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哲不是皇太极的发妻,为什么是大清的第一位皇后?

哲哲15岁嫁皇太极为正妻,但怀孕3次后,她就被迫和2个侄女共享丈夫。

哲哲曾是草原上最珍贵的公主,嫁的也是当时最英勇的男人。

然而,只因怀孕3次,3次生女,她就被迫要和2个侄女共享丈夫。

她的2个侄女都很出名,一个是大清王朝赫赫有名的孝庄太后,一个是皇太极的一生挚爱海兰珠。

唯有她,空有正妻之名,却还被人质疑:并非原配的她,何以成为大清王朝的第一位皇后?

因生不出儿子,只能姑侄三人,共事一夫,这或许是哲哲内心永远的悲痛,却也是她一生的幸运。

孝庄、海兰珠的到来,是科尔沁草原的意思,哲哲无力反抗,甚至还要微笑着迎接她们的到来。

这一切,只因她不只是哲哲,她还是科尔沁草原的哲哲。

当年,她嫁给皇太极时,家里人就再三叮嘱,一定要尽快生出儿子,科尔沁草原需要一个有皇太极血脉的儿子。

但就是这个简单的愿望,哲哲努力了20年,一直没有完成。

而因为没有完成生儿子的任务,哲哲虽然贵为“大福晋”,也始终没有被正式册封。

哲哲很担心,她害怕自己别说皇后之位了,可能连侧妃之位都保不住。毕竟,她的2位前辈,即皇太极的前两任正室——钮祜禄氏和乌喇那拉氏,结局并不算太好。

钮祜禄氏

皇太极的发妻钮祜禄氏,是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女儿。

为了拉拢额亦都,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才为儿子定下了这桩婚姻。

18岁那年,钮祜禄氏为皇太极生下了第3个儿子洛博会。

正常来说,有家世,有背景,有儿子,钮祜禄氏的正妻之位应该非常稳当,可她却因为非常荒唐的理由被休掉了。

被休掉的理由是,她有一次坐轿子,迎面遇上了小叔子阿济格,没有下轿行礼。

公公努尔哈赤知道后,特别生气,直接让皇太极立刻休妻。

皇太极很难受,阿济格虽然是大妃阿巴亥的儿子,可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弟弟,而且,他也不能算庶出,他的母亲孟古是上一任大妃,只是病故了。

作为嫂子,钮祜禄氏见到不满10岁的弟弟,没有下轿行礼,算什么过错?

可努尔哈赤不听这些解释,皇太极只能无奈休妻。

而莫名其妙被休弃的钮祜禄氏,回家没几天就抑郁而终,享年20岁。几年后,她的儿子洛博会也夭折了。

哲哲没见过钮祜禄氏,不过在传说中,她是个娴静温柔的美女。

乌喇那拉氏

钮祜禄氏去世后,皇太极就把小福晋乌喇那拉氏扶正了。

作为皇太极的第二任嫡妻,后世也将乌喇那拉氏称为“继妃”。

她不是自愿给皇太极当小福晋的。

1607年,在乌碣岩之战中,乌喇那拉氏的父亲、哥哥被代善斩杀,乌喇那拉氏就成了“战利品”,被迫成为皇太极的小福晋。

嫁给皇太极后,乌喇那拉氏接连怀孕,生了2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豪格、次子洛格。

因为生了皇太极的第一个儿子,乌喇那拉氏的地位扶摇直上,成为大福晋时更是风光无限。

但她的好日子也没过几天。

第二年,努尔哈赤攻打乌喇部,直接将乌喇部覆灭,简单来说,就是把乌喇那拉氏给灭族了。

乌喇那拉氏伤不伤心,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此时的她,正忙着开枝散叶,并在1621年,生下了皇太极的长女。

