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和小周后谁更悲惨?

作为亡国后妃,小周后被多次欺辱,花蕊夫人却差点当皇后。可算起来,花蕊夫人更惨,因为她从未得到过自己想要的东西。

唐朝灭亡后,地方割据争霸,混战严重,期间也涌现了许多凄惨美人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小周后、花蕊夫人的遭遇,堪称典型。

这两位美女,都以美貌受尽了宠爱,成为君王的心尖宠。亡国之后,她们都成了宋朝的女犯人,但代遇却天差地别,一个被多次欺辱,抑郁而终,一个被新任皇帝宠上天,还差点当上皇后。

只是,我还是认为,和小周后相比,花蕊夫人的命运更悲惨一点。

在证明我的观点之前,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这两位美女跌宕起伏的人生。李煜的第二任皇后——小周后

作为南唐后主李煜的第二任皇后,小周后从未吃过半点苦头,但她的皇后之位,是踩着亲姐姐大周后的命爬上来的。

李煜的第一任皇后周娥皇,就是小周后的亲姐姐。

算起来,姐妹俩的感情很好。

小周后比姐姐小15岁,自小在宫廷长大,和姐夫李煜的关系也比较好。

大周后19岁嫁给李煜时,李煜还不是皇帝,这种陪伴在君王崛起之前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因此,对待小姨字,李煜也非常上心,多次赏赐。

此时的李煜,对小周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

他专宠大周后,在称帝之后,给了周娥皇专房之宠,在他眼中,这个小不点的女孩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男女之情。

只可惜,小周后看着姐姐受宠,看着姐夫给她写情诗,居然心生羡慕,产生了异样的心思。

公元964年,大周后病重。

15岁小周后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她借着探望姐姐的由头,三天两头去后宫转悠。此时的李煜,正衣不解带照顾妻子,自然和小周后多次碰面。

在小周后的刻意表现下,李煜忽然发现这个15岁的小姑娘,像极了当年的周娥皇,不由自主心生爱恋。

不是所有男人都是柳下惠。

李煜没能“坐怀不乱”,在大周后病重期间,他们就偷偷摸摸地在一起了。

李煜是个浪漫的诗人,他还专门写下情诗,记录活泼那个15岁小姑娘和自己幽会时的情景: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荆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菩萨蛮》)

瞅瞅这诗写得,要是正经人家的姑娘被这么描述,说不定都能上吊自尽。

从这首词可以看出,和李煜幽会时,15岁的少女拎着鞋子,俏丽活泼,和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姐姐截然不同。

李煜没有和妻子袒露这段感情,或许是处于对她身体的考量。

但纸怎么能包住火呢?

很快,周娥皇就知道了妹妹的丑事。

算起来,周娥皇并不是善妒的人,她出生大家族,又被教养得很好,当皇后之际也从未欺凌宫人。

如果换个别的时候,她或许能接受妹妹和丈夫在一起,但她无法接受欺骗和背叛。

她本就在病中,期间刚经历幼子去世的苦痛,又突然得知妹妹和丈夫的丑事,顿时五雷轰顶,身体彻底垮了。

没多久,周娥皇就去世了。

李煜伤心欲绝,写了很多悼亡诗,但与此同时,他还想要立小周后为皇后

不过,就在他算计着时间时,他的母亲钟太后去世了。

按规矩,李煜应当守孝三年,自然不宜立皇后。

第四年,李煜提出要立小周后为皇后,遭到了满朝文武的反对。但谁也劝不动李煜,就这样,小周后成了皇后。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史书上没有记载小周后的名字,因为她成了李煜的第二任皇后,为了将她和姐姐区分,才将姐姐周娥皇称为“大周后”,妹妹称为“小周后”。

李煜是真的很喜欢小周后。

他虽然怀念发妻,可给小周后的恩宠,却远远超过前任。

小周后爱奢侈,李煜就用嵌了金线的丝罗帐装饰墙壁、绿宝石镶嵌窗格……可以说,这是小周后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

只可惜,李煜是个没有帝王之才的皇帝,他和小周后注定做不了恩爱夫妻。

7年后,南唐被灭,李煜投降,他和小周后一起成了北宋皇帝赵匡胤的俘虏。

亡国之君的日子不好过,但赵匡胤没有要他的命。

他封李煜为违命侯,封小周后为郑国夫人,剥夺了他们的自由,派许多人监视他们。

若只是被监视,日子还能过得去,毕竟有情饮水饱。

只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好美色,而小周后又长得漂亮,很快,她就遭到了噩梦般的对待。

