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刘琦和诸葛亮在高楼饮酒,为何刘琦要撤掉梯子,诸葛亮才肯为其出谋划策?
诸葛亮是真的在帮助刘琦吗?其实压根不现实。不管是从亲属关系还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诸葛亮都没有义务帮助刘琦。
诸葛亮和刘表家族的具体关系。诸葛亮的媳妇儿黄月英,她母亲蔡氏跟刘表的小老婆蔡氏是亲姐妹关系。也就是说刘表的媳妇儿蔡氏,是诸葛亮的姨妈。这关系还是比较亲的了,荆州水军大都督蔡瑁,是诸葛亮的舅舅,所以诸葛亮跟刘表也是沾亲带故的关系。
既如此为什么诸葛亮就不能帮助刘琦呢?因为按道理来说,诸葛亮跟刘琦的关系,压根就没有诸葛亮跟刘琮在亲属关系上要亲。因为我们都知道,刘琮的媳妇儿,那是蔡氏本家的侄女儿,极有可能就是蔡瑁的女儿。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刘琮跟蔡氏家族的关系是很亲密的了。而诸葛亮也是蔡氏家族的女婿,所以按照辈分来说,诸葛亮和刘琮,那是表兄弟的关系。至于刘琦跟诸葛亮压根就没什么亲戚关系,所以诸葛亮为什么要帮助刘琦呢?
刘备和诸葛亮早就商量好了忽悠刘琦。刘琦自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跟自己的弟弟争夺荆州牧的大位,但是他想要活下去,这个时候他无路可去,只能找刘备帮忙。
为什么只能找刘备帮忙呢?当时的刘备在荆州不断收买人心,对任何人都是慈眉善目,在北方带来的财宝,可能在散了不少出去。所以刘备在荆州此刻的声望比较高,刘琦本身就没什么本事,所以也没有党羽。这个时候只能找刘备来帮忙。
刘备和诸葛亮一琢磨,刘琦主动前来投靠,其实是一件好事,毕竟他是刘表的大儿子,有成为荆州牧的资本。但是刘备也没办法帮他成为荆州牧,所以刘备必须要为自己争取最大的资本。以刘琦的名义,外出带兵,总是不过分的。
至少这个条件,蔡氏是不会反对的,一个小小的江夏,在蔡氏看来,压根就不足以跟荆州相比较。刘琦外出江夏,其实对刘琮来说更有利。
这件事对刘备来说,其实也是非常不错的一件事,刘琦能够屯兵江夏,再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话,那么刘备不就等于拥有了荆州内部的两块地盘了吗?
登高问计只是为了凸显出诸葛亮的无奈,毕竟亲属关系在那里。从亲属关系上来说,诸葛亮应该竭力帮助刘琮稳定荆州牧的大位,我认为如果刘琮有点脑子,应该也会适当拉拢刘备集团。所以诸葛亮直接来教刘琦怎么做是不合适的,必须要有一块敲门砖才行。
所以刘琦找到刘备的时候,刘备显得十分为难,毕竟刘琮和刘琦都是自己的侄子,他两边都不好相帮,所以他透露出了诸葛亮的才智,并且让刘琦去找诸葛亮。
此外,刘备还告诉刘琦,诸葛亮极有可能不会告诉他方法,因为诸葛亮也需要照顾亲属关系。所以刘备就为刘琦想了这么一个馊主意,把梯子给撤了来问诸葛亮。
诸葛亮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也没有旁人可以听到,自然可以跟刘琦畅所欲言。这个时候诸葛亮还要装作十分为难的样子,其实他们早就商量好该如何坑刘琦。
刘备南下荆州这步棋走得很好,图谋荆州也是他问鼎天下的其中一步。刘备是比较聪明的,在北方混不下去了,只能选择到南方来混饭吃。但是他可不是一般的武将前来投靠,他是以平等的角色,前来投奔刘表。
表面上跟刘表虽然是从属关系,但是实际上刘备自成一派,有自己一套领导班子,压根就不是刘表的下属。他来荆州的目的也很明确,表面上帮助刘表抵抗北方军事力量,其实是为了夺取荆州地盘作为自己的根基。
- 他来到荆州的第一步,那就是广交好友。不得不说刘备交朋友的水平那是相当高的,没几个月时间,荆州到处都是他的好友。
- 第二步,考察夺取荆州的可能性,这就涉及到刘表及其继承人的问题了。刘表岁数大了,不足为虑,主要是他的两个继承人水平如何,这是刘备所在意的地方。结果证明,这俩货都没什么出息,所以刘备夺取荆州又多了几分底气。
- 第三步就是蚕食荆州地盘了,刘琦离开刘表前往江夏,其实就是刘备蚕食荆州地盘的方式。
所以说一切都在刘备的掌握之中,刘琦不过就是他蚕食荆州的一颗棋子,这颗棋子在没有用处的时候,随时都可以丢掉。
总结:刘琦的结局令人蹊跷,我认为跟刘备有关系。在刘备和孙权击败了曹操以后,荆州地盘的归属问题重新摆到了台面上。刘琦成为了名义上的荆州牧,统领大部分荆州的地盘。但是谁都看得出来刘琦不过就是刘备的一个傀儡,实权是掌握在刘备这里的。
刘琦难道是傻瓜吗?他会甘心成为刘备的傀儡吗?所以我认为刘琦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被逼无奈。
包括后来刘琦年纪轻轻就死掉了,这跟刘备到底有没有关系,我认为是有关系的。刘琦的死,直接导致荆州本土集团对刘表系的彻底失望,从而他们才能心甘情愿跟着刘备干。可怜刘琦,一直都在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却浑然不知。
东汉末年刘琦和诸葛亮在高楼饮酒,为何刘琦要撤掉梯子,诸葛亮才肯为其出谋划策?