哲哲见过乌喇那拉氏,她嫁给皇太极时,乌喇那拉氏正是大福晋。

乌喇那拉氏的性格很好,不会欺负其他小福晋,哲哲的日子也很好过。但没几年,乌喇那拉氏就去世了,哲哲也就顺理成章成了皇太极的第三任大福晋。

和前两任大福晋相比,哲哲的身世就要出色多了,人生也幸运了不少。

论身份,哲哲是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莽古斯的女儿,相当于草原上的公主。

在出嫁之前,努尔哈赤就看上了科尔沁部的势力,极力拉拢。

为了表示诚意,哲哲的堂姐成了努尔哈赤的福晋,2年后,15岁的哲哲就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

堂姐嫁父亲,妹妹嫁儿子,这个辈分有点乱。

不过女真族并不在意这些,所以,这种情况在当时也很常见。

自从娶了这对姐妹后,努尔哈赤发现,联姻能够迅速增强战斗力,便开始了满蒙联姻。

此后,爱新觉罗家族和蒙古各个部落,联姻越来越紧密。

《清史稿·孝端文皇后传》太宗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女。岁甲寅四月,来归,太祖命太宗亲迎,至辉发扈尔奇山城,大宴成礼。

1625年,哲哲和皇太极已经结婚十余年,她终于怀孕了。

科尔沁很开心,当时,皇太极被封为贝勒,正是竞争成为下一任大汗的热门人选。

他们希望哲哲能生下一个带有科尔沁部落血脉的孩子,然后大力扶持他成为皇太极的继承人。

只可惜,哲哲的这一胎是女儿。

科尔沁很失望,皇太极倒是很淡定,他有很多儿子,并不缺儿子。

但科尔沁认为,只有为皇太极生下儿子,才能保住两方亲密的纽带关系。

于是,他们没管哲哲的想法,直接把哲哲的侄女布木布泰,送进了皇太极的后院。

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当时,她是草原上有名的美人。

1626年,皇太极继承了汗位。

科尔沁草原很庆幸自己没有压错宝,但一想到目前还没有一个有科尔沁血脉的孩子,就更着急了。

可刚送了人过去,再催也不太合适。

两年后,哲哲又怀孕了,只可惜,她还是没有生下儿子。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哲哲和布木布泰都很努力,可肚子却一点消息都没有。

又过了6年,哲哲怀孕了,她想,这一次应该是儿子了吧。

可十月怀胎,孩子落地,依然是女儿。

后宫的人,也开始笑话:“科尔沁的女人,只会生女儿!”

连生三胎,却三胎都是女儿。

哲哲嫁给皇太极20余年,从最开始信誓旦旦能生儿子,到现在,她已经开始自我怀疑了。

就算乌喇那拉氏去世,自己被扶正当了大福晋又如何,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

看见皇太极失望的目光,哲哲心里很难受。

于是,这一年(1634年),科尔沁再次按捺不住,又送来了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也是哲哲的侄女,更是布木布泰的姐姐。

她的名字是海兰珠。

这一年,她26岁,带着生儿子的使命嫁给了皇太极,被皇太极宠成了公主。

但她也没能怀孕。

——

1635年,皇太极得到了传国玉玺,改了族名,正式称为“满洲”。

不少大臣劝皇太极“早正大号”。

此前,努尔哈赤只是建国,国号大金,称自己为“覆育列国英明汗”。

现如今,局势已经完全不一样。

皇太极继任后,目标直指大明,现在又得到了传国玉玺,“称帝改制”怕是很快了。

哲哲是既高兴又担忧。

高兴的是,丈夫要称帝改制,自己和母族都能跟着沾光;

可担忧的是,一直没有生儿子的她,到底还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要知道,皇太极征战的这些年,又新娶了很多其他部落的女人,收了不少敌军之妻。

对于正室之位,哲哲没有必胜的把握。

1636年四月,皇太极果然改了国号为“大清”,在盛京天坛祭天,“践天子位”。

七月,皇太极册后宫五妃,哲哲依然是正宫大福晋,即中宫国君福晋。也就是,大家后来所说的皇后。

《清史稿·孝端文皇后传》天崇德元年,上建尊号,后亦正位中宫。

至此,哲哲成为了大清历史上第一位皇后。

她也因此有了“哲哲”这个名字。

其实,哲哲不是她的真名,她的真名是额尔德尼琪琪格。

在满语中 ,“哲哲”是姐姐的意思,也是她成了皇后之后,宫中诸人对她的尊称。

后来,人们为了方便,就用“哲哲”代替她的名字。

哲哲的两位前辈,钮祜禄氏与乌喇那拉氏,一直都没有被追封,在清史的记载中,她们只有元妃和继妃的称号。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太宗诸妃:元妃,钮祜禄氏,弘毅公额亦都女,子一,洛博会;继妃,乌拉纳喇氏,子二,豪格、洛格,女一,下嫁旺第。

