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诀》中的高手们不缺钱吧,为何为了一个宝藏都愿意豁出自己的生命和家人的性命?
连城诀中这些人泯灭人性弑师杀女,只为争夺金银财宝。他们中虽然很多家财万贯,但是宝藏的数量多到无法想象。而内心永不满足的欲望,也催使他们抛弃一切甚至自己和亲人的生命。
金庸先生,与梁羽生、古龙、温瑞安三人,并称为武侠小说四大宗师。他一生写下长篇、短篇小说,共计十多部。而这些小说中的大部分,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直到今天,电视荧幕上也不断出现根据这些小说翻拍的电视剧。
这些小说中大部分的故事内容,都是比较正能量的。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等都是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主题。然而这些小说中,却有一部例外。
这部小说,便是让人感到绝望的《连城诀》。连城诀的故事虽然只是以宝藏为核心,但是其中涉及的人性黑暗,却是入木三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钱不够花?连城诀中万震山等人家财万贯,为何还要用命去争宝藏!
连城诀
梁元帝和他的宝藏之谜公元548年到公元552年,当时的南朝梁国发生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侯景之乱”。北朝叛臣侯景投降梁国之后,带兵保卫梁武帝所在之地将其饿死,随后自立为帝。然而仅仅四年时光侯景被镇压,当时的梁朝皇族湘东王萧绎在江陵继承帝位,是为梁元帝。
梁元帝此人虽然饱读诗书,然而他却生性懦弱而且贪财好色。他总共就做了三年的皇帝,却在这三年期间搜刮了无数民脂民膏。梁元帝将这些不计其数的金银财宝,聚集在一起供自己享乐。一时间南梁政权,又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公元554年,梁元帝给西魏权臣宇文泰写信,要求按照旧图重新划定疆界,言辞又极为傲慢。宇文泰大为不满,命令常山公于谨、大将军杨忠、大将军宇文护等将领以5万兵马进攻陪都江陵。不久之后梁元帝兵败被杀,然而进入江陵的魏兵却在宫中找不到任何宝物。
梁元帝
当时的魏兵主帅于谨为了找到梁元帝的宝藏,抓捕了几千人进行拷问。然而得到的结果都一样,那就是不知道宝藏在何处。原来这梁元帝在兵败之前,命令忠心将士将宝藏埋藏在江陵周围某地。而且为了防止泄密,还将知道内情的人尽数杀死。
后来南北战乱不止,江陵城中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再也没有人知道,关于这梁元帝宝藏的蛛丝马迹。唯一知道内情的,就是当年负责埋葬宝藏将领的后人。然而时移世易,宝藏的秘密在几百年间不断的转换主人。到了连城诀故事发生的时候,它已经转换为一套连城剑法和一套口诉数字。
而知道这个宝藏秘密的,也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当时的天下第一高手~铁骨墨萼梅念笙。
梅念笙
隐藏在唐诗选集中的宝藏这宝藏的秘密,在几百年间不停的转换主人。不知道过了几百年,一位武林高手将宝藏的秘密转化为了一套武功。而这套武功,就是连城剑法。
当初这位知道宝藏秘密的人,将自己的剑法命名为连城剑法。而这套剑法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取自唐诗选集中的一首诗,因此也称为唐诗剑法。而这些其中有关宝藏的那个字,就用一个数字来替代。
比如连城剑法第一招,是来自于杜甫的春归。只要会连城剑法就可以知道从春归这首诗里面找。而数字则代表了,这首诗词里面的第几个字。而第一个数字是四,那么便是第一句‘苔径临江竹’,的第四个字是‘江’。
因此外人如果想要知道宝藏的所在地,那么必须有两个硬性条件。第一就是必须会连城剑法,第二就是必须知道数字口诀。光会连城剑法,这么多唐诗里面你也不知道哪个字。光知道口诀不会剑法,也不知道从哪一首唐诗里面去找。
因此想要找到梁元帝宝藏,这两个条件是缺一不可。而最终这个秘密,传承到了梅念笙的手中。
唐诗选集
为了宝藏泯灭人性弑师杀女梅念笙作为一代武林高手,虽然知道宝藏的秘密,却对这些宝藏没有丝毫的兴趣。然而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梅念笙的三个徒弟,却是一直惦记这宝藏的下落。
梅念笙的三个徒弟,分别是大徒弟五云手万震山,二徒弟陆地神龙言达平,三徒弟铁索横江戚长发。这梅念笙虽然是忠义之人,但是他的三个徒弟却都是品行不端。梅念笙也知道这三个徒弟心怀不轨,因此一直没有将数字口诀传授给三人,只是教导了他们连城剑法。
而这三个徒弟等待二十多年,师父却不将宝藏的秘密告诉他们。因此三人一合计,就打算弑师抢夺宝藏的秘密。然而三人虽然抢到记录宝藏秘密的唐诗选集,却没有一个人懂。后来老三戚长法暗中使用计谋,将唐诗选集偷走。
戚长发
