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到过最智障的谣言是什么?

讲两个大家都好奇的,有人说月球是外星人基地,NASA跟我国都证实了月球背面有2180万亿吨神秘物质,难道是三眼女尸的外星飞船?

不然为什么登月的美国宇航员,刚登上月球就会感到恐惧,为什么空间站不直接建在月球上,非要飘在太空中?难道月球上真的存在让人类害怕的东西?

还有一个则是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到了地下12262米意外打开了“地狱之门”,钻孔内有地狱恶魔飞出来为祸人间,所以后来俄罗斯“挖穿地球计划”迅速取消,并且将钻井用12吨钢制大门牢牢封住,禁止任何人靠近,而且网上还流传着一段40多秒的“地狱之声”,据小部分网友称,听完确实感到一阵毛骨悚然,本文将带揭开这两件奇事,请各位耐心阅读。

月球真的是外星人基地吗?

据一位自称是NASA退役宇航员说,阿波罗17号之所以跟地面有过短暂失联,是因为他们跑去月球背面执行任务了,并且发现了一艘长4000米,高500米的外星飞船。

进入飞船后,宇航员还发现了两具尸体,其中一具已经损坏,另一具就是网上流传的三眼女尸,从女尸身上的月尘来看,起码存在了上亿年,而且有神秘物质连接着女尸的嘴巴、鼻子、眼睛,让她处于一种介于生死之间的状态,更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女尸的眉心竟然有第三只眼!

在短暂思考后,宇航员决定将女尸运回地球,就在他们将女尸搬离座位没多久,女尸竟然迅速“枯萎”了,她从25~30岁的模样,苍老到了60岁左右,并且身体也不再有“呼吸”的动作,宇航员心想,大概是他们打破了女尸的生死平衡,现在女尸彻底死了。

宇航员将这些视频资料上传到网络后,网友“炸”开了锅,有人说是中国的嫦娥,因偷吃不死仙药逃到了月球,有人说是地球先民,因为根达亚文明(超能力文明),他们的眉心就存在第三只眼,而且推测出根达亚文明实在1.2亿年前毁灭的,所以网友就判定,月球背面的三眼女尸,是根达亚文明覆灭前逃出去的地球先民,一时间网络上众说纷纭。

就在大家吵得不可开交时,一位知名电影道具师站了出来,他说三眼女尸是骗局,有人花了60万美元找道具师傅制作而成的,谎言被戳穿后,当初自称NASA退役宇航员的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有人就问,既然月球三眼女尸是假的,为什么美国登月宇航员,踏上月球就会心生恐惧?

在此之前先说一句,当初美国跟苏联在航天领域竞赛,后来苏联输了,所以美国也不再耗巨资登月,至于美国宇航员登月后心生恐惧,其实也很好理解。

地球跟月球之间的距离为38万公里,并且月球的体积仅为地球的1/49,所以咱们在地球上看月球,其实是非常“小”的。

但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却不是这么回事,地表看满月的视野直径为0.52度,而月表看满地的视野直径高达2度,满地的视野面积是满月的13.5倍。

通俗易懂的说,站在月球上看地球,会看到一个庞然大物,而且月球没有大气层,地球反射的太阳光线将会非常明亮刺眼,受潮汐锁定的影响,宇航员在月表永远只能看到地球的固定一面,所以这是一种巨物恐惧症,当初在凶兽横行的蛮荒时代,原始人最害怕的就是“巨物”、“黑夜”,从科学角度出发,这或许是人类刻印在骨子里的恐惧,只不过在地球上没什么事,但在月球上就被“激发”了。

至于空间站为什么不建在月球上,非要飘在太空轨道中,里面也不存在“外星人”元素。

首先就是资金难题,美国土星五号每次发射成本高达5亿美元,以每次发射45吨,共发射15次来算,在20世纪60、70年代就要耗费75亿美元,换算至今天,估计数百亿甚至千亿美元。

