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演义来说,如果赤壁之战前曹操未称王而归政于刘协,刘备会放弃荆州之地回归朝廷吗?
这就有点道德绑架的意思了,说老实话,在起义前期,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那都是大汉朝的忠臣,只有在什么情况下,一位忠臣才会想到去谋反呢?在他不断打胜仗的情况下。很显然曹操这个时候已经在不断打胜仗了,他的内心也膨胀了。那么如果他此刻归政于汉献帝,刘备会不会放弃荆州之地回归朝廷呢?江湖小晓生为您分析一番。
曹操原本也是赤胆忠心一枚。曹操这个人,在前期绝对是一等一的大忠臣。他在实力单薄的情况下,强行竖起了大汉朝这杆旗帜,要知道袁家两兄弟可都放弃大汉朝了,袁术甚至自己都要称帝了。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能够对汉献帝礼敬有加,这是不简单的。很多人说他这是在利用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观点。
那个时候大汉朝已经名存实亡,汉献帝流落街头没人想去接他回来享福,所以谁对他好,在那个时候来说,谁就是大忠臣。再说了曹操初期对汉献帝各种尊敬,那可不是光靠装就能做的出来的。那需要实实在在对汉朝的一颗忠心,当然了将来如果皇帝扶不起来,完全可以换一个嘛!曹操是想要成为周公那样的人。
曹操是在什么情况下转变的呢?曹操的性格转变,跟他的成就是脱离不了干系的。最初曹操只有兖州这个弹丸之地,跟袁绍袁术是没办法比的。所以他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可是后来就不一样了。曹操先战败了吕布,夺取了徐州。随后击败袁绍等人,夺取了中原四州,这个时候的曹操终于取得了不世之功。他充满了野心和锐气,希望在有生之年荡平天下。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是个人都会选择往上走一步。曹操已经到了自己不往上走不行的地步,他手下的那些人一个个拼死拼活地干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想要加官进爵吗?你做了丞相,这还不够,因为有人想要坐你坐的位置,那你干嘛去?自然是要封王了。所以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心态已经发生了转变,他可不再是一个忠于大汉的忠臣,而是一位枭雄了。
如果这个时候曹操忽然放弃权力,刘备会怎么做呢?当时的刘备一心想要在荆州闯一番事业,可是如果这个时候曹操忽然放弃了权力,所有军政大权都交给了汉献帝。那么肯定是汉献帝御驾亲征荆州了,这个时候的刘备会选择怎么做呢?他真的会甘心将荆州交给朝廷吗?我觉得绝对会。以《三国演义》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其实刘备之所以能够被当时的人所钦佩,不仅仅是因为他有本事,更因为他有一层皇叔的身份。
当年曹操带着刘备前往许昌的时候,汉献帝可是认了刘备这个叔叔的,所以刘皇叔的威名这才远播开去。这个时候你说刘备能不投降汉献帝吗?如果他不投降,只有一个下场,成为众矢之的,因为汉献帝已经在曹操的帮助下一统北方,此刻只需要收服江南就可以一统天下。所以刘备如果不投降,那就是大汉朝的敌人,他将失去皇叔的保护光环,将会变得一文不值。甚至连他的两位兄弟都要离他而去。
刘备有没有其他出路呢?自然还是有的。除了投靠汉献帝,刘备自然还是有其他出路的,那就是公然叛乱了。如果他不选择投降汉献帝,那只能是以反贼的名义出现在世上,这种性质可就完全不同了。他俨然就成为了第二个孙权,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势力,并没有名义上的汉室宗亲作为依靠和支撑了。他必须要靠自己的力量来经营荆州这片土地,包括后来的益州,都失去了大汉正统的名声。
这么一来的话,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 首先人才不会依靠刘备,因为刘备成为了反贼,谁会愿意跟着反贼做官呢?
- 其次就是兵马不足,没人愿意当兵了,百姓们吃了一次黄巾军的苦,可不想再吃第二回,所以百姓们是绝对不想参加刘备的军队的。
- 那刘备可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人才凋零之下,刘备集团并不能支撑多久,随后便会被汉献帝所灭。
刘备这一生,最大的光辉其实就是刘皇叔这个头衔。这个头衔将他从织席贩履的小贩,彻底包装成了一个上层主流社会的精英。这在当时是非常管用的一招,因为刘备随时可以利用这个身份赢得其他人的尊重。关羽张飞包括诸葛亮之所以誓死追随刘备,最初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他有汉室宗亲这块招牌,可以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做事。
所以他只有交出荆州地区,投靠汉献帝,这是他唯一的出路。一旦反叛,刘备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失去希望。不过曹操还政给汉献帝的几率为零,因为曹操自己已经享受到了权力带给他的诱惑,他是不可能再将这种感受还给汉献帝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