之后二十多年,戚长发躲在一个村落里参悟唐诗选集。而万震山与言大平,则是满世界的找他。之后万震山大寿,就开始了连城诀中的故事。后来为了宝藏,戚长发再次装死逃走。而他的女儿戚芳,最终嫁给万圭却又被杀死。徒弟狄云,也是被陷害入狱。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三个心狠手辣的徒弟之外,还有知府凌退思也是为了宝藏不择手段。他用自己的女儿哄骗菊花剑客丁典,最终得不到宝藏的秘密就将女儿活埋。这样的徒弟和父亲,简直就是泯灭人性。
而最后这些觊觎宝藏的人,通通都死在了他们心爱的宝藏之中。也不枉他们抛弃这一切,甚至生命来寻找宝藏,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
万震山
为何他们抛弃一切追寻宝藏我们都知道梁元帝的宝藏,无非就是一些金银珠宝。只是这些金银珠宝的数量,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得到的。然而一般人因为没有钱,所以才想去寻找宝藏。但是万震山已经是荆州首富、凌退思更是知府大人,为何他们还要泯灭人性的去追寻这些宝藏呢。
表面上看他们似乎吃喝不愁,甚至于也不缺钱。但是在我看来,他们追寻宝藏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点:宝藏富可敌国
我们看连城诀中,梁元帝的宝藏是他搜刮南朝各地三年积累而成。而这其中金银珠宝更是不计其数,现在我们来做一个非常初步的估算。来看看这些宝藏的价值,到底有多恐怖。
根据原著描写,天宁寺的宝藏分为佛像和佛像之下的地宫。我们单看这尊佛像,它高三丈左右。而它通体由黄金打造,只是表面刷了一层木头似的漆让人看不出来。而这尊佛像保守估计也有好几千斤重。
你们能想象,这几千斤的东西全都是金子做的吗?古代重量一斤为十六两白银,这几千斤的大佛估计能值几百万两白银。我们还没有算佛像地宫下面,那些金柱子、金麒麟、以及数不完的珠宝。这些东西如果全部换算下来,估计得有几亿两。
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宝藏,简直是富可敌国。如果谁得到了宝藏,用一句搞笑的话来形容,那就是“我生十个败家子,他们十辈子也花不完。”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是也可以让我们大慨知道宝藏的数量无穷尽。
因此这样巨大数量的宝藏,即便是皇帝都会动心。更不用说万震山、凌退思这样的一般权贵之人,自然是不要命的去抢夺了。
纯金大佛
第二点:人的欲望无穷无尽
其实人类自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注定了欲望是无休止的。我们刚开始茹毛饮血,后来学会用火烧烤食物可以让食物变得容易咀嚼。后来为了食物变得美味,又找到了各种调味品,还有各种烹饪手法。而这仅仅是,为了我们吃得更精致一些。
同样的在武侠世界中,比如笑傲江湖中的左冷禅。他刚开始或许只是想振兴嵩山派,后来他做到了又想到五岳盟主。再后来他做到了,又想五岳并派只有自己一个掌门。这就好比方证大师所说,当他做到了之后就像歼灭魔教而后踏平武当少林。最后做够了武林盟主,又想做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皇帝梦。
因此连城诀中万震山这些人,虽然已经有了金钱、地位、权力。但是他们心中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而宝藏只是成为了,满足他们心中无尽欲望的一个替代品。或许他们有一天得到了宝藏,暂时性的满足了自己。但是他们那个时候,内心又会衍生出更大的欲望。
因此人类心中无尽的欲望,是催使他们抛弃一切的原动力。
花铁干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看出,连城诀中凌退思、戚长发这些人,虽然已经拥有了很多东西,但是他们始终无法满足自己。而他们内心中无尽的欲望,让他们泯灭人性弑师杀女。最终这些丧失人性的人,也最终被自己内心中的黑暗杀死。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不知道各位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连城诀》中的高手们不缺钱吧,为何为了一个宝藏都愿意豁出自己的生命和家人的性命?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缺钱和巨富,还是有很大区别。
我们可以看到,连城诀中最富裕的应该就是万震山,他是荆州城的富户,有很大的宅院。
万震山自己原配去世以后,有侍妾照顾,生活安逸。
而万圭也是一个大少爷的形象,后来戚芳做了少奶奶以后也是比较富裕。
但是,这些富裕均只是普通老百姓的标准。
虽然万震山私下肯定做了很多杀人霸产的坏事,但也只是普通地主的水平,谈不上大富大贵。
从戚芳和空心菜的首饰衣着来看,甚至有些土气,也就是小地方地主的老婆和孩子而已。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万震山毕竟不是黑道的土匪,他表面上是白道的人物,正经的地主。
所以,他即便暗中做了很多坏事夺人财产,却也不敢正大光明去做,还要防止穿帮。
这样一来,万震山也就束手束脚,不可能抢到太多财富了。
而连城诀的宝藏是什么概念?
