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都名副其实吗,谁比较厉害?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的由来

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大将。

不过这二十八人并不是刘秀确立的,而是刘秀的后继者汉明帝刘庄。

汉明帝永平年间,刘庄缅怀当年随其父皇打下东汉江山的功臣宿将,命人于洛阳南宫的云台绘制28位功臣的画像,统称“云台二十八将”。

云台二十八将名副其实吗?为何在后世他们的名声较为不显?

云台二十八将,按照《后汉书》的评价,冯异(征西大将军)和岑彭(征南大将军)都立有方面之功,是军事功绩最大、军事能力最凸显的两人,其余人都要差一个档次,我觉得这个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即使这样,云台二十八将仍是名副其实的,并没有太多水分,毕竟他们的开国功绩都是实打实的,都是开国功臣中的佼佼者。

东汉初年的这些名将之所以不像西汉、唐、明等时期的名将那般耀眼,主要还是受“位面之子”刘秀的影响。刘秀这人堪称天之骄子,文武双全,是两汉交际之时天下最强统帅,没有之一。

△刘秀

不仅如此,刘秀性格猜忌多疑,每每征战又派监军,又发敕诏指挥,因而统兵将领自己发挥的余地较小。原本这种遥控指挥是兵家大忌,极可能造成宋、明时期那般“照着图谱打仗”的可笑问题。

但是刘秀偏偏可以,因为他太优秀了,每每遥控指挥都能做到决策正确,所以诸将也都心服口服。显然,刘秀这种特例是很难复制的,大将冯异就曾上书说,皇上的军事决策都很英明,我们做统帅的遵从即可,何必又自作主张而徒惹猜忌呢?

如何快速认识云台二十八将?

云台二十八将共有28位之多,认一遍都要花不少时间,因而下面我先帮大家归归类。

一、首先我们把这二十八将按代表势力分成两派:

南派(南阳颍川派)17人:

邓禹、岑(cén)彭、贾复、朱佑、

陈俊、臧(zāng)宫、冯异、

祭(zhài)遵、王霸、铫(yáo)期、

坚镡(xín)、马成、傅俊、杜茂、

刘隆、马武、任(rén)光;

北派(河北派)11人:

吴汉、景丹、寇恂(xún)、耿弇(yǎn)、

盖(gě)延、王梁、李忠、万修、

邳(pī)彤、耿纯、刘植。

二、其次记住四个主要的:

邓禹:功臣排位第一。他虽然吃过败仗,但是他的定位相当于刘邦的萧何,曹操的荀彧,主要功劳是在引荐人才和治理内政上。

吴汉:功臣排位第二。本是南阳人,但是发迹于河北,统领的也是河北军,因而代表北派利益。北派最有名望的景丹早逝,因而吴汉成为北派的领军人物,深受刘秀信重。

冯异:征西大将军,独自统领西线战役(关中一带的战事),战功最为显赫的两将之一。

岑彭:征南大将军,独自统领南线战役(入蜀战役),战功最为显赫的两将之一。

以上四人是刘秀最为信任的,因而刘秀经常让他们独立领军,征伐一方。

三、最后,大致了解一下其余诸将。

△云台二十八将简介图

邓禹、吴汉、冯异、岑彭这四个前面说过了,乃是刘秀最放心独任的四人。

剩下的24人:

景丹、耿弇、寇恂、盖延、王梁5人和吴汉一起率领渔阳、上谷精锐突骑加入刘秀,使得弱势的刘秀实力猛增,可谓是“及时雨”。其中景丹德望最高,可惜早逝,寇恂长期镇守后方,负责后勤;

耿纯、刘植2人都是当地大族出身,在刘秀到河北时,举族投奔刘秀,可谓是极其看好刘秀。巧的是,刘植说服了破有实力的真定王刘扬加入了刘秀。而耿纯则在刘扬后来叛变时,凭借自己亲戚的身份,手刃刘扬;

任光、李忠、万修3人向刘秀献了信都郡,邳彤向刘秀献了和成郡。并且帮刘秀募集了“奔命兵”,组成了刘秀早期的部队;

贾复、陈俊2人是刘秀的族兄刘嘉推荐过来的,以助力刘秀艰难的河北之行。贾复虽是文士,却脾气火爆,每每冲锋陷阵,刘秀担心他有闪失,大多带在身边;

朱佑是刘秀发小,关系亲密,最早跟随刘秀。为人耿直忠厚,心直口快;

祭遵、铫期、臧宫、马武、刘隆、王霸、马成、杜茂、傅俊、坚镡10人都是看好刘秀,投奔而来。他们大多从征或是作为副将,领军一路。

结语:开国不易,创业维艰,光武中兴,诸将用命

总而言之,云台二十八将肯定是名副其实的开国功臣,没有他们相助,刘秀再逆天也是分身乏术。后世人们了解得少,主要还是刘秀光环太盛,诸将发挥空间受限的缘故。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分享,在此感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