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为什么“嗜茶如命”?他们不是应该更喜欢喝咖啡吗?
用“嗜茶如命”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在二战英军物资采购单中,茶叶超过炮弹,排在了第二位!
但在咱们的印象中,英国人应该喜爱喝咖啡才对,毕竟喝茶略带苦涩,完全不符合欧洲人的饮食特点,不得不承认,咖啡确实是英国人的最爱,在咖啡畅销英国时,茶叶几乎没人喝,但为什么如今茶叶“翻身”了呢?
答案是出现了一种真菌!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英国人喝茶的那些事吧。
咖啡是如何风靡英国的?咖啡最初传入英国的时间,大概在公元7世纪,起初咖啡并不是饮料,而是被当作一种能够提神的药物。
但在资本的影响下,到了17世纪,大量新闻媒体开始推广咖啡的妙用。
17世纪50年代,英国伦敦开设了欧洲首家咖啡体验馆,在这里,消费者可以跟商业伙伴洽谈生意,也可以跟朋友闲聊人生,关键是定价便宜,一杯咖啡才1便士。
很快,咖啡馆就迎来了大量英国人,接着咖啡馆越开越多,没过多久,英国的大街小巷上就能随处可见各类咖啡馆。
当然,还有个原因就是咖啡馆谢绝女士入内,这让很多已婚男士找到了“避风港”,遇到家庭矛盾时,就直接去咖啡馆休息。
就在咖啡备受英国人喜爱时,17世纪中期的茶叶,还在英国坐“冷板凳”,由于昂贵的售价、苦涩的口感,当时英国人几乎没人愿意喝茶叶。
英国人为什么放弃咖啡,转而喝茶叶了?明朝时期,我国茶叶就传入了欧洲,由于对外贸易,所以茶叶输出国只有荷兰跟葡萄牙,不过在东印度公司的操作下,茶叶又传到了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
那么茶叶是如何传入英国的呢?
这就必须要说道一位名叫凯瑟琳的葡萄牙公主了,她本身特别喜欢喝茶,在欧洲政治婚姻的背景下,跟凯瑟琳(葡萄牙)联姻的是查理二世(英国)。
凯瑟琳考虑到英国几乎没有茶叶,自己嫁过去后怎么办?
于是凯瑟琳在嫁妆中带了221磅中国红茶,婚后,酷爱喝茶的凯瑟琳每天都要喝一杯神秘的东方饮品,很多上层阶级的贵妇也争相模仿,所以喝茶的习惯在英国上流阶级是存在的。
但还是那句话,茶叶口味独特,再加上价格昂贵,绝大多数英国人还是偏向于喝咖啡。
一开始,英国的咖啡销售主要由东印度公司负责,他们花大代价培养了英国人喝咖啡的习惯,想着以后“割韭菜”。
但眼瞅着英国庞大的咖啡市场,荷兰资本家坐不住了,他们在斯里兰卡开始种植大量咖啡,并且他们的爪哇咖啡比摩卡咖啡更便宜,所以东印度公司的咖啡贸易备受打击,并且看不到翻身的可能,所以无奈的东印度公司,只能投入部分茶叶贸易。
19世纪,茶叶的销售还是很不理想,反观咖啡,在英国拿到了斯里兰卡的掌控权后,他们就更加钟爱咖啡了。
当时的斯里兰卡,其中15%的农田都被用来种植咖啡树,并且咖啡出口量急剧猛增。
但问题也悄然出现了。
1875年开始,斯里兰卡的咖啡树感染了真菌,也就是“咖啡锈菌”。
咖啡锈菌的大量孢子,会随着风力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当孢子落在咖啡树上后,它就会使其感染,接着咖啡树就会出现叶片脱落、枝条死亡的情况,导致咖啡年产量从1870年的4.5万吨,降到了1889年的2300吨。
不管当地农户用什么办法,始终无法消灭咖啡锈菌,后来英国专家过去一看,要根治这种真菌,就必须在孢子还没从孢子囊中扩散出去之前灭杀,否则就没用。
可尴尬的是,当时并没有很厉害的杀菌剂,所以斯里兰卡的咖啡种植业只能遭受重创,这也跟单一密集型种植咖啡树有关。
那么茶又是如何普及的呢?
