循自杀。

刘裕这次功劳很大,增加了很多荣誉。惹起了很多人的嫉妒,刘裕逐一消灭了他们,大权在握。公元413年,四川境内的谯蜀想趁荆州之乱,攻打东晋,刘裕派朱龄石消灭了后蜀,皇帝谯纵被杀——这是刘裕杀的第三位皇帝。

因为谯蜀敢攻打东晋,背后是后秦在撑腰。当时后秦占据中原和关中,势力强大,刘裕没有攻打。三年后,后秦国主姚兴病死,诸子争立,国内大乱。416年8月,刘裕帅兵北伐,攻打后秦。一年时间,刘裕大军攻克后秦洛阳、长安。姚泓投降,被杀于建康闹市——这是刘裕杀的第四位皇帝。

刘裕北伐回来后,就因功被封为宋王,以十郡建国,已经开始了篡位的准备。他听说谶语“司马昌明后还有二帝”,因此就废掉了司马德宗,改立司马德文。公元418年,废弟司马德宗被刘裕派人杀死——这是刘裕杀的第五位皇帝。

司马德文做了皇帝后,知道自己是个过渡皇帝,每天生活的战战兢兢。直到刘裕派使者让他来写禅位的诏书,司马德文说:“二十年前,桓玄篡位时,司马氏已经失国。之所以能够到今日,都是大将军的功劳啊!朕早就想把皇位禅让给他,你们怎么今天才来?”

可是刘裕担心司马德文名望太高,会被人当做旗帜造反,在一年后还是派人去杀了他。司马德文静静地说:“我知道是躲不过今天了。可是佛经上说,人不能自杀,不然不能投胎为人。你们看,我应该怎么死?”

最后大家商量的结果是用被子闷死就可以实现他杀了,也算满足了这个末日帝王的最后请求。——这是刘裕杀的第六位皇帝。

(刘宋王朝疆域)

刘裕为什么会对这些帝王这样残忍呢?毕竟中国人有灭人国不绝其祀的传统,刘裕这么做会不会太不人道?

有很多原因导致刘裕选择这么做,最大的原因,可能是苻坚善待这些少数民族的君主,结果被忽悠攻晋,随后众叛亲离,各种少数民族的皇帝贵族根本不感恩戴德,反而倒打一耙。刘裕因此认为那些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不愿意重蹈苻坚覆辙。所以,除恶务尽。

可是,当刘宋王朝灭亡时,他的后代子孙也被屠戮殆尽,末代皇帝刘准说:“愿生生世世,不复生帝王家。”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不知道这么说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底层英雄刘裕,合不合适?

刘裕,生于363年,卒于422年,终年60岁。那一年,他本来想再度北伐,攻灭北魏,统一中华,还没发兵,就身染重病,随后一病不起。

如果刘裕再有两年阳寿,会不会北伐再有大胜?南北朝会不会提前结束?毕竟,南北朝期间,刘裕是南朝最有可能恢复故土的皇帝,威望、实力都具备条件。

他的去世,使得南朝的政治整合的工作戛然而止,随后的整合工作没有盛大的军功做背书,往往执行不彻底,最后造成了南朝长期的政治动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