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刘病已后宫佳丽三千,为何抵不过一个死去多年的许平君?
失去的才是最可贵的,汉宣帝对许平君的感情显然也是如此。他们是患难夫妻,也一起荣登富贵,不过许平君却在中途撒手人寰,汉宣帝对她一直念念不忘,甚至因为许平君的关系,将大位传给许平君的儿子刘奭。
皇室之中难有真情,而汉宣帝对许平君却是真情。西汉时期皇帝结婚娶妻,一般都是政治联盟的关系。比如汉惠帝刘盈,因为政治原因娶了自己的外甥女张嫣为皇后。汉武帝为了登上太子之位,娶了自己的表姐陈阿娇为皇后。汉宣帝之所以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愿娶许平君,其实主要原因是他过去并不在皇宫中生活。
汉宣帝从小就在牢狱之中度过,他那个苦命的爷爷戾太子刘据被汉武帝逼死以后,全家也遭到了大难,只有他苟且活了下来。所以汉宣帝是十分了解民间疾苦的一个皇帝,他在民间结识了许平君,并且跟她成婚,这才是他找到的真正的爱情。在那个年代,皇帝能找到真正的爱情,实在是太可贵了,所以汉宣帝对许平君是永生难忘的。
许平君并非正常死亡,这让汉宣帝悲痛一生。许平君跟着汉宣帝一起进入皇宫生活,没多久便被立为皇后。可是在生刘奭之后,她再度怀孕。这个时候霍光的老婆霍显,希望自己的女儿霍成君能够做皇后,所以就找太医给怀孕的许平君下毒,最终将许平君毒死。这件事汉宣帝本身是不知道的,后来霍光一反常态地要保住那个太医淳于衍,这才引起了汉宣帝的怀疑。
宣帝始立,立微时许妃为皇后。显爱小女成君,欲遣之,私使乳医淳于衍行毒药杀许后,因劝光内成君,代立为后。---《汉书,霍光传》可是汉宣帝忍住了,他知道自己斗不过霍光,即使自己最爱的人被毒死,他也无可奈何。所以原本以为可以白头到老的一对,居然先走了一个,而且还那么的年轻,她去世的时候才不过十八岁而已。这是女子最美丽的年纪,也是汉宣帝永生难忘的年纪。
故剑情深的故事,使得汉宣帝永生难忘许平君。许平君的父亲许光汉其实也是一位罪人,遭受了宫刑才活了下来。所以许平君跟当时的汉宣帝刘病已之间,是门当户对的关系。大家都是罪人,就应该在一起。汉宣帝十分感激许平君在那个时候能够对自己不离不弃,因为汉朝女子改嫁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就是改嫁给汉景帝的。
汉宣帝登基以后,也带着许平君一起到了皇宫,当时群臣都希望汉宣帝将霍光的女儿立为皇后,这也是霍光的意思。可是汉宣帝说自己以前佩戴的一把宝剑遗失在民间,希望群臣能够帮他找回来。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了汉宣帝的意思,一个个都转而推举许平君为皇后。从此故剑情深的故事便流传了下来,每次想到许平君立为皇后背后的故事,汉宣帝都会老泪纵横。
许平君为汉宣帝留下了唯一的念想,后来的汉元帝刘奭。汉元帝刘奭其实并不得汉宣帝喜爱,因为刘奭非常喜欢儒术,对儒生十分重用,而且生性懦弱,这一点跟汉宣帝完全不同。汉宣帝偏爱法家,用法严苛。而刘奭却常常劝告汉宣帝,不要对大家这么严厉,待人要宽仁。汉宣帝几乎认为自己这个儿子脑子不好,但是没办法,每次看到刘奭,汉宣帝就能想起当年那个结发妻子许平君。
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由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曰“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而王母张婕妤尤幸。上有意欲用淮阳王代太子,然以少依许氏,俱从微起,故终不背焉。---《汉书,元帝纪》这个孩子是许平君留给汉宣帝唯一的念想,凝结着汉宣帝对许平君所有的爱。即使汉宣帝再喜欢其他儿子,也没有更换太子。刘奭的存在,就是许平君的延续,汉宣帝不仅是一位出众的帝王,也是一位钟情的情郎。后来他后宫佳丽三千,却依旧不能忘却糟糠之妻,可见汉宣帝的良心是非常好的。
总结:汉宣帝对许平君念念不忘,刘奭的太子之位也是沾了母亲的光。- 汉宣帝是在民间跟许平君结的婚,所以这两个人结合没有任何政治原因,是真正的相爱,比当时那些皇室子孙的结亲联盟要亲密的多。
- 许平君是非自然死亡,这让汉宣帝十分伤痛,明知道是谁下的手,却没有能力报仇,所以许平君的死,是汉宣帝永远的伤痛。
- 故剑情深的故事,让汉宣帝一再想起当年立许平君为皇后时的艰难,可见汉宣帝对许平有多怜爱。
- 许平君为汉宣帝生下了刘奭,这是许平君留下的唯一念想,所以就算刘奭再不争气,汉宣帝都不忍心废除。
失去的才是最美好的,汉宣帝失去了许平君,才会永生永世都不会忘记许平君。刘邦和吕后也是贫贱夫妻,后来还不是反目成仇了。
汉宣帝刘病已后宫佳丽三千,为何抵不过一个死去多年的许平君?
简单来说,是宣帝割舍不下。
我们常说造化弄人,汉宣帝刘病已就是被造化捉弄的那个人,原本他是尊贵的皇曾孙,祖父卫太子是汉武帝的嫡长子,就算一路传下来不是他继承皇位,他也大可当个悠闲的王爷,可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不仅使之沦为泡影,还让刘病已成为阶下囚。
巫蛊之祸中刘病已一家近乎团灭,曾祖母卫皇后和祖父卫太子自杀,祖母、父母均被诛连,才几个月大的刘病已也被抓进了监狱。
古代的监狱可没有现代监狱的种种措施,一个婴孩进去,除了死以外,好像没有别的出路,所幸廷尉监邴吉可怜刘病已,找了两个女囚犯哺乳照看他,一直到五岁才遇大赦出狱,被邴吉送往其外婆家抚养。
不久,风烛残年的汉武帝记起自己还有个曾孙,下诏将其收归掖庭抚养,恢复其皇族身份,也就是在掖庭,刘病已遭遇了一段狗血剧情——落魄皇曾孙被拒婚。
这段婚事属于还没出口就夭折的,其提议者是负责掖庭管理的掖庭令张贺,张贺原本是卫太子的家吏,而且很感恩卫太子的照顾,尽管他因巫蛊之祸受了下刑,但还是尽心对待刘病已。
等到刘病已十几岁的时候,该考虑婚事了,张贺寻思着把女儿嫁给刘病已,可他的弟弟张安世明确表示反对:“曾孙乃卫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县官,足矣,勿复言予女事。”(刘病已是卫太子的后人,巫蛊之祸没死,现在还有国家管吃管住,足够了,不要再说嫁女的事!)
