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对俄罗斯乃至对世界的战略格局会有什么变化?
事实上现如今的美国早已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了,而美国的所作所为对于俄罗斯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影响是极大的,主要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影响一俄罗斯重新面临美国的导弹威胁,未来与美国的摩擦矛盾将会增大。在上世纪的美苏冷战后期,因为美苏两国深感两国庞大的中程导弹数量对于双方来说威胁巨大的。所以冷战后期两国就签订了著名的《中导条约》来削减两国的中程导弹数量,从而减少战争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也因为这一条约的签订,使得世界各国都松了一口气,笼罩在世界各国的核武器终于减弱了一些。
而美苏两国矛盾和摩擦也少了许多。然而数十年过去了,如今的美国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逐步增加中程导弹的数量,无疑会使得俄罗斯与美国的不信任感扩大。而为了应对美国的威胁,俄罗斯也会大概率重新启动或者大规模增加其中程导弹的部署计划,届时美俄两国的矛盾和摩擦将会增加,这是大概率的事情。可见美国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对于美俄两国来说有多大的影响。
影响二美国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未来将会部署中程导弹在欧洲,美俄或俄欧双方未来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增加。在之前,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之后就表明,将会重新部署中程导弹在其欧洲盟友边境内,相当于是把导弹部署在俄罗斯的家门口。这对于一向与美国不和且处处忌惮美国的俄罗斯来说,这无疑是挑衅也是威胁,所以未来俄罗斯大概率会针锋相对的扩大中程导弹在边境的部署。这样的情况下,双方未来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增加。除此之外,美俄双方大规模启动中程导弹无疑会加剧世界各国的军备竞赛,毕竟美俄这般做法,无疑是把欧洲各国都推到危险的境地。而为了自保,欧洲各国自然也会相应的增加军费投入购买更多先进的军事武器提高自己的军事实力。
影响三美俄双方退出《中导条约》极有可能加剧世界各国的恐慌,世界局势很有可能面临当初的冷战情况。对于美俄两国来说,既然已经退出了《中导条约》,那么信任自然也就不复存在。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扩大导弹规模自然也就顺理成章,而美国大规模的在世界各地部署其中程导弹,无疑会加剧各国的恐慌,毕竟谁也不晓得美国是否会针对和威胁自己。而如果是美俄发生矛盾从而引发战争,那么各国自然也不可能避免。所以这就使得世界部分国家极有可能面临站队的问题,如现如今欧洲部分国家就选择以美国马首是瞻,美俄双方的对抗也越来越激烈,虽然不会像当年美苏冷战那般,但也差不了太多了。
结语:美俄双方退出《中导条约》,意味着世界局势将更加动荡不安,美国扩大导弹部署计划也会增加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各国也将恐慌不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如果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对俄罗斯乃至对世界的战略格局会有什么变化?
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意味着你我都将会处于美国高速核弹头中程导弹的威胁之下。话说的很严重,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残酷。早在冷战时期,在中导条约还没有签署之前,世界就是这样的,当时的核武器可不是威慑的战略武器,而是用于各种小型装备的战术武器,什么核火箭、核炮弹、核防空导弹,甚至是核地雷。
图为苏联RSD-10中程导弹。
在那个年代,中程弹道导弹都算是核武器里比较高端的存在了。那个时候,美苏两大超级大国都配备了大量中程弹道导弹,意图在开战的前20分钟就彻底摧毁敌人的战役集群。比如,美国的潘兴-2中程导弹,射程为2000公里级别,只能携带一门2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但是他的飞行速度却高达8马赫,大量部署在欧洲前线,一旦开战,一轮齐射就能彻底摧毁苏联在东欧纵深地带部署的装甲战役集群。
图为美国潘兴-2中程核导弹。
当然,苏联也不示弱,他们的中程导弹更多,比如奥卡导弹、RSD-10共青团员导弹等。其中,RSD-10导弹可以携带3枚分导式核弹头,当量都在100万吨TNT上下,威力巨大,射程也够远,达到了4000公里级别,在仅携带单弹头时,射程可达8000公里,在当时算是一种接近洲际导弹的先进武器,他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美国部署在欧洲的,以及欧洲各国的军事基地、行政中枢、海军港口、导弹发射场、军队集结地域全部扫平。
图为潘兴-2导弹。
因此,在当时流传一句话,那就是整个欧洲都处在美苏冷战的核阴云之下,很多国家惶惶不可终日,事实上,就是欧洲国家从中斡旋才促成了美苏之间就全面销毁中程导弹达成了协议。达成协议之后,美苏互相监督对方,把所有的中程导弹逐一编号进行了拆解和销毁,最后保留了1枚RSD-10导弹和1枚潘兴-2导弹,安放在美国的博物馆内进行展示,向世界展示美苏维护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的决心。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和俄罗斯在一段时期内坚持了条约的规定,都没有再发展依靠陆基平台发射的中程导弹,不论是巡航导弹还是弹道导弹,只要是射程在500-7000公里左右的,全部予以销毁,并且不再发展。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很多平台都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条约规定,打了擦边球,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都是对条约的破坏,美俄两国都有一定的违规行为,其中以美国为甚。
