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死后汉武帝真的诛杀了卫氏家族吗?

谢谢邀请。卫青是汉武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将军,地位仅次于汉武帝。为了能够从窦氏外戚以及王氏外戚手里夺回属于自己的皇权,汉武帝只能通过培养自己的权力成员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而卫青便是汉武帝着重培养对象。

卫青和汉武帝互为小舅子和姐夫,感情还是比较深的。

卫青运气比较好,从一个马夫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汉朝的大司马大将军,这其中不乏他自己的努力,但是更多是汉武帝对他的赏识。

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嫁给了汉武帝,成为了汉武帝的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皇后,那么卫青就成了汉武帝的小舅子。这也就算了,没想到卫青还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长公主,这么一来,卫青就成了汉武帝的姐夫,汉武帝又成了卫青的小舅子。

这里面关系还是比较复杂的,不过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卫青和汉武帝的关系是非常亲近的。没有这些关系在里面,一个马夫要想成为大司马大将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这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人家上面的人不给你这个机会,你又能做什么呢?所以说卫青能够崛起,真的要多亏了自己的姐夫兼任小舅子汉武帝。

卫青强大起来以后,卫青的整个家族也都跟着荣耀了起来。比如说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也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成为另外一位传奇的战神。而卫青的三个儿子,也都相继封侯。

甚至卫青的外甥刘据,也被封为太子,由此可见,卫青家族体系之中,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位高权重之人。这么看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有道理的。

窦漪房一人上位,窦氏集团荣耀大汉几百年之久。卫子夫成为皇后以后,卫青家族也跟着沾光,成为了汉武帝一朝最显赫的家族力量。

而且汉武帝跟卫青,不仅仅是亲戚关系,更是战友关系。他们可是共同抵抗匈奴的战友,所以彼此之间的感情是相当深厚的。

卫青终老到死,汉武帝都没有对卫家动手。

权臣如果权力太大,对皇帝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汉武帝自己也明白这件事,但是他跟卫青的关系实在是太好了。

汉武帝压根就没打算动卫青和卫青背后的力量。卫青本人也比较守规矩,在汉武帝面前显得十分恭敬有礼,所以这一点也是卫青家族荣耀长存的原因之一。

虽然没有动卫家,但是汉武帝对卫青的权力还是有所忌惮的,所以他找来了霍去病,将霍去病培养成为了另外一个卫青。

小小年纪的霍去病,21岁就在漠北之战中建立了不世功勋,所以被汉武帝各种提拔,先是被封为冠军侯,后来又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跟卫青并驾齐驱。

权力就这么多,多一个人过来分,那么卫青的权力自然是减半了。这就是汉武帝的权谋之术,可惜的是,霍去病一心想着卫青,结果落得英年早逝的下场。

霍去病去世以后,卫青的三个儿子也被莫名其妙地剥夺了爵位,这倒是让人浮想联翩,霍去病的死,难道跟卫青家族有关系?

现在不少人认为霍去病的死跟卫青的老婆平阳公主有关系,不过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这一点。卫青再次一家独大以后,汉武帝也没有对卫青有其他打压动作。

由此可见,汉武帝对卫青感情颇深,再加上有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给卫青作为后盾,汉武帝没有理由伤害卫青。

卫青去世以后14年,卫氏家族终于家道中落。

自古以来,除了孔家,任何一个家族都不可能长久繁荣昌盛下去。卫青家族也不会例外,卫青死后14年,巫蛊之祸爆发。

太子刘据被告发谋反,最后被汉武帝逼得自杀而死,皇后卫子夫自知无能为力,也跟着儿子刘据自杀而死。伴随这一场变故殉难的,还有卫青的长子卫伉全家被杀,汉武帝活生生把自己的三族给灭了也是牛。

卫青家族从此家道中落,这是可以预见的,因为汉武帝60岁以后,开始变得昏聩,也就是老糊涂了。

他老糊涂以后,就开始各种疑心,先是怀疑太子刘据会谋反,后来又杀掉了继承人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这一系列的行为就是表明了一点,汉武帝迷糊了。

所以卫青家族的陨落,那就是汉武帝的疑心病造成的,跟他们家族本身的行为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而且卫青家族的陨落跟汉武帝鸟尽弓藏也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卫青死后14年,他们家族才遭逢厄运,可见汉武帝对卫青本人是没有任何不满的。

汉武帝也没有屠杀卫青全家,他的另外俩儿子虽然没有了显赫的地位,至少保住了自己的小命,也算是运气不错了。

卫青死后汉武帝真的诛杀了卫氏家族吗?

