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二世为何最后全家被枪决?

都知道克里米亚美女检察长娜塔莉亚·波克隆斯卡娅吧,一段时间这个女的很有名,她坚定地支持普京的克里米亚半岛政策;现在,她被任命为俄罗斯驻佛特角大使。

但就是这么一个笑颜如花的美女,却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铁杆粉丝,她极端地看待列宁等无产阶级领袖,她甚至认为,末代沙皇对俄罗斯的贡献超过任何人,除了别的沙皇。

美女出生的时候,沙皇被打死已近百年,她有这种“沙皇崇拜”、对苏维埃的偏见,当然是后天接受的;那么,在沙皇被逮起来的当年,可想而知是什么样的状态和氛围。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杀,这就是主要原因。沙皇家族不彻底消失,俄罗斯将永无宁日、苏联也不可能建立起来。

当然还有别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并且这个尼古拉二世的运气也不太好,以至于全家被杀;另外,尼古拉二世也不是白莲花,他的手上沾满了鲜血。

一、尼古拉二世是个什么样的人

尼古拉二世出生于1868年5月18日,他父亲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母亲是丹麦公主;尼古拉二世的老婆是德国路德维希四世和英国爱丽丝公主的女儿阿里克斯,婚后改名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

爱丽丝公主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第三个孩子,所以,尼古拉二世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婿;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孙,他母亲是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长女、尼古拉二世的大姨,所以,尼古拉二世和乔治五世是嫡亲的表兄弟。

实际上,当时的欧洲各国王室基本都是沾亲带故的,因为他们的婚姻就在王室这个小圈子里转,按照他们的说法,是要保持“皇室尊贵的血统”;但按照优生学来说,这样转下去,会一代不如一代。

尼古拉二世一出生就身体虚弱、性格优柔寡断,可能就是遗传的原因;而他唯一的儿子从小就有“血友病”,这完全是他的皇后从英国王室带来的。好在王室不差钱,尼古拉二世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教育,会说一口流利的德语、英语和法语,也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

只要有机会,老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就派他到世界各地访问,增加见识。1891年,年轻的尼古拉王子来到日本,差点被日本人砍死,脸上留下来永远的刀疤,他心里恨死了日本人,这也是后来日俄战争爆发的一个小原因。他是俄国皇帝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到过亚洲的人。

二、尼古拉二世是个荒唐且冷酷的人,双手沾满了鲜血

1894年10月20日,尼古拉二世继位,一开始,他就宣称要像他父亲亚历山大三世那样,“坚定不移地、不可动摇地坚持独裁专制原则”。但他缺乏的是他父亲那种铁的意志和在俄罗斯社会的威望;更没有他父亲圆熟的政治手腕。

他很荒唐地宠幸一个叫拉斯普廷的妖僧,把沙俄宫廷搞得鸡犬不宁,这个妖僧几乎淫遍了沙俄贵族,还猥亵尼古拉二世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奥尔加公主和二女儿塔季扬娜公主。因为皇后信任这个妖僧,她常说:圣人总是被人诽谤。所以尼古拉二世也信任,在民间传为笑话,被民众鄙视。

尼古拉二世在民间还有一个绰号:嗜血尼古拉。因为在1896年,他加冕的时候,发生了“贺登卡”事件,争抢礼物的民众发生踩踏,当场死亡两千多人,几万人受伤。出现这样的事件,尼古拉二世和皇后跟没事一样,照样出席各种酒会、舞会,寻欢作乐,其冷酷无情、漠视生命可见一斑。

在很多事情上,尼古拉二世都听从皇后意见,他大肆搜捕反对者,抓住后严厉处置;为了迎合表哥乔治五世,他不惜对另一个表哥、德皇威廉二世宣战,导致俄国牺牲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沙俄向德国宣战,最高兴的当属英国,所以,俄国当时有人说尼古拉二世的皇后是英国间谍。

1904年的日俄战争,沙俄惨败,尤其对马海战,沙俄更是丢掉一个舰队。消息传到尼古拉二世那里,他只是看了一眼天空,说一句:今天天气不好啊。然后就带人打猎去了。

1905年1月9日,俄罗斯各地的工人到彼得堡向沙皇请愿,尼古拉二世说:他们想杀害沙皇,随后就是暴力镇压,枪击、刀刺、马踩,当场打死一千多人、打伤二千多人。因为这一天是星期日,所以就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著名的“流血的星期日”。