而且从美国方面流出的资料来看,他们在1961年~1972年登月计划中,虽然设备不足50吨,但科研团队人数却超过了40万,足以见得,登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此外,空间站的本质是航天器,是航天员休息的场所,空间站放在400公里的近地轨道非常便捷,如果设立在38万公里的月表,航天员进出都非常困难,而且地球跟空间站还要经常输送物资,运费也是天壤之别,以目前的科技,在月球建立空间站有点不恰当。

至于NASA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发现2180万亿吨神秘物质的事,我国嫦娥四号也证实了这个消息,地下确实存在2180万亿吨神秘物质,科学家推测应该是某个小行星撞入月球后,铁镍核留在了月球的上地幔中,所以月球不是外星人基地。

苏联(俄罗斯)挖到了“地狱”?

据传,当俄罗斯钻井团队,在深入地下1.44万米后,意外打开了“地狱之门”,团队还录下了一段音频,被网友称为“地狱之声”,并且当晚就有一只背生双翼、青面獠牙的怪物从深井中飞出来,团队众人被吓得不清,最后只能注射镇静剂。

团队很快终止了钻井计划,并用12吨的钢制大门牢牢封住洞口,禁止任何人靠近。

2002年,一支科考队重回现场,他们惊讶的发现,12吨的钢制大门竟然被怪力从内部破开,看着大门被破坏的爆裂状,很明显怪物力量之大,让人不免心生恐惧。

科考队在进入深井探查时,意外遭遇诡异亮光,最后1人死亡,2人重伤,科考队迅速撤离现场,并且在此将洞口牢牢封住,封锁区扩大至周围50公里。

难道苏联(俄罗斯)真的挖到了“地狱”?

首先,科拉超深钻孔最深处为1.2262万米,不是1.44万米,至于青面獠牙、背生双翼的怪物,也不可能从深井中钻出来,毕竟钻孔的直接也就几十公分。

苏联之所以挖到1.2262万米后就不挖了,主要原因是在美苏竞赛中,苏联已经赢了,而且钻头越往下,损耗就越快,从12000米到12262米,中间262米足足耗费了10年!

苏联濒临解体之际,哪还有闲工夫管这个“挖穿地球”计划,本来就赢了美国,也就没有继续钻下去的必要了,况且技术也不过关,越往下越难。

其实在1989年,就已经流传出了“地狱之井”的谣言,但都是在一些宗教刊物上,虽然一些教徒对此深信不疑,不过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一个奇幻故事。

1990年,“地狱之井”又加入了很多元素,一些基督教的媒体开始大力推广,但理性的吃瓜群众依旧不为所动,毕竟这太扯了。

真正让“地狱之井”流传到全球的时间点是在2002年,当时有人详细的编撰了这个故事,并且将一段“地狱之声”发给了广播节目《咫尺天涯》。

录音播出后,全球网友都纷纷热议,但事实的真相却是一场骗局,早在1989年,担任电台主持人的Rich Buhler就开始调查,最终他找到“地狱之井”的编撰者奥格伦达伦,奥格伦达伦很实在的承认了“地狱之井”是他编撰的。

至于2002年《咫尺天涯》播出的“地狱之声”,是有人将1972年电影《贵族之血》中的音频为基础,经过特殊加工合成后,这才得到了所谓的“地狱之声”,所以挖到地狱是彻头彻尾的谣言。

——END——

你听到过最智障的谣言是什么?

