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的土是什么材质,能种东西吗?

在中科院工作的表哥告诉我,月壤中有一种元素,一旦人类能够开发利用,未来完全不用担心能源危机,但开发利用这种元素,还有3个难题需要攻克,短时间内根本没希望。

提起月球,我们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嫦娥奔月,这是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寄托了古人对月球的美好向往。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可以通过宇宙飞船登上月球一览其神秘的面纱,然而让人失望的是月球上一片荒凉,根本没有美丽的嫦娥仙子。

既然月球上没有人类,那么月球的突然给可以种东西吗?为了解答这个疑问,2020年12月3日晚,嫦娥五号上升器携带着约2公斤的月壤返回地球,并在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将珍贵的2公斤月壤带了回来。

关于月壤

说起土,大家都不陌生,毕竟在农村土随处可见,它提供了植物生长的所有养分,是我们的食物源泉,所以我们常常会亲切的称呼它为“土地母亲”,以示对它的尊重。

那么月球的土地呢?和地球上的土是一个东西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咨询了在中科院工作的表哥,通过表哥的解释,我才恍然大悟。

月壤是指月球上所特有的土壤,是月球上的岩石经过太阳暴晒和小行星撞击形成的,是一种粘性粒子,其成分和地球上的沙土类似。

月壤在地球上各处的厚度不一,厚的地方有6-7米,而薄的地方则只有几厘米,由于月球上没有植物的生命体,也没有水。

所以月壤中也没有有机物,不适合植物的生长,所以月球其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不毛之地。

月壤的材质是什么?

经过对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月壤中富含铁、钙、镁、铈、铼、锌等金属元素,还富含硅、铝、钾、钡、锂、铷、锆、铪和稀土元素,还富集有银、溴、镉、镓、锗、汞、铟、铅、锑、碲和锡等元素。

当然以上这些元素地球上都有,只是两者的储量有所不同,而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氦-3。

研究发现,月壤中含有100-500万吨氦-3,相比之下地球上的储量只有500公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氦-3有什么作用呢?

表哥告诉我,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利用氦-3进行核聚变反应发电,那么,只需要1吨氦-3发电,就能够满足全世界一年的用电需求。

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开发利用月球上的氦-3,人类完全不用再担心能源危机的事情,我们也不用为油价破10亿而耿耿于怀。

月壤可以种东西吗

研究发现,月壤中不含有任何有机物,因而无法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植物自然在月壤上无法存活。

但这不意味着月壤毫无用处。只要合理使用,月壤同样也可能中储植物。

我们国家在封闭基地中,建立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利用“模拟土壤”进行实验竟然种出了小麦,这就意味着月壤其实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种植植物,这为我们将来建立月球基地是一个利好消息。

这里的所谓“模拟月壤”,指的是依照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成分配制的土壤,其材料虽然来自于地球,但是土壤的各种物质成分和月壤基本相同。

至于为什么要使用模拟月壤,自然是因为嫦娥五号花费这么大代价运回不到2公斤月壤,自然不可能用来种植物,那实在太奢侈了。

综上所述,月球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完全有可能可以用来种植物的,但是目前的人类还远没有达到可以自由地去月球的地步,所以利用月壤种植植物只能是一个遥远的规划而已。

人类可以利用氦-3解决能源危机吗

前面说过月球上富含氦-3,其储量是地球的上千万倍,而氦-3是核聚变发电最主要的燃料,那么人类可以利用这种物质通过核聚变发电,解决能源问题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利用氦-3进行核聚变发电面临3大难题无法解决。

1、可控核聚变还未实现商业化

可控核聚变是人类从航天时代走向星际时代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而言,可控核聚变还只是实验室中的产物。

且目前只能实现短时间内对超高温等离子体的约束,还有太多的难题需要世界各国协同攻克,至于实现商业化应用更是一个遥远的梦想,短时间根本不可能。

所以在可控核聚变未实现商业化运用之前,开发氦-3实在没有必要。

2、开采成本过高

据表格介绍,提取1吨氦-3,还能够得到约6300吨的氢、70吨的氮和1600吨碳的副产物,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月壤中氦-3的具体含量,但想来如果要大规模提取氦-3,必定需要大量的月壤。