18世纪,英国贵族的中餐跟晚餐相隔时间太久,导致很多人每天一到下午3、4点就有点饿,本来大家都是忍忍,结果安娜勋爵却每天让仆人端点吃的给她,于是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就慢慢盛行了起来。
19世纪,英国伦敦的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了很多污染,其中不乏有通过水源传播的病毒,于是大量专家呼吁老百姓多喝热水,但光喝热水很难受,所以在皇室的影响戏,老百姓也开始喝红茶。
而斯里兰卡那边,为了弥补咖啡树的亏损,同样开始种植红茶,有了大量茶叶后,价格自然也就变得更加亲民了。
此外,英国位于大西洋东岸,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受此气候影响,英国每年降雨量丰富,雾气常年不散,“雾都”之名由此而来,而红茶较为暖胃,是个不错的饮品。
而且英国下午茶基本都是甜点,经常吃高油高脂的食物,对人体也不好,而红茶的碱性不仅能中和酸类食物,还有清淡解腻的功效,再加上红茶本身富含维生素、氨茶碱、氨基酸等营养,在咖啡受真菌影响的情况下,红茶自然就成了英国人的首选饮品,时至今日,依旧如此。
当然,英国人喝茶,跟我国不同,英国早已将茶类饮品本土化,为了满足“嗜甜”的喜好,英国人在喝红茶时,会将牛奶、糖类加入其中,形成了英国人独有的喝茶文化。
英国人有多爱喝茶?我国虽然是东方茶叶大国,茶道文化源远流长,但要论人均茶叶消费量,英国妥妥的能排全球前三,如今的英国人,喝茶早就不再局限于下午茶,清晨有“前早茶”,喝一杯提神醒脑,吃完午饭有“工作茶”,下班前再来喝一杯,犒劳下辛苦工作的自己,甚至很多英国人睡觉前,都要来一杯“离别茶”。
如果这都不足以说明英国人的爱茶程度,那就只能把二战给搬出来讲了。
二战期间,英国人的军用物资采购清单中,茶叶排在第二位,高于炮弹,低于子弹,甚至还设立了500多个专门储存茶叶的基地,而且在英军的战舰跟坦克中,都有煮茶设备,足以说明,茶叶在战时,已经成为了英国人的战略物资。
估计当时战机没这条件,否则飞行员都能一边喝茶一边驾驶战机。
所以,英国人“嗜茶如命”说的一点都没错。
——END——
英国人为什么“嗜茶如命”?他们不是应该更喜欢喝咖啡吗?
2019年英国人喝掉了整整600亿杯茶,按人口比例来说,他们比中国人更爱喝茶,可以说英国人无时不喝茶,无处不喝茶。
毫不夸张的说,从茶叶传入英国的那一天开始,茶就是英国人的生命,甚至为了喝茶连命都可以不要,在二战的时候,曾将发生过一件奇闻,一架德军坦克竟然孤军深入,在英军驻地摧毁了14辆英国坦克,让大英帝国颜面尽失。
这让英国前线指挥官震怒,要求严肃彻查,但结果却让英军更丢人。原来,这个英国坦克队在双方交火的时候,竟然停下来偷偷用燃料桶热着下午茶,当德国塔克冲过来时,这群英军正喝得不亦乐乎,结果就团灭了。
考虑到喝茶是英国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于是军方就在坦克中配置了一种室内煮茶器,从此,所有英军坦克手都能喝上热乎乎的红茶了。
而室内煮茶器也成了英国坦克的标配,据说当年美国新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坦克,打算卖给英国,于是兴高采烈的拉了英国人来参观。结果,英国人逛了一圈后发现竟然没有煮茶器,果断给了一个“乡巴佬”的差评,这单买卖也告吹了。
那么,英国人为什么如此“嗜茶如命”呢?他们不应该更喜欢喝咖啡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英国人有多喜欢茶英国人爱喝茶,尤其对红茶有一种深入骨子里的热爱。以前的英国贵族,一天要喝四次茶,简直嗜茶如命。他们起床的时候,要喝早安茶;吃早饭的时候,要喝早餐茶;吃午饭的时候,要喝午餐茶;下午四点左右,要喝下午茶。这些贵族就是在喝茶中度过每一天的。
但与我们中国人不同,英国人不喜欢喝原味茶,他们喜欢在红茶中加入牛奶和糖,做成类似奶茶的存在,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过同中国茶一样,英国茶也是有很多种的,他们发明了姜茶、薄荷茶、西柚茶等等茶饮料。
现在英国最受欢迎的茶是伯爵茶,因为这是英国女王最喜欢的茶,这种茶是以中国茶为基础,加入特制的佛手柑油,喝起来有一种独特的风味。
而且为了满足英国人奇特的口味,英国还专门成立了泡茶协会,并建立了一个网站,每天都会更新英国饮用茶的消费量。根据网站数据显示,一个英国人每年可以喝掉900杯茶,一天2.4杯左右。
