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闲置张飞7年,直到他死在阆中?

张飞屯驻阆中并非是被闲置,而是符合逻辑的安排,且有刘备的独到考虑在其中。

很多人都觉得张飞后期碌碌无为,似乎像是养老退休了。相比之下,关羽活得就太轰轰烈烈、缤纷精彩了,又是独镇荆州,又是水淹七军的。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而这种错觉来源于两方面:

1、张飞驻屯在阆中这样一个非前线城,而不是像南郡、汉中那样的前线重镇;

2、大家觉得张飞在后期没什么战绩,似乎是默然消沉了。

那么在这里我可以先肯定地告诉大家,张飞即使屯驻在阆中,也并没有被闲置。那么张飞到底在干什么,刘备又是如何考虑的?我们下面一一分说。

为何说张飞屯驻阆中是合乎逻辑的?

追溯往事,刘备入川作战中途,军师庞统在雒(luò)城中箭身亡,刘备向荆州告急求援。于是,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带援军开拔入川。

△刘备入川作战示意图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张飞攻破江州、义释严颜后,与诸葛亮、赵云兵分三路扫荡西川,赵云走南路,平定江阳、犍为等郡,张飞走北路平定巴郡、巴西两郡。

刘备平定益州后,张飞被就地任命为巴西太守,而阆(làng)中正是巴西郡郡治所在。

△张飞义释严颜

所以说,张飞屯驻阆中本身合乎逻辑,巴西郡就是他打下来的,就地镇守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当然,原因不止于此,刘备的考虑我们后面细讲。

张飞也很忙,可不是闲了7年

·瓦口之战

公元215年,曹操平定汉中后,由于后方发生内乱不得不撤军,留下夏侯渊和张郃驻守汉中。张郃率军屡屡侵扰巴西郡边界,欲将巴西郡人口迁往汉中。当张郃进兵至宕渠、蒙头、荡石等县,开始强迁百姓时,刘备一方面自己亲自驻扎江州,另一方面令驻扎在阆中的张飞阻击张郃。

张飞进兵宕渠,与张郃相持了50多天,谁也奈何不得谁。之后张飞另辟山道,率精兵猛攻张郃于瓦口,狭路相逢勇者胜,张郃军在狭长山道中首尾受敌,大败亏输。张郃本人也弃马翻山才逃过一劫,回去时身边仅剩十几人。

此战足见张飞之战力并非浪得虚名,张郃乃魏之名将,仍被张飞有勇有谋地彻底击溃。

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蒙头、 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三国志》

·武都之战

公元218年,作为汉中之战的先期阶段,刘备派张飞、马超、吴兰、雷铜进攻武都。结果,张飞在固山的疑兵之计被曹休识破,曹洪、曹真、张既等魏将合力击破吴兰、雷铜,二人兵败身死,张飞、马超见大势已去,被迫撤退。

武都之战就在瓦口之战结束后不久,刘备率蜀军主力攻略汉中,张飞、马超率偏师试攻武都本就带有牵制、骚扰的性质,手中不可能有太多兵力,遇到曹洪率领的魏军诸部,硬抗不过,见机撤退,实属正常。

公元219年,汉中之战结束,刘备攻占汉中,进位汉中王,张飞被进封为右将军,继续屯驻阆中。

公元221年,刘备决定东征伐吴,召张飞从阆中率精兵到江州与自己汇合。结果,张飞在出征前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

从以上两例不难看出,从公元214年到221年的7年时间里,张飞并不是被闲置的,光是史载有名的战争就有两次,还不包括其他没被记录的小规模战斗。

刘备的独到考虑

刘备将张飞安置在阆中,有三重考虑:

1、张飞是刘备绝对信任的大将。关羽、张飞是刘备绝对信任的左膀右臂,关羽替刘备镇荆州,张飞在阆中是为了替刘备挡汉中的曹军。当时,张鲁投降曹操,汉中先被曹军所占。汉中乃是益州的门户,当时的情况汉中的曹军就好比悬在蜀国头上的一把利剑,张郃从汉中不断袭扰巴西郡就是很好的例子。