青岛下水道和德国油纸包。

某人的进口汽车坏了,配件需要从德国发货,友人戏谑道:不用买,你把后备箱打开仔细找,里面肯定有德国人之前储存的配件,还是用油纸包包好的,嘎嘎新,再找找,没准儿油纸包里还能跳出两个德国修车工。

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生火车脱轨事故,有网友“提醒”德国方面:在铁轨旁边挖一挖,应该能找到几个油纸包,里面有提前备好的零件和抢修人员,光亮如新。

凡此种种,“德国油纸包”成了一个网络热梗,而这个热梗的出处则是另外一个网络热梗“青岛下水道”。

第一次在网络上看到“青岛下水道”这个事情时还没有“德国油纸包”,当时网络传言:青岛城区之所以下大雨不积水,原因是德国一百年前在殖民青岛时期修建的下水道特别好。

当时看了相关帖子就有些半信半疑,半信是因为德国当年殖民青岛时确实大兴土木来着,他们是打算将青岛建立成一个“模范殖民地”。

德国起步晚,统一之后发现世界上的殖民地都被英法等国瓜分差不多了,为了抗衡英法,德国就想用殖民地的质量压倒英法的数量,采用建设性开发殖民地的思路,而不是英法那种破坏性开发和攫取的方法,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德国确实在青岛干了一些实事,这是历史。

半疑则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地理原因,了解青岛地貌的人都知道,青岛不仅三面环海,市区和周围是一个斜坡地形,从崂山到海面有上千米的落差,这种地形地貌,想让青岛城区积水可不容易。虽然不排除城区个别洼地也会积水,但在青岛大规模积水很难发生。

另一个则是历史原因,青岛的城区可不小,而德国人在青岛满打满算也就呆了十七年,如果一百年前德国造的下水道能满足这么大的青岛城区使用,那估计德国人在青岛啥也没干,光修下水道了,这恐怕不是殖民,这是援建下水道来了。

所以,说青岛城区不积水是因为德国殖民时造的下水道好,确实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青岛下水道”之后,紧接着就是“德国油纸包”:德国人撤离青岛一百年后,当年修的下水道需要更换配件,青岛当地部门联系当年修下水道的德国公司,按照对方指引在下水道需要更换配件的地方三米范围内找到了配件仓库,里面的配件都用油纸包包着,光亮如新。

其实,大多数人看到“德国油纸包”后都会明白,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读者体”谣言,太扯淡了,也太侮辱读者智商了。

只说一点,下水道是什么高精尖设备,都过去一百多年了,都二十一世纪了我国还造不了还需要进口?甚至还必须找到原厂才行,其他厂的配件还配不上?进口汽车也没这么娇贵吧。

但是,如此不合常理的谣言在网络上却非常有市场,这就让人感到好奇,所谓“青岛下水道”和“德国油纸包”是怎么火起来的呢?火到满网都是的?

所谓“青岛下水道”的神话最早可以上溯到1991年台湾省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这部电影里有一个过场戏,学校教官在卫生室里和女校医闲聊,台词如下:

我祖籍是青岛,青岛那个地方啊,它的建筑特别好,德国人建的,尤其是它的下水道,做得特别大,特别宽,你不管下多大雨,等这个雨停了,地面上绝对不会积水,不像台北这样子,下一阵雨就积水。

这段话主要以画外音出现,导演安排这段过场戏估计也没有太多想法,可能主要是为了反映一些逃台山东老兵的思乡之情。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段台词之后也在网络上被一些人拿来说事儿。

一般认为,颂扬“德国造青岛下水道”最早的文章应该出自2009年的《齐鲁晚报》,文章题目是《青岛德式下水道:一百年前的领先》,作者笔名是冬亥。

这篇文章从青岛出土了德国造排水管道这件事入手,谈到了一些德国造下水道的优点,比如造型和理念在当年都是很先进的。

这篇文章不论是从角度还是内容上看还是相对客观的,比如文章中着重提到了当年德国造下水道只能满足青岛老城区部分人使用,如今青岛已经是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当年的下水道已经没法满足青岛,我们又进行了大规模建设。

此外,该文还强调了当年德国人的设计理念和施工质量确实很好,但所有的下水道工程都是中国工人修建的,属于中国制造。

至于“德国油纸包”,这篇文章里并没有提及。

在这篇文章之前,表扬青岛德国下水道的文章肯定也有,但没有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力,这篇文章之后,关于“青岛下水道”的文章才逐渐多了起来。