刘病已怎么说也是皇族,为何张安世这么瞧不上?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时的张安世任右将军,权势只在霍光之下,后来汉宣帝议定麒麟阁功臣,他也位列其中,可谓显赫大臣,他的侄女纵使不能嫁入皇家,也可以嫁给诸侯王,何必下嫁给一个落魄皇曾孙?
或许是迫于弟弟的强势,又或许是张贺自己想想觉得对,就放弃了嫁女一事。不过张贺还是很关心刘病已的,自己的女儿不嫁,替他说门亲事也是可以的。
史书上说这门亲事是张贺说动的,但从女方条件和《汉书》的介绍来看,这个人选有可能是刘病已自己定的,因为女方是他的邻居——许平君。
许平君的父亲是许广汉,仕途非常不幸,原本是随侍武帝的侍卫,却因夜间错用了同僚的马鞍,而被诬告“从行而盗”,被处以腐刑,之后担任掖庭丞又出错,被贬为暴室啬夫。
巧的是,许广汉在掖庭的住所跟刘病已的住所很近,史载“与广汉同寺居”,而汉朝并无女子不得出门的规矩,年纪相仿的刘病已和许平君接触的次数应该非常多,暗生情愫也有可能。
不过许平君早有婚事在身,等她长到十四五岁,就该出嫁了,可就要结婚的时候,未婚夫挂了,这要在明清时期,那许平君肯定难逃克夫的污蔑,但在汉朝,并无多大影响,她继续待在娘家,准备嫁人就是了。
如果刘病已真的跟许平君有感情,那此时他肯定是喜出望外的,请一向照顾自己的张贺去提亲,也是顺理成章的。
为了说下这门亲事,张贺就请许广汉喝酒,喝着喝着提起了这门亲事,许广汉答应下来,估计他也觉得邻居小伙不错。可回家一说,许广汉的老婆不同意了,毕竟以当时刘病已的条件,还真没几个丈母娘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许广汉不顾妻子的反对,还是把女儿嫁给了刘病已。成婚后的刘病已并没有给岳父带来多大荣华,反而还需要靠岳父接济,这样才有钱出门求学游历,遍游三辅。
成婚一年后,刘病已的长子刘奭降生,仅仅过去三个月,命运便展现了它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无穷威力——穷小子刘病已登基成了大汉王朝的皇帝!
无怪乎刘病已登基令人惊奇,因为他跟前任皇帝的关系实在有点远了,早在他入掖庭的那年,汉武帝就撒手人寰,其幼子刘弗陵继位,也就是汉昭帝。
论辈分,汉昭帝是刘病已的叔祖父,可年龄却只比刘病已大三岁,登记时年仅八岁,根本无力处理朝政,所幸武帝给他留下了霍光、上官桀、桑弘羊等辅政大臣。
权力从来难以共享,辅政大臣们很快就开始了明争暗斗,有的病逝有的被杀,只有霍光笑到了最后,大权独揽。
汉昭帝的皇后是霍光的外孙女,霍光的打算是让外孙女诞下嫡长子,将来继承皇位,保持霍氏家族的荣华富贵。可计划赶不上变化,汉昭帝英年早逝,21岁就去世了,还没来得及留下子嗣。
皇帝绝嗣,正常程序就是过继一个,首选就是皇帝的侄子们,昭帝有五个哥哥,有十个侄子,可燕王刘旦曾想联合朝中大臣夺昭帝皇位,还是霍光解决的,虽然燕王三个儿子没被诛杀,但也不可能继承皇位;广陵王刘胥还在世,而且孔武有力、野心勃勃,霍光立他六个儿子任一个都是自找麻烦,于是只剩下了昌邑王刘贺(前任昌邑王在昭帝继位前后去世)。
谁也没料到刘贺来得快,走得更快,由于安插封国属臣惹恼了霍光,刘贺在位27天即被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被臣子废掉的皇帝。
废掉皇帝后,霍光也不敢自己坐啊,只好重新选人,吸取教训的他更加不可能选择昭帝的兄弟(只有刘胥在世)或者侄子,这些都是天然带有政治班子的,他干脆再往下一代,选中了毫无势力的刘病已。
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来,刘病已就这么成了汉朝的新皇帝,即汉宣帝,结发之妻许平君被封为婕妤。
为何不封为皇后?宣帝倒是想啊,可他初登大位,既无实权,又无政绩,朝堂上霍光权势滔天,后宫里上官太后最大,废刘贺也是以她的名义,宣帝的权力只来自于那些不服霍光的大臣,至于这些大臣是谁,宣帝也得慢慢观察,自然不会太急。
不久,大臣们请立皇后,人选是霍光之女霍成君。宣帝没有明说,而是下了一道诏书:寻找故剑。
大臣们心里明镜似的,立马改口请立许平君为后。由此可见,反霍光专权的大臣还是比较多的,霍光并不能强力把自己的女儿推上皇后宝座。
宣帝顺势立许平君为皇后,可霍光的夫人霍显不想放弃,她还想让女儿入主中宫,于是买通了女医淳于衍,趁许皇后生产之后以药毒杀,许皇后去世,谥恭哀皇后。
许皇后被毒害后,霍成君入宫,很快成为皇后,宣帝则表现出霍家好女婿的模样,对内宠爱霍成君,对外委任霍光,大汉朝堂风平浪静。
直到霍光去世,该来的还是要来,刘病已要收回自己的权力,而其过程,必然是灭掉霍氏家族。
霍氏家族掌权多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铲除的,刘病已采取捧杀的策略,一面不断提高霍氏的地位,一面逐渐架空收回他们的权力。
霍氏家族却没有感觉到自身危机,还在肆意妄为,尤其是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宣帝立长子刘奭为皇太子后,霍显非常不满地表示:“此乃民间时子,安得立?即后有子,反为王邪!”(民间时生的儿子怎么能当太子?我女儿有儿子的话,只能当王?)
