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咬住大象的鼻子,大象发怒了,两相争斗结果会如何?
大象一怒,浮尸遍野。
至少在陆地上是这么个情况,而鳄鱼咬大象鼻子,也正是应了那句俗语“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当然,在人类视野的记录下,鳄鱼去攻击大象,也时常发生过很多次,两相争斗之下,有次的结果是大象竟然死了。
简单了解下尼罗鳄的战斗力尼罗鳄平均体长4米,成年后体重约600公斤,虽然是水陆两栖动物,在陆地上最大奔跑速度可高达30英里/小时,但耐力较差,只能短距离奔跑,这就要说到鳄鱼的身体构造了,鳄鱼为爬行动物,四肢先横向生长,后向下生长,这样的构造就注定了鳄鱼非但跑不快,而且也不适合长时间奔跑,所以鳄鱼跟纯正的陆地生物没法比。
此外,尼罗鳄的热量相当宝贵,它们不适合频繁出手,通常出手5分钟就会感到力疲,所以尼罗鳄属于机会主义者,它们能在水中潜伏几天甚至数周,就为了等待合适的狩猎机会。
在狩猎过程中,尼罗鳄会潜伏在河流中,等陆地生物来河边喝水,常见的捕猎对象有角马、羚羊、斑马等等。
尼罗鳄的咬合力是老虎的5倍,高达22000N(5000磅),当猎物在河边喝水时,尼罗鳄会悄无声息的靠近,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从水中发动袭击,依靠几十颗锋利的牙齿,以及强大的咬合力,一般的猎物根本无法逃出“魔口”。
尼罗鳄咬住猎物后,会先将猎物拖入水中,能简单溺死最好,如果猎物挣扎的很厉害,尼罗鳄就会借助水的浮力,不断施展“死亡翻滚”,因为尼罗鳄不像老虎狮子一样,没有可控制的利爪可以帮助它们撕裂猎物,所以尼罗鳄就需要用“死亡翻滚”将猎物给撕裂成一块块,然后吞入腹中。
举个例子,小时候身上没有刀具,想吃火腿肠的时候就喜欢两只手拧住两端,接着朝反方向转动,火腿肠中间就会被不断绞碎,不需要几圈,火腿肠就能一分为二。
简单了解下非洲象的战力非洲象体长5-7.5米,肩高3~4米,体重3~8吨,属于群居生物,不仅拥有超强的攻击力,还具备如钢筋铁骨般的防御力。
虽然非洲象奔跑速度很慢,平常也就在25公里/小时左右,但非洲象的吨位很重,强大的冲击力也足以“冲死”对手,据科学实验,非洲象的冲击力就跟一辆60公里/小时的越野车撞过来一样。
此外,别以为大象蠢萌的象鼻只是吃东西喝水的工具,这同样也是它的攻击武器,非洲象鼻子长度为1.5米~3米,由近4万块富有弹性的小肌肉组成,约15万条肌肉束所构成,象鼻的力量超乎想象,它可以卷起2吨的重物,可以掀翻5吨的小货车,光用象鼻抽打猎物的力量,足以是东北虎掌拍的10倍,称之为“死亡抽打”也不为过。
还有坚硬的象牙,非洲象的象牙长度为1.5~2米,可以轻易刺穿目标,特别容易忽视的大象的群居性,它们十分团结。
当大象受到威胁时,它们可以发出次声波来求救,通常能传达的范围是4~10公里,当然也可以跺脚,大象的象蹄收到微弱信息后,会被脸上的扩音脂肪扩大效果,它们通常能接收到20~30公里之外的求救信息。
