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第一将卫青为何会娶一个寡妇?
前言
卫青为何会娶一个寡妇?🤔因为这个寡妇的身份不一般——她便是平阳公主,汉景帝与皇后所生的长女,汉武帝刘彻的同母姐姐。
这样的牌面,哪怕是寡妇,也依然不掉份儿,平阳公主嫁给卫青还得称为下嫁。所以,卫青娶一个寡妇并非如想的那般寒碜,而是一件荣耀的事。
△卫青
此段姻缘很奇妙卫青和平阳公主的姻缘堪称奇妙。为何如此说呢?
因为卫青早先是平阳公主的骑奴,日常伴驾在公主车驾左右。时光推移,世事流转,没想到这主仆二人最终竟成为了夫妻。
之所以会有此种联系,就要从平阳公主波折的婚姻说起。
平阳公主在嫁给卫青前已经有两任丈夫了:
第一任丈夫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的曾孙——平阳侯曹寿。平阳公主的封号也是始于此(最初的封号为阳信公主)。可惜,曹寿体弱多病,半道病死,于是平阳公主改嫁。
第二任丈夫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曾孙——汝阴侯夏侯颇。可惜,这个夏侯颇有悖人伦,与其父的姬妾私通,最终畏罪自杀。于是乎平阳公主再次守寡。
而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从前正是曹寿府上的歌姬,后来在平阳公主的牵线下被汉武帝选中临幸。
而卫青正是卫子夫的弟弟。
△卫子夫
卫子夫受汉武帝的宠爱后,陈皇后的地位受到威胁,她的母亲馆陶公主便派人去刺杀卫青。还好被好友公孙敖救下,汉武帝得知此事,十分震怒,并封了卫青侍中,时常伴驾左右,卫青从此飞黄腾达。
说白了,卫青和他姐卫子夫都曾是平阳公主的仆人,而平阳公主是这姐弟俩由奴转贵的贵人。
△平阳公主
结语卫青和平阳公主的婚姻,虽说是有政治联姻的意味在里面。然而,卫青为人宽厚谦逊,与平阳公主近十年夫妻过得也是琴瑟和谐。
卫青先一步去世,后来平阳公主临终前主动请求与卫青合葬,汉武帝爽快地答应了。二人也算是有始有终,生死相伴了。👏
汉朝第一将卫青为何会娶一个寡妇?
卫青不但娶了一个寡妇,还娶的是一个比自己大11岁,并且克死两任丈夫的寡妇。但这寡妇不一般,她是汉武帝的亲姐姐,平阳公主。
公元前115年,43岁的平阳公主再次守寡,虽然已经是当奶奶的人了,她却还想再嫁,于是问身边人:“列侯中就没有个贤能的吗?”
身边的人都说大将军卫青是个好青年!
平阳公主却浅笑道:“他啊,以前还是我的马夫,还小我十多岁,这怎么合适呢?”
身边人听出平阳公主话语中的满意,便附和道:“大将军今非昔比,放眼朝堂,就属他最合适了!”
于是,在平阳公主的要求下,汉武帝赐婚,让这对昔日的主仆,成为了举案齐眉的夫妻。
初,青既尊贵,而平阳侯曹寿有恶疾就国,长公主问:“列侯谁贤者?”左右皆言大将军。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骑从我,奈何?”左右曰:“于今尊贵无比。”于是长公主风白皇后,皇后言之,上乃诏青尚平阳主。《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32岁的鳏夫卫青,奉旨娶了43岁的三婚大龄寡妇平阳公主,虽说他们是“鳏夫娶三婚寡妇”,但也绝不是“两床新被褥,一对过来人”这么简单。
主仆原是老相识这天,平阳公主和往常一样,踩着郑青的脊背,登上马车。
马车迎着阳光在青石路上“吧嗒吧嗒”压过,平阳公主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被她天天踩在脚下的男孩,有一天会成为和自己举案齐眉的夫君。
郑青就是后来的卫青。
他母亲是平阳府的一名女佣,和一个小吏郑季在府上发生了一段婚外情,于是就有了他。所以,一开始,卫青姓郑,而不是姓卫。
卫青字仲卿。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侯家。平阳侯曹寿尚武帝姊阳信长公主。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在童年时期,卫媪因为自己一个寡妇,养四五个孩子太吃力,就将郑青送回到郑季那里抚养。
可是,郑季自己是有家有儿女的,看着这个私生子,还是和一个奴婢的私生子,怎么看都觉得膈应。
于是就将郑青扔出去放羊,眼不见心不烦。
青为侯家人,少时归其父,父使牧羊。民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看着父亲不待见郑青这小子,家里的兄弟们也有样学样地欺负他,不仅让他干各种脏活累活,还经常捉弄他,不给他饭吃。
所以,常年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也就训练出了郑青察言观色的本领。
好不容易活到了十多岁,他决定回到了母亲居住的平阳侯府,做起了平阳公主的骑奴。
当时,虽然父亲是小吏,而母亲只是一个奴婢,在地位上,父亲肯定高一些。
但是,在父亲家,自己过的是猪狗不如的生活,而在母亲家,至少兄弟姐妹们还将他当人看,所以,郑青还是选择了跟自己母亲在一起。
骑奴其实就是给公主牵马喂马的人,只要公主出门,就一定有他陪着。
估计母亲卫媪为他谋划这个工作也是想,凭借卫青的聪明踏实,在平阳公主身边多出出镜,说不定哪天被公主赏识,分去管理个庄园,做个小管家之类的差事,那么这后半生就无忧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没过多久,卫家居然平地起飞了,带着郑青一起,进入了汉武帝的视线。
公元前138年,卫媪的另一个女儿卫子夫在平阳府被汉武帝宠幸后带回宫中。
虽然这时候距离她受宠当上皇后还有十多年的时间,但是,既然卫子夫做了皇帝的女人,那么她的家人也就不再是奴婢了。
而此时,郑青也看清形势,果断将自己的姓从郑改为卫,这样以来,就显得和自己这半个姐姐更加亲近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
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字仲卿。《史记.大将军骠骑将军列传》
显然,这是带有贬义和不屑的。说他卫青本不姓卫,却非要改姓,来给自己贴上外戚的牌子。
但是不是姐弟这件事,司马迁老爷子说了也不算,关键是当事人,卫子夫小姐姐怎么看。
而卫子夫表示:虽然这个弟弟和自己不是一个爹生的,在童年也没有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是,我还是觉得,他就是我的亲弟弟!