霍显又使出了她的老手段,教女儿毒死刘奭,但宣帝对儿子的保护还是比较到位的,食物都由保姆试吃后再吃,霍显的阴谋一直没能得逞。
再转年,准备充分的汉宣帝逼霍氏家族造反,名正言顺地把霍氏连锅端,接着废黜了霍皇后。
很多人把宣帝灭霍氏当作是宣帝对霍显毒死许皇后的报复,这倒不一定,因为这是他收权的必要措施,霍氏是一定要灭的,而灭了霍氏以后,他怎敢让霍成君再当皇后,这一家可是用毒老手。
不过许平君去世了,宣帝只好将感情转向儿子,废掉霍成君后,为了保护刘奭,他特意选了无子又一向老实本分的王婕妤为皇后,令其抚养太子。
可惜太子并不类父,长大后柔仁好儒,看不惯父亲多用法吏,就劝宣帝:“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陛下用刑罚过度,应该多用仁义之道。)
宣帝当场就火了,把刘奭狠狠地训了一顿,还感叹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自此以后,宣帝日渐疏远刘奭,越发喜爱类己的淮阳王刘钦,一度想改立太子,可想到许平君跟自己一路走来,又不忍将其废弃,最终还是让刘奭坐在太子之位上面。
结语:未见时间的爱情
逝去的,永远是最令人想念的,宣帝跟许皇后自幼相识、少年夫妻,曾共患难,也曾共富贵,夫妻生活不管短短数载,许皇后留给宣帝的,只有娇俏可爱、贤良淑德和貌美如花,而没有人老珠黄。
爱情终将被时间消磨,或成为亲情,或转为疏离,唯有回忆长存,当时间流逝,回忆就成了对一个人的印象,许皇后在最美年华留下的印象,在宣帝心中的无可代替的,她影响了宣帝一生。
君不见金屋藏娇孤老长门;帝王歌姬自杀灭族;钩弋夫人因子被杀;唯有李夫人病容不见,才保有帝王思念、家族富贵(最终灭族只是咎由自取)。
如果许皇后能够一直伴随宣帝左右的话,未必会有这段帝后佳话,留下的很可能是长门之恨。
汉宣帝刘病已后宫佳丽三千,为何抵不过一个死去多年的许平君?
他是天潢贵胄,襁褓之时全家惨遭杀害,最后流落民间,长大后被人看不起,都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他;
她是官宦之女,家里虽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比平常人过得好,本可嫁一个好人过幸福的生活,却选择嫁给落难的他。
他与她结婚后患难与共,所以他富贵后不忘记她,哪怕是她被人害死了,依然对她恋恋不忘,还发誓要为她报仇。
他就是汉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的汉宣帝刘询,而她则是刘询的结发妻子许平君,那他与她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01,幼龙潜渊,自有天佑。刘病已出生于前91年,父亲是史皇孙刘进,祖父是太子刘据,而曾祖父则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
作为汉武帝的嫡系子孙,如果不出意外,他本可以一辈子付桂无忧的,长大后甚至有成为皇帝的可能。
但是,就在刘病已出身后数月,巫蛊之祸爆发了,其祖父刘据战败后自杀,父亲刘进和母亲史良娣以及两位兄弟全部被杀死,只剩下她一人侥幸活了下来,还被人送到长安的郡邸狱中关押起来。
帝生数月,卫太子、皇孙败,家人子皆坐诛,莫有收葬者,唯宣帝得全。
那时候刘病已尚在襁褓之中,没有人照顾,所以他在狱中待了几天之后,眼看就要被饿死了。
但上天眷顾刘病已,就在他快不行的时候,一个叫做丙吉的官员来到了郡邸狱,他的职务是廷尉监,是被汉武帝派去郡邸狱调查巫蛊之事的。
丙吉虽然受汉武帝派遣,但为人正直,对刘据抱有同情心,当他得知刘据唯一的孙子刘病已在狱中没人照顾之后,就在狱中找来老实本分的女囚胡组、郭征卿,并收拾出一件干净的牢房给她们住,让她们照顾年幼的刘病已。
尽管如此,由于生活环境所迫,刘病已几次生病都差点死掉,每次都是丙吉自己掏钱买药给他吃,他才活过来。
由于刘病已体弱多病,丙吉便给他起了病已这个名字,寓意是祈求健康平安。
等刘病已长到五岁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的灾难,他差点被杀死在狱中。
事情是这样的,那时候汉武帝已经决定立儿子刘弗陵为太子,但有一天一个望气者(类似于风水师)对他说,长安的监狱中有天子气。
这让汉武帝十分惊讶,为了斩草除根,他便下令郭穣作为使者,去杀掉长安二十六座监狱中的所有犯人。
郭穣不敢怠慢,去了好多座监狱,也杀了不少人,他在一天晚上来到郡邸狱,将自己的目的告诉丙吉,丙吉听完大惊失色,于是将郭穣赶走并关上大门,并对他说,普通人也不能这样杀掉,更何况是皇帝的曾孙呢!