英国人喝茶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第一个将茶叶带到欧洲的国家是16世纪的葡萄牙,因为路途遥远,他们只能选择容易保存的红茶,而且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把茶叶运到目的地。所以那时的红茶十分昂贵,像金子一样贵重,对贵族来说也是难得的奢侈品,而且红茶的数量也不多,基本都被葡萄牙大贵族瓜分了。
这其中就有一位叫凯瑟琳的葡萄牙公主,她一次性购买了大量的红茶,之后把这些红茶当做嫁妆,嫁给了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二世。而为了稳固查理二世的皇位,凯瑟琳夫人,便将大量的红茶赠送给了其他的英国皇室。
从此喝红茶的习惯,逐渐成了英国贵族的风尚,直到后来才慢慢流传每个英国人身上。不过,那时能喝得起红茶,都是大富豪,比如有位叫阿盖尔的贵族夫人,为了买70克茶叶花了整整10英镑,要知道当时一名律师的年薪也就20英镑左右,可见英国人对红茶是多么的着迷。
甚至还有些富豪的仆人,将主人泡过的红茶晒干,再转手出售给其他人来赚钱。因此,茶叶巨大的商业利润,让许多人都动了心,然而当时的红茶主要还是在中国进口,运费昂贵,所以为了降低价格,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了。
而且还偷偷的盗取了我国的红茶树,并移植到印度和斯里兰卡,于是才有了如今的印度和斯里兰卡茶叶庄园。直到18世纪,东印度公司茶叶的贸易正式开始,源源不断地向英国运送了大量的茶叶,一时间茶也从贵族专属,变成了大众饮品。英国甚至还成立了欧洲第一个茶品牌“川宁”,可见他们对茶叶的热爱。
英国人为什么嗜茶如命据记载,到18世纪末,英国每年进口的茶叶大约有2万吨,这使得茶叶价格大幅下降,茶也走进了每个英国人的生活中了,据说连当时的英国乞丐都喝茶,他们甚至还把喝茶的习惯带到了北美殖民地。
而饮茶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代表一种社会风尚,甚至成为了衡量人品的重要标准。那么,让英国人如此喜爱饮茶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饮茶是一种高尚的社交礼仪
因为茶叶越来越普及,一些贵族为区分与平民的不同,于是在贵族阶级中频频举办“品茶会”,因为泡茶的仪式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更为高贵。对于当时贵族来说,邀请朋友来家里喝茶,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而这种象征慢慢的变成了英国特有的“下午茶”文化。
剑桥大学就举办过一项“茶时漫谈”活动,邀请全校职员参加,一边喝茶、一边探讨学术,还被后人称为“剑桥精神”。
而对于普通英国人来说,喝茶同样是一种社交的方式。比如,在办公室里,人们想要与陌生人打招呼,就会问一句“想要一杯茶吗”,以此缓解尴尬的气氛,所以茶是英国人的生活必需品。
2.用热水饮茶对身体更好
中国都知道喝热水对身体好,其实这点英国人也知道,因为英国人大规模饮茶的时候,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的英国大气污染非常严重,首都伦敦直接被叫成了“雾都”。
与此同时,英国的水源污染也是十分骇人,以至于几乎每个英国人都有肠胃疾病,因此没有敢直接饮用生水。而茶叶正是用开水泡的,可以减少很多肠胃疾病的发生,而红茶本身更是一种健康的饮品,这进一步推动了全民饮茶。
不仅如此,英国人喝茶的习惯,也与流行病有重要的关系,例如霍乱。因为霍乱就是通过水源传播的,而热水够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杀死霍乱细菌,维护自身健康。甚至为了促进英国人喝热水,英国政府还将茶称为“受到所有医生认可的中国饮料”,可见喝茶对英国人的重要性。
3.茶叶是酒的完美代替品
英国天气阴晴不定,经常下雨,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寒冷的。因此,18世纪以前,英国早餐的饮品就是酒,而当茶叶在英国普及后,英国人的早餐的饮品就变成了红茶。因为早上喝热茶让人更加舒适,而且热量更多。
此外,随着海运的普及,茶叶价格逐渐降低,与之相比,英国政府逐步提高了麦芽的关税,以至于酿酒的成本逐年提高,酒类的价格始终高居不下,于是英国人就用红茶代替了酒水,成为英国的国民全饮品。
英国人对咖啡的态度如何据统计,英国人每天喝掉的茶为1.65亿杯,而咖啡则为每天7千万杯,两者相差了整整一倍有余,但从欧洲咖啡馆的数量就能看出来,咖啡的传播速度要快于茶,那么为什么英国人更爱喝茶呢?