为啥,原因很简单,卫媪生了3个女儿一个儿子,并且儿子的身体还不怎么好。
卫子夫既然进了宫,做了皇帝的女人,那么除了汉武帝的宠爱,总还是要找点别的依靠。
因为出身低微,那些门阀世家显然不会和她靠近的,所以,看着卫青这个机灵健壮的便宜弟弟,卫子夫只能将他认下。
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不再得宠时,还能有个娘家人做依靠。
之后,卫子夫应该是找了关系,将卫青和自己的哥哥都调到了宫里当差。
卫青也在宫里,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
私生子卫青的逆袭之路
卫青入宫当差之后,因为为人和气,不与人争,很快结交了很多朋友。
其中最重要的一位,便是义渠人,公孙敖。
当时,因为卫子夫怀孕,遭到皇后陈阿娇的嫉妒,于是她母亲馆陶公主就想办法,将卫青绑了,准备“杀鸡儆猴”。
及帝即位,立为皇后,擅宠骄贵,十余年而无子,闻卫子夫得幸,几死者数焉。《汉书.外戚传》
本来卫青被绑入大狱,心想这回死定了。
可就在这时候,好友公孙敖带着一帮兄弟,如神兵天降,居然直接将卫青从大狱中救出来了。
而后,汉武帝知道了这件事,非但没有责怪公孙敖私自用兵,还就事将卫青调到了自己身边,做了建章监,侍中。
大长公主闻卫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往篡之,故得不死。《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九死一生的卫青,就这样在馆陶公主的神助攻下,迅速地来到了汉武帝身边。
当然,汉武帝也不仅仅是对卫青好,因为卫子夫得宠,卫家上上下下也是风光无限,被安排得妥妥的。
等到卫子夫被封为夫人的时候,卫青也做上了大中大夫。
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同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孺为太仆公孙贺妻。少兒故与陈掌通,上召贵掌。公孙敖由此益贵。子夫为夫人。青为大中大夫。《史记.大将军骠骑列传》
这对于卫青来说,在短短3年时间里,从马奴做到了上中大夫,这可真算得上人生逆袭了!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之后的升迁速度,更是让人惊掉下巴!
十年磨砺,利剑出鞘卫青在汉武帝身边,一呆就是十年。汉武帝一边观察一边教导卫青,慢慢地,也在心中谋划着他一份伟大的计划。
汉武帝确实是一个好老师。在他身边侍中这个位置上呆过的人不少,除了卫青,还有后来的霍去病,霍光等人,几乎个个都是千年难得一遇的人才。
公元前130年,匈奴人南下进犯,汉武帝决定,一定要打回去!
但是,朝中老臣多数不赞成用兵,于是,汉武帝果断启用了卫青、公孙敖这样的菜鸟将军。
汉武帝让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和卫青兵分四路,与匈奴对战,虽然他把卫青派去攻打匈奴的主力部队,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将老将李广封为了最高的骠骑将军。
李广是老将军,在与匈奴的对战中,早就打出了名气;公孙贺和公孙敖祖上都是义渠人,对大草原本应有着足够的基因记忆,但可惜的是,等他们的战报回来,汉武帝傻眼了。
- 公孙贺在草原上走了很远,但一个匈奴兵都没有遇到,于是吃完粮草无功而返。
- 李广几乎全军覆没,自己还成了俘虏,不过凭借着个人的高超武艺总算从匈奴人手中逃了回来。
- 公孙敖出门就犯路痴,而这次迷路,还中匈奴人的埋伏,带出去的1万人马,只带回来3000。
本想着能够吊打匈奴一把的汉武帝,看完几个人的战报开始怀疑人生了。
而卫青的战报却迟迟未到,汉武帝不由得为他捏了一把汗。
这是卫青第一次带兵出征,看看同样菜鸟级的公孙敖损兵折将回来,大家猜测,卫青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活着回来吧!
而等卫青的战报回来时,大家都惊呆了!
卫青不但突破了匈奴主力围堵,还长途奔袭2000多公里,直接打到了匈奴人的统治中心和最重要的宗教场所龙城!
青至龙城,斩首虏数百。骑将军敖亡七千骑,卫尉广为虏所得,得脱归,皆当斩,赎为庶人。贺亦无功。唯青赐爵关内侯。《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从此,卫青开始在匈奴身上开启打怪升级的节奏。
- 公元前124年,卫青帅兵包围匈奴右贤王,俘虏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王千余人,拜大将军。
- 公元前123年,卫青二出定襄,斩获匈奴一万余人。
- 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远征漠北。霍去病入祁连山,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匈奴西迁,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
又是十年的时间,卫青已经将自己打造成了殿堂级的人物。
他已经成为后代武将们心中的神,是他们拼尽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高度。
从被人瞧不起的私生子,靠姐姐裙带关系入宫的小吏,再到殿堂级的大将军,卫青用自己20年的岁月,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平阳公主和汉武帝的默契随着卫青踩在匈奴人头颅上的一路狂飙,汉武帝面临着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就是卫青已经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了。
当时,卫青已经被封为大将军,并且是万户侯,就他个人的封赏已经甩开别人几条街了。而且汉武帝觉得没啥好赏的,还把他的几个奶娃娃也封了侯。
那么,卫青又打了胜仗,拿什么赏赐他呢?这个问题让汉武帝很头疼。
巧的是,平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夏侯颇作死,和自己父亲的小妾滚床单,还被平阳公主抓奸在床了。
平阳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夏侯颇害怕波及家人,于是羞愧地畏罪自杀了。
在汉朝,并没有像清朝一样,公主守寡后不能再嫁的规定。
再加上,夏侯颇实在是让自己恶心,所以,平阳公主在夏侯颇死后,就开始着急给自己找个靠谱的新老公,来缓解下内心的不适。
这时候有人就向平阳公主推荐卫青。
平阳矜持了一下,便同意了这个提议,找皇后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皇后卫子夫也是平阳公主府上出来的歌女,旧主有事,而且是这样亲上加亲的喜事,当然是第一时间告诉了汉武帝。
汉武帝一听,哎呀,我娶了你姐姐,你又娶我姐姐,这太合适了!
这样以来,即解决了现在卫青功高不赏的尴尬处境,又让卫青和自己的关系更近一步。
而且有自己嫡亲的姐姐在卫青身边监控着,也不怕他卫青以后会有异心。
于是,汉武帝很快通知了卫青这个好消息。
卫青听了,除了表示,我愿意,还能说啥呢?
就这样,在汉武帝的恩赐下,平阳公主被接进了大将军府,昔日主仆如今成了夫妻。
只是这全程似乎都是汉武帝和平阳公主的决定,没有太多人关心卫青的态度。
好在,卫青确实也是一个务实的人,尽管位居大将军,却也不骄不躁。
对平阳公主更是以礼相待。
所以,等到平阳公主临死时,她留下遗言,要和卫青葬在一处。
后记卫青和平阳公主的结合本就与爱情无关,他和众多的赐婚一样,走的是政治路线。
只是,在这场婚姻中,因为平阳公主的主动,显得或许有那么一点点的暧昧在里面。
但是,熟悉平阳公主的人都知道,平阳公主是有野心的,她从小就以自己的姑姑馆陶长公主为榜样,在弟弟汉武帝登基后,更是学着自己姑姑,给皇帝身边不断地输送美女佳人,试图通过枕边风,来达到自己左右政局的目的。
然而,在能力上,或许平阳公主并不输给馆陶公主,但是在运气上,她却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馆陶公主通过自己的美人政策,成功扶持了刘彻登基,并将自己的女儿送上了皇后的宝座。
平阳也不差,她先后送了卫子夫和李夫人两位皇后到汉武帝身边,可以说比姑姑馆陶公主的手段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遗憾的是,馆陶公主面对的是汉景帝,而平阳面对的却是一个超级霸道总裁汉武帝!
