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秦宣太后、武后、孝庄文皇后、慈禧太后?

导语: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每一个都是非常优秀的人物。其实在历史上,还有一帮女性人物,也一样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比如这四位太后,有些备受褒奖,有些则功过集于一身。

  1. 秦宣太后,秦昭襄王的母亲,执掌朝政41年之久。她在任期间,灭亡义渠国,使得秦国无后顾之忧,又主动达成秦楚联姻,使得秦国稳步发展。

  2. 武后,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武则天。从唐高宗李治活着的时候,武则天就展现出非同一般的政治才能,后来连续当了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太后,最后索性自己做了皇帝。

  3. 孝庄文皇后,清朝顺治皇帝的生母,也是康熙皇帝的祖母。在清朝入关的关键时刻,拉拢洪承畴为清廷效力,又拉拢多尔衮扶持他儿子顺治称帝,晚年教育康熙皇帝成才。

  4. 慈禧太后,清朝同治皇帝的生母,也是光绪皇帝的姨母,执政时长48年。早年夺取顾命八大臣政权,与恭亲王奕䜣一起执政。后来签订一系列卖国条约,功绩和过错集于一身的复杂女性。

这四位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四位太后,她们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可是都是权力的象征。

01宣太后执政41年,以至于秦昭襄王60岁才亲政。

要是有人为你,做傀儡的时间最长,亲政岁数最大的国王是哪位,那肯定是秦昭襄王莫属了。他做了41年的傀儡大王,一直到60岁才亲政。

那么是什么造成这一局面呢?这都要归功于他有一个强权的老妈宣太后。宣太后原来是秦惠文王的小妾,虽说是楚国公主,却是庶出,所以嫁到了秦国以后也没有足够的地位。

所以秦惠文王去世以后,王位当然轮不到宣太后的儿子嬴稷来坐。秦武王嬴荡上台以后,宣太后和嬴稷成为了前往燕国的人质,实在是凄凉无比。

可是秦武王举鼎去世以后,这给了宣太后一个机会。在赵武灵王的支持下,宣太后带着儿子嬴稷回到秦国继承了秦王的王位,嬴稷也就是秦昭襄王。

从此宣太后开始了自己执政41年的政治生涯,她任用弟弟魏冉为将,开启了秦国逐鹿天下的启程。在五国联军攻打函谷关的时候,宣太后用计谋化解了这段亡国之祸。

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战国策》

义渠国一直以来都是秦国非常担心的后患,只要义渠国还在,那秦国根本就没办法伸出手脚来对付中原六国。所以宣太后利用自己和义渠王之间的感情,成功诱杀义渠王,随后灭亡义渠国,为秦国扫除了后顾之忧。

不过宣太后个人的私生活,却一直是她最让人诟病的地方。

  • 她跟义渠王有一腿,两个人还生了两个孩子。结果义渠王被诱杀以后,这俩孩子也都被宣太后处死。

  • 后来宣太后找了不少男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魏丑夫。她死之前甚至希望让魏丑夫陪葬,好在大臣庸芮出面化解才得以保全。

因为宣太后太贪恋权势,所以秦昭襄王一直无法掌权。这两人之间的矛盾是越来越深,等到范睢入秦以后,开始劝说秦昭襄王夺权,这种矛盾才逐渐化解。

秦昭襄王废掉了宣太后的所有权力,罢免了穰侯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贵,彻底从宣太后手里夺回了政权,这才开始亲政,而此时他已经年过六旬。

02武则天堪称史上最强势的母亲。

武则天实在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她最初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也就是小妾。唐太宗死了以后,他出家为尼,随后突然就成为了唐高宗的妃子。

通过一系列手段,武则天除掉了王皇后,自己顺利爬上了皇后的宝座,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执政生涯。

她的执政能力显然比唐高宗要强,而且晚年的唐高宗眼睛一直不好,这就给了武则天专权的机会。以至于唐高宗还活着,就有二圣临朝的情况出现,可见唐高宗李治是多么的宠爱自己的媳妇儿。

唐高宗死了以后,李唐王朝就彻底落在了武则天的手里。虽然是她儿子唐中宗李显继位,可是政权依旧在武则天这儿。

  • 武则天觉得李显太荒唐,所以就找了个借口把他给废了,换成了第四个儿子李旦上台,也就是唐睿宗。

  • 李旦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的二哥李贤因为抢夺母亲的权力,所以被逼死了,自己可不能重蹈覆辙。所以李旦果断让出皇位,希望武则天登基称帝。

这个构想不错,武则天欣然答应了这件事,不仅称帝,而且将大唐改成了大周,完成了王朝的颠覆活动。

为了稳固武周王朝,武则天捕杀了大量李唐宗室的人。到了晚年听从狄仁杰的建议,决定将皇位还给儿子李显。

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 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 “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 愈信爱,始有废后意。---《新唐书》