尼古拉二世不光是对本国人民残酷无情,在他当沙皇的时期,对中国的侵略也达到顶峰。我国东北大片领土沦丧,各种惨案不停,好几千手无寸铁的中国拼命被沙俄匪军屠杀。比如惨绝人寰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三、下台前乱哄哄的局面

应该说,沙俄的人民真能忍,他们对生活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即使尼古拉二世如此冷酷无情、荒诞不经,他们还保持着对沙皇权威的信任。这主要源于沙俄长久的农奴制,大奴隶主为了保持自己特殊的利益,天生要维持沙皇的统治,形成上下一致维护沙皇的氛围。

尼古拉二世继位后,也做了一些改革,比如:确立宪政制度、设立国家杜马、进行土地改革等等。不过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围绕稳定沙皇的统治为出发点,而不是兴利除弊、改善民生。终于,日俄战争的惨败、一战的巨大失败,沙俄迎来了革命。

1914年7月,沙俄对德宣战,尼古拉二世和皇后在圣彼得堡皇宫的二楼阳台上,高唱“上帝保佑沙皇”,他们在为民众鼓气、为即将开赴战场的士兵鼓劲。但是,俄罗斯压根没有准备好战争,所以,开战不到一周,就死了7万多人,而这时正是皇后和妖僧拉斯普廷闹得正欢的时候。

面对战场上的不利局面,沙皇不断裁撤官员、重组内阁。各种谣言在宫里宫外流传,有妖僧淫乱后宫的传言、有皇后是英国间谍的讨论。

1916年12月,皇室其他成员杀死拉斯普廷,他们还打算让一直对尼古拉二世吹枕头风的皇后下台。这几乎是一场小型的政变,并且得到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母亲的支持。

前线的形势更加糟糕,到1916年底,近200万军人战死;由于劳力都上了前线,农村没有人种作,粮食价格到了没有人买得起的地步,大街上到处是饥民、流浪汉、卖儿卖女者。要求沙皇和皇后退位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但是,尼古拉二世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一股脑怪罪到内阁和官员那里;对于反对者,就是武力镇压。而官员和内阁,基本都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不管你沙皇的国家有什么问题,他们只要沙皇不倒,这样,他们的地位就很稳当。

被派往街头镇压反抗的士兵都来自贫苦的底层,他们对反抗者有着深深的同情。矛盾越积越多,终于在1917年2月27日,俄国革命(二月革命)正式爆发。随后的形势急转直下,由沙俄的资产阶级组建的临时政权将尼古拉二世一家人软禁在了宫殿里。

四、尼古拉二世一家悲惨的结局

尼古拉二世一家被软禁,这时本打算让表弟尼古拉二世一家到英国避难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在大臣们的反对之下,改变主意不要他们去。

而俄罗斯革命的形势一日三变,无数问题解决不了,临时政府感觉到大的变局就要来临,他们还是想保护沙皇一家的,于是就在1917年5月,把尼古拉二世一家人安置到乌拉尔山脉里的托博尔斯克。

出发前夕,俄罗斯临时政府的总理克伦斯基和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叔叔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见了尼古拉二世最后一面。虽然是“最是仓皇辞庙日”,但是,当时在场的所有人恐怕都没料到最后的结局会来得这么快、这么惨。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苏维埃武装起义,推翻了无所作为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临时政府安置在托博尔斯克的尼古拉二世一家,又被新政权于1918年4月转移到商人伊帕季耶夫在叶卡捷琳堡的寓所里关押。

1918年7月16日深夜,正在睡觉的尼古拉二世一家被叫醒,他们被带到住处的地下室,直到这时,尼古拉二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枪毙。当行刑队长宣布“罗曼诺夫王朝的皇室亲属们继续向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乌拉尔执行委员会决定枪决你们”时,尼古拉二世惊讶地“哦”一声。