美色,在后宫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轻而易举得到君王宠爱,从此所向披靡;但你也可能因为美色,被敌人关注,遭遇非人的对待。

赵光义欺负小周后时,并没有避开旁人,也没有瞒着李煜。

可如今家国不再,李煜也不是手握大权的君王,他甚至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

小周后悲愤无比,可每次赵光义召见她,她也不得不去。

没有人能为她做主。

她能做的,只能在被欺负后回家,对李煜破口大骂,发泄情绪。

《默记》: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多宛转避之。

或许,小周后想过一死了之,可她舍不得李煜。

或许,赵光义拿李煜的性命逼着她就范。

2年后,李煜抑郁而终,小周后伤心欲绝,彻底失了生存的意志,没多久也追随而去,年仅28岁。

被赵匡胤抢来的妃子——花蕊夫人

在古代,花蕊夫人并不是特指某个人,而是一个称号,用来形容非常非常漂亮的女子。

一般来说,女子长得好看,会用花来比喻,但太漂亮了,连花都无法形容,就要用花蕊来比喻,即“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

在五代十国时期,花蕊夫人一共有3位,分别是: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后蜀主孟昶的妃子徐氏(也称“费氏”)、南唐后主李煜的宫人。

题目中的花蕊夫人,应该特指被俘虏进宋宫、经历曲折的后蜀主孟昶的妃子徐氏

徐氏,是名门之后,擅长写诗词,因长得漂亮,被后蜀主孟昶册封为花蕊夫人。

她的命运很传奇,被后蜀主孟昶宠爱不说,还差点成了赵匡胤的皇后。

后蜀主孟昶,是个非常奢靡的人,沉迷享受,夜夜笙歌。

大部分时候,他都泡在宫女堆里,偶尔也会召花蕊夫人一起。

花蕊夫人虽然不喜欢这种生活,但她根本无力反抗,背后有家族,她一个女流之辈得罪不起皇帝。

于是,她总是变着法地讨孟昶,趁着他开心的时候,劝他励精图治。

花蕊夫人的这种做法,像极了一个贤惠能干的女人,想要拉“海王”上岸。

可孟昶根本不是个轻易听劝的人,他甚至还认为蜀地山川险阻,易守难攻,具有天然的优势,谁也打不进来。

结果,宋太祖赵匡胤彻底打破了孟昶的幻想。

赵匡胤只用了6万军队、66天,就战胜了后蜀十多万军队。

孟昶打不过他,很干脆地投降了。

作为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自然一起被抓了起来。

赵匡胤也没有杀掉孟昶,而是将他册封为秦国公。不过,在封赏时,赵匡胤看见了随行的花蕊夫人,当即两眼放光,一见钟情。

最后,这件事就变成了,7天后孟昶突然暴毙,死因不明

而孟昶死后,花蕊夫人就进了宋朝后宫,成了赵匡胤的女人。

不少人怀疑,赵匡胤可能是因为看上了孟昶的女人,又怕名声受损,干脆一瓶毒药送走了孟昶。

花蕊夫人是个很硬气的女人,她虽然为了家族讨好孟昶,但却并没有同等对待赵匡胤。

大军离蜀时,花蕊夫人被当众要求写诗,她脱口而出的诗词,感慨的是亡国之痛。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采桑子》)

才貌双全,有情有义,赵匡胤看着花蕊夫人,不仅没生气,反而心生爱怜。

就这样,花蕊夫人成了赵匡胤的独宠。

花蕊夫人性格狂傲,赵匡胤也不打压,还特许她“金殿走马”,即允许她骑马在后宫狂奔。

皇后去世时,赵匡胤表示,自己想要册立花蕊夫人为皇后。

这一决定,理所当然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花蕊夫人就算再好看,再有才,都不能成为开国皇帝的皇后。

  • 一方面,她是亡国之君的妃子,不算吉利;
  • 另一方面,这是一个以美色著称的女人,实在太影响赵匡胤的形象了。
  • 有时候,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也会对花蕊夫人动手动脚,显然不是那种良家妇女的形象。

在朝臣眼中,这样的女人绝对不能母仪天下。

最终,赵匡胤听从朝臣的建议,册封了贵女宋氏为妻。而自从宋皇后入宫,花蕊夫人就被赵匡胤忘在了脑后,没多久就去世了。

关于花蕊夫人的死因,民间有好几种说法。
  • 一种说法认为,她是被赵光义一箭射死的,但根据考证被射死的那位花蕊夫人应该是李煜的宫人花蕊夫人,而不是后蜀妃子花蕊夫人。
  •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她是因为赵匡胤的冷落,在后宫里抑郁而终的。