2010年5月28日,《中国文化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福寿沟、紫禁城、青岛老城讲述了:老城不怕淹的故事》,作者是该报实习记者丁敏帅。

这篇文章在关于青岛老城下水道的段落里大量引用甚至直接照抄了《齐鲁晚报》上冬亥所写的《青岛德式下水道:一百年前的领先》。

这个实习记者丁敏帅可能觉得原文照抄同行实在有辱斯文,于是他自己又往文章里加了一个“佐证材料”,也就是著名的“德国油纸包”,他在原文中写的是“油布包”,而且还加了一个之后被广泛采用的形容词:光亮如新。

当然,这个所谓“德国油纸包”的故事也不一定是丁敏帅自己发明的,也有可能是他在网络上或现实中听来的,然后没经过调查就添油加醋写到了自己文章里。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末尾还写了青岛人对下水道井盖的称呼:古力盖,来源于德语:gully。

2010年6月,南都周刊发表了一篇《青岛古力:一百年前的远见,无法复制的德国经验》,从题目上看,这篇文章应该是参考了上面提到的《齐鲁晚报》和《中国文化报》两篇文章。

而在内容上,南都周刊这篇文章可谓煞费苦心,不仅客观陈述了一些事实,同时也塞进了一些有私货嫌疑的文字。

文章中引用了龙应台的一段话,大体意思是判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方法之一,就是看一看下完暴雨后街道会不会积水严重。

《南都周刊》不无感慨评价道:如果用龙应台的衡量标准,那么青岛在100年前就进入了先进行列。

PS:如果按照龙应台的标准,现在的德国应该属于发展中国家,韩国也是。

当然,从整体上看,你不能说《南都周刊》这篇文章就有问题,尤其是该文也没有采信那个滑稽到可笑的“德国油纸包”,但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带着一些“抬德贬中”味道,感觉青岛发展这么好全是德国人殖民十七年的功劳,这就带给很多读者一种“殖民有理”的感觉。

由于南方系媒体的巨大影响力,该篇文章被广泛转载,同时也被更多人洗稿,洗稿过程中又加入了所谓“德国油纸包”,然后“青岛下水道”和“德国油纸包”在网络上迅速蔓延开来。

在各种相关文章下面,充斥着一些如“希望全国被殖民”和“希望青岛永远当殖民地”的奇葩评论,让人不忍直视。

由于相关文章和帖子太多,从2010年和2011年开始,各种辟谣文章也开始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澄清事实的作用。

有相关专家也介绍了情况,青岛城区之所以很少积水的原因除了特殊的丘陵地形外,还和青岛大规模的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有关,而在青岛城区总计长度达三千公里的下水道里,所谓德国造下水道只剩下不到三公里,占比只有千分之一。

如果说青岛城区不积水是因为有不到三公里的德国造下水道,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本来随着辟谣文章不断出现,所谓“青岛下水道”和“德国油纸包”的传言已经式微,但随着2013年前后一波名人的旧谣重炒,传言又热闹起来。

在传播该谣言的名人里,有孙姓老演员,有郎姓财经专家,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万科王石。

要知道,王石不仅是名人,他还是一位房地产公司大佬,相对于演员和财经专家来,对于下水道和油纸包,他的身份显然更有说服力,于是“青岛下水道”和“德国油纸包”彻底成为网络热梗。王石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成了网友们调侃的对象。

说在最后,客观来讲,一百多年前,德国在地下管网建设上的理念和工艺确实是先进的,值得肯定,也值得借鉴学习,这是历史也是事实,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但是,如果不顾现实地形地貌的影响,把偌大青岛城区几千公里地下管网建设的功劳全送给德国侵略者,这显然是非常不客观甚至是带着恶意的谣言。

至于所谓“德国油纸包”,不过是在恶意的谣言前面加上了滑稽二字,让这个谣言变成了“恶意的、滑稽的、低智商的谣言”。

你听到过最智障的谣言是什么?

