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雍正刚获得大位便要杀邬先生,是怎么回事?历史上是这样吗?

如今的雍和宫已经变成了著名的佛教景点,当年这里是雍正的故居,也是乾隆皇帝出生的地方。谁都想不到的是,雍正在做皇帝之前,曾经在这里度过了多少个难熬的日子。仅看雍正王朝,我们就可以知道,作为雍正最得力的帮手,邬思道无疑是非常称职的。每次遇到危险的时候,邬思道总是能够帮助雍正化险为夷。但是在雍正掌控了全局以后,什么都没有做,而是第一个回府里看邬思道,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雍正已经控制大局,他回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善后。

从康熙去世开始,雍正就已经控制了紫禁城内的局面,他做皇帝也已经落实了。这个时候他忽然冒着大雪赶回来,跟邬思道说现在宫中情况不明,为了安全着想,回来住最后一个晚上,顺便来看看邬思道。其实他回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邬思道,其他人好收拾,唯独这位邬先生是不好对付的。剧中有一个细节,说是十七爷有事情来找雍正,被邬思道给一口回绝了,还说什么皇帝没有私事。其实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十七爷前来,其实就是为了弄死邬思道,好在被他一口回绝了。不等雍正反应过来,他立刻用三不可用来堵住了雍正的嘴,让雍正伤感起来。

第二,雍正为什么非要杀掉邬思道呢?

其实不仅是邬思道,但凡是参与过夺嫡事情的所有人,其实在那天晚上都遭到了暗杀,唯独只有邬思道是活下来了。邬思道知道太多雍正的秘密,如果不除掉邬思道,将来那就是雍正的污点。夺嫡之路上自然是要做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邬思道显然就是帮助雍正策划主导这一切的主要人物,所以雍正的所有秘密邬思道都知道,这哪里还能活下去?其次就是邬思道这个人过于精明,此刻大事已经办成了,邬思道如此精明的人,可不能再留下去了。他是雍正的一个秘密,也将永远成为一个秘密。

第三,最终被真情所打动,放走了邬思道。

其实这一切都是一瞬间的事情,当时雍正已经想好了如何杀掉邬思道,只是想听听邬思道最后是怎么想的。他说邬思道的名分他会好好想想,其实根本就想不出来,因为雍正压根就不想去任用这么一个比自己还要精明的人,还知道自己这么多秘密的人,所以雍正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打算下杀手了。没想到邬思道立刻回绝雍正,并且说出了三个不可用的理由。这三个理由句句都戳中了雍正的泪腺,我们可以发现,在雍正眼中可是真的含着泪的。第二天邬思道立刻就背起行囊离开了这里,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怕雍正回过味儿来,重新找邬思道算账,那可就麻烦了。

第四,你可以知道我在哪里,但是你永远都找不到我。

即使雍正这么对待邬思道,邬思道也从来没有记恨过雍正。因为邬思道明白帝王之术,这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必须要做的事情。当年邬思道逼死高福的时候,其实也是因为帝王之术在作祟。他是懂得帝王之术的人,所以他深切地明白雍正为什么要杀掉自己。后来他陆续到了李卫和田文镜那边做事,一方面可以躲避雍正,另外一方面确实践行了当天晚上对雍正的承诺,让雍正知道自己在哪里,但是却又找不到自己,因为每次他都会趁着雍正来的前一天离开自己的所在地。这件事就比较玄乎了,知道他在哪里,是希望雍正放松警惕。却又找不到自己,也就是告诫雍正,不要再杀我了,你也找不到我。

第五,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邬思道才是雍正的真爱。

在地方上,邬思道先是帮助李卫整治了江苏的贪腐问题,后来又跑到山西去,帮助田文镜一起查案,将诺敏这个欺骗皇帝的家伙给收拾了。后来直接转而投奔到了田文镜帐下,成为了田文镜的幕僚。帮助田文镜实行新政,后来又帮他押送粮草到年跟要大营。在西北大营中,帮助年羹尧找到了叛军的地理位置,提前为雍正结束了平叛之战。要知道那一战是雍正的生死之战,邬思道能这么卖力地位雍正做事,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两个人一定是真爱。

《雍正王朝》中,雍正刚获得大位便要杀邬先生,是怎么回事?历史上是这样吗?

《雍正王朝》这部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一遍看不懂,两遍看热闹,三遍才能看出点门道,雍正获得大位,立即就要“杀”邬先生,就是一处,但是邬先生在这部戏中属于超神的存在,又岂会毫不知情,于是简单几招便将其化解。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实际上邬先生和雍正皇帝并没有多少交集。

雍正是否要杀邬先生

很多人发出疑问,雍正为何要杀邬先生,剧中也没有说要杀邬先生啊!其实这个是有的,我们从剧中可以详细分析雍正是否要杀邬先生。

一、见面先一拜,预示着二人关系已发生变化

康熙离世,八子多嫡之争瞬间达到高潮,经过一系列波涛汹涌,皇四子雍正获得大位,稳定住了局面。而这时其没有在皇宫之中稳定局面,反而连夜回到家中,与邬先生“会面”,邬先生见此,立即来了一个以前从来没有的大拜,而雍正虽然说:“不用如此,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不要做这生分模样”,但是虽然如此,也暗示了二人的关系发生了转变,不再想以前一样了。