从赵匡胤对待宋皇后的态度来看,第二种说法比较可信

史料记载,15岁的宋皇后进宫后,赵匡胤对她宠爱有加,这对老夫少妻虽然没有孩子,却一直是帝后和睦的典范。每次赵匡胤下朝,宋皇后总会去接。

《宋史·后妃传》: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馔。

赵匡胤和宋皇后的相处,像极了寻常夫妻。

宋皇后受宠,花蕊夫人在后宫的处境自然就艰难了,抑郁而终也正常。

花蕊夫人有自己的追求和骨气,她渴望遇到一个明君。

此前的孟昶,花蕊夫人苦口婆心,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到了赵匡胤这里,她备受宠爱,也逐渐卸下心防。

可就在她以为自己遇到明君和爱情时,赵匡胤又给了她当头棒喝。

赵匡胤爱花蕊夫人吗?我认为是不爱的。他更多的是将她当成一个战利品。

  • 据史料记载,赵匡胤曾当众嘲讽花蕊夫人的故国“自称富饶,兵多将广,却被我几十天就灭了”,还要求花蕊夫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 至于弟弟赵光义对花蕊夫人的动手动脚,赵匡胤也不闻不问
  • 而宋皇后入宫后,赵匡胤更是从未去探望过花蕊夫人,甚至彻底冷落了她……

花蕊夫人是个有才华的女人,她会作诗明志,会温柔反击这些不公平的对待,但作为亡国后妃,她的反抗并没有什么意义。

国亡,(花蕊夫人)入备后宫。太祖闻之,召使陈诗。诵其国亡诗云:‘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取自陈师道《后山诗话》)

因此,花蕊夫人抑郁而终的概率比较大,毕竟,她的傲骨,会让她更加无法接受这种无力感。

小周后和花蕊夫人,到底谁更惨?

从两人的事迹来看,小周后饱受赵光义的揉拧和羞辱,而花蕊夫人在物质层面从未被苛待,似乎是前者更惨。

可我却认为,精神上的痛苦,更加折磨人。

小周后的命运悲惨,但她至少和李煜有过真挚的回忆,虽然这种回忆是建立在姐姐痛苦之上,但小周后若是在乎姐姐的感受,也不至于和李煜在一起。

她没有精神上的折磨。

即使被赵光义欺负,她还有情感的发泄口,还能对着李煜破口大骂。

有句话说得好,被偏爱的才能有恃无恐。

若不是李煜对小周后的偏爱,想必她也不敢这么嚣张,而若是小周后不在意和李煜的感情,她也大可以抛弃李煜,选择成为赵光义的女人。

可事实上,小周后一直没有这么做,在李煜死后,她可以干脆地追随而去。

她一直都有选择权,哪怕看上去凄惨,也是她心甘情愿的同甘共苦。

可花蕊夫人不一样。

花蕊夫人的心中,有着对故国的执着,对亡国的愤恨,有着对真挚爱情的渴望。

然而,她从未有过机会去选择。

从头到尾,花蕊夫人都没有感受过真挚的爱情,也没有实现自己对故国的期待。

孟昶只看上了她的容貌,而赵匡胤更多地把她当战利品。

如果花蕊夫人不这么执着,她也能在乱世之中,过得舒服一点,可偏偏,她渴望一个有自尊、有爱护、有作为的生活。

这是注定做不到的事。

一个亡国后妃,又如何能拥有自尊?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可她连选择权也没有。

她的身后,还有族人,连死,都不敢向小周后一样干脆。

我想,这种精神上的长久折磨,才是最顶级的“惨”。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花蕊夫人和小周后谁更悲惨?

小周后和花蕊夫人,应该是北宋初年最富盛名的两个女子,两人不仅都长得美若天仙,而且富有才华,甚至其经历和结局也非常相识。

花蕊夫人,据说姓费,原本是成都的一名歌妓,后来后蜀皇帝孟昶广征蜀地美女以充后宫,于是花蕊夫人被入选进宫,又因其身材婀娜,资容俊秀,又善诗词歌赋,进而很快被孟昶赐封为贵妃,夜夜专宠。

但他们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公元964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六万向蜀地进攻,结果十四万守卫成都的蜀兵竟然不战而溃。孟昶只好自缚出城请降,后蜀灭亡。于是,这场灭蜀之战,只用了仅仅六十六天就结识。

随后,孟昶和花蕊夫人都被押解到北宋都城汴梁,赵匡胤久闻花蕊夫人的大名,早就想亲自见上一面,但顾念名声,又不好单独召见花蕊夫人,于是他就下令封孟昶为秦国公、太师、兼中书令。

