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真正的道士和道观吗?
2020年,80岁的陈光静道长在温州羽化登真,她一生清贫,却收养了72名弃婴。
自幼出家,潜心修行,一生清贫1940年,陈光静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一个行医世家。父亲是当地的教员兼医生,父母皆虔诚信佛。
在父母的影响下,陈光静的姐姐年幼时便出家佛门,而陈光静也在13岁那年,于苍南县炎亭镇凤凰观出家,自此潜心修道,不问世事。
60年代末,在那段特殊年代,凤凰观被当地的村民集体打砸烧毁。陈光静并没有怨恨什么,她只是默默来到了隔壁南宋镇,默默在这里搭建起了一个简陋的棚子,继续修道。
直到80年代,她才来到了雁荡山三台道院,从此在这长期居住。1984年,陈光静拿出了积攒多年的香火钱,重修了三台道院,并且在此担任主持,温州市、平阳县道教协会常务理事。
一直到1993年,53岁的陈光静依然过着平静而又清贫的生活。
机缘巧合,竟让她在27年间收养72名弃婴1993年,陈光静与弟子正在上早课时,突然听到门外有婴儿哭泣声。出门一看,竟是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在哭泣,男孩是一个流浪老汉送来的,据他说,男孩是在灵溪镇被遗弃的,整整两三日无人问津,幸好老汉路过此处发现了男孩,才几经辗转送到山上的道观。
陈光静道长也懂些医理,看男孩面色发紫、呼吸不畅,就知道男孩肯定是得了先天性的心脏疾病。陈光静虽然心痛,但也十分犹豫,如果收留,道观一向食素,孩子的营养哪里跟得上。可如果弃之不管,更是于心不忍。
陈光静道长还是将小男孩收了下来,在她与四个徒弟的悉心照料下,小男孩的身体居然好转了许多,这让陈光静十分开心,将男孩取名为“拾送”,寓意是在路上捡到送过来的孩子。
道观收留弃婴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雁荡山去,在人们纷纷赞扬道长仁心的同时,却为道观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不久之后,一名刚出生一个月的女婴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道观的门口,女婴被一件旧衣服包裹着,随身还有52元钱,和女孩的出生日期。这是母亲铁了心要把女儿抛弃了。陈光静道长将女孩取名“自来”,同样收留了。
可紧接着,一名仅出生4天的女婴也被父母抛弃,包裹里仅有一张字条:“拜托道姑行善积德,把孩子收养”。陈光静心疼地抱起孩子,心里总不是滋味,这些女孩都十分健康可爱,可为什么却要被遗弃呢,都因为这丑陋的重男轻女思想,才让这些女孩在一出生就无容身之地。
再后来,陈光静和弟子们下山采购时,会留意街边的情况。有一次她发现路边一名严重残疾的乞丐正带着一名几个月大的女孩艰难乞食,这如何养得起孩子?陈光静道长主动表明了身份,想要收养女孩,乞丐听闻后感激涕零,道长还给了乞丐2000元钱,让其购买一辆残疾车。
1995年,小拾送的心脏病突然严重,陈光静带他去温州市医院检查,发现他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需要20000元的手术费用,这对一向清贫的陈光静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她还是坚决要将小拾送的病治好。
回到道观后,陈光静提笔写了一块木牌,向前来上香的香客募集小拾送的手术费用,得到了香客的热情支持,前后共凑出3200元钱,最后由道长亲算吉日,将凑齐的手术费交付医院,小拾送的手术也顺利成功。
后来等拾送的身体康复后,陈光静将他送到了“天下第二洞”黄岩市大有宫,拜托华成鹤道长将他收留,在这里小拾送的生活可以得到更好的改善。
迎来往送,此后道观里陆陆续续又来了许多弃婴,有时候甚至一个月能来10余名弃婴。而道观中日常的生活,只能由陈光静一人拉扯,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但她还是坚持下来了。等着孩子年纪稍大,终于可以给那些年幼的孩子换尿布,陈光静才终于可以轻松一些,可毕竟孩子们的年纪还是小,已经70多岁的陈光静还是要打理着几十口人的生活点滴。
为了省钱,陈光静经常吃孩子们剩下来的饭菜,有一次陈光静不慎摔了一跤,而她为了省些医药费拒绝去医院看病,结果落下了病根,从此只能靠拄拐行走。
可陈光静却从来没有抱怨过。
无苦不成道,享福、福气,我不要陈光静经常告诉孩子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身怀一颗慈悲之心,力所能及地为社会造福,做出家人应做的事情。
而她也说:“现在和以前不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不能耽误这些小孩,一定要让他们读书,最好考上大学。”就这样,靠着道观旁的几亩地以及不算旺盛的香火钱,陈光静居然供起了这么多孩子的读书,她每天5点就叫孩子们起床上早课,那些还没到上学年纪的孩子,就由大一点的孩子来教。
陈光静看着这些孩子时常感叹:“道观里的猫产了崽,猫妈妈都要把小崽紧紧叼在嘴里,这些孩子的妈妈怎么忍心的...”