郭穣碰壁之后,便回去找汉武帝告状,哪知道汉武帝也很惊讶,因为他第一次知道自己还有个嫡曾孙在监狱,他十分感慨地对左右说,这难道是天意吗?说完就下令释放监狱所有犯人。
就这样,刘病已因祸得福,被释放除了监狱,此时他已经四五岁了,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识外面的世界。
刘病已出狱后没几天,汉武帝就去世了,刘弗陵继位为帝,是为汉昭帝。
由于汉武帝去世前,曾留下将刘病已交给掖庭(宫女住的地方,秦朝时叫永巷,汉武帝时改名为掖庭)抚养的遗诏,刘病已因此进入宫中居住。
不过,别以为刘病已的生活能有多好,因为汉武帝虽然承认他的宗室地位,但没有给他任何爵位,所以他无法享受特权,其待遇也就和宫女太监差不多。
这个时候,刘病已又遇到了两个好人,一个是掖庭令张贺,另一个就是许平君的父亲暴室啬夫(宫中染坊的差役人员)许广汉。
在张贺和许广汉的照顾之下,刘病已不但吃喝不愁,还有人教他读书写字。
02,先得良人,再登帝位。张贺,汉武帝时期酷吏张汤的儿子,原本是太子刘据的属官,刘据死后受到牵连,被处以腐刑(也就是被阉割了),发配到掖庭担任掖庭令。
张贺与刘据的关系很好,一直对刘据的遭遇很同情,刘病已进入掖庭后,张贺念及刘病已孤苦无依,对其很照顾,私自拿钱出来赡养刘病已,还请来教师教刘病已读书,并让弟弟张安世的小儿子张彭祖陪伴再起左右。
许广汉,本是昌邑哀王刘髆的侍从官,刘髆死后,他曾跟随昌邑王刘贺到长安觐见汉武帝,但他后来在跟随汉武帝去甘泉宫的途中,因为误拿了别人的马鞍,结果被查出来,以偷盗的罪名被处以腐刑,发配到掖庭担任暴室啬夫。
许广汉被行刑的时间是前87年,那时候他只有三十岁,不久后刘病已也来到掖庭,刚好跟他住一间屋子,两人因此结识,而他也因为对刘据怀有同情心,所以主动承担了照顾刘病已的责任。
在张贺和许广汉的细心照顾下,刘病已逐渐健康成长。
由于刘病已聪明睿智,学习成绩很好,所以张贺经常在弟弟右将军张安世(与霍光关系好,得以升迁)夸赞刘病已,但张安世认为刘病已身份特殊,汉昭帝又少主在位,不应该刻意拔高刘病已,于是训斥了张贺。
贺闻知,为安世道之,称其材美。安世辄绝止,以为少主在上,不宜称述曾孙。
从张安世的态度来看,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刘病已那时候其实是个敏感人物,毕竟他是太子刘据的嫡孙,法理上是具有皇位继承资格的,是幼主汉昭帝潜在的威胁,这也是他为何没有得到应有待遇的原因之一。
等到刘病已十五六岁该娶妻的时候,张贺本想把孙女嫁给刘病已,但他在与弟弟张安世商议此事的时候,张安世很坚决地拒绝了,理由是他认为刘病已是罪人刘据之后,能够当一个老百姓,过简单的生活,已经是他的福气了,怎么还能将孙女下嫁给他呢?
曾孙乃卫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县官,足矣,勿复言予女事!
其实,张安世看不上刘病已倒是其次,关键是他怕霍光,因为霍光是支持汉昭帝的,他如果同意哥哥张贺将孙女嫁给刘病已,霍光会怎么想?
与张安世抱有相同心理的人,那时候还有很多,这就导致张贺四处为刘病已说亲,却没有一个人敢把女儿嫁给刘病已。
事情就这样耽搁着,直到有一天,张贺无意中得知了一个人,刘病已因此有了老婆。
事情是这样的,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那时候十四五岁,原本已经许配给内者令欧侯氏当儿媳,但后来欧侯氏的儿子生病死掉了,所以许平君便没有嫁过去。
后来,许平君的母亲找人给她算了个卦,说她有大贵之相,许广汉知道后很高兴,便准备帮女儿找个好人家嫁了。
不过,张贺不知道从哪儿知道了这件事,他还偷偷跑去看过许平君,认为许平君模样长得不错,便打算说服许广汉将女儿嫁给刘病已。
一天,张贺请许广汉喝酒,等许广汉喝得半醉了,他就趁机说,刘病已是当今皇帝的近亲,虽然他现在是平民,但以后他肯定可以封关内侯,所以你把女儿嫁给他不亏。
许广汉觉得张贺说得有道理,便同意了,回去之后将这事告诉给妻子,妻子暴怒,但也无可奈何。
贺闻许啬夫有女,乃置酒请之,酒酣,为言:“曾孙体近,下人,乃关内侯,可妻也。”广汉许诺。明日,妪闻之,怒。
许广汉又将这事告诉许平君,许平君认为刘病已虽然流落民间,但人品还不错,也同意嫁人。
就这样,在张贺和许广汉的主持下,刘病已与许平君结婚了,第二年年初(前74年)生下儿子刘奭,也就是后来的汉元帝。
在刘病已内心之中,他对许平君是非常感激的,因为别人都不愿意嫁给他,许平君却不顾世俗眼光,毅然决然嫁给他,不但照顾他的生活,还给他生了个儿子。
正所谓锦上添花固然好,但雪中送炭更可贵,许平君对于刘病已就是如此,而他也下定决心要对许平君不离不弃。
刘病已与许平君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要不是张贺和许广汉的接济,他们恐怕连自己都养不活,更不用说养孩子了。
不过,就在刘病已和许平君苦苦为生活奔波的时候,意外的幸福突然降临。
前74年四月,汉昭帝去世了,霍光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但刘贺在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后就被霍光废掉,皇帝之位因此空缺。
原本,霍光是没有考虑刘病已的,但太仆杜延年的儿子与刘病已关系很好,杜延年便向霍光举荐刘病已;再加上那时候丙吉因为受霍光赏识,已经入朝为官,他也在霍光面前说刘病已的好话,所以霍光最终决定拥立刘病已。
就这样,刘病已一夜之间,从一个平民,一跃成为了大汉皇帝。
03,痛失爱妻,隐忍待发。
刘病已登基之后,将许平君接入宫中,先是封为婕妤,数月后准备再封为皇后,但遭到了霍光的反对。
原来,霍光有一个女儿霍成君还没出嫁,他的妻子霍显就准备让他把女儿送入宫,成为刘病已的皇后,霍光表示同意。