赵匡胤如此优待孟昶,连他的侍从家眷也一一赏赐,就是料定他们必定举家进宫谢恩,这样赵匡胤就可见到花蕊夫人。果然如此,那天谢恩,孟昶带着花蕊夫人和一家老小都过来。赵匡胤一见花蕊夫人,便被她给迷得不可自拔。

于是七天后,孟昶突然暴毙而亡,赵匡胤将其风光大葬,并赠布帛千匹给其家人。在办完孟昶得丧事后,花蕊夫人按惯例入宫谢恩,结果被赵匡胤趁机留在宫中。当晚,赵匡胤还特意设酒宴招待花蕊夫人,并且要她即席吟诗,以显才华。

花蕊夫人沉思片刻,写下那首千古流传的《述国亡诗》:“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赵匡胤本也是个英雄人物,此事有感于花蕊夫人的故国之思,更加深对她的爱慕之心。

于是,赵匡胤当即将其收入后宫中,不久又封她为贵妃,此后赵匡胤每日退朝必到花蕊夫人那里,饮酒听曲。就这样过了六年时间,花蕊夫人不仅备受宠信而且地位也是越来越高,一度成为皇后的热门人选。

后来关于花蕊夫人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是花蕊夫人仗着赵匡胤的宠信,开始劝说赵匡胤早立太子,结果因此触犯到赵匡义的利益,所以在一次打猎时,赵匡义故意把箭射偏,导致花蕊夫人被一箭射死。

第二种说法,说是花蕊夫人本来是皇后的热门人选,结果赵匡胤突然将一个姓宋的女子纳入宫中,并立马封她为皇后。这件事对花蕊夫人的打击非常大;更可怕的是,此后赵匡胤更是专宠这位宋皇后。于是,备受冷落的花蕊夫人很快郁郁而终。

至于小周后,她是著名词人李煜的皇后,在赵匡胤当皇帝的最后一年,他发兵二十万南下,一举攻破李煜的南唐帝国,随后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和后蜀灭亡时一样,李煜和小周后在事后也被押解到北宋都城汴梁,赵匡胤封李煜为违命侯,封小周后为郑国夫人。

当时赵匡胤和他的宋皇后正是如胶似漆的状态,所以小周后虽然长得也是倾国倾城,但赵匡胤对其并不感兴趣,因此李煜和小周后在汴梁第一年的日子,虽然没有太多的自由,但也还能过得去。

但是,等到赵匡胤死后,继位的赵匡义早就垂涎小周后的美貌,于是他便将小周后骗入宫中,然后强行对她临幸,此后他还经常召小周后入宫来服侍自己,悲愤不已的李煜很快郁郁而终,小周后不久亦与世长辞。

从这层意义上说,小周后的处境要比花蕊夫人更悲惨一些。虽然两人都遭遇国家灭亡,丈夫被囚,自己沦为俘虏而遭人欺凌的情况,但赵匡胤对花蕊夫人好歹付出过感情,是将她作为自己的贵妃来对待,而赵匡义却只是将小周后当作是自己发泄兽欲的工具,根本没有丝毫的怜惜。

再者,花蕊夫人本身就是歌姬出生,自小经历太多,也见惯了这些,所以内心更容易放得开,也不会有太多心理负担,对她来说,不过是换个人服侍而已,更何况赵匡胤对她并不比孟昶差。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花蕊夫人恐怕不会觉得自己的遭遇很悲惨。甚至而言,如果不是花蕊夫人最后的结局不太好,我们很多人也不会认为花蕊夫人很悲惨。毕竟,赵匡胤比孟昶,那真是要强太多。

反观小周后,她是出生名门贵族,自幼便受到各种礼仪教诲,而且自身也没有遭遇过什么波折,所以突然遭遇国家灭亡,自己和丈夫沦为阶下囚,其心中自然不容易想开。加上赵匡义又时不时的强行对她临幸,更让她苦不堪言,所以最后就年纪轻轻便抑郁而亡。

花蕊夫人和小周后谁更悲惨?

最惨的是小周后,赵光义上位后,时不时就召小周后入宫对她强行欺凌,一进去就好几天才能回来,有一次赵光义竟然让画师将他强幸小周后的场面画下来。这张堪称第一的春光图还被流传于世。

花蕊夫人和小周后都是北宋初期有名的大美人,貌若天仙倾国倾城,再华丽的词语也无法表达出她们姿色的十分之一。

然而生在混乱时期,一个女人生得太美,是祸不是福,两位美人命运极其相似,两位都是华丽出场最后残局收场。

先说说花蕊夫人吧!

