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同一所大学,出身农村和城市的孩子差距到底在哪里?

身边两个同学,均是同一所大学,一个是农村出身,一个是城市小孩。命名考上了同一所大学,为什么进入大学后农村孩子感觉在很多方面比不过城市孩子呢?

农村和城市孩子的差距有多大,对于这个问题我深有感触,因为我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深刻体会我和来自城市室友的的巨大差距,让人难以想象。

经历三年的高中生活,度过最残酷的高考战役,最终成功考上大学的我们都非常兴奋,认为属于自己的时代即将来临。

然而,真正地进入大学之后,你才会感受到家庭背景对自身的影响,来自农村的你和来自城市的同学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一、来自城市的室友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而我只要靠自己

我来自北方某农村,父母都是普通打工者,常年在外地打工,自知家庭条件不好的我努力学习,2015年,经过自己的努力,我成功考上了上海某211大学,成为我们家族第一个“高材生”。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快蹦出来了,那时候的我感觉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自己是最优秀的少年。

9月份,正式报到的前一天,母亲把我所有的衣服、鞋子、被子通通整理好,足足塞满了4个大蛇皮袋。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父亲每人背着两个蛇皮袋踏上了去大学的火车,尽管老家有直达到上海的高铁,速度快不说还很干净卫生。

但想到高铁票足足是普通绿皮火车票价格的3倍,我最终还是定了两张绿皮火车票,毕竟我知道父亲赚钱不容易,我们要尽量节省每一分钱,不该花的钱一份都不应该花。

来到火车站之后,我和父亲又按照地图,连续倒了三次公交车,花了将近2个小时才最终到达了大学门前。

而此时的我和父亲身上早已经完全湿透,汗水甚至打湿了头发,整个人就像淋了一场雨一样显得狼狈不堪。

好不容易来到学校宿舍,推开门之后,宿舍已经有了一个男孩子,正是室友A在床边玩手机,我一眼就看出来那是最新款的苹果手机,价值好几千块钱,甚至比我一年的学费还要昂贵。

看到我和父亲的到来,他的父母连忙转过身来,看到我和父亲的大包小包,很惊讶地和我们说:“其实学校发的有各种被子和洗漱用品,只要300块钱就可以了”。

父亲笑呵呵地回答:“正好家里有多余的被子就拿过来给孩子用,何必多花这个冤枉钱”。事实上,我和父亲千辛万苦地扛了这么多东西就是为了省下这几百块钱,但谁愿意在陌生人面前哭穷呢?

二、城市里的室友每个月生活费高达5000块钱,而我每个月的生活费却要靠自己

大学生活进入正轨之后,我和室友们也渐渐地熟悉起来。彼此的家庭条件也逐渐了解。

室友A来自苏州,家里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意,一年几百万都是小目标,可以说是标准的小富二代;

室友B来自南京,父母都是体制人士,父亲更是官至正处级,是标准的官二代;

室友C来自皖北农村,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父母常年在上海打工,算得上标准的农二代;

而我的家庭条件和c类似,共同的家庭背景让我和室友c的关系要远远比a和b要好得多,我想可能是因为在两位城市室友的面前,我有些自卑的原因吧!

来自城市的室友使用的都是最新款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而且几乎每年都在换最新款;

而我直到大四才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人生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一直使用到卡得不行,我都不舍得扔掉;

来自城市的室友花费大手大脚,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似乎从来不用为钱而发愁;

而我从进入大学第一天起,就在找各种兼职用来补贴自己的生活,大学的四年,经历的兼职没有20种也有15种。

发传单、家教、保安、工厂小哥都是我曾经的工作经历,可以说我大学四年的经历远远要比一般学生多得多,也过早的知道了了社会的残酷。

然而,更大的差距还在毕业后

大四临近毕业,我和室友c忙于投简历找工作,而且往往是薪酬条件优先。希望能够尽快地赚钱补贴家庭。

而此时的室友A,早已经做好了毕业回家接受家族生意的准备,每天在宿舍看的也是管理方面的书籍;

