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影响东汉末年历史进程最重要的三个人是何进、曹操、诸葛亮,你们认为应该是谁?

@清山雅舍 以为影响东汉末年历史进程最重要的前三位,当属董卓、曹操、诸葛亮,至于理由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讲。

绝命一击——恶狼董卓

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第一人并非是曹操,而是董卓。

△董卓

董卓是当时西凉最著名的豪强和军阀,极有威望和号召力,早年通过在西北拼杀出来的军功一步一步升迁到了高位。

他有野心,也看出了东汉王朝的大厦将倾,所以像恶狼一样盯着朝廷的动向,随时伺机夺利。

后来,果然让他捡到了机会,汉灵帝病逝,大将军何进与宦官集团水火不容,斗到红眼处,便想出个馊主意,让董卓领兵进京,以武力镇压宦官集团,这里面也有袁绍的支持,二人这下亲手将“恶狼”请进了屋里。

宦官集团绝地反击,杀死粗心大意的何进,又挟持少帝刘辩出逃,这下被董卓抓住机会,杀光宦官,夺取皇帝,从此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董卓这一折腾,就好比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得东汉王朝的脆弱腐朽彻底暴露无遗。并且有了第一个作乱者,分布在各地蛰伏的诸侯军阀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也意味着东汉末年的群雄争霸正式开打。

四战之王——曹操

枭雄说得多了,我更愿意称曹操为“四战之王”。意思不难理解,曹操的基业处于四战之地,而曹操硬是在四面皆敌的形势下,逐渐个击败周围势力,最终坐大,实在是名副其实的“四战之王”。

曹操曾自夸如果没有他在,还不知有几人称帝称王。这话说得不虚,他在东汉末争霸中,的确是剿灭势力数最高的君主。

因此,曹操的存在推动了天下统一的进程,严谨些说至少是北方统一的进程,毕竟刘备、孙权的存在,使得曹操在赤壁折戟后,就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太极宗师——诸葛亮

诸葛亮是有名的千古良相,在刘备死后力挽狂澜,力保蜀国政权不失,试想如果没有他,蜀汉想要站稳恐怕是个难题。

因而,我个人觉得诸葛亮好像一个太极宗师,四两拨千斤,以他个人的能力和魅力支撑起弱势的蜀汉政权。

如果没有诸葛亮,想必三足鼎立的局面会更快被打破,三足鼎立的时间也不会那么漫长,以至于熬死了整整一代人。

结语

自然改变时局的人物不可能只有他们三个,比如周瑜、鲁肃、袁绍等人,都在其列。只不过让举出三个,我个人优先将董、曹、诸葛三人提了出来。

不知大家有何看法,尽管畅所欲言。

我认为影响东汉末年历史进程最重要的三个人是何进、曹操、诸葛亮,你们认为应该是谁?

个人认为,影响东汉末年历史进程最重要的人物有三位,分别是刘志、张角和刘焉。其中两个是东汉王朝体制内的宗室,而另一个是农民起义的领袖。

汉桓帝刘志,埋下了“乱世的伏笔”。公元159年,汉恒帝联合宦官势力铲除了外戚的大部分力量,致使“宦官势力”一家独大,进而形成了“宦官干政”的政治局面。期间,但凡有不满的士大夫,通通被排挤出了庙堂,进一步削弱了朝廷的统治力量。其后,汉桓帝政治上愈加的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导致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负。同时,人民对朝廷的不满情绪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激化。

巨鹿人张角,吹响了“乱世的号角”。公元184年,张角组织太平教众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揭竿而起发动了推翻东汉王朝的运动,史称“黄巾起义”。最终,虽然遭到了各路诸侯的镇压以失败告终了,但深刻影响了以后的历史走向。自此,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各地拥兵自重亦不可避免。

益州牧刘焉,拉开了“诸侯割据”的序幕。公元188年,刘焉目睹天下乱象已现,为求一安生之所,遂向朝廷上表“议立州牧”以安天下。最终,他的建议被朝廷所采纳,其本人也自领益州牧。不久,便离开京师去上任了。从此以后,“诸侯割据”有了朝廷的背书,天下大势就此形成。

总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人物是历史的推动者、影响者。而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则是推动并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我认为影响东汉末年历史进程最重要的三个人是何进、曹操、诸葛亮,你们认为应该是谁?

小人物也能改变历史,我觉得吴范算一个,设计并活捉了关羽。大人物诸葛亮了,刘备都是按照他的套路来的,再一个我觉得是曹操,他的作用不容小觑,而且几场大战如果他死了,历史真的改写了!

我认为影响东汉末年历史进程最重要的三个人是何进、曹操、诸葛亮,你们认为应该是谁?