首先,泡茶对英国人来说是一种很有仪式感的活动,而且喝茶非常方便,不需要向咖啡那样焙烤和研磨,而茶叶泡很多次,比咖啡更划算。
其次,茶叶分量轻、容易压缩,一次能运很多,方便普通人携带。而咖啡来自非洲,本来就运输不易,加上体积大,对当时的英国人来说买起来麻烦一些。
最后,茶叶在英国风靡,还要归功于东印度公司不遗余力的推销,因为茶叶是东印度公司的命脉,所以在英国的营销力度远胜咖啡
此外,英国人向茶水中加入牛奶和糖的饮用方式,也提高了对蛋白质的摄入,促进了人们对于茶的接受度。
最后:从英国人第一次接触茶开始,已经过去三百多年了,英国人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红茶文化。而且还是除中国在,世界上茶叶消费最高的国家,可以说饮茶已经融入到每一个英国人的生活中了,是咖啡不能相比的。
英国人为什么“嗜茶如命”?他们不是应该更喜欢喝咖啡吗?
英国人爱喝茶众所周知,据统计他们每天要喝掉上亿杯茶,人均茶叶消费量排名世界前三,每天至少要喝四到五杯茶,起床一杯,早餐一杯,午餐一杯,下午一杯,有的晚上临睡前还要再整一杯。
但其实英国人最初并不饮茶,而是和其他欧洲人一样喝咖啡,英国人饮茶的习惯是受到了一系列事件的影响,才逐渐形成的。
16至17世纪欧洲的茶叶贸易16至17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中国逐渐成为全球贸易中心之一,大量的茶叶开始涌入欧洲,这其中尤其以葡萄牙、荷兰两国商人最为活跃。他们将中国茶叶运往欧洲各国,包括法国、德意志、意大利等国,并试图培养这些国家喝茶的习惯,以赚取高额利润。
但此时英国仍然以喝咖啡为主,茶的销路比较惨淡,所以无论是英国商人,还是荷兰、葡萄牙等国的商人,都不把英国人当做茶叶贸易的潜在用户。尤其是英国和荷兰这两国的商人,开始在东南亚各地种植咖啡树,并成为竞争对手。
最初荷兰在斯里兰卡大量种植咖啡树,英国一时争不过荷兰,无奈之下只好投入了部分茶叶贸易。但后来英国获得了对于斯里兰卡的控制权,他们也同样开始加大在斯里兰卡种植咖啡树的力度,15%的农田都被用来种植了咖啡树。
可以说,当时在整个西欧,最爱喝茶的国家也只有葡萄牙了。他们垄断茶叶贸易,自己也喝茶。但由于茶叶不易保存,他们从中国把茶叶运到欧洲,路途又很遥远,所以他们选择了相对易于保存的红茶。正因为物以稀为贵,红茶在葡萄牙也只是上层贵族的专属,老百姓一般是喝不起茶的。
一桩王室联姻引爆英国饮茶热潮17世纪中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而流亡多年的查理二世在克伦威尔去世后回到祖国,继承了王位,然后在1662年迎娶了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之女凯瑟琳公主。
公主作为葡萄牙贵族,十分酷爱饮茶,但众所周知,英国人爱喝咖啡,鲜有茶叶,于是她购买了221磅中国红茶和一套精美的中国茶具作为嫁妆,嫁到了英国。
凯瑟琳在宫中修建了气派豪华的茶室,并在茶室邀请贵妇饮茶。在宫廷宴会上,大家齐聚一堂,都举起酒杯,只有凯瑟琳,优雅地举起她的茶杯。为了稳固查理二世的皇位,凯瑟琳积极开展夫人外交,频繁将昂贵的茶叶赠给国内外的王室和贵族。她也因此得了个“饮茶皇后”绰号。
也正是由于凯瑟琳,当时英国的贵族圈中掀起了一阵饮茶热潮,饮茶之风迅速引爆英国王室。大家都纷纷效仿凯瑟琳饮茶,并且还单辟茶室,以彰显自己的高贵、雅致和阔绰。饮茶也逐渐取代酒和咖啡,成为英国上流社会的社交中介。他们频频举办品茶会,以此将自己与普通人之间区分开。