她送到后宫的女子虽然得宠,但是,绝无左右汉武帝思想的可能。
于是,她找到卫青,当朝太子的舅舅。
如果顺利,汉武帝归西,刘据登基,那么,她既是姑母又是舅妈,再稍微运作一下,不怕刘据这个乖孩子不听话。
可运气这东西,实在是不向着她。
她不但命没有汉武帝活得久,连刘据的太子之位最后也被玩没了。
所以,这场婚姻难道不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汉朝第一将卫青为何会娶一个寡妇?
卫青娶得不仅是一个寡妇,而且是嫁过两次人的寡妇。她便是汉武帝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而且平阳公主和第一任丈夫还生了一个儿子。汉武帝刘彻娶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卫青又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也说不上谁是谁的小舅子了。
平阳公主的坎坷遭遇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夫人,据传在嫁给汉景帝之前,已经和别人生过一个女儿。所以,汉武帝继位之后,对于自家姐姐平阳公主的遭遇,更多的是一种同情。平阳公主原本嫁给曹参的曾孙曹寿,生有一个儿子曹襄。
汉武帝登基四年之后,曹寿死去,于是平阳公主又嫁给了夏侯婴的曾孙夏侯颇。但过了一段时间,夏侯颇因畏罪自杀,连封国都没保住。于是,平阳公主又悲催地守寡了。而且,平阳公主两任丈夫都是西汉开国功臣的后裔。所以,平阳公主即使守寡次数再多,也需要丈夫拥有尊贵的身份。那时,南宋以后的封建礼教还没兴起,平阳公主注定会再次嫁人的。后来,异军突起的卫青,便走入了汉武帝和平阳公主的视线。
平阳公主和卫青一家的关系卫青的父亲名叫郑季,郑季原本在平阳侯曹寿家打工,和卫媪私通,生下了卫青,此时的卫青原本该叫做郑青。卫青后来回到父亲家,但是郑季却让他放羊,卫青的其他兄弟也不把他当作兄弟看。等到卫青长大,不愿意再受郑家奴役,所以回到了他母亲的身边,被选为了平阳公主的侍卫。因为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金屋藏娇的女主人公)一直不能生下孩子,所以作为姐姐的平阳公主,收拢了许多美丽女子,希望进献给汉武帝当妃子。
汉武帝有次到平阳公主家后,其他人都没看上,单单相中了歌女卫子夫,然后临幸了她。卫青的同母异父的哥哥叫卫长君,同母异父的姐姐便是卫子夫。在卫子夫被汉武帝临幸之后,卫青从此便冒姓卫了。但汉武帝的姑姑(长公主刘嫖,汉景帝的姐姐)听说卫子夫有了身孕,担心卫子夫威胁到自己女儿陈阿娇的地位。于是命人把卫青逮捕,准备杀掉卫青,后来卫青被好友公孙敖救下来。汉武帝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便开始提拔卫青,卫青从此也开始了后面的传奇人生。
所以,无论是卫青的父亲郑季,还是卫青的母亲卫媪,以及姐姐卫子夫,甚至卫青本身,都和平阳公主牵扯甚深。只是那时卫青一家子的地位太过低下,肯定不会作为平阳公主丈夫的人选。至于卫青在担任平阳公主侍卫期间,是否动过这个心思,在史书上是找不到相应答案了。
平阳公主为何嫁给了卫青后来,卫子夫因为生下男孩,被汉武帝立为皇后。此时的卫青,也已经多次讨伐匈奴,凭军功被赐为关内侯。后来,在汉武帝的领导下,卫青多次作为讨伐匈奴的军事负责人,主动出击,并且斩获颇丰,汉武帝对卫青也越来越倚重。等到卫青手下捕获匈奴王十余位后,汉武帝封卫青为大将军,诸将都归属卫青统领。此外,卫青的三个儿子也被封侯,卫家的权势煊赫一时。
此时,平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夏侯颇又去世。当她问身边的人:“列侯里面谁最贤能?”言外之意,便是要在列侯中再找一个丈夫,众人都回答卫青最贤。平阳公主笑着说:“卫青是从我家出去的,以前是我的护卫,怎么能嫁给他呢”,身边的人回答:“现在的卫青尊贵无比”。于是平阳公主去找了卫子夫,卫子夫又告诉了汉武帝。汉武帝下诏,让卫青娶了平阳公主。至于卫青原来的妻子,肯定不敢和平阳公主争锋。
综上所述,平阳公主两次守寡之后,仍旧能嫁给卫青。第一自然是因为平阳公主身份尊贵。第二便是卫青的出身太过低微,而且还曾是公主的护卫,再加上汉武帝的威严在里面,卫青即使内心有不平之气,也不敢表露出来。此外,卫青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对于卫子夫以及太子来说,也是另外一种保护,使得太子位置更稳。在卫青活着的时候,果然也没有人敢诬陷太子。这里面是有平阳公主的功劳的,两人的婚姻是有政治因素在里面的。
史料参考:《汉书》。
汉朝第一将卫青为何会娶一个寡妇?
