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里假如梅长苏没死,那么大家觉得事情会如何发展?
按照剧中的片段,我们可以知道梅长苏在最后随军出征之后,没多久便因病去世,可以说这是当时所有人都已经预料到的结果。毕竟那个时候梅长苏,因为火寒毒已经撑不了多久了,然而因为当时大梁面临多国发兵危在旦夕,靖王又刚刚登基,不能随意出征,最后只能梅长苏代替。
也就是那一刻起,大家都已经预知了梅长苏未来的命运。想当初梅长苏入京之时,靖王还是一个不受宠的王爷,连带兵回来复旨,都被晾在外面半天。然而不到两年时间,梅长苏先后铲除太子和誉王,使得靖王获得最终胜利,如果没有梅长苏,皇位估计永远都轮不到他。倘若后面梅长苏并没有去世,未来的大梁格局会如何?
大梁将会更加兴盛,比肩祁王赤焰军所在的时期众所周知,十二年前祁王和赤焰军所在的时期,是大梁最为鼎盛的时候。当时的祁王风华绝代,其公正廉明又不失仁厚,妥妥的一副明君气派。而赤焰军,更是威慑诸国,自赤焰军统帅林燮之下,下辖17名将官,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独当一面的存在。这样一支拥有高达七万部众的军队,几乎就是所向披靡,无人可挡。
当时祁王与赤焰军的组合,加上朝堂尽皆贤臣,大梁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为鼎盛的时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时期,却被梁帝一手断送,大梁自此一蹶不振,堪堪在各国中勉强生存。而如果梅长苏后期不死,那么必然将会重现祁王和赤焰军时代。
有梅长苏在一旁监督靖王,江左盟留意江湖,大梁国力蒸蒸日上就是时间问题。靖王与梅长苏之间,定然不会出现当年梁帝与林燮的那种情况。
梅长苏与霓凰有情人终成眷属,护大梁长盛不衰梅长苏与霓凰郡主两人本就是青梅竹马还有婚约在身,梅长苏如果还在,自然会跟霓凰在一起。而霓凰作为云南穆府统帅,掌管南境十万大军震慑一方。
梅长苏以麒麟之才在朝堂安邦定国,大梁想不兴盛都难。哪怕后来只留下萧庭生,也照样护卫了大梁很长一段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琅琊榜》里假如梅长苏没死,那么大家觉得事情会如何发展?
这部剧播到最后,该结束的已经结束了,于梅长苏而言,他身上背负的赤焰军洗刷冤屈的使命已经完满,朝堂便再也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了。
至此,他的生与死,都与那个金陵城再无关系,而他要做的,便是找一个合适的由头离开,是生是死,什么样的方式都行,于是才有了我们看到的那个帘子后面伸出的一双手这样的彩蛋。
至于那双手是谁的,观众想怎么解读都行。假如,就是梅长苏的手,梅长苏是真的没死,事情又该如何?
其实,即便梅长苏没死,大梁天下关于梅长苏的历史已经过去了,金陵城再也不会有梅长苏这个人的出现,只有一个在琅琊阁隐居的“无名氏”,此时的梅长苏,因为这些年的身体损耗,势必也活不长了,因此,那些能放心交给萧景琰的事,他不会再插手,那些未了的隐患,相信他也是会妥善安排的。
那么,朝廷内外,还会有哪些大事可能发生呢? 这里仅指关键之事。
朝堂中的变化主要包括三个- 靖王上位后的军政改革
九安山一战,大梁军力危殆,不久后,大梁周遭各国,举兵来犯,一下子打乱了梅长苏原本的许多部署,也暴露了大梁朝廷的军制问题非常严重。
这些问题,其实靖王早已提到过,只不过那时候他没有改革的能力和资格,只能作罢。
经过誉王发兵九安山之后,靖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了,为此,他在立为储君后,很快地就召集兵部尚书一同商讨,改革军制。