虽然成年公象是独居,但其他象群也会来帮忙,2015年,一群狮子正在围猎一只小象,一头公象知道后直接冲进狮群,这头成年公象先是用象鼻把狮王卷起来,接着用象牙直接刺穿狮王的身躯,狮王当场死亡,参与围猎的四头母狮负伤而逃。
大象之威,可想而知。
关键大象不仅团结,还很记仇,在肯尼亚就发生过这样的事,一群犀牛在欺负一只小象,当时象妈妈势单力薄,废了好大劲才顺利带走小象,之后象妈妈联合其他族群的大象,直接回过头将这头犀牛杀死。
而且非洲公象还有“buff”加成,每当公象进入发情期后,体内的荷尔蒙激素可以飙升到平常的60倍,暴躁的非洲公象攻击力更高更猛,透露出一股狂躁的霸者气息。
除了强大的攻击力之外,大象的外皮厚度+脂肪层厚度足足可以达到6厘米,就算狮子的利爪和尖牙也不行,在非洲草原上,大象立于先天不败之地。
尼罗鳄咬住非洲象的鼻子,后果会怎样?咱们情景模拟下,当一头非洲象在河边用象鼻喝水时,尼罗鳄突然冲出来一口咬住非洲象的象鼻,接着尼罗鳄拼命想把大象拖入水中,让其窒息而亡,接着大快朵颐。
但事与愿违的是,600公斤的尼罗鳄,根本无法将3~8吨的非洲象拖入水中,双方一开始互相僵持,当非洲象的象鼻被咬住后,在疼痛的作用下,非洲象会本能的疯狂后退,所以尼罗鳄会被非洲象从水中“钓”起来。
到了陆地上,尼罗鳄出于本能,会施展“死亡翻滚”,但在绝对力量的差异下,尼罗鳄对非洲象的“死亡翻滚”是无效的,而且要知道的是,尼罗鳄在水中施展“死亡翻滚”,可以借助水的浮力,提高“死亡翻滚”的威力,但陆地上,尼罗鳄对非洲象毫无威胁可言。
到了陆地上之后,尼罗鳄在非洲象面前就是“待宰的羔羊”,无论非洲象用“冲击”还是“突刺”,又或者直接用脚踩在尼罗鳄身上,都是致命伤害。
虽然鳄鱼的牙齿很锋利,但它们的牙齿并非像老虎、狮子那种可以撕裂皮肤肉质的利牙,况且即便老虎狮子的牙齿都没法将非洲象制服,所以鳄鱼的牙齿对非洲象一点用都没有,只有被挨打的份。
如果鳄鱼咬的是小象的象鼻,那么在尼罗鳄纲咬中时,它的身体就会被母象的脚给踩扁。
事实也是如此,在非洲赞比亚的南卢旺瓜河国家公园,一头母象和一头小象到河边解渴,谁曾想一只鳄鱼突然窜出来,接着鳄鱼就张开血盆大口,咬中了母象的鼻子。
母象吃痛,刚开始没反应过来,被鳄鱼拉的跪倒在地上,当母象反应过来后,它愤怒的往陆地上撤,巨大的力量直接把鳄鱼从水中给“吊”了起来。
鳄鱼在地上被拖行了几米后,旁边的小象直接用身体压在鳄鱼身上,鳄鱼顶不住小象的重压,迅速松口后逃入水中,反观象妈妈的鼻子并没有被咬断,还跟往常一样灵活。
另一个案例发生在南非萨比金沙禁猎区,一头成年非洲公象在河中洗澡,一头尼罗鳄想不开,对着象鼻就是一口,非洲象愤怒的把尼罗鳄给吊起来,接着用象鼻不断甩来甩去,顺便用脚不断踹,鳄鱼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虽然最后松了口,据工作人员分析,这条鳄鱼基本活不久,反观非洲象的鼻子只是轻微出血,此外并无大碍。
所以在绝对力量面前,鳄鱼咬住大象鼻子,下场只能是被狂扁一顿,但凡逃的慢一点,后果只能是死亡。
至于本文开头说“大象死了”的案例,是因为鳄鱼攻击了一头老年且受过重创的大象,这头大象本就时日无多,被鳄鱼攻击后也不幸死亡,但在死亡前,大象用身体死死压住鳄鱼,最后鳄鱼被大象活活压死了。
——END——
鳄鱼咬住大象的鼻子,大象发怒了,两相争斗结果会如何?
