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何进不死,董卓还有机会掌权吗?
何进是外戚集团领袖,董卓是外放的封疆大吏。按等级上来说,何进是董卓的上司。都说汉朝是被外戚搞残的一个朝代,的确是这样。
从汉高帝刘邦死后,吕后外戚就已经成为了汉朝朝廷内的毒瘤。
汉武帝的奶奶、母亲全都有自己的一帮外戚。只有汉宣帝刘询最干净,那是因为他的父母早早就被人给杀了。
东汉光武帝刘秀,其实也是依靠外戚力量,这才坐稳了江山。他有两个好老婆,一个是河北军阀支持的郭圣通,还有一个是南阳勋贵支持的阴丽华。也正是因此,东汉开启了外戚专权的格局。
不过东汉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宦官力量巨大。这帮人是皇帝身边的奴才,因为照顾皇帝起居,所以深得皇帝的信任,久而久之便成为了掌权人。
曹操的祖父曹腾,那就是很著名的宦官。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一直把持朝政,左右皇帝和太后的思想,这让大将军何进非常不爽。所以一场阴谋诛杀十常侍的行动,即将展开。可是十常侍对何进也是忌惮得很,没想到让他们抢了彩头,率先宰了何进,这才引出了三国群雄争霸的局面。
何进死了以后,袁绍邀请董卓入京。何进跟张飞是同行,过去都是个杀猪的。不过他妹妹嫁给了皇帝,并且成为了太后,所以何进按照惯例,从杀猪匠一跃而起成为了大将军。
可是何进的脑门应该是被门挤了,他要诛杀十常侍,居然要得到自己妹妹的赞同才行。我很不能理解这一波操作,难道说你何进杀十常侍不是为了独揽大权?既然想要独揽大权,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你偏偏要去征求别人的意见?
中黄门以进头掷与尚书,曰:“何进谋反,已伏诛矣。”进部曲将吴匡、张璋,素所亲幸,在外闻进被害,欲将兵入宫,宫阁闭。袁术与匡共斫攻之。中黄门持兵守阁。会日暮,术因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欲以胁出让等。让等入白太后,言大将军兵反,烧宫,攻尚书闼,因将太后、天子及陈留王,又劫省内官属,从复道走北宫。尚书卢植执戈于阁道窗下,仰数段珪。段珪等惧,乃释太后。太后投阁得免。---《后汉书》
总不会是何进良心发现,要把政权都交给小皇帝吧?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不管怎样,何进是独自一人进宫去请示太后的意思。
没想到太后这边早就被十常侍给说动了,结果十常侍布下陷阱,将何进当场斩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东汉朝廷的江山,可就都落在宦官手里了。
他们诛杀了大将军,手里又拥有一定的兵权,这实在是不太好惹。就连四世三公的袁绍,都觉得有些棘手。所以袁绍就去凉州请来了凉州刺史董卓。
董卓没什么别的长处,他最大的优势是手里有兵权,当时能够调动的兵马似乎就董卓这一路了。董卓听到这个消息那叫一个欢快,立刻快马加鞭地来到洛阳。从此洛阳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董卓擅自做出了废立之事,将东汉王朝带入了深渊。
如果何进不死的话,董卓压根就没机会称霸天下。董卓一度成为了汉朝的中央领袖,俨然就是皇帝的作风。而且他是有实权的,他想任命谁做什么官,那都是可行的。
如此大的权力在手里,董卓当然会有些飘飘然。所以董卓废了旧皇帝,改立了汉献帝为新皇帝,而这一切也被当世之人所认可了,汉献帝那就是名正言顺的天子。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何进没死的话,董卓还有这么多机会,做如此霸道的事情吗?我认为是没有的。有这么几个理由可以确信这一点。
第一,何进手里掌握军权,压根就不需要董卓入京帮忙。何进是什么人?虽然过去是个杀猪的,可是后来成为了大汉朝的大将军,这可是一个有实权的官职,霍光就是汉朝的大将军,可想而知他的全力有多大。
他既然可以调动千军万马,那又何必请董卓带着人马入京平定十常侍呢?要是何进真的活着,那董卓压根连洛阳的城门都找不到,更别说称霸天下了。
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进乃召卓使将兵诣京师,并密令上书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乘宠,浊乱海内。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臣辄鸣钟鼓如洛阳,即讨让等。"欲以胁迫太后。卓未至,进败。中常侍段珪等劫帝走小平津,卓遂将其众迎帝于北芒,还宫。---《三国志》
第二,何进也不会容许董卓跟自己分庭抗礼。董卓是什么人?地方官员,就算是封疆大吏,那始终也是归中央管辖的。毫不客气地说,只要何进不高兴,那董卓说被撸下来就被撸下来了。
所以何进不会让董卓入京,就算是董卓入京了,那何进也不可能让他跟自己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何进是三国军阀的总领导,袁绍、董卓、曹操这些人,全都是何进的手下,他不可能犯下这种低级错误。
如果董卓实在是想要夺权,那何进手里的几万西园军想要解决董卓手里的几千人马,那还是绰绰有余的。要不是何进死了,西园军群龙无首的话,也轮不到董卓来洛阳割韭菜。
第三,有何进在,皇帝换不了人。何进是国舅爷,是皇帝的亲舅舅,只要他在朝中掌权一天,那皇帝就不可能被换掉,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何进跟皇帝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只要皇帝在,那何进大将军的位置才能保住,只要何进在,那皇帝的位置才能稳定。