而嫦娥五号耗费了我们国家如此大的财力也不过带回不到2公斤月壤,因而如果要大量的月壤,必定需要建立月球基地。

而如今建造一个空间站就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一个月球基地先不说技术能否达到,仅仅是需要的资金iu是一个天文数字,根本不是现在的各个国家可以承担得起的。

3、氦-3有替代物

核聚变能利用的燃料主要是氘核氚,其实地球的海水就富含这种物质,1升海水中就有1.03×10^22个氘原子,可产生300公升汽油的能量,每1立方公里海水中氘原子所具有的潜在能量相当于燃烧13600亿桶原油的能量。

所以一旦攻克了可控核聚变,地球的海水就已经能够提供足够的原材料,根本不用费心费力的使用月壤,这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综上,对于人类而言,月球上最珍贵的氦-3其实反而是一种鸡肋的存在,它对人类很重要,但现在的它还不是人类能够使用的存在。

写在最后

月球对于我们地球很重要,因为它是我们走出地球,迈向星际时代的第一站,只有征服了月球,我们才有资格说我们已经开启了星际时代,而这个前提就是可控核聚变的应用,所以少年,努力学历吧,地球的未来就靠你们来掌舵了。

大家怎么看呢?

月球上的土是什么材质,能种东西吗?

1978年,美国赠送给中国一块1克重的月球岩石,我国科学家“狠心”地把岩石对半分,结果研究表明,月球上的土不是“土”,不能种植任何东西。

美国送给中国的“大礼”

1978年中美建交,美国给中国送的“大礼”有多大?

毫不夸张地说,只有1克,我国科学家不愿意将这颗来之不易的月球岩石全部使用,只分割了0.5克用于研究。

0.5克是多少?

就拿日常来说,我们生病时吃的一个药片大约是0.5克。

也就是说,当时美国相当于给了我们“两个药片”。

美国有多少月球样本?

从1969年到1972年,六次阿波罗任务从月球表面六个不同的探索地点共带回了2200个单独月球岩石和沙尘等样本,总量是381.73千克。

380多千克很多吗?

要知道,前苏联经过月球16号、月球20号和月球24号3个无人月球探测器以后,采样带回的月球土壤样品仅约330克。

可想而知,美国的这380多千克的月岩是多么豪。

可是他们对中国却无比小气,381.73千克换算一下的话是381730克,给中国了1克,占比不到38万分之一。

虽然美国不大方,但是这1克的月球岩石科研意义重大,为此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小插曲。

当时在收到这颗珍贵月岩的消息后,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欧阳自远第一时间骑上自行车赶往研究所,在路上,他想着这块珍贵的月岩该怎么怎么研究。

可是当欧阳院士回了所里看到岩石以后,发现并不是那么一回事,他原本以为美国最少也得给个拳头大小的,结果他发现罩在月岩上面的玻璃不是平的,而是一个凹透镜片,真实的月岩经过测量,只有1克重。

虽然美国显得有点小气,但是这1克月岩对科研的意义重大,所以经过研究决定,把1克月岩分成了两半,一半拿去做科研,另外的0.5克存放在北京天文馆,为了让广大市民看得清楚,天文馆也用了凹透镜,让月岩看上去没有那么小。

科学家用0.5克的月岩,创造了不可能

事实上,美国并不是真心想让我们研究月岩,当年美国总共送出月岩135块,每块都在1克左右,很多国家都收到过这份国礼,并不是因为当时中美建交的特殊性。

不过,即便如此,这1克的月岩在当时相当珍贵,所以科学家们第一时间投入到月岩的研究工作中。

为了最大化地利用这0.5克的月岩,科学家动用了当时中国最精密的仪器,0.5克的月岩被切割成很多份,可想而知被分成很多分的月岩是多么的细微。

当时参与月岩研究的科研单位非常多,参与人员都是当时最优秀的中青年科研工作者,他们把样品分割之后,大家就分头研究,同时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谁都明白,有这样的研究机会很珍贵。

