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毅然诛灭和珅,为什么不能阻挡清王朝走向没落的命运?

说到底和珅也不是清朝没落的主要原因,他只是乾隆时期的一位宠臣,而且对乾隆忠心耿耿,所以完全没有理由说和珅使得清王朝没落。所以嘉庆就算是杀掉了和珅,其实也阻挡不了清王朝的没落。

清王朝到了乾隆时期,人口爆棚,已经完全养不起这么多人了。

乾隆时期,据初步统计已经打到了四亿人口,在农业社会来说,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因为四亿人口都需要田地来养活,可是没有这么多田地,那该怎么办呢?如果单纯还是依靠农业的话,那么当然是没有办法的。

而嘉庆时期包括后来的道光都是依靠农业为生,所以土地就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全国可以耕种的土地就那么多,现在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出来,那该去哪儿找土地给多出来的人耕种呢?

嘉庆鼓励地方上开垦荒地来帮助大家解决生计,可是荒地不是一两年就能开垦出来的,这些人饿肚子几天就能被饿死。社会矛盾已经逐渐出现,如果没有良好的改革政策的话,清王朝的没落是无法阻挡的了。

吏治腐败已经打到了无法阻挡的地步。

乾隆皇帝是一个相对来说还比较宽仁的皇帝,正是因为他的宽仁,所以直接导致了吏治腐败。他认为自己的爷爷康熙皇帝是千古一帝,所以所有事情都要跟康熙学,康熙纵容手下的官员,所以乾隆也纵容手下的官员。

可是时代根本就不同了,康熙时代的官员不仅需要治理地方,常常还需要跟随康熙作战,所以康熙笼络这些人,自然是要他们帮助自己一起对付敌人的。而康熙末年出现吏治腐败的现象,也是康熙本人深恶痛绝的。乾隆只看到了康熙纵容官员,却没有看到他对吏治腐败的痛恨。

所以他也按照康熙的模式去做,一味地放纵手底下的人。既然皇帝都不管了,那这些官员在太平时期还不疯狂地贪腐吗?等到嘉庆接盘的时候,发现全国都是这种情况,他就算有心也没有这个本事去管理了。

嘉庆本人的能力有限,空有抱负,却无计可施。
  • 跟很多人一样,嘉庆总是喜欢给自己喊口号,可是口号喊完了,他心里的那点激情也就燃烧殆尽了。他发现自己完全没有乾隆那种掌控乾坤的能力。乾隆将这么大一个摊子交给嘉庆的时候,其实他还是战战兢兢的。
  • 因为嘉庆不知道能不能管理好这个国家,他常常私底下感叹乾隆皇帝的能力太强,其实就是在讽刺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强。这是一件比较尴尬的事情,嘉庆皇帝宣传了很多口号,希望通过改革能够解决国计民生的问题,可是他压根就没想过实施下去。
  • 就算他的命令发布了下去,可是底下人阳奉阴违的举动,让他也比较无奈。他也没有他爷爷雍正皇帝那种魄力,不敢在全国掀起彻底的改革,所以清朝在他手里,没落是注定的了。
国库收入锐减,嘉庆年间,清朝税收机制出现了问题。

乾隆晚年的时候,其实国库里已经没什么钱了,这件事他也没有想办法解决,就留了一个和珅给自己儿子,其他事情都不管了。和珅就算是有很多钱,那也只能解嘉庆一时的燃眉之急,重要的是,当时的税收机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从地方上交给朝廷的钱,一层层盘剥下来,就没剩多少了。你去查一下,还真的差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嘉庆皇帝虽然杀掉和珅,富裕了一阵子,没过多久就立刻穷困了起来,他发现朝廷收入压根就没多少钱,而且每年都在锐减。

每年的官员在不断增加,地方上所盘剥的银两也就越来越多,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嘉庆皇帝不懂得如何改革税收制度,所以只能面临穷困潦倒的局面了。

总结:皇帝一个人节俭是没什么用的,他省不出多少钱来。
  1. 当时的清朝是农业大国,人口太多,没有这么多耕地养活四亿人口,所以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百姓日子都过不好。
  2. 吏治腐败的现象,在乾隆时期已经十分严重,到了嘉庆上位的时候,已经完全失控了。
  3. 嘉庆本人的能力也很平庸,所以他压根就管不了这些事情,想要改革也没有魄力去改革,只能坐吃等死了。
  4. 满清收入每年都在递减,嘉庆压根就没办法解决当时的税收机制问题,各层级一层层盘剥以后,交到朝廷那边的就没剩什么了。

跟他儿子道光皇帝一样,嘉庆也是比较节俭的皇帝。因为贫穷,所以节俭,这句话确实在嘉庆身上用得很恰当。可惜光靠节俭是没办法致富的,这一点嘉庆却完全不知道。

嘉庆毅然诛灭和珅,为什么不能阻挡清王朝走向没落的命运?