那么张飞本就是巴西太守,防守北线的任务,刘备不交给张飞这样的亲信猛将交给谁呢?所以说,汉中之战前,张飞在阆中不可能养老,那可是前线。汉中之战后,刘备占据汉中,阆中变成了内线城,按说很多人都以为刘备会把汉中交给张飞镇守,但是刘备却交给了魏延,为何?往下看。

2、张飞性格暴躁,风格不稳,且他的年龄也大了。张飞是有名的暴脾气猛将,有神勇的时刻,也有掉链子的时候,比如在徐州那会儿,搞丢了下邳城就是他发挥不稳定的表现。

汉中之地是刘备倾尽全国之力,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打下来的,接下来就是防御为主,慢慢消化巩固这一新领地,必须找个稳妥听话的人来执行防御策略。张飞正常时还好,要是突然哪天喝点小酒,再一抽风,把汉中整出点儿闪失来,刘备想想就夜不能寐。所以刘备启用了他看好的新人魏延,而魏延初得提拔,自然会尽心按刘备的吩咐把守好汉中,事实也证明了,刘备看人眼光贼准!

另外,张飞比刘备小一点,当时刘备61岁,张飞的年龄估计也得在55岁以上,在古代已经是老头子一枚了,不能指望人人都像黄忠一样老当益壮。国家的未来是年轻人的,老一辈会随时凋零,刘备培养魏延、不用张飞是有长远眼光的。

△汉中之地来之不易

3、张飞即使没当上汉中太守,也不代表他是闲置的。

阆中这个地方,水土肥沃,四通八达,北上可增援汉中,南下可顺汉江向江州集结兵力,再沿长江到达永安、进攻荆州,向西可拱卫成都、震慑宵小,绝对是刘备养兵练兵的好地方,这种活计自然要交给张飞这个心腹来打理。

△阆中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早先,“外统都畿,内为谋主”的法正其实就以蜀郡太守的身份行使的司隶校尉的职责。可惜法正死得太早,刘备称帝后,司隶校尉的官职就落在了张飞的头上,这司隶校尉可是能奏弹、审讯、逮捕一切官僚和贵族的“超级监察官”,要不怎么说法正当初可以到处打击报复仇家,因为司隶校尉的权利摆在这。

综上三点,刘备的考虑独到而有周全,张飞屯驻阆中的确算是明智之举。

结语

张飞没有关羽能力全面,性格暴躁,冲动起来容易剑走偏锋,酒后误事。但是他也有他的优点,首先就是刘备对他绝对信任,其次他的作战能力还是非常强悍的,不容小觑。就冲这两点,缺乏人才的刘备,也不会将张飞这员猛将束之高阁,必然还是会人尽其才,将他放在蜀汉第二防御圈的阆中,对外可支援补缺,对内可养兵震慑。

△张飞喝断当阳桥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分享历史,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

刘备为何闲置张飞7年,直到他死在阆中?

一,年月不饶人,三弟该休息

脍炙人口的桃园, 不是里面的桃子多好吃,而是三个中年男人因为感叹岁月蹉跎,想有一番事业, 才在桃园结成了兄弟。把一个冷冰冰的园子赋予了情义无价的意义。所以流传千古,使人缅怀。

刘备出道时,年龄不小了,从建安初期到建安十八年,刘备才得了汉中。当然,这之前已经得了荆州和成都。在刘备看来,荆州是老二的衣食之地,成都是刘备的汤沐邑。那么,汉中应该是张飞的场子了?但是,偏偏汉中是蜀汉出入关中、关外的门户。所以,刘备把汉中搞成直辖地市,让中央直接管辖。刘备把汉中太守让魏延做了,这里面有深刻原因,在后面再说。张飞被大哥刘备调到出产名酒的阆中。大家应该品得出来其中的原因,张飞好酒。但是,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美酒万千,适于心灵散步,适于眼睛旅行。阆中就是张飞的领地了。张飞是不开心,但是,酒可以忘忧嘛。

张飞所在的阆中,处于四围之中,是个休养的好地方。这样一来,三兄弟都适当地分开了。

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产生安全。刘备和兄弟们各自一处,是刘备对人性的理解,想来是有道理的。刘备给了张飞这个地方,对得起张飞了。张飞也乐得其所。但是,透过表面,不难发现张飞是被排除在成都政权的政治舞台上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二,关于汉中,张飞心中的梦想是替哥哥守住汉中这道北大门

