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为什么不杀薄姬?
在吕后眼里,薄姬有存在感吗?一丁点都没有。可以说,刘邦活着的时候,薄姬就已经不受重视了,吕后只眼红戚夫人,几乎把薄姬给忘的一干二净。跟电视剧里说的完全不同,薄姬其实就是刘邦宠幸了一两次以后的弃妇,要不是儿子刘恒争气,自己运气不错的话,这辈子比谁都惨。
薄姬原来是魏豹的夫人,后来被刘邦强抢,薄姬本身并不出名,不过长得应该还不错。所以魏豹做魏王的时候,将她纳入后宫。可不是司马迁说的薄姬能生天子这种无聊的话,主要是长相还不错。后来刘邦击败了魏豹,也看上了薄姬,当时的薄姬还没有怀孕,就被刘邦给收入了自己的后宫仪仗队。不过薄姬这个人生性寡淡,所以刘邦跟她好了几次以后,对她也提不起兴趣,索性就抛弃了她。
汉使曹参等击虏魏王豹,以其国为郡,而薄姬输织室。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内后宫,岁余不得幸。---《史记》直到刘邦去世,都没有想起来自己还有这么一个老婆在后宫,可怜的薄姬在后宫独守十多年,好在她生了一个儿子,而当时的儿子是可以让后宫妃子们抚养的,所以薄姬才不算那么惨。
刘邦给了刘恒代国封地,其实也是不重视的表现。代国地处最北边,跟匈奴接壤。当年刘邦封自己的哥哥刘老二为代王,可是这家伙不给力啊,匈奴打过来以后,他立刻带着家产跑路了,地盘也不要了,百姓也不要了。可见代国这个地方常常遭到匈奴的侵害,刘邦将年幼的刘恒封为代王,可见实在是没有好地方给他了,就算是有好地方,也舍不得给他。
刘恒的待遇如此,可见薄姬当年的待遇也好不到哪儿去。据说刘邦在宠幸过薄姬一两次以后,薄姬怀上了刘恒,从此刘邦再也没有见过薄姬。这是十分残忍的事情,被封代王的刘恒,从小也没有得到过刘邦多少眷顾和照料,所以也几乎没有出现在吕后的面前。在诛杀戚夫人之前,吕后基本上把薄姬和刘恒给忘了。
吕后诛杀戚夫人,诸王子赶紧表示效忠。刘邦去世以后,刘恒就被打发到了代国去了。吕后上台以后,果然对刘邦的姬妾下手了额,尤其是戚夫人,那个她最痛恨的女人。戚夫人自己被吕后做成了人彘,下场悲惨。她儿子刘如意也被吕后毒杀,一生中最痛恨的敌人终于被除掉了。这个时候吕后开始瞄准其他刘邦的妃子和后人,尤其是刘邦的长子刘肥。
这位坐拥七十多座城池的齐王刘肥,一直都是吕后的眼中钉。好在刘肥对吕后恭敬的很,还主动拜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为干娘,让她统治自己的封地,这才躲过一劫。而最北方的代王刘恒,始终没有任何机会进宫,似乎大家已经把这位王爷给忘了。吕后却没有忘记。
吕后不仅没有杀掉刘恒,反而将薄姬送去了代国安享晚年。谁也猜不透吕后到底是怎样的心思,因为她杀掉了刘如意,逼死了赵王刘友,又差点杀掉刘邦长子刘肥,却对刘恒格外关照,甚至将他母亲薄姬送去了代国安度晚年。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就能明白,当年戚夫人受宠的时候,不仅薄姬没有得到宠幸,岁数大的吕后,同样也没有得到过宠幸。
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於天下,便。---《史记》这两个女人是同病相怜,在后宫之中,薄姬也寡淡的很,没有任何心机和野心。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薄姬一度跟吕后的关系非常好,常常坐在一起聊天。而汉文帝刘恒跟汉惠帝的关系应该也不差,至少常常在吕后身边打转,惹得吕后比较开心。小孩子在身边可以打发无聊的时光,所以吕后对刘恒和薄姬是有一定感情基础的,没有杀他们也是情有可原的。