很多人将哲哲当皇后,归功于她的母族,科尔沁草原的博尔济吉特氏一族。

的确,皇太极之所以会娶哲哲,将哲哲扶正为大福晋,肯定离不开对科尔沁草原的需要。

原本,哲哲的父亲科尔沁首领莽古斯,和叶赫族灯几个部落一起组成了“九部联军”,一起对付努尔哈赤,可打了很久都没有占到便宜。

莽古斯就调转枪头,和努尔哈赤合作了,强强联合后,努尔哈赤的征战就顺利了许多。

延续到皇太极这里,科尔沁依然是皇太极不可或缺的助力。

因为这一点,哲哲在后宫的位置就稳如泰山。

不过,她的皇后尊位,还不止是因为母族,更因为她本人也非常有能力。

其一,哲哲的后宫管理能力极强。

被扶正后,哲哲就开始为皇太极管理后院,主持后院事务。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离不开女人的努力。

皇太极的后院错综复杂,有各个部落的女人,有功臣之后,更有被灭部落的遗孀。

她们齐聚皇太极后院,不仅是在平衡各个部落的势力,更是在彰显皇太极的“包容之心”。

因此,哲哲必须妥善安置这些女人,保证她们不出差错。

在哲哲的管理之下,后院虽偶有争风吃醋,却从未闹出大乱子,更没有什么后院失火的戏码。

对于皇太极而言,像哲哲这样的女人,早就已经不只是妻子,而是能干懂事、永不背叛的秘书。

把皇后之位给她,皇太极很放心。

其二,哲哲运气好。

哲哲是皇太极的第三任妻子,前两任都是年纪轻轻去世,后进门的她,才会有被扶正的机会。

而幸运的是,哲哲又嫁了一个好丈夫。

皇太极排行老八却谋夺到了汗位;接手努尔哈赤的烂摊子,还能转危为安,还得到传国玉玺;生不出儿子,也有两个亲侄女助攻……

更加幸运的是,皇太极册封后宫五妃的时间,是在海兰珠达到盛宠、生下八阿哥之前。

此时的海兰珠,还没有怀孕,否则,以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痴迷,哲哲的皇后之位,肯定要拱手让人了。

因为从身份上来看,海兰珠也是科尔沁草原的博尔济吉特氏,地位和哲哲基本相当。

不过,历史从来没有如果。

哲哲足够幸运,因而能稳居皇后之位。

【写在最后】

终其一生,哲哲都没有生出儿子。

但正如电视剧中,孝庄生子时,哲哲的欣喜若狂:“我们终于有儿子了!”

是的,我们。

她是发自内心地高兴。

八阿哥早早夭折,九阿哥福临成为了哲哲唯一的指望。

1643年,皇太极去世,福临继位。

这个拥有科尔沁血统的爱新觉罗氏,将会延续科尔沁的荣光。

而他,也就是后世的顺治皇帝。

哲哲不是皇太极的发妻,为什么是大清的第一位皇后?