随着这声“哦”,枪声大作,无数子弹射出,顷刻间,包括沙皇一家七口、一个御医、一个御厨、二个仆人在内,共11人全部被枪杀。随后,他们的尸体就被浇上汽油烧毁,残骸被埋在附近的一个山洞中。

五、尼古拉二世为什么被杀

实际上,从1917年开始,尼古拉二世就没有一点威胁,下面的军队基本不听他的。但是,“十月革命”成功以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国内的“保皇党”对新生的政权发起了疯狂的进攻,他们一度逼近到关押沙皇的地方;如果尼古拉二世被“保皇党”挟持,一个分裂的政权马上出现,而新生的苏维埃立刻陷入被动,他们反而成为叛军;

第二,外部势力对苏维埃压迫太狠。开始,大批皇室人员,包括尼古拉二世的母亲都逃到国外,苏维埃也是睁一眼闭一眼;但是这些人到了国外,马上组织力量对国内的新政权发起进攻,军队几乎打进苏联;

第三,包括旧贵族高尔察克在内的大批前沙皇武装,虽然部分承认新政权,但是他们不愿意丢掉以前的利益,他们带领军队对苏维埃发起的进攻是最致命的。

最后,恰巧尼古拉二世被关押在仇人的地盘上。形势越来越严峻,枪毙尼古拉二世是个解决之道,因为把他除掉,反叛势力就没有了抓手。

而负责在叶卡捷琳娜堡看守沙皇一家的指挥官雅可夫·尤洛夫斯基是个犹太人,他恨死了尼古拉二世,因为就是尼古拉二世时期,实行了对俄罗斯犹太人残酷的迫害政策。

据说尤洛夫斯基得到的命令是杀掉尼古拉二世,但他要杀尼古拉全家。为了合理合法,他向列宁发报要求枪杀所有人,并说:“如果反对请立即电告”,随后,立即连夜处决沙皇全家。即使有电报也是枉然。

六、他们怀念的是那个“侵略扩张”的沙皇时代

总之,这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当年的混乱世道,沙皇成为一些人的精神寄托;当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杀后,这虚无缥缈的寄托也没有了。

但苏联为此得罪了几乎所有欧洲国家,这是不争的事实,毕竟沙皇和这些国家的王室是嫡亲的亲戚;另外,跑出去的贵族、皇室都是有钱、有闲的人,他们花钱组织媒体天天骂苏联;苏联解体了,现在骂俄罗斯。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还有大批的组织对尼古拉二世进行宣传,比如俄罗斯就有一个“纪念皇帝尼古拉二世的狂热者联盟”,他们在怀念那个时期的大国威风、怀念那时贵族的尊荣。

这样的人不是少数,他们已经有许多人进入到俄罗斯政坛,开头提到的克里米亚美女检察官波克隆斯卡娅就是其中一个。比如他们要求封杀一切有损沙皇形象的文化作品;他们要求将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和托洛茨基列入恐怖分子名单,因为他们“谋杀了善良亲切的皇帝和他的家人”。

实际上,俄罗斯人对尼古拉二世不一定怀念,他们怀念的是那个“侵略扩张”的沙皇时代;这也是这个民族固有的“保守”特点的一部分。

尼古拉二世为何最后全家被枪决?

1918年,俄国罗曼诺夫王朝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被俄苏维埃政府处决。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说这是“愚蠢的暴行”,曾被俄当局隐藏了80年之久。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起义军队占领克里姆林宫,俄罗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流落民间,统治俄国达300年之久的罗曼诺夫王朝寿终正寝。尼古拉二世全家有七人(沙皇夫妇及三女一子),临时政府并未来得及对沙皇一家做出判决。

俄罗斯的政治形势就再一次发生巨变,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起义军临时政府统治,并接管了看守沙皇一家的任务。尼古拉二世努力与保皇派取得联系,希望能有机会逃生。以保皇党派为主的白卫军逼近,莫斯科肃反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下达密令,乌拉尔工兵农可以代表苏维埃政府寻机处决沙皇一家。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之后,布尔什维克执政第一个月,死于各种原因的受害者就达数十万之多,其中尼古拉二世灭门惨案最为冷酷和血腥。尼古拉临死时都不相信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会处死他,惊问“什么?什么?”因为列宁曾被尼古拉流放过三年,尼古拉认为这三年对待列宁没有僭越人道的标准。所以,尼古拉表现的异常震惊。

