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行驶刹车失灵,到底该不该拉手刹?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教大家在刹车失灵的时候怎样利用手刹减速,看完以后惊得我一身冷汗。于是我就搜索了一下“刹车失灵手刹减速”,结果搜索到的视频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台词,再配合几个拉手刹的动作,也不知道是谁学谁的。关键是他们说的方法都完全错误,但还是成千上万个赞。这样下去不知道要误导多少人啊。所以今天我们就把这些错误的说法都给指出来并纠正。

1、拉手刹制动时不按释放按钮

“伪车迷”的视频里拉手刹时没有按手刹释放按钮,直接一把拉上去的,这是一个错误。

因为拉手刹时万一用力过大可能导致后轮抱死,这时候汽车非常容易甩尾失控。如果不按着释放按钮,那么手刹拉杆就会锁定在高点,等你发现刹车抱死了再去松手刹会耽误时间,甚至你还没松开手刹就已经失控了。

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按着手刹释放按钮去拉,如果发现后轮抱死只要一松手就可以瞬间释放手刹避免失控。

2、用手刹“点刹”

有些人说刹车失灵借助手刹制动时应该用“点刹”模式,也就是重复拉起放下的动作。这也是一个明显的误区,现实中你体验一下就知道了,那样做你就是刹到天黑车也不一定停得住。

因为家用车手刹管的是后轮,而刹车时后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很小,稍微多用点力就容易抱死,所以手刹减速的效果非常差,你再一下下去操作肯定影响效果。而且快速拉手刹时你很难精准控制力度,用力小了制动力少,用力大了一拉就抱死,根本没办法发挥手刹的最大效果。

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按住手刹释放按钮,然后用力拉手刹,如果车轮不抱死那就继续暗暗用力增加制动力,如果车轮抱死了你就稍微松一点,车轮恢复抓地力后继续用力拉,让车轮保持在抱死的临界点,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手刹的效果。而且一点点用力可以让你更容易找到抱死的临界点,这样既防止抱死又充分利用了手刹的制动照顾。

以上两点只是单纯地利用手刹减速,但实际情况下只靠手刹很难获得足够的制动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利用发动机制动,再辅助手刹,这样可以达到最好的制动效果。

自动挡如何用发动机制动配合手刹减速

自动挡操作很简单,行驶中发现刹车失灵后立刻选择手动模式,就是上面标注有“+、-”符号的那个档位,然后朝“-”方向推档杆,直到仪表盘档位显示为1,这时候代表我们已经强制把档位限制在1档了,接下来变速箱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去降档,而发动机转速也会被一点点拉高,这时候不要担心损坏发动机,因为变速箱既然敢这么降档那就说明没问题,更何况与发动机相比我们的安全更重要。

等你快速操作完档位后立马开始按住手刹释放按钮并用力拉起,像之前我们说的那样暗暗用力,有了手刹的配合,变速箱就能更快地降到最低档位,缩短停车时间。

基本上车速下降到40公里/小时以下后我们就不慌了。车速继续下降,发动机转速接近1000转/分时发动机就开始驱动车辆行驶了,所以这时候直接挂空挡,然后靠手刹把车停稳就行了。

手动挡如何利用发动机制动配合手刹减速

手动挡的操作比较复杂,因为你要手动去降低档位,而且档位越低越难挂进去,但是也不必过分担心,因为目前的手动变速箱中高档位变速比偏小,再加上各个档位都有同步器,所以在常用的车速范围内3-5档基本上还是可以轻松切换无压力的。

下面咱们就来说说手动挡紧急连续降档的操作:

假如现在是5档,刹车失灵了,此时左脚踩离合,离合器没完全踩到底时就可以摘5档了,等离合器完全踩到底后立马拉进4档,进入4档后立马松开离合,因为4档对应的发动机转速更高,所以这时候转速会被拉高,汽车的动能就这样被消耗了,车速就会有所下降。等转速稳定不再上升时重复之前的操作,踩离合瞬间摘4档,离合踩到底时直接推3档,然后抬起离合,让发动机制动继续减速,转速稳定后以同样的方式退3档挂2档。如果操作好的话你在车速60公里左右就能挂入2档,发动机转速几乎到头,减速效果非常明显。这时候就可以暂且不挂1档了,因为1档与2档变速比落差太大,直接挂挡的话同步器反应太慢,很难挂进去。当然了你要想尝试的话可以先从2档摘到空挡,然后松开离合器猛踩一脚油门,把发动机转速踩到红线附近,然后再踩离合就很容易挂进去1档了。等车速慢下来后直接一把手刹就可以快速停车了。

刹车失灵后不能动方向盘?错!

有人说刹车失灵后不能乱动方向盘,不能变道,其实都是瞎扯。刹车失灵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全可以通过打方向或者变道来躲避其他车辆,毕竟咱只是刹车失灵了,又不是方向盘失灵了。这时候适当修正行驶轨迹反而有利于争取更长的自救距离。

以上内容只是自己的经验分享,并不代表这样做就一定正确,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同时提醒大家一句:平时做好检查保养避免刹车失灵比啥都强。

高速行驶刹车失灵,到底该不该拉手刹?