嘉庆四年,嘉庆帝料理完了太上皇乾隆帝的丧事,立即对贪官和坤痛下杀手,赐白绫让其自尽,同时抄没和府家产。

即使嘉庆皇帝对和珅的贪腐早有预料,可是,看到和坤被抄没的财产清单后还是怒不可遏。

当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八千多万两白银,但和珅居然贪了十几亿两白银。换句话说,和珅一个人的财产,足以抵得上清政府十几年的财政收入。

“和坤跌倒,嘉庆吃饱”,抄收的财产填补了清庭国库的虚空,却未能挽回晚清100年后的轰然坍塌。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清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至清朝时,已经逐渐走向腐朽没落,不能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了。

正是由于清朝封建统治力量的强大,官僚腐败的同时,政治上又固步自封,,闭关锁国,压制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使中国止步于农业社会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于世界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

诛灭和坤,只是清廷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富的调整和再分配。不会改变封建统治的腐朽本质,也不会改变封建帝国走向灭亡的历史走向。

落后就要挨打,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不在同一维度。列强对中国的打击是降维打击,晚清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

在国家内忧外患的煎熬之中,在民族生死存的危局之下,无数中华优秀儿女拍案而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晚清的灭亡是历史必然,为中华民族提供了重新振作,奋发图强,强势崛起的契机。是华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

嘉庆毅然诛灭和珅,为什么不能阻挡清王朝走向没落的命运?

清王朝的灭亡是历史必然。任何一个朝代不会永远持久下去,要不然,历代几千年不变社会何能进步?

清朝没落不是和珅一人造成的。可以说是清朝历代帝王自身摧毁的。什么达官贵人,封侯封爵,任人为亲,皇亲国戚,皇位靠皇上一人定夺,皇上任选妃子生多个皇子,导致内宫争斗不止,官员成天处理皇亲国戚就够呛,哪有精力考虑国家大事?

官员全部是皇亲国戚,牵涉到自身问题就不了了之。整天陷入在权力与金钱的争斗之中,没人理国事。贪腐越来越胆大,贪了皇上也无计可施。轮到一个无用的皇上那就是奸臣当道,不垮才怪?

当时是少数人(少数民族)统治多数人(汉族),能人无用武之地,官逼民反,任人为亲,忠良遭害,清王朝难道有不没落的道理?

嘉庆毅然诛灭和珅,为什么不能阻挡清王朝走向没落的命运?

#原创#

封建皇朝统治阶级的体制机制未变

一切为统制者服务的模式未变

腐朽没落管理方式未变

视人民为草芥的观念未变

防民胜于防川的态度末变

诛灭和珅之行为

乃是统治阶层内部狗咬狗的行为

为了利益最大化的争斗

于国家发展、人民幸福

没有半毛钱关系

故,在封建皇朝统治下

百姓苦

#上海常青教育凌远长著#

嘉庆毅然诛灭和珅,为什么不能阻挡清王朝走向没落的命运?

贪腐,是古代中国封建官僚体系的一株毒瘤,到满清时期,因为低俸禄,从朝庭到地方,各级满汉官员的贪赃行为可谓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多少个“小和珅”充斥朝野上下,把清朝拖入了反动黑暗的沉沦深渊中。

和珅虽是满洲八旗正红旗钮钴禄氏贵族出身,既使官至军机领班大臣,并作为乾隆皇帝的庞臣,权势显赫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终究不是皇族爱新觉罗氏家族的成员,所以和珅之存在与否,都不会对清朝皇权专制统治的根基造成任何实质性影响;清朝的衰落始于所谓的“康乾盛世”晚期,标志事件是清庭花了九年两亿两国库存银才镇压下去的川楚白莲教起义。

清王朝不可避免走向没落的命运,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清朝是“清承明制”,沿袭已在古代中国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儒家大一统君主专制体制机制,还是“老一套”“老法子”;除了封建王朝固有的人地矛盾引发的剧烈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满清还多了一个满汉民族矛盾的“大坑”,“生不逢时的”满清最后又碰上了“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真正外族之西方列强的侵略,固步自封又盲目自大的陈腐清王朝焉能不灭亡!

嘉庆毅然诛灭和珅,为什么不能阻挡清王朝走向没落的命运?

有秦以降,纵观中国历史上两千五百年封建社会,其改朝换代、城头变幻大王旗,无非官逼民反和外敌入侵两大宿命。而这两大宿命,是封建制度闭环社会必然导致的结果,都不是出两个明君或杀几个权臣所能改变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