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可以厉害到什么程度?
我爸老胃病十多年,吃了很多药没好,竟被一个老中医用一个小食方调理好了,从此我才理解了什么叫“药补不如食补”。
我爸今年60岁不到,但这胃病大概有十多年了。具体表现有这么几点:
一是吃完饭腹胀。按他的话说,每顿只能七分饱,稍微多吃一点,难受一整天。所以他食量很小,想吃也吃不下,整个人特别瘦弱,一个大男人,1.65的身高,竟然只有90多斤;
二是完全不能吃生冷。夏天我们吃冰西瓜,他相反,要把西瓜放在太阳下晒一晒,才敢吃两小块,一吃生冷的,就容易腹痛拉肚子,所以我从来没见他喝过凉水,走哪里都得带着保温杯,不然宁愿渴着。
三是经常胃痛。这个似乎没有规律,时不时就会痛,有时候的隐隐作痛,有时候痛得厉害,他就去买止痛药对付下。
四是排便不畅。每次上厕所要半小时才出来,搞得他也很痛苦。
刚开始的几年,我爸还去检查过,特意查了幽门螺杆菌,但没问题,后来陆陆续续也去医院开过药,但吃了也就可能当时有点用,过一段时间还是老样子,每次医生都说要靠养,到底怎么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去年我女儿出生了,请我妈来帮着带娃,我爸也跟着来了。本来我说到了大城市嘛,带他去医院看看,但他不愿意,说这是老毛病了,看了也枉然,白费钱。
结果有一天他在公园跟几个老年人下棋,闲聊的时候,一个棋友跟他推荐说,我们旁边郊区的一个镇上,有个中医看病特别好,可以去试试。
回家我爸主动提出来,说之前还真是没看过中医,让我开车带他去看看。我本来觉得要去就去大医院,结果我爸很固执,非说那是棋友推荐的,中医主要看个人水平,跟医院大不大没关系。
我拗不过他,周末就带他去了。那个镇也不大,很快在车上就看到了那个医馆,结果进去一看,吓一跳,就一个老中医开的小诊所,竟然人满为患,估计这个镇上街坊邻居有啥问题都来这儿看了,还有我爸这种慕名而来的。
到我们的时候,我爸大概说了下自己的情况。老医生很温和,说我看你很瘦弱啊,平时饮食怎么样?
我爸说,吃是想吃,但吃下去不舒服,所以吃得比较少。
老医生又说,现在条件这么好,吃得肯定好,就算少吃点,也不至于这么瘦嘛。
我爸苦笑下:这不是胃不好嘛,以前也吃过很多药,都不见好。
老中医仔细看了看我爸说,你这不光是胃的问题,主要是脾虚。你只吃胃药,当然没啥用,而且西药本来就伤胃,吃多了反而不好。
见我们有点疑惑,又解释说:西医只说胃病,但在我们中医里,脾胃是不分家的。像你身体这么瘦,更主要的问题就是脾虚,脾是管什么的呀?管吸收和运化营养的嘛,脾虚了你吃得再好也没用,因为吸收不了,也运不到全身器官,所以就瘦了,身体也虚弱。
然后他给我爸把了把脉,说确实是脾虚,湿气也有点重。本来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现在湿气困脾,清气不升,就会影响到胃的收纳和降浊,所以你才会出现腹胀、没胃口、拉肚子、大便不畅这些问题,这就是我们说的脾胃不和。
听老医生分析得头头是道,我爸赶紧问,那我这个要怎么治呢?是不是要喝中药调理?
老中医笑笑说,先不用喝药,也不要想着虚了就大补,你现在本来就脾胃很虚弱了,再补也吸收不了,反而加重脾胃负担。你这种情况,可以先用食疗平补,等把脾胃慢慢补起来,如果胃病还不好,再吃点药。
说完医生就开始开方子,边写边介绍,说我给你开个八珍糕,全部都是药食两用的材料。
我看了看,方子里是怀山药、莲子、芡实、茯苓、薏仁、白扁豆、山楂、麦芽,刚好八种。
于是有点疑虑地问:这都是日常食材,我爸这都老胃病了,能调好吗?
老中医边抓药边说,嘿,小伙子你不要小看这些材料,这个八珍糕,清朝的时候还是乾隆和慈禧都最爱吃的宫廷御膳,专门调理脾胃的。山药、莲子、芡实都能健脾和中,还能补虚;茯苓、薏仁、白扁豆,不但健脾,关键还能祛湿;山楂和麦芽是用来消食化积,像腹胀、没胃口,吃了都很好。
抓好材料后,医生帮忙全部打成了粉,让我们回家后买点白米粉、糯米粉,跟这些材料全部和匀,再加点白糖调味,用水揉成面团,醒一会儿,再搓成圆子,或者切成小块,上锅蒸熟就行了。还让每次不要蒸太多,不然保存不了,蒸一次吃两三天,每天吃三四小块,吃不完的放冰箱里,吃的时候热一下再吃。
我爸道谢后,回家就开始蒸了吃。虽然每次蒸很麻烦,但才吃了一周左右,他就说胀气好多了,吃了饭没那么难受了。这下鼓励了他,一直坚持吃了一个月左右,饮食基本恢复了正常,还说大便也成形了,我让他称一称体重,竟然涨到了100斤,哈哈,这一下把我爸惊喜得不行。
当然,后面时间长了,胃偶尔还会不舒服,我爸就还想吃了养养,但自己做太麻烦了,我就在网上搜了成品的那种,给我爸放两罐在家里,偶尔吃一吃当小零食。
真心建议大家,脾胃不好的话,可以试试这个食方,真心好使。
学中医可以厉害到什么程度?
