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受宠的公主是谁?
受宠的公主有很多,例如大家比较熟悉的馆陶长公主刘嫖(汉文帝之女)、高阳公主(唐太宗之女)、太平公主(武则天之女)等等,这些公主个个都是老爹的掌上明珠,个个都被“宠出个花来”。
(刘嫖,读音piāo,指勇健轻捷,再比如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也是这个用法)
△安乐公主
然而,今天清山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唐朝的安乐公主,因为这姊妹可真是被老爹宠坏了,以致于最后竟把老爹给做掉了,实在令人咋舌。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不安生”的安乐公主。
一、李裹儿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韦皇后嫡出,也是武则天的孙女,按说像她这种皇家贵胄本应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生下来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当时唐高宗李治已经去世,唐中宗李显继位,不过真正掌权的却是他的母亲武则天。
结果,初出茅庐的李显不但“分不清大小王”,而且还成天嚷嚷着要把朝政大权交给他的岳父韦玄贞。
△唐中宗李显
武则天本来就气恼这个第三子没有“眼力见儿”,想要拿捏他一下,结果糊涂的李治还亲自给母亲送上了借口——偏倚外戚、扰乱朝纲,惹得朝臣也是一片反对。
这下更省事了,恼怒的武则天“一棒抡过去”,李显就直接被废了。
当时他才刚继位55天,这还真是当傀儡都当不好,用民间俗语形容就是“荒料一个”。
李显不但被废,同时还被流放到南方的苦瘴之地,身边仅有韦氏陪伴。
而不巧的是,韦氏在南下的途中生下一个女婴,因为条件简陋,李显只得脱下衣服当做襁褓来包裹女婴,因此取名李裹儿。
二、安乐郡主李显这一流放就是足足14年之久,其间尝遍了世态炎凉,受尽了人间苦楚。好在身边有妻女陪伴,才算熬过那段艰辛岁月。
△流放中的李显夫妇
正因如此,李显格外珍惜他的妻子韦氏和女儿李裹儿。这也造成了李裹儿自幼就是被溺爱长大的,但有所求,李显是无不应允。
698年三月,狄仁杰说动武则天立李氏子孙为嗣,于是李显得以被低调召回,总算结束了胆战心惊、不堪回首的流放生活。
这一年,14岁的李裹儿已出落成窈窕艳丽的美少女,但同时她也因父母的过度溺爱,而养成了娇蛮霸道、任性无忌的性格。
同年九月,李显被立为皇太子,李裹儿也水涨船高地晋封安乐郡主。
之后的数年里,为了和武氏搞好关系,李显将女儿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武崇训。
其实这婚也是不结不行,因为两人婚前早已发生关系。李裹儿婚后6个月就产下一名男婴,唐朝皇族一向奔放,大家当时都是心照不宣。
三、安乐公主705年,武则天年老病重,宰相张柬之、禁军将领李多祚等人发动“神龙革命”,铲除奸佞,逼迫武则天还政李唐。唐中宗李显由此得以复辟,再次即位。
如此一来,安乐郡主自然要晋升为安乐公主。原本地位低的时候就蛮横跋扈,现在成了公主,又有李显这个“老好爹”宠着,安乐公主越发的横行无忌。
她野心极大,不但想要效仿武则天干预朝政,而且还破天荒地提出要当皇太女,纵观历史,也没听说过第二个敢向皇帝提这种要求的公主。也就是李显这个昏君,竟然无限度地纵容女儿。
甚至安乐公主曾擅自起草诏书,然后挡住内容让李显用印,李显居然笑着答应了。把家国事当作笑谈儿戏,当时的朝廷有多乌烟瘴气就可想而知了。
好在皇太女这个事,李显没有答应,难得这个昏君还知道这个事不能做。不过就算想做也是做不成的,毕竟武则天只有一个。
皇太女做不成,但安乐公主可以效仿姑姑太平公主那样开府设置属官,不过这也挺荒诞可笑的。
倒不是说历史上没有公主开府的先例,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女平阳公主就曾开府,她独领强悍的“娘子军”,为大唐基业立下赫赫军功,死后罕见地被赠予谥号“昭”,并且罕见地以军礼下葬,死后哀荣令其他的公主难以企及。