宫廷政变过后,薄姬刘恒成为最大赢家。吕后专权的这段时间,他将吕家的人,全都送到宫里来做了大官,掌握了朝中军权。可是当吕后死了以后,陈平和周勃立刻发动了政变,将吕氏一党全都铲除了。这个时候他们便开始考虑改立皇帝的侍寝了,汉少帝显然不能继续做皇帝了,即使是刘盈的后代,也是吕后余党,将来铁定要找自己报仇的。所以陈平和周勃选中了远在代国的代王刘恒。
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辛酉,捕斩吕禄,而笞杀吕嬃。使人诛燕王吕通,而废鲁王偃。壬戌,以帝太傅食其复为左丞相。戊辰,徙济川王王梁,立赵幽王子遂为赵王。遣硃虚侯章以诛诸吕氏事告齐王,令罢兵。灌婴兵亦罢荥阳而归。---《史记》刘恒他老妈薄姬是个没有外戚支撑的人,生性又比较善良平淡,所以刘恒来做皇帝,对这些大臣是最合适的。果然在大家的簇拥下,刘恒进入长安登基为帝,就是后来著名的汉文帝。而薄姬在一生淡薄之后,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延续了大汉王朝的统治。
总结:吕后与薄姬同病相怜,对无助的刘恒也有怜悯之心。- 薄姬原来是魏王魏豹的小妾,后来刘邦大军击败了魏豹,刘邦看中了薄姬,便纳入了后宫,可是宠幸了几次以后,刘邦就把这个女人给忘了。
- 刘邦给了刘恒代国的封地,那是最偏远危险的地方,跟匈奴紧靠着,看得出刘邦不太喜欢刘恒。
- 刘邦去世以后,吕后开始清理刘邦的宠妃和后代,在杀掉了刘如意和戚夫人以后,其他王子赶紧表示效忠,而吕后在这种声威之下,似乎已经忘掉了远在代国的刘恒。
- 其实戚夫人和吕后的命运是很相似的,都是被刘邦抛弃的女人,所以他们同病相怜,甚至于关系还不错,所以吕后当政以后,不仅没有责难薄姬,反而将她送到了代国儿子那里安度晚年了。
- 一场吕氏政变过后,刘恒成为了汉文帝,而对一切淡薄的薄姬,却成为最大赢家,可笑命运无常。
吕后为什么不杀薄姬?
薄姬是婢女出生,无意之中被刘邦宠幸,回来也不受宠,差不多被刘邦遗忘了,做为女人,吕后同她有感同身受之意。薄姬生下儿子以后,自毁容貌,向吕后表示自己永无争宠之心,也教育刘恒打小学会谦卑,在吕后母子面前附小做低,打消了吕后的忌惮,对于对自己母子毫无威胁的人,吕后还是放过了薄姬母子。
吕后为什么不杀薄姬?
薄姬是汉文帝刘恒亲生母亲。是有智慧低调女人。薄姬原本是魏王豹姬妾,楚汉相争彭城之战刘邦被项羽打败,魏王豹背叛了刘邦。刘邦让韩信渡黄河北上打败魏国,曹参抓获了魏王豹和薄姬。作为俘虏的薄姬在荥阳汉宫织房里纺织,有一天刘邦去织房看薄姬有点姿色宠幸了她,刘邦有流氓行为,然后把薄姬给忘记了。薄姬有两个好姐妹,曾发誓富贵好事不相忘。这两个好姐妹陪刘邦玩耍,把薄姬事情又当成笑话说出来,刘邦又想起招见薄姬。薄姬说我做梦一条龙盘缠身体上,刘邦说我成全你。结果生出刘邦第四子刘恒。汉朝建立后,戚姬儿子刘如意由代王转为赵王后,刘恒做了代王。簿姬有心计又姿色一般不和众妃嫔们争宠。和吕后一样属于年长色衰失宠的处境,有同命相怜感觉。刘邦死后,吕后逐渐掌权,把刘邦宠幸争风吃醋的妃嫔姬妾几乎都收拾了,而对很老实、寡言少语、不争风吃醋的薄姬不错。让薄姬到代地和儿子刘恒一起生活。后来刘恒成为汉文帝,作为嫁过魏豹和刘邦的薄姬地位得到上升,成为皇太后。
吕后为什么不杀薄姬?