尤其是,誉王能够轻易地号令五万大军的问题,士兵因为长年累月的地克扣军饷,军粮,乃至军需之后,早已没了士兵的血气,军心不稳的问题,大梁朝廷将官接班人不足的问题等等。
尤其是,大梁周遭各国过来的时候,梅长苏跟靖王,霓凰郡主三人的部署中,已经暴露了大梁无人守国的局面。
“卫峥通晓水战,派他去东海最为合适,夜秦只是疥廯之患,地方军足矣,至于南境对峙之局,只有你亲自回去,才能应付局面,避免南楚妄动,不让朝廷腹背受敌。”“霓凰明白,我原本也是这么打算的,其实现在最难的还是北境”“其实聂大哥的话,旁人听得不太懂,但是冬姐已经听得十分顺畅了,如果让他们夫妇二人同行,再配上几个好的校尉偏将,拓拔昊绝对讨不了好”“既然北燕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大渝呢?”“既然你不能去,我想……”梅长苏未尽之言,直接被靖王否决了。
但是细品他们这些对话里的安排,霓凰本就守南境,可以不说,但是东海,北燕,大渝,用的都是当年赤焰军的旧人。
若无这群旧人,早已因为党争而内耗严重的大梁,拿什么撑住大梁赫赫扬扬的江山?这也间接地透露了大梁的军事储备力量早已经薄弱不堪了。
靖王上位后,改革的正是这个,于是才有我们最后看到的那一幕“长林军”的整编完成画面,靖王这一举动,毫无疑问是重新打造了一个堪比当年赤焰军的战队,以震慑周边各国。
这是梅长苏不会再出现过问的大事之一。
- 滑族余孽仍活跃在朝堂内外
这一点倒是不难理解,梅长苏回到金陵城以后,一直暗中追溯当年璇玑公主留下来的人,包括琅琊阁也在帮忙做这件事。
但最终滑族余孽并没有完全拔除,仍有许多过于隐秘,他们无法查出的人潜藏着。
临近结局,四姐为救童路而死,秦般弱落网,璇玑公主留在皇宫里的眼线,有许多都被静妃所整治并送出宫廷。萧景琰的太子妃上位前,也给大家留下了一个悬念,那便是太子妃是如何知道她身边的嬷嬷真实身份的,她们柳家除了嬷嬷,还有哪些太子妃无法触及,又或者没有发现的滑族后人?
还有夏江最后一次进入皇宫前,曾经交代一个属下:“如果陛下信我,就是悬镜司重生之日,若是再生变数,恐怕我是很难活着走出来了……即便我此去难回,也不会让他们得逞,你便可依我吩咐过的,将京城内外,所有的暗藏人马尽数启动,不论宫里宫外,搅他个天翻地动,鱼死网破”
这直接就暴露出一个点,那便是夏江还留有不少人手,而且都是誓死效忠的,非要跟大梁过不去的,这些人到底是什么身份,以他/她们对大梁的仇恨程度来看,足以见得这些人极大可能就是后面煽动周遭各国来犯的人,而这些人隐藏太深,也不是梅长苏一时之间能拔除干净的。
这些人马,最终会不会变成大梁的隐患其实很难预料得到,毕竟,并不是每个滑族女子都像四姐一样,看透了这些仇恨,只想隐居度日的。
但已经从朝堂中退下来的梅长苏,也许还会关注滑族人的动态,追踪她们的处事,但他已经“诈死”了,势必已经退出江左盟了,要做这些事,只能依靠琅琊阁的“情报”,又或者,他没有精力再管,任大梁朝廷按照自己的命数走呢?
- 萧庭生和誉王遗腹子的身世会成为大梁朝廷的不定时炸弹
这部剧的最后,看着萧庭生和萧景琰的儿子一起耍弄那面旗子,墙边上起风了,此时,作为全剧智商一直在线,而且隐藏颇深的高公公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不,不是起风了,是这宫墙内,这风从来就没停过”
此时的萧庭生是作为萧景琰义子的名分重回皇城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但作为一个掖幽庭的罪奴,小小年纪,能够爬上当今帝王的义子的身份,以他的年纪和萧景琰的脾性揣度,很难保证,会不会有心人的挑唆。
原本,在萧景琰提出要收庭生为义子的时候,梅长苏就曾经有过疑虑,大概,他也是考虑到这一点的。
若撇开《琅琊榜2》不谈,谁知道萧庭生长大以后的境遇会如何变呢?