可她却教育这些孩子,母亲十月怀胎生他们下来也是吃了苦的,所以不要去怨恨自己的生母。
在陈光静的悉心教导下,道观中的孩子们都健康聪明,乐观善良,茁壮成长着。
但陈光静道长也有着她的遗憾,在困难的时候,她不得不让孩子们找一个更好的出路,来领养孩子的人都表明自己有钱、有能力,而陈光静道长的要求只有一个:留下一个联系方式,能让她经常联系到孩子。
可这些人嘴上答应,在带孩子离开后,很快就拒接陈光静的电话,有的甚至带着孩子前往别的城市,再也没了音信,这让老人的心里总是空荡荡的,每次想起,都忍不住难过。
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大部分已经离开了道观,陈光静还是不太放心,她希望社会能为这些孩子们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能有一席立足之地。同时,她也希望孩子们将善举代代传承。
就这样,带着些许期望,带着些许遗憾,2020年11月,陈光静道长在温州羽化登真,享年80岁。
相信这份来自陈光静道长的慈悲将会被一直传递下去,在社会中点亮薪火之光。
正如三台道院前的立碑题字:
“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万人舍,万人施,万人同结万人缘。”
现在还有真正的道士和道观吗?
有。
全真道士假的几乎没有。比如北京白云观、比如泰山顶上道观之一碧霞祠、比如崂山太清宫、比如武当山的道观、华山的。纯的不能再纯了!
正一派的,本人也就和青城山的打过交道。
全真道观进门想花钱很艰难,香火免费、福箱随缘、只有想做法会和过年敲钟花钱多。
其实正儿八经的宗教信仰从开来没有灭绝。
现在还有真正的道士和道观吗?
现在当然有真正的道士
最近经常会有人提出,那个那个道观是商业化的,那个那个道观就是个旅游景区,不是真的道观,而且很多人心中也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但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每一个道观都是先辈们修道的道场,都是真正的道观。
大家去进入道观是怀着旅游的心,还是怀着参拜的心,如果你怀着旅游的心,那么你就是进入道观旅游的,如果你怀着参拜的心,那么你进的就是真正的道观。道观都是一样的道观,都是先辈们修行的道场,只不过进入道观的人想法不同了而已。其实道观与旅游景区的区别,就是你再进入道时“心中的区别”而已。例如:张至顺真人与黄中宫“张至顺真人”是道教全真龙门派二十一代弟子,以八部金刚功与长寿功闻名天下,是当下名声最大的老道长。老道长曾经广收门徒,传授八部金刚功与长寿功。“张至顺真人”虽然是以八部金刚功和长寿功闻名天下,但是“张至顺真人”最具有代表性的并不是这两种功法。而是“张至顺真人”的代表作:《炁体源流》,这本炁体源流是“张至顺真人”用了八十年的时间写的整理的书籍。典让无数道士和道教文化爱好者爱不释手。从这本书的内容就能看出“张至顺真人”是有大修行,大智慧的人。
张至顺真人百岁开山建造的道观“黄中宫”,黄中宫落座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许家坊乡。跟随张至顺真人几十年的许理慧道长,现在就在“黄中宫”里修行。许理慧道长跟随张至顺真人多年,深得真传。许理慧道长几十年来,一直尽心尽力的帮助“张至顺真人”传道。八部金刚功与长寿宫的拍摄,许理慧道长功不可没。“黄中宫”的事物也一直是许理慧道长在打理。
综上所述:现在是有真正的道士和道观的,还有就是道观都是一样的道观,只是大家进入道观时想法不同,不是吗?
现在还有真正的道士和道观吗?