都听说过人心不足蛇吞象吧。蛇和鳄鱼同属爬行动物门,作为比哺乳动物低一等的生物,它们的大脑小的可怜。一切行为习惯几乎都是在本能的驱使下发动的,才有了咬大象鼻子的事件发生。要知道别说是成年大象,就是几岁的小象也不是鳄鱼可以搞定,吨位摆在那里。而鳄鱼除了咬合是没有撕咬、咀嚼能力的,因此它根本搞不定大象,除非它可以把大象拖入水中淹死,否则厚实的象皮,根本不是它能对付的了的。
然而在捕猎本能的驱使下,它压根不会去区分在水边造成搅动的是大象还是斑马,又或者是牛羚,只会本能的潜伏上去咬住。其结果自然不会太美妙,咬的小象母象还可能全身而退,不幸咬到了成年公象的鼻子……下场大多不是被象牙戳死,就是被甩到岸上踩死,少有能逃脱的。
另外其实大象是非常记仇的,它们不会一朝被蛇“鱼”咬,十年不下河,反而可能故意去找晒太阳的鳄鱼麻烦。咬了一头大象的代价很可能是整个群落终生被大象骚扰,就是重达一吨的大鳄鱼在大象面前也不过是一只大一点儿的蛤蟆而已。一脚踩不死,那就踩两脚,总之输的不会是大象。
鳄鱼咬住大象的鼻子,大象发怒了,两相争斗结果会如何?
结果就是鳄鱼被小象坐出了内伤都不需要大象出手,这点不需要猜,在现实的动物世界中有这样的真实案例,而且每次都是鳄鱼受挫,甚至死亡。别看大象是吃草的,鳄鱼是吃肉的,在绝对吨位面前,大象最多受点皮外伤。
非洲赞比亚的南卢旺瓜河国家公园在非洲的动物世界纪录片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鳄鱼和大象的身影,作为两位老邻居,大象是不可能主动去惹怒鳄鱼的,毕竟对于大象来说是草比“鳄鱼肉”香,没事单纯欺负鳄鱼也浪费体力。一般情况下都是鳄鱼觊觎小象,或者错把喝水的大象当食物。
在非洲赞比亚的南卢旺瓜河国家公园,母象和小象来到河边解渴,没成想这里是鳄鱼的领地。一只鳄鱼潜伏在下面,不知道是饿晕了,老眼昏花,还是把大象的鼻子当成了牛、羊腿,斑马腿,猛地扑起,张嘴就是一口咬住。面对鳄鱼突然发起了凶猛的攻击,大象妈妈来不及反应,先是被鳄鱼拽住鼻子顺势往下一带,跪倒在地,紧接着疼痛让大象非常惊恐本能地立刻向岸上后撤。
然而鳄鱼的咬合力也不俗,要不容易要到一口肉哪有松嘴的道理,于是就被大象硬生生地像吊车一样提了起来,在陆地上拖行了好几米远。此时,小象也反应了过来,看着妈妈被欺负,赶紧向鳄鱼扑去,鳄鱼被小象利用身体重量不断按在地上摩擦之后,只能松口快速离去,看样子伤的不轻。反观得救的象妈妈的鼻子并未被咬断,还可以灵活扭动,应该问题不大。
南非萨比金沙禁猎区另一个案例发生在南非萨比金沙禁猎区,天气炎热,一头刚刚成年的公象正在水中泡澡,一只鳄鱼在水下看到了扭动的“肉”,上去就是一口。大象用鼻子吊起这只鳄鱼4米长的身躯。公象眼看这条鳄鱼被“举高高”了,还不松口,便抬起前脚一顿猛踹,又用象鼻一顿“风火轮”,像一个玩偶一样被甩来甩去,晕头转向,再加上身体承受不住一下一下地重击,最终松了口。
尽管大象的鼻子出了很多血,受了一点伤,同样鼻子也没有断。据禁猎区的员工分析说它应该可以康复,但鳄鱼就没那么好运了,受了很严重的内伤,估计性命难保。
数据对比鳄鱼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性格凶猛,冷血无情,属肉食动物。在非洲,最大的鳄鱼是尼罗鳄,成年雄性体重能达到1吨,长度达到5米。鳄鱼之最、爬行动物之最——湾鳄(咸水鳄),还可以远渡重洋,咬合力与大白鲨相差无几,1.8吨重,体长能达到7米。非洲尼罗鳄虽然差一些,但它的表皮厚实、坚硬且有凸起的骨刺。在水中水域中称得上霸主,只要不被弄上岸,和河马都能斗上一斗。