武则天也执掌朝政40多年时间,是一个非常强势的母亲。她那几个孩子在她手里,简直跟玩具没什么区别。

  1. 长公主据说是被她亲手掐死的,只为了嫁祸王皇后。王皇后下台,她才能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2. 长子李弘早逝,次子李贤成为皇太子以后,能力太出众,被武则天嫉妒,所以找了个机会,武则天把他给废了,不久之后就赐死了。

  3. 而三子李显和四子李旦成为了武则天的玩偶一般,丝毫没有权力可言。虽然都做过皇帝,却都是武则天主政

  4. 只有最小的女儿,太平公主深受武则天的宠爱,所以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却也遗传了武则天强势的性格。

03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都是清朝太后,却有天壤之别。

有些人天生喜欢权力,有些人对权力就是不感冒。孝庄太后是皇太极的妾室,在皇太极去世以后,孝庄太后的儿子福临,在多尔衮的帮助下,顺利争夺到皇位,从此孝庄太后成为了清朝历史上绕不开的人物。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也。天命十年二月,来归。崇德元年,封永福宫庄妃。三年正月甲午,世祖生。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顺治十一年,赠太后父寨桑和硕忠亲王,母贤妃。十三年二月,太后万寿,上制诗三十首以献。上承太后训,撰内则衍义,并为序以进。圣祖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清史稿》

她一方面需要处理好自己跟多尔衮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还要教育培养儿子顺治皇帝成才。结果好不容易把儿子培养成才,他却成了一个叛逆少年。

  1. 顺治皇帝不喜欢孝庄为他安排的两任皇后,甚至还废掉一个皇后,偏偏就喜欢董鄂妃,这让孝庄心里很不舒服。多尔衮生前帮了顺治很大的忙,结果却遭到清算处理,这让孝庄更加心痛,因为顺治这么做,只会让人心寒。

  2. 好不容易,顺治长大成人了,有了判断力,却又英年早逝了。悲伤之余的孝庄太后并没有倒下,而是继续帮助孙子康熙皇帝治理国家。她知道她身上的担子非常重,必须要挺住。

  3. 等到康熙有能力亲政以后,孝庄立刻就什么都不管了,她是真的不喜欢权力,之所以出面主政,那是因为没办法,主少国疑的情况下,她不得不出来。

反观慈禧太后,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人了。慈禧太后疯狂地喜欢权力,咸丰皇帝活着的时候,她就想着插手政务,但是没有成功。等到同治皇帝上台以后,基本就是慈禧一个人说了算了。

慈禧太后夺权以后,罢免了恭亲王奕䜣的权力,架空了慈安太后的权力,将大清朝的权力都收归既有。在任期间,也做了不少大事。比如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支持李鸿章训练北洋水师,支持沈葆桢打造福建船厂。

可是这并不能为她犯下的错误买单,因为她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只是为了保全她在大清国的地位,实在是太可恨了。

总结:好的政治家,其实不分男女。

因为自古以来,女性政治家比较少,所以我们会特别注意到这四位太后。其实真正优秀的政治家,是不需要区分男女的。

宣太后凭借一己之力,能够使得秦国抵挡五国联军,能够平定义渠国,这就是她的能力。武则天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皇帝的高位。她在任期间,对李唐王朝的统治,那是相当出色的。

孝庄太后辅佐两代君王成长,却又不贪恋权力,的确是非常可贵的。当然这里面也有糟粕,慈禧太后统治的48年里,清王朝走向了灭亡,只能说她能力不够。

参考资料:

《战国策》

《史记》

《新唐书》

《旧唐书》

《清史稿》

如何看待秦宣太后、武后、孝庄文皇后、慈禧太后?

这四个人中,身份类似但不太相同,秦宣太后也就是近年影视剧中大火的芈八子,她是秦国昭襄王的生母,她的身份是王太后;武后也就是武则天,她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正史承认的女皇帝,她与李治是中国史上最著名的夫妻皇帝,死后葬于乾陵,陵前竖有无字碑;孝庄文皇后,出身于蒙古科尔沁旗的博尔济吉氏(元朝时叫做孛尔只斤氏),原名叫做布木布泰,小名叫做大玉儿,是顺治皇帝的生母;慈禧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权倾天下的太后了,同治皇帝的生母,掌控近代中国朝政四十余年。

芈八子是楚国王族女子,嫁给秦惠文王为妾侍,而当时秦王的正妻也是楚国公主,生下了王子嬴荡,后来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嬴荡继位,将芈八子和她儿子放在外国当人质,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秦武王举鼎玩砸伤了大腿,不久伤重去世了,这时候芈八子展示她过人的外交才能,最终将昭襄王运作上王位,但是也成了秦国历史上未能亲政时长的纪录者,不过秦昭襄王在位时秦国发动了对赵国的长平之战,武安君白起一战坑杀赵国四十万人。

