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玄礼逼死了唐玄宗心爱的杨贵妃,为何事后没有被贬反而得到重用?

其实从安史之乱爆发以后,陈玄礼就已经叛变了。他过去是唐玄宗的首席保镖,统领一帮护卫保护唐玄宗的安危,可是到了马嵬坡的时候,陈玄礼已经投靠了太子李亨。

唐朝父子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常有太子造反的事情发生。

唐朝是一个比较神奇的朝代,因为从李世民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以后,几乎每一代都存在太子造反的事情。

  • 李世民杀了自己的两个兄弟,逼迫唐高祖李渊退位,这才得到了皇位。
  • 所以他的儿子李承乾也想依样画葫芦,在唐太宗还活着的时候,便联络了侯君集杜正伦等人,发动了政变,结果兵败被杀。
  • 李治死的早,所以儿子没能泛起大浪。可是到了武则天时期,唐睿宗李旦在张柬之的拥护下,架空了武则天,成功升任皇帝。
  • 唐睿宗屁股还没坐热,他儿子李隆基就想早点做皇帝了,所以一脚将他老爸踢上了太上皇的位置,自己做了皇帝,这就是唐玄宗。

所以唐玄宗自己知道皇位的吸引力,即使是父子也会反目成仇,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这三个人只不过有一点谋反的嫌疑,尚未查证之下,就被唐玄宗全部杀掉。可见唐朝皇族父子之间的芥蒂有多深。

为了压制太子李亨的权势,唐玄宗故意提拔安禄山。

很多人是想不通这个问题的,但是这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事情。很多人认为,哪有提拔别人,来防备自己所立的太子的呢?唐玄宗就是这样的人,他认为太子李亨的势力现在越来越大,有可能会影响到皇权。

而唐玄宗当时岁数还不算太老,所以唐玄宗便开始扶植安禄山的力量,不断给安禄山加官进爵,以此来抵抗太子李亨。唐玄宗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李亨放老实一点,这种权谋之术,本来就是帝王必备手段,可是唐玄宗玩砸了。

他没想到反倒是安禄山强大到威胁到了皇权。事情办砸了他只能依靠太子李亨来保护自己,这个时候的太子对唐玄宗早就心灰意冷。唐玄宗身边的杨贵妃过去还是他弟弟寿王李瑁的妻子,所以李亨知道,在帝王之家是不存在什么亲情的。

李亨早就想要推翻唐玄宗,陈玄礼只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唐玄宗投靠李亨,这本身就是不靠谱的一件事。人家本来对你就有意见,你不仅杀了自己三个儿子,还将儿子的妻子抢来给自己做了贵妃,这是个人干的事儿吗?所以李亨对唐玄宗过去是又恨又怕,现在除了恨已经没有怕了。

所以李亨自然要推翻唐玄宗,而唐玄宗身边的陈玄礼是最需要拉拢的对象。陈玄礼作为唐玄宗的护卫,多年来兢兢业业,是很难攻克的对象。我们现在不知道李亨和陈玄礼达成了怎样的条件,反正陈玄礼是投靠了李亨这一边。

在陈玄礼的策动之下,士兵们强行杀掉了宰相杨国忠和杨家的几个姐妹,还逼着唐玄宗杀掉自己心爱的杨贵妃,否则的话,这些士兵就不会再听从唐玄宗的命令。整件事其实都是李亨在策划,陈玄礼在实施,唐玄宗已经成为了丧家之犬。

李亨成为唐肃宗,陈玄礼是其安插在晚年唐玄宗身边的间谍。

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太子李亨提前上位,成为唐肃宗。而唐玄宗李隆基在做了45年皇帝以后,退位成为太上皇。这已经不是唐朝第一个太上皇了,所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唐肃宗对这位父亲可是防备森严,我们知道了陈玄礼在经历了马嵬坡事件之后,依旧跟随在唐玄宗身边。

众呼曰:"杨国忠连蕃人谋逆!"兵士围驿四合。及诛杨国忠、魏方进一族,兵犹未解。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玄礼等见上请罪,命释之。---《旧唐书》

按照道理唐玄宗应该对他弃而不用,因为是他主导杀死了杨贵妃。可是唐玄宗依旧让陈玄礼留在自己身边,这只能说明一件事,陈玄礼是唐肃宗派来的间谍。马嵬坡事件发生的时候,陈玄礼本人就已经成为了唐肃宗的人,如果他真的是唐玄宗的人,那在唐肃宗登基以后,是绝对不会将他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留在唐玄宗身边的。