1918年7月17日凌晨,叶卡捷琳堡秘密警察头目接到布尔什维克中央指示,带领十几名枪手把沙皇一家骗到地下室处决。女孩子们赶紧把宝石等首饰塞进内衣裤中,因为之前许多东西都被人偷走了。与沙皇一家在一起的还有他们的家庭医生尤金·波特金,宫女玛利亚·德米多娃,另外还有一个男仆与厨子。

他们被带到了地下室,荷枪实弹的卫兵们走了进来。负责行刑的首领卢洛夫斯基向他们宣读:“请注意!我现在宣布乌拉尔工农兵代表苏维埃的决定。鉴于你们的亲属在继续向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乌拉尔执行委员会决定枪决你们。”尼古拉惊诧地往前走了一步,接近口吃地问“什么?什么?”枪声已响,他最先被打死。子弹首先打中了尼古拉二世,他的妻儿也随后中弹。其余被关押的皇室成员也在沙皇被处死前后,遭遇了相同的命运。尼古拉被满门抄斩,毁尸灭容。

遇害者共11人。被枪杀的5位孩子分别是:22岁的长女奥莉佳,20岁的塔吉雅娜,19岁玛丽亚,17岁阿娜斯塔茜雅,最小的王子阿列克谢才14岁。据参与者沃依柯夫等人回忆说:枪决后进行了毁尸,历时3天,尸体被毁容,用斧和锯肢解、洒上硫酸、扔到了废矿井里。当局为掩盖罪恶,后来把关押处决沙皇的房子彻底摧毁,连纪念女皇的叶卡捷琳堡也改名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尼古拉二世夫妇以及3名女儿的遗体,于1993年在叶卡捷琳堡被发现。

1998年,根据当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命令,尼古拉二世家族的遗体被隆重安葬在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罗大教堂中。尽管DNA测试已证实遗骸身份,但俄罗斯的正统教会并未承认。2007年,在发现尼古拉二世夫妇遗骸地点附近,更多疑似皇室成员的遗骸被挖掘出来,经过DNA测试,测试人员认定他们是阿列克谢王储和玛丽亚女大公,死时分别是14岁及19岁。他们的遗体暂时被保存在俄罗斯档案馆。

2018年,是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杀100周年,俄罗斯东正教会希望王储、玛丽亚女大公遗体能与尼古拉二世夫妇、姐妹合葬。但承认遗骸的身份,此事事关重大。2000年,尼古拉二世家族被俄罗斯东正教会追封为殉教圣徒。如果身份确实,尼古拉遗骸将会被视为圣物,接受信徒祷告。俄罗斯东正教会方面已提出调查请求,要求重启先入葬的5人遗体,进行DNA核对工作。

尼古拉二世为何最后全家被枪决?

在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逊位的一年后,1918年7月17日凌晨两点,一直被关押的沙皇一家及四个忠心的仆人,被叫到在叶卡捷琳娜堡居住的地下室内,行刑人员只简短的宣布了死刑令,就下达了处决的命令,沙皇夫妻二人、子女五人和四个仆人全部中弹身亡。

在此之前,统治俄罗斯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家族成员,已经有至少19人被处决,罗曼诺夫家族几乎被灭门。为什么已经宣布退位,已被关押,也毫无权力,更未曾表现出反革命迹象的尼古拉二世一家,仍然被枪杀呢?

第一,最直接的原因,沙皇一家被关押的叶卡捷琳娜堡危在旦夕,为了防止沙皇一家落入敌人的手中。虽然末代沙皇未表现出任何反革命的迹象,但是他的身份,就是最重要的武器。

所谓“怀璧其罪”,当时布尔什维克的敌人,也就是白军,已经马上要打下叶卡捷琳娜堡了。也就是说,此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走程序完成审判,为了防止尼古拉二世落入敌人手中,只能事急从权,将其迅速枪毙。

第二,根本原因,作为沙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就是最好的反对派旗帜,也是苏维埃敌人,白军最好的“共主”,只要尼古拉二世存在一天,规模庞大的反对派,就始终有一个共同的旗帜。