哲哲并不是皇太极的结发妻子,在他之前,皇太极已经有过两位正室福晋了。

博尔济吉特·哲哲,也就是后来的孝端文皇后,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落,是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同时也是孝庄太后布木布泰和海兰珠的亲姑姑。

哲哲是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远嫁皇太极,在此之前,皇太极已经有过两位正室福晋了。

皇太极的第一位正室福晋,也就是皇太极的结发妻子,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的女儿钮祜禄氏。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钮祜禄氏嫁皇太极,当时努尔哈赤将自己的女儿穆库什嫁给了额亦都,这是这是康熙初年辅政大臣遏必隆的生母,同时让皇太极迎娶了额亦都的女儿,为的就是维系建州女真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只不过钮祜禄氏福薄命短,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年仅20岁的她就去世了。

皇太极的第二位正室福晋,就是豪格的生母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是海西女真乌拉部贝勒博克铎的女儿,也是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的姑姑,由此可见皇太极与乌拉那拉氏的婚姻也是一桩政治联姻。乌拉那拉氏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嫁给皇太极,为侧福晋,后来皇太极的结发妻子钮祜禄氏去世后,乌拉那拉氏被扶正,成为正室福晋。后金天命八年(1623年),乌拉那拉氏因为在宫中乘轿行走并且见了阿济格未下轿,被努尔哈赤以无礼为由,勒令皇太极与其离婚。

哲哲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嫁给皇太极,后来成为皇太极的第三任正室福晋。

其实哲哲与皇太极的婚姻也是一桩政治联姻,当年努尔哈赤三征蒙古科尔沁部落皆大败而归,于是改变了对于科尔沁的态度,采取联姻的方式,建立了与科尔沁部落的同盟关系,在自己迎娶了科尔沁贝勒女儿的同时,也安排皇太极迎娶了哲哲,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同科尔沁部落的联系。

而随着后金与科尔沁部的关系不断发展,哲哲的地位也在显著提升,并且在努尔哈赤勒令皇太极与乌拉那拉氏离婚后,哲哲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太极的正室福晋,也就此成为了皇太极的第三任正室福晋。在这之后,皇太极还迎娶了哲哲的亲侄女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为侧福晋。

哲哲在皇太极登基后金大汗以及改元称帝后,都是当之无愧的后宫主人。

哲哲在成为皇太极的正室福晋,特别是皇太极在努尔哈赤死后登基后金大汗,哲哲进而成为大福晋开始,哲哲的地位是非常的稳固。一方面,当时的后金以及后来的大清朝已经将满蒙联姻定为“国策”,满清政权非常看重与蒙古部落的联盟关系;另一方面,就是哲哲的辈分较高,例如布木布泰海兰珠都要称呼她为姑姑,对其相当的尊重,包括其他的后妃,对其也就非常的尊崇。

1636年,皇太极正式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随即册立了五宫后妃,哲哲毫无争议且实至名归的成为了皇太极的正宫皇后。

由于在此之前,满清政权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汗”,后宫的正主之位称为“大妃”或者“大福晋”,皇后的称谓是在皇太极1636年正式建立大清王朝之后才有的,所以哲哲也就成为了清朝的第一任皇后,同时在皇太极去世后也成为清朝的第一任皇太后。

而皇太极的结发妻子钮祜禄氏则按照传统,与努尔哈赤的结发妻子佟佳·哈哈纳扎青一样,成为了“元妃”,即“原配”的意思。

哲哲不是皇太极的发妻,为什么是大清的第一位皇后?

据《清太宗实录》记载,皇太极登记在册的后妃有15人,位份居首的正是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其实,《清史稿》等文献中都有记载,皇太极在娶哲哲之前,还娶过2个女人,她们分别是嫡福晋钮祜禄氏和继福晋乌拉那拉氏。

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并换“汗”为皇帝,随后他在盛京称帝,是为清太宗。

随后在册封后宫嫔妃时,皇太极将哲哲册封为中宫皇后,哲哲因此成为清王朝建立后第一位被册封的皇后。

按说,在封建王朝,皇后一般都是皇帝的正妻。假若在做皇帝之前,已经有了正妻,做皇帝之后,便直接将正妻纳入后宫并封为皇后。

(哲哲剧照)

那么,哲哲不是正妻,为何她却被封为了皇后呢?