我听过最智障的就是日本“百年老店”。

在过去二三十年经常能听到各种关于日本工匠精神,百年老店,日本多么发达,社会福利等等,当时也是很羡慕日本人的生活,尤其在动漫的影响下,觉得日本哪里都好,怀着这份憧憬,我在09年大学毕业去了日本念书,只有真正在日本讨生活的人,才体会日本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刚到日本看什么都新鲜,尤其出国前听说过日本有很多百年老店,都是一代一代传承的手艺,代表了工匠精神,我所在学校在高田马场,东京都内比较繁华的地方,附近就有一家所谓百年老店,一个小餐馆,听人说这餐馆开了一百来年了,一直是一家人代代经营着。

怀着朝圣一般的心去了,地方不大,基本就一张桌子一个吧台,像图片这样,是的,你没看错,就是一张桌子一个吧台,不是这家餐馆这样,日本很多餐馆都这样,餐馆就一个人,东西摆放乱七八糟,我当时还觉得这是一种风格,后来才明白就是脏乱差,东西不贵,味道很一般,吃完我就怀疑就这手艺是怎么开这么多年的,开始吧觉着是自己口味有问题,中国人不爱吃正常,当地人应该很喜欢吧,后来日本朋友来吃也觉得味道一般。随着在日本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逐步了解后,才揭开这些“百年老店”和工匠精神的遮羞布。

日本在被美国按着头签完广场协议后,基本就不发展了,社会固化越来越严重,并且日本人骨子里特别守旧,很多百年老店的成因就是社会阶级固化,底层人基本没有改变社会等级的机会,比如你爸爸是开餐馆的,你最好的结局就是开餐馆,那你当医生,当法官行不行呢?也不是不行,很难,各种现实障碍,主要就是人脉,根本进不了圈子,并且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儿丢了,他们心疼,还记得灌篮高手的鱼住纯,毕业后必须要回家经营餐馆,当时觉得可惜,但在日本这才是最正确也是最好的结局

日本选择上大学的人不多,我这种在国内只能上三流大学的手,到日本考个一流大学研究生也不是太难,是我学习好吗?不是,是日本考试简单吗?也不是,是因为没人考,在日本愿意念大学的人不多,因为上了大学就得按照大学学历拿工资,念了专门学校就拿专门学历的工资,这是政府的规定,那多拿工资不好吗?好,问题是公司愿意用你,你学历越高意味着越不好找工作,我一哥们念到生物学博士,主要也是为了混签证,毕业想找工作根本找不到,然后在中国人搬家公司干搬家。

日本人博士毕业也好不到哪去,除非你家族有权势,能给你相应的博士工作,女孩都是高中毕业结婚,日常带孩子,打零工,男人做社畜,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白领都不如干电焊的,真的,干电焊的工资不低,工作好找,一技傍身,想换就换。

在日本早高峰的时候,经常有人在地铁自杀,几乎天天都有,每次一个人的死亡都会导致地铁晚点一两分钟,都是白领,每个日本电车站都有死过人,为什么他们一失业就活不下去,这个说起来更让人深思……

说白了日本社会病了,失去活力了,政治上都是政治家族,普通人选总统那是不可能的,财团控制社会经济,这两大势力最想维持现状,祖祖辈辈永远这样才好,表面上看是现代社会,骨子里人封建王朝,日本为什么一直还有世袭制的天皇,因为总统也都是世袭制,不过是各大政治家族轮流做,跟当年幕府时代本质上没差别,只是从乡长大乱斗变成喊口号投票,财团拿出钱选择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治家。

