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在四大贝勒中排最后,为何他能脱颖而出,继位大汗?
导语:
皇太极是大清国开国皇帝,也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手里掌握着正白旗的兵力,在努尔哈赤去世以后,通过选举,成为了后金的大汗。不久之后正式创立大清王朝,成为大清王朝的第一任君主。
那么努尔哈赤当时有多少继承人人选可以考虑呢?为什么最终是皇太极脱颖而出呢?皇太极身上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优势呢?
01四大贝勒中,只有皇太极的底子是最干净的。当时努尔哈赤做大汗的时候,手下有四大贝勒。分别是他的三个儿子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以及一个侄子阿敏。
这四位贝勒当中,皇太极排名老四,是实力最弱小的一个。实力最强大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曾经是努尔哈赤点名的继承人。
代善这个人在军中的实力也是很强大,他自己是正红旗的旗主,此外他的儿子和侄子手里各自拥有一个旗的人马,所以代善是拥有三个旗兵力的人。
权倾朝野之下的代善,又是努尔哈赤名义上的长子,当然是有资格继承汗位的。可是代善的名声不是很好,传言他跟努尔哈赤的妃子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私情。
太祖崩,储嗣未定。代善与其子岳讬、萨哈廉以上才德冠世,与诸贝勒议请嗣位。上辞再三,久之乃许。天命十一年丙寅九月庚午朔,即位于沈阳。诏以明年为天聪元年。初,太祖命上名,臆制之,后知汉称储君曰“皇太子”,蒙古嗣位者曰“黄台吉”,音并闇合。及即位,咸以为有天意焉。---《清史稿》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努尔哈赤逐渐远离代善,而代善在八旗军中的名声也逐渐下降,最终失去了争夺汗位的机会。他自己也比较自觉,放弃了这个机会。
排名第二的是阿敏,阿敏虽然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可是努尔哈赤把他当成自己儿子一样看待,待遇跟自己的其他儿子一模一样,这就导致了阿敏也想要争夺大汗的位置。
不过阿敏这个人比较凶残,他曾经带领部队屠杀了永平城,成为了他一生的政治污点。所以努尔哈赤早就将他踢出了继承人的选择范围,他在军队的声望也降低不少。
排名第三的莽古尔泰,是个非常可怕的家伙。为了利益什么都能出卖。当年努尔哈赤因为他老妈富察氏跟代善有暧昧关系,所以就把富察氏给休了。可莽古尔泰为了向努尔哈赤邀宠,居然狠心把自己老妈给杀了,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他都做得出来,实在是可怕。
所以四大贝勒当中,皇太极虽然地位最低,可是名声相对来说是最好的一个。况且他比较会做人,很多弟弟们都拥护皇太极,所以他当仁不让成为了继承人。
02皇太极聪慧过人,而且注重兄弟感情。莽古尔泰这种连自己母亲都杀的人,是不可能继承汗位的。相比较而言,皇太极就非常合适了。因为皇太极这个人非常注重平衡各势力的关系。
努尔哈赤突然死去,八旗最需要的,不是开拓进取,而是稳定住局面。当时传言说努尔哈赤是要把汗位传给自己的小儿子多尔衮,让代善来辅政。
可是多尔衮既没有战功,年纪又那么小,他要是做了大汗,谁都不会服气。即使当时多尔衮三兄弟已经占据了三个旗的力量,也不足以让多尔衮登上大汗的宝座。
为了稳定全局,四大贝勒必须要选出一位服众的人。皇太极就此脱颖而出,他在军中的表现有目共睹,那是相当出色。
上仪表奇伟,聪睿绝伦,颜如渥丹,严寒不栗。长益神勇,善骑射,性耽典籍,谘览弗倦,仁孝宽惠,廓然有大度。---《清史稿》
而且皇太极这个人没有案底,做事情干净利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努尔哈赤也非常器重皇太极,因为皇太极不仅自己优秀,而且善待自己的兄弟。
皇太极对多尔衮兄弟极为照顾,多尔衮年幼的时候,基本就是跟着皇太极长大的。当时四大贝勒商量了一下,认为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必须要殉葬,因为阿巴亥得到努尔哈赤的遗诏,让多尔衮继位。
多尔衮继位,其实就是要害死多尔衮,也是要害死八旗军。所以权衡了一番以后,皇太极等人决定让阿巴亥殉葬,而皇太极会好好善待多尔衮。
事实也是如此,用母亲的生母,换来了多尔衮三兄弟的生命。在之后的日子里,多尔衮得到了皇太极的重用,成为了满清八旗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03皇太极也是猝死,也没有留下遗诏。皇太极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没有留下遗诏就走了,自己也是这么个结局。这一天皇太极还出去打猎了,自我感觉非常不错,可见身体表面上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是打猎回来以后,他就觉得不太对劲了,没多久就猝死了。当时的皇太极才不过52岁,实在是非常可惜。
皇太极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年轻就去世了,所以他也没有留下遗诏,到底让谁来继承皇位。这个时候问题就比较麻烦了,八旗军再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已经成长起来的多尔衮,此刻已经是功冠全军的人,他当然有资格做皇帝。可是皇太极的死党们却拥护皇太极的儿子做皇帝。
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归于统一,盖帝之诒谋远矣。明政不纲,盗贼凭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七致书于明之将帅,屈意请和。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然帝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清史稿》