大象不用说,作为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在暴力上具有力量大、体重大,除此之外还有高度的社交与智商等特点。两颗长长的象牙,可以很好的进行攻击和防御。
亚洲象肩高通常可达2-3.5米,体重约2000-7500千克;非洲象肩高3-4米,体重约3000-8000千克。大象是群居动物,经常是多头大象集体活动,如果集体中任何一头象受到攻击,其他象很快就能给予帮助,所以团体的大象力量是很可怕的。别看大象平时很友善温和,但当小象受到攻击时,它的妈妈发怒起来攻击力是极强的。
战斗力对比鳄鱼的颚并不能咀嚼撕咬食物,通常打头阵的鳄鱼死死咬住食物,其他鳄鱼会群起进行撕咬,拆解猎物。单独的情况下,鳄鱼先咬住猎物,然后使用“死亡翻滚”必杀技来对付对手。
不过,面对体力与体重更大的大象,鳄鱼会被“反转”,自己根本滚不起来。鳄鱼只有在水中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所以被称为“水中霸主”,它需要借助水的浮力和溺亡这招儿来制服对手。但鳄鱼想要把大象拽进河里溺死也不可能,因为体重悬殊太大。一旦被大象拖到陆地上,就像一根儿浮萍一样,命运只能随风摇摆了。
鳄鱼能对上大象,只能说鳄鱼脑子有点不太好,选错了攻击对象,只能是自讨苦吃,结局肯定是以失败告终,也许还会得不偿失,给自己搞个内伤。这就叫自不量力,想以小搏大,必败无疑。
总结不论从真实记录还是从数据对比来看,鳄鱼都没有赢过大象的可能,实力显然是逊色于大象的,尤其在大象被攻击发怒的情况下,更是恐怖!如果鳄鱼早点松口可能还能逃过一劫,如果不松口,结果只有一个!
鳄鱼咬住大象的鼻子,大象发怒了,两相争斗结果会如何?
结果如何?当然是以鳄鱼的失败告终。事情发生在南非萨比金沙禁猎区,当时鳄鱼可能是饿坏了,以至于有些不自量力去攻击大象。要知道成年非洲雄象高于3.5米,最高更可达4.1米。体重约为4至5吨,最重记录有10吨。而成年尼罗鳄体长在2-6米,体重不过225-1000kg。根本没有可比性,鳄鱼任何引以为傲的捕猎技巧和手段,在强大的非洲象面前用不出来了。
体型上的悬殊导致鳄鱼的杀手锏---死亡翻滚,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因为鳄鱼被大象拖出水面吊在空中,没有借力点,唯一让大象吃痛的就是鳄鱼强大的咬合力。
大象把鳄鱼拖行了大概4米远,身边小象不断的用身体砸着鳄鱼,最终鳄鱼只能放弃攻击。
如果你以为这就结束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大象是非常记仇的动物,举几个例子:1、在肯尼亚的阿伯丁国家公园 ,一只犀牛进犯了一只小象。很快,被该群体的别的大象杀死!
2、2002年,在尼泊尔的一个村庄,一头大象被村民用石头杀死。之后,象群血洗了该村,13个村民因此丢了性命。
3、曾经有一位猎人杀掉一只大象,没想到十三年后那只大象的朋友居然会回来撞死猎人!
大象是社会动物,象群内的成员之间的感情是十分亲密的,即使只是伤害了它们的亲人,大象也会一向耿耿于怀。一旦抓住机会就会施行报复,哪怕已过去了十几年。
鳄鱼咬住大象的鼻子,大象发怒了,两相争斗结果会如何?