日本社会的固化是层层深入,跟印度种姓制度差不多,只是日本经济好,其实就是披着现代文明的封建社会,到处百年老店,什么手艺代代相传,也就那么回事,煮饭仙人煮的米饭跟电饭锅的差不多,寿司之王的寿司就是噱头,一种宣传手法,我眼中真实的日本是一片死气沉沉,年轻人在二十年前就开始选择躺平,这么一代一代躺下去,叫平成废宅,努力了也就那么回事,不努力也坏不到哪去,低欲望社会。跟中国这些年高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我小姨子是纯日本姑娘,来中国都觉得中国很好,很发达,打车可以滴滴,吃饭有可以在网上预订,买东西很方便,音乐电影随便看,吃西瓜都可以一年四季随便吃,你能想象一个正常日本中产家庭吃西瓜,一人只能吃一小条吗?吃丑橘一人吃一个[捂脸],开车也都是北斗星那种零点几排量的小车。

日本挺好,但没有想的那么好,中国有不足,但大部分都挺好,所以身在中国还是很幸福的,最后感谢祖国的富足强大。

你听到过最智障的谣言是什么?

(原创)1952年抗美援朝取得重大胜利,国内加紧生产,支援朝鲜。49年新中国成立,土改结束,农民分了田地,干劲十足,50年我家翻盖四间新草屋,全村无瓦房。父亲是何岗村农会组长,土改时权力很大,土改结束,社会安定了,父亲忙于种田,帮别人修房,盖房修灶,去开会也少了。

52年~53年,谣传美蒋特务,用灯闪一下,或是吹口烟,把人迷倒,割去男性生殖器,挖女的乳房,去做原子弹原料闹得人心皇皇,晚上也休息不好,白天怎么干活。我家有六间半屋,还有三间走廊廊兼厨房,隔壁顾迋政家,有三间屋,山墙和我家家打𠆤洞出入,晚上全村妇女住顾家,我家四间住男童,青壮年全部巡逻守卫,我家有两件冷兵器,父亲土改时发的红缨枪还未上交,解放前八路军从山东到汤池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我家吃饭歇脚,付饭钱,还送一把断尖的大刀。农具有威力的太多了,扬叉,两股的,武器解决了,我还未上学,也得放生拾粪,父亲又忙于治安管理了。闹腾几𠆤月,春暖了,要生产了,重点排查谣言源头,庐江舒城两县,是谣言重灾区,父亲发动各村民组小组长,三姐夫父亲就是黄大院庄小组长,地主都是黄院庄的,镇压的,外地工作的,剩下同姓的,也是贫下中农了。

从沈家山井村查出一𠆤传谣的,交区政府了。上级传达,谣言源头找到了,人的生殖器不能做原子弹原料。群众也相信政府辟谣。闹腾才结束了。2022年10月8日,淮南。

你听到过最智障的谣言是什么?

我同学告诉我,她们那里打雷下雨掉下一个龙,然后龙死了,她们村子的人就把龙给分了,大家一起吃了龙肉!很长时间我都特别相信!现在想想,也许不是谣言智障,说不定智障的是我![打脸]

你听到过最智障的谣言是什么?

公司里的人都说老总跟某女员工有染,有几天该女员工没上班,恰逢老总出差了,很多人便谣传老总带那个女员工私奔了……

可笑的是车间里传,办公室也开始传播。三天后老总回来,那个女员工还没上班,结果是人家有病请假了。

有没有染不知道,但是要说老总带她私奔了,这事用脚丫子想想也不可能。

老总五十多的人了,有家有业有儿女,从白手起家,到现在家财万贯,会为了一个也有家室的女的,舍弃老婆孩子家产事业而不顾去私奔?

莫不是脑子被驴踢了。私奔了还回不回来?回来了日子还过不过?儿大女大的还要不要脸面?走了公司咋办?

那个女的人家也有家有孩子。她一个三十多岁的妙龄少妇,跟一个五十多岁的人私奔?抛下老公不算,能舍得下孩子?多大的动力让她跟一个老头跑了?

除非她看上他的钱,那他私奔公司带不走,没钱了她跟他跑干什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