汉武帝诛杀了卫氏家族,这句话说的不太准确。事实上是,汉武帝只把以卫子夫为核心的卫氏亲族诛杀了,并且只是卫氏亲族中的核心人物。

不过要事先声明的是,汉武帝诛杀卫氏亲族核心人员,跟卫青的死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两者之间不存在时间上的联系,不过汉武帝为了防止吕氏家族专政的历史重演,诛杀卫氏亲族是不可避免的。

汉武帝诛杀卫氏亲族这事,还得从卫太子刘据说起。还是因为巫蛊,刘据被奸臣小人江充陷害,因而被汉武帝草草杀死。

当年江充想投靠刘据,但刘据讨厌江充这样的市井小人,因此没有接纳他,所以他就怀恨在心。巫蛊之祸中,于是江充抓住机会陷害刘据致死。

受卫太子事件牵连,皇后卫子夫自杀,卫子夫亲族中卫青的儿子等核心人物被处死。

汉武帝诛杀卫氏亲族核心人物这件事,历史记载确凿无疑。不过汉武帝此举看似草率,实则充满了心机。

卫青死后汉武帝真的诛杀了卫氏家族吗?

首先,汉武帝并没有诛杀卫氏家族。只有卫青的大儿子被诛杀,卫伉之死与卫青也没有半毛钱关系,是因为公孙敬声被指与阳石公主私通,牵连致死。

其次,卫青活着也保不住卫伉。卫青三子的侯爵,就是在卫青活着时被剥夺,卫伉继承长平侯也是平阳公主求情才批准。

综上,我们知道卫青并不能影响武帝的决断。

卫青的崛起,并不是凭借战功,而是皇后卫子夫的关系,在史记中宁乘如是说。 卫青没有任何战功,加封车骑将军,仅次于三公,李蔡奇袭右贤王,武帝将功劳归给毫无建树的卫青,并在半路加封大将军,诸将因此归卫青领属,如此就名正言顺了。

可是卫青的指挥能力一般,在成为大将军后,卫青开始统领指挥全军作战,第一次就是定襄二战,由于卫青错误指挥,结果赵信降敌,苏建全军覆没,损失士马近十万。

定襄二战与李广利天山之战类似,斩获都是一万多,侧翼部队遭到惨重打击。只是卫青比李广利损失更大,战斗更窝囊些。李广利只有3万骑兵,而卫青是李广利军力数倍。由于武帝指挥错误,李陵晚出兵4个月,匈奴集中所有兵力才击败李广利,而后又集中兵力才打败李陵,然而卫青这边,却是匈奴主力攻击苏建,还有这么大的损失,可见卫青指挥不力。

这时,李蔡因让出功劳已经升任御史大夫,李息建筑守卫朔方。最厉害的李广奉武帝命帮助卫青,卫青却把李广安排到后方担任后将军,这是重大失误。卫青怕李广抢功,剩下唯一能打的也就算苏建了,卫青却不把主力交给苏建,只给他三千,这又是是重大失误。

卫青对于武帝来说,军事上并不依赖与他,李蔡,李息都远胜卫青。卫青只有大将军的空头衔,霍去病的骠骑大将军还分去一半虚名,卫青在朝中也没什么势力,部下都跑去霍去病那里了。门客只剩任安一人,门可罗雀。除了娶平阳公主和太子刘据,可以指望,但是刘据的太子位,也时不时受到觊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