吕雉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但实际上她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杀死戚夫人,最大的原因是铲除政敌而不仅仅是情敌。而至于薄姬,她对吕雉既不构成威胁,也没有争宠,反而是被刘邦遗忘的人,对于这样一个人,吕雉为什么要杀死她呢?
刘邦死后,吕雉把戚夫人制成了人彘,那些受到刘邦宠爱的宠妃,也一个个被囚禁了起来。但是薄姬似乎却得到了格外的厚待,她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吕雉还让她离开了京城,到了代地自己的儿子在刘恒身边,可以说安享晚年。那是因为薄姬自从跟随刘邦之后,就没得到过什么宠幸,除了为刘邦生下了刘恒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值得提及的事情。戚夫人则总是跟在刘邦身边,因为刘邦对他的宠爱,并且喜欢她所生的小儿子刘如意,因此便萌生了废长立幼,废掉刘盈和吕雉的念头,才给戚夫人和刘如意带来了杀身之祸。
从薄姬的角度来说,薄姬这个人处事比较低调内敛,从来不去抱怨谁,也不去埋怨谁,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更不会去争权夺势。儿子刘恒被封为代王,去了边陲之地,哪里临近匈奴,随时都可能有性命之忧,可以说并不是什么好地方,但儿子刘恒也没有抱怨和诉苦,而是在代地经营了自己的一番事业,还拥有了一批可以为自己孝死命的忠勇之士。刘恒和刘如意最大的不同是:刘如意身边只有一个周昌,还没有什么用,而刘恒身边的人既有能力又有智慧。吕雉想动薄姬,也要考虑一下刘恒的感受,所以他做了个顺水人情,让薄姬到代地去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以安抚刘恒母子。
有人只是看到了刘恒的仁厚,却没有看到他的刚强,因为吕雉也曾经想让他离开代地去做赵王,刘恒当然知道做赵王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吕雉要对自己动手,他拒绝了吕雉的要求,来了个概不奉召,就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刘恒是很有底气的,他已经不畏惧任何人,作为实力雄厚的诸侯王,就算是面对实际上已经代天子之权的吕雉,他也可以无所畏惧。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吕后为什么不杀薄姬?
历史上总有许多人是拥有开挂人生的,而 有的人就是编程BUG,一个BUG却可以改变整个历史走向。西汉历史上有好几个BUG式人物,最后走上了主程序,薄姬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讨论吕后,刘邦的后宫时总会提到戚夫人,而很少会提到汉文帝的生母薄姬,实在是因为这个薄姬是刘邦的后宫中毫无存在感,如果不是她的儿子最后成了汉文帝,可能汉书上都不会出现她的名字,她也会像那些没有名字的宫女一样,成为刘邦后宫佳丽中无名氏的一员。
吕后是刘邦这出大戏中当仁不让的女主角,从嫁给刘邦的那一刻起,就担起了贤妻良母好儿媳妇的角色,反观刘邦的行为,就完全有点霸道总裁花心渣男的味道了。打仗战败,被敌人追,为了自己能逃跑出来,竟然狠心推自己的儿子下马车,这哪里是亲生父亲干的出来的事。
自己还打仗一路抢夺一路的女子,充实自己的后宫,而这薄姬这是这样来到刘邦身边的。
薄姬的母亲曾请先生为薄姬算命运,算命先生说薄姬将来会生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是将来的皇帝,薄姬的父亲一听这个预言,便将她送入宫中,做了魏王豹的妻子,魏王豹也认为自己的老婆生的儿子会当皇帝,那自己一定是皇帝之命,然而这个算命先生所指的皇帝命的人居然是刘邦。
魏王豹被曹参打败后,薄姬便被收入了刘邦的后宫之中,最初在豹室做一些粗使杂役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刘邦的召见。有一天,刘邦到豹室中参观,无意中发现了薄姬姿色不错,当晚便宠幸了她。也正是这一夜恩宠,薄姬竟然怀孕了,十月怀胎之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恒。
这一夜之后,刘邦再也没有对薄姬有过恩宠,这样的人,对于吕后而言根本不是竞争对手,也不是威胁。吕后当时的最大劲敌是戚夫人以及她的儿子如意,这对母子二人,严重威胁到吕后母子二人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吕后掌权后,第一件事是处置戚夫人。
薄姬能逃过一劫,并不是因为她的手段利害,而是她实在太弱,弱到高手根本不愿意和她过招,吕后放过她,实是因为看不上她。
但是她却是一个被命运特殊照拂的女人,刘邦死后,她地位低下,无法留在宫中,便随自己的儿子去封地代国养老,最终又随着自己的儿子回到长安,成为了大汉的太后。
吕后为什么不杀薄姬?