要说清这个问题,还得先了解一下在她之前,嫁给皇太极的两位福晋。

一、嫡福晋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是皇太极的少年夫妻,满洲镶黄旗人。她系出名将之后,是开国元勋额亦都的女儿。

说起来,额亦都可是努尔哈赤麾下的一员猛将,他不但骁勇善战,还特别忠心,因此努尔哈赤对他非常器重。几乎在统一建州女真各部的所有战争中,都有额亦都浴血奋战的身影,他也凭着累累战功,荣登开国五大功臣之一。

努尔哈赤做主让正值婚娶之年的皇太极,娶额亦都的女儿钮祜禄氏为嫡福晋,以示对额亦都的恩宠。

此前,努尔哈赤为政治目的,曾将第4女穆库什嫁给乌拉部首领布占泰。但后来布占泰背信弃义,努尔哈赤出兵灭掉乌拉部,又把穆库什叫了回来。

由于额亦都征战有功,努尔哈赤便以赐婚的形式,将女儿穆库什嫁给他。这对新人年纪可相差30多岁呢。不过,正是凭着这样的联姻,努尔哈赤在驾驭这些猛将时,他们才更加卖命。

但钮祜禄氏和皇太极这对少年夫妻,感情却并不深厚。

一方面,钮祜禄氏有着满洲女人的刚强性格;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正是后金四方征战之时,皇太极长年在外出征,两人聚少离多。

1611年,钮祜禄氏生下儿子洛博会。由于侧福晋乌拉那拉氏已经生下了长子豪格和次子洛格,因此洛博会排行第3。遗憾的是,洛博会尽管得到钮祜禄氏的悉心照料,却在6岁那年夭折。

洛博会去世后,19岁的钮祜禄氏难承丧子之痛,又怨恨皇太极对洛博会少有关心,因此,两人龃龉丛生。不久,便在郁郁寡欢中病逝了。

(钮祜禄氏剧照)

二、继福晋乌拉那拉氏。

据《星源集庆》记载,乌拉那拉氏是海西女真乌拉博克多贝勒的女儿。

说起来,博克多是布占泰的六叔。乌拉部首领布占泰早先在和努尔哈赤交战中被俘。但他不仅没被杀掉,反而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厚遇,并且还先后迎娶了努尔哈赤的3个女儿。

后来,乌拉部内乱,首领满泰被杀,努尔哈赤帮助布占泰登上了首领之位。

不过,布占泰并不感激努尔哈赤,反而积蓄力量,不断侵占努尔哈赤的土地。双方矛盾日深,最后在1607年,爆发了乌碣岩之战。由于博克多在战场上指挥失当,几次贻误战机,导致其统领的1万兵马几乎被努尔哈赤的3千兵马剿灭殆尽。自此,乌拉部元气大伤。

也就是这一战后,年轻貌美的乌拉那拉氏,被作为战利品带回赫图阿拉城,随后被皇太极看中,纳为侧福晋。

乌拉那拉氏不仅生得漂亮,性格也很温顺,得到了皇太极的宠爱。次年便生下了长子豪格,随后又在数年内先后生下次子洛格和长女固伦敖汉公主。

(乌拉那拉氏剧照)

得宠又有子,乌拉那拉氏的地位逐渐巩固。在嫡福晋钮祜禄氏病逝后,皇太极便将她立为继福晋,让她打理府中后宫事务。

当时努尔哈赤为了能专心攻打明朝,他对蒙古采取了“满蒙一家亲”的策略。不仅实行馈赠赏赐,极力拉拢,还采取和亲的方式,和蒙古贵族联姻。因此,他迎娶了蒙古科尔沁部落贝勒之女为妻,他还分别为儿子们迎娶了蒙古王公的女儿为妻。

其中,皇太极迎娶了科尔沁贝勒莽古思的女儿哲哲。

由于有政治目的,皇太极和哲哲的婚礼极为隆重。身为继福晋的乌拉那拉氏,也作为皇太极的正妻,与皇太极一道出城迎接这位远道而来的新人。

然而,让乌拉那拉氏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位新人的到来,使得她的地位岌岌可危。

1623年,乌拉那拉氏遭遇了大不幸。

原来,这年乌拉那拉氏坐轿前往汗宫时,遇到皇太极的弟弟阿济格,没有下轿行礼。

努尔哈赤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认为乌拉那拉氏有“辱慢”之意,于是勒令皇太极休弃了乌拉那拉氏。

随后,皇太极为了彰显他对蒙古王亲女子的重视,便将哲哲扶为大福晋。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在众人的拥立下继位称汗。

后来,他在盛天称帝时,虽然哲哲还没有子嗣,他依然立哲哲为皇后。

(参考史料:《清史稿》《满文老档》《清太宗实录》)

哲哲不是皇太极的发妻,为什么是大清的第一位皇后?