从歌姬逆袭为宠妃

花蕊夫人原名叫徐慧,原本只是一名歌妓,后来因为孟昶的一次选妃中,她艳冠群芳,被孟昶一眼相中,从此命运被改写,成为贵妇。

冰肌如雪,貌如花蕊,获封慧妃,赐号“花蕊夫人”而且她还博学多才,文采斐然令孟昶倾慕不已。

孟昶精通诗词歌赋喜欢吟诗作对,正好与花蕊夫人志趣相投,一对才子佳人花前月下浓情蜜意如胶似漆,快活如神仙。

这是花蕊夫人人生中的高光时刻,虽然孟昶沉迷酒色,但自花蕊夫人入宫后,后蜀史料中确实没有再选妃的记录。后宫三千佳丽,孟昶却夜夜独宠她一人。

她喜爱牡丹花,孟昶为她修建了牡丹花苑,她爱蓉树,他就在成都种遍蓉树,每到盛夏“十里如锦”一切只为博得佳人一笑。

孟昶还为花蕊夫人写过一首诗: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可以看出孟昶对花蕊夫人是真的用了心,为她做尽所有烂漫的事,一个女人最浪漫的事不就是被一个男人独宠和偏爱吗?

被爱情里包围的花蕊夫人是那么的幸福,她怎会想到似水流年悄悄暗中换。

野心勃勃的赵匡胤悄无声息地在暗中招兵买马,扩充势力,他的目标是后属。

眼看时代就要大变天,大祸将至,而作为一国之君的孟昶竟然浑然不觉,完然沉迷在儿女情长的奢靡生活当中。

964年,赵匡胤带兵攻打后属,而长期沉迷于酒足饭饱舒适生活的蜀军却连连败退,不堪一击。

花蕊夫人建议尽出国帑以励士兵,可这时赵匡胤的军队已攻到皇城脚下,一切为时已晚。

看见城下满目的大宋旗帜,孟昶才如梦初醒,几十万精兵竟无一人能为国分忧。

最后孟昶无力抵抗自动打开城门,举起降旗。

国破家亡,从此,后属连同花蕊夫人的美梦一起破碎。

国破家亡从此沦为阶下囚

孟昶和他的后宫都被押往汴梁,途中经过葭萌关,花蕊夫人想起了过往的美好时光,而这一切将一去不复返,这一别将是永别,亡国的悲痛让花蕊夫人感慨万千,便创作了一首《采桑子》: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这首《采桑子》很快就传到了赵匡胤的耳中,竟也勾起了他的亡国的悲痛情绪,其实赵匡胤对这位贵夫人的美貌和文采早有耳闻,早就想一睹芳容。

于是一到汴梁,宋太祖赵匡胤就召见了花蕊夫人,冰肌如雪倾国倾城的花蕊夫人让赵匡胤眼前一亮,惊为天人。

宴会上宋太祖让花蕊夫人,现场作诗一首。片刻花蕊夫人轻启朱唇,将亡国以来积压已久的羞辱及愤怒倾泻而出: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在场所有人官员都错愕了,没料到花蕊夫人竟在这种时候,还敢表达亡国的愤怒情绪,这是对皇权赤裸裸的挑衅。

可没想到宋太祖没有责怪花蕊夫人,反而对她大为欣赏。

十几万后属军兵在降宋后都没有丝毫反抗,一国之君都甘愿忍辱偷生,这在大宋人的眼里是一大笑柄,但在这个柔弱女子的身上,他看到了本该属于男人胆识和骨气。

如花蕊夫人这般柔中带刚的女子,是宋太祖从没有见过的,让宋太祖不禁生出了几分伶爱和敬意。

抵达汴梁第七日,孟昶病逝。

改朝换代,后宫佳丽逃不过沦为敌人发泄的工具,花蕊夫人也逃不过被纳入宫侍寝。

作为亡国俘虏物的花蕊夫人是幸运的,她的才华容貌得到宋太祖的赏识,自始至终也没有过分地强迫她,这算是将她最后的尊严保住了。入宫不久,花蕊夫人便升为贵妃。

宋太祖算是一个铁血男儿,对花蕊夫人又敬又爱,这不失为一个寄托,但拥有一副好皮囊的花蕊夫人,命运却极为坎坷。

宋太祖在世前对花蕊夫人非常宠幸,然而一位亡国弃妇能得到宋太祖的幸宠,是那么的幸运,有人红眼,就拿红颜祸水大做文章。

宋太祖的弟弟赵光义,见哥哥喜欢一个亡国之君的宠妃,认为对社稷不利,多次劝谏宋太祖以社稷为重,不要沉迷女人而误了国事,但宋太祖不以为意。

  直到有一次,宋太祖带着花蕊夫人到野外射猎,赵光义拉起弓箭,似乎要射击野兽,可那一箭最终不偏不倚地射向了花蕊夫人的胸口,花蕊夫人被一箭射死。

赵光义是个诡计多端心狠手辣之人,杀死花蕊夫人真的是为了哥哥的江山社稷着想吗?