张飞关羽一直在刘备左右,随着刘备的势力扩大,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越来越被更多的社会关系所淡化。刘备前期的四处奔波,关羽张飞赵云等等是贴心跟随,即使刘备艰难困苦,他们也没有外心。刘备得了诸葛亮后,关羽首先知道过去的关系已经不再了,张飞单纯点,也不算笨,他大嘞嘞地不深想也就罢了。刘备去川中带的人全部是新人,这一点大家都明白。关羽在荆州,其实就是荆州之主。张飞,赵云,诸葛亮等等都是帮助关羽的。这一点,刘备其实就把荆州留给关羽了。刘备后来把诸葛亮,张飞,赵云全部调走了,只留下荆州关羽的一帮人守荆州。荆州彻底成了关羽的地盘。刘备得了成都后,刘备是有住的了。张飞呢?

所以,刘备打汉中,张飞是出了大力的。但是,刘备为了笼络功臣,兄弟张飞靠边站。

打汉中的关键之战,张飞亲自把张郃死死缠住,分了夏侯渊的兵力。另一方面,法正和黄忠在正面与曹军夏侯渊硬刚,黄忠一举斩了夏侯渊,为蜀军打下汉中立下汗马功劳。

三,黄忠斩了夏侯渊,立下大功,魏延当初救了黄忠,魏延当上汉中太守,张飞与汉中太守失之交臂 ,退居阆中

后来,刘备自称汉中王,但是,他想回成都,在选择汉中太守时,找到了魏延。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大家都想是张飞当汉中太守,张飞自己也以为是自己当汉中太守"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结果大家惊奇刘备没有把汉中给张飞,张飞抱了极大的希望当汉中太守。但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张飞能没有想法嘛?我认为,张飞后来是"破罐破摔"了,张飞得了阆中,与当年的吴国刘濞一样不朝请了,要不,他为什么不在蜀国朝廷走动,消失在大众视野之中足有七年之久呐?

刘备的做法,他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张飞好酒,汉中重地,张飞不是能力而是性格问题;二是黄忠在汉中之战中的重要作用。当年如果不是魏延,韩玄一刀下去,黄忠就没有了。现在黄忠立下不世大功,恩泽应该流向魏延,这叫不忘本;三是魏延确实能力不弱,能担大事。

刘备当上皇帝,再封魏延为镇北将军,不久又封都亭侯。刘备对魏延非常照顾,所以,魏延后来多次遇到不公平待遇,也没有反过刘氏政权。

四,关羽在荆州发动的樊城之战,在这前后几年时间里,张飞没有听说吗?

这是一个奇怪问题,关羽在荆州的前前后后,都没有张飞的消息。关羽在失去荆州的处境非常狼狈,张飞更没有听说。刘备让刘封去救关羽,张飞这时应该还是没有听到二哥危险的处境。要不,他听说后一定要去救关羽。

这就不难明白了,张飞可能一直就不知道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很可能是刘备诸葛亮和关羽没有告诉张飞。为什么不告诉张飞呢?

从后来张飞与刘备在成都吵架的故事来看,张飞听说关羽死了,他才跑到成都,把大哥骂了一顿,说大哥你当了皇帝就不给二哥报仇雪恨吗?当初咱哥三个是发了誓的嘛?

刘备斩了刘封后,心头不好过,在大臣们万般劝说下,本来就收了心不想与孙权打了。是张飞一而再,再而三地喝酒——啼哭——喝酒——痛哭……让刘备不胜其烦,刘备才对张飞说,你回去收拾东西,咱哥两个去替老二报仇如何?张飞这才走了。显然,张飞一定还说了许多话刺激了刘备,刘备想起过去的兄弟之情,才不顾刚刚建立的蜀国政权,冒险地去替关羽报仇雪恨了。

这大概可以说关羽的襄樊之战,张飞不清楚,刘备关羽以及其他人没有告诉张飞,这里面究竟是为什么呢?提出了这个问题之后,在下也想不出来。

五,刘备已经快六十的人了,他要给兄弟们吃饭安居的地方,这是他的责任,他不想弟弟们发生意外

关羽张飞也是五十好几,这在古人而言,是早就应该退休了。应该休养几天了。

刘备把荆州给关羽,自己住成都,张飞本来想住汉中的。但是,刘备让张飞到阆中去了。刘备可能也有苦衷。张飞脾气不好,误了给自己不划算,误了国家就更不值得了。

张飞也应该休息了,国家大事就交给年轻人去打理吧!关羽如果不失去荆州,不也在荆州当寓公吗?刘备得了成都简直就不想挪窝了。人生有限,三弟在阆中有酒喝,还想什么呢?骑马打仗他们已经过了五十高龄,应该知道圣人之言,知天命了不是。

刘备为何闲置张飞7年,直到他死在阆中?