视频中,一条鳄鱼误把大象的鼻子当作鱼类,本想靠绝招“死亡翻滚”制服的,可没想到被大象用鼻子搅得天昏地暗。最终鳄鱼被大象强行拖上岸,奉上一招“泰山压顶”,鳄鱼就身负重伤,败下阵来,随即落荒而逃。
在非洲,有很多关于鳄鱼和大象战斗的案例,两败俱伤的局面下,鳄鱼始终占据下风不说,今后还可能面对象群的疯狂报复。
一、让我们来看看它们战斗的一些经典案例。1.鳄鱼咬住大象鼻子,小象英勇救妈妈的场面,曾感动了千万人
2015年5月11日,在非洲赞比亚东部南卢旺瓜国家公园内,两头非洲象来到水洼边喝水,这本是平常无奇的操作,没想到有一只饥饿无比的尼罗鳄埋伏于水中,伺机而动。来自瑞士克洛滕的游客马丁·奈菲勒有幸拍下了全过程。
只见大象妈妈在喝水时,鳄鱼突然冒出来,趁其不备,死死咬住了大象鼻子,鳄鱼本想施展“死亡翻滚”绝技的,可大象鼻子可不是善茬,只见大象拼命的甩着自己的鼻子,鳄鱼当时就懵了,感情遇到对手了。
鳄鱼只有逞一时之勇,到嘴的食物是绝不轻易放弃的,它仍然死死地咬住大象鼻子,仍由大象甩来甩去。旁边的小象着急坏了,一直在大象身边走来走去,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时,大象聪明的脑子疯狂转动,既然在水里对你没办法,那我就把你拖上岸,已经快被晃晕的鳄鱼,被大象忍痛拖上岸几米远。
一旁的小象瞬间明白了妈妈的用意,只见它用瘦弱的身体频繁地向鳄鱼施展绝招“泰山压顶”。
前一下,鳄鱼觉得自己不能失了面子,仍咬住大象的鼻子不放,可小象一次比一次用力,鳄鱼只感觉五脏六腑就快被炸裂了,终于败下阵来,松开了口。终于,大象摆脱了鳄鱼的利嘴。
整个过程中,鳄鱼除了嘴巴咬住大象鼻子外,脑袋处于懵圈状态,身体处于死鱼状态,面对大象,几乎无招架之力。
解脱的大象本想再给鳄鱼一脚的,可鳄鱼连忙说道:“象哥,失敬失敬,是在下鲁莽了。”“我还以为你宝贵的鼻子是某种鱼类呢!”还没等大象反应,一眨眼功夫,鳄鱼就一溜烟地逃进了水里,面对过小象的撞击,这条鳄鱼估计凶多吉少。
拍下全过程的马丁·奈菲勒不由地感叹道,大象果然是灵性和温情的动物,小象英勇救母的行为足以感动大家,要知道,此时的小象和鳄鱼差不多大,却义无反顾地扑上去救妈妈,放在人类,估计也无法做到,此情此情让人动容。
2、大象疑似被鳄鱼撕咬成重伤,反观鳄鱼也被大象压扁,两者同归于尽2019年10月18日,同样是在赞比亚,不过这次是南部的卢安瓜公园,一只鳄鱼和一头大象死在了一起,生前疑似有过一场殊死搏斗。专家认为,鳄鱼咬到了大象的致命伤,大象反击,用身体把鳄鱼压死了。
事发之时,公园的管理员并没有及时发现,是后来一名导游发现这一幕,只见鳄鱼的脚和尾巴从大象的身体下端伸出来,大象的头部也被秃鹫、鬣狗等食腐动物吃掉了部分。
后来分析,这可能是一场大象复仇记,可能之前大象的种群被该区域的鳄鱼袭击过,至此,这流域的鳄鱼就和大象结下了梁子。有一天,大象跑到河里肆意践踏,把鳄鱼搅得不得安宁。
毕竟鳄鱼不是吃素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对大象展开了反击,很多大象在水里被鳄鱼袭击后,都放弃上岸了,鳄鱼也及时松口,没有追上来,毕竟大象在水里使不上力,鳄鱼也深知,自己在岸上不是大象的对手。