相传,他对花蕊夫人早就有非分之想,因为得不到而心生嫉妒,便起了杀念,这位才貌兼备的美人就毁在了他的手上。

最后宋太祖看在手足的情分上没有怪罪赵光义。

无论宋太祖有多喜欢花蕊夫人,但在江山社稷前面一个女人宛如尘埃。

花蕊夫人的那首《述亡国诗》一直流传至今。

一入宫门深似海

 说到小周后,她是南唐的最后一任皇后,传闻她与自己的姐夫李煜偷情,她的故事更加耐人寻味,富有传奇色彩。

南唐后主李煜有两位皇后,即大周后和小周后。他们是三朝元老、大司徒周宗之女,姐姐大周后名娥皇,妹妹小周后名薇。

李璟为笼络周宗,给李煜与周娥皇赐婚。周娥皇和李煜是一对姐弟恋。

因为家境显赫而且长得气质高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婚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

李煜登基之后,大周后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后,后人称之为“大周后”。

大周后比妹妹小周后大14岁,由于姐姐在宫里是宠妃,小周后可以自由出入皇宫,玲珑剔透的模样深得钟太后喜爱。

没几年大周后得了一场病,一直卧榻在房中。

这时的小周后已经15岁,长得秀丽脱俗,娇艳欲滴,顾盼颦笑一举一动勾人心魂。

大周后生病以来,小周后就经常到后宫照顾姐姐,在和姐夫李煜的接触的接触中,小周后就爱上的温文尔雅的姐夫李煜。

大周后常年卧床不起,李煜正处于情感空洞期,这时小姨子这般含情脉脉,长得一副人间水蜜桃,让人忍不住采摘,这样的美人在身边,李毅难免不心动。

慢慢地,两人越走越近,时刻都想黏在一起,最后他们相约在御花园,就是那一天晚上两人确定了关系。之后小周后常常借探病之机与姐夫李煜偷情,难舍难分。

情正浓时,李煜还为两人写了一首《菩提蛮》,被后人视为两个偷情的证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有一天大周后在下人口中得知,李煜和小周后的不轨行为,伤心欲绝导致病情加重。

大周后没有想到,最后伤她最深的都是最亲的人。

自那天起,大周后至死都不肯再见妹妹一面。

不久后,大周后年仅4岁的小儿子仲宣死了,双重打击导致大周后病入膏肓,含恨而终。

大周后死后,钟太后把小周氏认作了继后人选。但没待小周后进行继后仪式,钟太后就离世了。直到公元967年,小周后正式封后。

小周后的这一段升级之路,给后人们落下了不少的话柄,人们都说她是踩着“”姐姐的尸体”上位,不得不说小周后没有一点心机是不可能的,不然如何稳稳当当得登上后位。

与姐姐相比小周后才情一般,和李煜在这方面缺乏共鸣。

平日里李煜不仅喜欢诗词也喜好莺歌燕舞,难免会与其他女人亲近。而小周后占有欲极强,但凡与李煜过于亲近的美人,小周后就使各种手段让她们消失在李煜面前,甚至以各种理由赶出宫。但是小周后是真的深爱李煜。

亡国后的小周后沦为玩物

公元975年,北宋大军攻破江宁城,李煜兵败,南唐灭亡,李煜和小周及后宫四十余人

一同被押送京师。

到了京师宋太祖赵匡胤把李煜封为“违命侯”,小周后封为郑国夫人。他们虽然被囚禁是,尚且还有人身自由,至少没有受到虐待屈辱。

但是几个月后,赵匡胤突然驾崩,赵光义上位,小周后的悲惨遭遇从此开始。

赵光义是出了名的好色之徒,对于小周后这样国色天香的女人,早就垂涎三尺,以前碍于赵焕英在世不敢放肆。

赵光义上位后,时不时就召小周后入宫,强行临幸她,如果小周后反抗,他就拿李煜出来威胁她。

小周后为了保护丈夫,她只得忍受赵光义的欺凌。小周后每一次入宫,要过好几天才被放回去。

后来赵光义对小周后一次比一次残暴,换着花样蹂躏她。

有一次,他一边粗暴侮辱小周后,一边命画师将他施暴的场面画下来。

这副《熙陵幸小周后图》春光图被流传了下来。

“《江南野史》,其中记载“太宗头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器具甚伟;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作蹙额不能胜之状。”