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最初刘表更喜欢刘琦,也早将刘琦预订为自己的接班人,原因跟袁绍差不多,袁绍更喜欢和自己一样帅的三子袁尚,刘表也更喜欢长得跟自己一样帅的刘琦(史书说刘表身高八尺,姿貌温伟)。但后来,虽然不够帅,但能说会道、很有女人缘的次子刘琮,想方设法搭上了继母蔡氏这条线,形势立刻发生了变化。
当初,年轻貌美的蔡氏嫁给垂垂老矣的刘表做续弦,目的就是巩固蔡氏家族在荆州的权力与地位,如今刘表日益衰老,说不准哪日就归天了,蔡氏自然要为自己找后路,所谓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她既然是继母,自己没有儿子,那么只能依靠两个继子了,而刘琦身为嫡长子,接班在望,自然疏忽了与蔡氏搞好关系,结果被刘琮趁虚而入,大献殷勤,夺得了蔡氏的垂青。蔡氏遂将自己的侄女(也就是蔡氏家族当家人、刘表军师蔡瑁的女儿)嫁给了刘琮。如此一来,若刘琮上位,则“太后”和“皇后”都属蔡氏家族,蔡氏家族的地位必然稳如泰山。
于是,两位蔡氏联合蔡瑁、张允(刘表外甥)组成夺嗣集团,每天轮流在刘表耳边吹嘘刘琮、诋毁刘琦,搞得就连敌国曹丕都知道当时“刘琮有善,虽小必闻;有过,虽大必蔽。蔡氏称美于内,瑁、允叹德于外。”
如此,刘表可能为蔡氏家族所裹挟(蔡家为荆州头号豪强,拥有大量财富、产业与私家武装,刘表有时亦不得不为其所左右),又可能为其所迷惑,总之,刘表日益疏远了刘琦,并开始偏向立刘琮为储。刘琦生性慈孝,根本玩儿不来这种“宫斗戏码”,身边也没有一个得力的夺嗣班底,甚至连一个可商量的智士都没有,如今又亲爹不喜,后娘不爱,危机四伏,正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他听说表妹黄氏嫁给了一个号称”卧龙“的高人,几番接触下来发现确是一个智谋之士,于是多次向诸葛亮讨教”自安之术”,却每次都被诸葛亮托词拒绝。
当时,诸葛亮并不想蹚这趟浑水,蔡氏家族不但势力强大,而且是他老婆的母家,面子上抹不开,况且事情万一传出去,不但刘琦危险,他自己也难在荆州立足了。再说了,这种事情只有刘琦被逼到一定份儿上,自觉危险至极,时不我待,他才会听得进诸葛亮的以退为进之计。
然而,事到如今,刘表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曹操又厉兵秣马随时南征,诸葛亮也正式投入刘备麾下,现在若继续观望,只恐让荆州所托非人,到时只会白白便宜了曹操。
所以,隆中对策之后,诸葛亮便再未躲避刘琦,并爽快接受其邀请,来到襄阳刘琦府邸,与其游观后园,登上高楼饮宴,刘琦见诸葛亮言语之间似有松动,便命人将楼梯撤去,确定不会隔墙有耳了,这才哀求道:“今上不着天,下不接地,旁无他人,言出子口,只入吾耳,决然不会泄露,先生可以言否?”
诸葛亮心想这刘琦也不傻嘛,孺子可教也,于是点拨他道:“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宠妃骊姬欲立其幼子悉齐为嗣,于是联合亲信,发动内乱,太子申生不愿逃亡,结果被害;而公子重耳带了一群大臣顺利逃走,而后流亡列国十九年,最终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拨乱反正,即位为晋文公,创立晋国霸业。
刘琦一听,立刻感悟:诸葛亮这是叫他学习重耳,离开政治漩涡,去外面发展势力、结交外援,等待机会回来拨乱反正啊!