作为蜀汉的主要战将之一,张飞无论是出身还是能力,都应该是得到刘备重用之人。然而,刘备西取巴蜀、北定汉中之后,却由关羽驻守荆州、魏延驻守汉中、孟达驻守上庸,而张飞却被“闲置”在了阆中。

如果从史料记载来看,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参加“汉中之战”后,便再无张飞出战记载,直到章武元年(221年)“夷陵之战”前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似乎的确是被“闲置”,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种种迹象表明,张飞虽然未再领兵出战,但仍是刘备的左膀右臂。

1.蜀汉的军队配置,独领一军的张飞地位不低

相较于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动辄数十万大军,真实历史可就要“寒酸”许多,蜀汉方面的兵力自始至终都不是很多,尤其是在夺取汉中前后,其麾下嫡系军队其实只有十万上下,相对于此时占据的荆州、益州、汉中,这点兵力实在不够看。

彼时,刘备麾下的军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荆州兵团,大约三万上下;二是直属于刘备的两万军队,分别由刘备和张飞统领;三是赵云攻取桂阳后整编的两万军队;四是夺取荆南四郡后招降的两万军队,分别由黄忠、魏延统领。至于益州归降的五万军队,短期内刘备哪里敢重用。

西取巴蜀、北定汉中后,关羽率军驻守于荆州,魏延、黄忠统率的两万军队则负责驻守汉中,益州的五万降军则被拆分后分别驻扎于各地。如此一来,整个益州的守军其实便只剩下了四万,其中一万由刘备直领,赵云的两万军队则负责驻守成都各地,另外便是领兵一万,驻守阆中的张飞。

如上所述,接连夺取益州、汉中之后,蜀汉集团虽然势力发展迅速,但由于根基薄弱,刘备麾下的嫡系军队实在算不上多,真正能让刘备放心独领一军的将领也就那么几人,张飞能够独领一万兵马,地位已经不低。

2.阆中的战略地位,张飞所在实为蜀汉要害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夺取汉中之后的刘备,不久便自立为汉中王,当时蜀汉需留一位大将驻守汉中,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张飞必为汉中太守,然而刘备却选择了提拔魏延,而封张飞则继续留守阆中。之所以会如此布置,并非张飞不受重用,而恰恰是因为阆中太过重要。

张飞驻守的阆中,看似不如处于前线的汉中和荆州重要,实际上却不尽然,阆中可以说同样是蜀汉的要害之地。首先,阆中距离成都并不远,且地处汉中和三郡进兵成都的交通要道,因此可以说是成都之外最后一道防线,就重要性而言,阆中甚至还在剑阁之上。

其次,地处交通要道的阆中又是益州出兵的前沿阵地,自阆中北上可直达汉中,而向东则可顺江而下则可直抵江州,无论汉中、荆州哪方爆发战事,一旦战事吃紧,阆中军队可迅速前往支援。

最后,阆中还担负着威慑益州本土士族的责任,彼时蜀汉内部存在着荆州、东州、益州三股势力,而刘备的策略则是以荆州为根基,联合东州打压益州,因此震慑益州本地士族乃是重要工作,而这项工作魏延和孟达都做不了,关羽则是鞭长莫及,只有驻守益州本地,而又深受刘备信任的张飞,才能完成好此项工作。

3.蜀汉的局势发展,未能领兵出征不在张飞本人

在相继夺取益州、汉中之后,蜀汉由于扩张太过迅速,尤其是“汉中之战”,刘备虽然成功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但对于家底本就不厚的刘备来说,内部已经是极度吃紧,因而蜀汉急需休养生息,稳固现有成果。