陈玄礼并未受到什么重用,晚年或因为内疚忧郁而死。

陈玄礼跟着唐玄宗回到长安以后,其实并未受到什么重用,他依旧还是唐玄宗身边的保镖头子,只不过是加封了一个蔡国公。

他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按照唐肃宗的要求,看住唐玄宗。谁都知道唐玄宗已经不得人心,所以现在真正的大靠山应该是唐肃宗。

而唐肃宗一直在防备唐玄宗复辟,所以陈玄礼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陈玄礼真的跟唐玄宗一条心的话,或许唐玄宗还真的能够夺回权力,毕竟陈玄礼手里是有军权的。

三载二月,肃宗与群臣奉上皇尊号曰太上至道圣皇帝。乾元三年七月丁未,移幸西内之甘露殿。时阉宦李辅国离间肃宗,故移居西内。高力士、陈玄礼等迁谪,上皇浸不自怿。---《旧唐书》

到了晚年的陈玄礼,看到唐玄宗犹如被囚禁的状态,内心非常不好受。他不是帝王之家的人,所以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儿子可以对父亲如此残忍。

眼看着唐玄宗日渐苍老,一次次受到内心的谴责以后,陈玄礼决定退休不干了。退休没多久,他就去世了。

总结:陈玄礼只是唐肃宗的一颗棋子而已。

在陈玄礼看来,当时的唐玄宗已经彻底失去了人心,士兵们一个个离家出走,家人全都陷落长安,沦为安禄山反贼的刀下亡魂。这一切都是唐玄宗造成的,所以士兵们自然是对唐玄宗心灰意冷。这个时候的唐肃宗可以把这些人带回家,自然会得到人心。

所以唐肃宗利用了这一点,成功策反了陈玄礼,利用他杀掉了杨国忠和杨贵妃,使得唐玄宗成为孤家寡人。

在此之后,陈玄礼如果愿意归顺唐肃宗,那么就留在唐玄宗身边监视他,如果不愿意的话,那势必要被唐肃宗给撤职。所以我们会发现,陈玄礼的职位并没有什么变化,其实这就表明他是向唐肃宗屈服了。

陈玄礼逼死了唐玄宗心爱的杨贵妃,为何事后没有被贬反而得到重用?

在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龙武军也露面了,最后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还会在花萼相辉楼上与张小敬遇到,这是后话,暂且先不剧透太多。

陈玄礼逼死唐玄宗心爱的贵妃,还得到重用?这个问题看怎么说了,武断的下结论不是正确看待历史的态度。

陈玄礼是谁?

陈玄礼最初神武军的果毅都尉,是最早一批加入李隆基阵营的禁军将领,在唐隆政变中诛杀韦后及安乐公主,可谓是劳苦功高。李隆基当上皇帝后,就让他负责宫中的警卫,说白了就是皇帝身边警卫队的首领。但是,陈玄礼不像其他功臣那么高调,资治通鉴上说,“陈玄礼以淳朴自检,宿卫宫禁,志节不衰。”开元二十七年,王毛仲倒台后,陈玄礼成为龙武军首领。

龙武军的首领到底有多重要呢?反观唐朝的几次政变,都与禁军脱离不了关系,从李世民的玄武门政变,到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再到李隆基走上皇位过程中参加的两次政变,禁军都在政变中担当了主力。因此,唐玄宗让陈玄礼当任禁军首领,这本身就是莫大的信任。

陈玄礼也非常尽职尽责。有一天晚上,李隆基打算去虢国夫人家中,陈玄礼马上阻止说,皇帝没有下旨让臣等知晓,天子不可以轻易去。有一年晚上,李隆基看着月色很好,又打算夜游,陈玄礼照样劝阻,说外面是旷野,不安全,皇帝还是回宫吧。皇帝都顺从地答应了。

为什么要逼死贵妃?