记得十年前去甘肃榆中兴隆山游览。半山腰有一个亭子。亭子里坐着一个年轻道士,就攀谈了几句。他说他们是全真派的。师傅管得特别严,如果犯了错误就要挨打。也不让他们下山,怕受不了山下的诱惑,毁了道心。秋天天干物燥。容易着火,就让他每天来半山腰瞭望,如果发生火灾就可以报警随时扑灭。
年轻道士说他们的生活特别清苦,手中也没有钱,就是下山也不能购物。年轻道士说着说着就泪眼汪汪,看来出家也是有很多不得意的原因。
跟道门的人接触很少,不知道他们内部的情况。
但甘肃现存的道教场所还是很多。比如上面的兴隆山,比如平凉的崆峒山。
其实甘肃还有一个道教场所,藏在深山里。知道的人不多,恐怕去的人也更少了。这就是甘肃天水的石门。曾经去过这里游览。里面的庙宇正在修整,从房顶拆下了一些木头。见到一块木板,用手敲击有金属声,应该是一块很久的木材了。可惜不会斫琴,要不然就可以斫出一张很好的古琴了。
道教是中国的原有宗教,其科学性、神秘性不是我等一般人能理解的。但几千年绵延不绝,自有他存在的道理。其实很多神秘的事情,不一定要口传心授,也许就在不经意间得到了,也许在不经意间就被收走了。比如民间的巫。这一点似乎张至顺也说到了。天生天灭,自然之道。似乎有很多天纵之才在不经意间就得到了,可是天纵之才的徒弟却不一定能成为天纵之才。到了一定的时候,该来的还是会来的。
西藏的《格萨尔王传》似乎就是这样传承的。
现在还有真正的道士和道观吗?
四川青城山老道士和我揭露道士和道观的真相,让我大吃一惊,不得不公布出来。
有一年我去青城山旅游,参观道观。游览了一天,在好几所道观里感受了丰富神秘的道教文化。
然后我就徒步下山,走到半山腰的时候,一阵雨下了下来。
我没有带伞,只好躲进一座凉亭。那凉亭里坐了一位老道士。
那时已是下午四五点,路上并无一人,我与那道长坐在亭子里,看着外面的雨淅淅沥沥,倒也清净。
我问道:老道长,我想问,现在还有真正的道士和道观吗?常常有人说,现在没有真正的道士和道观了!大多数都是赚钱的摆看的。
他答:你去过几所道观,认识几个道士呢?
我说:我去过一些,但感觉如此。
他说:你没有去过很多,那这是你一种片面的认知,可以说是偏见吧。
其实什么才是真正的道士和道观呢?诚心求道和修道的算不算?除了披着道袍来赚钱的那些,总还有诚心求道的人嘛!一个这么大的宗派,自然是会鱼龙混杂的。
但是你不能看见一些不好的,就把好的都抹杀了。道门中,还是有许多难得的好道士的。
我说:哦,那怎么才算是诚心求道修道呢?他说:求道修道这事,也分很多种,有的是初有诚挚,逐渐退散,上不上下不下,成了尴尬。
有的是一直不忘初心,循序渐进,然而始终不得法。
还有的是灵性悟性很好,几十年还能坚持下来,便成上乘。
这些都是诚心求道修道,然人人根基不同,悟性有别,修道时,师父如没有带好,自己又没有好方法,悟不透,自然难成,有人遇难而退,有人迎难而上。
你所问,道士和道观,其实哪里的道观里,都会有诚心向道的人,越是要修道的人,越不应该随便就离开嘈杂的环境,一个道观里,人事纷纷,各有其心,这其实正是修道的好去处。
一如在山下面红尘中修道,也一样,家庭环境不和谐,工作环境不如意,这都是极好的修道之境。
心的清净,就是拿这些不如意来修炼出来,否则你在青山绿水枯坐一辈子,啥事儿也没有,那不是修道啊,那是躲避和找自己喜爱的地方玩。
什么是修道,就是要修到自己遇到任何不喜欢的环境,也不觉得讨厌,不觉得难受。
遇到任何不喜欢的人和事,都不觉得厌恶和非要躲避。
这样的心,才勉强算得上是颗清静心。
我又问:怎样才能修出一颗清静心呢?他拿出一本《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来,翻开读给我听。
老君说: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人的心本来就是清静的,笃定的,可是因为欲望和外界的干扰,扰乱这个心绪,所以人没有办法清静下来。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
如果一个人长期修习内观,内观什么?内观自己的心念,观所有的思想流变,
然后到心无其心的程度,同时对心外之物事,也都能观其虚无之本质,到理解形无其形,就能理解心外无物的道理,体验到唯见於空。空什么?