从宋人的画作和野史中看到,小周后被强暴的画面惨不忍睹,小周后被五个宫女按住双手,供赵光义侮辱享乐,可见赵光义的行为简直变态到极端。

小周后每次进宫回来就情绪爆发,常对他大发脾气骂他无能,她的痛苦李煜无法感同身受,李煜并非不知道小周后被召进宫所谓何事,但如果想要活下去,他只有忍气吞声。

李煜的42岁生日那天,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著名的《虞美人》和《浪淘沙》两首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首词很快就传到赵光义的耳中,心胸狭隘地认为李煜有复国之心,便动起了杀念,于是以贺寿为名给李煜送去了一壶毒酒。

李煜死后,小周后再也没有了生存欲望,不久后就郁郁而终。

虽然赵光义强暴小周后的故事和《熙陵幸小周后图》,常见于野史中,被宋朝人记载。

赵光义死后葬在河南巩县的永熙陵,宋人常用“熙陵”代表赵光义,可见此事也有几分真实。

小周后与花蕊夫人有着相似的命运,两个美人最后都在赵光义的手上香消玉损,可悲可气。

小周后从小养尊处优 ,贵为一国皇后,最后却被残暴糟蹋,相比之下花蕊夫人被俘虏后尚且还有一点尊严,她的才情被世人敬重传颂,而小周后最后一丝尊严都被踩在脚下碾碎,不雅照片被后人当做谈资笑话。难以想象小周后当时是怎样的痛不欲生。死亡或许对她才是一种解脱。

一入宫门深似海,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在封建社会,女人身份低微,只能依附于男人,自己的命运都要由别人掌控,以为美貌是一张王牌,但又容易引起坏人的惦记和和嫉妒,即便嫁给皇帝也没有保障,古代的女子太难了。有时候真的不如老百姓平平淡淡过一生。

花蕊夫人和小周后谁更悲惨?

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南唐李后主的妃子小周后都是北宋统一过程中消灭国家的帝王后宫的宠妃。她们在灭国后都被北宋统治者带回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命运却是迥异的。

孟昶、赵匡胤和花蕊夫人。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孟昶书写的春联,历史上一般认为这是最早的春联。孟昶是后蜀最后一位皇帝。964年,赵匡胤伐蜀,孟昶在965年投降,他和后宫被押往汴梁,到达后7日就暴病身亡了。据考证是被毒杀的,加上占领蜀地的宋军抢夺蜀地百姓,这也引起蜀地叛乱。(孟昶像)

花蕊夫人长得漂亮,被赵匡胤纳入后宫,并且深得赵匡胤的宠爱。不过花蕊夫人对孟昶仍然念念不忘,在自己的宫殿内祭祀孟昶。赵匡胤问起时,花蕊夫人谎称是祭祀送子神仙“张仙”,所谓的张仙应该是蜀主孟昶挟弹图。这件事传入民间,孟昶很快成为了道家人物,专门负责“诞生”的神仙。(花蕊夫人剧照)

花蕊夫人应该在赵匡胤的后宫过的很不错的。有人说晋王赵光义射杀了花蕊夫人,考证认为赵光义应该射杀的是南唐李后主的一个宫人,人称“小花蕊夫人”,不是同一个人。

李煜、赵光义和小周后。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是南唐李煜在亡国后写的词,充满了亡国的悲伤情调。

李煜的皇后大周后是小周后的姐姐,比小周后大14岁。968年,大周后去世四年后,李煜立小周后为皇后。小周后容貌美丽,李煜宠爱有加,超过他的姐姐大周后,并且有求必应。(小周后剧照)

975年南唐灭亡,李煜和小周后被押送到京师,李煜被封为违命侯,小周后被封为郑国夫人。有了后蜀孟昶引发蜀地反叛的原因,赵匡胤被没有对李煜和小周后下手。

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后,小周后就成了他猎艳的目标。978年元宵节,小周后奉命入宫恭贺。但是一去不回,原来是被赵光义强行临幸(强奸)了。这一搞居然半个月时间,赵光义并且请宫廷画师将临幸小周后的场面画了下来——《熙陵幸小周后图》,这是后人加的画题目,且当众凌辱小周后。(李煜剧照)

978年8月13日,李煜死于北宋京师,小周后还是非常爱李煜的,不久小周后也抑郁而终,年仅28岁。很有可能李煜是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杀的,赵光义毒杀投降的国主不是一个两个人了。(赵光义像)

要论悲惨,小周后的境遇要比花蕊夫人要悲惨得多,碰上了赵光义这个阴毒的皇帝,他连自己的哥哥赵匡胤、自己的侄子都不放过,何况是李煜和小周后这样的亡国君主和后妃。

宋太宗赵光义毒杀投降国主,并且篡改历史记录,美化自己的形象,早就被历史学家证实了。

花蕊夫人和小周后谁更悲惨?