而一旦尼古拉二世逃脱升天,进入反对派手中,就将意味着皇权复辟的成功,也将意味着尼古拉二世在欧洲庞大的亲戚们的帮助下,能够号召、集结欧洲更多的国家和保皇势力的支持。这种情况,显然对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红军来说极为不利。

第三,严酷的形势。十月革命推翻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后,苏维埃政权并没有立刻成为全俄的统治者,相反,苏维埃几乎成为俄罗斯所有势力的共同敌人,敌对势力蜂拥四起。同时,由于恐惧这个新生的政权,列强们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经精疲力竭,但依然派出了规模庞大的干涉军,同时对于反对势力进行大力支持。

全俄罗斯境内烽烟四起,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风雨飘摇,随时可能被敌人扑灭。因此,苏俄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按照程序,对于末代沙皇进行一步步审判。

第四,处决沙皇,也可使反对派失去了共同的旗帜,使他们内部四分五裂。事实上,苏联这么做也成功的达到了目的。虽然反对派势力十分庞大,但是内部却极度混乱,与其说白军是被红军消灭,还不如说白军在彼此的内斗中走向灭亡。

第五,处决沙皇,也进一步增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合法性。如果沙皇一直活着,哪怕是已经退位的沙皇,在国际社会和俄罗斯人的心目中,他都是是最具权威和合法性的国家领袖。沙皇的存在,也会给许多反对势力存以“念想”,更会成为列强干涉内政的最好筹码,这显然对于红色政权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第六,处于内战的俄罗斯,彼此手段十分血腥。刚开始在内战初期,缺乏斗争经验的布尔什维克经常被白军欺骗,放下武器的红军,也经常被大量屠杀,因此,彼此的手段都开始变得毫不留情。处决末代沙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罢了。

尼古拉二世为何最后全家被枪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电影在中国非常风靡,尤其是《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年》两部电影。

就我个人来讲,这两部苏联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拍摄的老电影,起码看了20多遍,如雷贯耳,倒背如流。其中,电影《列宁在1918年》有这样一个非常令人震撼的镜头——当时,在列宁格勒的一个大剧院正在上演俄罗斯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正当演员们在舞台上聚精会神的表演,台下观众如痴如醉的观看时,一位苏维埃“契卡”(肃反委员会)官员全副武装地走上舞台,站在一群小天鹅中,铿锵有力地大声宣布:苏维埃最高委员会决定判处沙皇尼古拉死刑!顿时,据场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乌拉”欢呼和暴风雨般的掌声。

就在“契卡”宣布判处沙皇尼古拉死刑的前夕,1918年7月16日晚,尼古拉二世全家极其仆人,在叶卡捷琳堡一个地堡来被“契卡”处决。从此,俄罗斯尼古拉皇族如同法国路易皇族一样被从肉体上消灭。这两个国家从此断绝了可能“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尼古拉二世在统治期间是一个暴君,他参加一战,镇压革命,侵略中国,割去中国150万平方公里土地等等,罄竹难书。

俄国十月革命后,沙皇一家被逮捕,但他暗中勾结保皇党军队,伺机逃跑。苏维埃最高委员会决定彻底解决沙皇和保皇党问题,让他们断了念想,从肉体上消灭沙皇尼古拉一家。

尼古拉二世为何最后全家被枪决?

第一次世界大战又被称之为“欧战”,因为这场战争主要是在欧洲进行的,其波及范围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

但是一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力并不逊色于二战,从某种角度上看,二战就是一战的延续。

第一次直接大战直接导致了欧亚四大帝国解体,分别是: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在这其中,德国、奥匈、奥斯曼三国的皇帝或苏丹都保全了姓名,唯有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不幸遇难。

1917年初3月8日,不满于战争现状的俄罗斯资产阶级联合苏维埃信仰者发动了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给他的弟弟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

但是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拒绝接受皇位,俄罗斯帝国自此灭亡,革命者随即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定国号“俄罗斯共和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尼古拉二世的态度还是不错的,他们将尼古拉二世全家转移到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居住。

(沙皇全家照片,其中坐在中间的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阿列克谢皇太子。由左到右是:欧嘉女大公、塔季扬娜女大公、玛丽亚女大公、阿纳斯塔西娅女大公)