卫青不仅是娶了一个两度守寡的寡妇,而且是已经当了奶奶的寡妇,可是这个人卫青却不得不娶,因为这是汉武帝的命令。
卫青的家族关系卫青原本并不姓卫,应该姓郑,因为他是一个私生子。
卫青的母亲曾经是平阳侯府的仆人,因为嫁给了一个姓卫的人,所以人称“卫媪”,也就是卫家老太太的意思。
卫媪给老卫生了三女一子之后,老卫就死了,此时卫府有一个名叫郑季的小吏,与卫老太太关系不错,不久就生下了卫青。
卫青上面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哥哥名叫卫长君,三个姐姐分别叫卫君孺、卫少儿、卫子夫,卫少儿就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生母。
卫青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分别叫做卫步、卫广,可想而知,这两个原本肯定也不姓卫。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字仲卿。长子更字长君。长君母号为卫媪。媪长女卫孺,次女少兒,次女卫子夫。後子夫男弟步、广皆冒卫氏。——《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卫青出生之后,原本是跟着父亲郑季一家生活的,但是在郑家生活并不如意。
郑季只不过是一时没有管住郑季下半身,这才有了卫青,所以对卫青并不在意,再加上他本来就有儿子,也不缺儿子传宗接代,于是让卫青去放羊,而卫青的兄弟们也没把卫青看做兄弟,而是将这个私生子当做奴仆一般对待。
就这样,卫青稍微大点之后,就不在郑家待了,回到了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
后来,卫青的三姐卫子夫得了汉武帝恩宠,卫青以及两个弟弟就都改为卫姓。
卫家与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原本也应该不叫平阳公主,而是阳信公主,因为她的食邑是阳信县。之所以叫平阳公主,是因为嫁给了平阳侯曹寿,曹寿是开国功臣曹参曾孙,地位显赫,这才称呼她为平阳公主。
卫青的母亲原本是平阳侯的家奴,他的哥哥姐姐自然生下来也就是平阳侯府的家奴,卫青后来也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如果卫子夫没有得宠,他们一家人都会是平阳公主的私人财产。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刘彻去霸上祭祖,回宫时顺便去平阳侯府看望姐姐平阳公主。
此时的汉武帝与陈阿娇已经结婚2年了,陈阿娇却还没有给他生一个儿子,陈阿娇的母亲馆陶大长公主又经常自居拥立之功,让刘彻对其厌烦,于是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就在自家选了十几个年轻貌美的少女,献给汉武帝。
最终,这十几个少女中,汉武帝只看上了卫子夫,临幸了她之后,将其带到宫中。
虽然在平阳公主府上选拔的那十几名少女中,卫子夫算是一枝独秀,但是汉武帝刘彻拥有整个天下, 后宫中比卫子夫漂亮的比比皆是。
卫子夫入宫之后,再没有被临幸过一次。
一年多以后,汉武帝选择将宫中年迈、体弱的宫人释放出宫,卫子夫终于找了个借口见到汉武帝,她当然不敢对汉武帝表达不满,而是哭着请求汉武帝干脆放她出宫,免得在宫中一个人孤孤单单。
汉武帝看到卫子夫哭得可怜,顿时心生怜悯,再想着这毕竟是自己亲姐姐给自己选的美人,汉武帝就再一次临幸了卫子夫。
就是这一次,让卫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了卫青平步青云的机会。卫子夫怀孕之后,汉武帝对其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不闻不问,因为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对卫子夫恩宠一天胜过一天。
刘彻继位之初,太皇太后窦氏凭借在朝中的外戚,对朝堂有极大的掌控力,因此,刘彻凡事都要“奏事东宫”,向太皇太后禀告。
皇后陈阿娇的母亲是馆陶大长公主,因为对刘彻坐上太子之位有拥立之功,又深得窦太后宠爱,一时意气风发,大有任何人不得违抗她的意思。
(一般而言,皇帝的女儿是为公主,皇帝的姐妹会被封为长公主,皇帝的姑姑会被封为大长公主。)
陈阿娇身为皇后好几年,肚子毫无动静,卫子夫却怀上了皇帝的第一个孩子,嚣张跋扈的馆陶长公主哪里能允许外人夺去本来应该属于自己女儿的恩宠?
于是她派人去抓捕在建章宫当差的卫青,为了恐吓卫子夫,准备杀死她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幸亏公孙敖等人救了卫青,这才能逃得一命。
大长公主闻卫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汉武帝得知此事之后,心中愤怒无比,却对馆陶长公主无可奈何,还得好好哄着他们母女。
心中怀着对卫子夫的亏欠,又怕馆陶长公主再生事端,干脆将卫子夫的哥哥和弟弟都封为侍中,经常带在身边,这才躲过馆陶长公主的毒手。
长平桓桓,上将之元,薄伐猃允,恢我朔边,戎车七征,冲輣闲闲,合围单于,北登阗颜。不可否认,没有卫子夫的受宠,卫青一家都还是平阳侯府的家奴;而没有卫子夫当皇后,卫青也没有机会带兵打仗,也就没有了这个留名青史的卫大将军。
机会是汉武帝给的,但是卫青的能力是靠自己打出来的。
公元前129年,匈奴南下,此时的汉武帝已经废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卫子夫母以子贵,皇后之位眼见非她莫属,汉武帝为了增强新外戚家族的实力,也是看好卫青的能力,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与公孙敖、公孙贺、李广三人兵分四路,迎击匈奴。
卫青的第一场战役,就直捣匈奴圣地龙城,大胜而归,而一起出兵的另外三路却又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返,卫青因此被封为关内侯。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对卫青重要无比,对整个大汉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这是自汉初以来,第一次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从而看到了希望。
此后,卫青一发不可收拾,犹如日行千里的神驹,终于找到了能让自己肆意驰骋的草原,屡屡带兵大胜匈奴,最终被封为武将之首的“大将军”。
不仅如此,连卫青的三个儿子都分别被封为列侯(比关内侯高),一门显赫无比。
卫青与平阳公主的婚姻公元前131年,卫子夫还没有被封为皇后的时候,平阳公主的丈夫平阳侯曹寿就去世了,平阳公主第一次成为了寡妇,在此之前,平阳公主和曹寿生有一个儿子名叫曹襄。
不久之后,平阳公主嫁给了开国功臣夏侯婴的曾孙夏侯颇。
公元前115年,夏侯颇与他父亲的小妾私通被发现之后,害怕汉武帝降罪,自杀而死,没想到最后汉武帝还是将他的封国撤销了。
(夏侯婴)八岁卒,谥为文侯。子夷侯灶立,七年卒。子共侯赐立,三十一年卒。子侯颇尚平阳公主。立十九岁,元鼎二年,坐与父御婢奸罪,自杀,国除。——《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平阳公主第二次成为寡妇,比之前那次还惨的是,不久之后她的儿子曹襄也死了。
曹襄是有儿子的,可见,此时的平阳公主已经是当奶奶的人了。
实际上,平阳公主年龄并不是很大,因此汉武帝打算再给她找个好夫婿。
要知道,作为汉武帝的亲姐姐,平阳公主哪怕是三婚,哪怕已经当了奶奶,也不可能嫁给一般人,看看她的前两任丈夫,都是开国功臣的嫡系后人,就可知平阳公主的地位。
汉武帝正在为平阳公主的夫君人选愁眉不展,毕竟有这个地位的早已经有了正妻,而年龄太小的肯定不太合适,于是汉武帝召集大臣一起帮他在列侯中选择合适的人选。
这时候,有人突然提到一个名字,那就是“卫青”,卫青爵位是长平侯,官任大将军,身份地位在朝中都是屈指可数的,最重要的是卫青出身低微,虽然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可是他的妻子都是普通家庭,至少相对于这些朝中大臣来说,都算不上大家族。
(有人说卫青之前只纳妾,没有娶妻,这就有点可笑了。)
平阳公主知道汉武帝给她选的丈夫是卫青之后,笑着说,“他是我从前的下人,过去是我的随从,怎么能做丈夫呢?”
这时候有人就劝她:“大将军今非昔比,他如今贵为大将军,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都是列侯,富贵震天下,哪还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
汉武帝看到平阳公主的样子,也知道她并不反对,至于卫青的态度就无所谓了,于是他当即赐婚。
初,青既尊贵,而平阳侯曹寿有恶疾就国,长公主问:“列侯谁贤者?”左右皆言大将军。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骑从我,奈何?”左右曰:“于今尊贵无比。”于是长公主风白皇后,皇后言之,上乃诏青尚平阳主。——《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
卫青对这个婚姻满意吗?要说卫青对这个赐婚很满意,我觉得是不太现实的。
1.首先,卫青此时已经有3个孩子,自然不会没有妻子,而无论是《汉书》,还是《史记》都没有提到卫青妻子去世,正好可以娶妻。
以史学家的春秋笔法,没有提卫青妻子,那只能说明他是有正妻的,只是因为正妻出身不高,只能给平阳公主让位。
单单这个,能让卫青高兴吗?