尤其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更是成为了夺嫡的热门人选。剑拔弩张之际,老天爷再次帮助了满清八旗大军。说是老天爷帮助,倒不如说是他们自己帮助了自己。
因为多尔衮和豪格都各退一步,谁也不做这个皇帝,而是让皇太极的小儿子福临来做皇帝。由多尔衮和豪格辅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正是因为他们这一次的退让,这才保全了满洲八旗的实力和建制。也让他们入关具备了十足的能力,也算是对得起皇太极了。
总结:满清能够入关,不是个偶然。我非常想找个地方吐槽一下,很多人说某苏省非常奇怪,邻居的两个市会争吵,隔着长江的南北两地也会争吵,甚至一个大市里面的几个小县城也会争吵不休。
可以看看满清八旗为什么能够入关,因为人家太优秀了。在关键时刻,他们总是能够报团取暖。谁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放弃整个团队的利益。
皇太极能够登基难道是因为他实力最强大吗?正好相反,因为皇太极实力最弱小,是最好平衡八旗关系的,所以他才登基了。
6岁的福临能够登基,是天命所归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多尔衮和豪格考虑到内部斗争会使得八旗军队溃不成军,所以双方都放弃了称帝的利益,这才换来了满清八旗入主中原的机会。
拧成一股绳才叫力量,单打独斗永远成不了气候。当然了,说再说也是没用。纯当感叹一下,皇太极真是个人才!
参考资料:《清史稿》
皇太极在四大贝勒中排最后,为何他能脱颖而出,继位大汗?
皇太极位于四大贝勒的第四位,资历上不靠前,战功也不是最大的,但皇太极忠君爱国,十分勇猛,骁勇善战,在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中,很多战功,尤其表现出对努尔哈赤的忠心和仁爱,因此被努尔哈赤选中接班!
皇太极在四大贝勒中排最后,为何他能脱颖而出,继位大汗?
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其实,从努尔哈赤驾崩后的局势看,四大贝勒中,也只有皇太极,才有资格继承皇位。
四大贝勒,分别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其他三人,都有致命伤,自动退出汗位之争。
先说代善,虽然功劳很大,但他私下接受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的食物馈赠,有私通后宫之嫌,努尔哈赤生前就惩罚了他。其实 阿巴亥还给皇太极赠送食物,政治敏感性很强的皇太极就拒绝了。
再说阿敏,他虽名列四大贝勒,但他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不属于直系接班人,排除!
再次,是莽古尔泰,虽然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为了讨父亲的欢心,居然亲手把亲生母亲给杀了,心狠手辣,当一员大将尚可,肯定不受满洲高层的欢迎,铁定被排除在汗位继承人之外。
所以说,无论是战功,还是威望,“四大贝勒”中,只有皇太极符合继承汗位的条件。而多尔衮等四小贝勒,资历尚浅,更不具备竞争力。
皇太极在四大贝勒中排最后,为何他能脱颖而出,继位大汗?
在很多演义传说和文艺作品中,皇太极继承汗位的过程都是极具传奇色彩。其实按照正史记载,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就是最合适的继位人选,最终他也非常顺利得登上汗位。
所谓的四大贝勒分别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其中皇太极是年龄最小的一个,那他是如何从四人中间脱颖而出的呢?
先看最不具备竞争力的阿敏。
阿敏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镶蓝旗旗主。从血缘关系来说,他是努尔哈赤的侄子,竞争继承人的资格就比不上其他三人。再者说,阿敏的家族曾经图谋叛乱,他的两个兄长被杀,父亲被努尔哈赤囚禁而死。阿敏因年纪幼小免于一死,被努尔哈赤养大。可以说,他的家族有历史污点,这更是他不能继承汗位的原因。
再说莽古尔泰。
他是努尔哈赤的第五个儿子,正蓝旗旗主。优点是骁勇善战,打仗不要命。曾经跟随努尔哈赤参与萨尔浒之战,勇冠三军而成名。缺点是生性残暴,愚蠢暴躁。有史料记载他的黑历史,就是弑母。其母曾参与代善嗣子之案,为讨父亲欢心,莽古尔泰亲手杀了自己的母亲。这对莽古尔泰来说是致命的,所以他和汗位继承人彻底无缘。
再来看代善。
代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辖有正红、镶红二旗。兄长褚英被废后,他于是顺理成章得成了汗位第一继承人。他极有智谋,又屡立战功,一时间位高权重,几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盛极必衰,代善因虐待前妻的两个儿子岳托和硕托,为努尔哈赤所不喜。代善没有悔改,甚至对硕托起了杀心。努尔哈赤大怒,代善被废除嗣位。
另有史料记载,代善曾与努尔哈赤的妃子私通,遭到努尔哈赤严惩。经此一事,代善声誉败坏,威信更是大减。
最后说一下皇太极。
努尔哈赤第八子,正白旗旗主。是诸子当中最出色之人,智勇双全,聪慧机警,更兼善用权谋。皇太极能征惯战,功勋卓著,这一点上毫不逊色于他人。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在八旗之中有许多拥戴者,均是手握兵权的高级将领。甚至包括岳托、济尔哈朗、斋桑古、德格类等贝勒,都表示愿意效忠皇太极。
最终,老谋深算的代善最先看清楚了彼时的形势。他深知自己继位无望,率先成功站位,支持皇太极。代善长子岳托和三子萨哈廉如此评价皇太极:“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于是,在多数贝勒和大臣的拥立下,皇太极于1626 年九月一日,登上大汗之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皇太极在四大贝勒中排最后,为何他能脱颖而出,继位大汗?