因此,对于蜀汉来说,汉中之战后实际上已经无力主动出击,而应以战略防守为主。这一点魏延做的便很好,将经营汉中的重点放在了防守方面,也正因如此,此后曹魏虽多次进攻汉中,但却始终未能成功。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汉中之战”结束后不久,关羽却在荆州发动了“襄樊之战”。实际上,由于荆州的战略地位太过重要,魏蜀吴三方围绕荆州时常爆发小摩擦,因此战争初期蜀汉方面并未太过重视,再加上关羽在战争初期始终占据优势,因而蜀汉方面未派张飞前往支援。结果,由于东吴偷袭关羽后方,战局急转直下,关羽最终兵败身亡,荆州落入东吴手中。

虽然丢失荆州、关羽战死使得蜀汉损失惨重,但此时刚刚结束“汉中之战”的蜀汉,根本无力出兵,直到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才以“为关羽复仇”为名出兵东吴,张飞奉令自阆中出兵江州,然而却在出兵之前便一命呜呼了。

综上所述,张飞长期驻兵阆中,其实并非是被“闲置”,反而体现出了刘备对其的信任,至于“汉中之战”后未能领军出征,则是由于蜀汉的局势发展导致的,并非张飞个人原因。

刘备为何闲置张飞7年,直到他死在阆中?

首先回答,张飞从来都没有被刘备猜忌过,更没有被闲置过。他驻扎在阆中,实在是刘备深谋远虑的战略举措。

在219年,长期漂泊不定并且久居人下的刘备终于出头,他在夺取汉中后自立为“汉中王”。以此作为标志,蜀汉的实力达到了全盛状态,既有雄兵数十万,又有文臣武将鼎力辅佐,迫使曹魏和东吴都进行了战略收缩。

紧接着,意气风发的刘备将全部地盘和人马进行了重新编列,划分成了三个战区。分别是第一战区,由关羽统领驻守荆州重地,既要抵御曹魏的东线,还要看住东吴,任务最重;第二战区,由魏延统领驻扎于汉中,负责镇守蜀汉的北大门,主要负责对曹魏的西线作战;第三战区,由张飞统领驻扎于阆中,是一支机动力量,进可支援第一战区和第二战区,退可拱卫成都。

本来,刘备计划安排张飞统领第二战区驻守汉中,但是经过仔细权衡,最终还是将张飞留在了后方。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魏延本身的实力不差,颇具统率能力,而且多次请缨拒曹。据《三国志》记载,魏延曾亲立军令状: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王拒之;若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王吞之。

其二,刘备显然更相信张飞的能力和忠诚,留他在阆中统领机动力量更加合适。张飞勇武过人,是当世之名将,从黄巾起义爆发后就开始追随刘备,已经建立了极其亲密的关系。

而且,阆中虽不是魏、蜀、吴交战的最前沿,但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蜀地山川纵横,北有剑门山脉和大巴山脉将益州分割为南北,中间只有两个入口连接,一个叫“金牛道”,到达成都稍远;另一个叫“米仓道”,到达成都更近。而阆中,就位于米仓道这侧,在战局突发的情况下,走米仓道显然更佳。

不过,人数不如天算,蜀汉的鼎盛时期非常短暂。随着襄樊之战的进行,关羽的第一战区不仅北伐失利,而且损兵失地,全军覆没。

闻讯后,已经称帝的刘备借着这个由头正准备发飙,亲率张飞的第三战区全部兵马去东征孙权。结果,忙中出错的张飞竟被自己的部将范强和张达合力所杀,令刘备痛惜不已。

刘备下旨将张飞厚葬于阆中当地,还追谥他为“汉桓侯”。之后,他亲征孙权并发起了夷陵之战,结果被初生牛犊陆逊所击败,含恨而死于白帝城。

刘备驾崩后,诸葛亮和李严辅佐刘禅登基。而张飞的长女和次女,都先后被后主刘婵册立为皇后。由此不难看出,刘、张两家之间的关系非常亲近,并没有过闲置张飞的历史。

而且,刘备还为张飞修建了“汉桓侯祠”以纪念他对于蜀汉政权的功绩。今天,位于四川阆中市古城区西街的汉桓侯祠已经成为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备为何闲置张飞7年,直到他死在阆中?