图为陆基宙斯盾系统。
美国在欧洲大量部署了一种陆基宙斯盾系统,该系统可以看做是海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陆地版本,他有一个类似于伯克级驱逐舰舰桥一样的主体建筑,上面镶嵌了4面SPY-1D无源相控阵雷达,甚至于他也和军舰一样,在建筑上方增加了一部桅杆,和伯克级驱逐舰如出一辙。但是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关键在于他的导弹发射装置。
图为美国陆基宙斯盾系统。
我们都知道,宙斯盾系统所用的拦截弹是标准-3,防控导弹是标准-2,这都不是问题,毕竟这些防空反导导弹又不属于中程导弹,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射导弹的装置。陆基宙斯盾系统和伯克级驱逐舰一样,都使用MK-41垂直发射器作为导弹发射装置。MK-41是一种热垂发装置,可以整合各种导弹,而我们都知道,他可以整合战斧式巡航导弹。
图中近处就是陆基宙斯盾系统的MK-41发射器。
问题来了,战斧式巡航导弹射程为2500公里左右,虽然不是弹道导弹,但是他是真正意义上的中程导弹。既然陆基宙斯盾系统和海基宙斯盾系统都是完全一致的设备,那么陆基宙斯盾系统必然也可以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事实上,在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之后,就马上试射了一枚中程巡航导弹,这枚导弹的发射装置就是MK-41发射器的一个发射管。
图为RSD-10导弹的三个弹头。
美国在欧洲的波兰等国都部署了陆基宙斯盾系统,事实上等于把中程导弹再次搬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实现了随时打击俄罗斯纵深目标的能力。尤其是战斧式巡航导弹还可以携带核弹头作战,这更是给俄罗斯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不过,俄罗斯也部署了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系统,虽然射程是500公里,但是要提高射程简直易如反掌。
中导条约失效了,美俄的陆基新型中程导弹都开始进入研发阶段,这其中最为恐惧的恐怕就是欧洲了,因为这预示着欧洲将要再次处于美俄两个军事强国的中程导弹射程覆盖之下,可以说,不管是美国还是俄罗斯,他们手里的中程导弹,最终都是要炸在欧洲国家的领土上的,毕竟美俄两国距离太远,中导又够不着对方,部署中导就是为了打击浅近纵深的目标,所以,欧洲国家对此非常紧张。
在太平洋方向也是一样。美国恢复部署中导,意味着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基地就变成了前沿的导弹阵地,对于整个亚洲的安全和稳定也是一种挑战。所以,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对于世界和平的威胁非常大,他意味着核武器的使用门槛再度降低,核战争爆发的风险持续升高,而且意味着核武器的数量将会提高,今天看笔者文章的诸位,只要是生活在我国300多个地市级及以上城市中的,恐怕每个城市都会被美国一枚核弹头提前标定好,每个人都会有机会看见核打击,别管这个几率是10/100还是1/100,就算是1/10000,那也是一个概率,也是对世界和平的巨大威胁,毕竟有概率,就一定会发生,这就是墨菲定律。
图为苏联RSD-10和美国潘兴-2放在一起展示。
所以说,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绝非是什么好事,我们还是希望新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和军控条约能够达成,不要让世界处于危险之中。
如果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对俄罗斯乃至对世界的战略格局会有什么变化?
感谢悟空小秘书邀请!非常容易理解,它要在其海空军强大攻势战力基础上,形成向对手国家的区域拒止战力发出挑战,使其对手在以拒止战力已获得与其传统攻势战力互相抵消平衡之后,以其中程导弹500至5500公里的打击半径,获得与对手再次不平衡的攻势作战实力,并将其海军打击的浅进纵深,从不足千公里,增加至5500公里,这样,世界任何国家的战略纵深几乎都有被其击穿的可能了,从而获取与对手不对称的威慑能力,这将引发世界一轮新的军备竞赛!同时还有类似《伊核协议》的重开条约谈判,拉它另一大对手下水的打算。
30多年前,由于前苏联再中程导弹SS20军刀战力方面,比美国相应级别的导弹性能占有相当优势,其可随时增程、及多弹头分导等战力对美国形成了较明显的不对称威胁。基于这种威胁美国当年老布什政府趁苏联经济困境,与其达成了这份限制范围在500至5500公里的中导条约,解除了当年美国面临苏联这种巨大威胁。而苏联因自身的经济困境也无力支撑,便不无痛惜的同意签署了这份自废武功的《中程弹道导弹条约》。
美国依靠这份条约取得了与其最大对手的巨大战略优势,稳稳称霸世界20多年。但是当年那个不被美国看成对共霸权构成威胁的新兴大国,依靠独立自主的技术实力发展完善了其中程导弹的拒止战力,尤其近几年的DF26/21弹道导弹2千至5千公里反航母区域拒止遮断战力,使美国对其围堵遏制战略不得不后退至7千公里之外;而俄罗斯今年初宣布研发成功的匕首高超音速武器在米格31搭载下3千公里距离对航母的摧毁威胁,让美国对这两大对手已经失去了战略威慑优势,使其花费庞大国力资源打造的天下第一海军在这两大对手面前失去了任何作用。
而美国自身的中程导弹由于其对自已强大海空军,及其与性能当时最卓越的战斧巡航导弹结合作战实力的过于迷信,根本没有重视,使其面对甚伊朗这种中型国家也没有绝对优越可言;高调研发的几型1小时打遍全球的高超声速装备现在也都掩旗息鼓了,什么情况只有美国人自己明白;而它那把“撒手锏”战斧虽然精度高,性能也十分稳定,但其“性格”也过于太稳了,0.7一0.8马赫的速度给对手留下了足够的反应时间,就连那支叙利亚军队也能拦截它40多。这种情况让美国巨资打造的强大美军竟处处受制于对手的中导拒止战力。认一超独霸的美国情何以堪?