而安乐公主本身无功于社稷,强行开府竟然还收钱卖官,府中净是滥竽充数之辈,这些非正式任命的孬官还得了一个极具蔑视性的名称,叫做“斜封官”。(斜封是与正封相对应,正式任命需要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封的敕命)
太子李重俊由于不是韦后嫡出,长期被安乐公主威胁羞辱。为了摆脱被废危机,李重俊只得发动兵变,虽然最终兵败被杀,但是也除掉了武三思和武崇训父子。
武崇训死后,安乐公主又与武延秀私通,之后二人成婚。其婚礼极为盛大,李显和韦后慷慨操办,大兴土木,国库都为之一空,其婚后生活也是奢靡无度。
要我说,安乐公主净挑武家勾引是有目的性的,武三思没了就去联合武承嗣。
四、结语可能是阻碍了妻女的掌权,李显终遭反噬。710年,韦后和安乐公主合谋将唐中宗李显毒死,结束了他昏庸懦弱的一生。
要不怎么说李显这性子实在太烂,惯女儿没边,终究是害人又害己。
而安乐公主也没能逍遥太久,面对韦后登基称帝的野心预谋,不甘坐以待毙的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果断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清洗了韦后一党。
毫无准备的安乐公主也在乱军中被斩杀,年仅26岁。
失去了父皇和母后的庇护,她也只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罢了。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分享,在此感谢。
历史上,最受宠的公主是谁?
我来谈一谈清代最受宠的公主。
乾隆皇帝有10个女儿,和孝公主是最小的一个。和孝公主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 ),即弘历65岁时,其母为惇妃汪氏。
和孝公主自幼就受到弘历的特殊疼爱,被弘历视为掌上明珠。之所以如此,据说,首先是和孝公主长相极像其父弘历;其次是和孝公主天性活泼,像个男孩子。她常常身着男装,跟着其父狩猎,并能拉弯十力弓,射猎野兽。所以,弘历曾经疼爱地对和孝公主说:“你如果是皇子,我一定立你为皇储。”
最能看出弘历疼爱小女的是,和孝公主竟得到了“固伦公主”的封号。按清朝体制,皇后所生之女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妃嫔所生之女,只能封为“和硕公主”。固伦公主的品级相当于亲王,和硕公主的品级相当于郡王。
曾经得到弘历封号的共有5位公主(其她5位早殇),即三公主,封固伦和敬公主,是孝贤皇后所生;四公主,封和硕和嘉公主,是皇贵妃苏氏所生;七公主,封固伦和静公主,孝仪皇后生;九公主,封和硕和恪公主,孝仪皇后生。从以上几位公主的封号看,得到“固伦公主”封号的都是皇后之女。在这几位公主的母亲中,和孝公主的母亲地位最低,而且还因为打死过一名宫婢而被降为嫔。在清宫极其注意出身的情况下,弘历封和孝公主为固伦公主,足见对其的疼爱。
乾隆五十四年(1789 ),和孝公主经弘历指婚,下嫁给了和珅的独生儿子丰绅殷德。从和孝公主下嫁的待遇上也能看出弘历对其的疼爱。
在和孝公主下嫁之前,即这一年的五月初二日,弘历就针对和孝公主的下嫁颁发了上谕:“凡下嫁外藩固伦公主,例支俸银一千两。如系在京住者,即照下嫁八旗之例支给。从前和敬固伦公主,虽系在京居住,而俸银、缎匹仍照外藩之例支领,年久未便裁减,是以降旨仍许照旧关支。今和孝固伦公主,系朕幼女,且在朕前承欢侍养,孝谨有加。将来下嫁后,所有应支俸禄,亦著一体赏给一千两,以照平允,而示嘉奖。”
十一月二十七日,举行了下嫁仪式。和孝公主下嫁,自然要赏赐一笔妆奁,档案中详细记载了这次所赏赐的物品,约可分为七类:首饰、珍珠、皮衣、衣料,各种用具、梳妆用品、陈设品。每一类中的物件又是相当多的。比如首饰中的头饰就有:红宝石朝帽顶1个、金凤5只、金翟鸟1只、帽前金佛1尊、帽后金花2枝、金嵌珊瑚项圈1围、鹅黄辫2条、双正珠坠1副等等。同时,还赏给公主、额驸做衣服、被褥、帐幔用的绸、缎、纱等大量用品。从所赏赐的物品中,也能看出弘历对其小女的疼爱。