当然是小周后更悲惨。宋太宗赵光义下旨召小周后侍寝。小周后不从,赵光义大怒,让宫女扒掉小周后的衣服,强行临幸了她。并让旁边的画师将过程画了下来,成为著名的《熙陵幸小周后图》。

小周后的姐姐大周后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妻子。大周后容貌,才情俱佳,还精通音律。据说唐代失传的《霓裳纪羽衣曲》就是她修复的。李煜非常宠爱她,曾为她作词: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情歌,暂引樱桃破。

夫妻二人十年间恩爱甜蜜。谁料有一天,大周后4岁的儿子意外身亡,受此打击,大周后一病不起。

她的妹妹小周后进宫探望姐姐。小周后比大周后小十几岁,正值妙龄,且姿容不凡。

不久,宫中便传出了小周后与其姐夫李煜的绯闻。

李煜把他和小周后在夜晚,偷偷约会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词: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大周后很快听闻了此事。

她气愤之极,难以置信丈夫和妹妹竟然背叛了她,做出此等不耻之事。

自此后,日日面墙而卧,再也不愿看见丈夫和妹妹。没几天,便香消玉殒了。

不久,李煜迎娶了小周后。

可惜呀,小周后从姐姐那里夺取的爱情和幸福并没有维持太久。

李煜是个天才的诗人,却不是块治国的料。

公元975年,北宋赵匡胤攻打南唐。

毫无招架之力的李煜带领小周后和群臣,前往开封投降。

从此,开始了阶下囚的生活。

赵匡胤死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赵光义乃好色之人,早就对小周后的美貌垂涎三尺。

于是借皇后之名召小周后进宫,强行临幸了小周后。并现场让画师作了一幅画,此画流传甚广。

受此侮辱的小周后,羞愤万分。回到家中,大骂李煜。

本就多愁善感的李煜,想到失去的江山,如今连妻子都保护不了,不禁悲从中来。

他借酒浇愁,写下了著名的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传到了赵光义的耳朵里,他认为李煜有不臣之心,妄想复辟南唐,于是派人送去毒酒,毒死了李煜。

小周后从此孤苦无依,日日以泪洗面,不久也死了,年仅28岁。

实在是可悲,可叹。

花蕊夫人是一个才华和美貌相得益彰的女子。她是蜀国皇帝孟昶的贵妃。

宋军攻蜀,驻扎在成都的十四万精兵不战而降。孟昶和花蕊夫人被押往开封,同李煜,小周后一样成了阶下囚。

花蕊夫人痛心疾首,写了一首诗,谴责丈夫及蜀国将士的懦弱行为。就是后世广为流传的《述国亡诗》。原文是: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宋太祖赵匡胤对此诗大为赞赏,同时也被花蕊夫人的美色所迷。

来到开封的第七天,蜀国皇帝孟昶暴亡,花蕊夫人被赵匡胤纳入宫中,封为贵妃。

赵光义也看上了花蕊夫人,怎奈被哥哥抢先一步,心中十分嫉恨。

据《闻见后录》的记载,在一次狩猎中,赵光义趁花蕊夫人去折花时,以误伤为名,一箭射死了花蕊夫人。

过了几天,赵匡胤在和弟弟赵光义饮酒后,忽然驾崩了。

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花蕊夫人的诗,在历史上评价很高,有很多首被收入了《后唐诗》中。诗中体现了花蕊夫人当时的心态,具有一定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总之,花蕊夫人和小周后的前半生尽享荣华,后半生却充满了辛酸和无奈。最终还是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对此,你怎么看?

花蕊夫人和小周后谁更悲惨?

当然是小周后了。花蕊夫人在亡国后被宋太祖纳入宫中,封为贵妃,甚至还打算封她为皇后,虽没当上皇后,但不管怎样有名有份的。而小周后就惨了,南唐灭亡后,宋太宗经常将小周后留在宫中留宿,曾经的皇后沦为亡国妇妾,这种耻辱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