室友B更是在大三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甚至花了几万块钱报了一个辅导班,最终在大四毕业之际,也顺利的考上了老家南京的公务员。

当时的我分外不理解他的决定,公务员一个月3000块钱的工资够干什么呢?也只有家底厚的人适合考公务员,我这样的家庭还是在社会上拼搏赚钱更适合。

事实上,直到现在由于疫情影响,我们才知道公务员的工作有多香,更何况,南京的公务员25万以上的年收入更是让我惊讶不已。只是知道这个事实的我太晚了,要已经没有了回头路。

相对城市里的孩子早早的就已经做好了人生规划,来自农村的我由于没有长辈的指导,只能一个人摸索自己的人生道路,其中经历的波折可想而知。

如今室友A的生意经营的风声水起,室友b的公务员生活有钱有钱,更是早早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而我和室友c还在为工作而奔波,为首套房首付而苦苦挣扎奋斗,我们之间的差距让人绝望。甚至我觉得自己一辈子可能都买不起一套房子,这种无力感让人绝望到发狂。

结语:

来自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差距在哪里,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活消费的巨大差距。没钱让农村孩子在为人处世上谨小慎微,不敢冒险,白白错失了很多机会;而城市孩子由于没有物质条件的约束,反而为人处事上更显得大方;

2.人生规划的巨大差距。来自城市的孩子由于父母有很好的学识和结识,早在大学时期就为孩子规划好了以后的道路,轻松又自在,而来自农村的孩子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人生之路自然更多波折;

大家认为对吗?欢迎下方评论,感谢阅读[祈祷][祈祷][祈祷]

考上同一所大学,出身农村和城市的孩子差距到底在哪里?

我念本科的时候,宿舍的同学三个来自城市,一个来自农村,所以对这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农村的同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不太讲卫生(只针对我的舍友的真实情况),这跟他自己的生活环境有关。怎么这么说呢?刚入学第一天,他进宿舍,就习惯性地朝地下吐了一口痰,然后用鞋蹭了几下,后来提醒了他,他就不会朝宿舍的地面吐了,但是随地乱吐痰、吐口水的习惯,到毕业了都改不掉。这一点会极大的影响他的社交广度。

还有就是农村的这位室友有点唯唯诺诺,害怕得罪别人,有些不好意思推脱的任务,他接下来之后会骂骂咧咧;同学约他去打球,他不想去也不会直接拒绝,反而会跟别人打太极,说天气不好、人不够这类的话,我算比较了解他的了,只要他没一口答应的事,基本就是想拒绝。

再者就是,农村的同学基本没有才艺,因为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很多时候,他们上了大学也更愿意学习,所以社交活动比较少。

考上同一所大学,只能说明两个人成绩差不多,农村跟城市的同学差异较大的原因,我认为还是来自各自不同的见识,来自个人素质、能力的不同培养方式。

考上同一所大学,出身农村和城市的孩子差距到底在哪里?

在我大学时期,宿舍有6个同学,其中有一个同学是来自深圳,一个同事来自广州,其余四个同学(包括我在内)均来自农村。相处一段时间后,差距就出来了,现在看到这个题目,我颇为感触,现在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和经历吧。

农村孩子并不比城市孩子差

1、生活自理方面

来自发达城市的两个女同学,家庭优越,每次上学放假都有父母开着轿车过来接送,甚至连家里的宠物狗都来了,惹来大家奇异的目光。要知道,那是在10多年前发生的哦。

记得每逢开学初,我们几个农村孩子都会扛着大包小包,提到6楼的宿舍里,然后自己打扫卫生,清洁公共区域,然后铺床单等,一气呵成。

而城市来的两个女同学,都是手拿着便携风扇,站在阳台逗小狗玩,并看着父母在收拾房间,整理完毕后,带着父母到外面的小馆子吃饭。

可以说,城市的两个娇滴滴女同学在生活自理方面会比较被动,有时候连生活常识都不懂,活得像一个“傻白甜”的模样。

有次,有个同学生理期不舒服,没有到饭堂打饭,自己在宿舍炖汤喝。结果线路故障,电线冒起了烟,她不知道如何处理,手忙脚乱中把矿泉水泼过去。刚好我们回来后看到这一幕,大呼“住手”,连忙拔掉开关总闸,呼唤宿管和电工前来处理。事后,女同学说:救火不是用水的吗?

