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建蜀汉于四川一带,为什么五虎上将皆为外地人?
导语:
蜀地里的人想走出来,蜀地外的人想走进去。自古以来,都是这么个道理,远方的风景才是风景,家门口的5A都是垃圾。
- 公元25年,蜀地太守公孙述自立为帝,建立成家王朝,在位12年之久,白帝城就是他建造的,所以他也被称为白帝。很可惜的是,公孙述是陕西人。
- 公元191年,刘焉作为益州牧,打算在蜀地自立为帝。可惜被人举报,3年后他病发去世,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刘璋。他们父子俩都是湖北人。收编的东州兵也都是中原流民。
- 公元903年,王建在蜀地建立了前蜀国。当时正值五代十国内乱期间,唐朝刚刚灭亡,王建不服气后梁的统治,所以自立为帝。不过他本人是河南人。
除了十六国时期,西蜀的建立者谯纵是本人外,基本上割据该地区的诸侯,全部都是外来汉。所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所以为什么就不允许刘备这个外来汉进入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呢?
难道就因为专家说了刘备几句坏话,把演义里的形象颠覆了一遍,刘备就没有进入蜀地建立政权的资格?
01刘备集团都是外来户?那可未必。刘备是一个具有超高韬略之人,他用人的手段在三国主公之中,仅次于曹操,甚至不下于曹操。所以他进入蜀地必然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制衡。
不光国与国之间需要制衡,人与人之间,同样也需要制衡,所以集团内部的各个小分队之间,自然也需要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能量守恒的定律,其实古人早就明白了,每个人都是一股子能量,有大有小。只有把能量搞均衡了,那么整个组织才能够稳步前行。
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三国志》
刘备从荆州带来了自己的主要成员,张飞、赵云包括诸葛亮,虽然都不是荆州人,但是都是一起打下了荆州的地盘,所以姑且可以把他们算作一个派系,那就是荆州派。
- 这帮人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地位,可是这个时候刘备并没有忘记另外一帮人,那就是蜀地本地的官员。我认为不需要再分东州派和益州派了,在刘备入川之前,他们都是益州官员,所以都是益州派。
- 刘备意识到权力不平衡的时候,便打算开始启用益州派的官员。首先想要重用的当然是张松,没有张松刘备压根连四川的大门都进不来。可惜张松被刘璋给砍了。
所以刘备开始重用法正、李严以及刘巴等文武大臣,这帮人成为了刘备集团的另一支嫡系力量。我们会发现刘备在后期特别重视这一支力量,理由很简单,因为如果不重视人家,人家会觉得受到了外地人的欺负。
由此可见你不能说说刘备是荆州派的人,他是总领导,手下分了荆州派和益州派罢了。如果任何外地人都算是外来户的话,那其实曹操集团压根就没有本地户,他们占领的大多数都是人家袁绍的地盘。
02刘备集团的核心力量,依旧掌握在荆州派手里。君主之所以搞制衡,其实理由很简单,让不服气的人感到心服口服。但是这内部真的可以一碗水端平吗?那你可就为难君主了。
刘备能够在江湖上混这么多年,如果没有一支真正的嫡系力量,那他可就白混了。所以在荆州派和益州派之中,刘备真正的嫡系力量还是在荆州派系之中。
- 我们可以去看看刘备的军事部署,荆州给了关羽,汉中给了魏延,而坐镇中央的是诸葛亮。这三个人,可都是正儿八经的荆州派。
- 所谓重用益州派人员,无非就是加官进爵,给与一定的权力,不过想要裂土封王,那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 在刘备临终之前,安排诸葛亮为辅政大臣一把手,而李严则作为辅政大臣二把手。这么安排看似是照顾到了益州派系,可实际上还是偏向荆州派的。
这是没办法的事实,谁让刘备起家就是在荆州呢?那些人是看着刘备从一穷二白到富甲天下的,大家都是跟着他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
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大将军蒋琬领刺史,徙为典学从事,总州之学者。---《三国志》
比如说诸葛亮,27岁出山辅佐刘备,再也没有更换过门庭。期间刘备最惨的一次,在火烧新野以后携民渡江,被曹操杀了个片甲不留,老婆被人给宰了,俩女儿被人给掳走了。这种情况下徐庶离开了刘备,可诸葛亮还是没有离开。凭什么人家就不能获得更高的回报呢?