此次它要退出中导条约,老铁认为其并非唯一要发展其中导战力,在这方面它已经远远落在了新兴大国和俄罗斯的后面,要想赶超何谈容易?它还有另一个更阴险的目的——重谈中导条约,把新兴大国也拉下水,从而象当年对付前苏联《军刀》那样,干掉DF系列这类大批对美军全公域到达霸权战略的威胁,使美国在未能如愿研发出更先进中导战力的条件下,那支强大军仍可天下无敌,横行世界!
对于老铁这种肤浅观点是否靠谱,我们在广开脑洞的同时,拭目以待吧。
如果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对俄罗斯乃至对世界的战略格局会有什么变化?
退出《中导条约》?这是双刃剑。虽美国可以就近比如日本韩国布置500到5000KM导弹威胁中俄,但同样中俄可以在美国后院比如委内瑞拉等布置同样射程的导弹(核弹)。有可能产生第二次“古巴导弹危机”。再说,日本韩国等所谓美国“盟国”也不太可能同意美国在他们国家(土)布置如此危险的导弹。因为战事一起,他们首先受攻击!但美国可能布置在关岛及附近美国管辖的岛屿/夏威夷。...战略平衡不太可能被打破。
如果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对俄罗斯乃至对世界的战略格局会有什么变化?
美俄签署的中导条约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要签署这个条约,美俄双方都有自己的考量。苏俄认为美国在欧洲部署的巡航导弹可直接威胁莫斯科,美国认为俄罗斯的中程弹道导弹可直接从西伯利亚发射打击美国。
由于中程弹道导弹存在低弹道的打法,不易拦截,于是美俄都觉得这个武器有点碍手碍脚,那双发都同意拿走。于是美俄都研发了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反导系统,用于保护本国重要目标。
如果中导条约失效,那么中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会大力发展,美国重新部署陆基巡航导弹、中程弹道导弹,如果在欧洲部署,直接威胁俄罗斯。
如果在关岛部署,那么就是瞄准中国。还有一种说法是美国借俄罗斯研发中程弹道导弹退出中导条约,其实也是为了应对中国大量中程弹道导弹威胁的一种措施。
如果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对俄罗斯乃至对世界的战略格局会有什么变化?
这个问题比较现实,美国确实要退出中导条约,美国为什么要退出中导条约,明面原因是对俄罗斯的不满,可是问题的实质是针对中国的!所谓中导条约是专指1988年美国与前苏联签订的条约,中导条约规定美国和俄罗斯在三十六个月内销毁射程1000公里~5000公里的中程导弹和射程500公里~1000公里的短程导弹。并销毁所有发射这些导弹的设施,苏联和美国都按照这个中导条约规定,销毁了这些导弹及设施。
现在美国为什么要退出中导条约规定呢?
首要原因是美国与苏联签订条约时代是1988年,当时全世界只有苏联和美国拥有中短程导弹,其他国家的导弹就是短程简陋的导弹,所以美国与苏联签订条约,保证世界上没有中短程导弹威胁了。可是三十年后世界上许多国家拥有中短程导弹了,中国的中短程导弹发展迅速先进程度高,伊朗,朝鲜,以色列,韩国等都有了中短程导弹,所以美国觉得吃亏了,要求退出与俄罗斯的中导条约,希望签订全世界尤其是必须有中国加入的中导条约。
二是实际上俄罗斯与美国不是完全没有中短程导弹,而只是没有陆基导弹了,空基,海基中短程导弹存在,可是造价远远高于陆基导弹,需要战略轰炸机和航空母舰及潜艇。
三是中短程导弹的特点是距离近,弹道低,不需要把导弹发射到大气层后再落下来,所以发射时间短,比洲际导弹更难防备,美国认为俄罗斯仍有残存的中短程导弹,中国有大量中短程导弹,这些导弹对美国没有直接威胁,可是对美国的盟国,就是北约国家威胁很大,所以美国要退出中导条约,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可以在世界许多军事基地部署中短程导弹,对俄罗斯和中国造成威胁。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只能是形成世界军备竞赛的格局,可能把最穷的俄罗斯拖垮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