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要看何进、曹操、诸葛亮三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就要看他们在合合分分的天下大势中的作用。

何进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蝴蝶效应”。何进就是东汉末年这只蝴蝶,正是因为他的一个决定,引得地方军阀进京,正可谓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最后将自己也搭了进去。

凉州军阀老大董卓的进京,不但杀了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全盘接管了何进的军事实力,而且杀了并州军阀老大丁原,吸纳了并州军阀,彻底掌控了京城。

大权在握的董卓,又废少帝,立刘协即位,专断朝政,成为天下最有权势的人物。最终引起全国各地的其他军阀们发对,成立关东讨董联盟,天下再次陷入混战。

曹操

就在何进作出召董卓进京对抗十常侍的决定时,曹操提出了反对意见,然而曹操毕竟西园八校尉中的第四典军校尉,面对大将军何进、八校尉第二中军校尉,根本就不够分量。

董卓进京专权后,是曹操在陈留“散家财,合义兵”,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然后诸侯会盟,曹操所在陈留仅是兖州的一个郡,当时兖州参与讨董的还有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曹操根本属于没有地盘的一方势力,只能依托而存在。

讨董失败后,诸侯们开始争抢地盘,曹操也逐渐在兖州站稳脚跟,有了自己的地盘。之后,战败吕布、袁绍,远征乌桓,取得了徐州、冀州、青州、幽州等地盘,实现了北方统一。接下来,就是消灭南方割据军阀,曹操正在走向全国统一的道路上。

诸葛亮

“隆中对”,未出茅庐,就先定天下三分的大局。诸葛亮+刘备组合,曹操统一大局中的一颗绊脚石,正在逐渐成长为一座大山。

就是在诸葛亮所描绘的蓝图下,刘备占荆、益两州,外联孙权,天下三分大势业已成型。此后,关羽丧失荆州,刘备病逝白帝城,刘备的势力范围仅剩益州一地。诸葛亮接过刘备灭曹兴刘的大旗,依靠益州之地,六出祁山,频频向中原进军。最后呕心沥血,病逝军中,也未能实现入主中原的愿望。

我认为影响东汉末年历史进程最重要的三个人是何进、曹操、诸葛亮,你们认为应该是谁?

东汉末年人才辈出,他们对历史的进程有着自己的贡献。我觉得对东汉末年历史进程最重要的有三组人(单指三个人的话太片面了)。

第一组:张角+刘焉---摧毁了东汉王朝的根基

中平元年太平道张角发动了动摇东汉根基的“黄巾起义”。虽然起义很快被镇压,但是东汉王朝已经走向动乱。在随后的多年时间内,各地频繁的爆发小规模起义。朝廷只好放权给地方政府,导致地方拥兵自重。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刘焉向汉灵帝提出了设立州牧的建议。使得诸侯割据合法化。其本人也是领益州牧,在西川做起了土皇帝。

他们两人的主要影响:动摇了东汉的根基,是诸侯割据的开始。也吹响了王朝的丧钟。

第二组:何进+董卓---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何进是一个没有政治头脑的人,却身居高位。为了对付几个太监引来了豺狼董卓。

董卓进京后干了很多丧心病狂的事情。废除少帝改立献帝,夜宿龙床,杀何太后和少帝,逼天子迁都,一把火烧了洛阳... 他的这一系列行为,直接让汉室颜面扫地。也让皇室在诸侯心目中的权威荡然无存。之后各路诸侯开始假借讨伐董卓为名开始起兵。正式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时代,也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他们两人的主要影响:撕碎了东汉王朝最后的尊严,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第三组:曹操+孙权+刘备---阻碍了全国的统一

这三个人是历史的佼佼者。在东汉末年这个乱世中,他们三个人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且长期割据一方。

曹操:在讨伐董卓的联盟破裂后,占据了兖州开始自我发展,先后消灭了袁术,吕布,袁绍等诸侯。在官渡之战中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区域。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贡献。可惜兵败赤壁,导致无法快速的统一全国。

孙权:割据江东,通过父兄三代的努力在东吴建立政权,同时通过赤壁一战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以荆州为跳板,占领益州和汉中。建立了蜀汉政权。

他们三人的主要影响:在诸侯争霸过程中,他们以个人的毅力,魅力以及实力,成为真正的赢家。但是也正是因为有三个赢家,所以他们的存在阻碍了国家的统一。

结语:

在东汉末年这个乱世,每个英雄人物都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说最重要的影响,无非就是:国家分裂的开始,国家分裂的加速,国家最后的统一。而我认为以上三组人正好对应这三个阶段。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欢迎大家评论!

我认为影响东汉末年历史进程最重要的三个人是何进、曹操、诸葛亮,你们认为应该是谁?

感谢邀请。

历史进程是个比较大的课题,自司马迁的《史记》中使用人物传记等叙述方式后,对后世史学家影响颇深,所以历史人物鲜明的刻画影响着后世读者,似乎在以往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些历史人物甚至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力挽狂澜,改变历史的进程。最近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感觉到影响历史进程的绝不仅仅是一两个历史人物,有可能也是一个庞大的文官集团在推动皇帝作出决策,影响着历史的走势进程。但是黄仁宇先生是研究过大量的文史资料才能做出推演判断。

回到这个问题,本人觉得东汉末年何进虽是源头,但是真正带来祸乱的却是董卓,也就引发了后面的群雄纷起,所以董卓算一个。

曹操自然对东汉历史影响非常大,他也算一个。

诸葛亮后来作为托孤大臣,算是代天子治理蜀国,但是他的影响到的也只是蜀国,个人觉得远不如司马氏家族的影响深远。

所以,本人觉得董卓、曹操、司马懿对东汉末年历史进程影响最大。以上只是个人的拙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