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七国之乱,为何吴国实力最强?
说是七国之乱,其实应该说是吴王刘濞之乱。因为这七个诸侯国当中,只有吴王刘濞的军队实力是最强大的,而他也是最想做皇帝的那个人。那么为什么吴王刘濞那么强大呢?
吴王刘濞本身就是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猛将。刘濞是刘邦的二哥刘仲的儿子,刘仲本人没什么本事,封个代王还被匈奴赶跑了,可是他儿子刘濞却不简单。早年英布造反的时候,刘濞就已经跟着刘邦一起,消灭英布的势力。
英布当时是淮南王,大部分地盘在江西、安徽、浙江一带,所以刘濞消灭了英布以后,就被刘邦留在了吴地。当年汉朝还没有一统天下,东越国依旧猖狂,而吴地跟东越国接壤。这个地方如果处理不好,那就跟北方的匈奴一样难对付。
所以刘邦必须要选择一位作战勇猛的人来镇守此地。而刘濞恰好就是这样的人,在刘邦的安排下,刘濞接过了吴地,被封为吴王。他是纯粹因为战功卓著,所以才被封为吴王,可不简单因为跟刘邦是亲戚的关系,要抵挡东越国进攻,所以他的军事力量一直都很强大。
吴王刘濞有称帝的野心,所以大力发展经济。吴王刘濞是一个比较有头脑的人,当时的诸侯国权力比较大,因为刘邦还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来约束诸侯国的力量,就一命呜呼了。这个时候刘濞抓住了这个空档期,开始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他掌握了制钱技术以后,开始大量制钱。
吴有豫章郡铜山,即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东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饶足。---《汉书》他可不管汉朝是否通货膨胀,只要自己这里有足够的钱就够了。随后又加大力度煮盐炼铁,在古代盐是重要的经济来源,而铁则可以制造轻便的武器,方便装备自己的军队。当时的汉文帝并不想动刀枪,所以一直倡导无为而治,这就给了吴王刘濞一个黄金发展期。他的封地靠着大海,所以有足够的盐可以开采,在这几十年内他迅速富有了起来,有足够的力量与汉朝对抗。
刘濞收留亡命之徒,治下百姓待遇优厚。刘濞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收留那些亡命之徒。只要是犯了罪,没有地方逃的人,大家都知道应该往哪儿逃,当然是吴国。因为吴王刘濞不管你犯了什么罪,只要你肯来,他就肯收留,而且他的面子比较大,其他郡国但凡有人来抓他们,都被吴王刘濞给挡回去了,所以这些亡命之人对刘濞十分忠心。
吴国本地是有铜矿和盐的,所以吴王不需要百姓的赋税就能十分富有,刘濞对百姓就好的不得了。按照要求,但凡要去边疆戍边的士兵,刘濞都会发放一定的赏钱。而且吴国那些有才能的人,经常能够得到刘濞的照顾,所以当地的百姓对刘濞也是感恩戴德,一旦打起仗来,他们首先就要带头保护刘濞。有如此强大的亡命徒和百姓组成的队伍,刘濞的军队力量自然不可小觑。
吴国上下老少皆兵,而且还请来了东越国的外援。刘濞造反的时候,决心相当他。他先联络了各位诸侯王,随后在自己的吴国发起宣言。他说自己今年62岁,而他的小儿子14岁,他们两个都出征,所以全国上下,只要在14岁到62岁之间的男子,全都要上战场。就这么一个招呼,便聚集了20多万人马。与此同时,在东越国等国,刘濞又借来了一些人马,实打实就有50万精兵。
七国之发也,吴王悉其士卒,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同,下与少子等,皆发!”二十余万人。南使闽、东越,闽、东越亦发兵从。---《汉书》这是一支相当强大的队伍了,在诸侯王当中,能做到这些的只有吴王刘濞。他能召集这么多人马是能力,能够养活他们,让他们上战场,那更加是难得的能力了。所以吴王跟其他诸侯王不一样,是汉景帝和周亚夫重点打击的对象。因为吴王刘濞被灭了,其他几路诸侯也就翻不起什么浪花了。
总结:吴王刘濞本身武将出身,对待手下较好,人家愿意为他卖命。- 吴王刘濞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刘邦南征北战,在对付英布的时候,刘濞立下了大功,被刘邦封为吴王,掌握了天下最富有的地区吴国。
- 刘濞到了吴国以后,开始大力发展经济,他不断造钱,不断煮盐,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强大富有起来,以此可以跟汉王朝的皇帝对抗。
- 刘濞在任期间,不断收留亡命之徒,对手下的百姓也百般呵护,所以这些人对刘濞十分忠心,这是刘濞力量大的一个关键点。
- 造反期间,吴国上下14到62岁之间老少都参军,再加上东越国这些国家的支援,刘濞的力量当然是诸侯国最强大的了。
吴王刘濞准备了很多年,确实也有足够的力量对抗汉景帝。可惜他小瞧了汉景帝的号召力和实力,而且刘濞此刻岁数也大了,当年的雄心壮志也不复存在了,失败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了。
西汉七国之乱,为何吴国实力最强?