于是,霍光先是阻止刘病已封许平君为皇后,继而寻求途径将女儿送入宫,但刘病已察觉了他的意图,便找来几个大臣帮他写好诏书并下发,霍光担心别人说他以权谋私,不得不同意了,许平君因此得以顺利成为皇后。
因为这件事,霍光和霍显对刘病已有些意见,但他们不能把刘病已怎么样,便将矛头对准了许平君及其家人。
按照惯例,皇后的父亲是要被封为国丈的,但霍光却以许广汉犯过罪为由拒绝,一年多之后才在刘病已的哀求下,答应封许广汉为昌成君。
立许婕妤为皇后。既立,霍光以后父广汉刑人不宜君国,岁余乃封为昌成君。
霍光的手段已经算是委婉了,他的妻子霍显的手段才叫狠,她派人盯着许平君,准备找机会将其暗杀。
前71年,许平君再次怀孕了,有个叫做淳于衍的女医生负责伺候她服用补药和安胎药。
刚好那时候淳于衍的丈夫有事找霍显帮忙,霍显因此心生一计,以让淳于衍帮自己毒死许平君为条件,调她的丈夫到安池监任职。
淳于衍起初担心如果毒死许平君,自己也活不了,但她的丈夫却说有大将军霍光保护,她这才答应下来。
一天,许平君让淳于衍为自己煎药,淳于衍便拿出霍显给她的一副毒药,全部倒在了汤药之中,然后拿去给许平君服用。
由于淳于衍平时忠心事主,所以许平君便没有怀疑,一口喝下了汤药,但没过多久就开始腹痛,不久后就死掉了,死时年仅十九岁。
在毒死许平君后,淳于衍立马逃离了皇宫,并将消息告诉霍显,霍显对其十分称赞,但并不敢重金酬谢,因为她怕被人发现。
没过多久,刘病已得知爱妻去世,哭得死去活来,还下令将所有医者全部抓起来,严刑讯问事情的真相,而淳于衍也在其中。
霍显得知这件事后,担心事情败露,便将事情原委全部告知霍光,吓得霍光出了一身冷汗。
霍光先是责怪妻子太过卑劣,但又担心受到妻子牵连,所以签署了对淳于衍免予问罪的命令,不久后淳于衍就被无罪释放了。
没过多久,就有人将霍光释放淳于衍之事告知给刘病已,刘病已是个聪明人,立马就知道害死许平君之人就是淳于衍,而指使者就是霍光。
但即便如此,由于霍光位高权重,党羽众多,因此刘病已不敢治罪于霍光,但仇恨的种子却在他心中埋下了。
更可气的是,许平君刚去世没多久,霍光便将女儿霍成君送入宫中,这让刘病已感到十分愤怒,但他没有发作,而是册封霍成君为皇后,其目的是为了麻痹霍光。
在随后的日子里,刘病已隐忍待发,他一方面继续重用霍光,另一方面隐藏自己对许平君深深的思念,并对霍成君宠爱有加。
04,南园遗爱,为妻复仇。
许平君去世之后,刘病已怀着悲痛的心情,将其安葬在杜陵南园(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许皇后陵亦称“少陵”),并给她上谥号为恭哀皇后。
恭,说的是许平君的为人;哀,说的是许平君的人生。
事实上,恭哀二字既是许平君的谥号,也是刘病已对许平君的感情表达。
但是,由于忌惮霍光,所以刘病已极少去南园祭拜许平君,他只是将这一份爱深深埋葬在心里,默默等待为她复仇那一刻的到来。
更让人感动的是,自从许平君去世之后,刘病已就没有真心对待过一位妃子了,哪怕是霍成君也是如此,他只是假意与霍成君恩爱罢了。
因此,纵然有后宫佳丽三千,刘病已也一个都不喜欢,他满脑子里都是许平君,但他也只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偷偷抹眼泪。
然而,刘病已没有等太久,他为许平君复仇的机会就到来了。
前68年,霍光因病去世了,刘病已得以接管朝政,但因为霍家势力庞大,所以他采取了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策略。
很快,刘病已便以各种借口,将霍家人及其党羽要么明升暗降,要么调往边关,从而一步步解除他们的兵权,并让自己的亲信接任。
经过一番操作,刘病已逐步掌握了兵权,霍家人因此开始着急,尤其是霍显,她竟然狗急跳墙,让女儿霍成君找机会毒害太子刘奭,然后改立亲近霍家的皇子为太子(霍成君没有儿子),但最终没能得逞。
因为这件事,刘病已加快了铲除霍家及其党羽的步伐。
前66年,刘病已羽翼已丰,霍家人都感到惶恐不安,一些人便开始策划谋反,但被刘病已及时察觉了,于是以谋反的罪名出兵逮捕了霍家人及其党羽。
最终,包括霍光妻子霍显、儿子大司马霍禹在内的所有霍家人都被刘病已处死,残害许平君的淳于衍则被灭族,被牵连致使的霍家党羽更是达数千人之多,只有霍成君一人活了下来,但也在被废黜之后不久自杀而死。
禹要斩,显及诸女昆弟皆弃市。唯独霍后废处昭台宫,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千家。
至此,刘病已不但为许平君报仇雪恨,还完全掌握了朝政大权,他也因此开启了他辉煌而伟大的皇帝生涯。
不过,刘病已后来也只活了十几年就去世了,死时只有四十三岁,但他在人生最后几年时间里,无时无刻都在思念许平君,一直到他去世前也是如此。
汉宣帝刘病已后宫佳丽三千,为何抵不过一个死去多年的许平君?
刘病已是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巫蛊之祸中,卫太子自缢身亡,一家人几乎全部遇害,只有尚在襁褓中的刘病已活了下来。起初,年幼的刘病已被关在长安的临时监狱中,这么小的孩子,如果没有人照顾,很快就将夭折,好在他碰到了好心人邴吉。
当时邴吉是廷尉官员,见刘病已可怜,就命女犯人给他喂奶,慢慢抚养其长大。一个在监狱长大的孩子,即便他是皇亲国戚,也没有丝毫幸运可言,甚至比不上普通百姓家的儿女。
除了邴吉的照顾,掖庭令张贺也曾供刘病已读书,还帮其张罗婚事,许平君就是刘病已的原配夫人。此时刘病已还不是皇帝,直到公元前74年,汉昭帝去世,霍光改立昌邑王刘贺为皇帝,奈何刘贺纨绔之气不改,被霍光废掉,随后才拥立刘病已为皇帝。
在旁人看来,此时的刘病已算是脱胎换骨,成了人上人,但刘病已并没有忘本,哪怕他有众多佳丽,他还是力排众议,将许平君立为皇后。刘病已有那么多后宫佳丽,为何抵不过一个许平君呢?