因为科学家们的紧密配合,效率很高,仅仅用了1年多时间就完成了整个科研项目,发布了14篇学术论文,这让很多国家没有想到,尤其是美国。

我国科学家验证了很多美国没有公布的消息,甚至岩石是从月球哪个部位钻取的,也没有太阳照射等都被一一分析,美国科学家和政客看完论文以后都不可思议的说:“我们什么都没有说,没有想到你们全知道了。”

当时负责月岩研究的欧阳自远院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

“因样品大小有限,当时先做了非破坏性测试与研究,最后才做破坏性的测试与研究,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物理性质、产出环境,只要当时能做的测试,我们都做了。”

令他感到自豪的是,对这0.5克样品进行研究后,中国学者发表了14篇相关研究文章,在美国研究的数据公布后,欧阳自远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让美国人很信服。”

中国科学家用0.5克的月岩,创造了不可能,也让外国专家一脸不敢相信,那么,月球上能不能种上植物,种上以后能成活吗?

答案是:不能!

月球上的土壤不能支持植物生长

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是光照、温度、空气、水分、土壤,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为自身的生长提供营养,而温度也是影响植物生长的最大因素之一。

但是月球上根本不具备这些必要条件,虽然月球上也有土,但是月球上的土和地球上的又不一样,更多的科学家喜欢把月壤土称为“风化尘土”。

月壤的形成过程中,和月球被行星的撞击以及昼夜温差有关,行星或者陨石之间的撞击能够将月球上的岩石分裂成小的石块、粒子等等。

而在太阳风暴之下,,这些岩石粒子被太阳射出的粒子磨碎,直至变成浮土一样的细微,这个过程又可以叫“太空风化”。

这些过程都改造了月球表面物质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最后形成了月壤。

虽然研究发现月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金、银、铅、锌、铜、锑、铼等矿物颗粒,但是月球上没有植物所需的水和空气。

地球人都知道,只有给予植物适当的水分,才能够维持植物正常的生长,当然,也有一些喜欢干旱的植物,但喜好干旱的植物同样需要水分。

另外,植物的叶子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但植物的根部任何时候都是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植物根部需要大量氧气,如果空气不足,就会造成植物根部缺氧,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害。

除此之外,月球土壤中含有20多种金属元素,重金属作为植物生长的非必需元素,当其在植物体内积累达到一定量时,植物会出现毒害的情况。

可是,虽然说月球土壤不能种植植物,可是美国科学家却真的用月壤培养过植物,而且也存活了。

据外媒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使用“阿波罗”登月计划期间收集的月球土壤,成功地种植出了植物。

他们利用“阿波罗”11号、12号及17号宇航员带回的月球土壤,成功地种植了拟南芥,并且所有的种子都发芽了

拟南芥是一种生命周期相对较短的冬季一年生植物,也被认为是一种杂草,多用于研究植物生物学和遗传学。

不过,在拟南芥发芽一周后,这批月球土壤的粗糙性和一些其他的特性对这种小型开花植物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导致植物幼苗生长慢,而且大多数都发育不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科学家栽培的时候,除了月球“土壤”以外,其他的都是人为干预的,比如空气和水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人为干预的话,在月球上直接种植植物的话,是根本不会成活的。

虽然月球上无法种植植物,但是其科研意义重大,为此,当我国的嫦娥五号带回月球土壤后,美国站出来想要我们分享,究竟为何呢?

问题延伸:美国手握最多的月岩,却张口让中国分享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岩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8日,《科学》期刊在线发表了一篇标题为“Age and composition of young basalts on the Moon, measured from samples returned by Chang’e-5”的论文,将月球活动的时间提前了十亿年!

