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湿气重的人,日常应该怎样保养?

问题:脾虚、气虚、湿气重的人该怎么调理?

我做健康养生的十多年里,调理了太多脾虚、气虚、湿气重都有的人群,发现根儿几乎都是脾虚。我用一个案例把问题讲清楚,再分享一个调理方,看完你在家就可以调理了。

大概半年前,我们公司有个项目,需要我和合作公司的一位大哥一起到外地出差一个星期。

我们约好,出发前先一起吃个饭。刚一碰面,我就发现他肚子很大,身材圆滚滚的,虚胖特别明显。点菜的时候,我问他有什么忌口,他说凉菜和冰啤酒这些生冷吃不得,吃了容易拉肚子。还让我不要点多了,他胃口小。还没吃几口,他就说肚子胀,吃不下了。

当时我就觉得他身体有问题,后面几天一直在观察他。我发现他的脸和头发肤很容易出油,脸色也蜡黄蜡黄的,整个人精神很容易困倦,走几步路就喊累,还特别怕冷。我现在还记得,我到酒店时把空调设置在26度,但几次都发现被他调到了28度,他说他很怕冷。

观察了几天,我觉得问题已经了解清楚了,但还要再确认一下。我说老哥,我是做健康养生的,我帮你看看舌头。他舌苔很厚,舌头边缘有齿痕,这是典型的脾虚表现。

我就告诉他,老哥你身体虚、胃口差、体力不好,都是因为脾虚。

脾胃负责身体水谷精微运化,脾虚不但拖垮了胃,还影响身体整个消化,稍微吃一点就肚子胀,沾了生冷就容易便溏拉肚子。消化差了,身体能量供应不足,就出现了容易累、畏寒怕冷、体弱多病等气虚问题。由于脾还负责运化全身水湿,脾虚还会导致头发油、脸色蜡黄、身体虚胖等湿气重的问题。

大哥听我说完,觉得很有道理,就问我要怎么办才好。

我告诉他,脾胃虚弱的人,补品吃下去容易虚不受补,吃西药又容易伤脾胃,吃下去症状好了,但根基伤了,很容易反复发作。我就让他吃性子温和的小食方——八珍糕

八珍糕不但补脾,还能养胃

脾胃是身体运化能量的中枢,八珍糕两者同补,能把脾养得更好。

这个小食方是明朝的宫廷御方,因为性子平和,适合长期调理脾胃,效果又好,到清朝也在接着用。清朝的御医们评价它“八珍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

乾隆皇帝过了40岁后,几乎天天吃八珍糕,脾胃很好,身体也很健康,一口气活到了89岁,成为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

听我讲了这么多,大哥对八珍糕已经很信任了,他唯一担心的就是现在生活习惯已经变了很多,八珍糕是不是有效果。我说央视的《百家讲坛》专家都讲过八珍糕的,说它专门解决脾胃虚弱。

八珍糕的主要材料有八种:山楂和麦芽有消食化积的效果,能减轻脾胃负担,开脾健胃;山药和白扁豆可以滋养脾阴,补中益气;芡实、茯苓和薏米不仅能祛脾湿,补脾阳,还能祛周身湿气;莲子有补脾益气、养心安神的效果,还能减轻气虚的问题。

这些材料的作用,和大哥的问题很匹配。但因为他身上这些脾虚、气虚和湿气重的问题已经很久了,也用过很多办法,所以我看得出来,他并没有很大的信心。

但我已经调理过很多类似问题的人,对八珍糕调理脾虚还是很有信心的,就跟他说尽管回家做了吃,吃上1个月,脾虚就能一点点补起来。

八珍糕的做法和吃法

取等份(每种30克,也可根据食量增加或减少)的八种材料,打成细粉,然后加入适量粳米粉、糯米粉、蜂蜜,加水和面,切成小块后蒸熟即可。

大哥按照我的叮嘱,每天吃3到5块,坚持吃八珍糕。大概过了一个星期,我和他对接业务时,他告诉我胃口好了些,人精神不少。大约一个月的时候,他专门打电话跟我说,他现在上班,在空调房里不用披外套了,肚子胀、大便稀溏的问题也大为缓解。

后来,大哥特别感谢我,还专门给我寄了一箱老家的特产。

八珍糕真心是个好方子,气虚、湿气重和脾虚的朋友,都可以在家里做来吃吃看。如果不方便做,也可以试试成品。

脾虚湿气重的人,日常应该怎样保养?