薄姬,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汉文帝刘恒的生母。
薄姬是一位典型的江南美女,娇小玲珑,温柔大方,性格内敛,而且有一颗特别聪慧的头脑。
她原是魏王豹的女人,后来听信女算命先生许负的预言: 薄姬将来生下的儿子,一定做皇帝。
这魏王豹也是很二的人,他没有细问女神仙,今后诞下的娃,父亲是谁?
魏王豹内心开始澎胀了,很快与刘邦分道扬镳,他要离开刘氏集团,另起炉灶,自己开公司做老大。
殊不知,很快被刘邦灭掉了。
魏王豹寄以厚望的女人,最后成为刘邦后宫的奴婢。
做了大半生屌丝的刘邦,最后通过自身努力,登上九五之尊。
有一次,刘邦来了后宫的厨房,看到正在帮工的薄姬,虽然这女人一身素衣裹身,不施粉黛,却天生一付超凡脱俗的美丽,刘邦一下子被迷住了。
天黑之后,就把薄姬召来,临幸了她。
仅此一次,薄姬怀上了龙种。
之后,后宫嫔妃众多的刘邦,似乎遗忘了这个女人。
簿姬生下刘恒后,母子俩相依为命,低调做人。
公元195年,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死了,刘盈上位,吕雉成为摄政皇太后。从此大权在握,为了巩固自己和儿子的地位,生性残忍又极有政治头脑的吕雉,开始了一轮又一轮清洗异已的铁腕行动。
首先,将最大的政敌韩信诛杀,又将最大的情敌戚贵妃做成人彘。
紧接着,吕后又大开杀戒,凡是存在的或潜在的敌人,一律杀戮,不留后患。
但,吕后为什么不杀薄姬?
同病相怜吕雉是刘邦的原配妻子,在刘邦打江山时期,始终夫唱妇随,同甘共苦,后来刘邦的老爹和吕氏,都成为项羽的人质,险些丢命。
而始终追随刘邦身边的戚夫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坐江山后,
作为第一夫人的吕雉,由于人老珠黄,倍受冷遇,而仅有一次临幸的簿姬,也从此深居后宫,难得见刘邦一面。
基于此,吕后和薄姬可以说是同病相怜。
薄姬低调薄姬本是奴婢出身,由于意外被刘邦临幸,意外怀孕,被封为妃子。
在杀机四伏的后宫,薄姬选择了隐忍。
她始终低调到尘埃里,如空气般的不存在。
她做人的原则,内敛,少言,无争,与人为善。
她又有超凡的智商,知道吕雉总有一天会东山再起,所以始终站队在吕雉一方,甚至为了表白忠心,她不惜毁容。
教子有方薄姬生下刘恒后,便知道这是刘邦一时冲动的结果。于是作为母亲的薄姬,从小就教导刘恒该如何低调做人,刘恒也是个从小听话的孩子,对于薄姬的话,总是言听计从。
薄姬在刘恒8岁时候,就带着他离开皇宫,逃出杀机四伏的权力中心,到了边远的地方做代王,同时,薄姬母子始终低调,对吕太后更加恭敬有加,同时恪尽职守,为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守土戍边。
所以,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同时又对吕雉不构成任何威胁的人,而且始终对自己有用的人,即使,吕后再歹毒凶残,冷血无情,她也找不到杀害薄姬的理由。
汉惠帝刘盈英年早逝后,作为刘邦独一儿子的刘恒,在众大臣的拥立之下,成功登上皇位,是为汉文帝。
最后果真应验了算命女大师许负——当初的预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