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统一全国之后,周天子得到了怎样的待遇?
全世界第一个发起债券的帝王是哪位?就是这位东周灭国之君周赧王。全世界第一个老赖帝王,可能也是这位周赧王。
周赧王发动灭秦之战,结果反而债台高筑。东周到了秦昭襄王时期,其实已经非常没落了。我们看战国七雄的地图就能发现,东周其实就只剩下几座城池而已,甚至根本就找不到东周的位置在哪里。
它也不过就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压根就不具备号令天下的能力。这也不能怪周赧王,谁让国家体制是分封制呢?各路诸侯都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早就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
尤其是秦昭襄王,压根就看不起周赧王。周赧王就想干一票大的,让天下人都重新认识一下他这位周天子。
所以他向六国发出了邀请,希望六国联军前来会盟,一起讨伐秦国。这可是一件大事,一般都是楚国或者赵国、魏国这样的大诸侯才会发起这种联军讨伐的战争。
这次居然是这位落魄的周天子发起了联盟,结果可想而知,前来会盟的只有燕国和楚国,而且他们所带来的人马少得可怜,显然是没有把这次会盟放在心上。
周赧王自己这边倒是信心满满,他认为灭了秦国自己就可以重新树立周天子的权威。可是很现实的问题是他没有兵马,为了筹集兵马,就必须要花费大量的钱。他没有地盘当然也就没什么钱了,所以他想了注意,就是向土豪们出售债券。
四十二年,秦破华阳约。马犯谓周君曰:“请令梁城周。”乃谓梁王曰:“周王病若死,则犯必死矣。犯请以九鼎自入於王,王受九鼎而图犯。”梁王曰:“善。”遂与之卒,言戍周。因谓秦王曰:“梁非戍周也,将伐周也。王试出兵境以观之。”秦果出兵。又谓梁王曰:“周王病甚矣,犯请后可而复之。今王使卒之周,诸侯皆生心,后举事且不信。不若令卒为周城,以匿事端。”梁王曰:“善。”遂使城周。---《史记,周本纪》这就是全世界最早发行债券的过程。周赧王承诺这些买了债券的土豪们,只要仗打赢了,那就让他们拿着债券前来换钱。除了原有的本金以外,还有丰厚的利息。
结果会盟的人马太少,周赧王自己这边只筹集了一万多人,拢共两三万人压根就不是秦国几十万大军的对手。统帅西周公无奈之下只好撤军,这下子麻烦可就大了。
这一战一点战利品没捞着不说,还花费了大量的钱粮,这些课都是地方土豪们的血汗钱。所以这些人纷纷拿着债券前来周赧王这里要债。
周赧王无奈之下,只好躲在了高台之上躲债,这就是债台高筑的来源。不过周赧王这次所面临的,可不仅仅是债的问题,他得罪了秦昭襄王,难道还能想好好过日子么?
秦昭襄王直奔周王城而来,周赧王只好磕头认错。得罪了覃兆祥,可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参考一下赵国和楚国的下场,就能知道弱小的周赧王到底会有什么样的下场了。
秦昭襄王得知东周攻打秦国的消息以后,非常愤怒,立刻派遣大军攻打周赧王。这下子可把周赧王给吓了个半死。
五十九年,秦取韩阳城负黍,西周恐,倍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令秦无得通阳城。秦昭王怒,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其君於周。---《史记,周本纪》周赧王连滚带爬地跑到秦国,向秦昭襄王磕头认错。秦昭襄王早就对周赧王不耐烦了,有这么个周天子在这里,那他就没办法称帝。所以秦昭襄王选择在这个时候灭了东周。
周赧王无奈之下,只好献出了自己所有的财产,包括三十六邑、以及三万多百姓。秦昭襄王还是非常气愤,不过已经放弃杀掉周赧王了,毕竟周赧王还是挺识时务的。
所以周赧王被秦昭襄王绑在了柱子上,在大街上游行。事后秦昭襄王撤销了周赧王所有的封号和爵位,将他贬为平民,这个时候周王朝算是彻底灭亡了。
周赧王回到自己的地盘上没多久就病死了,可能是晚年所遭受的这次奇耻大辱实在是太过分了,所以郁郁而终。
周王室其实从这里就已经宣布彻底灭亡了,至于后来的东周公和西周公他们并没有称王,而且存在时间非常短暂,压根可以忽略不计。
总结:分封制度必然导致天子丧失权力。其实秦始皇是意识到了分封制度的危害,所以他称帝以后,立刻实行郡县制。因为分封制对天子来说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尤其是传了几代下去以后,各地的诸侯之间都没有亲情了,那他们当然会互相开战争夺地盘。天子对地方的管辖控制也十分有限,这就导致了天子逐渐丧失权力,甚至被诸侯王给吞并的现象。
可惜人永远都是重视亲情的动物,西汉立国刘邦便分封自己的兄弟子侄为各地诸侯王,西晋开国以后各路司马家成员也分封为诸侯王,甚至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朱元璋依旧还是把自己所有儿子分封到地方上成为诸侯王。
这就导致了后来天子必须要削藩,随后朝廷和地方诸侯之间一定会爆发战争。运气好比如西汉就能平定诸侯王叛乱,运气不好就像明朝建文帝结果被诸侯王朱棣给灭了。
周赧王个人到底有多大的能力,其实我们看不出来,因为周王朝落到他手里的时候,也就生下一个县级市的水平了。
参考资料:《史记,周本纪》
秦朝统一全国之后,周天子得到了怎样的待遇?