一、许平君是结发之妻,感情深厚
但凡是结发之妻,就跟之后的妃嫔有所区别,其一,总有个先来后到,另外,原配夫人大多可以做到不离不弃,哪怕丈夫穷困潦倒,也心甘情愿跟随一生。
史料记载“初,许后起微贱,登至尊日浅,从官车服甚节俭,五日一朝皇太后于长乐宫,亲奉案上食,以妇道共养。”
许平君就是一位贤妻良母,她的出身很低微,只是一名染工的女儿,可是直到她坐上皇后的宝座,也没有肆意妄为,而是仍然保持勤俭的作风,常常去拜见皇太后,恪守妇道、安分守己。
从一无所有到富贵荣华,夫妻两人仍是情深似海。在立皇后之前,刘病已和大臣们商议,大家一致提议,将霍光的小女儿立为皇后,毕竟当时霍光掌控着汉朝大权,立霍光的女儿为皇后肯定不会有错。
刘病己随后下诏,要找一口旧时的宝剑,大臣们这才明白,于是奏请许平君为皇后。可见纵使刘病已已经是帝王之位,也没有忘记发妻的恩情,故剑情深由此而来。
刘邦宠爱戚夫人,想要改立太子为刘如意,但他迟迟无法作出决定,源于他清楚吕雉曾跟他共甘共苦、颠沛流离。即使戚夫人再漂亮,刘邦也不会忘记那个曾在他一无所有之时,毅然嫁给他的吕雉,还有那个在田间地头相夫教子的身影。
朱元璋嗜杀无度,满朝文武没有人能劝得了他,但朱元璋只听马皇后的话。朱元璋要杀李文忠,在马皇后的劝说下,朱元璋才饶了李文忠一命。朱元璋要杀宋濂,马皇后为宋濂祈福,随后朱元璋才赦免了宋濂。
马皇后去世前,叮嘱朱元璋“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马皇后真正做到了爱民如子、贤良淑德,只可惜马皇后死后,那根最后的马缰绳失效了,朱元璋便成了一匹脱缰的烈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刘病己念及夫妻多年的恩情,将许平君立为皇后,许平君被霍显害死后,刘病已忍辱负重,挨到霍光死后,才对霍家展开疯狂报复,为了就是给许平君报仇。
二、旁人的丑恶,衬托出许平君的好
刘病已有很高的政治天赋,也是位难得的明君,但他曾经只是个落魄的普通人,一路之上他遇到了很多的好心人,有善良的邴吉,憨厚的张贺,还有妻子许平君。刘病已一度认为,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而从他成为皇帝以来,却发现诸多人性的丑陋。
霍光权倾朝野,家人也都是鸡犬升天,是霍光拥立刘病已为天子,所以刘病已对霍光也是推崇备至。只不过,霍光有个不靠谱的老婆霍显,将一切美好化为泡影。为了能让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苦无门路的霍显选择暗杀。
在许皇后身边有一位女医生,名为淳于衍,霍显要求在淳于衍利用职权的便利,给许皇后下毒,只要毒死了许皇后,霍家的女儿霍成君就可以继任为皇后。此事事关重大,既然霍显已经说出了口,那么淳于衍就不敢不同意,霍家的势力谁惹得起。
许皇后分娩后,淳于衍暗中下毒,毒死了许皇后。许平君死后,皇宫中调查皇后死因,淳于衍也被抓了起来,霍显怕事情败露,就将此事告诉了霍光。
起初,霍光是想让老婆去投案自首的,但他为了霍家的权势,和他自己的羽毛,将此事压了下来。许平君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死去,一时间,刘病已连惩罚凶手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推测,刘病已必定是知道凶手的,只不过当时霍光还活着,以刘病已的本事,暂时无法跟霍光抗衡。所以刘病已选择隐忍,他要积蓄力量,学习权谋之道,等到霍光去世后,再进行报复。
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在许平君死后,刘病已有任何变化,但从此之后,刘病已变得强硬且果决,在诛灭霍家的行动中可以看出,刘病已已经从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变成了一位有勇有谋的政治家。
三、刘病已重情重义
许平君已经去世,不论刘病已如何悲痛,他都无法挽回夫人的性命。要想让许平君安息于九泉之下,瞑目于天府之中,那就必须铲除霍家。
霍光去世后,刘病已将自己人提拔上来,比如丞相魏相、御史大夫邴吉、平恩侯许广汉。随后刘病已开始对霍家动手术,他逐步剪除霍家的势力,将军权牢牢抓在手中。
接着将霍禹、霍山等人的权力架空,来个明升暗降,把霍家逼到退无可退的地步。刘病已的目的就是逼迫霍家露出马脚,果不如所料,霍光死后,霍家没有一个人能撑起台面,慌乱之中霍家决定谋反。
只可惜,刘病已早就在暗地之中布置好了一切,在霍家叛乱之前,刘病已提前行动,霍氏全族被杀了个干干净净。在这其中,我们发现那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已经变了,他将权力牢牢控制在手中,像痛打落水狗一般,将霍家连根拔起,为的就是他给可怜的妻子一个交代。
“大仇已报,平君啊,你可以安息了,几十年后,我们在南园再见!”这大致就是刘病已最后想说的话。
参考资料:《汉书·列传第六十七》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汉宣帝刘病已后宫佳丽三千,为何抵不过一个死去多年的许平君?
汉宣帝刘病已和许平君之间的爱情历来被传唱,但要说刘病已有多爱许平君,也不见得,当然刘病已确实在继位之后力排众议让许平君做皇后。但如果简单的将其定义是刘病已很爱许平君,似乎是说不过去的,倒不如说这是刘病已在反抗,反抗谁呢?自然是权臣霍光,霍光想让自己的女儿做皇后,刘病已自然是不愿意的,他又不傻,怎么可能培植一个如此强大的外戚势力呢?