哲哲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生前由丈夫册立的皇后。哲哲皇后并非皇太极的原配夫人,能够获此殊荣,主要是由她的出生、机遇以及大清面对的形势所决定。

远嫁皇太极

哲哲是蒙古贵族之女,出生就自带光环。1614年,15岁的哲哲远嫁皇太极。对于这门亲事,女真贵族极其重视,皇太极亲自出行三百里迎亲,烹羊宰牛,举行盛大的婚礼仪式。

1626年,皇太极继承女真汗位,册封哲哲为“大福晋”。所谓的大福晋,就是皇太极家地位最高的女人,主持家政事务,在地位上与待遇上,都要高于侧福晋与庶福晋。

哲哲的地位之高,与满清的战略密不可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出于政治、军事需要,与蒙古结盟。在古代,军盟与婚盟相互连接,政治军事上的友好,必然推动婚姻关系的密切。

皇太极不仅娶了哲哲,还先后迎娶哲哲的两个侄女,布木布泰(后来的孝庄太后)与海兰珠。姑母侄女,三人同嫁一夫,这在历史上都比较罕见。她们在皇太极的后宫中深受宠信,身份显赫。皇太极重视同蒙古的关系,哲哲的地位自然会水涨船高。

时运来了,天都挡不住

皇太极早年的元妃钮祜禄氏是满清功臣额亦都之女,地位尊崇,可惜年仅二十就香消玉损,没能熬到皇太极当皇帝;继妃是博克铎贝勒之女,因对努尔哈赤不尊重,态度傲慢,被努尔哈赤勒令离婚。

两朵地位最高的花先后凋零,空出的位置,哲哲到来后就顺其自然地填补后宫之主。

在1636年皇太极称帝之前,满清没有皇后或皇帝的说法,只有“大妃”或“嫡福晋”,即使皇太极和努尔哈赤也只称作大汗。等到皇太极称帝,原有的官职或称号、封号也会出现相应的变更,但大多是换汤不换药,比如皇太极就由大汗改称皇帝。

皇帝的原配夫人在礼仪制度上叫皇后,所以皇太极册封大福晋哲哲为皇后。哲哲是大清第一个在位的皇后,并不是第一个皇后。在她之前,皇太极先追封自己的生母孟古为孝慈高皇后。

皇太极最宠爱的女子是海兰珠,但她却是哲哲的侄女。大清的后宫讲究长幼尊卑有序,同样是皇太极的老婆,海兰珠毕竟在家族辈分上要低一点。

何况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哲哲已经与皇太极做了二十年的夫妻。人心都是肉做了,二十年也算夫妻情深了,海兰珠在“宫龄”输了哲哲一大截。

册封皇后,有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不完全由皇帝的宠爱决定。当时的大清,哲哲已经管理后宫二十二年,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子。她当皇后,那是众望所归,合情合理。

如果贸然册封其他妃子当皇后,会引起很大的动荡,说不定还会影响与蒙古的关系。皇太极是一位成熟理性的政治家,不会不顾大局仅凭个人喜好感性决策,看到哲哲当皇后是大势所趋,他也会顺势而为。

哲哲不是皇太极的发妻,为什么是大清的第一位皇后?

提及皇太极,也就是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努尔哈赤去世以后,皇太极便承袭汗位。皇太极一共在位有十七年的时间,在位之时,发咱海南生产力,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而且皇太极心计很深,手段狠辣,令人叹为观止。我们今天要来讲的便是皇太极与孟古哲哲的那些事儿。

众所周知,皇太极与博尔济吉特氏孟古哲哲的婚姻是一场典型的政治婚姻。那时蒙古对建州女真并不友好,二十多年以前就攻打过努尔哈赤,可惜战败了,并被女真给压制着势力。那时候女真的更大的目标便是大明朝,于是便拉拢蒙古,当然,蒙古的势力比较弱那自然是附庸女真了,随后便开始用通婚的来保持两族间的友好情谊!