“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这是当年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相助自己灭商时候,姜子牙对周文王的承诺。后来犬戎攻入镐京,平王东迁宣示着西周灭亡,东周建立,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到了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影响力已经远不如以前了,由于分封制到了最后,血缘纽带已然失效,诸侯之间互相征伐,互相吞并。于是“春秋五霸”轮番登场,问鼎中原。
后来,随着地方诸侯内部的一些士大夫阶级的坐大,齐国发生了田氏代齐,晋国也出现了三家分晋,这两件事标志着春秋时期的结束,战国时期的来临。这时候周天子的权威进一步降低,周天子只能独守在周王畿一隅,战战兢兢地看着七国之间的谋略、合纵、连横。
那么周天子在秦朝统一全国之后,又是怎样的待遇呢?
一、最后一位周天子——周赧(nǎn)王
姬延,后世称之为“周赧王”,是东周第二十五位君主,周慎靓王之子,也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
周赧王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即当时东周的首都。他在位时,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他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3万多人口。还分成“东周国”和“西周国”,两部分由东周公和西周公分治。最开始,周赧王在“东周”,周赧王八年(前307),秦武王想要去东周试举周鼎,命右丞相樗里疾率领兵车百乘先至东周国,试探东周反应。这一做法遭周赧王严词拒绝,樗里疾大怒,把周赧王逐出王宫,强迁至“西周”。
后来周赧王五十九年,周天子驾崩。是年,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灭东周。西周公尽献其邑三十六城、民三万,秦尽收其献,归其君于西周国。
二、周赧王的“债台高筑”
周赧王在迁到西周后,秦国已攻占了韩国、魏国、赵国的很多地方,眼看下一步就要收拾周朝。周赧王成天在忧心忡忡中度日。这时,楚国想抑制秦国势力的扩展,派使者请周赧王以天子名义,号令各国协力攻秦。周赧王大喜,命令西周公签丁凑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并且向境内的富户筹借军资,付给他们借券,答应周军班师之日以战利品偿还。
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周赧王准备就绪,任命西周公为大将,率领五千军队伐秦,并约六国诸侯到伊阙会合,一起出击。结果除了楚、燕两国派了些兵来以外,其他四国的兵马都“放鸽子”失约不来,在伊阙的总兵力不过几万,远不是几十万秦兵的对手。结果,整个军队士气涣散,西周公只好带着自己的人马无功而回。
“西周”的富户见周军回来,纷纷持借券向姬延讨债。周赧王愧悔不及,又无可奈何,只好躲到宫后的一个高台上避债。周朝人将这个高台称为“逃责台”。此后,秦军不肯罢休,攻下韩国的阳城、负黍后,直扑东周王城。
秦昭襄王在任时,随着最后一任周天子——周赧王驾崩,整个周朝也基本上宣告灭亡,根本不需要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时。在这之后,放眼望去,整个天下都在秦国的囊中了。
秦朝统一全国之后,周天子得到了怎样的待遇?