没想到,有一只年轻的鳄鱼,性子比较野,它在大象上岸时,趁其不备,可能扑上去咬住了大象的眼睛、咽喉等脆弱部位,大象虽奋力爬上了岸,可脑瓜子嗡嗡地,疼得不行,在短暂思考后,只能选择用身体把鳄鱼死死的压在身下。
这一压,把鳄鱼压扁了,命也没了,这一压,大象脑袋非常疼,没来得及治疗,自己也没爬起来,和鳄鱼同归于尽了。
后来,鳄鱼研究联盟的联合创始人玛丽莎·特勒兹在采访中,告诉《生活科学》的记者,从现场痕迹来看,鳄鱼保护家园的情况是基本吻合的,毕竟,动物的领地意识都非常强,当面对生死关头时,总能激发出120%的勇敢,不畏前行。
二、鳄鱼和大象01、鳄鱼
鳄鱼是水中霸主,以常攻击大象的尼罗鳄为例,身长最长可达6米,平均也在3.7米左右,是体重在225~1000公斤的水中猛兽。总数为64~68颗的颌齿,咬合力最高达到了恐怖的2500磅,配上一条强有力的尾巴,羚羊、水牛见了直颤抖,连草原之王狮子都想去招惹一番。
不过尼罗鳄的天敌也不少,面对大象、美洲狮、公牛鲨、河马时,也常常吃瘪逃走,尤其是河马,和尼罗鳄是死敌,一生都在互相伤害。
一般情况下,尼罗鳄是不敢攻击大象的,除非它休眠刚醒过来,饥饿难耐,加上它是重度的远视眼,近距离的东西看不清,误把大象鼻子当做鱼尾巴咬了。
其实,尼罗鳄并不是最强的鳄鱼,湾鳄才是鳄鱼界的扛把子,湾鳄最长可达7米,平均也在3~5米长,成年的湾鳄,体重可超过1600公斤。咬合力最大时是尼罗鳄的1.68倍,达到了恐怖的4200磅,要知道,狮子最大咬合力才1000磅。
02、大象
大象是陆地上体型最庞大的生物,群居生活,集体活动,是素食主义者。以非洲象为例,体长6~7.5米,最长可达11米(加上鼻子和尾巴),肩高4~4.5米,体重在5~7.5吨之间。虽然没有惊人的咬合力,但它的特长足以让其它动物退避三舍。
首先是它多功能的象鼻,足足有1.5~3米长,这根约10万块肌肉组成的鼻子,除了日常进食使用外,还是它常用的攻击武器。大象的鼻子可以轻易折断一棵树,可以瞬间卷起几百公斤的物品,发怒时,连小货车都能撬个四脚朝天。
它的象牙也是攻击利器,最长长达3.5米,可轻而易举捅穿小汽车车身,遭到动物攻击或挡路时,象牙是主攻,鼻子是助攻,把斑马、水牛、鳄鱼等皮厚的动物都能捅出一个大口子。
最厉害的,当属大象的脚掌,它们可以次声波交流,骨骼传音,单头大象跺一跺脚,11千米外的大象都能感知到,一群大象一起跺脚,32千米外的大象都能闻讯而来。如果其它动物被大象临幸一脚,非死即残。
三、鳄鱼和大象战斗力对比要知道,鳄鱼在水里是绝对的王者,惊人的咬合力配上活跃的身躯,一招死亡翻滚吃遍天下,是很多动物的梦魇。而大象在水里发挥有局限性,水的阻力会卸掉部分力量,对皮糙肉厚的鳄鱼来说,造不成致命伤。
若鳄鱼不能一鼓作气制服猎物的话,很容易放弃逃走,毕竟鳄鱼脑回路要慢一些,只能是莽夫的存在。大象就不一样了,它们有聪明的头脑,知道在水里不是对手,它们会把攻击者强行拖上岸。
到了岸上,大象可没那么仁慈,若被咬住鼻子,一招旋风摔足以甩晕对方,若不行,脑袋凑上去,象牙使劲一顶,也能让对方身负重伤。再不行,把对方甩到脚下,终极大招一旦释放,攻击者活命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如果一头大象搞不定,其它大群也不会像羊群一般看戏发呆,它们会上前帮忙,你踩过去,我顶过来,它再用鼻子鞭打两下,再不要命的动物,估计也会放弃攻击,落荒而逃。