2.不仅如此,此时的平阳公主已经是当奶奶的人了,地位又尊贵,卫青位极人臣,想要什么样的美色得不到,哪家的大家闺秀不能娶,用得着娶这么一个寡妇么?
3.除此之外,平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是怎么死的?
夏侯颇身为开国功臣的后裔,因为与人私通,不仅身死,而且连封国都被废除,就是因为得罪了平阳公主,因此惹怒汉武帝。
平阳公主身为当朝长公主,地位尊崇,又是卫青从前的女主人,对他颐指气使的那位,哪怕是现在位极人臣,在她面前,依旧是那个“从前的下人,过去的随从”,更是让人觉得矮人一头。
虽然有种种不好,但是卫青还是心甘情愿接受了皇帝的赐婚,不仅是因为皇命不可违,还有一个原因,卫青知道,他的一切本来就是汉武帝给的,哪怕是回报汉武帝的知遇之恩,他也不得不同意这门婚事。
否则的话,以战功而封侯的大将军,如果皇帝的命令太过离谱,这个年代,他绝对是有能力拒绝的。
卫青一家与平阳公主、汉武帝纠葛太深,君恩难拒!
主要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汉朝第一将卫青为何会娶一个寡妇?
公元前115年,卫青招待完宾客,踉踉跄跄地走进了新婚妻子平阳公主的房间里。他朝床边看去,此时的平阳公主比往日多了几分紫色,少了些许威严。卫青突然有点不知所措,这一切仿佛是做梦一般。就在这时,平阳公主开口道:“大将军,快过来呀!”
虽然此时自己早已经官拜大司马大将军,但平阳公主毕竟是自己昔日的主子,卫青显得非常不自在。然而,平阳公主却认为是卫青嫌弃自己,故而失落起来。
终于,她鼓起勇气,自己更衣之后一把抱住卫青,随即吹灭的蜡烛。
01,二婚再丧夫,平阳公主选中卫青为什么堂堂汉朝第一将军会娶一个寡妇?况且这个女人已经经历过两次婚姻,甚至已经做了奶奶。除此之外,这个寡妇至少比卫青大十多岁,但是卫青还是高高兴兴把她迎进门。
那一年,43岁的平阳公主第二次失去了夫君。不过她已经看淡了,她一再告诉自己,不是自己克夫,而是前两位夫君没有富贵命。
虽然已经是升级做奶奶的人,但是平阳公主还是想找个可以依靠的人再嫁,毕竟年纪也不算很大,加上驻颜有术容貌尚可,现在守寡也是寂寞可惜。
于是,平阳公主问身边的人:“现在诸侯中有贤能的人吗?”众人都称赞卫青是个大好青年!
平阳公主呵呵一笑:“哎呀,他以前可是我的马奴,让我踩背,给我牵马的人,而且还比我小十多岁呢!不合适,不合适……”
身边的人机灵得很,一听就听出来公主是满意卫青的,只是还需要找个台阶下。
于是立马附和道:“哪里哪里,英雄不问出身,卫大将军凭借自己的努力现在飞黄腾达,今非昔比,放眼天下,只有他配得上公主您。”
但是,这个事情,平阳公主不能自己开口。于是平阳公主去向皇后卫子夫委婉说了自己的想法。皇后告诉汉武帝,这就把问题留给汉武帝了。
此时,卫青平定匈奴有功,汉武帝正在为赏赐的事情发愁,之前他已经为卫青专门设立了一个新的官职“大司马”,现在卫青已经是大司马大将军,身份地位在武将中是最高的。
这时候,有人提议为平阳公主选一门亲事,那么卫青自然是最佳人选。
汉武帝高兴的一拍大腿:“妙哉妙哉!正好皆大欢喜,姐姐可觅得良人,我也在群臣面前说得过去。”于是,汉武帝赐婚给卫青。主仆二人得以再续良缘。
《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中记载:初,青既尊贵,而平阳侯曹寿有恶疾就国,长公主问:“列侯谁贤者?”左右皆言大将军。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骑从我,奈何?”左右曰:“于今尊贵无比。”于是长公主风白皇后,皇后言之,上乃诏青尚平阳主。
确实,平阳公主身份尊贵,是皇亲贵族,不可和普通寡妇相提并论。
而且在很久以前,卫青没有出人头地的时候,只是平阳公主府上一个身份低微的小小马奴,和平阳公主是主仆关系。现在娶了曾经的主子,岂不是脸上有光?
02,前两段婚姻,夫君都是重臣之后平阳公主的前两段婚姻都非同一般,他的夫君全都是名门贵胄。
第一段婚姻
汉朝时一般以公主食邑或夫家封邑所在地称呼公主,而平阳公主的食邑是阳信县,当时称阳信公主,后来嫁于开国功臣曹参的曾孙平阳侯曹寿,所以又称平阳公主。
可惜的是,曹寿并不是人如其名一样长寿。汉武帝元光四年(前131年),二十三岁的曹寿因病去世,平阳公主年纪轻轻就当了寡妇。
曹寿生前和平阳公主有一个儿子,名叫曹襄。曹寿死后,曹襄继承平阳侯的爵位。曹襄的妻子是舅舅汉武帝刘彻与皇后卫子夫的长女卫长公主,都是强强联姻。
第二段婚姻
曹寿死后,平阳公主改嫁,嫁给开国功臣夏侯婴的曾孙汝阴侯夏侯颇。
不过,这个夏侯颇不安分守己,竟然和自己老爸的小妾做出苟且之事,被平阳公主发现了,后来他畏罪自杀,平阳公主再次成为寡妇。
这段婚姻不知两人是不是感情不好,夏侯颇和平阳公主并没有孩子。
后来紧接着,平阳公主的儿子曹襄也去世了,而孙子曹宗是在她嫁到汝阴侯家之后出生的,祖孙二人一直不在一处居住,也没啥感情可言。
所以,这时候的平阳公主虽然身份尊贵,但是没有亲人依靠,说她孤独寂寞一点也不为过。
除此之外,汉武帝娶了卫青的亲姐姐卫子夫,现在卫青又娶了汉武帝的亲姐姐。卫青和汉武帝的关系更加密切,姐姐卫子夫皇后的位子也做得稳当。而且,卫子夫能够进宫,多亏了平阳公主。
03,未雨绸缪,把卫子夫推给汉武帝这一天,汉武帝刘彻祭祀归来,想起好久没见过自己的姐姐了。两人乃是一母所生,自然姐弟情深。
汉武帝继位以后一直尊姐姐为长公主,于是刘彻专门绕路去平阳公主府探望姐姐。这平阳公主也是命苦之人,虽贵为公主,但是丈夫命薄,导致守寡。
平阳公主一看弟弟来访,赶紧准备美女与佳肴,其实她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在之前,百无聊赖的日子里,平阳公主就从乡下或者府中下人的子女中挑选年轻貌美且机灵的丫头来调教。因为她知道,汉武帝与皇后陈阿娇在一起两年仍旧没有子嗣,所以,汉武帝身边需要一些新人了。
平阳公主在后面深思熟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卫子夫这丫头最合适。
“子夫,我素日待你怎样?”平阳公主拉着卫子夫的手说。
“公主是我的衣食父母,自然待子夫是极好的。”卫子夫回答道。这时候她已经意识到了平阳公主的用意。
平阳公主说:“一入宫门深似海,但是富贵和权力也在险中求。”
卫子夫点了点头:“我不怕。”
于是,卫子夫回到房间精心梳洗打扮一番,穿着美丽的舞服,衬托的她更加身姿曼妙。汉武帝被突然出现的卫子夫惊呆了,“美哉美哉。”不停地夸奖。
平阳公主在旁暗喜,“看来对上老弟胃口了。”
当天,汉武帝就按捺不住,在府上临幸了卫子夫。第二天一大早,汉武帝叫人准备好马车接卫子夫一同回宫。
在临走之前,平阳公主扶着卫子夫上马车,然后拍了拍她的背,“一路上好走,如果有一天你荣华富贵,不要忘了我。”卫子夫感激地点了点头。