刘备自从离开荆州夺取西川后,就把荆州交给关羽来镇守,荆州相当于刘备的起家之地,刘备集团大部分人也都出自荆州,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关羽,不单是因为关羽的能力和威望很高,也反映出关羽在刘备心中的地位。而同为兄弟的张飞,在刘备夺下汉中后,却没有把汉中交给张飞镇守,而是让张飞去守阆中,据此很多人认为是张飞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不是很重要,所以才被放到阆中闲置。其实这么理解是不对的,刘关张桃园结义,关系早就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而是亲如兄弟。刘备把阆中留给张飞镇守,正是因为阆中的战略地位及其重要,某些时候甚至会超过汉中,这种地方刘备不交给张飞,又能交给谁呢?所以这是一种重托,而不是闲置。

一、阆中虽然不靠近蜀魏交战的第一线,但是战略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从阆中走大路可以直达汉中,进可以对汉中进行快速增援,退可以成为保卫蜀国的第二道防线。从阆中走水路,顺江而下可以直达江洲,从江洲可以东出阻止东吴的进攻。还有一点就是阆中距离成都也很近,万一成都发生变故,张飞可率军第一时间到达成都。这样一个联系蜀国各个方向的心脏地带,我想除了张飞,刘备也想不出有第二个人了,阆中有张飞镇守,那刘备睡觉估计也踏实了。

二、阆中的地形也决定了它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蜀汉地处四川,多山川,在蜀中北部有一道巨大的山脉屏障,由剑门山脉和大巴山脉组成,从而把益州和北部隔离开来,这道屏障只有两个入口,一个叫金牛道,一个叫米仓道。金牛道走剑门山脉这一边,是益州与外界交通的主干道。米仓道则走大巴山脉这一边,而阆中位于米仓道这边,是米仓道的枢纽关卡。可以说守住了剑阁和阆中,外敌是攻不到益州里面的。而米仓道因为走起来路途更近,在战局突发的状况下,走米仓道能达到奇袭的目的,所以阆中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剑阁。

三、张飞是三国名将,让张飞镇守阆中还可以对曹魏的陇右地区造成非常大的压力,让曹魏不敢轻易进攻汉中,同时还可以出兵袭扰曹魏的武都,阴平等地区,持续减少曹魏对益州的压力。

四、阆中历史悠久,一直就是四川北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仅次于成都的蜀汉第二都城,如此重要的地方,刘备只能交给最信任的张飞来镇守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阆中的重要性,刘备选择张飞镇守阆中,和选择关羽镇守荆州一样,都是因为他们是刘备内心最信任的人。有张飞镇守阆中,益州万无一失。当然张飞在阆中也不是光搞军事了,经济文化上也有建树哦,譬如我们现在都知道的四川有名的小吃-张飞牛肉,早就不单单是阆中的名片了,已成四川的文化名片了,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欢迎给我点赞,评论,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历史,谢谢。

刘备为何闲置张飞7年,直到他死在阆中?

没有闲置,刘备一直都有重用张飞。

公元211年,刘备率庞统、黄忠、魏延、卓膺等将领入川。

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心腹辅佐刘禅镇守荆州。

一年后,二刘翻脸。由于刘备低估了刘璋的实力,导致益州战事不顺。尤其刘备当时还是客场作战,战况拖得越久,形势对他越不利。因为只要张鲁或曹操趁机打他,他就麻烦大了。

所以,得到刘备的求援信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迅速率荆州军主力西进,增援刘备。而荆州则交给了关羽独镇。

后来凭借独镇一州的地位,关羽成为刘备集团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

公元214年,荆州军攻破巴东。

之后,诸葛亮、张飞、赵云分兵。

赵云走南路,攻江阳、犍为,抄刘璋后方。

另一边,诸葛亮和张飞继续向西,从今天的重庆坐船到遂宁。

根据《华阳国志》的描述,在遂宁,诸葛亮与张飞再次分兵作战。诸葛亮自己向西,拿下德阳城。

张飞向北,攻打巴西郡。在攻巴西时,张飞遇到了严颜的抵抗。然后就发生了大家都熟悉的义释严颜。

拿下巴西郡后,张飞走陆路与诸葛亮在德阳会合。在德阳,他们先是打退了刘璋派来反扑的部队,然后趁势追击,与刘备会和。

此时,刘备的兵力已经远超刘璋。所以,当后来马超也投降刘备后,刘璋也就放弃了抵抗的想法,将成都拱手相让。

事后,刘备犒赏三军。张飞封巴西太守。驻扎于阆中城。

关于把张飞驻阆中,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刘备要把张三爷放在那里呢?