此论文一出,科学界一片哗然。

于是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美国宇航局局长比尔·尼尔森建议,中国要跟国际社会分享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就像NASA当年的阿波罗载人登月任务所做的那样。

很多人想不明白,美国人从月球带回了382公斤月岩,只给了中国1克月岩,如今还是他们的月岩最多,为何要盯上我国1731克月岩?

答案是美国人虽然研究了半个世纪的月球样品,他们了解到的月球内部冷却时间大约在30亿年前左右,可是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岩研究发现,月球风暴洋北部的吕姆克山火山在二十几亿年前还在喷发,比美国定型的成果提前了十几亿年,这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美国憋不住了,决定暗示中国按照礼尚往来办事,希望可以分享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球样品,以便他们进行研究。

对此,我国已经明确表示,我国愿意与国际志同道合的群体分享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和探测数据,甚至还希望一起在月球上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我们的空间站也是面向世界开放合作的。

美国在志同道合的行列吗?

答案是肯定的:NO。

11年前,美国制定并通过了《沃尔夫条款》,其中明确禁止中美航天合作,其目的就是要限制我国的航天发展。

现任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此前还支持将《沃尔夫条款》永久化,一边提防中国,一边又要中国无私分享,这显然不符合所谓的《沃尔夫条款》。

至于中国会不会礼尚往来给予美国一些月壤,当然也是中国人自己说了算,不过即使真的分享,最多只能分享给每个1克就不错了,毕竟我们的一克占比千分之一点七,而美国给我们的月岩占比他们的总量的38万分之一。

写到最后:

新中国诞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诸国就对中国采取了围追堵截的策略,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与高科技技术,被列入禁运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以及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商品!

正是因为他们的围堵,迫使我国不得不自力更生,万幸的是,我们的科学家历经重重阻拦和困境,展现出了东方雄狮埋藏在深处的傲骨。

21世纪后,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先是发射嫦娥一号、二号,绕着月球飞行,随后又发射了嫦娥三号,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月球正面,接着,嫦娥四号又在月球背面登陆,同时也带去了玉兔二号月球车,这两个探测器如今还在月球背面正常运行,不断传回一手的月球背面数据。

2020年嫦娥五号发射升空,这一次,嫦娥五号采带回了1.731公斤的月球样品。

于此同时,我们并没有栓死在一棵树上,而是分步走,除了等上月球以外,我们的天问一号也降落在了神秘的火星之上,为未来火星收集做准备。

正是因为我们不惧围堵和封锁的精神,伟大的中国科学家们后发制人,迎难而上,开创了属于我们这一时代的飞天之梦。

如今,嫦娥五号的月球样品已经分发了几批,我国的不少科研院校和机构获得了宝贵的月球样品,并对此开展一系列研究。研究这些月球样品,不但能揭示月球的演化过程,而且还能寻找月球上的资源。

当然,我们取回土壤可不是为了种菜,是为了研究它所蕴含的更大的价值,比如其中包含的氦-3,被认为是将来可控核聚变发电技术的绝佳燃料,这种物质在地球上总共不足半吨,但是在月球上却至少有几百万吨。

氦-3元素主要来自太阳风,由于地球受磁场和大气层的保护,携带氦-3的太阳风很难吹到地球上,但是月球没有磁场也没有大气层,太阳风可以肆无忌惮地直接吹到月球表面,因此也就留下了大量的氦-3元素。

只需100吨氦-3,就能满足全球每年的总能量需求,而月壤中很有可能蕴藏至少100万吨以上氦-3,足够地球人使用10000年,可想而知月球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多么的重要。

而对于美国的要求,如果我们真的本着礼尚往来原则的话,大家认为给他们多少月岩合适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月球上的土是什么材质,能种东西吗?

44年前美国送给我国1克月壤,仅黄豆般大小,现我们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然而美国方面坐不住了,打脸的事情来了!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地球是适宜人类生存的居住地,还是否有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居住地?