亡国之君历来只有四种待遇:一是直接被杀,比如秦王子婴被项羽杀害;二是形同傀儡,郁郁而死,比如三国曹魏末帝曹奂;三是被善待,自然而终,比如汉献帝;四是直接自杀,比如商纣王。
但是说到周天子,尤其是最后一任周天子,是如何死的?还真没有多少人知道的。
周朝自周文王灭商立国,共经30代37位周天子,国祚790年,事实上,在秦国统一天下的35年前,周朝就灭亡了。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以周平王从镐京(今西安)迁都到洛邑(今洛阳)为分界线,自从迁都后,周天子的影响力是一天不如一天,到了战国时期,基本上可以无视。
周朝以分封制立国,以宗法制为根本,以礼乐为制度,在西周时期,周天子尚以强大的实力得到诸侯国的尊重,虽然诸侯国林立,论军事实力,周天子以六军兵力力压大诸侯国的三军、中诸侯国的二军,小诸侯国的一军,成为一树独秀的强大存在。
论人口与土地,周天子同样是最多,周天子有千里之地,诸侯国只有百里之地,而伯爵只有七十里地,子爵和男爵只有五十里地,所以周天子同样是实力最强的,即使诸侯国林立,仍然尊周天子为宗主。
可是到了西周幽王时期,由于宠信褒姒,以峰火戏诸侯为博褒姒一笑,重用小人虢石父,祸乱朝政,同时废长立幼,想废除自已的长子姬宜臼,另立幼子姬伯服为太子,引起了太子一党,尤其是姬宜臼的外公申侯的愤怒,于是申侯联合犬戎攻打周幽王并杀死周幽王。
周幽王一死,申侯拥立姬宜臼为周天子,这就是周平王,由于王室力量薄弱,又有弑父的嫌疑,又担心犬戎的威胁,于是周平王决定迁都洛阳,周平王这一迁都行为,直接导致东周的衰弱以致灭亡。
原本周天子还拥有洛阳和西安两块土地,这一迁都之后,西安及附近的土地迅速被秦国兼并,周天子所拥有的土地立刻缩小了一倍,同时人口和实力也缩小了一倍,与一普通中等的诸侯国没什么不同。
而另一个让周朝迅速衰弱灭亡的原因就是分封制,周天子必须以分封制来维持周天子的权威,为周天子打仗赢了要分封,周天子的直系亲属要分封,周天子奖赏诸侯要分封,周天子拿什么分封呢?
只有土地。越是远古时代,土地和人口就越是重要,同时也是实力的保证,没有土地和人口,哪来的天子六军,哪来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有实力才是硬道理,而所谓的周礼崩坏之后,更没有制度来约束诸侯国的行为,于是丛林法则开始盛行。
东周时期又被分为春秋与战国,而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就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这样大逆不道,礼乐崩坏的事件发生,连诸侯都被实力强大的卿大夫给瓜分或取代了,就更别说周天子了。
周朝的最后一任天子其实是周赧王姬延,周赧王在位58年,干的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以周天子名义联合六国灭秦,结果只有楚国和燕国派来了军队,再加上周赧王自已的五六千军队,哪里是秦国虎狼之师的对手?
周赧王战败之后狼狈逃回,还是靠西周公去秦国谢罪,秦国才放了周赧王一马,想想也知道不可能,这个时候的周朝只有三四座城池,3万人口,而且境内还分为两个公国,也就是公爵建立的国,这种实力,跟秦国的一个县差不多,拿什么和秦国斗。
这个时候的诸侯国早就不把周天子放在眼中了,周赧王在世期间,还发生了齐国与秦国称帝的事情,周天子在位又怎么样,诸侯国都称帝,何尝把他这个天子放在眼中,不过秦国在周赧王活着的时候,并没有攻灭周朝,而是在周赧王正常去世之后,才发兵灭亡周朝,夺取了周天子象征天下的九鼎,这一年是公元前256年,当时的秦国国君是秦昭襄王。
与其是说秦国灭亡了周朝,不如说是周朝自已灭亡于衰弱之中,根源就是分封制。
周赧王去世之后,后代被秦国驱逐,逃散于各个诸侯国,其城池,百姓,土地都被秦国接收,其实用不着秦国动手,周朝存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与一个普通的男爵没啥区别,而这种男爵在战国晚期遍地都是。
秦国对周天子的待遇就是听之任之,当成傀儡对待,可以随时灭亡,但秦国还是注重名声的,毕竟在没有灭亡六国的时期悍然杀周天子,那是失了道义,秦国不会这么做,也不值得,在秦统一天下的战争中,周天子早已自生自灭,秦国不过是占领了周天子仅有城池和土地而已。
秦朝统一全国之后,周天子得到了怎样的待遇?