刘病已本是汉武帝的曾孙子,本可以凭借优越的出身尽享荣华富贵,但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改变了四代人的命运。刘病已还在襁褓中就从皇室成员变为阶下囚,多亏了廷尉监邴吉派两位女囚犯哺乳他,使他在阴暗的监狱中得以生存。
刘病已并非不知道这个曾孙的存在,只是太子已经选择了刘弗陵,刘病已这一支就只能将错就错下去,只有这样,刘病已的命才能保住,后来刘病已就生活在掖庭,多蒙祖父的家奴张贺照顾,虽尝遍了人间疾苦,但却积累了宝贵的人生财富。
也就是在掖庭,刘病已和许平君成了婚,许平君的父亲也是倒霉,摊上了两件事,第一件就是错拿了马鞍被判定为偷窃罪,按律当斩,结果花了钱被执行了宫刑,和太史公一样,然后就成了了太监,做了宦官丞。后来他又因为在搜索罪犯的过程中搜索不力再次判刑,就到了掖庭,还和刘病已住在一个房间过,后来他就做了暴室啬夫,也算是有点小小的权力。
等到刘病已长大,在张贺的做媒下,刘病已就和许平君在公元前75年成婚,有意思的是,当时许平君的母亲非常看不上刘病已,觉得刘病已一辈子就废了,很不想做成这门婚事。结果结婚第二年,西汉朝廷就出了事。
先是皇帝刘弗陵去世,因为他没有儿子,霍光便迎立刘贺为帝,刘贺不太听话,还不到一个月就被霍光废黜了,然后霍光就看中了刘病已这个在朝中丝毫没有背景的皇室成员,推刘病已为皇帝,即汉宣帝。
这时的汉宣帝没有实权,只能听任霍光的摆布。为了强化自己的势力,霍光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宣帝。刘病已知道霍光打的什么主意,自然不愿意,霍光当时是权臣,甚至能够废立皇帝,这样的权力让刘病已害怕,他不想有这样的一个外戚,到时候他只能成为傀儡皇帝。于是他顶住压力立了许平君为皇后。
那时候的刘病已不是不知道霍光的能力,不是不知道自己应该隐忍不发,但是却也没有想到霍光的能力如此之强,他以为让许平君做了皇后就能让霍光断了让女儿做皇后的心思,但却没想到就是这样的想法让许平君送了命,许平君在生二胎的时候,霍光的妻子霍显买通女医给许平君下药,许平君还不到20岁就离开了人世,留下了三岁的儿子刘奭,即后来的汉元帝。
许平君的死给了刘病已当头一棒,他知道自己现在根本没有力量与霍光相对抗,于是霍光的女儿顺利入宫做了皇后,而刘病已也开始积蓄自己的力量,准备将权力夺回来。为了铲除霍家势力,刘病已假装对霍家信任有加。直到霍光去世,刘病已便正式开始了权力收拢的阵势。一边提升霍氏地位,一边架空他们的权力,然而霍氏显贵惯了,并没有提高警惕。
霍显不满立刘奭为皇太子,还教导女儿毒死他。这次刘病已对儿子的饮食安全层层把关,先让奴婢试吃,没事后,方可给太子食之。所以,霍显的阴谋一直没能得逞。再转年,刘病已逼迫霍氏造反,趁势灭了他们,并废黜了霍皇后,刘病已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也算是为许平君报了仇,这和爱情没有关系,对于许平君,刘病已更多的应该是愧疚,毕竟如果不是他执意让她为后来阻挡霍光将手伸进后宫,或许许平君也不会那么早就死了。实际上,刘病已和许平君的婚姻生活不过才四年,而属于两个人的小生活可能没有一年,他们在公元前75年结婚,那时候刘病已还住在掖庭,还是个“废人”。
那时候他们是最平凡的一对夫妻,或许也算是相亲相爱,然后第二年就生下了汉元帝。而也是在公元74年,刘病已被接进宫做皇帝,一切就变了,权力的斗争开始成为刘病已的日常生活,而许平君或许什么都帮不上刘病已。两人之间有这样的经历,很难说会有很深的感情,但毕竟也算是患难夫妻,相互扶持还是有的。
汉宣帝刘病已后宫佳丽三千,为何抵不过一个死去多年的许平君?
孑然一身时的人性温暖,试问谁能割舍?
许平君,嫁给刘病已的时候,刘病已还只是一个被众人排斥的“皇曾孙”,父亲是被曾祖父汉武帝所杀,祖父乃是戾太子刘据,即便他是皇族之人,但这些敏感的过去所造就的身份,令当时张安世之兄张贺说出了想要和刘病已联姻的时候,张安世开口训斥阻止。
要说明白许平君这个人,其实要从刘病已的前半生来看,许平君在遇害的时候,年龄也仅仅是二十岁不到,关于她的人生,记载并不多,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刘病已的故事中,或者是霍家的故事中侧面反映出来的。
许平君,一个改变了刘病已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一个重要女子。
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爆发,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被一场巨大的阴谋针对,霍去病和卫青已死,公孙贺父子也被处刑,卫家的倒塌无可避免。
在太子刘据抵抗失败后,卫子夫自尽明志,逃出长安的时候,刘据想要带走儿子刘进,但刘进为了自己的儿子,留在了长安,最终遇害。
这个让“皇孙”刘进甘愿付出性命的儿子,正是后来的汉宣帝刘病已。
刘病已虽然还不懂事,尚在襁褓之中,但他的命运悲惨到什么程度?