西汉汉景帝时期,由吴、楚等七个刘姓诸侯国发动针对西汉中央政权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虽然一度声势浩大,影响了西汉的整个东部版图,但是仅仅三个月就被平定。这七个诸侯国中吴王刘濞是主要的发起者,吴国的实力也是最强。地处东南的吴国为何会成为七国之乱的叛军中的实力最强者呢?
硬实力:吴国管辖的城邑最多西汉初年,刘邦开始分封宗室子侄为同姓诸侯国以来,历经更替和变迁,到汉景帝时期,吴国管辖的城邑成为参与七国之乱中的七个诸侯国中最多的诸侯,因此从硬实力来看,吴国最强。
刘邦时期分封的同姓诸侯国中,他的庶长子刘肥的七国疆域最大,人口最多,实力最强。当时的齐国管辖七十多座城邑。这也是当时无奈的选择,刘邦的子嗣不多,而且分封时年纪都不大,所以庶长子刘肥就成为最为倚重的对象,因此刘肥的齐国实力最强。吕后执政期间,刘姓宗室的诸侯国都被严格控制和遭到削弱,齐王刘肥的齐国也不例外,刘肥甚至为了自保,曾经将自己的封地转赠给吕后的女儿。
汉文帝执政时期,实行了早期的“推恩令”。公元前164年,实力最强的齐国被一分为六。被分别封给了刘肥当时还在世的六个儿子。同年汉文帝另一个弟弟淮南王刘长的三个儿子将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
经过上述几次分封,一直躲在东南之地的刘濞的吴国摇身一边成为了控制城邑最多的诸侯国,史称他的吴国控制丹阳、会稽、豫章三郡五十三城,比汉文帝亲儿子梁王刘武的梁国都大。而其他参与七国之乱的诸侯国中最大的楚国也只有四十城。
如果说吴国占据东南三郡控制五十多城给了吴国强大的疆域基础,那么占据东南的盐铁之利就是吴国的富庶之源。
吴国控制的东南三郡中的豫章郡(大体范围是今天的江西省)有可以采矿的铜山,吴王刘濞就偷偷将铜矿开采出来,再安排人铸成铜钱,由此吴国掌握了大量的货币。
其次吴国控制的会稽郡地处东南沿海,刘濞利用这一优势,大肆煮海水为盐,掌握了西汉初年最紧俏的商品资源。
我们从后来汉武帝为了增加收入,充实国库,推行了“盐铁专卖”制度就可以看出,在当时西汉初年,这两项资源的紧俏性和稀缺性。吴国在当时掌握了这两大财源,加上身为诸侯,无需向中央缴纳赋税,刘濞的吴国当然是富得流油,他本人在发动七国之乱时给其他诸侯王写的信中公开宣称自己的钱根本花不完。
刘濞:经营多年的“反王”吴王刘濞作为七国之乱的发起者,他早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就被封为吴王,到了汉景帝时期,他已经是当时分封的诸侯王中辈分最高的一个,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统治东南三郡已经长达四十多年。按《汉书》的记载,从他儿子被打死起开始有谋反之意算起,他躲在东南谋划经营也已经长达三十余年(当然这里应该是虚指,毕竟汉景帝刘启被册立为太子是在公元前179年,七国之乱爆发是在公元前154年,应该说刘濞的儿子死了也就二十多年)。
刘濞本人的能力颇为悍勇:他是刘邦的哥哥刘仲的长子,早年就以骑将的身份跟随刘邦征讨四方诸侯。在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叛被刘邦率军平定,而在这次平叛中,早年被刘邦分封吴王的刘贾战死,为了更好的控制东南,刘邦决心在宗室中选择一个能力强悍的人来控制东南三郡,于是年仅二十岁的刘濞被刘邦选中,在公元195年,刘濞被汉高祖刘邦封为新的吴王,开始了他在东南三郡长达四十多年的统治。由此可见,刘濞的能力被善于用人的刘邦肯定,足见其本人的能力。
刘濞多年的经营成效显著:刘濞在东南三郡的多年经营,不仅仅是依靠盐铁之利获得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他在东南三郡收买人心,招纳豪强,形成了一股忠于其个人的反叛势力。史称他在吴国范围内不向百姓征收税赋,兵卒按规定去卫戍时,还给予相应的金钱补偿。还每年时常去慰问那些有才能的人,在乡里赏赐他们。刘濞还收容其他郡国的逃犯豪强,为自己的谋反组织私人班底。通过这些措施,刘濞在吴国内部得到了不少支持,因此从汉文帝起就有人告发或者预见刘濞将要谋反,但是刘濞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惩罚,这不都不说与他在吴国的成功经营不无关系。
由于刘濞个人长年的准备,七国之乱时,刘濞的吴国已经实力雄厚,在他联络其他诸侯国谋反的信中,他本人直言钱财多的用不完,一声令下吴国就可以组织起数十万大军,因为与南越政权较好的关系,还可以从越人土著中招募军队数十万。这些话语虽然有一定的夸大成分,但是吴国在当时成为七国之乱的主要经济支撑和主力军的事实是不可质疑的。
西汉七国之乱,为何吴国实力最强?