只是,两人不知道,这荣华富贵,还得耐心等上几年。
04,卫青沾姐姐光,进宫谋职回头我们再来说说卫青。
卫子夫是卫青同母异父的姐姐。
卫青的母亲卫媪,河东平阳人,是平阳侯府的一名普通侍女。
不清楚本姓卫还是其夫家姓卫,生有长子卫长君、长女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还有卫青、卫步、卫广三个儿子。
后来卫媪和郑季一来二去就好上了。
郑季是县里的一个小官,因为公务原因,他经常来往于平阳侯府,在这期间恰好认识了卫媪。
卫媪之后怀孕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为郑青,但是这个渣男郑季没有迎娶卫青的母亲。再后来,郑青大一些的时候就被母亲送回了父亲身边。
谁知,这个郑季不给卫媪名分就算了,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爱护。在郑家,郑青被当做下人使唤,连郑季的几个儿子也都明里暗里欺负郑青。
他们都有母亲庇护,而郑青自己孤身一人,又不得父亲所爱,还顶着私生子的名声在府里被人欺负。他忍辱负重,长大以后就逃离郑家,回到母亲身边。改名为卫青,随母亲姓氏。
孩子大了,总不能混着过日子吧。于是母亲在平阳公主府里找了个马奴的工作,主要就是牵着马,或者扶主人上马的活。不累,但是可以一直跟着主人东奔西走长见识。
不用干繁重的工作,就能领到丰厚的薪水。如果拍马屁得当了,主人还会有赏赐。这个好工作在当时好多人挤破头都想去做。
毕竟长期和自己的领导在一起,好歹也混个脸熟,能跟着出入大场合。万一哪天机会合适,可能就升官发财了,
当时平阳公主看到卫青,只是觉得小孩能干好牵马的工作就行。从来没想过,卫青以后还能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更不会想到自己以后将会嫁给他。
两年以后,卫青的工作做的好,马上功夫更是了得,这也为他以后领兵征战打下了基础。
这时候,另一边在宫里的姐姐卫子夫也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其实卫子夫跟着汉武帝进了后宫,没几天就被冷落了。汉武帝贵为一国之君,每天光批奏折就要看上12个小时左右,还要处理其他政事,太繁忙了。
可怜卫子夫就这样被遗忘在后宫,长达一年多没有再被汉武帝临幸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过了不久,皇宫要遣散一些年长的宫女。虽然卫子夫不在名单中,但是她为了引起皇上注意,极力要求自己也要出宫。
这时候,记性不好的汉武帝这才想起来,后宫还有一个大美人被闲置了。
怎么能放她回家呢?
两人再相见,竟然已经隔了一年之久。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
汉武帝和卫子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四目相对,含情脉脉。汉武帝又想起了一年前那个初见的晚上,干柴烈火就这样烧起来。
更让汉武帝高兴的是,卫子夫怀孕了!
自古母凭子贵,卫子夫在后宫的地位一下子就上来了。不放心卫子夫的安全,汉武帝专门找了侍卫来保护卫子夫,连每天的膳食都有专人伺候,以防不测。
这时候,卫子夫找个机会推荐了弟弟卫青,于是汉武帝就安排卫青在建章军当差。
05,一战成名,卫青显现军事才能卫青从小是骑奴出身,这马上功夫自然不在话下。虽然肚子里笔墨不多,但是技高人胆大。
因此,汉武帝也喜欢带着这个小舅子在身边,外出狩猎也会带上卫青。很快,卫青的技艺进步很快。
由于卫子夫怀孕,肚子一直没有动静的皇后陈阿娇失宠。这时候,陈皇后的母亲也十分嫉妒卫子夫,于是就起了杀心。
但是,卫子夫不能动,更何况还有专人保护卫子夫的安全,就算真的害了卫子夫,自己和女儿也没有好下场,毕竟卫子夫肚子里是汉武帝的孩子!
后来,他们了解到卫子夫还有个弟弟,就把一腔怒火转移给卫青,准备杀了卫青给卫子夫点颜色看看。
不得不说卫青命大,他有个任骑郎的好友公孙敖,暗中探听,带着一行人把卫青救了出来。看来,有个好朋友是多么重要,关键时刻总是出手相救。
汉武帝知道皇后陈阿娇的所作所为,碍于情面不好发作,于是汉武帝晋封卫子夫,并且给卫青加官进爵,就是要气一气陈阿娇。
汉武帝和陈阿娇之间没有真正的感情,他们能够在一起完全是联姻。
但是卫子夫不一样,她没有背景,汉武帝和她在一起没有束缚感,所以自从卫子夫怀孕以后,汉武帝更加宠爱她了。
沾了姐姐卫子夫的光,卫青的官也越做越大。后来,卫青甚至坐到了太中大夫的位置,负责主持朝中议事。
这样一来,后宫之中就形成了陈阿娇和卫子夫两股势力相对,互相制衡的局面。
公元前130年,是卫青仕途的转折点。
这一年,匈奴南下进犯,汉武帝派卫青这个毛头小子跟随李广带兵杀敌,还有公孙敖公孙贺两人一起出兵。卫青不负众望,打了个漂亮仗。
他带领精锐部队直接深入匈奴主军腹地,捣毁匈奴祭祀圣地龙城,俘获匈奴士兵700人。这也是汉朝建立以来,第一次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因为这次战绩,卫青被封为关内侯。
不过其他人就没这么幸运了。
李广几乎全军覆没,虽然被匈奴俘虏,但还是凭借自己的本领逃了回来。公孙贺在草原上走了很远,但一个匈奴兵都没有遇到,于是吃完粮草无功而返。
公孙敖出门就犯路痴,而这次迷路,还中匈奴人的埋伏,带出去的1万人马,只带回来3000。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卫青第一次出兵就取得如此傲人的战绩,是值得庆贺一番的。
不久以后,后宫也传来好消息,卫青的姐姐很争气,生下一个男孩,因此汉武帝又立卫子夫为皇后。
这样一来,前朝后宫也有了卫氏一族的立身之地。从此以后,卫青成为了对抗匈奴的得力干将。
公元前128年,卫青率领3万大军,进入草原,杀敌数千,大胜而归。
公元前127年,卫青击败匈奴白羊王和楼烦王。
公元前124年,卫青带领大军匈奴右贤王的营帐一锅端,只有匈奴右贤王率领几百人逃脱。
公元前123年,卫青二出定襄,斩获匈奴一万余人。
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远征漠北。
霍去病入祁连山,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匈奴西迁,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
凭借军功。曾经被人看不起的私生子,靠着姐姐关系进宫,凭借自己20年的努力,做到了大司马大将军。完美诠释了草根的逆袭人生。
06,汉武帝赐婚,卫青不敢不从那么,卫青为什么会娶已经是寡妇的平阳公主呢?
