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茶知识是喝茶的人必须要懂的?

一位10多年的卖茶老板告诉我,茶叶放置五六年能不能喝,直接回答是不负责任的,建议了解不同茶叶的知识,答案就有了。

我前年搬家,爱人不知道从哪里搞出来几盒茶叶,我看了一下有效期,发现没有写有效期,只有生产日期,生产日期是6年之前了,不敢确认是否可以喝,就找表哥去鉴别。

表哥从事卖茶行业十几年了,有丰富的经验,看了一下这几盒茶叶,是红茶和普洱茶。

表哥拆开外包装,按照他的方法,鉴别结果,都可以喝,但是提醒我,红茶味道应该比较清淡了,普洱茶应该味道应该比较醇厚一些。

假如我对喝茶有要求,建议红茶就不要喝了,直接丢弃,普洱茶可以喝,味道应该比较好。

然后提醒我,变质的茶叶千万不要喝,不但没有什么营养,而且还会影响健康。

然后告诉我鉴别茶叶是否变质的方法。

1、看外观:

(1)、比如散茶,发现茶叶上有白色的细茸毛,说明已经变质。

(2)、比如茶饼,发现表面有一些白点点,说明已经变质。

(3)、严重变质的茶叶会腐烂结块,长出绿毛毛。

(4)、轻微变质的变色茶叶,茶叶存放不当或者放置久以后,颜色就会自然变深,说明已经变质。

2、闻气味:

保持不当或者时间久了,闻起来会有酸味、腐烂、霉变等气味。也有的保持方式不当,和其他有异味的物品放置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有比如香水味、油烟味、樟脑味、腥味等异味。

3、使用手感,捏起来发软:

正常茶叶的最佳含水量是5%左右,如果含水量超过了10%,就容易受潮发霉。

而正常茶叶,用手摸起来是干脆的,轻轻一用力就容易折断。

假如用力握紧一把茶叶,发现有轻微的刺手感觉,而茶叶还没有断,然后用手捻,就有碎片,假如是这种现象,就确定茶叶的含水量超过了10%了。

假如用手捏茶叶,感觉软软的,有点潮湿,确定受潮发霉了。

4、泡一泡茶品茶味:

这一种方法要求对喝茶有经验的人士比较合适,比如经常喝绿茶的人士,正常的绿茶泡出来是清汤绿叶,如果发现泡出来的茶叶汤,发现是深色或者发红的茶汤,也就不用怀疑了,茶叶已经变质了。

以上四种方法鉴别茶叶是否变质,假如发现茶叶已经变质了,基本上没有什么营养了,假如霉变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健康,不要心疼,快快丢掉吧。

假如茶叶没有变质,已经过了许多年,怎么鉴定是否可以喝呢?

这就要求有一些喝茶的经验了,可以通过泡茶品尝一下味道,因为经常喝茶的人,很容易尝到茶的味道。

而有的茶叶虽然没有变质,但仍可饮用,也就是茶汤浓度、涩味和新鲜度降低了。

这种情况的茶喝了不影响健康,只是口味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想喝这种茶,可以用它来煮茶蛋。

生活中,茶叶的种类比较多,我们怎么根据不同的茶叶类型进行保存茶叶呢?

要根据茶叶不同的制作工艺来区分,了解工艺不同,进行保存,这样就不会因为保持时间久了,茶叶没有什么味道了,严重的会导致变质,只能丢掉。

一般茶叶根据制作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绿茶,主要品牌是:龙井、碧柔春、黄山毛峰、南京雨花茶、信阳毛尖、庐山云雾茶。

制作工艺主要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这三个步骤。

(1)、杀青采取高温的措施,促使鲜叶内的含物迅速转化,破坏鲜叶里面的组织,最终破坏酶的活化。

(2)、揉捻是把茶叶揉成条,捻可以促使茶叶的细胞破碎,然后挤出茶汁,相应地增加粘性,这样就有利于茶叶的外形形成。

(3)、干燥就是利用高温来破坏酶,目的是防止酶促氧化,然后蒸发水分,紧缩茶叶成条,促使茶叶充分干燥,目的就是防止非酶促氧化。

因此绿茶的发酵度低于5%,目的就是保留茶叶的“自然味道”!