所以,综合来说,鳄鱼攻击大象,大象发怒了,鳄鱼的生死估计就要听从大象的安排了。
四、大象的感恩和记仇大象性格温顺,智商很高,很有灵性,敌不犯我,我不犯敌,敌若犯我,即使几十年后,也会归来报复。
印度有一篇文章说道,一头小象用鼻子卷起了一个小孩,意图摔下来,只见一位妇女走到了小象身边,对它说了几句话,小象就轻轻地放下了小孩。原来,当初小象危难之际,这位妇女给它吃过香蕉和食物,小象记住了恩情,所以才放过了小孩。
也有悲情的例子,在肯尼亚,一只犀牛撞击了小象,正巧被大象妈妈看见了,当时寡不敌众,大象带走了小象,以为这件事情结束了,没想到,很快这只犀牛就被其它群体的大象联合杀死。
再者,曾有一位猎人杀掉了一只大象,也被其它象群看见了,居然在13年后,象群又回来撞死了这位猎人,为曾经被杀死的那只大象讨回了公道。
五、总的来说在水里时,鳄鱼还能和大象缠斗一番,最后力竭时,也会放掉大象,倘若被大象拖上了岸,鳄鱼凶多吉少,几乎无招架之力,光一脚就能让鳄鱼五脏六腑俱损。
现在大象仅剩下两属三种,主要生活在亚洲和非洲,亚洲象早已被列为濒危物种,国内仅存300余头。非洲象也因为非洲人口突增和人们对它们栖息地的破坏,加上人们的贪婪之心,也变得越来越少,这是大象的悲哀。
不过,通过人们的努力,它们现在仍然能在野外活动,甚至有些被驯化成为了服役工具,也算是一种保护。
最后,希望在物竞天择的食物链中,大象这个吃素的物种能长久的繁衍生息,始终有属于它的一块领地。
鳄鱼咬住大象的鼻子,大象发怒了,两相争斗结果会如何?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相信许多小伙伴都看过鳄鱼咬住大象鼻子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这个资料是由美国密歇根州的阿什利·刘易斯在南非的萨比金沙禁猎区意外拍到的,之后被英国的《每日邮报》报道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那么,鳄鱼咬住大象鼻子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它们这种冲突一般会以什么样的结果收尾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象鳄大战”在非洲生活着陆地上体型最大的动物-非洲草原象(还有非洲森林象,它主要分布在非洲的热带雨林中,体型要比草原象小)。由于非洲草原象生活在稀疏的热带草原上,它的身上有没有厚厚的毛发作为遮挡,所以,为了及时的给自己的身体降温以及补充水分,它们的活动范围几乎都是围绕着水源附近进行的。
非洲草原象是一种群居的食草动物,它们有着平均6米的体长以及5吨的体重,因此,对于水域,它们有着绝对的控制权,面对它们,即便是体型庞大,让鳄鱼都敬畏三分的河马都得乖乖让道,毕竟体型的绝对优势下,任何花里胡哨的攻击都是徒劳的。
既然河马都拿大象毫无办法,甚至会主动让出自己的领地,那么鳄鱼凭什么对大象下手呢?