这个问题谁也不知道,但是面对更多未知的东西,我们可以去探索。

1978年,美国送给我国1克月壤,仅有黄豆般大小

1960年,美国为了跟自己的老对头苏联较劲,于是实施了“阿波罗计划”,自从提出这个计划开始,

他们便铆足了劲,集中全国的财力、人力、物力等为载人登月计划做准备。

到了1969年7月16日的时候,“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旅程,

以阿姆斯特朗为首的3名宇航员驾驶着飞船跨过了38万公里的征程,这是人类的进步。

“阿波罗计划”一共进行了6次的载人登月,先后有12名的宇航员登上了月面,进行探测工作,共取回381.7千克的月壤,

当时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有这样的实力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所以美国在这方面的确是领先。

1978年的时候,为了尽快地推进中美建立的时间,当时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来到了中国进行访问,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他还送给了中国一份特殊却又很有意义的礼物,这个礼物就是月壤了。

但是这份月壤仅有1克重,被安装在一个有机玻璃里面的小石头上,仅有黄豆般大小,还要用放大镜放大才能够看得清楚。

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共计从月球取得月壤381.7千克,月壤取回之后,没有藏着掖着也分给了一些给其他的国家,

但是到了中国这里仅是给了1克,仅有黄豆般大小,聪明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些什么。

但是即便只拿到1克月壤,我国的科研人员依旧非常的珍惜,对月壤的成分;构造这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最后还发表了14篇论文。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启了通往星辰大海昂首阔步迈进的序幕

44年前,美国取得381.7千克月壤,仅送给我国1克,44年后,打脸的事来了

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欧阳自远曾说:“这1克样品,最多给我们用0.5克,还有0.5克必须保存起来。

我们大概花了3到4个月,用这0.5克样品,发表了14篇科学论文,最终知道了它是什么石头、什么结构……”

后来美国人对欧阳自远说“我们什么都没说,但是你全知道了。”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捷报频传,我国也已经顺利地完成了月球探测“绕落回”的三步走,

最重要的是我国的“嫦娥五号”也从月球上取回了1731克月壤!毫无疑问这个消息引起了国际的关注。

因为随着1976年苏联的“月球20”号探测器最后一次采样之后,人类至今已经46年没有取得新的月壤标本了。

当初只不过是因为苏联和美国两个国家,相互看不惯,相互较劲,才会不计成本地投入到其中,以此来追逐对方。

但是到了后来,投入的成本越来越大,美国的阿波罗飞船比黄金还要贵十多倍,每发射一次,就等于烧掉一艘航母,

而后来苏联也退出了登月竞争,美国也从狂热中冷却了,就再也没有劲头去搞什么“面子工程”了。

所以对于中国取得月壤的这个消息,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是十分兴奋和关注的,同时也希望中国能够给他们一些月壤,

即便目前还没有登月的实力,但是起码也能够从中探索、分析得出一些经验。

看到中国取得月壤的消息,各个国家都在议论,后来美国算是彻底坐不住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局长比尔·尼尔森,疯狂地“刷存在感”。

他指责中国不肯分享月壤给美国,还说当初的美国阿波罗计划,美国也很“大方”地从381.7千克的月壤中,

好心地给了中国1克月壤,所以如今中国也取得了月壤,那是不是应该多少也分点给美国?

他说得像个怨妇一般,话里话外无一不例外都在表达一个意思,那就是“中国太小气了,也不懂得礼尚往来的道理”但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不是中国不想给,而是给不了!为了限制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美国在2011年提出了《沃尔夫条款》,这个条款就是禁止美国和中国在航天领域方面,

有任何形式的交流和来往,说白了就是限制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也不想把自己的经验跟中国交流!

所以自从这里开始了之后,中国和美国在航天领域方面便没有了什么来往,更不要说有什么交流了。

所以即便是中国想要给美国一点月壤,那也不能啊!等于是中国违反了《沃尔夫条款》,破坏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友谊。

但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局长比尔·尼尔森在向中国要月壤的时候,

却从来没有提及过这件事,不知道是不是记性太好,还是记性太差了!