诸葛亮又告诉刘琦,重耳的外援是秦穆公,你的外援就是左将军刘备。
刘琦当下大喜,刘备乃当世枭雄,有他相助,蔡瑁张允之辈有何惧哉!
于是,在诸葛亮的牵线下,刘备与刘琦暗自结成政治同盟,等待时机,共抗蔡瑁张允。
而就在这时,江东孙权突然发威,率军攻入荆州东面门户江夏郡,屠洗夏口(今湖北汉口,为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将其仇人黄祖枭首,并虏其男女数万口,威震江南。刘表吓得立刻病倒,遂紧急召集群臣商量应对之策,在此关键时刻,孝顺的刘琦来给父亲分忧了,他竟主动要求率军前往残破的江夏,以抵御孙权,屏藩荆州。
蔡瑁等人正发愁不知如何应对这内忧外患,现在“内忧”竟然主动上门,要求去对付"外患",这可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于是力劝刘表让刘琦代黄祖为江夏太守。结果刘琦如愿来到江夏,因此时孙权后方山越作乱已退回江东,刘琦遂得以监军于外,手握万余江夏水军,与樊城刘备暗通款曲,静待时机。
东汉末年刘琦和诸葛亮在高楼饮酒,为何刘琦要撤掉梯子,诸葛亮才肯为其出谋划策?
这件事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演义也有提及,以此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刘琦是刘表的嫡长子,由于母亲早逝,刘表入主荆州,广结世家豪强,与大宗强族共治,团结人心凝聚力量,他自己也娶了荆州士族蔡讽的女儿蔡氏为妻,蔡夫人是蔡瑁的姐姐,蔡讽的姐姐嫁给太尉张温,长女嫁给黄承彦,就是诸葛亮的岳父,正是强宗豪族盘根错杂。
蔡夫人嫁过门后,做主让刘表第二子刘琮娶了蔡家的女子为夫人。这样,刘琮又与蔡氏家族联姻,为了家族计,也爱屋及乌,蔡夫人自己没有儿子,有意让刘琮成为刘表的继承人,就此开始排斥打击刘琦,与刘表倚重的将领蔡瑁和其外甥张允,内外合作中伤刘琦,刘琦渐渐受到父亲疏远。刘琦对这个状况心知肚明,却无计可施,终日郁郁,刘备逃到荆州时,是外来派,刘琦在本土派中没有知音,向刘备靠拢请教和问计,这也是后来刘备取荆南之后,上表奏请刘琦为荆州刺史的前因。(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刘琦的被动局面几年都没有改变,刘备也无计可施,作为外来人物,在人家地盘立足,也不好明显介入主君储位之争,不然是自讨苦吃。等到刘备请得荆州闻名的名士卧龙先生诸葛亮加入阵营,诸葛家是琅琊望族,诸葛亮又娶了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本人才学出众,在荆州士族中名望俱高,得此臂助,刘备的事业渐见起色。刘琦见诸葛亮也加入刘营,知他才高学博,便向他请教解变目前困境的办法。(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诸葛亮的苦衷也与刘备相同,不欲卷入人家储君之争,何况就形势看来,刘琦毫无胜出的机会,他的隆中对战略,就把刘备取荆州定为最为根本的第一步,万一拥立刘琦以后取之,岂不自毁名声?并且,他与蔡家的渊源也深,沾亲带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于公于私都不能帮助刘琦争位,因此对刘琦的再三请教敬而远之,顾左右而言他。(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刘琦绝望之下,给他想出一条绝计,见诸葛亮老是避开他,便投其所好,说府里有珍藏好书,那时藏书可是地位的象征,一些孤本更是价值不菲求之不得,诸葛亮得知,欣然接受他的过府邀请。来到府中,刘琦殷勤招待,请他游园饮宴后再上阁楼,让下人撤去梯子后,跪下向诸葛亮请教救命之策。对诸葛说,今天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只有你我二人,先生难道还不肯赐教吗?
诚意十足,保护措施也到家,诸葛亮便对刘琦说,你熟读史书,重耳在外而安,申生在内而亡的故事难道不明白吗?以春秋二位诸侯公子一位近在主君身边随时被杀,一位出逃而成为国君的事来点醒刘琦,并暗示江夏可图。刘琦恍然,便向父亲请求出镇江夏,恰好黄祖死亡,刘表就同意了。诸葛亮指点刘琦出镇江夏,恐怕有长远规划,江夏是与东吴接壤之地,符合联孙抗曹的构思,不排除在此时就落子布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