原因很简单,河马想要震慑对方,一个是靠体型,这一点与大象比就差得远了,一个是靠自己开合角度可达180°且有四根50公分长的犬齿的大嘴,但是面对浑圆的大象,河马无处下口。而鳄鱼就不同了,它们会潜伏在水下,而到目前为止,动物学家们拍到的鳄鱼咬大象鼻子都是发生在岸边。一些大象只是去河边喝水,而此时等待猎物已久且饥肠辘辘的鳄鱼正潜伏在水下,面对一条细长的鼻子,鳄鱼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吃肉的机会。况且,咬住大象鼻子的也不是善类,它们是世界上体型第二大的鳄鱼-尼罗鳄,成年的尼罗鳄有着平均4米的体长以及600公斤的体重,在水中,即便是非洲狮都敬他三分,每年东非动物大迁徙最后一站的马拉河里,疯狂捕杀斑马、角马、羚羊的就是它们。
其次,鳄鱼是有名的“重远视眼”,在水中,它们能够清楚的看到岸边站着的猎物的方位,轮廓,这也是它们喜欢潜伏的原因。当然作为远视眼,鳄鱼在近距离下成像就显得模糊了,当象鼻伸入水中,它只是看到了一个移动的物体,并不知道这是大象的鼻子。
于是,就有了鳄鱼咬住大象鼻子的这一幕。也就是说鳄鱼咬住大象的鼻子其实不是有意而为之,因为它已经看到了大象,而且并不想跟大象有什么证明冲突。
鳄鱼咬住大象鼻子的后果?到目前为止,生物学家观测到过不下5起,鳄鱼咬大象鼻子的现象,而结果也出奇的一致,那就是鳄鱼被甩到七荤八素后,松开嘴巴,遁入水中。
那么,尼罗鳄有着上千公斤的咬合力,为什么咬不断大象的鼻子呢?
原因也很简单,虽然尼罗鳄的咬合力非常惊人,但是它的牙齿并不像食肉动物的犬齿那样锋利,这一点从鳄鱼进食的方式就能看出来了。鳄鱼的猎物大都是来自于岸边喝水或者是过河的哺乳动物,当它们咬住猎物之后,第一步是将猎物拖入水中,这样猎物就会被淹死。但是,这一招对大象毫无作用,因为体型差距太大;第二部,猎物死后,鳄鱼就要开始进食了,由于它们猎杀的猎物体型较大,无法整只吞下,而且它们又不能用爪子按住猎物将猎物的一部分撕下,所以,它们有了一个绝技“死亡翻滚”。死亡翻滚通常是用来扯下猎物身上的肉的,它会咬住猎物的一部分,然后用旋转身体的方式扯下猎物的一部分。
而大象的鼻子完全是由结实的肌肉组成的,所以,如果不用死亡翻滚,鳄鱼根本就咬不下来,尽管它有着强大的咬合力。但是被咬住鼻子吃痛的大象,会直接将鳄鱼从水中提起来,让它无法使用死亡翻滚,这就是鳄鱼咬不断大象鼻子的原因。
大象的鼻子是由近4万块富有弹性的小肌肉组成,约15万条肌肉束所构成,非常的灵活且有力,它的鼻子能够卷起上吨的物体毫不费力,对于一条体重平均只有半吨左右的尼罗鳄来说,提起来更是不在话下。当大象将鳄鱼提起来后,由于鳄鱼咬住不松口,所以,大象会不断的甩鳄鱼。就拿上面我们说的那个报道来说,南非的萨比金沙禁猎区的工作人员表示,那场“鳄象大战”最终以鳄鱼被甩晕结束,虽然大象的鼻子也受了一定的伤害,但是鳄鱼受的伤远比大象要重的多。
由此可见,鳄鱼咬大象并非为了主动攻击大象,而是将水中大象鼻子当成了猎物,当鳄鱼咬住物体后很难主动松口,但是面对身强力壮的大象,鳄鱼被像玩具一样摔打,最终只能受伤离去。
鳄鱼除了会误把大象的鼻子当食物外,还会主动的攻击小象,当鳄鱼咬住小象的鼻子时,它们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还真有可能将小象拖入水中。但是,由于小象与妈妈是形意不离的。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象妈妈通常就是上去给鳄鱼一脚,最终鳄鱼还是重伤离去。
总结从鳄鱼的食性和习性上看,它们很少去攻击比自己体型大的动物,并且从未发生过一起二者在水中鳄鱼咬大象的事情,所以在咬大象这件事上,误咬的可能性最大。虽然大象的鼻子相对防御薄弱,但强大肌肉组织和鳄鱼粗钝的牙齿,最多让它受一点点伤,不过,鳄鱼就没这么好过了,它们通常会为自己的失误付出惨重的代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