这让人很无语啊。

2、学习成绩方面

讲真,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经历过高考这么精神紧张的学业后,到了大学就是自我放松的时期。尤其在一些大专院校,大部分同学都是享受生活的,对于读书会得过且过。

但我们大部分农村来的同学不一样,知道父母为了学费而拼命工作,这钱来之不易,所以,农村来的同学会格外珍惜上课的机会,生怕错过一堂课而考不好,又要花钱补考。

而我们宿舍2个城市来的孩子,每天睡到自然醒,迟到就从后门溜进去,对待学习有些不上心。尤其当时流行游戏机,她们整天都在打游戏,上课不留神。

3、思维方面

这点可能会在城市的孩子会有优势一点。毕竟他们活在大城市里,接触的人脉和新事物会比较多,思维都会比较新潮。

而我们农村来的孩子,虽然不是穷乡僻壤,但接触的东西确实没有他们多。所以,她们谈论某台手机的功能,某个手提电脑的品牌好时,我们都无从搭上话来。

总结

进了大学后,是个人独立生活的阶段,脱离父母的管辖,老师的监管,而恰恰在这个时期,足足能体现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不同之处。

从细节上可以看出差距,但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接受教育程度不同,会有必然的差距。但说农村孩子比城市孩子差,这点是有所偏差的,我并不赞同。

我是射手座羊仔,诉说情感故事,探索人性本质,感谢关注。

考上同一所大学,出身农村和城市的孩子差距到底在哪里?

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农村出身和城市孩子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农村出身曾经考上大学,确实得有切身的体会。农村出身的孩子考上大学的确不容易,但现在考大学的机会特别多,只要努力学习,分数高点低点都可以上大学,这是国家普及教育的优惠政策。记得八九十年代考大学的机会特别少,那时候就像过独木桥一样,一个村里考上一个大学生,就像飞出了一个金凤凰的荣耀。那时候考上大学不用交学费,而且在学校里还有奖学金,可是考大学是非常难的。但对于农村出身和城市出生的孩子,在大学里到底有什么差距呢?首先,农村出生的孩子在大学里生活过得也很拮据,不舍得穿,不舍得花,毕竟家里收入比较低,吃的是最贱的菜,穿的是最贱的衣服。记得90年代上大学,吃饭也需要花钱的,每个月的生活费不超过50元,其实非常低的一个水平了,就这50元的生活费优势和捉襟见肘。而对于城里人来说,每个星期50元都不够,还经常的去逛超市,买零食,买衣服。记得有一个同学是城里人,也是一个宿舍住的,同学的父亲在教育局上班,花费特别的高,一个学期能回家四、五趟趟,仅回家一趟的路费就够农村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这就是差距。现在城里人和农村人上大学所交的学费都是一样的,但农村人交了学费以后,生活费就无着落了,而且有时学费还需要借钱交纳。而城里人上大学的时候大包小包,还有父母陪同送到大学里;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只有自己背着一个编织袋装孤孤单单的走进大学。这就是差距。其次,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在大学里不能失败,也不能允许失败,他们必须努力的学习,因为未来他们必须靠自己的知识来拼搏。在大学里除了学习之外,还要打零工赚取生活费,因为他们知道家里没有多少钱供他们上大学,既然能上上大学就很不容易了,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非常的珍惜。对于城里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能接受失败,因为他们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他们一般的生活就是吃喝玩乐学习,在大学里他们社交圈比较广,经常组织活动,因为他们的父母给他们充足的钱,不用考虑经济的压力,旨在锻炼自己的能力,为踏入社会打下牢固的经验基础。第三,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上大学需要努力学习,大学毕业以后就需要自己去拼搏,因为他们没有人脉,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找工作时也是相当难的,起步比城里人一般好多步。对于城里的大学生回到家就可以有好的工作,因为他们的父母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工作,有很好的人脉圈,也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毕竟他们从小就跟着父母在这人际交往中成长。这就是农村大学生与城里的大学生的差别。总之,考上了同一所大学的,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和城里出身的大学生,确实有很多不同之处,也有很多差距,至少经济的差距,经验的差距,人脉的差距,人际关系的差距,生存环境的差距等等。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农村出身的大学生,都比城里出身的大学生差,农村出身的大学生,也有很多优秀的,出类拔萃的,尽管凤毛麟角,但也是农村出身大学生的一个代表,是金子都会发光的,只是未到发光时。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什么高见?敬请留言交流。

考上同一所大学,出身农村和城市的孩子差距到底在哪里?