不是虚空空气没有了,而是抓不住掌握不了定义不了的空。
所以老君提出方法来了,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真常就是恒而不变的纯真之心,这个纯真不变的心,应物,意思是对应万事万物,也就是佛家说的观照。
真常应物,好好观照,观照你的内心和心外的世界的一切联系。你要知道,你感觉到外面的世界,
比如你看到这场雨,这就是你的心在应物,你的心透过你的眼和耳,在应这雨。
然而你如果不以真常心应物,你将自己迷失在自己的意识体系里。
也就是说,你需要以真常不变,具有稳定性质的心,去观照观察,觉察你的内心是如何应物的。
比如:你知道你在和我一起听雨和看雨。如此即可。直到即可,不需要再多一步思维,判断雨下的好不好,和这道士一起躲雨,我喜欢不喜欢。
这样长此以往,就会有真常得性的情况出现,也就是说,你慢慢会获得一种恒久的平静的定性。
常应常静,观照在,你的清静心就在,直到绵绵密密,无需再刻意观照,无需应物了。就是常清静矣。
老道长说到此处,雨正好停了。我向他告辞,并表示我听不懂。
他微微一笑,说道:没事,听一点也是缘分。
这本书送给你吧。
递了本书给我就走。顷刻消失在山径之中。
现在还有真正的道士和道观吗?
在大家的印象中,从事道士这一职业的人,都是一副仙风道骨超凡脱俗的模样。但是,一名合格的道士,并不只有大家看到的这些表面上的东西,更不是只要去道观拜个师,就能当道士了。
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正一道士,必须经过严格的修行程序。
01
要入道修行,首先就需要接受传度,然后由道观发给度牒,才勉强算是入了道门。就好比入学后学校给学生们办的学生证,没有学生证就不能证明自己的学生身份,同理,没有度牒就无法证明自己的道士身份。
传度,自古以来就是正一派弟子正式入道修行的标志。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传度牒文上就明确写道:“凡属修士,应就祖师名下传度,用以弘道宣化,济世利人,皈依行持。”可见传度之重要。
正一派弟子入门后,便开始开始修行一些常见的道士技能,以符箓斋醮行道演法为主,同时还需要辅以静坐悟道、净意存想、口诵经咒、掐诀步罡、通神招将等形式內炼。
02
正一派在传度后,还有一个关键的程序是授箓。
正一派道士在传度后,可以学习一些常见的道士技能,但是他却还不能请神、上表。未经授箓的传度弟子,只能借师父之名行法。
箓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道士来说,起着“总统天地一切神鬼,诛伏邪魔,斩灭妖精,征灵召气,制御山川,涤荡气秽,章奏传驿,达通神仙”的作用。
《三洞修道仪》中提到:“受正一法箓,方可为人章醮,因为只有得受法箓,才能名登天曹,才有道位神职。有了道位神职的道士其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奏达天庭,才能得到神灵护佑,反之斋醮章词无效。所以凡主持斋醮的道士,必先求授法箓以正道位。”
由此可以看出,箓对于道士来说,其重要性不亚于学生们的毕业证。
03
每年的授箓活动对于天师府和正一派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在10月27日,天师府隆重举行了“丙申年内地正一派初授箓活动”,这也是天师府自1995年恢复授箓仪轨之后,对内地正一派道士举行的第11次授箓活动。共有来自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1名正一道士参加。
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在下元节期间(11月12日-15日)天师府还将举行丙申年海外正一派授箓活动。
一
嗣汉天师府为正一派弟子传度授箓是道教1700余年的历史传统。直至清末民国,因战乱不息,才不得不中断。1991年10月,应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等地正一派弟子的请求,经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和中道协批准。嗣汉天师府恢复了对海外弟子的授箓活动。这是近百年来首次举行的一项重大宗教活动,在海内外引起了轰动。
一
之后,对海外弟子授箓已成定例,每年“下元节”均在天师府举行。到目前为止,天师府先后为台湾、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印尼还有美国、葡萄牙、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正一弟子授箓近5000人次。
此次海外授箓活动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江西省道教协会协办,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承办。箓坛三大师为张金涛(传度师)、丁常云(监度师)、曾广亮(保举师)三位道长。
本次活动将有来自澳门、台湾地区和泰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新加坡、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正一弟子200多人参加临坛考核,合格后参加授箓活动。
活动期间,嗣汉天师府也欢迎各位善信、弟子、游客朋友们前来观礼,共沾法喜。
只看过学生们的毕业照, 不来看看道士们的“毕业典礼”究竟有何不同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