他的父母都遇害,祖父更是在不久后被迫自尽,汉武帝知道自己的“曾孙”还是一个婴孩,于是放过了他,可也把这个婴儿押进了“郡邸狱”中。
所以,刘病已自幼的遭遇决定了,他根本不可能受到汉武帝的宠爱,是个八九不离十的,皇族“弃人”。
刘病已能够健康长大,主要是靠着一些以往和刘据交好的故人,经过故人的层层庇护,刘病已在一种极其压抑和艰难的环境下长大了。
当汉武帝病重的时候,监狱方向曾有“天子”之气流淌,汉武帝十分恐惧,但听说自己的“曾孙”就在狱中的时候,他又无可奈何,只可叹息这是命运,于是大赦犯人,刘病已因此恢复了自由身。
在出狱后,刘病已被母家“史家”领回抚养,缺少了数年至亲之人的刘病已,终于感到了家人的温暖。
虽然生活很不顺遂,但是刘病已仍旧以自己的方式过着自己的年少时光,游历民间,走遍山水,就像个普通人一样,这个未来的皇帝,是大汉历史上,除了刘邦以外,唯一一个当过“草根”的皇帝。
后来这个“草根”,因为许广汉的青睐,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份爱情,也是最重要的感情。
许广汉,正是许平君之父。
对于刘病已而言,许广汉也是重要的恩人,也曾抚养过他。
本来许平君是要许配给别人为妻的,但因为对象意外早亡,所以许平君的婚事作罢。
许广汉因此决定让许平君嫁给当时这个没有任何优势的“皇族子孙”,可别以为当时嫁给刘病已是什么高攀的事情,实际上有些人还敬而远之。
许平君的母亲就因为许广汉嫁女给刘病已,差点闹翻,根本原因就是刘病已身份太过敏感,在世人眼中,刘病已就是“罪人”之后,这皇族的身份不仅没用,还有些讽刺意味。
就这样,刘病已和许平君成功地成了亲,在一开始,不管是史家人还是许家人,他们都不曾认为刘病已有可能当上皇帝,因此压根没有巴结刘病已的意义。
直到汉昭帝驾崩,而他又没有留下子嗣,这一切才出现了变局。
汉武帝驾崩前,留下遗命,霍去病之弟霍光,成为顾命大臣,霍光因此掌控了朝堂最高权力。
在汉昭帝驾崩后,文武百官找来了刘髆之子,当时的昌邑王刘贺即位新君,谁知道刘贺当了皇帝不安分,种种行为激怒了霍光和张安世,于是刘贺被废,史称汉废帝。
刘贺被废了,再选新皇帝成为了当务之急,就是这个时候,有人推荐了前太子的孙子刘病已。
当时的刘病已已经文化十分精通,为人处事也非常得体,霍光再一想,刘病已与霍光到底是有些“亲戚”关系的,于是让刘病已进了宫,侍奉上官太后(汉昭帝皇后)一段时间,最终让刘病已平稳登基。
刘病已改名为“刘询”,史称汉宣帝。
汉宣帝的登基,这是世人想象不到的,在汉宣帝登基的背后,必然也有一些政治上的妥协,后来霍光和霍家的“权倾朝野”,和这分不开关系。
在刘病已登基之后,众人都想着让霍光的女儿嫁给刘病已当皇后,就连霍光也是这样想的。
本来按照政治逻辑来说,刘病已必然是会同意的,但是他却反对了,他告诉大家,他在民间有着妻子和儿子,他想要立自己的正妻为皇后,她正是许平君。
这件事让霍家和皇后许平君埋下了“间隙”,许皇后进宫后,获得了大量的荣华富贵,生活和昨日天差地别,换谁也想不到,刘病已竟然有着如此的人生轨迹。
而刘病已对发妻的这一份感情,也可以说是惊艳了一个时代,不论古人来者,都鲜有刘病已如此重情义的皇帝,但归根结底,都还是许家人给了刘病已真正的,家的感觉。
可西汉的政治往往都会伤及无辜,一切的美好都是短暂的,因为许平君很快就会陷入一场阴谋之中,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因为霍光权势滔天,他想着让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嫁给刘病已,将许皇后废掉,立自己的女儿为皇后。
刘病已虽然事事都按着霍光的思路来,但这件事情,刘病已是一直反对的,于是乎,霍光便用了非常的办法。
那就是,毒死许皇后。
公元前71年,许平君再次怀上了刘病已的孩子,将要分娩的时候,被霍光的妻子安排的“女医”淳于衍下毒药害死。
淳于衍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和霍家做了政治交易,许皇后的死亡,让汉宣帝无法接受,在历史中,没有记载汉宣帝当时如何悲伤和愤怒。
但后来的安排中,可见许平君之死,是改变汉宣帝后半生的大事件。
许平君被安排在了“杜陵”,杜陵这个地方,和刘病已年少的经历息息相关。
在和许平君的“青梅竹马”的岁月中,杜陵之地,一直是他们两个人的重要记忆,以至于汉宣帝登基后,将杜陵所在的地方,作为自己的陵墓,所以这才有了杜陵。
许皇后已死,立霍成君之事不能再拖延,汉宣帝忍着悲痛,将霍成君立为皇后,看似这是霍家的胜利,但实际上,霍家后来的悲剧,就是在此引起。
霍光以为自己赢了,但实际上他也老了,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霍家的支柱倒塌。因为汉宣帝数年的勤政,朝堂势力大多数向汉宣帝靠拢。霍光一死,为许平君报仇之事就要提上日程。
在霍光死后不久,霍家蠢蠢欲动,他们和汉宣帝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霍光的妻子一直对汉宣帝不满,于是还想出了“谋反”之计。霍家谋反,这是当时的大事,可还未等成功,就被汉宣帝镇压下来了,于是霍家全家、全族都被诛杀,其中一条罪名便是,当年毒杀许皇后。
霍家被灭,霍成君被废,霍光死后不久,一切都变了样。
对于霍家,汉宣帝早已经容忍到忍无可忍,许皇后之死,让汉宣帝隐忍多年,或许这也是对霍家拆家灭族的根本原因,霍光当年乃是霍去病念亲情带来长安的一个普通人,最后一步步到了这个地位,却残害皇族,不论功劳如何,罪应当死。
而许平君,这一个汉宣帝的“糟糠之妻”,单纯无辜,最后成为政治牺牲品死去。经历过大起大落的汉宣帝,叫他如何不悲伤,又叫他如何对霍家有好感。
在此之后,汉宣帝致力于国家崛起,打造了“昭宣”的时代中兴,公元前48年,汉宣帝也走到了人生尽头,驾崩于长安未央宫。在他死后,葬入了杜陵,那里躺着已经沉睡了多年的发妻,和刘病已老去的身躯不同,那具美丽的灵魂,一如多年前的青春和真诚。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