03诸葛亮掌权后,荆州派成了蜀汉的主角。刘备在制衡方面的水平,的确要比诸葛亮高。刘备活着的时候,不管是荆州派还是益州派对刘备,那都是肝脑涂地的那种。
可诸葛亮上台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诸葛亮本人是荆州派的领袖,现在升任了蜀汉帝国的领袖,在不知不觉中,对荆州派的重用,要强过其他任何派系,包括益州派。
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建兴元年,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四年,转为前将军。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三国志》
这就是诸葛亮比不上刘备的地方。那么诸葛亮为什么非要这样呢?因为诸葛亮的地位比不上刘备,所以他做不到制衡。
他是荆州派的领袖,可未必真的能够成为蜀汉的领袖。他的这个位置并不稳固,最初谁都有可能替代他,所以他做不到制衡。
他只有着重培养自己的力量,才能让自己的地位在蜀汉稳固。所以说他所面临的问题,跟刘备所考虑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
刘备不需要考虑自保的问题,大家都是给他打工干活的,他是大老板是董事长。而诸葛亮则不一样了,他是给人家打工了,他是总经理或者CEO,所以必须要有一帮支持他的人,他才能坐稳这个位置。
李严曾经挑战过诸葛亮的位置,后来失败了。其实这就是一种警示,他不断要求开府,跟诸葛亮享受相同的待遇,甚至要求在外独立划几个郡给他作为一个州,他来做刺史,其实就是为了分权罢了。
总结:外来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本事的人掌权。其实我们发现 刘备集团进入蜀汉以后,跟刘璋时代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刘备集团的军纪是比刘璋集团好得多的,至少在兵祸这一块,蜀汉老百姓没有受到多少伤害,而过去东州兵对蜀地的百姓那叫一个猖狂抢掠。
后来诸葛亮掌权以后,那蜀汉的政局就更加好了。因为诸葛亮主张依法治国,从上到下,全部按照法令来办事,蜀地居民得到了相对的公平,自然能够赢得官员百姓们的支持。
- 别看李严想要分权,可他对诸葛亮的敬重,可能很少有人能比得上。审判李严的所有过程,都是严格按照蜀汉的法令来进行的,完全没有诸葛亮的私仇在里面。
- 后来李严在牢中得知诸葛亮病死了,他差点也吐血,因为他知道再也没有人可以启用他了。益州派中的大儒谯周,在得知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以后,什么都不顾,非要跑去前线哭丧,可见诸葛亮多么受人尊重。
外人集团并不可怕,甚至比本地人对本地人还要好,因为他们想要融入本地社会,就必须要带来一些利好。相反如果统治者是个废物或者是暴君,那就算是本地人,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参考资料:《三国志》
刘备建蜀汉于四川一带,为什么五虎上将皆为外地人?
英雄不问出处,刘备早年混世界是四处的流浪,可能说居无住所。关羽和张飞是最早跟随他的拜把子兄弟,赵云和刘备在公孙瓒那里认识的,后来和刘备偶然相遇跟随刘备了,马超是被曹操追杀的无处安身时不得不投靠刘备处安身,黄忠老将军是刘备攻打长沙是招收的,刘备打天下,四海为家英雄们来自四面八方。
刘备建蜀汉于四川一带,为什么五虎上将皆为外地人?