前面我们讲到,当时汉武帝正在为赏赐卫青发愁。但是卫青已经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了。正好,这时候皇后卫子夫来吹枕边风,表示平阳公主对卫青有意思。
这下汉武帝可开心了,终于可以赏赐卫青了,而且以后有自己的亲姐姐看着卫青,也不怕他有二心。很快,汉武帝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卫青。
卫青呢?不敢不答应。
其实,当时卫青当时已经有妻子和3个孩子了。对于汉武帝的突然赐婚,卫青只好接受。那么平阳公主进门以后,肯定也不会做妾,所以卫青的妻子地位就下降了。
卫青和平阳公主的结合,完全就是一场政治婚姻,卫青不敢不从。
不娶平阳公主就是违抗皇帝的命令,卫青知道,他今天的一切都是汉武帝给的。让他变回从前那个穷小子,也就是汉武帝一句话的事儿。哪怕就算是回报汉武帝的知遇之恩,这门亲事他都要答应。
当年,卫青还是一个马奴的时候,平阳公主肯定对他没感觉。只是今非昔比,卫青身份尊贵,也能配得上平阳公主。
写在最后:想想平阳公主,也算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通过给汉武帝送美女,来改变自己的命数。只不过平阳公主送卫子夫这件事做对了,否则卫青还是一个小小马奴。
他们结婚以后过得还算可以,否则平阳公主也不会留下话,要死后和卫青合葬。
总的来说,卫青娶平阳公主是不得已而为之。
参考文献:《汉书.平阳公主传》《汉书.外戚传》《史记》等。
汉朝第一将卫青为何会娶一个寡妇?
汉朝第一名将卫青最后娶了一个两度丧夫还比他大十多岁的寡妇是不是有点令人称奇,不过如果知道这个寡妇身份就会知道卫青有多么谨慎明智了,卫青要娶的寡妇不是别人,此女正是当时汉朝皇帝刘彻的亲姐姐平阳公主。
说起来卫青还本是平阳公主的奴仆,不过谁让他有出息,农奴翻身做主人了,摇身一变成了男主人,但是平阳公主终究嫁给卫青时已经年老色衰,还两次丧夫,卫青还得欢天喜地的把她娶进家中,其中也隐含了卫青的无奈以及他的求生之心。
一个私生子的逆袭之路首先,平阳公主的出身就很不一般,她是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的长女,她在豆蔻之年就被赐婚嫁给了汉朝开国功臣曹参的曾孙——平阳侯曹寿,所以,她才有了平阳公主的封号。
曹寿与平阳公主夫妻感情还比较不错,两人结婚不久就生下了儿子曹襄。不过也就是在平阳公主还在与曹寿恩爱之时,还是青涩少年的卫青就进入了平阳公主府,也让平阳公主认识了这个青涩少年卫青。
卫青其实是个私生子,他老妈卫媪早年嫁给了一卫姓男子,两人生育了三女一子分别是长女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长子卫长君。卫姓男子却比较短命,很快就去世了,因此卫媪为了养活三女一子就跑到了平阳公主府打杂当仆人。
当时平阳县有一名小吏名叫郑季,经常因公到平阳公主府办差,与卫媪由此相熟,卫媪毕竟是壮年守寡的女人,她与郑季一来二去就干柴烈火携手共赴巫山了。
不过郑季却不能娶卫媪,因为他家里有只母老虎嫡妻,不让他纳妾,所以卫媪生育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卫青,也没能嫁进郑家,卫媪毕竟是个寡妇,养不了太多的孩子,因此只得把刚出生的卫青交给郑季抚育。
但是郑季和他家里的妻儿对这个私生子卫青并不友好,郑季和妻子不拿卫青当儿子看,郑季生的其他子女也不拿卫青当兄弟看,因此卫青幼年时在郑家饱受欺凌,卫青在年纪稍大之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就逃离了郑家,跑到了平阳公主府投靠了母亲卫媪。
卫媪一家子虽然日子过得困难,却对卫青很不错,尤其是卫青这三个同母异父的姐姐卫氏姐妹都对他十分友爱,卫媪也在平阳侯府给卫青找了一份骑奴的工作。
卫青当骑奴不是给别人,正是给女主人平阳公主当骑奴,其实骑奴就大概相当于现代的私人司机,平阳公主如果乘马车出行,那卫青就得驾驶马车,如果平阳公主骑马出行,那卫青就得给她牵马,还得充当人肉上马石,因此这个工作并不是很好,不过对于当时的卫青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有个安身立命的场所,还找到了家庭的关爱。
因此卫青和平阳公主早在她和第一任丈夫曹寿还恩爱之时就已经相识,而且由于卫青很会来事,那时候就已经能把平阳公主哄得开开心心,不过由于卫青当时身份卑微,他当时恐怕做梦都想不到日后女主人平阳公主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公元前139年卫青的命运得到了改变,汉武帝刘彻为天下祈福,正好回驾途中路过平阳县,汉武帝就想顺道去探望姐姐平阳公主,汉武帝要驾临平阳公主府,自然得被好吃好喝好招待。
平阳公主给汉武帝安排了丰盛隆重的宴会,在宴会期间还有美女伴舞,而卫青的三姐卫子夫当时被安排在平阳公主府中当舞女,宴会上汉武帝一眼就看中了卫子夫,并且迫不及待的在更衣期间就把卫子夫拉到更衣间做起了巫山云雨之事。
事后汉武帝就准备把卫子夫接进皇宫纳为后宫妃嫔,卫子夫正好趁着汉武帝对自己的喜爱,请求汉武帝帮扶一下弟弟卫青,于是汉武帝就让卫青入宫成为侍卫,就这样卫子夫和卫青姐弟就从平阳公主府中的奴仆进入到了宫廷中。
卫子夫和卫青姐弟虽然进入宫廷却没受到重视,汉武帝忙于国事加上后宫妃嫔还不少早把卫子夫抛之脑后,更别提不起眼的卫青了。
直到后来汉武帝准备裁撤一些年老宫女和没有生育的妃嫔,一直没有再受到汉武帝宠爱的卫子夫就报名想离开宫廷,汉武帝这时候才想起了卫子夫,于是召见她,当然不想放她走,因此当场就宠幸了她。
就这样卫子夫才逐渐受到汉武帝的宠爱,随着卫子夫受宠,她的肚子也很争气地怀孕了,不过卫子夫怀孕却差点害死了卫青。
原来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也是他的表妹,是汉武帝亲姑姑馆陶公主刘嫖的女儿,汉武帝正是娶了陈阿娇才换得了姑姑馆陶公主的支持,并最终成为太子,因此汉武帝继位与姑姑馆陶公主密不可分。
陈阿娇在汉武帝继位之后自然成为皇后,但是陈阿娇与汉武帝结婚多年却生不出孩子,因此陈爱娇十分嫉妒哪个妃嫔怀上孩子。
本来卫子夫获得汉武帝宠爱就已经让陈阿娇很吃醋了,现在还怀了孩子,陈阿娇自然就炸了。但是汉武帝知道陈阿娇善妒的性格,因此卫子夫怀孕之后就被汉武帝严密地保护起来,陈阿娇想害卫子夫也找不到机会。
于是陈阿娇就想派人害死担任侍卫的卫青,她希望通过害死卫青来吓得卫子夫流产。但陈阿娇派人去害死卫青的计划却没得逞,而且这件事还被汉武帝知道了。