和孝公主虽是弘历的掌上明珠,受到特别喜爱,和孝公主本人却没有恃势凌人,欺辱夫婿,相反,却经常规劝其夫不可骄纵。一年冬天,地上积雪甚厚,其夫丰绅殷德偶发兴趣,便拿起扫雪用的畚锸在雪地上挥舞起来。不想,让刚从屋子里走出来的和孝公主看到,公主立刻责备说:“你已二十多岁,是个成人了,怎么还做孩子的游戏呢?”丰绅殷德虽然当时不服气,认为没有什么,但在和孝公主的再三说服下,才认识到,成人就应该有成人的意识,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已像个成人样子。
和珅是弘历的宠臣,官至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又授领侍卫内大臣,兼理藩院尚书事,权极一时。其子丰绅殷德也免不了要受其父影响,存有骄纵之习。和孝公主见此,便劝告其夫:“你父亲受我父皇恩宠,不知好好报答,而只是借机受贿。我真为你担心,假如你父亲有朝一日被人追究,你怎么办?”在公主的劝告下,丰绅殷德有所收敛。
嘉庆四年(1799)正月,也就是弘历死后没几天,和珅便被问罪赐死。丰绅殷德在父亲获罪株连儿子那种气候之中所以没被治罪,当然主要是有和孝公主这层关系,但丰绅殷德本人并不像其父那样骄纵,也不能不说是个因素,而其所以如此,又不能不说与公主的劝告有关。
嘉庆十五(1810),丰绅殷德因患痨病而死。和孝公主主持家政十余年,内外严肃,赖以小康。道光三年(1823)九月,和孝公主去世,旻宁曾亲临皇姑陵前祭奠。像和孝公主这样,受到父皇宠爱,又不仗父皇权势,跋扈非为,并能遵法从严治家的,在古代社会是不多见的。
历史上,最受宠的公主是谁?
我知道的叫高阳,还有她找个和尚叫啥忘了。他的皇帝父亲最后把她嫁给一个臣子 最后皇上下令把和尚杀了。那个皇上是李世民,他女儿高阳的那个和尚叫辩机,后来被杀。
历史上,最受宠的公主是谁?
父亲的疼爱女儿,仿佛是天经地义的,古今中外做父亲的,宠爱女儿超过唐懿宗李漼[cuǐ]的人,可以说绝无仅有,唐懿宗爱女儿爱到痴狂,丧失理智,是个超级女儿控。
唐懿宗的长女同昌公主,生母为郭淑妃,公主生下来很长时间不会说话,金口一开,冒出两个字“得活!”成了千古之谜,谁也猜不透公主想表达什么。
恰在此时,唐宣宗病重,还是郓王的李漼被皇家仪仗队吹吹打打迎入皇宫,被册立为太子,当月登基即位。女儿的出生,给父亲带来了好运,从此唐懿宗把公主视若掌上明珠,同昌公主受到的宠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同昌公主自幼心灵手巧,擅长裁剪刺绣,能在一张棉被上,绣出三千只彩色的鸳鸯,这不仅仅是刺绣功夫高超,也足可证明公主的性情是沉稳过人的。
同昌公主长大后,父母为她精心挑选夫婿,最终选中新科状元韦保衡,这位驸马爷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英俊潇洒,父母为爱女陪嫁使者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为女儿选嫁妆,唐懿宗派人打开大唐国库,任由公主挑选。公主的陪嫁都是稀世珍宝,有用过无数遍不会脏的毛巾——纹布巾;有薄如蝉翼,淋水后挂起来做成帐篷,三伏天在里面不觉得热的澄水帛;有一两就可做一件棉衣的火蚕棉;还有香烛、金麦、银米、辟寒香、辟尘犀等数不清的宝贝。
唐懿宗还特意为女儿打造一座超级豪华的公主府,家里打扫房间的簸箕都是用金丝制作的,其奢华程度甩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十条街。就这样,老爹还担心女儿没钱花,另外赏赐现金五百万贯。
怕女儿在夫家吃不好,唐懿宗源源不断地派人往公主府送美食,其中有一道菜肴叫“灵消炙”,制作的食材是羊身上的一块肉,据说每头羊身上只有四两肉符合标准,而且制作工艺神奇,这道菜放上一个夏天都不会腐败。
可惜同昌公主是个福薄之人,结婚第二年就得了一场怪病,唐懿宗派了二十多个御医都治不好,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不满二十岁的同昌公主逝世,永远离开了爱她爱得痴狂的父亲。
唐懿宗和郭淑妃哭得死去活来,恨不能代替女儿去死。为了让女儿的葬礼无限风光,唐懿宗举行了空前绝后的盛大葬礼,以公主的保姆殉葬,仅是送葬的队伍,就排出数十里地。
唐懿宗已经失去了理智,驸马担心自己受牵连,就把责任推给御医,建议处决这些人。唐懿宗听信驸马的谗言,将为公主治病的御医二十余人全部杀死,把这些人家属三百多人抓起来悉数关进监狱。不久,唐懿宗因悲伤过度,年仅四十二岁就驾崩了。
历史上,最受宠的公主是谁?
