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真的存在湘西赶尸人?为什什全国只有湘西存在赶尸人这一说?有哪些科学依据?
赶尸人原本是一个值得让人尊敬的苦命职业,却被后世拍成了鬼片,成为一个神秘而恐怖的传说。
林正英的僵尸电影更可能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事实上,湘西赶尸人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但这一职业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些赶尸人的生活却十分悲惨,也令人钦佩。
1833年,清末名将罗荣光出生在湖南乾城县(今湖南吉首市)的一个小村庄内,父母都是农民,长大后的罗荣光自然也成了农民,膀大腰圆的他是个干农活的好手,家里人靠着他也不愁吃喝。
但罗荣光却嗜赌成性,母亲几番训斥他,赌气之下,他离家参军去了。
军队的日子并不好过,罗荣光又偷偷跑了回来,但半道上却碰见几个同乡,同乡嘲讽他就不是能吃苦的人,注定一辈子当一个农民。
为了自己的面子,罗荣光没敢回家,他转身投靠了曾国藩的湘军,没想到在这里他却得到了赏识,连连升职直至参军。
后来李鸿章也看中了他,派他跟随英国人戈登的洋枪队学习炮术。学成后,他被任命为开花炮营统帅。
1876年,罗荣光升天津总兵,驻守天津。此时的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嗜赌的莽汉,他戎马半生,清楚地见识到了列强的蛮横凶残,祖国正遭受着深重灾难。
“国家衰弱,外敌欺凌,身为国将,深感耻辱。军人的天职是保国家,围之不保,养军人何用?”
罗荣光立誓死守大沽口。这是京津的门户,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曾三次从此处入侵中国。他亲自修筑炮台,每日教练兵马,吃住都与士兵在一起,因此罗荣光在军中声望极高,整个军队士气高涨。
在此后的24年时间,外国势力无人来犯,大沽口炮台也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海防”。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英俄联军的战船来到大沽口下,叫嚣着要攻破炮台。没想到却被罗荣光的水雷大炮轰得连连败退。随后侵略者又试图用贿赂威逼来诱使罗荣光交出炮台。
但罗荣光却愤怒地撕碎了西方列强的“最后通牒”,发誓要与入侵者决一死战。
1900年6月16日,八国联军对炮台发起突袭总攻。驻守将士虽然拼死反击,却终究寡不敌众,损失惨重。
6月17日,大沽口炮台的弹药已经打光,守军仅剩下不到1000人,而朝廷的救援却没有任何动静。罗荣光已经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最终罗荣光忍痛将家眷杀死,随后操刀上马,与敌军肉搏,壮烈牺牲,享年67岁。
战斗结束后,城内的百姓不忍心让这些守城将士魂丧他乡,于是许多青壮年自告奋勇,将他们的尸首千里迢迢送回家乡。罗荣光的老家在湖南,百姓一路哭泣一路为其祷告,远远听去,如在做法,传至今日,便成了神秘的湘西赶尸人。
为什么全国只有湘西存在赶尸一说?在传说中,赶尸是从蚩尤时期出现的,据说一个部落之中有一名会巫术的军师,每次首领帅军出战,军师就负责给在外战死的战士做法,一个符咒贴在尸体上面后,尸体就会自己站起来,跟随着军师回到部落中。
事实上,赶尸人并不是什么会法术的巫师,而是在明末清初时期才兴起的一种职业,并且从业者大多是身材结实的青壮年。
明朝末年,四川地区连年天灾,旱灾与洪灾让四川人陷入了饥荒,后来张献忠攻入四川后下令屠杀,后又与清军长年作战,直至平息下来,四川人口已经少了近600万人。
清朝安定以后,四川周边湖北、湖南、江西、贵州等地区的居民开始大规模往四川移民,他们背井离乡到这里做生意、谋生路。中国人向来有落叶归根的习俗,在这些异乡人去世后,就会花钱请人将他的遗体带回老家安葬。
湘西地区多为河流山川,限于当时的交通条件,一开始人们采用走水路来运送尸体,但长江一带水流甚急,底下又有不少暗礁,因此出了不少人命事故,古代人迷信,认为这是水中冤魂所致,因此他们不得不改走山路。
山路马车不能行,就只能让身强且胆大的年轻人背着尸体一路翻山越岭,远远看去,就像一人一尸并肩行走,所以这些人就被称为“湘西赶尸人”。
后来香港的僵尸片多发生在清朝年间,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湘西赶尸人这一行业仍然存在1950年,两名解放军战士上山执行任务时,就听到远处有阵阵铃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人手拿摇铃,身后似乎跟着一具僵硬的身体,两人动作一致,慢慢悠悠的往前走着,这正是传说中的湘西赶尸人!