汉武帝早就对陈阿娇和姑姑馆陶公主恃宠而骄比较不满,现在看到卫青与陈阿娇结仇,因此汉武帝就想通过扶持卫青来打压外戚势力。
所以卫青获得了汉武帝的大力提拔,到后来陈阿娇利用巫蛊诅咒汉武帝和卫子夫事发,被废除了皇后之位,卫子夫则成了新任皇后,由此卫青和卫子夫姐弟二人在汉武帝一朝就开启了平步青云的开挂人生。
卫青为求自保主动求娶平阳公主虽然卫青是靠了姐姐卫子夫的裙带关系才获得汉武帝的提拔重用,但他确实也很有才能,是一个可塑之才。
卫青在获得重用后先后七次率军远击匈奴,打得匈奴一蹶不振,卫青和卫少儿之子也就是他的外甥霍去病爷俩成了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两大名将,卫青后来在汉武帝时期官至大司马大将军,为列百官之首,可以兼管军政大权。
卫子夫成为皇后,与汉武帝生育了三女一子,儿子刘据被汉武帝立为皇太子。而卫氏家族也从奴仆家族摇身一变成了新兴的贵族家族,大女儿卫君孺嫁给了公孙贺,后来公孙贺由于卫氏家族的关系成为宰相。
次女卫少儿先是与小吏霍仲孺私通,生下了霍去病,后来被汉武帝赐婚给了西汉开国谋臣陈平的曾孙陈掌,而卫少儿的儿子霍去病更是抗击匈奴,封狼居胥,官至大司马骠骑大将军,地位仅次于卫青。
可能卫家就长子卫长君混得稍微差点,官至侍中,但也属于高级官员,皇帝的近臣之一。
卫青最大的功绩还是第七次带着外甥霍去病一同讨伐匈奴,这一战史称漠北之战,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表现极为亮眼,他建立了封狼居胥的功绩,回朝后被封为大司马骠骑大将军,地位仅次于舅舅卫青。
可是作为主帅的卫青却没得到任何封赏,其实主要是汉武帝对卫青已经封无可封,当时的卫青不仅官至大将军,还封爵长平侯,封邑高达两万户,不仅卫青是侯爵,连他三个年幼的儿子都被封为侯爵,可以说当时汉武帝对卫青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封赏了,再封下去汉武帝就只能退位让贤了。
所以汉武帝一直在为如何封赏卫青而烦恼,不过很快他的姐姐平阳公主给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平阳公主本来与丈夫曹寿生活的恩恩爱爱很顺利,不过曹寿却英年早逝,在曹寿去世一年多之后,平阳公主正是坐地能吸土的年纪,当然不能守寡,于是她主动请汉武帝再给她找个丈夫。
于是汉武帝又为姐姐平阳公主赐婚,让她嫁给了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曾孙汝阴侯夏侯颇。平阳公主与夏侯颇的这段婚姻维持了大概十六年,两人的婚姻可能感情并不是很好,因为公元前115年,夏侯颇与庶母私通的事情被人告发到汉武帝这,如果夏侯颇与平阳公主夫妻关系很好的话,他也不会与庶母出轨了。
不过夏侯颇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他与庶母私通的丑闻被揭发之后,他就羞愧且害怕的自尽了,就这样平阳公主又成了寡妇。
虽然平阳公主当时已经属于是祖母级别的人了,但要知道古人结婚很早,平阳公主当时的年纪大概也就四十多岁,也还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因此夏侯颇死后,平阳公主再婚的事就在公主府内部又被提上了议程。
平阳公主当时召集下属商量找谁当丈夫合适,这时候她的下属都向她推荐卫青,其实平阳公主早些年也很喜欢青涩的卫青,但是碍于身份,于是她就对下属说,卫青曾是自己的奴仆,况且自己还年长卫青十多岁,他们俩如果结婚的话不太好吧。
下属们一听平阳公主这么说这就是有门,是需要给她找台阶,于是下属们就说卫青是当今的长平侯、大将军,天下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况且他的姐姐还是当今皇后,身份无比尊贵,也只有卫青才能配得上皇帝的姐姐。
这些话让平阳公主很高兴,于是她主动向弟弟汉武帝申请想嫁给卫青,汉武帝听后当场大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自己娶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现在自己的姐姐反而还要嫁给卫青。
确实平阳公主想下嫁卫青也解决了汉武帝如何封赏卫青的难题,但是这件事不能让汉武帝提出来,得让卫青自己提出来,于是汉武帝就故意通过卫子夫把这件事传到了卫青那。
卫青是个非常谨慎的人,他早就看出来自己功高震主,在漠北之战后让汉武帝对自己的封赏很为难,因此娶平阳公主就是一个打消汉武帝对自己猜忌的机会,成婚后平阳公主也可以成为他的保命符。
所以卫青求之不得的想娶平阳公主,别说平阳公主比他大十多岁,就是大个二十来岁,他也求之不得。
于是,卫青就主动恳求汉武帝给自己和平阳公主赐婚,这也是对他漠北之战最大的封赏,就这样汉武帝就着台阶就把卫青漠北之战的封赏定成了让他娶两度丧偶还比他大十多岁的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与卫青结婚后大约共同生活了九年左右,卫青最终还是先平阳公主一步去世,两人的夫妻感情也比较深厚,据史书记载,平阳公主临死时汉武帝曾问她想与谁合葬,平阳公主主动要求汉武帝把自己与卫青合葬,可见三任丈夫中平阳公主对小鲜肉卫青十分喜爱。
至于卫青内心中喜欢不喜欢平阳公主就不好说了,不过喜欢不喜欢都无所谓,以卫青为人的谨慎小心,他肯定表面上会加倍疼爱平阳公主,至于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就不重要了,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行了。
写在最后因此卫青娶了比自己大十多岁还两度丧偶的平阳公主为妻,其实是明哲保身之道,蕴含了满满的求生欲。
卫青在功高震主,立下赫赫战功的情况下还能善终,这与他平日谨慎小心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在汉朝贵族赡养门客成风的情况下,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卫青从来不养门客,足见卫青的小心谨慎,他就是担心自己功高震主引起汉武帝猜忌,所以他平日不养门客,不与朝臣过度交往,用这些谨慎的行为来保全自身,而娶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也是卫青的自保手段之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