这是因为,阆中是扼守蜀道之一的米仓道的战略要地。

汉末时期,从汉中到四川,只有两条路。一是金牛道,二是米仓道。

金牛道方向的剑门关,刘备早先已经派霍峻把守了。不用再做人事安排。米仓道,此时还没人去堵。而这个工作,又很重要。毕竟米仓道直通汉中,张鲁此时颇有实力。换一般人去监视张鲁,刘备不放心。所以这个重担,自然就是张飞去扛了。

后来事实证明,刘备的眼光(也有可能是诸葛亮的主意),非常准!

公元215年,曹操击败张鲁。

等到完全拿下汉中后,曹操立刻给夏侯渊下了个指示,派人进攻巴西郡。张郃随即带兵进入益州,抄掠巴西、巴东二郡。

当时,刘备在荆州正准备跟孙权火拼。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是震惊。

是的,连老油条的刘备,此时也慌了。

为了保住益州,刘备立即与孙权和解。然后他一面命令张飞反击,一面带兵往益州赶。

但是,走到重庆时,他不敢走了。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巴西没守住,丢了。那么曹操的大军,随时可以南下直插重庆。切断荆州与益州的联系。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刘备是老兵油子,他当然知道其中厉害。他打的主意是,万一张飞守不住巴西郡,自己从重庆可以直接退回荆州。而如果他这个时候去成都,万一阆中又丢了,敌人再把重庆拿下,自己就成瓮中之鳖了。

所以他到了重庆后,立即停步。等到听说张飞大败张郃,稳定战线后,他才继续向西回到成都,与众人商议,确定攻打汉中,解决曹操对益州掣肘之患的战略。

所以说,刘备把张飞放在阆中,这可不是闲置他,而是重用!这是刘备上的一道保险。

后来,张飞随刘备攻打汉中。这一战,前后共历时两年时间。最终以夏侯渊在定军山下被砍死,曹操亦被击退,刘备拿下汉中而告终。期间,张飞的存在感不强。大的战役均由刘备和法正操刀。小规模战斗,赵云和黄忠则出尽了风头。

拿下汉中后,刘备自立汉中王。封关马张黄为四方将军,其中张飞拜右将军、假节,继续守巴西。而汉中的防御,居然被刘备交给了一个无名小卒魏延。这太奇怪了。

不让张飞守汉中也就罢了,为何还要留他在阆中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下时间线。

公元219年七月,刘备进位汉中王。同年的十二月,关羽被杀。再加上,刘备早就与孙权撕破脸了。此时的刘备,应该已经意识到他与东吴必有一战。

他不让张飞守汉中,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接下来的用兵重点,不是北方,而是东面。汉中当然重要,但汉中只是防御北面的战略要地,离荆州太远。相比之下,阆中显然才是兼顾南北防御和进攻的最佳位置。

张飞军团作为益州东北部最重要的一支机动力量,他在阆中,既可以支援汉中,也随时可以进入荆州作战。并且,阆中离成都也不远,两地中途没有险关阻碍,若是成都发生兵变,张飞也随时可以做出反应。

这也就是为什么,刘备要把张飞放在阆中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说,张飞在阆中,并不是刘备闲置他的原因。

后来,刘备起兵伐吴,他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下给张飞的,让他离开阆中,去到重庆与自己集结。只是张飞阴沟里翻了船,被两个小人所害,才没能参加夷陵之战。

总的来说。别看阆中后来不起眼,但放到刘备当时的战略部署下,它可是一个比汉中还要重要的战略要地。张飞蹲守那里,实际是担负起了预备队长的角色。

只是后来,诸葛亮与孙权讲和。彻底断了和东吴撕逼的念头,东面不用再部署大军,只派李严在重庆监视即可。阆中不用再驻守大军,因此,才重要性迅速下降。(因为防守需要的兵力少,进攻需要的兵力多。当诸葛亮不需要再对东吴用兵后,阆中自然也就不需要再驻守大军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