是当年国王国库里面财富,是国家的财富。
后来我们分析,仅仅天宁寺那个大金佛,至少就有数万斤(注意不是两)黄金制作而成。保守估计这些黄金相当于数百万两白银!
这还不算,大金佛里面无数的珠宝,价值比黄金还要高得多。
估计这笔财富至少有数千万两白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几百两白银就能买一个美貌女子为妾,吃一桌酒席也就几两银子,买一座全国顶级的豪宅,也不过几万两银子而已。
那么,有了这笔财富,不用说自己这代可以天天骄奢淫逸,享乐不尽,子孙后代也可以如此。
大家要知道,满清时代中期,国家一年财政收入也就四千万两,这可以是一个几亿人的大国。
也就是说,你得到的财富相当于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恐怕真的十代八代挥霍也用不完的。
就像上面说的那样,如果你喜欢美女,可以轻松买100个甚至1000个美女作为小妾,极大的艳福。
如果你喜欢美食,可以天天吃满汉全席,聘请全国最有名的厨师,采购天下最顶尖的食材。
如果你喜欢豪宅,可以在全国各地购买风景美丽,建筑漂亮的各种别墅。
如果你喜欢权势,有这么多钱,可以轻松买个大官做,也可以买到很高的爵位,让别人见到你都望而生畏。
你有任何嗜好,比如收集名马,收集游船,收集各种奇珍异兽,都可以轻而易举办到。
比如以前菲律宾总统夫人,有几千双高档鞋子,因为她喜欢鞋子;
再比如沙特国王的厕所都是黄金的,因为他喜欢黄金;
还有卡扎菲身边是清一色的处女保镖,因为他喜欢美女。
总之,对于欲望很强的人来说,得到这笔财富就得到了一切,可以满足自己极大的欲望。
而连城诀中的人,大部分是只顾自己欲望,不顾一切甚至亲生骨肉的坏人。
他们为了宝藏自然什么都能做,并不稀奇。
《连城诀》中的高手们不缺钱吧,为何为了一个宝藏都愿意豁出自己的生命和家人的性命?
总体而言,八个字可以概括: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首先,《连城诀》是金庸武侠作品中,写人性,尤其是写人性恶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古人尤其尊师重道,而《连城诀》一开始就写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三个徒弟:万震山、言达平、戚长发欺师灭祖,一起围攻梅念笙。这仅仅只是拉开了一个人性大审判的序幕。
其次,不光《连城诀》里的高手们对宝藏趋之若鹜,就是一般三脚猫普通的货色,乃至市井小民,都争先恐后,梦想着发财。其中尤以荆州知府凌退思最为突出,按照道理讲,他是个官员,又是四五品的知府,应该不缺钱。但是他也贪,比谁都要更贪。为了宝藏,可谓煞费苦心。
第三,《连城诀》里的高手一般也缺钱。就拿三兄弟来说,言达平半生潦倒,戚长发要去给万震山祝寿,只好卖耕牛来给女儿徒弟做新衣服。平时粗茶淡饭,日子过得很清苦。只有万震山家境宽裕。可是人性的贪婪,和自身有钱没有钱不相干,万震山也同样贪婪的让人发指。
《连城诀》把人性写得让人绝望。不过毕竟还是有好人存在的。和《雪山飞狐》里的胡一刀一样,在宝藏面前,《连城诀》里的狄云同样经受住了考验。
《连城诀》中的高手们不缺钱吧,为何为了一个宝藏都愿意豁出自己的生命和家人的性命?
如果看过另一本玄幻小说《雪中悍刀行》你就会明白,江湖人士并不只是鲜衣怒马富可敌城,更多的其实是穷困潦倒衣衫褴褛。
一个普通的底层江湖人,想要闯荡江湖,却连一把剑都买不起,只好自己做了一把木剑挂在腰间,而这样的江湖人其实才是大多数江湖儿女的缩影。
所以普通江湖人对财富才如此渴望。
而一些所谓的上等江湖人,为了保持住自己的身份、威望、面子,都需要大把的银两撒出去,他们自然希望财富越多越好。
一些官府中人热衷《连城诀》中的宝藏,其目的又有不同。
须知《连城诀》中的宝藏乃一代帝王所留,数量自然是非同小可。官员达到一定位置是会有野心的,如果有了这笔财富,就是逐鹿天下又有何难?
《连城诀》中的高手们不缺钱吧,为何为了一个宝藏都愿意豁出自己的生命和家人的性命?
不缺钱跟巨富,那可不是一个概念!