月球上的土是什么材质,能种东西吗?

月球上的土是月壤,它是覆盖在月球表面上的一层直径小于1毫米、具有黏性的细小粒子,厚度各有不同

但是相比起于月壤的这个名称,更多的科学家一般把月球土称为“风化尘土”而不是叫“月壤”。

这或许跟它的形成过程有关,需要形成它跟行星的撞击、昼夜温差有关。行星或者陨石之间的撞击能够将岩石分裂成小的石块、粒子等等。

而太阳风暴射出的粒子流,又会将这些岩石粒子碎掉,直至变成浮土一样的细微,这个过程又可以叫“太空风化”。

也就是说经过微陨石撞击、太阳风及银河宇宙射线的辐射,

这些过程都改造了月球表面物质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最后形成了月壤。

正是因为这样的形成过程,所以月壤的土质一般是干燥的粉末状,但是土质不会像土球上的土壤那样的细腻。

科学家对月球上的土壤,分析过,分析得出来里面的成分主要有:

铁、金、银、铅、锡、铜、锑矿、铢、辉钼矿硫镉矿、氦三等等,矿物质非常的丰富,高达20多种。

其中在这些物质当中,最引人争议的是“氦三”这种物质,它在地球上的含量并不高,但是价值却非常的高。

仅仅是8吨的“氦三”,所产生的电就能够让我们国家使用一年,很可惜的是这种含量在地球上并不高,所以它的价格也特别的昂贵。

那么月壤能够种东西吗?

月壤这种物质与地球上含有微生物和有机物的土壤相比,它几乎不含任何有机成分,而且也很干燥,

而且对哺乳动物细胞还有着杀伤和致癌的作用,按理来说这种土壤是无法种植植物的,但是如果经过一定的调整那就不一定了。

2022年5月12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食品和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罗伯特·费尔说。

费尔及其同事利用阿波罗计划登月期间带回来的月壤,成功种植出了拟南芥这种植物。

虽然从月壤中种植出了的植物,比起其他正常土壤中种植出来的植物,生长的速度要慢得多,而且还发育不良,但是也始终踏出了第一步。

这也为人类未来在月球上种植植物,奠定了基础,相信未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会有月球上能够种出植物的那一天,我们拭目以待!

月球上的土是什么材质,能种东西吗?

“阿波罗号”系列登月飞行,从6个登月点带回360公斤月球土。科学家们原本是想用它们进行深入、细致的化学和物理分析。但是,这些装在真空瓶里月球土,所含的化学颗粒,已腐蚀了真空瓶封口处的金属,地球的空气和湿气已渗了进去。

因此,被带回地球的这些月球土,早已不是它们本来的模样,失去了深入研究的价值。于是,美国政府才在2014年批准出售了这批月球尘土给博物馆和私人藏家。另一件获得同意卖出的登月产品,是“阿波罗12号”宇航员的一条行李带,曾在月球上停留了32小时。

绝大多数科学家称月球土为风化浮土,而不是“土壤”。月球土极细,而且不含有机物。地球土壤有丰富的有机物,但矿物质含量却不如月球土。月球土中,每一种矿物质含量都不算高,但是种类却非常丰富,有10几种之多。

月球浮土形成的过程是这样的。因为流星的冲击,将岩石分裂成较小的石块或粒子。太阳风暴射出的带电粒子流,又将这些岩石粒子不停磨碎,直至浮土一样细微。这一过程,被称为“太空风化”。它不但改变月球岩石和浮尘的形态,还改变了它的光学性质。

在这一“太空风化”作用的同时,火山爆发喷射出的岩浆,在冷却落回到月球表面之前,已变成了小小的玻璃粉,在月球的某些地方沉积下来。比如,“阿波罗15号”在月球某处山地发现的橙色浮土,就是这样形成的。

由于月球表面十分干燥,所以,月球浮尘中,没有粘土、云母和角闪石。此外,由于月球表面不断受到太阳风的冲击,所以月球浮土中的铁,与地球土壤中的铁,其结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基于上述原因,大约月球土,也是种不出来东西的。