除了他,誉王的遗腹子,也是被安排在外的,梅长苏的本意是让他远离朝堂,得以安生,可誉王妃毕竟是知道许多内情事实的人,这个孩子是男是女,长大后,会不会重回萧家,会不会被有心人利用,这都是说不准的事。
可以说,祁王遗腹子萧庭生和誉王遗腹子,都会是一颗定时炸弹,会不会爆发,都是未知数。
但宫廷之中,确确实实的一点是,即便萧景琰如何努力维持朝政,也很难保障大梁天下永远不被侵扰,挑拨,祸害。
只是,既然梅长苏一早将誉王的遗腹子送走,必然也会保障他们的生活不受侵扰,唯一的变数庭生的未来,主导者还是萧景琰,已经离开的梅长苏,自然也是鞭长莫及了。
江湖上的变化- 江左盟仍在,未来如何,得看继任者的能耐
梅长苏没死也不会继任江左盟了,而江左盟的继位人选,决定了江左盟未来的走向。
我们曾经分析过,江左盟最大的可能,是在梅长苏之前就有了,只不过经过了梅长苏的手,从而壮大起来,加上有了许多赤焰旧人的支持,梅长苏的人脉圈子渗透到江湖内外,这才让江左盟成了江湖上的第一大帮。
剧中,出现的江湖帮派有三个,一个是江左盟,一个是天泉山庄,还有一个是仅仅只出现了一次的双刹帮。
当时,双刹帮跟庆国公的人有所牵连,是不是也说明,其实双刹帮身后,也有朝廷人脉的支持呢?
而经过谢玉一案,天泉山庄受到重创,卓鼎风也受了重伤,一家子回到天泉山庄,只怕会沉寂一些时候。
作为第一大帮的江左盟呢?江左盟经过大梁最后的那一次战斗中,其实可以发现,江左盟的许多人力,作为赤焰旧部,都回到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战场上,那么江左盟还剩下些什么人呢?
这些问题,责任心重的梅长苏,想必会妥善安排好,比如说,江左十四州的官府原本在夺嫡乱战中,并不顶用,很多时候都是多亏了江左盟的匡扶。
江左盟当时的定位,既是江湖帮派,却也是百姓的庇护所,但萧景琰上位后,朝堂进行大力整顿,江左十四州是否还需要江左盟的匡扶且不说,但至少会弱化江左盟原本的定位。
定位弱化了,原本的很大部分赤焰军旧人都上战场了,江左盟还依靠什么在江湖上立足?
这就要看梅长苏选定了谁上位了,只是,没有了梅长苏的能耐,只怕江左盟的处境,也未必能保持第一大帮的姿态吧。
- 蔺晨从此和梅长苏隐居度日
琅琊阁原本就不管朝堂事,是因为要完成梅长苏的心愿,蔺晨才亲自上阵,任凭梅长苏驱遣,他们之间,本就是互相取暖的好友,知己。
梅长苏一旦卸下所有责任离开朝堂,以蔺晨的格局和性格,只怕不会为家庭停留,更不会轻易娶妻生子。他的结局,只怕会跟《琅琊榜2》里的结局更像一些。
寿数不长的梅长苏陪伴蔺晨不了多少时间,最后只会剩下立场你很一个人闲云野鹤,潇洒度日。
蔺晨从不是爱管闲事的人,没了梅长苏,萧景琰如何,大梁朝堂如何,又干他什么事呢?
除了这些大是大非的人和事,也没什么可以让梅长苏放不下心的了,非要说有,也就只剩下霓凰郡主和飞流了吧。
但梅长苏给霓凰留了书信,飞流还有蔺晨照管,梅长苏不在了,他们仍旧会按照原定的轨迹走,也没什么需要特别说明的了。
《琅琊榜》里假如梅长苏没死,那么大家觉得事情会如何发展?
如果他没死,也走不出狡兔死,走狗烹结局。剧中胡歌扮演的梅长苏虽然体弱多病,但是智慧超群,擅长计谋布局。为了给赤焰军洗刷冤屈,从江湖走上庙堂。靠着才智,一步一步设局成功翻案,把小时伙伴靖王推上了皇位。甚至是逼迫着皇上主动承认了错误。
一个帝王驾驭不了比自己聪明的手下,你说会让他活多久。
《琅琊榜》里假如梅长苏没死,那么大家觉得事情会如何发展?