起先,孟古哲哲的妹妹先嫁给了努尔哈赤,联姻的政策就此开启。而到了哲哲,便已经是第四位联姻得了。当然也是努尔哈赤与科尔沁部联姻的第二人。

要知道,那时候的皇太极已经娶了两位妻子了,其一是元妃钮钴禄氏,其二便是继妃乌拉那拉氏。而且她们也都给皇太极生了孩子。随后,年仅十六岁的哲哲带着自己部落的使命嫁给了皇太极。虽然自己是一介女子,但是她却影响着整个科尔沁部的未来!所以在皇太极这里,哲哲总是不敢轻举妄动。

再者,皇太极最爱的是海兰珠,因此对哲哲很冷淡。对于哲哲也只有责任。首先哲哲的出身高贵,再者哲哲通情达理,温柔贤惠。随后皇太极继位,哲哲成为了嫡福晋。随后皇太极成为清朝开国皇帝,自然哲哲也成为了清朝第一任皇后。因为哲哲没有儿子,便又将自己的两位侄女嫁与皇太极,来稳定科尔沁部与清朝的关系,可见她的心机。

皇太极逝世以后,哲哲皇后在几年之后也去世了,虽说她没有得到爱情,但是她为自己的部落做出了一生的贡献!

哲哲不是皇太极的发妻,为什么是大清的第一位皇后?

发妻不一定会成为皇后,尤其是对于满清皇族来说更为复杂。

那么,建立大清国的皇太极的发妻是谁呢?

如果我们以大清建国的年份1636年为界限,那么在此之前,皇太极是为努尔哈赤的儿子(即位前)或后金大汗(即位后),并不是叫皇子或皇帝,那么他的妻子叫福晋(即位前)或者皇后或妃子(即位后)。

皇太极建立大清国后,他的女人们就会被册封,要么成为皇后,要么成为皇妃等等若干等级。

十分遗憾的是,1636年皇太极建国的时候,他的福晋们一个早死,一个被努尔哈赤强迫离婚。

这两个女人,一个是钮枯禄氏,皇太极当年的正福晋,也就是发妻。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女儿,公元1607年,为了维持后金稳定,努尔哈赤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额亦都,同时让皇太极迎娶了额亦都的女儿钮枯禄氏。但是1612年,钮枯禄氏病逝,只有20岁。这离大清建国还有20年,所以,皇太极建立大清之后,不会被册封为后。

另一个则是皇太极的继任福晋,名叫乌拉喇拉氏,是海西女真乌拉部贝勒博克铎的女儿,也是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阿巴亥的姑姑。公元1608年嫁给皇太极,是为侧福晋,后来皇太极的结发妻子钮祜禄氏去世后,她才被扶正,成为正室福晋。1623年,乌拉喇拉氏因为在宫中乘轿行走并且见了努尔哈赤和阿济格未下轿,被努尔哈赤以无礼为由,勒令皇太极和她离婚。

皇太极的第三位福晋,就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哲哲了。哲哲是蒙古贵族的女儿,为了稳固和加强蒙古科尔沁草原诸部落的关系,皇太极在1614年迎娶了他的第三位福晋哲哲。

1623年,皇太极与乌拉喇拉氏解除婚约。

1626年,皇太极继承女真汗位,册封哲哲为“大福晋”。大福晋,就是皇太极家地位最高的女人,主持家政事务,在地位上与待遇上,都要高于侧福晋与庶福晋。

当然,皇太极还纳娶了几位妃子,如海兰珠和大玉儿,她们却是哲哲的侄女,哲哲是她们的姑姑,从年龄和辈分以及与蒙古关系上来看,虽然海兰珠成为皇太极的最爱,但是哲哲的地位却无人可以取代。

1636年,皇太极建立大清国,对后妃们进行册封,哲哲理所当然成为大清第一任皇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