由于遭受过大量的流星撞击,月球表面覆盖着薄薄的尘土。通过对月球土样品检测,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其土层特性很好,密度很大,承载力与地球土壤不相上下,适于盖建筑、建设地面运输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等等。但是它的另一些特性,又会让这一切很艰难。

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风,其自转和公转导致月球表面的尘土,弹起又落下,形成一种包裹着月球的粉尘环境。这种粉尘,对登陆月球的航天器、人员及所带的设备,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特别可能快速伤害到航天员的心血管和肺。

虽然月球土对登月,尤其是对航天员的健康,究竟会带来多大的威胁,航天医学至今尚无最后的结论。危险是众所周知的,因此,航天员返回登陆舱脱下航天服之前,必须进行很好的除尘脱粒处理。与地球尘土比起来,月球尘土化学反应更活跃更激烈,危害也大得多。

月球上的土是什么材质,能种东西吗?

月球上的土壤的化学组成和地球上的土壤有很大的不同,经过分析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的样品,可以得知月球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稀有金属。

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所以月球土壤也不是从岩石风化而来的。月球土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金、银、铝等矿物颗粒,含有少量的锡和铜杂质的化合物,以及少量的铢等矿物颗粒。所以说,月球土壤中含有不少的重金属。

月球上的土壤呈粉末状,跟地球上的沙漠差不多,但是月球上的土壤颜色却是跟地球上的沙子不同的,月球上的土壤看起来是灰色的,这是因为月球土壤中的矿物质和地球上的沙子不一样,导致反射的光也是不一样的。

通过研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而氦3则是核聚变反应的重要原料,这种聚变不会产生额外的中子,因此是安全无污染核聚变。而且根据计算,月球上的氦3含量是地球上的数十倍,如果未来人类有能力把月球上的土壤中的氦3提取出来,然后人类也掌握了可控核聚变,那么地球上将不会再有能源危机。此外,月球上还含有大量的金属钛,而金属钛则是重要的航天材料。

月球上的土壤可以说是很值钱的,但是月球上的土壤却是不能种植植物的,首先就是因为月球的土壤并没有水,只要没有水,植物怎么可能存活呢?当然如果说把月球上的土壤拿到地球上然后种植植物可行吗?这个并没有人这么做过,单纯地加上水肯定是不行的,月球土壤中连细菌也没有,如果进行改造的话那还是有可能种植植物的。

月球上的土是什么材质,能种东西吗?

月球土壤对哺乳动物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还有致癌作用,为了保护宇航员也不能用月球土壤种菜,可能需要用到另外的技术。

当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实施中,飞船返回阶段,宇航员都要清扫降落时扬到飞行器上的月球粉尘,回到地面后宇航员们也进行了多种检查,确定没有受到月球粉尘的危害,登月宇航员们也抱怨月球土壤让人很不舒服,在他们从月球表面返回登陆舱后,被带进飞船的极少月尘就能引起类似花粉过敏的感受。月尘颗粒很小,细如麵粉,直径在20微米之内,但是表面粗糙、锐利,由、玻璃、橄榄石,斜长石,钛铁矿以及一些硅酸岩构成。

基于月球土壤的这些特性,在月球表面利用月球土壤种植作物是不现实的,植物需要有人照顾,而月球土壤又危害人体,为什么还要冒风险呢?在太空中人类有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上都能种植,可以大大增加植物的受光面积,提高产量。无土栽培省去了土壤的限制,利用海绵等材料吸取营养物质和水,作为固定植物根部的“土壤”,也不怕月球土壤对人体造成危害。

仅仅从月球土壤的元素组成来说,和地球没什么两样,但是月球土壤中的化合物很多都是难溶、难以溶解在水中被植物根系吸收。没有矿物质盐,植物就死路一条。即便要用月球土壤种菜,也需要特殊处理。算下来未必有直接用无土栽培技术划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