遥映人间冰雪样,俯首江左有梅郎。
梅长苏是人们眼中的白月光,可终究不是他。他也讨厌自己在那阴诡地狱里搅弄风云,讨厌自己算计人心,度量人情。
他是属于战场的,属于那个金陵城里最明朗的少年林殊的。
所以他最好的归宿就是战场,那是去追随那赤焰七万英魂的。去追随那些一起上战场出生入死的兄弟的。天下已经交给了一个可靠的人萧景琰的手里。而他已经不再能成为那个明亮的林殊了,作为梅长苏的使命已经完成了。让他活下来,不过是观众心中的意难平。
可对于林殊,作为梅长苏的那些日日夜夜,入梦来的故人,夜夜被惊醒的梅岭之战。都是压在他心头最致命的毒素,林殊有他的骄傲,有他的使命。七万赤焰军的责任压在他的身上。
他不再能够恢复林殊的身份,因为林殊已经随着七万赤焰军葬身梅岭了。他也不能进居庙堂,因为他不愿以一个谋士的身份再出现在世人面前。他也不再能去浪迹天涯做个闲散客,因为他终究是个心怀天下的人。
《琅琊榜》里假如梅长苏没死,那么大家觉得事情会如何发展?
如果最后的结局是梅长苏没有死,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圆满幸福的。他也许和霓凰归隐琅琊山,然后生一个小娃娃在飞流小叔叔的照看下满山跑,然后晚了就被飞流小叔叔抓回来吃饭。武功学问不努力,娘亲训斥罚跪,爹爹不敢帮腔却暗允飞流小叔叔送吃的。蔺晨叔叔江湖晃悠,常常差人带回来各种玩具。回来就“欺负”宝宝……而这种短暂的幸福也许只能过一年,两年,三年,毕竟火寒之毒在身的梅长苏寿终正寝很难。
景琰身在高位,做皇帝始终是孤独,也许他在宫里四四方方的天空看着月亮的同时,梅长苏在琅琊山上望着月亮记挂他。两人却再也无法促膝交心了
豫津身为世家子弟,必将成为大梁的栋梁,这是他的责任;
景睿怎么都是南楚血脉,也许去南楚,也许接管江左盟。
穆青袭爵,担负起南境重担。
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而大梁的风从来就不会停也从来没有停过,一个另一个故事又会徐徐展开。
《琅琊榜》里假如梅长苏没死,那么大家觉得事情会如何发展?
《琅琊榜》里假如梅长苏没有死,那么我觉得在整个大梁朝廷里也不会出现他的影子。他也不会出现在景琰身边,辅佐他治理天下。
因为梅长苏的使命就是为赤焰翻案,为七万英灵找寻最终的归宿。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即使是以天地为幕,堆尸如山的赤焰将士,十三年来也早已与泥土融为一体了。只是他们不屈的灵魂驻扎在梅长苏的内心让他寝食难安,而一旦沉冤当雪,作为梅长苏的使命就已完成。
更何况,梅长苏是个守信之人,尽管答应的那个人与他有着血海深仇,但他一定会遵守游戏规则的,这是梅长苏的风骨。
还有他的本心也不允许自己再站在景琰的身边,时时刻刻的提醒着人们,梅长苏是个行阴谋诡事之人,景琰的登基之位也有着不那么光彩的成分。
最是无情帝王家,景琰依旧没有走出父子手足相互之间斗争,弑杀的晋级之路。尽管是他们率先大开了杀戒,但任何的复仇之路都是以血开路,以命作陪的,无论多么仁慈的复仇者都是绕不开这样的宿命的。梅长苏亦是如此。
所以,大仇得抱之日,就是梅长苏离开之时。
即使梅长苏没有死,那么活着的亦以不是梅长苏。而是一个更名易容的普通人。在强大的江左盟及琅琊阁的双重庇护下,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与小飞流,蔺晨云游天下,逍遥山野。
甚至还会带着因为某种原因突然“离世”的霓凰郡主,快意人生。
只要是这样的话,哪怕梅长苏的生命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危机,相信他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人生还有什么,大仇得抱,娇妻在旁,挚友相伴,兄弟相随。人生足矣。
更何况朝堂之上还有一个痴痴念念你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