周天子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就没了,被他的爷爷和老爹给灭了。
战国时期,周天子混的更惨了,周王室在雒阳的仅有的一块地还被分为了两块:东周国和西周国。
大家要注意,这里的东西周可不是历史范畴内的东西周朝,而是实实在在由周王室管辖的两块地方,国君分别是东周公和西周公。
而我们可怜的周天子,连这两个周国都统治不了,只能寄居在西周国内。
秦昭襄王时期,西周被秦军所灭,周天子也就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了,但东周国被秦国保留了下来,周王室还尚有一席之地。
到了秦庄襄王,也就是嬴异人做国君的时候,秦军还是把东周国也灭了,这下周王室算是彻底的没了地盘。
但秦国对待俘虏的各国王室并没有赶尽杀绝,虽然周王室不再拥有封地,但根据秦国习惯将各国贵族迁徙到陇西之地,周天子和周王室,应该被迁徙到了今天的甘肃南部以及陕西西部地区,继续繁衍下去了。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秦朝统一全国之后,周天子得到了怎样的待遇?
秦朝统一全国的时候,已经没有周天子了。周朝最后一任天子周赧(nǎn)王,在公元前256年,也就是秦昭襄王时期就已经挂了,谈不上什么待遇。周赧王是周朝的最后一任天子,周赧王的地位相当于“吉祥物”一般尴尬。
当时各大诸侯王之中,秦昭襄王一家独大,周赧王在秦昭襄王的庇护下安安稳稳的过完了前半辈子,但是不甘心屈人之下的周赧王非要作死,居然听楚国的话,去联合东部的各大诸侯王攻打秦国。天啊,楚国能信吗?那是周朝数百年的死对头啊,听谁也不能听楚国的啊。结果周赧王砸锅卖铁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拉起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却被楚国放了鸽子。
这肯定没法打啊,于是周赧王只得是悻悻而归。但是回来这日子可不好受啊,当时周赧王是借钱打仗啊,他以债券的形势筹集的军费,本想着赢了抢点而战利品来还债,结果钱白花了。回来后,债主们看到周军无功而返,知道这钱借坏了,于是赶紧来讨债。可怜周赧王堂堂天子,为了躲债,只得跑到高台之上躲避。这就是成语债台高筑的来历。
当然这还没完,秦国这边儿秦昭襄王心想我不动你就算了,你还来惹我?
一怒之下发兵攻打周朝,周赧王被秦国大军吓破了胆,于是亲自前往秦国赔罪。秦昭襄王为了羞辱周赧王,命令周赧王磕头谢罪,又将周赧王的衣服脱光,绑在柱子上游街示众,最后将一丝不挂的周赧王赶出秦国。
周赧王回到西周之后郁郁而终,不久之后,秦庄襄王统帅大军剿灭东、西二周,周朝就此覆灭,这里得东西周是周王室的两个“诸侯国”。
是年,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灭东周。西周公尽献其邑三十六城、民三万,秦尽收其献,归其君于西周国。
纵观历史,有周一朝,国祚八百年,历二十五君,如此长寿也是说得过去了。
究其原因,其实一开始便已经注定!
灭亡原因之一:政治格局周朝被三峡横截为两段,因此周朝的政治结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三门峡以西,第二部分是三门峡以东。三门峡以西是周朝的核心区域,而三门峡以东则处于混乱的“半自治状态”。
在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的古代,三门峡以西的周朝兵勇,若想到达三门峡以东执行公务,需要耗时整整六十天,而且穿越三门峡的道路十分危险,稍有不慎便会车毁人亡。
这种特殊的政治结构,造成了周朝“首不顾尾,东不救西”的地缘危机。
周朝的地缘危机究竟会带来哪些严重的影响呢?
①西部对东部的控制权被地理环境所局限
②君与臣之间的情谊被地理环境所破坏
③西部与东部的文化难以相容,君王很难禁锢东部人民的思想
④周朝时期并未出现郡县制,控制东部的诸侯完全有条件自立为王 在如此严峻的政治环境下,周朝天子采取了一种极为愚蠢的对策来缓解“地缘危机”对周朝政治格局的影响,那便是“打感情牌”。
灭亡原因之二:分封制不是长久之计周朝的君王为了笼络人心,将周朝的大部分土地都赏赐给了臣子们,依靠分封土地的办法换取忠心。
这种封土建邦不是说不好,在最初确实是非常有效的,其以制度的形势确立了周王室的统治权,并极大扩张了周朝领土。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
然而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赏赐土地只能解一代之围,待到百年之后故臣西去,那些臣子的子子孙孙们,谁还会念及君王的恩德?
