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有的人湿气很重?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每天被闹钟叫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接着继续睡。
即使坚持早睡晚起,第二天依然不解乏,上班打哈欠,上课打瞌睡,成天昏昏欲睡,做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没有真实感像是在梦里……
“湿困脾阳”睡不香《黄帝内经》认为“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意思就是说,火旺之人睡不着,寒盛之人睡不够。
《丹溪心法》也认为“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
中医认为,体内湿气太重,困住了脾升清降浊的功能,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失养,脑失神用,就会出现头脑昏沉、嗜睡多醒、全身困重、疲乏倦怠、脾虚失运、腹部胀闷、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症。
脾胃受湿的人,身上通常会有这8大类表现,别忽视1. 吃的不多、身体虚胖、肚子大
2. 大腹便便、肚子肉松、游泳圈
3. 腹部肥满、小肚子大、肚子胀
4. 浑身无力、感到疲倦、不爱动
5. 大便粘稠、容易便秘、长痔疮
6. 头发出油、面部油亮、耳朵油
7. 眼袋下垂、掉发严重、裙边舌
8. 肢体酸困、肌肤瘙痒、爱长痘
以上占了4条就是典型的痰湿体质。
湿气究竟从哪里来?中医认为,凡致病具有重着、黏腻、趋下特性的外邪,都称之为湿邪。
中医将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种。
一、外湿,因为久居湿地,比如居住水乡、沿海地带的渔民,环境潮湿或淋雨涉水,外湿入浸。夏天空调,冬天暖气,室内外温差大,皮肤表面汗液不能像平常一样宣发出来,湿郁肌表而后入浸体内。
二、内湿,与脾虚关系密切,由于贪凉饮冷导致脾胃受伤,脾不运化,聚而成湿,寒湿浸脾,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及酗酒导致胃无法腐熟、消化,脾无法运化,代谢废物无法排泄,致湿久化热。过于劳倦、耗气导致气虚,体内废物代谢不出去而形成湿气,活动少,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湿气内生。
湿气重在防,不在于治!中医提醒:若湿气重,做好4件事1、拔罐祛湿
拔火罐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通过拔罐过程中罐内产生的负压,可以对局部穴位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在这种刺激作用下人体的气血运行可以加快,所以拔罐具有散寒祛湿、活血通络、止痛等等一系列的作用。
所以如果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选用穴位并掌握拔罐的时间,可以通过拔罐的方法把经络内蕴含的寒湿之气祛除体外。在拔罐以后如果用手触摸拔罐局部的皮肤,会感觉皮肤温度低,感觉发凉,而且还有水珠,感觉潮湿,就是通过拔罐祛除体内寒湿的一种具体表现。
2、热水泡脚祛湿
每天用温水泡脚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能够促进脚部血液循环,还能够疏通脚部的经络,而且用温水泡脚能够使人体出汗,可以通过排汗的方式去除体内的湿气,所以温水泡脚可以祛湿。另外,用温水泡脚还能够缓解人体疲劳感,可以提高人体睡眠质量,还可以增强身体体质。
日常生活中在使用温水泡脚的时候还可以放入艾叶、花椒等,对于祛湿也有一定的帮助,虽然温水泡脚可以祛湿,但是通常达不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3、运动祛湿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气血循环更加通畅,水分代谢速度也会增加,而在这个过程中会帮助湿气排出体外,尤其是在患者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时,比如跑步、游泳、做健身操、健走、瑜伽等,这些有氧运动患者做起来不会太困难,同时会使患者达到出汗以排除体内湿气的目的,因此运动可以帮助身体去除湿气。
慢跑、游泳、瑜珈、太极、八段锦、五禽戏等运动,有助促进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4、食补调理
推荐脾胃不好的人,进补之前吃一段时间加味八珍丸,这个丸子不仅超好吃,而且健脾祛湿非常好,吃过的用户反馈很好,有吃了消化好了,大便好了、睡眠好了、皮肤不黄了、气色更佳了。
大家都知道八珍丸是「千年养生第一丸」,最早出在「外科正宗」八珍糕,自古就是皇宫贵族们养生必备之品,在位60年、寿活89岁、被称作古稀天子的乾隆皇帝吃八珍丸近50年;
慈禧太后也经常吃它调养脾胃、护肤养颜,在《清宫配方集成》里都有八珍粉、八珍丸的记载!到了现代,八珍丸依然备受推崇,在央视的节目中,就出现过多次!
组方:麦芽、山楂、茯苓、芡实、山药、莲子、薏米、白扁豆。
我们这个加味八珍丸,就是根据八珍糕的配方改良而成,以茯苓、莲子肉健脾宁心;白扁豆、薏米健脾利湿;搭配芡实、山药以健脾固肾,又因为现代人多有营养过剩、身体瘀堵的情况,所以特别添加了山楂帮助消食健胃、行气化瘀;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吃一粒即可,坚持30天,等你的好消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