在临时政府的看护下,尼古拉二世的居住条件虽然比较艰苦,但沙皇一家还是受到了良好的礼遇,临时政府依然用“陛下”来称呼他,并且不定期的派遣官员去探视沙皇。

不过此时的临时政府内部并不团结,奉行苏维埃信念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并没有彻底放下权力,他们与企图延续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党人充满着矛盾。

仅仅半年之后,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十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沙皇一家的命运就此走向了一个极端。

(退位之后的沙皇尼古拉二世)

起初,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曾想把沙皇一家送往国外,最好是送到英国,因为沙皇尼古拉二世和英王乔治五世是姨表兄弟。当年德皇威廉二世在退位后就受到过表姐荷兰女王的庇护,因此临时政府也希望英国人能念及兄弟之情帮一帮沙皇一家。

但是由于英国政府担心得罪新政权,最后拒绝了沙皇一家的流亡请求,沙皇一家还没来得及转移就被苏维埃政府控制了,随后被红军送往叶卡捷琳堡。

(图左是尼古拉二世,图右是英王乔治五世,二人长得还挺像,但乔治五世没能拯救自己的表兄)

相比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苏维埃政府对于沙皇的态度可一点都不和蔼,沙皇一家的待遇直线下降。

特别是当苏维埃政府与德国讲和,独自退出了战争后,英美等国对苏俄的态度急转直下,甚至开始武装干涉俄国革命,大力支持白军与红军作战,并直接派军队干预。

此时苏维埃政府极为担心白军以沙皇为旗帜招揽人心,因此决定除掉沙皇一家,断了保皇党复辟的念头。

1918年7月16日深夜或7月17日凌晨,十几名契卡特工(契卡苏联早期情报机构)突然进入沙皇住所,要求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和随从共11人立刻离开这里。

面对着不速之客,沙皇一家没有作出任何反抗,只是简单收拾一下便准备跟随来客离开。

但契卡特工并没有带他们走多远,而是把这11个人全部驱赶到地下室。

随后,这支队伍的长官卢洛夫斯基向沙皇一家宣读了一份审判书:

“请注意!现在宣布乌拉尔工农兵代表苏维埃的决定。鉴于你们的亲属在继续向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乌拉尔执行委员会决定枪决你们。”

尼古拉二世在听到这份审判书后非常震惊,他不敢相信自己未经审判就被处决于此,他高喊到:“什么,什么!”。

契卡特工没有作出任何回复,在宣布完乌拉尔执行委员会决议后,特工们便立即开枪,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和随从旋当场死于弹雨之中。

紧接着,契卡特工用硫酸和汽油烧毁对遗体进行焚烧,尸骸被埋藏在叶卡捷琳堡地区的一个废弃洞穴中。

沙皇全家被枪杀之后,苏共中央迅速肯定了这一行动。

7月23日,《乌拉尔工人报》发表了如下消息:

“7月16—17日夜间,根据乌拉尔州工人、农民和红军士兵苏维埃的决议,枪决了前沙皇尼古拉·罗曼诺夫。这个戴着皇冠的刽子手利用革命的仁慈,活得太久了。”

尼古拉二世的死震惊了整个世界,自古以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杀前朝皇帝都是非常卑劣的行迹,而进入20世纪之后,虽然革命浪潮蜂起,但杀皇帝的事情仍旧是极为少见的。

此后苏联政府一直试图掩盖沙皇之死的真相,苏共中央坚称枪决沙皇一家是乌拉尔地方政府的决定,跟苏联中央没有关系。

其实现在的种种线索都将杀害沙皇的元凶指向了苏联高层领导人,只是由于杀害沙皇的行为太过恶劣了,就连苏共也没有承认的勇气。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人开始正视那段历史,为沙皇平反的呼声越来越高。

1993年,俄罗斯政府在叶卡捷琳堡找到了皇帝、皇后以及3名公主的遗体,但没有找到玛丽亚女大公和阿列克谢皇太子的遗体。

于是很多人猜测玛丽亚女大公和阿列克谢皇太子并没有死,他们说不定还活着,甚至留有后代。

(1998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将尼古拉二世夫妇及三名公主的遗体隆重安葬于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罗大教堂。)

不过到2007年,经DNA检测确认,玛丽亚女大公和阿列克谢皇太子的遗体也终于被发现,至此沙皇全家的遗体都被找到了,也证实了沙皇全家全部遇难的残酷事实。

2008年10月1日,俄罗斯罗斯最高法院作出判决,为尼古拉二世平反,宣布沙皇以及罗曼诺夫家族是苏联镇压下的受害者,正式恢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誉。

尼古拉二世为何最后全家被枪决?