武则天更是女人之中的传奇,她本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才人,却勾搭上了太子李治,后来在感业寺出家,不知怎地当时的王皇后为了对付萧淑妃,竟然同意皇帝又接武则天回宫,最后武则天成功上位皇后,更是与李治并称“天皇”、“天后”。

后来李治去世,武则天仍然执掌大权,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虽然都先后当过皇帝,但是又因故被武则天废除,最后武则天干脆自己上台当皇帝,她也是登基时年龄最大的皇帝。

孝庄文皇后,一般称其为孝庄,是清朝前期的著名后宫领导人,亲自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帝王,虽然辅政却并不干政,在清朝历代后宫中声望很高。

慈禧,咸丰皇帝的宠妃,同治皇帝的生母,因为生下了咸丰皇帝唯一的子嗣载淳而被奉为太后,这点上与孝庄类似,可惜后来干预朝政,并且说下了“量中华之物力,结各国之欢心”之语,可谓是历史的罪人。

以上四人,都并非是国君正室,但是她们通过各种手段成功上位,所以她们的奋斗史也格外精彩,于是在影视剧资源众多的今天,仍然不断的有她们的故事被制作成影视剧。

如何看待秦宣太后、武后、孝庄文皇后、慈禧太后?

  • 大秦宣太后,芈姓,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河北省境内),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她是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后,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持朝政。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宣太后以色引诱义渠王入秦,杀之于甘泉宫。秦国趁机发兵攻灭义渠国,在义渠的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葬于芷阳骊山。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牺牲色相与义渠王私通,然后设计将之灭杀,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使得秦国可以一心向东,再无后顾之忧。她的功劳不逊色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
  • 武后,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唐之旧史因之,列武后于本纪,盖其所从来远矣。夫吉凶之于人,犹影响也,而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懁于凶者有矣;为恶者未始不及于凶,其幸而免者亦时有焉。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过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在少数。然其私生活也是混乱……
  • 孝庄皇后的一生可谓是传奇,她是历史上辅佐皇帝最多的一位皇后,她一共辅佐了三位皇帝,创建了大清的盛世。笼络多尔衮平定草原,辅佐康熙平定鳌拜,灭杀吴三桂等等,她的一生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太后,她辅佐君王却不像武则天那样执掌政权,是可悲又可敬的一生……
  • 慈禧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长期执政的女性,她个人是非常有政治手段的,极其善于各个大臣之间的权利平衡,能够很好的维系着自身的绝对权威性。在这期间清政府面临着内部和西方列强的种种威胁,但从她自身的角度出发,实施了很多的举措,这些决定在当时看来,应该是合理的。百日维新后,慈禧太后意识到此时的制度已经不可能了,于是乎开始了改变官制,废除科举,禁止妇女继续缠足,开始大力兴办新学,开始重视教育,派人出国留学等等。总的来说,慈禧太后也并不是单纯的只有过而无功的。

如何看待秦宣太后、武后、孝庄文皇后、慈禧太后?

秦宣太后,最好淫。先嫁吕不韦,后嫁给秦异人,再嫁给假太监**(劳尔,音译,字打不出来。),还生了2个孽种。武则天,女中豪杰,不顾伦理,先从李世民,再嫁给李治,协助李治治理天下,然后杀子,废了自己的儿子皇位,自己干。宠信薛怀义,张昌宗,张易之,广置面首,淫荡无比,千古一女皇。无字墓任人说。孝庄文皇后,先说服了洪承畴投降,后辅佐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也稳定了多尔衮,没有造反,可见有智谋,后期拉拢权贵,让索尼一家都跟皇族有亲家姻缘,可谓远虑。为了儿子合法继位,不惜下嫁多尔衮,可见能忍。慈禧太后,老佛爷,更是执政40年,虽不是皇帝,权力超越皇帝。26岁守寡,老公咸丰帝去死,干掉肃顺为首几个顾命大臣,立自己的儿子同治帝,自己垂帘听政,干掉慈安太后,独揽朝政,可惜同治帝21岁死于花柳病,再找自己的外甥兼侄子光绪帝继位,让他做傀儡,临死前干掉光绪帝。

她们有共同点,前2个都是作风不检点。跟很多男人。后两个都辅佐几代皇帝,垂帘听政。私德不错。都是有权利的女人,其中武则天成就最高。慈禧第二。孝庄第三,秦宣夫人第四。

如何看待秦宣太后、武后、孝庄文皇后、慈禧太后?

都是女中豪杰,这个个人能力问题有时候还真不分性别,不管中国还是世界,古代还是现代,总有很多有才能得人,男女都有可能,舞台在哪,价值观在哪,只是很多人无法接受这而已。

如何看待秦宣太后、武后、孝庄文皇后、慈禧太后?

秦宣太后不配跟武则天,吕后放在一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