清太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在幼年是就因为善于学习,精于骑射受到父亲努尔哈赤的喜爱。长大后和其他兄弟一起跟随父亲四处征战,因战功被封为贝勒。与他一起被封为贝勒的其他三个哥哥分别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他们无论资历和战功都比皇太极高的多。因此最开始皇太极并不是继承人的第一人选。
- 首先是最有机会继承汗位的大贝勒代善,在努尔哈赤还在世时就表现出了由他继承自己的意愿,可惜的是代善本人不争气,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虽然满蒙等游牧民族有着父亲死后继承财产的儿子可以同时继承除了自己的生母外的父亲留下的女人。但是父亲在世是绝对不允许有任何非分之想的。而大贝勒代善偏偏就犯了这个忌讳。并且被人告发。自己由此失宠。
- 同样战功赫赫的二贝勒阿敏并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而仅仅是侄子,并且他的父亲和努尔哈赤不和兄弟早已反目。在一开始,二贝勒阿敏就缺少了继承权力的基础,正常情况下根本无法参与竞争。
- 三贝勒莽古尔泰有勇无谋,在战场上是一名骁将,但是到了政治上表现得十分幼稚,在争夺父亲信任时,竟然杀死了自己的生母。这一举动引起了极大的影响,事情发生后,他的支持度急速下降。可以说在政治上莽古尔泰已经画上了污点。再也没有资格竞争第一继承人的位置了。
皇太极在四大贝勒中排最后,为何他能脱颖而出,继位大汗?
在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皇太极的地位、实力、年龄都不足以竞争皇位,但是皇太极的各方面条件都很均衡,而且皇太极很擅长为人处世,在八旗贵族里面的名声很好。当其他的八旗贵族为了皇位抢破头的时候,他们就需要找一个对各方都有利的人来继位,以保障各方势力的利益,皇太极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们先来看一下努尔哈赤去世后的几大势力,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后,八旗里面势力最大的人就是代善。代善是四大贝勒之首,曾经做过多年的皇太子,如果不是因为虐待孩子被废除了太子之位,代善完全能够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
代善掌握的兵力也非常多,八旗里面的正红旗是代善直接统领,镶红旗是代善的儿子统领,镶白旗是代善的侄子杜度统领。因为早期的八旗并不团结,代善一个人能够占领三个旗的势力,已经足够竞争皇位。不过在努尔哈赤晚年的时候,还培养起来了一股新的势力,这股势力就是多尔衮兄弟的势力。
多尔衮兄弟三人都是努尔哈赤大福晋阿巴亥的儿子,努尔哈赤晚年很喜欢这三个兄弟,把自己的两黄旗亲军交给了多铎、阿济格统领,还给了多尔衮15个牛录的兵力。牛录是八旗早期的兵力计量单位,15个牛录已经相当于一个旗的兵力。再加上阿济格和多铎的精锐两黄旗,多尔衮兄弟的兵力丝毫不亚于代善。
假如通过战争来解决分歧,那么多尔衮兄弟肯定更占优势,因为皇太极只有一个小小的正白旗,代善的三个旗规模都比较小。而多尔衮兄弟统领的两黄旗是八旗的精锐,无论是兵力还是战斗力都排在八旗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因为当时的后金国内还不够稳定,八旗贵族根本没有精力内讧,为了稳固八旗内部的团结,代善和皇太极达成了妥协。代善拥护皇太极继位,八旗贵族联合逼死了大福晋阿巴亥,多尔衮兄弟年龄都比较小,只能默许了皇太极继位。
皇太极继位对于当时的后金来说有很多好处,假如继位的人不是实力弱小的皇太极,而是势力强大的代善,那么八旗的其他旗主都会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很容易导致八旗内部的分裂。
由于皇太极继位的时候,代善和多尔衮兄弟的势力非常强大,皇太极继位后一直没有敢于大规模削弱他们的势力。不过皇太极还是通过一些小手段,夺取了一些小旗主的兵力,并且改变了八大贝勒议事的方式,让自己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