脾虚湿气重是大部分年轻人都有的毛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追求快节奏的生活,能叫外卖坚决不在家自己做,加上夜生活丰富,熬夜加班撸串喝酒,很多人的脾都出现了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湿气重,身体越来越差。

脾虚湿气重的原因是什么?

脾虚大家都知道,脾为后天之本,人们过度的透支身体,饮食不节制,想吃什么吃什么,经常吃自助餐的人,还有经常坐着不运动的人,经常熬夜上火的人,脾都会被透支。

脾是起运输作用的,其中之一就是将水分运送到需要它的器官,当脾出了问题,水分不能被运送,聚集在身体某一项器官,就会引起湿气重。

湿气重的危害

湿气是六邪气之首,和湿气有关的病症有100多种,其中像“不死的癌症”,风湿类风湿,像不孕不育妇科病,这些都和湿气有关。最严重的湿气病莫过于肿瘤了,湿气是非常容易使人身患肿瘤的,所以有了湿气要抓紧治疗。

湿气重的表现有哪些?

湿气重最大的表现就是大便出现问题,脾虚导致肠道内的水分不能及时吸收,人体就会出现大便搪塞,粘马桶等症状,脾虚最严重的病叫做脾虚泄泻,此时人基本就离不开厕所了,一天得去好几次卫生间。

湿气重的人,还会有头发爱出油,面色暗黄,嗜睡,乏力等症状。

湿气重怎么保养?

最好的治疗湿气的方法就是艾灸,很多明星都是通过艾灸来治疗湿气的。艾灸很简单,价钱也不贵,自己去网上找买就行了。拔火罐的方法治疗湿气效果不大,什么薏米水也是,这些只是能辅助治疗。

真正简单健康祛湿的办法就是运动,运动可以增加对水分的代谢,增加血液循环的能力,可以让脾更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你就是懒踏踏的,吃什么,怎么保养身体都不行,而经常运动的人,不用吃药也百病不侵。

喜欢请关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脾虚湿气重的人,日常应该怎样保养?

脾虚湿气重的人,日常应该怎样保养?

健康苦行僧,开讲啦!

人体内出现水湿内停的情况,除了和环境有关外,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得归结到自身的代谢问题,改变外界的环境固然重要,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关心自身的代谢,也就是脾虚导致水湿内停,所谓的刮痧,拔罐治标不治本,早就有中医大家说过这么一句话:祛湿主内不主外,那么我们平时应该如何保养身体呢。

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帮助去除湿气呢?

一:适量的运动

其实一般我是不会把运动放在第一条来表达的,但前不久自身因为工作经常熬夜,出现一些困乏,齿痕舌的情况,当天跑步5公里,第二天就感觉身体恢复了很多,运动出汗真的是祛除体内湿气的较好方法

二:多食用一些健脾的食物

生活中有很多健脾养胃的食物选择,比如经典的赤小豆薏米粥,除此以外还有薏苡仁山药排骨汤,鲫鱼黄芪汤,大米牛奶粥,小米南瓜粥都是很好的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的选择,尽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平时烧菜时多放一些葱姜蒜等调料

三:早睡早起

经常熬夜,烟酒具沾,思虑过多的人群通常都有一定的脾虚情况,平时我们需要加以改善,睡眠时间是身体脏器修养的黄金时间,逐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很重要

对于以上内容饿补充

1:口味太重也会增加脾胃的代谢压力,我们平时应该避开一些油腻,过咸,过甜的食物,尽量做到膳食的均衡

2:酒能助湿邪,经常喝酒,借酒浇愁,特别伤身体

3:要想排毒祛湿气,需要经常做一些养生运动,避免久坐不运动,多吃一些健康的,性温之的食物,比如粗粮粥就是健脾养胃的好选择

持续健康知识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

脾虚湿气重的人,日常应该怎样保养?