周王室之所以能够保持崇高地位,还是由于其实力的强大,天子六师,谁不听话就讨伐谁。但是长久的国力消耗,比如对犬戎的战争等,使得周王室的实力逐渐减弱,而其又不能从诸侯身边得到更多的补充,那么如此一来,当你的实力不足以震慑诸侯的时候,苦日子就来了。
五十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一百五十年过去了……
周王能够赏赐臣子的封地越来越少,最后连京畿重地都赏出去了,周王的权力越来越弱,诸侯的实力越来越强,最为直观的体现便是各地区的诸侯王向周天子上奏的册命金文越来越少。
册命金文相当于清朝的奏折,是天子与何地诸侯交流政治信息的关键介质,册命金文的减少提现了周王对诸侯们控制力的下降。 周厉王虽然有心修改政策,但太过于心急。
周厉王施行铁腕政策,强行回收西部各大诸侯王们的土地,最终导致诸侯王们和拥有封地的周朝贵族发动暴动。暴动发起之后,东部的诸侯王们虽然有心勤王救国,但奈何西部与东部相距甚远,东部的诸侯王们鞭长莫及,周厉王无奈之下出奔山西霍县,最后在霍县郁郁而终。
周朝的覆灭周朝共有八百年历史、二十五代君主,若一步一步的分析周朝灭亡的原因,恐怕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所以我较为笼统的将周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于“东部西部的地缘危机”和“短视的封地政策”。
周厉王出奔后,周朝王室所建立的统治秩序,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纵使雄才大略的周宣王曾一度复兴周朝,但也仅仅是昙花一现。周朝王室在情急之下决定向东部迁移,周朝从此进入到东周时期,然而东周政权拥有的地盘仅有洛阳极其附近地区,完全没有办法和齐、楚、秦等诸侯王抗衡,自此周朝名存实亡。
再往后,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东周时期的周国,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仅仅是个稍微大点的诸侯国而已。在春秋时期,那些大诸侯因为争霸会盟需要借借天子之名,周王室好歹还能混点儿存在感。到了战国时期,那就基本被视若无物了。
当时都是灭国战,根本就不讲道义了,兵者诡道也,赢了才是硬道理。于是各大诸侯国开始改革,强国强军。但是周王室没法儿改啊,其存在的根本就是一个“礼”字,如果这点儿面皮都不要了,那其正统性就没了。所以诸侯越来越强,周王室越来越弱。到了最后,仅仅是一城之国,国民不过数万,要啥没啥,穷得都揭不开锅了。当时周赧王估计也是索性破罐子破摔,结果带来了亡国之祸。
秦朝统一全国之后,周天子得到了怎样的待遇?
天下分割太久就和合并,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比如说诸侯纷争的期间,本来天下都在周天子的手上,他才是天下之主。可谁知他脑袋一抽,居然将手上的权力外放,设定下了几大诸侯国,这才造成了天下分割的局势。而后秦国发力,从几大诸侯国里面脱颖而出,灭了其他几国,统一了天下,创建下了秦朝。而秦朝一创立,周天子的地位就尴尬了。秦朝皇帝会如何对前朝的周天子呢?
其实在秦朝要统一天下之前,周天子的地位就已经变得很尴尬了。他虽然在明面上是天底下地位最高的人,是整个国家权力最大的人。但实际上,根本就没几个人会听他的话,各国的王都没有将他放在眼里。不过,周天子虽然当时手上没有了实权,至少明面上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可能也是因为这样,让他有一种盲目的自信。
在秦国灭掉各国以后,周天子还做着美梦,以为秦国拿下了天下就会交还到他的手上。这样一来,他不费力就收回天下大权。就是抱有着这样的念头,周天子开始多方拉赞助,让各大贵族们出钱出力,一同抵御秦国的兵马。不过秦军可不好对付,他们灭掉这么多国家,实力是有目共睹的。而周天子的部队是没有打过什么硬仗的,能力自然比不上秦军,最后输赢就很明显了。打败了周天子的人,秦王自然就想要登基为王,他当然没有那么傻会将皇位还给周天子,所以周天子这种天真的想法最终是破灭了。不过秦国虽然没有将皇位还给他,对他倒也还算不错。
秦朝刚刚拿下天下,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收复人心,让天下的人都心向一起。因此,秦朝此时是不会对各国的国君下手的。他们当时是将这些人都软禁起来,限制他们的自由活动,但是在物质上面是没有克扣他们的。尤其是对于周天子,他的待遇比起其他几位国君来说还要好一些。他依然是在洛阳王城里面居住着,吃喝不愁。
只不过收复天下的美梦破了,他当初又忽悠一些人捐钱捐物帮他抵御秦军,希望收复天下,结果最后没有实现,以至于欠下一大笔债。秦国虽然不亏待他,但是不可能帮他还债,所以他就每天都被人追着讨债,最后郁闷而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