不仅五虎上将是外地人,就是刘备、诸葛亮也是外地人。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对于四川来说,就是外来政权。
不仅刘备集团是外来政权,就是刘备的前任,益州牧刘璋也是外地人,刘璋是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是益州牧刘焉幼子,在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
在川蜀,中下层的职位大多被川蜀当地人世代垄断,但是益州牧绝大多数都是中央任命。刘焉被任命为益州牧后,带了一些亲信和士兵去了川蜀,把持了上中层很多职位。刘备袭取了西川之后,又带去好多亲信和部队,把上中下很多职位都换成自己带去的亲信。原来的刘璋集团和蜀地当地人,不得不让出了很多职位安插刘备集团的人,所以他们对刘备集团,心怀不满,敢怒不敢言。
五虎上将,指三国时期,跟随刘备起兵,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大将。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
刘备本人是幽州涿郡涿县人,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
关羽,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解州人。
张飞,幽州涿郡人,和刘备是老乡。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黄巾军起义后,刘备、关羽、张飞相遇,决心投军报效朝廷,于是他们桃园三结义,开始招兵买马,这是刘备最早的班底和武装。正史上,没有写三人结拜为兄弟,但是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手足,最早跟随在刘备左右。
赵云,常山真定人,今河北省正定,是继关羽张飞之后最早追随刘备的将领。早期赵云追随公孙瓒,期间结识了刘备,后来赵云离开公孙瓒,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马超,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在刘备入川后,马超投降刘备,合围成都,立下大功。
黄忠,南阳人,今河南南阳,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降刘备,随刘备入川作战。
刘备集团早期主要在北方活动,所以将领们主要是河北人,后来长期在徐州、荆州活动,所以,又聚集了荆州当地很多人才,比如诸葛亮、庞统、马良马谡兄弟等等,后来入川,建立了蜀汉政权。
刘备建蜀汉于四川一带,为什么五虎上将皆为外地人?
题主的问题是:刘备建蜀汉于四川一带,为什么五虎上将皆为外地人?
五虎上将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在三国志中,他们也被列为蜀汉几次与诸葛亮的最重要的5位大臣。
而诸葛亮也不是四川人,他老家是琅琊阳都的。
蜀汉政权建立后,非四川人居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陪刘备打天下的没有四川人。
刘备老家是涿州,东汉末年刘备在中山富商的资助下组建了一支军队,这些人就是他最初创业的班底。其中有不少随他来到四川并位高权重,比如关羽,张飞,简庸。
这些创始人随刘备南征北战一路漂泊,大浪淘沙之下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展现了他们的忠诚和能力。所以,刘备在蜀汉建立政权之后,这些人肯定是身居高位了。
而蜀汉地区的土著,他们既没有陪刘备一起创业,在刘备执掌蜀汉政权短短的几年之内也没有立下大的功劳,不被予以重任是很正常的。
其实,何止是刘备蜀汉政权如此,想当初刘邦被封在汉中,作为汉中王,他占据了四川、汉中一带,并且以此为基地北上关中,又东出函谷关和项羽争夺天下。
统一天下之后,刘邦手下也没有什么身居高位的汉中人或者四川人。
那些被司马迁写进列传的汉初高官,大多也是曾经和刘邦一起创业的人。像韩信这种在刘邦担任汉王之后才加入进来的成员简直是凤毛麟角。
但是,不要忘了,韩信如果不是因为在楚汉相争的时候有机会立功,他的大将军位置也坐不稳。
- 第二,刘备在占领四川之后,当地人并不服他。
刘备虽然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成天下归心,但在历史上刘备可没有这么大的魅力。
刘备攻打成都的时候,成都军民都想和刘备决一死战。
十九年,进围成都数十日,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
所以,在夺取了四川之后刘备统治并不牢固,在刘备和曹操争取争夺关中地区的时候,四川各地还爆发了无数次反对刘备的暴动。
还好当时诸葛亮坐镇成都,采取了非常严厉的措施,才算是稳定大后方,让刘备可以安心和曹操在汉中地区作战。
当时记载: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斩之不能定。
所以,蜀汉地区的人才很多都不服刘备,刘备也不敢重用。
- 第三,蜀汉地区可以被刘备重视起来的人不多。
所谓的五虎上将中,马超也不是最初和刘备一起打天下的人,而且在他追随刘备之后也没能立下什么功劳。论贡献,和其他4位大将差的远了。
可是,马超有一个蜀汉政权中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他的家族在西凉地区德高望重。
想当初,马超振臂一呼,西凉地区万人响应。
所以,如果刘备北上夺取关中之后,只需把马超一人派往西凉地区,就可以将当地纳为己有。
于是,刘备非常重视马超的这一优势,即使他什么都没做,刘备也将马超封为骠骑将军并且兼任凉州牧。
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
四川地区当时这种标志性的人物不多,只有刘璋有这个资格。
刘璋在建安19年向刘备投降,刘备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成都。然后,刘备封刘璋益州牧,待遇和马超差不多。
以璋为益州牧,驻秭归。
刘备把刘璋封为益州牧,是因为善待刘璋就能避免支持刘璋家族的人反对蜀汉政权。由于刘璋在益州(四川)的威望和马超在凉州的威望差不多,待遇也就差不多了!