尼古拉二世是末代沙皇,在1918年7月16日晚,尼古拉二世全家,在叶卡捷琳堡被布尔什维克秘密警察用机关枪扫射集体处决,尼古拉二世在统治期间是一个暴君,让他上心的事情不是人民大众的疾苦,而是怎样才能让沙皇俄国多吞占些领土,但是尼古拉二世的死亡,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封建君主,而是死于苏维埃的政治斗争中。

尼古拉二世干了啥?

尼古拉二世在治理国家上,几乎没有什么建树,虽然他是一个充满了野心的皇帝,一直妄想把东北,西藏,中东吞并到沙皇俄国的版图中,但是在他治理国家期间,却从不考虑国家时局的变化,只是尽力加强专制制度的统治,在他看来民众如同蝼蚁,他们顺其自然便好,尼古拉上台后,在经济上推动了资本主义改革,一定程度改善了经济恶化的状态,但是却造成贫富差距的不断增大,他并不在乎来自地方管理机构的建议,任用了一批支持他加强专制的官员。

在最初,普通民众只是向政府提出请愿,请求社会变革时,尼古拉二世对此置之不理,当事态愈来愈严重后,则采取了武装镇压的方式,民众发动革命势不可挡了,才决定大刀阔斧的实施改革。尼古拉二世对外政策上,采取了军事扩张的策略,但是沙俄却又并不是那么强大,在英法两国面前,多是采取妥协的态度,连德国都鄙视他,之后又被新晋列强日本打败,最后率沙皇俄国参加了一次世界大战,不但没有实现尼古拉二世的欧洲称霸梦,反而出现了粮食短缺,国内矛盾激化的问题。二月革命爆发后,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

沙俄末代皇帝遭遇灭门惨案

尼古拉二世退位之后,临时组建的政府本来打算对他和他的家人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临时政府却没有掌握实权,这些对尼古拉二世和他家人的保护举措,并没有得到实现,于是尼古拉二世一家先被囚禁在皇宫中,之后迁往托博尔斯克,不久之后尼古拉二世的兄弟米哈伊尔騠虎煓德拉维奇被政府暗杀,随后尼古拉二世一家被警察逮捕,这个时候的临时政府还在有封建官僚势力,他们想把沙皇一家转移到英国,但是被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拒绝了,十月革命爆发后,布尔什维克夺取了统治权,尼古拉二世一家的处境岌岌可危。

为了彻底消灭封建王室的影响,尼古拉二世一家被转移到了叶卡捷琳堡,1918年7月16日,一支布尔什维克秘密警察在接到莫斯科的命令之后,将尼古拉二世一家,还有十余名仆人,赶到了尼古拉二世临时居住的别墅地下室,用机枪向一行人开始扫射,随后又用汽油将尸体焚烧。遇难者还包括了尼古拉二世的儿子阿列克谢14岁,大女儿奥尔加23岁,二女儿塔季娅娜21岁,三女儿玛利娅19岁,小女儿阿纳斯塔西娅17岁。

尼古拉二世被灭门的原因

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妻子亚历山德拉是有罪的,他们在革命爆发之后被判处死刑并不为过,虽然在一些普通民众看来,尼古拉二世似乎是一位虔诚东正教徒,也曾尽力改变着沙俄的处境,但是这并不能掩饰他残酷镇压革命,发动战争的罪行。而尼古拉二世的儿女,和服侍他们的十余名仆人是无辜的。布尔什维克为了彻底铲除俄国境内封建皇权的影响,才发动了这样一起轰动世界的贵族灭门案。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新政权虽然建立了,但就本质而言和沙俄区别并不大,只不过受益的权贵换了一拨,吃不饱饭的民众还是饿着肚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