所以说董卓如果想要换皇帝的话,何进是第一个不答应的。如果董卓想要除掉何进的话,那皇帝也是不会答应的。
这么一来董卓可就陷入了两难之境,他想要掌握朝政大权,那几乎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了。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其实在历代君臣之中常常出现。
总结:董卓到底是不是奸臣呢?废立皇帝就一定是奸臣吗?我们看霍光,他废了昌邑王刘贺,改立汉宣帝刘询做皇帝,我们有人会说霍光是奸臣吗?应该很少吧,毕竟人家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权力。
董卓其实也想要学习霍光,成为一个手握大权的大将军大司马,并没有篡位的想法。他看汉少帝刘辩太老实了,一点也不像个天子,所以就废了汉少帝,改立汉献帝为帝。
为什么他要立汉献帝呢?因为汉献帝足够聪明大胆,他敢于在董卓面前帮汉少帝争取皇帝的颜面和权力。
如果是普通的奸臣,那肯定是选一个没什么能力的人来做皇帝,这样他好掌控政权,可是董卓偏偏要改立一个聪明的有能力的汉献帝来做皇帝,我很难理解他这波操作是什么意图。
可能只有一个意图,那就是让大汉朝长久延续下去。他想要做东汉王朝的霍光而已,这有何不可呢?大汉朝完全不缺少权臣,东汉基本上就是宦官和外戚之间轮番掌权,换一个董卓上台其实也没什么。坏就坏在,董卓他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安抚天下。
参考资料:《三国志》
《三国演义》
《后汉书》
假如何进不死,董卓还有机会掌权吗?
无论是读《三国演义》还是《资治通鉴》,我们一直觉得在诛杀宦官的斗争中,何进之死确属于意外。一直推动诛杀宦官的袁绍没有想到,连何进本人也没有想到这样的结局吧。我想即使十常侍也是撞大运,中了头彩而已。
何太后不赞成诛杀所有的宦官,而何进又比较老实,一直希望得到何太后的首肯,毕竟何太后是自己妹妹,是皇帝的母亲,这就让何进一直希望得到她的允诺。何进几次进入皇宫企图说服何太后答应他的要求,而频繁进宫引起了宦官们的怀疑,他们就断定何进就是来杀他们。宦官们秉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古训,就矫诏何进进宫见太后,等到何进进入皇宫后,将何进当场斩杀。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进部曲将吴匡、张璋在外,闻进被害,欲引兵入宫,宫门闭。虎贲中郎将袁术与匡共斫攻之,中黄门持兵守阁。
何进死的时候,其部将吴匡带兵就在门外等候,而他只身见太后,完全忘记了袁绍的嘱托:不可只身入皇宫见太后,何进在关键的时候,出现这个疏忽,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从而给了对手以可乘之机,结果被埋伏的宦官杀了。
那么假设何进不入宫门而是直接矫诏攻入皇宫诛杀这些宦官,那么董卓还会掌握朝政吗?我觉得董卓是没有机会掌握朝政,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何进掌握着西园军。
汉灵帝刘宏设立西园军的初衷就是用来分何进的兵权,制约他的权力,其首领就是宦官蹇硕。结果蹇硕在和何进的斗争中被杀,西园军被何进纳入囊中。
西园军本来有八个校尉,上军校尉蹇硕被杀后,其他的七个校尉如: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淳于琼。这些人要么是何进的亲信,要么是他的好友,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还是何进府的掾吏,因此西园军就成了何进的下属人马,唯他是从。
西园军兵力比较强大,大约有两万人,装备精良,而且都是良家子弟出身的人从军,全部驻扎在洛阳,拱卫这京城的安危。
这些西园军将领绝对拥护何进,一旦董卓和何进起冲突,他们应该是拥护何进而反对董卓。
董卓进入京城的时候,人马不足,大概只有三千人,实力相对于何进来说远远不如,因此董卓是绝对不会和何进起冲突,这也是何进敢于招董卓进入京城的理由吧。
正是何进意外被杀后,才导致西园军群龙无首,被董卓分化招降,从而让董卓的势力短时间内得以壮大,从而控制了京城洛阳。
第二,何进掌控着皇帝。
何进一旦将所有的宦官诛杀后,何太后就失去宦官的依靠,就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兄长来维持皇权,从而可以让何进有机会彻底掌控朝政,那么皇帝就处于何进的掌控之中。
假设董卓敢于和何进为敌,何进就可以动用皇权来处置董卓,在大义的制高上,董卓也不敢轻举妄动,更不可能掌握朝政。
第三,何进职位远高于董卓。
何进被杀的时候,职位为大将军,名义上掌握着全国军队的调动,处于绝对位置上。董卓的职位只是凉州牧,属于地方官,而且还属于何进管辖。
董卓之所以能够进入京城也是由于何进的召唤,如果何进勒令他撤军回凉州,对于何进的命令,董卓也无法拒绝,因此他无法做出掌控朝政的事情来。
由此可见,正是何进的意外被杀才导致京城洛阳的权力出现了真空,皇权无人执行,士族力量太过于弱小,从而让董卓有可乘之机,否则以当时董卓的实力,他是没有机会掌控朝政,最后祸乱天下。
当然,此时的东汉已经是日薄西山,即使何进没有死,也是无力独挽狂澜,只是推迟了天下大乱的进度而已,没有这个董卓,也会有另外一个董卓出现吧。
假如何进不死,董卓还有机会掌权吗?