皇帝如此信任,为何又会在马嵬之变中强迫皇帝赐死贵妃呢?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我们知道,安史之乱的爆发与杨国忠弄权有着很大的关系,甚至是杨国忠一再刺激着,巴不得安禄山马上反了,来证明自己的“预见性”。安禄山叛乱之后,兵势强大,但只要守住潼关,安史之乱也会在短时间内平定。又是杨国忠弄权,使得潼关失守,皇帝等人仓皇逃离长安,甚至连皇子皇孙都来不及通知,更别说那些随军将士的家眷了。

陈玄礼早就想杀掉杨国忠,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在马嵬坡,行走了一天的将士又饥又渴,怒气冲天。陈玄礼看到时机成熟,于是鼓动禁军说现在天下大乱,皇帝出逃,这不都是杨国忠的罪过吗,如果不杀掉此人,何以平息天下人的怨气!众将士异口同声,这件事我们想很久了,哪怕粉身碎骨我们也心甘情愿。趁着吐蕃使者围住杨国忠要食物,有人大呼,杨国忠与吐蕃人谋反!于是一拥而上,杀掉杨国忠。

随后发生的逼迫李隆基赐死杨贵妃,却是出乎意料的,也不是陈玄礼所能控制的。压抑的怒火一旦释放,破坏力则是无穷的。试想,这群本来养尊处优的禁军将士,仓皇之间随皇帝逃出长安,抛家别子,前途未卜,况且又饿又累,难免怨气冲天。因此,一旦有人牵头大开杀戒,那就收不住了。随后杨贵妃的两个姐姐也都先后被杀。御史大夫魏方进大喊你们怎么杀宰相呢。这些士兵二话不说一刀就把从三品高官御史大夫杀掉,杀红眼的士兵连左相韦见素都打伤了,如果不是有人大喊别伤害韦相公,恐怕当朝宰相也死于非命。

在这种形势下,作为领导的陈玄礼根本无法制止。陈玄礼作为禁军首领,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要保护皇帝安全。在禁军失控的形势下,舍弃杨贵妃保护皇帝,是作为皇帝宿卫大臣的首要职责。作为皇帝的近侍高力士,同样也持相同的观点,面对即将哗变的兵士,高力士说,“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这句话看似是陈述事实,实际上是有偏重的,皇帝不赐死贵妃,将士恐怕就不跟陛下是一条心了。最后,还是高力士亲自让贵妃自尽。因此,如果硬说逼死贵妃,那不光有陈玄礼还有高力士。因此,杀贵妃或许是一个副产品,始料未及。

再说,马嵬之变的背后还有太子李亨的影子。旧唐书记载“龙武将军陈玄礼惧其乱, 乃与飞龙马家李护国(后来改名李辅国)谋于皇太子,请诛国忠,以慰士心。”因此,也不排除太子怂恿禁军将士杀掉杨贵妃,以绝后患。李亨当太子期间一直战战兢兢,生怕被人抓住把柄重蹈前太子等三人的覆辙。一旦开始诛杀杨国忠的行动,就一定要斩草除根,否则谁也不敢保证杨贵妃会不会吹枕边风,让唐玄宗再度废掉太子。

陈玄礼受到重要了吗?

唐玄宗从四川回到长安,陈玄礼授封蔡国公,实封三百户。在一定意义上,这不能叫做受重用,只是对老伙计的一个回馈。

在成都避乱期间,太子李亨在灵武自作主张当上了皇帝,而唐玄宗此时还在布置平乱的工作,这就显得很尴尬了。但是唐玄宗当即表示,退位当太上皇,一切军国大事均取决于太子。此时此刻,唐玄宗已经没有权利了,也就无所谓重用陈玄礼了。所谓的“重用”,也只是把陈玄礼当成自己的一个老伙计,闲着没事聊聊天而已。

回到长安后,唐玄宗倒是当了几天快乐的太上皇,但不久之后就被唐肃宗和李辅国不断的打压。在长安,唐玄宗因为退休生活无聊,经常登上城楼看看来来往往的长安臣民,百姓们见到曾开创盛世的天子,纷纷跪拜,唐玄宗也会赏赐一些东西,图一个高兴。仅仅是这种自娱自乐的游戏,也引起了唐肃宗的猜忌,授意李辅国带着兵士,杀气腾腾地将唐玄宗迁移到西内。随后又将身边几个为数不多的大臣赶走,高力士被贬到外地,强令陈玄礼退休。最后,这位在位四十八年,打造锦绣盛唐又亲手断送盛世的皇帝在孤独中走完了一生。自身尚且不保,哪还有重用他人的权利?

陈玄礼逼死了唐玄宗心爱的杨贵妃,为何事后没有被贬反而得到重用?

因为唐玄宗马上就失势了。

唐玄宗还没死,儿子李亨就在灵武继位了,李隆基同志被退休,成为太上皇。

这个时候李隆基想混个自然死亡都有点困难,那还能想得到陈玄礼如何如何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