2、红茶,主要品牌是:正山小种、金骏眉、银骏眉、坦洋工夫、祁门工夫、宁红等。

和绿茶的制作工艺完全不同,而红茶是一种全发酵的茶,主要是通过发酵来形成红茶色素,在泡茶的时候,出现红色的茶汤和茶叶。

红茶的干燥工艺,是把发酵好的茶坯,通过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掉水分,来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其目的如下:

(1)、通过高温来迅速钝化酶的活性,然后停止发酵。

(2)、通过蒸发水分,来缩小体积,达到固定外形,目的是保持干燥度以防霉变。

(3)、通过散发大部分的低沸点青草气息,进而激化,并且保留高沸点的芳香物质,来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

因此红茶的发酵度在80%左右,目的是保留高沸点的芳香物质,来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

3、白茶,主要品牌是:君山银针、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白茶的发酵程度仅仅高于绿茶一点,冲泡后就会形成清淡而鲜淳的茶汤。

白茶在制作工艺上采取不炒、不揉、晾晒、烘干的工艺。

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方式,把采下的新鲜茶叶,摊放在薄薄的竹席上,然后通过微弱的阳光让其自然萎凋,也可以放置在通风透光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然后晾晒至七八成干,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

因此白茶的发酵度在10%左右,目的是冲泡后就会形成清淡而鲜淳的茶汤。

4、黄茶,主要品牌是:霍山黄芽、蒙山黄芽等。

黄茶主要是通过闷黄制成的,制作工艺和绿茶差不多,通过杀青、揉捻、闷制,促使其变黄。目的如下:

(1)、杀青就是为了破坏酶的活性,来形成茶香。

(2)、闷黄是制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干燥要分几次进行,但是温度也比其它茶类偏低。

闷黄通过湿热、闷蒸的方式,让叶绿素被破坏,进而产生变化。

成品茶叶是黄色或者绿色,促使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及易挥发的物质增加,达到茶叶滋味甜醇、香气浓郁。泡出的茶汤色呈杏黄色或淡黄色。

因此黄茶的发酵度在20%左右,目的是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及易挥发的物质增加,达到茶叶滋味甜醇、香气浓郁。

5、黑茶,主要品牌是:普洱茶、茯砖茶、六堡茶等。

黑茶是完全百分百的发酵茶叶,叶片外观为暗褐色,经过发酵后,看上去茶叶颜色变为黑褐或者油黑色。

黑茶的干燥制作工艺是,烘焙法、晒干法,来固定品质,防止变质。

因此黑茶的发酵度是100%,目的是通过发酵过程产生微生物,有曲霉、棒曲霉、根霉、乳酸菌及酵母菌等等,来达到茶的醇香。

6、乌龙茶,主要品牌是:铁观音、黄金桂、武夷岩茶(包括大红袍、水金龟、白鸡冠、铁罗汉、武夷肉桂、武夷水仙)、漳平水仙、漳州黄芽奇兰、永春佛手、台湾冻顶乌龙、广东凤凰水仙、凤凰单枞等。

乌龙茶是半发酵的制作工艺,也叫做青茶,工艺如下:

(1)、萎凋:通过萎凋散发出部分水分,来提高叶子韧性,这样就便于揉捻成型。

伴随着失水的过程,酶的活性就会增强,然后散发部分青草气味,有利于香气散发。

(2)、做青:是乌龙茶制作工艺里面,非常重要的工序,制成特殊的香气、绿叶红镶边。

(3)、炒青:炒青就是其中的转折工序,为了防止叶子红变,来固定做青来形成的品质。

(4)、揉捻:通过揉捻,促使茶叶揉破变轻,内卷转成条,进而体积缩小,这样便于冲泡。

(5)、干燥:干燥可抑制酶促氧化,来达到蒸发水分、软化叶子,并起到热化的作用,进而消除茶叶中的苦涩味,促进茶味醇厚。

因此乌龙茶的发酵度在50%左右,通过发酵,消除茶叶中的苦涩味,促进茶味醇厚

以上就是茶叶发酵方式的详细介绍,不同的茶叶,发酵方式又存在细微的差别。

但是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种氧化反应,利用鲜茶叶中的叶细胞,通过揉捻工艺来达到破裂,叶细胞壁中的氧化酶和儿茶素,就会发生酶促反应,也就是茶叶的发酵原理。

茶叶发酵不同,最终形成的茶叶,泡出来的颜色和香味不同,品尝口味也不同。

茶叶的保存环境不同,影响茶叶的保存效果,制约环境比如:温度、湿度、氧气、光线影响。

1、温度:

茶叶中的氨基酸、儿茶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氧化,致使茶叶失去鲜爽味,茶味变淡。

绿茶、清香型的铁观音,就需要在密封条件的前提下,放进冰箱储存。

因为这种茶叶容易氧化,需要借助较低的温度,减缓氧化速度。

而白茶、红茶、岩茶等,常温储存即可。

2、湿度:

茶叶的含水量在5%左右,当湿度超过10%时,茶叶氧化速度就会加快,甚至还会滋生微生物,甚至发生霉变。应用密闭性能较好的铁皮罐或者真空包装进行储存。

3、氧气:

氧化是造成茶叶陈化的原因之一,而茶叶中富含儿茶素、维生素C、茶黄素、茶红素等等,都能轻易跟氧元素结合,应尽量避免茶叶与空气接触。

4、光线:

在光的照射下,茶叶中的叶绿素脱镁分解,致使色泽枯黄变暗,影响品质,因此茶叶也应避光储存。

茶叶放置5~6年之后还能不能喝?这个没有固定答案,因为茶类不同,保质期也不同

比如以上6种茶叶,根据制作工艺不同,发酵程度不同,保存方式不同,一般保质期如下:

1、绿茶:

在正常的保存条件下,一般是1年半左右,绿茶的制作工艺是不发酵,放在冰箱的保鲜层是最好的环境,时间久了,口味清淡了。

2、黄茶:

在正常的保存条件下,一般是1年半左右。

3、乌龙茶:

属于半发酵工艺,在正常的保存条件下,一般是2年左右,最好是密封冷藏保鲜。

4、红茶:

全发酵工艺,在正常的保存条件下,一般是3年左右。

5、黑茶:

在清洁、防潮、无异味的条件下,可以长期保存,假如良好的保存条件下,其保质期很长,一般认为砖茶保质期在10-15年,散茶为5-10年。

6、白茶:

发酵度在10%左右,在正常的保存条件下,一般是5年以上就是老白茶了,口味醇厚。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制作工艺不同,发酵程度不同,保质期也不一样。

通过了解茶叶知识,根据茶叶的品种不同,按照茶叶的特性进行保存和饮用。

千万不要喝变质的茶叶,一定要注意健康饮用。

茶叶的用途,我们经常看到的就是作为饮茶。茶叶除了泡茶之外,也有许多方面的妙用,现把一些妙用介绍如下:

1、可以煮茶叶蛋。

可以把泡过的茶叶,或者茶叶存放时间久了,口感不好了,充分利用这些茶叶,可以煮茶鸡蛋。

按照茶叶蛋的外观来看,可以使用红茶来泡茶叶蛋,因为红茶煮的茶鸡蛋,色泽红润,味道香美。

为了让鸡蛋入味,在煮茶鸡蛋的时候,使用勺子敲鸡蛋外壳,外壳裂缝,茶叶水进入鸡蛋里面,味道比较好。

2、可以制作茶叶枕头,我们泡过的茶叶,不要丢掉,放到室外晒干,等积累了许多,可以制作茶叶枕头,超市有专门卖茶叶枕头的,因为茶叶是凉性,茶叶枕头适合夏天使用,而且茶叶枕头可以清神醒脑,增强睡眠质量。