各投所好!何进因从前与卓有染!曾想以卓进京后!利用何刀杀灭十常侍!卓想称霸天下,进京可号今天下,天下就垂手可得了,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往往奸人是失得其反!
假如何进不死,董卓还有机会掌权吗?
不会。何进威信很高,在士林中声誉很好,很受拥戴。如袁本初、何伯求、曹孟德、陈琳都在他手下安静地待着。董卓手里的政治资源与何进相比,可以说等于零。
假如何进不死,董卓还有机会掌权吗?
东汉末年,要问谁在当时的权利最大,除了皇帝外,何皇后外,只怕唯一一人,那就是何进了。假如何进不死,董卓绝对没有机会掌权的,就连三国也可能不复存在。
大汉当时的皇帝刘辨,生母为个皇后,舅舅何进为大将军,可以看出何进的身份和权势是何等的高贵。
何进为了铲除皇宫之内宦官,自己几次都想动手,而没有果断的采取行动;那么何进已经位高权重,为何还要对宦官进行诛杀呢?
何进本来也不是什么将门之后,也更不是什么名门之后了,只是一个屠夫而已;由于自己的亲妹妹被当时的汉灵帝所宠爱,加上自己在剿灭黄巾贼因战功封侯,后来做饭大将军。汉灵帝也怕外戚尾大不掉,于是想出了一个招,那就是派一个宦官来制约何进,何进虽然名字上是大将军,但上面还有一名元帅呢。
汉灵帝是个二货,朝政交由阉宦,自己是万分的相信宦官,唯恐他们不乐意。当时如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程旷,夏会,郭胜,蹇硕十人,号称十常侍。就这十人,因汉灵帝的宠信,简直是做事越来越胆大妄为,干预朝政,买官卖官,陷害忠良;在汉灵帝驾崩后,十常侍杀何进,以期排除威胁;而何进也早有诛杀十常侍的心,奈何何皇后无主见,竟然为十常侍袒护;由于无法得到皇后的许可,何进没有采取行动。
后来就是,何进被其妹妹间接给害了;十常侍能娇诏骗了何进,轻而易举就杀了何进。在这之前,何进也给西凉的董卓下了命令,带兵进京来铲除宦官之害。
何进没有充分的考虑自己和宦官的对立程度,已经是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然何进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是国舅爷,大将军,妹妹又是太后了;殊不知反被杀。
如果何开始拿定主意,诛杀十常侍,那么直接进兵皇宫,因为当时何进的权势,足够达到自己想做的;袁绍都是自己的部下,董卓更是。以当时何进之兵权,何须要命董卓来,就算让董卓来,只要何进在,一个奖赏就足以让董卓乖乖的回去。董卓就算带了兵来,也不足5000人马,能敢于和大将军何进斗吗?如果说何进诛杀了十常侍,朝堂上还不是何进说了算,董卓算什么?一个地方官,能有胆子也无实力。
何进不死,董卓永远没有机会。就连能不能安全回去都是问题,何进随便一个理由,可以杀了董卓。
假如何进不死,董卓还有机会掌权吗?
假如何进不死,董卓照样有机会掌权,何进会死得更惨。何进蠢,袁绍更蠢。何进身为大将军国舅爷,总领全国兵马,当时在京师洛阳还有几万兵马,对付区区十常侍,不动声色就诛杀了。十常侍又不像明朝掌管锦衣卫,那样的话在京师的兵马就对付不了啦,十常侍最多就是挟持天子、太后,朝中有禁军待卫可以分别隔离十常侍,何况是最高军事机密,十常待不一定知晓。袁绍为骑都校尉,肯定掌管军马,还有袁术也在,杀十常侍只是举手之劳。。。袁绍建议何进密旨请董卓带兵马进京诛杀十常侍,不知是大肆宣扬还是泄漏机密,十常待先下手为强,骗杀何进,真不知袁绍等人是不是泥菩萨做的。。。何进不死,董卓照样进京,天赐良机,以董卓凶残性格,狡诈手段,他会要官要粮,会赖在京城不走,要在朝堂辅佐天子,西凉兵凶悍残暴,洛阳兵马不敢惹他,董卓会为所欲为,慢慢控制朝廷,何进只知道杀猪卖肉,他不会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权力控制一切,还不是董卓的下饭菜,董卓会将他折磨致死。一切将按照《三国演义》董卓进京进行,天下那么多有势力有能力的诸候不请,偏偏选中董卓,注定大汉命运在劫难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