而由于物以稀为贵,饮茶确实成为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很多贵族家庭的仆人瞅准良机,把主人喝剩的茶叶晒干去卖,都能赚上一大笔,饮茶之风在英国也逐渐开始自上而下地传播开来。
东印度公司主打茶叶贸易茶叶巨大的商业利润,让英国商人开始瞅准时机,迅速转型。因为当时世界上主要的红茶产地就是中国,所以东印度公司便大量购买中国的红茶。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思考降低成本的办法。即找到一个能够被英国完全控制的红茶产地,然后大量种植茶树,这样就能大幅度降低成本,获得更高产量的茶叶。
于是,他们把目光锁定斯里兰卡和印度。
大航海时代以降,斯里兰卡先后沦为葡萄牙和荷兰的殖民地。1802年,斯里兰卡落入英国之手。同样是在19世纪初,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渗透和争夺,英国终于挤走了葡萄牙、荷兰和法国等势力,完成了对整个印度半岛的独占。
前已述及,荷兰和英国一直在斯里兰卡种植咖啡树。但随着红茶在英国逐渐热销,东印度公司尝试把中国的红茶树移植到斯里兰卡,并大获成功。19世纪中后期,斯里兰卡的咖啡树大量感染了咖啡锈菌,产量锐减。英国派专家前去会诊,以当时的农业科技水平,也是无济于事。为了弥补损失,英国人开始选择在斯里兰卡大量种植红茶树,一如当年他们在这里选择种植咖啡树。斯里兰卡逐渐从盛产咖啡转向盛产红茶,锡兰红茶至今依旧行销世界。同样,他们也在印度种植茶树,印度的红茶即阿萨姆红茶在世界上也非常热销。
简而言之,自19世纪以来,英国开辟了新的红茶产地,不再完全依赖对华贸易,海运也逐渐普及,成本大幅回落。由此,东印度公司将大量红茶运回英国,导致国内红茶价格更加低廉。不光王室贵族,普通人也能喝得起红茶。饮茶之风随即席卷英国各阶层,还强烈影响和塑造了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的生活方式。
茶叶受英国人青睐的其他原因而红茶之所以席卷英国,除了贵族的示范作用以及价格日益走向亲民之外,和英国的气候与饮食习惯也不无关系。
英国位于大西洋东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虽然不算冷,但长年维持在15摄氏度上下,而且降水量超大,几乎全年都在下雨,所以空气湿度大,雾气弥漫,加上工业革命造成的污染,造就了伦敦的“雾都”之名。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一杯红茶下肚,既暖胃又暖心,是一种非常适合的饮品。
而且,英国人的饮食以高油高脂高甜为主,配合红茶,清淡解腻,可以起到中和之效。
英国人为什么“嗜茶如命”?他们不是应该更喜欢喝咖啡吗?
蒙古人为啥爱喝茶?因为蒙古人以肉食为主,需要补充维生素,茶叶不仅补充维生素还化油腻!你再看看那非常可怕的英国食物!号称世界最难吃的食物就是英国的,更加需要茶叶来化解!
英国人为什么“嗜茶如命”?他们不是应该更喜欢喝咖啡吗?
真实答案是英国人和意大利人都爱喝茶,美国人,法国人才是爱喝咖啡,特别是红茶加奶那是英国人的挚爱。
英国人为什么“嗜茶如命”?他们不是应该更喜欢喝咖啡吗?
因为,喝茶才是高贵人士,喝咖啡的都是非洲来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