爆发于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其中以吴国为首,经济实力最为强大。最重要的原因是吴国有盐、铜矿等资源。
早在刘邦平英布叛乱时,刘邦二哥的儿子刘濞因为作战英勇被刘邦封为吴王。据说刘邦对刘濞说:我听说五十年后东南方向有造反的迹象,不会是你吧。刘濞磕头说道:不敢。刘邦就封刘濞为吴王,坐镇吴国。
吴国境内靠海可以煮盐,有一座铜山可以自己铸钱又不用向中央缴税。刘濞又招揽各国的侠客,收留逃犯,所以在经济发展上大大靠前,有实力抗衡中央。
其实在汉文帝时期,贾谊已经向汉文帝提出了诸侯国太大、太强的弊端,汉文帝也出台措施制约了诸侯国。但是,一来吴王刘濞是刘邦亲封的侄子。二来刘濞的吴国太子和皇太子刘启在争执中被刘启失手打死。所以情知理亏的汉文帝并没有过分的制裁刘濞。而刘濞也因为此推迟了与中央的彻底决裂。直到汉景帝时期,在晁错的强硬推动下,才最终爆发了“七国之乱”。
西汉七国之乱,为何吴国实力最强?
七国之中,赵国位于战国赵国之地,也就是河北省南部。济南国,顾名思义,位于今山东省省会济南附近。淄川、胶东、胶西都挤在狭长的胶东半岛上。以上五国面积都较小,也就是赵国略大一些,实力较强。此外,楚国控制今江苏省、安徽省江北地区,以及山东省西南部,实力较赵国又强一些。
吴国都控制着哪些区域?西汉在长江以东以区设有三郡:丹阳郡、会稽郡、豫章郡(一说为东阳郡、吴郡、鄣郡(《汉书》记载为丹阳郡),但东阳郡与吴郡,《汉书-地理志》无记载,今有争议)。与其说这是三个郡,不如说是三个省。
此外,吴国靠近东南沿海,其地又有铜矿。所以,刘濞担任吴王期间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国内财政因此非常充足,故不向境内百姓收税,这样也吸引了大量人口。不仅如此,刘濞还以钱财为诱惑,将大量亡命之徒纳入麾下。刘濞通过铸造铜钱,积累了巨额财富。晋人鲁褒云:“军中无财,能士不来;军中无赏,能士不往。”没钱,还打个什么仗?刘濞有了钱,就可以招兵买马,成为汉景帝最大的威胁,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西汉七国之乱,为何吴国实力最强?
西汉七国之乱之所以吴国实力强也是受当时郡国并行制创造的良好条件。诸侯王刘濞在吴国大力发展经济所致。
郡国并行制的推行,增强了郡国内郡王对经济的自主控制。吴国就是大力发展了经济使得自己的实力强大。吴国刘濞利用手里资源,在豫章郡(现在江西南昌)招募亡命徒为其铸钱;用海水煮盐全国贩卖;积累财富后吴国经济富足并日渐强大;吴国境内不用赋税,得到人民支持。
西汉七国之乱,为何吴国实力最强?
(1)吴国地盘大。
七国之乱里面的七国,面积最大的三国是吴,赵,楚,而济南,菑川,胶西,胶东都小的可怜,感觉像是打酱油的。
(2)吴王刘濞是有真本事的。
刘濞是刘邦二哥的儿子,性格彪悍勇猛,当年是跟随过刘邦打英布的,上过战场杀过敌,有真本领。当年之所以受封吴国,也是因为当地以及邻郡民风彪悍,刘邦认为刘濞去那里能压得住,刘濞确实做的很出色。
刘濞会收买人心,在本国内寻求人才,给与赏赐,还会保护外来逃犯,所以能够御众。
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它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颂共禁不与。如此者三十余年,以故能使其众。(《汉书》)七国之乱里,刘濞是叔叔辈的,其余的都是和景帝平辈的,没什么本领的。
(3)吴国有钱。
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里面最有钱的就是吴国了。
吴国为什么这么有钱呢?
一靠煮盐,二靠开铜铸钱,这两项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能迅速积攒财富的手段,所以吴国真的很有钱。
由于有钱,老百姓不需要交赋税,所以民间也很富裕。
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汉书》)(4)文帝对刘濞有愧疚心理,一直放纵刘濞的各种不法行为,是以吴国坐大。
景帝做太子的时候,和刘濞的儿子下棋,二人争吵,景帝用棋盘把刘濞的儿子砸死了,对文帝来说,自己的儿子砸死了刘濞的儿子,难免会愧疚,因此文帝在世的时候,刘濞有许多不法行为,文帝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客观上放纵了刘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