其实现在不能单单论农村出生和城市出生,因为农村出生孩子家庭不一定穷,城市出生的孩子家里也不一定富裕。也就是说整体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只能说农村孩子代表着一部分人,城市的孩子代表着一部分人。

我觉得城市和农村最大的区别就是生活习惯还有视野问题以及家长的育儿观念比较重要。我们不讲特殊情况,只是说一说农村和城市比较普遍的一种差距。是自己的个人经验,不求支持,希望可以理解。

家里施加的压力不同(心理负担不同)

农村基本上家里有两三个孩子,如果一个孩子上学比较好的话,基本上要靠家里所有的经济来支持。因此父母可能施加的压力比较大。比如前两天和一个嫂子聊天,她的女儿现在上大学,她经常就和自己的女儿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妈妈现在累死累活的挣钱供你上学,你上不好就是对不起我,上好了找个工作自己舒服。这一方面可能农村的父母施加的压力大一点,孩子的心理负担重。

父母的态度不同(家里的支持能力)

在农村里,家里上了一个大学的,大家都认为以后一定能找到工作,能享清福了、能帮家里了。父母对孩子未来有很大的期待,其实现在除非是很好的大学,找工作也没有那么容易,有的家庭基本上靠孩子硬拼,孩子小需要拿出非常优秀成绩,踏上求职的道路可能才会顺利一些。有时候还是各方面能力的综合

孩子的为人处世以及适应情况不同(孩子的适应能力)

农村出来的孩子,在大学里可能更节俭一些,有的会勤工俭学。基本上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或者是兼职上,对于各种关系的处理能力可能会差一些。

当然这些都不能一概而论,只是从自己的经历说出自己的经验。记得老师曾经说过你代表着一部分人。不是绝对,但是大家有同种经历的人可以给号入座

考上同一所大学,出身农村和城市的孩子差距到底在哪里?

我就是从农村考上大学的,我们班三分之二是外地的,都是家境非常好城里人。在大学我各种努力超越他们,没想到毕业后的一次同学聚会,我成了大家调侃的对象,都拿我刚到学校“土里吧唧”说事,我心里很不爽,让我明白,农村孩子的可悲之处。

记得刚上大学报道,别人都是父母和家人,一同好几个人送去学校,把一切给安排得妥妥的。我就自己去学校,本来就是山里娃,从来没见过世面,去学校了只能乱窜,母亲让我带一条被子,因为在高中一直是自己带被子,我傻不拉几的背着被子,好不容易找到宿舍,当时室友用鄙视的眼光看着我。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去食堂吃饭,大家都拿着卡对着一个地方一刷,里面的人就把点好的餐给他们了。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拿着我的校园卡凑上去使劲刷,里面的师傅说:买饭卡,往里面充钱,才可以刷上。

我瞬间无地自容,大师傅找了一个他比较熟的学长,让他帮我刷卡,我给他钱,让我先吃上饭,然后去买饭卡。学长很爽快的答应了,后来学长不要我的钱,我和他坐下一起吃饭,然后他带我去买饭卡。问我还需不需要其他的,带我去买,因为他是农村的,他比较了解这种无奈。叫我有不懂的问他,这位学长后来追我,被男朋友一下把比下去了,同时深深的伤了他的自尊。

我们宿舍是六个人,个个比我条件好,她们整天研究吃的穿的,记得一位东北的室友,家境比我估计还差,她会装。她看见其他几个吃好的穿好的,从来不在食堂吃饭,每次逛街回来他们都是买的漂亮衣服和一大堆吃的。东北室友眼红了主动过去套近乎,她知道我穷,从来不鸟我。