开车最怕的就是上高速,虽然高速上没有行人,但高速上行驶的车辆车速都很快,每年发生的事故不在少数,其中刹车系统失灵,出现此类的事例可不算少。很多人碰到这个问题,第一时间就是慌,我该怎么办?我怎么会在这里?我要去哪?

对于手动挡的汽车来说,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手动档逐个减档(5一4一3……),类似以前考试项目1OO米减档,或跳跃减档(5一3一1) ,我认为拉手刹这个方法产生的弊端会造成车辆掉转失控。

降挡为何能让车减速?踩油门时,发动机是可以输出动力,但如果松开油门,发动机减少进气和喷油甚至不喷油,这时发动机就像是一个空气压缩机,变成车子的行驶阻力。当车速较低,挡位较低时,松开油门,车子是不是有很明显的刹车感呢?这就是传说中的发动机制动。挡位越低,发动机制动越明显。因此,如果刹车全部失灵,我们可以通过降挡的方式,利用发动机制动让车子减速。

对于手刹,属于驻车制动,不要把这个必成刹车系统,他们是分开的。当发生问题时,手刹也可以达到制动的作用,但如果车速过快,一定要轻拉手刹,否则一旦控制不好,车子就会失控。

如果是电子手刹的话,那么危险性会大大降低,电子手刹在行驶中不仅可以起作用的,而且反应还挺快。此外,手刹起作用时,会有提示音,刹车力度属于中等强度刹车,但整个刹车过程非常平稳。电子手刹在行驶中是可以起作用的,而且起作用的过程非常平稳,不会出现危险状况。另外,电子手刹作为一种应急刹车,它并不依赖液压刹车系统,也就是说,在脚刹液压管路失效时,它也不会失效。

有人会问,直接挂到1档不行吗?基本不可能。

开手动挡的朋友都知道,当车子车速较高时,挂1挡是很困难的。原因就是1挡的主动部分(跟发动机相连)于从动部分(跟驱动轮相连)的转速差太大,而一挡通常也没有同步器,因此车速较高时要挂进去是非常困难的。所有说,不要有直接挂一档的想法,还是尽快降档减速吧,碰到这种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慌,上高速前先检查车子,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汽车爱好者,老司机,汽车互联网平台创业者,多谢关注,多谢支持!

高速行驶刹车失灵,到底该不该拉手刹?

回答一下停车方法吧

1:保持冷静,打开双闪警示灯

2:松油门,自动挡车型换入M档或L档,保持连续大力踩踏刹车。

3:手动挡车型及自动挡M档进行减档操作

注意⚠️,可以保持车距的情况下采用3000转减档的方式,如无法保持车距直接驶入紧急停车道进行减档操作。

4:自动挡L档本身就属于低速档,大部分车型120时速会在5-10公里以内车速会很快降到30以下;

5:车速降至30后手刹车型稳步提起手刹,动作要柔和,直至车辆停下。

6:电子刹车车型持续按电子刹车,会启动紧急制动功能。

7:依旧无法停车将车辆小角度摩擦护栏直至停车为止。

8:如果没有护栏的应避免翻车的情况下寻找撞击物石头,路灯杆,隔离带等撞击停车。

最重要的一点,保持冷静,不要慌。

高速行驶刹车失灵,到底该不该拉手刹?

拉手刹无异于找死

后轮抱死的结果就是漂移

120的时速漂移,结果估计不会太好

正确操作:

1、双闪灯打起来,多踩重刹车,希望有效果

2、手动挡直接降档,利用发动机减速,5挂3这种,自动挡切换手动模式减档

3、减速到时速很低并且已经处于应急通道的情况下,再拉手刹至停车呼叫救援

高速行驶刹车失灵,到底该不该拉手刹?

只要不是长下坡路,松开油门控制好车,车速慢慢就降下来了,如果有避险车道就开上去。

高速行驶刹车失灵,到底该不该拉手刹?

也许很多开车的人脑海里都有过这样一个画面,万一刹车失灵了,千钧一发的时候,该怎么操作才能保命?首先,第一时间拉手刹或者熄火,肯定都是错误操作,几乎相当于自杀,万一遇到高速刹车失灵的情况,正确操作方法应该是这样:

1、第一时间打开双闪,告知其他交通参与者,你的车出现了状况,在防御性驾驶的准则中,这就是引人注意,如果必要,可以长按喇叭提醒其他车辆。

2、不要慌张,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把车辆转到应急车道,一定不能急打方向,要在确保后方没车的情况下进行变道。

3、想办法把车速减到安全范围之内,手动挡车型或者手自一体的车型,一旦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脱险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原因就在于可以手动控制挡位。通过慢慢降挡,可以很快实现减速的效果,但是如果是没有手自一体功能的自动挡车型,只能通过滑行慢慢减速。

4、在车速减到30千米每小时以内的时候,就可以拉起手刹强制刹停了,在高速行驶的时候拉起手刹,车辆会漂移,在高速行驶的时候无疑于自杀,但是时速在30以内的时候,拉起手刹是安全的,可以让车辆停下来。

5、停车之后,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告知后方车辆,车上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并且拨打电话12122,呼叫拖车进行救援。

当你完成以上五步之后,恭喜你就成功脱线了,虽然以目前的造车工艺,刹车失灵的概率非常低,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很多新能源汽车刹车使用电子系统控制,出问题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学会这几步,也许真的能够在紧急时刻救你一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