远看虽然着实唬人,但等他走近就真相大白了:其实就是一个人背着一具尸体在行走,因为负重,走起路来肯定是晃晃悠悠,离得远了反而添加了一丝神秘感。
88岁的刘大爷曾讲述过他当赶尸人的经历,他出生在1911年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幼时的他几乎靠着乞讨度日,好在长大后,他碰见了一个肯领他入行的师傅。师傅告诉他来回一趟就能分得2块大洋,但是以后就要每天跟尸体打交道了,师傅问刘大爷愿不愿意干。
当时刘大爷都快饿死街头了,听到有这么多钱可赚,哪还会害怕尸体?当下他便答应了。
当然师傅也不是随意收徒的,要经过三道考验:
1,长得够丑:只有长相足够凶悍丑陋,才能镇得住那些邪祟鬼魂,当然也可以吓走一些村民和小贼,以免他们带来麻烦。
2,力气够大:师傅让刘大爷背上150斤的背篓,在山上跑2里地再回来,不脸红气喘,才能合格。
3,胆子够大:师傅让他黑夜出发,到几里之外的荒坟处取一片事先放好的铜叶回来,天亮前必须回来,在考验他胆量的同时,也测试他辨别方向的能力。
在通过考验后,刘大爷正式开始跟师傅学习各种手法与规矩:
比如各种咒语与符咒,以及防止尸体腐坏的方法等等。
规矩则更为复杂,有“三赶,三不赶”之说:
被砍头、受绞刑、站笼而死的可以赶。
久病而亡的、投河吊颈自杀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不能赶。
刘大爷说,虽然大多数咒符、咒语之类的都是唬人的手法,但其中却有它的真实作用:
一是增加自己的神秘感,让山中那些劫匪还有村民都敬而远之,自己一路上也能更安全一些。
二则是让自己看起来更加专业,这样以后才会有更多的“客户”来找他,可以防止别人抢饭碗。
赶尸的科学原理虽然没有法术,但赶尸人还是要根据委托人付的报酬、运送尸体的数量以及当时的环境,使用不同的手法来将尸体运送至目的地。
目前广为流传的几种科学解释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尸法:只取死者的四肢与头颅,敷上朱砂等物防腐,装入箱内。
两人一人摇铃,一人背箱。赶至目的地后将四肢头颅穿竹竿拼接,身体部位则用白衣遮挡,亲属看到死者面容安详,便盖棺下葬。
这样做适用于付报酬较少的穷人家,好处就是负重轻,可以缩短路上时间,而且湘西多雨水,这样可以在路上更安全。
2,背尸法:将整个尸体背回去。
赶尸人将死者双臂上夹板,搭在赶尸人的肩上。有人远远看到,就感觉赶尸匠身后的“尸体”平举双臂跳跃而行。
这种方法极其考验赶尸人的体力以及防腐手法,好处就是可以给家属留个全尸。
3,抬尸法:两个人抬担架运送尸体。
这样可以一次性运送多具尸体,而且比较省力,一次能收多份背尸的钱,赚得多。
但缺点也很明显,前面刘大爷也说了,赶尸人就靠神秘感来吸引生意,一旦这种粗莽的行为被人发现,很可能这一行就再也做不下去了。
4,扛尸法:用两排竹竿同时运送多具尸体。
用长竹竿从一排尸体腋下的宽大衣袖中穿过,两名身高马大、体强力壮的赶尸匠扛着走,一次赶尸数量可多达4-5具。
这种情况多用在战乱时期,士兵大量死亡,不得不用这种方法高效率运送。远远看去就像是僵尸一般,这也是电影的灵感来源。
写在最后,赶尸人在现代随着火葬的普及以及交通运输的便利,赶尸人早已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但作为一种文化,如今它以舞台表演的形式被传承了下来,开头罗荣光的故事,也是舞台剧《魅力湘西》的其中一段,每年都能吸引无数游客前往湘西观看。
其实赶尸人是一个时代悲剧的产物,兵荒马乱之下,人们不得已从事这种行业来寻求生路,也因为有了这些赶尸人,才得以让许多战死他乡的忠魂回归故里,赶尸人其实是一个值得敬佩的职业。
如今,生活在和平繁荣下的我们,已经不用再经历这种流离的苦难,感谢强大的祖国,让我们安居乐业。
是否真的存在湘西赶尸人?为什什全国只有湘西存在赶尸人这一说?有哪些科学依据?
古代确实发生过湘西赶尸,但是现在不可能。其实到了清朝后期,湘西赶尸就已经基本上绝迹了。这是因为,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湘西为什么会发生赶尸这种现象,说到底就是一种买卖。
清朝曾经发生过人口大迁徙的历史事件,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四川在清朝初期由于战乱,人口基本上灭绝了。清朝统治者为了开发四川,陆陆续续从湖广移民很多人过去,数量达到数百万人。一些人有浓厚的“叶落归根”情节,他们希望死后可以把死体埋葬在家乡的祖坟,这样才能安心。于是,赶尸这种职业就应运而生。
不过,这毕竟是小众市场,生意也不是那么持久的火爆。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川老一代移民死去,他们的后代未必会有“落叶归根”这样的念头。因为他们一出生就在这里,四川已经变为了他们的家乡。于是,赶尸行业慢慢的衰落了。
要说“湘西赶尸”的科学原理,其实一点都不复杂,通常就是用竹竿子抬,竹竿子有弹性,远远看去,好像尸体在跳跃。还有一种,就是把尸体的躯干卸掉,只保留头颅和四肢,绑好了背在身上,外面罩上大斗篷,让人看不出名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