至少我们需要搞明白一个问题,《连城诀》中天宁寺的宝藏究竟有多少?在小说的结尾,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1、天宁寺正殿的佛像,除了外包泥塑之外,里面全部是黄金打造,佛像高约三丈,重达五六万斤。
2、佛像的肚子是空的,里面装满了各类金银珠宝,珍珠、宝石、金器、翡翠等等,填满了整个佛像的肚子。
考虑到旧时一斤等于16两,仅金佛一项的黄金储备就高达80到100万两左右,再考虑到古时喜欢用十两银子去兑换一两黄金,那这尊金佛最高可以兑换上千万两白银。
至于肚子里的珍珠宝石等珠宝,每样珠宝恐怕都得用N倍以上重量的白银来兑换,佛肚子里少说也有上万斤各类珠宝,能换算成多少白银?大家自己去想吧!
甭管是武侠小说当中的古代,还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古代,有多少人在他的一生当中攒足了上千万两白银?达到这个标准的古代富豪,其实屈指可数!
要知道,这可是南北朝时期,梁朝在亡国之前所留下的秘密宝藏,换言之,天宁寺存放的并不是个人的宝藏,而是一个王朝的国库,试问又有哪个地方富豪能够比拟的了?
荆州的万震山家族?不否认他们是荆州知名的一方地主,但撑死也只有万贯家财,跟天宁寺的宝藏去比,完全是不值得一提!
师弟言达平只是一个地方游侠,戚长发更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农民,几间草房和耕牛都成了家族最核心的家产,试问他们几个,哪个人不会对宝藏动心?
至于身份更高的凌退思,也只是一个四品级别的知府大人,挂着龙沙帮帮主的大名,可这个帮会早就要血刀老祖给灭了。至于所谓的高高在上的知府老爷的身份,管辖的也只不过是荆州一地,拿的也只是可怜的四品官员的俸禄,跟富可敌国的天宁寺宝藏去比,谁轻谁重?
正是因为如此,这些曾经高喊着侠义正道的所谓正面人物,才会在宝藏面前露出狰狞的嘴脸,最终上演一出血淋淋的内讧和仇杀!
三个徒弟为了争夺宝藏,先联手杀死自己的师傅,随后又展开了长达20年之久的血腥残杀。
为了宝藏,老婆可以杀(万圭杀戚芳),同样也是为了宝藏,亲生女儿也可以就地活埋(凌退思)。
最后时刻的血腥争斗,众多高呼着正义的江湖好汉面对眼前的珠宝,理智、良心与侠义,通通都被甩到了脑后!
《连城诀》也许不是金庸作品中最出色的一个,但它却是最现实的一部,在利益纠葛面前,人性的丑恶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其实说来说去,或许一句话就够了:没人嫌钱少!
《连城诀》中的高手们不缺钱吧,为何为了一个宝藏都愿意豁出自己的生命和家人的性命?
有谁会嫌钱扎手,财富自然是多多益善,钱确实不能买到一切,但是能买到很多东西,这就够了。
马云,王健林够富了吧,在咱们常人看来就是几天不工作也没事,可在他们看来,不赚钱就等于赔钱,赚钱对他们来说是常态,不赚钱是浪费生命。
对富人来说钱或许就是个数字了,但对穷人来说,钱作用绝对很大,不存在够这个说法,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而且武林高手也不是都有钱丐帮的就没钱,叫花子没有钱,吃饭就靠讨,就算他们侥幸得到点钱,也绝不会去买吃的,在他们看来那有违丐帮中人的本分。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过这种风餐露宿的生活,比如彭长老,他是净衣派的人,为了牟取荣华富贵从而过上好生活,他替杨康效力,甘当金人的走狗。
因为有了钱,他才能肆无忌惮的享乐,玩女人,他本来也是个好色之徒。
没钱的话他穿的破,吃的差,还没办法去烟花之地找乐子。
就彭长老那种脾气,他能忍得了吗,似这等沉迷享受的人,在丐帮里恐怕还不少。
武林高手也得吃饭,看病,他们照样需要钱,有发达的机会肯定不会放过萧峰是叫花子的头,自然没什么钱,他想喝酒又囊中羞涩的时候就去官府偷点库银。
萧峰把阿紫打成重伤后,一路跑到长白山,中途为了给阿紫续命,萧峰买了许多野生人参,后来没钱了萧峰干脆去抢,有钱谁也不会去抢。
令狐冲带着一群尼姑再江湖上游荡,没钱的时候不是想着去自力更生,而是去抢为富不仁的富户。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萧峰和令狐冲这样的大侠为了填肚子还去偷抢呢,寻常人更不必说了。
不过也有能控制住的,这种人要么胆小,要么是比较正,其实胆小了也没什么不好,活的踏实,狄云就是比较正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