二、今晚一见十分难得,雍正专门为其所归,暗藏祸心

二人寒暄之后,雍正开始引出正题,直接对其说道:“今晚一见十分男的,我本来在皇宫之中守陵,但是宫中情形不明,我今晚回来略住一宿,顺便来看看你”,这里有个重点,“顺便来看看你”,但是真实的情况确是很显然的专程为其所来,因为宫中其实已经被雍正控制住,这样一来宫中才是最安全的,倘若宫中都护不了雍正的安全,那么就没有安全了,所以雍正回府很显然是多此一举,但是显然不是这样,所以雍正是有特殊目的,暗藏祸心的。

三、探问虚实,府里为何有这么大的变化

雍正皇帝接下来问:“老十三也太谨慎了,丰台大营的兵还看不住一个院子吗?用着还把顺天府和偏坡营的兵都调过来吗”,这老似简单的一问,但是实际上是雍正很谨慎的发问,必须要掌握一切不明的事情,只有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可以按自己想法行事。但是现在却有其他的兵马势力,因此自己不得不谨慎。

四、雍正发怒但也妥协,试探邬先生

如若正常,雍正听完外面新来的兵马是邬先生安排过来,保护自己安全,应该非常的放心,但是雍正没有,反而莫名其妙的生起了气,站起身来,转过身去,一脸严肃的突然对邬先生说道:“你的名分我会慢慢安排的”。以上的都是推测,而在这里则可以真正的看出雍正是真的具有杀邬先生之心的,一是因为雍正对邬先生私自安排的行为有些不满意,二是因为雍正隐隐的发怒了。如果雍正起初没有暗藏祸心,这两点是不成立的。

五、雍正听完邬先生“三不可用”和“半隐”的说法后,雍正眼圈中含有“不一样”的泪花

面对邬先生说出的“三不可用”以及“半隐”的说法后,雍正很明显的发生了变化,态度发生了转变,少见的眼中隐隐的透露出了“不一样”的泪花,这个泪花有感动,有懊悔,有释然,这个懊悔就是雍正因为自己的私心就要杀害帮助自己十多年的一个人而引发的情绪。由此可见雍正本来是对邬先生有杀心的。

以上单独的一点并不能很明确的说明什么,但是五点加在一起,意图则是已经很明显了,雍正皇帝确实对邬先生存有了杀心。

雍正为什么要杀邬先生

很多人还对比表示质疑,人为起杀心也得有理由动机,雍正邬先生二人平时好好的,为什么突然就起了杀心了呢,也没有动机啊!而我认为雍正要杀邬先生的原因有二。

一、邬先生知道很多雍正的秘密

雍正自己有一个特殊的机构,叫做“粘杆处”,作用就是暗中帮助雍正收集一些情报。由此可见雍正在还是王爷的时候也暗中做了很多事情,而邬先生就是总策划与总执行。这样一来,邬先生就近乎知道了所以雍正的秘密,而其中或许有很多就是雍正争夺皇位所做的事情,因此邬先生知道太多雍正的秘密了,所以这便让雍正起了杀心。

二、邬先生其才近妖

邬先生在《雍正王朝》是一个近妖的存在,无论对于何种事情都能够算无遗漏,分析的完全准确,这样的一个人若为自己所用当然是一个无穷的助力,但是若不为自己所用,则是一个巨大的祸害。而雍正登基后,说实话也想给邬先生一个好的安排,但是邬先生一直处于暗处,没有人知道,而且原本还是一个前朝的罪犯,又身有残疾,而且自己皇位还没有坐稳,实在是不好安排,而若不能给邬先生满意的安排,邬先生对自己怀有怨言,与自己为敌也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以上两点便是雍正对邬先生起杀心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是邬先生没有察觉到,以及如何化解,而是必然要发生的,没有办法避免。

历史上真实的邬先生

历史上也确有邬先生其人,但是却不是《雍正王朝》中的那样,而是雍正时期,雍正的心腹大臣田文镜的幕僚,也就是田文镜的师爷,这个师爷可不是一般的师爷,而是一个近神的师爷,田文镜每每有处理不了,或者不知该如何是好的事情,邬先生仅仅三言两语便能将其化解,可以说很神,因此后来此人逐渐的传出了名声,甚至雍正皇帝也听说了此人,该对此人进行了嘉奖,但是也仅此而已,并没有《雍正王朝》中的那么神。

《雍正王朝》这部戏最大的特点就是,剧中没有任何一处是没有必要存在的,环环相扣,每一处戏都有他的独到之处,以及存在的必然性。就去雍正与邬先生这段戏,看似很平常的一段对话,但是其中暗含着激烈的交锋,以及生死存亡之大事。雍正话语平常,但是却连连放大招,而邬先生也不甘示弱,见招拆招,最后化解危难,精彩至极。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关系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