网上有个词叫“玛丽苏”,专门用来讽刺那些对权势、财富等具有不切实际追求的虚荣心人群。然而现实中却真的有这么一位公主,她的皇帝爸爸为了她几乎搬空国库,宠爱公主的夸张程度远超小说家想象力,这就是唐懿宗爱女同昌公主。清人曾在读史笔记《苌楚斋》中感叹道:同昌公主为帝王家奢侈独步、绝无仅有,堪称天下古今第一、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同昌公主的生母是懿宗宠妃郭氏,公主出生时,她的父亲唐懿宗还只是个王爷。不过她从小就得父亲钟爱,但这孩子有个奇怪的毛病,她自出生后一直不肯开口说话。直到有天,小姑娘突然对父亲说:得活!不久之后,唐懿宗就被宦官迎立为大唐天子,欣喜若狂的懿宗因此把爱女视为福星,封号同昌。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同昌公主出嫁时,懿宗更是倾尽内廷府库中所有珍贵的宝物作为公主的嫁妆,公主府邸里的井栏、药臼、槽匮,甚至箕筐,全部都是金银制造,连窗户上也装饰满了各式各样的宝物。
然而年轻的公主却没有承荷住这样的宠爱,出嫁仅一年就得病夭亡了。公主去世后懿宗悲痛万分,驸马韦保衡担心受到皇帝迁怒,于是向唐懿宗抱怨是御医诊断不当耽误了公主。唐懿宗一怒之下杀了翰林医官韩宗劭等二十多人,又把他们的亲族三百多人全部抓起来关在京兆大狱里。上疏劝谏的官员被皇帝盛怒斥责,于是这数百医官亲属又成了刀下冤魂。
懿宗非常痛悼爱女之死,于是又为公主举办了豪华葬礼。唐懿宗亲自给女儿写挽歌,诏令百官为挽歌词、令驸马韦保衡为公主撰神道碑,还让公主乳母殉葬。公主下葬时,懿宗和公主生母郭淑妃亲自在延兴门痛哭送葬,陪葬给公主的各种服饰器用玩好之物,每一类都有一百二十车。下葬的仪仗全部用锦绣和珠宝装饰。下葬队伍绵延长达三十里路。
公主府里悼念仪式结束时,驸马的族人们纷纷去抢庭院中祭奠后的灰烬,因为里面有很多金银。公主葬后,懿宗仍然追思不已,令乐工李可及作《叹百年曲》,舞蹈者达到数百人,用内宫的珍宝作为首饰,用绫缎铺地,舞蹈完毕之后,遍地都是珠宝。
然而这样没有节制的宠爱终究不是国家的福气,唐懿宗的荒唐让本来就国势衰微的唐朝进一步风雨飘摇,到唐僖宗时爆发了黄巢之乱,天子逃往蜀地,公主母亲郭淑妃来不及追随,流落民间不知所踪。装满财宝的公主陵墓也被觊觎者盗发,公主白骨露野。
历史上,最受宠的公主是谁?
杨贵妃最受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