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当时怎么不向西发展,那样不更容易扩张领土?

这话说的不公平啊,因为秦国已经地处中原各国中的最西边了,再往西那就不是扩张,而是放逐。

从人口上来看,东方中原地区才是人口最多的地方。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人口最多的地方,其实是在黄河流域。包括楚国在内的南方诸侯国其实是有欠缺的,因为人口不足,那么赋税和士兵也就不足。楚国经历了八百年的发展,到了战国时期才算是成为人口大国,在过去其实是非常弱小的。

所以秦国在西边其实人口也不多,人口最多的是山东各国。尤其是齐国、三晋这几个国家,他们掌握着当时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口,所以才被称之为东方大国。秦国相对而言就显得十分弱小了,如果不是民风彪悍的话,光靠人口基数,秦国是很难发展壮大的。

如果秦国想要发展起来,就必须要不断向东方渗透,占领对方的城池,吸纳对方的人口,只有凭借这种手段,才能逐步让自己壮大。秦国再往西,那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山区,压根就不利于人生存,所以秦国压根不可能往西走。

从地形上来看,东方有适合生存的平原,西方只有连绵的山脉。

秦国在最惨的时候,被魏国往西赶了五百多里地,一直赶到了深山老林之中。那些地区是非常不适合生存的,秦国河西的五百里沃野也就成为了他们一直想要夺回来的地盘。可想而知,西边确实不适合耕种,而我国又是以耕种为主的农业大国,所以秦国从耕田的角度,也必须要向东发展。

如果向西发展的话,那么秦国极有可能会成为善于打猎的游牧民族。可是秦国的祖先是来自农耕民族,而且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再说了,当时各国建立长城,其实就是为了防止游牧民族南下抢掠。一眼就能看得出游牧民族混的并不好,为什么还要主动变成他们那样呢?

从财富上来说,东方各国的财富体量巨大,西方一片荒野。

全国的财富集中在山东各国之中,他们手里掌握着大多数的金银珠宝,这是西方地区所不能提供给秦国的。只有向东发展,秦国才能逐步拿到这些财富。有了财富才能养兵,养好了兵马就能够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

向西发展,我相信秦国的老祖宗们一定也尝试过,但是那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选择,而且长时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投入相同的人力物力,向东可以获得城池人口包括财富,向西却只能获得一大片荒地,秦国为什么要向西呢?

而且当时的山东诸国,虽然掌握了大量财富,可是兵力在逐渐降低,这就给了秦国崛起的最好机会。秦国完全可以通过征服山东各国,从而达到富足的目的。

从政治角度上来说,周天子在东方,四海之内都围绕天子打转。

周天子到了战国时期虽然已经是个摆设,甚至后来被消灭了。但是在周朝时期乃至春秋时期,周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任何一个诸侯国都需要听从周天子的调遣,而且周天子是天下共主,由他来宣布讨伐哪个诸侯国。

所以秦国要想发展,必须要围绕周天子打转,这是战国各路诸侯国都需要做的一件事。周公旦打造了九鼎号称问鼎天下,其实就是向大家宣称,天下共主就是周天子。所以后来各路诸侯不管打了多少仗,很多都是为了争夺这九鼎。

甚至到了后来,想要封王的,也必须要来周天子这里转一圈才行。如此重要的一个政治地位,秦国能够轻易放弃吗?他们将周天子牢牢包围起来,甚至最后秦国灭了周天子,正式宣布问鼎天下。

总结:从各方面来说,秦国都需要东进才能兴国。
  1. 从人口上来说,东方人口众多,西方人口稀少,要想发展就必须要往人口多的地方发展。
  2. 从地形上来说,东方平原众多适合耕种,而西方多是山区和草地,不适合耕种。
  3. 从财富上来说,东方占据着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财富,唾手可得。而西方属于不毛之地,什么财富都谈不上。
  4. 从政治角度来说,周天子在东方,所有诸侯国都是围绕周天子打转的,所以秦国要想问鼎天下也必须要先围着周天子打转。

所以秦国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必须要往东走。这是每一代秦国人都想完成的伟业。在秦昭襄王时期其实已经快要实现了,后来到了秦始皇时期终于完成了这一宏图大业。

秦国当时怎么不向西发展,那样不更容易扩张领土?

我是六菠萝,闽南小生一枚。

秦国不仅向西发展了,还因此改写了历史!

要知道,秦仲乃是一养马官,并不未曾诸侯之列,只是天不假年,周天子在经历了武王、成王等几代的呕心沥血后,到周穆王时把家底都败光了,这才有了秦出场的机会!

周穆王因苛待少数民族(捉了它们的图腾白狼),导致了西羌和后世的匈奴反叛。至周幽王时,犬戎和诸羌已经严重威胁镐京,经历了幽王之乱,西周残败,这时秦仲因护送周王室有功,而被立为仲。后来周天子又让秦打击犬戎,保护自己的后方。

至秦襄公时,秦一直在与羌作战,秦穆公“开地千里”。所以秦国一直不曾放弃西陲。

划重点!划重点!虽然秦国多次打败犬戎,到秦国作为一方诸侯,是向往中原的。从春秋霸主郑庄公到齐桓公再到晋文公,秦国一直在与晋争夺陇地和中原,不过秦国败多胜少,尤其是崤之战,秦军伤亡惨重!

所以,不是秦不向东发展,人家心里苦,人家打不过有什么办法。所以只能“柿子捡软的捏”,拿犬戎撒气,结果把犬戎打到中亚,犬戎又间接的导致了西部强国亚述的灭亡!

学识浅薄,烦请指摘!

秦国当时怎么不向西发展,那样不更容易扩张领土?

秦国是帮助东周迁都时被赏赐的西方封地,东方面对的是周朝列国,西方是戎狄等野蛮民族,秦国自强大开始,国策就是伺机东出,为什么不向西发展当然有很多因素限制!

地理

秦国西方是大片的未开垦的草原,而当时是农耕时代,向西发展也仅能得到地广人稀的大草原,一个国家肯定也不能变成游牧民族,居无定所,而反观东方,平原广阔,水土肥美,肯定是东方的土地更具价值!

文化

周王室自从建立,就在中原地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秦国曾一度被中原列国当作野蛮人,纵观历史,对于国家的建立,文化底蕴与军队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比如鲜卑族的北魏,清朝入关,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中原文化,以巩固政权,一向以礼仪自居的中国人民不可能屈服与野蛮人的统治,所以秦国只能向东,与东方列国交流,改变自己野蛮的形象!再有国家发展,需要有文化有学识的人才,而饱读诗书的人才都在东边,一味向西只会使国家发展跟不上列国!

军事

东方诸国皆是战国,秦即使铁了心像西发展,能保证东方诸国不打过来吗?战国初期,与秦接壤的魏国可是把当时弱小的秦国打得割地求和,这时候再调兵向西,秦国可能就有如流浪狗一般,被列国驱逐出争霸天下的行列,回到了牧马放羊的游牧生活!

总结以上,秦要发展,只有东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