脾为后天之本,百病发于脾,脾胃出了问题,最常见的是会导致湿气重,湿气重则会出现纳差、消化不良、大便不调、食积等问题。

一些健脾祛湿的经典中成药,能够有效地改善脾虚湿气重的症状,经典的消食祛湿化积方,如保和丸,常用于消化不良,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湿重引起的胃痛、反胃、胃胀、恶心等,也可选择保和颗粒,或保和口服液等,也能起到相同疗效。

其他如大山楂丸等也可服用,和保和丸有相似的功效,都是治疗消化不良、健脾祛湿。其他还有健胃消食片,药方中山楂、麦芽、陈皮等成分是相同的。

脾胃虚弱、湿气重的也可以在配方加入党参、太子参、淮山药、白术、茯苓等。比如健胃消食片里有淮山、太子参,健脾的作用更加显著,有补中消食祛湿的功效,其他如健脾丸、健脾散等等都有健脾的功效,有消补兼施的作用。

除了中成药或中药汤药调理,日常饮食注意适度,避免过度食用肥甘厚腻碍胃的食物,适当的配合淮山、小米、莲子、白术、茯苓、陈皮等健脾祛湿的食疗,也可以改善部分的症状。

我是中西医结合心内科王医师,欢迎文末交流评论、点赞转发。

脾虚湿气重的人,日常应该怎样保养?

脾主运化,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水液不能化生津液,无法正常气化排出;湿邪最易伤及脾阳,脾性喜燥而恶湿,湿邪留滞体内,首先困遏脾阳使其运化失职,以致水湿停聚。所以脾虚湿气重的人如果不注意保养和调理,就会陷入脾虚生湿、湿浊困脾的恶性循环,导致出现食欲不振、身倦乏力、大腹便便等状况。一般情况下脾虚湿盛者日常保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多运动。脾虚湿盛者多阳气偏虚,气血周流缓慢,运动可以加速气血运行,提振阳气,同时运动出汗有利于排湿。

二、脾虚湿气重者多属于偏阴质,所以平时要忌食生冷食物,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居住环境干燥清洁,以防加重湿气。

三、忧思不解易伤脾,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凡事不可过度思虑。

四、饮食有节,适当进食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茯苓、薏苡仁、芡实等,尽量不要食用肥腻甜腻等易生湿的食物。茯苓薏苡仁粥、芡实茯苓粥都是很好的健脾祛湿粥品。

五、中成药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四妙丸等都具有祛湿或温阳化湿的效果,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选择服用。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性粘滞重浊,应从日常生活饮食等多方面做起,长期坚持,才会收到更好的健脾祛湿效果。

脾虚湿气重的人,日常应该怎样保养?

脾虚寒湿重的人,日常该怎么保养?

很多人都以为中医所说的食物寒热温凉,说的是我们吃的食物的温度,比如很多女性会在月经期间忌口,不吃任何从冰箱里拿的食物。但是这并不全面,在中医里面,每个食物都有它的特性,这也是食物本身的自然属性。

就比如说我们最喜欢吃的海鲜,味道鲜美。比如螃蟹,每到十月,肥硕的螃蟹出来。在中医看来,它是属于性寒的海鲜,但是像虾性是偏热一些,和他们怎么加工其实关系不是很大。就像是我们吃的螃蟹。哪怕经过烹饪后温度上升,但是仍然属于寒性食物。

所以如果大量吃螃蟹,的确会引起我们体寒,大量食用照样会伤及脾阳。如果本来就是脾胃寒湿重的人,那么不建议吃太多这类食物。如果长期吃,吃的量比较大的,那么就很容易造成阴寒入里,脾阳被遏。

那么有些人有时候不得不吃海鲜,怎么吃能避免脾胃虚寒呢?

我们的祖先实际上早有对策,我们在吃螃蟹的时候,如果蒸螃蟹吃时用紫苏叶一起蒸,吃的时候再蘸一些生姜丝同服,调料中可以加一些芥末,再配合喝少许黄酒,这样真的目的都是为了祛除食物中的寒气,保护我们脾胃的阳气。

感谢您的关注,为您推送实用的养生小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