记得,有次和几个朋友聚会,吃饭之前,有位新来的朋友,得知我在中医医院上班,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主动伸出手来,对我说:“麻烦您给我把把脉,看看我到底有什么毛病?”我看着他的脸说:“不用把脉,我也能说出你身体存在的问题,你信不?”这位朋友一付不相信的神色说:“哦?那你说说看。”我看着他的脸说:“你肾不好,有尿频,尿无力的症状,心脏也有问题,主要是心血不足造成的心肌缺血,而且你还有糖尿病。”
这位朋友一脸的惊愕,说:“你又没把我脉,你怎么就能知道我有这些毛病的?”
我看着他说:“很简单啊,通过中医四诊里的望诊知道的啊。”
“我听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你也太厉害了。”
“厉害什么啊,只不过是学习中医诊断学的一个基本功而已。象判断你肾不好,我是从你两眼角和耳朵上判断出来的,心脏看的是你的眼睛、嘴唇和印堂部位,糖尿病也是从你两眼角及耳朵上看出来的。而要真正准确诊断疾病,必须要做到四诊合参。”
那么,中医望诊都望什么呢?
一、步骤:
1、先全身——分部;上——下,头——足。
二、内容简介:
1、望神:2、望色:通过面部色诊,可判断气血的盛衰;识别病邪的性质;确定疾病的位置。气色又称色与泽。色与泽的分别:色属阴,主血,能反映血液的盈亏;泽属阳,主气,反映脏腑精气和津液的盛衰。
3、望形态:
(1)扁平胸——肺肾阴虚或气阴两虚。
(2)桶状胸——肺肾虚损、伏饮积痰。
(3)鸡胸——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4)龟背:先天不足,或后天调理失宜。
(5)腹部膨隆:肝气郁滞、水肿病、积聚。
(6)O.X形腿(膝内翻、膝外翻):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
(7)背曲肩随:心肺精气衰败。等等。
4、望姿态。5、望颈项:6、望头发:7、望目,8、望耳,9、望鼻,10、望唇,11、望齿与龈,12、望咽喉,13、望两阴,14、望络脉,15、望排出物与分泌物,16、望舌。
(注)有需要和对中医感兴趣的朋友可加关注,我将具体的内容发给你。
学中医可以厉害到什么程度?
我同学的母亲是中医,以前一直都在新疆伊犁市,因为我同学在北京工作,所以也去了北京,2005年左右找了个诊所坐诊,有个老大爷是偏瘫,平时出门都是坐轮椅的,来了这个诊所之后,在阿姨精心治疗下治好了,再不用坐轮椅了,这老爷子每天自己坐公交车都要来诊所,自己拿个小板凳,就坐在大门口,看到来问诊的人就说:曹大夫治得好,我原先是偏瘫,现在都和正常人一样了。我是被震惊了
学中医可以厉害到什么程度?
我们村一个老头中医特牛!以前家里是地主,旧社会只有有钱人才舍得花钱学医术,算卦,穷人那有钱交这学费!
后来解放了,斗地主,把他一家整的老残了!他得亏了有这医术在身,免费给相亲们看病,才没有被迫害那么惨!可是谁家也不敢把闺女嫁给他!一个(成分高)的帽子就能压死人!
好了废话不多说,说他的医术,他拿手的是治疗半身不遂!我姑奶脑血栓瘫痪在床上了,三个月,就用了三个月,我姑奶就能下地自己行走了!
后来他被请去给一位大人物看病,没说官有多大,反正人家门卫都是带着枪的。人家也是请了全国的名医一起会诊,然后各自开方子,拿着方子再让人审核,其实大家开的方子都差不多。最后还是采用了他的方子,(大家都知道中医里面好多药材是都带毒性的,比如蜈蚣)。而他开的方子毒性比别人的方子要大很多,也就是说他开的方子药量比较猛。后来那个大人物被他医好了。
从那以后他也就出了名了。后来快40才娶上媳妇儿,医术也没有传给后人,可惜了。
学中医可以厉害到什么程度?
我爷爷是中医,特别会养生,活到98岁。1.吃饭定时定量.2.睡觉起床定时。3.不吃大鱼大肉,4.每天坚持按摩,从不运动。5.喝自己配的药酒,6.遇事不惊,心态平和,7.对病人耐心细致到给每个病人讲解病的来龙去脉,怎么去病。不坑不骗,小药方治大病。可惜的是,我们后辈没有跟他学中医的。老遗憾了。
学中医可以厉害到什么程度?
年前发生在身边真实的事情
朋友母亲因为一周没大便,肚子疼的难受,然后去医院检查直接让住院了,医生各种检查各种化验,住了三天打了很多吊瓶,还是没有大便,问医生咋办医生说暂时也没别的办法。随后朋友找到了一个中医,去看了一下情况,当天下午就给开了一个方子,朋友母亲下午喝了一次,晚上喝了一次,半夜就起来上厕所全排出来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