但整个四川也就这一位。
其实,随着蜀汉政权在四川扎下根来,当地人加入蜀汉高层的也越来越多了。
例如,武阳县人张翼,延熙元年入朝为尚书;武阳县人杨戏,曾担任过建宁太守,护军,监军,出领兼职梓潼太守;蜀郡人张表,官至尚书。还有汉嘉郡人王元泰,郫县人何彦英,涪县人李孙德等。
这么说吧,要刘禅是千古一帝能统一天下,建立大汉第三王朝,估计四川出生的文臣武将会璨若星河!
可惜,刘禅不给力。
刘备建蜀汉于四川一带,为什么五虎上将皆为外地人?
古梁镛解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在三国时代,刘备建立蜀汉于四川一带,为什么五虎上将皆为外地人?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回答,下面小哥详细分析。
三国时代蜀汉政权之五虎上将五虎上将是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分封有功之臣时,特别设立的蜀汉武将排位体系,五虎上将分别为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翊军将军赵云(毛宗岗版本)。
为什么在众多优秀将领中,刘备选择了以关张马黄赵为蜀汉第一阶梯的武将领袖呢?原因很简单,关羽和张飞跟随刘备征战多年,屡立军功,是蜀汉政权的元老级人物。
马超为人勇猛,又是世家子弟,在西凉有很大的影响力,并且马超加入蜀汉政权,属于带资入股,因为他也有自己的军队。
老将黄忠是刘备入川时得到的人才,武功不下午关羽,每逢战事都身先士卒,刘备能顺利入川,黄忠、严颜两位老将功不可没,后来黄忠斩杀曹军阵营领袖夏侯渊,稳定汉中之争,威震天下。同时刘备、张飞对黄忠有知遇之恩,因此黄忠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
赵云很早就和刘备相识,后来公孙瓒倒台后,赵云和刘备于乱世相逢,自此之后赵云死心塌地追随刘备,得到了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的一致认可,是刘备集团心腹将领。
蜀汉五虎上将都是军事能力过硬,同时又军功累累,忠于蜀汉政权的优秀人才,他们获得五虎上将的荣耀属于实至名归。
为何三国时代,蜀汉政权五虎上将皆为外地人这个问题虽然有点讨巴蜀地区朋友的反感,但是这是历史事实,我们应该正确面对。
刘备蜀汉政权五虎上将皆为外地人,一方面是因为五虎上将跟随刘备时间非常长,军功累累,对刘备也忠心耿耿,同时个人军事素养过硬,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则是关键,因为巴蜀地区无名将,军事人才匮乏,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冒着被巴蜀人民批判的声音,也只能取关张马黄赵为五虎上将的原因所在,假如巴蜀有名将,以刘备和诸葛亮的作风,必然不会亏待他,可惜巴蜀实在不给力。(对于新中国的付出,川军功勋卓著,巴蜀人才辈出,天府之国名不虚传。)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人物,他们本身能力是前提条件,能不能成就大事还得和当时的形势所关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正是这个道理。
谢谢大家。
刘备建蜀汉于四川一带,为什么五虎上将皆为外地人?
很简单,关羽是山西运城人,张飞是河北保定人,刘关张结义在山东德州平原县,赵云是河北正定人,这是创业班底。后续加入的马超是陕西兴平人,黄忠是河南南阳人。建国在四川,统治基础当然要用信得过的老人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