我常常听见东北室友和家人打电话要钱,经常在电话里和家人吵架,因为给她拿钱少了,找家人要钱不给,她甚骂上了,在电话里大吼大叫。因为她要钱,想和其他几位室友拉近距离,她想做有钱人。我从来不靠近她们,开始他们几个都孤立我,现在想想还是很心酸,就是因为我穷,我是农村的。

在学校我不知道闹了多少笑话,出了多少洋相,而很多人仿佛很是期待我出糗,他们对我的嘲笑是他们的乐趣。本来我是爆脾气,我只能忍着,这是大学,上大学了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

所以我的大学生活不是在打工就是奔波在打工的路上,我要赚学费和生活费。记得我在KFC做服务员,同学过去吃东西看见我了,开始是鄙视,然后是揶揄,都阴阳怪气的说:你这一身装扮挺适合你,我看你不要上学了,直接去做厨师,看你这围裙一系上,还真有村姑的味道。

被这样嘲笑了,我不做服务员了,我去做家教,不会让同学看见。我整天忙碌,没有时间和同学之间接触,和同学之间很生疏。但是我知道,我这情况只能自己努力,我享受不起,挥霍不起,我进大学校门后,再没找家人要过钱,因为我的学费都是借的,再向家里要钱我开不了口,我不忍心。

我在学校每期拿奖学金,那些城里同学,家庭条件好,吃穿不愁,他们做事情大气,气场明显不一样。他们一堆吃几百块的美食从来不眨眼,而我呢……吃几块钱一碗的面条还会犹豫一下,兜里的钱是否允许自己吃这碗面条。

同学之间聚会,他们只会讨论去哪个餐厅显档次,而只好卷缩在角落里,装作什么都没听见一样。他们买的漂亮衣服回来,各种试穿,然后看见我可怜,都把旧衣服往我身上一扔,美其名曰是送给我穿,其实是把我当垃圾桶,我只配穿他们的旧衣服。

她们买的东西回来宿舍吃,她们几个一起有说有笑的吃喝,快吃不完的时候,叫我过去一起吃,因为我能吃上她们吃不完的,是对我的恩赐。但是我条件不好,我只能忍着,到了大三,我的条件好一点了,我可以不想以前那样卑微的过着,以前一直忍着,更多的是胆怯,怕闹笑话,怕被人看不起。

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经常拿奖,学校的活动每次都有我参加,在领奖台上我扬眉吐气,我的室友经常为挂科发愁,害怕毕不了业。这时同学对我的态度和眼光不一样了,但是他们以前对我的,我一直记着。

毕业后,他们大部分家里给安排好工作,还没毕业房子车子都准备好了。而我为“失业”发愁,毕业即失业,我只能去苦苦奔波找工作,自己不去找工作,就等于大学白上了。

等我工作找好,稍微有点气色,那些城里的同学,早已升官,超越我一大截,而我连住处都没有。而他们永远是那么有底气,那么有气场,而我呢……

一次毕业后同学聚会,这时我自认为我混得不错,聚会的时候,同学个个油头滑面,个个像老狐狸一样,而大家又拿我开涮,说起我在学校的糗事,也就是曾经出过的洋相,当时我不怕得罪他们,虽说我话说得光溜,字字句句透露出瞧不起他们一群土包子,仗着家里有钱,其实自己屁本事没有,屁也不是。

同学之间我不把关系闹僵,我草草吃完就走了。后来我努力奋斗,同学们都轻轻松松的生活着,我无论怎样苦苦奋斗,总是在别人后面,他们早就攒够了人脉和财富,而他们拥有的一切,我比他们多努力了十几年。但是我还是喜欢奋斗,自己奋斗来的有成就感。

所以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没法比,没有可比性,更不需要去比。自己努力做好自己就行,城里人拥有的,自己迟早会有的,只不过比他们拥有的晚一点,时间问题而已。无论什么时候,自己是什么出身不重要,首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好好选择自己要走的路,比啥都重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