3、驱蚊子,把泡过的茶叶收藏起来,拿到室外晒干,等到有蚊子的时候,可以点燃干茶叶,茶叶燃烧的烟味,可以驱蚊,对人体没有伤害。

4、家里有养护花草的,可以把泡过的茶叶收集起来,埋在花盆里面,因为茶叶有许多营养成分的,可以供应花草的生长。

5、抑制脚气。茶叶含有许多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对于脚气的丝状菌有抑制效果。

有脚气的人,可以在泡以下浓茶来洗脚,长时间的清洗,对脚气有效果。

这些茶叶,建议使用绿茶,因为绿茶没有经过发酵,而其他茶叶经过发酵,单宁酸的含量就少得多了。

6、可以消除口臭,茶叶有收敛作用。

平常可以把茶叶含在嘴里,可以消除口臭。

也可以使用浓茶水来漱口,也是有效果的。

也可以把泡过的茶叶,含在嘴里,没有那么多的苦味,也是有效果的。

7、煮肉的时候可以放置一点茶叶。

比如牛肉,不容易煮烂,可以放一点茶叶,可以煮得快,而且有茶叶的清香。

8、煮羊肉的时候,可以放置一点,有去腥效果,还可以提香,煮得快。

9、护法,在超市有卖绿茶洗发水的品牌,因为茶叶可以去除油腻。

茶叶没有化学物质,天然的原材料,不会伤害头发。

10、使用泡过的茶叶,拿来煮水,然后清洗丝质和尼龙纤维的衣物,保持衣物原来的色泽而光亮如新。

11、吸附灰尘。

把泡过的茶叶收集起来,可以抹镜子、玻璃门窗、家具、胶纸板、泥污的皮鞋等,而且深色的衣服还有去污洗净的效果。

泡过的茶叶晒干后,可以撒在地毯上,再拿扫帚拂去,茶叶可以带走大部分的尘土。因为茶叶有吸附效果,茶叶不但可以吸收水分,还可以吸附灰尘。

12、茶叶有去除腥味的效果,假如碗盆盛放鱼了,有腥味,可以使用茶叶水清洗。

13、在做鱼类或者海鲜的食品,等蒸锅的水沸后,可以滴一些茶叶水,去除腥味,而且可以提香。但是在蒸海鲜的时候,建议不要把茶叶直接放到里面,影响海鲜的鲜味。

14、可以使用茶叶水,把抹布打湿,擦洗一些旧家具,可以除去油垢。

可以使用泡过的茶叶晒干,使用布条或者丝袜包装一些,放到新的衣柜里面,去除臭味。

15、茶叶水可以当汽车汽车玻璃清洁剂清洗玻璃。

泡过后的茶叶水,假如家里没有汽车玻璃清洁剂了,可以使用茶叶水擦拭汽车玻璃,效果很好。

汽车里面也可以放置一些茶叶包,去除汽车里面的异味。

16、做旧相片,效果很好。

使用红茶泡水,然后把新的相片放到茶水里面,要全部覆盖,大约浸泡约5分钟。

拿出相片,使用夹子,挂在衣架上,晾干,不要擦拭,自然风干即可。

等风干之后,取下相片,新的相片就变成了泛黄的老相片,效果很好。

以上是我的分享,感谢阅读,感谢关注。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

有哪些茶知识是喝茶的人必须要懂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起了茶。虽然中国的茶文化号称博大精深,但是由于耳濡目染的缘故,茶文化对很多国人来说,却并不复杂深沉。于茶,无非选茶、泡茶、喝茶三件事,只要弄懂了这三件事中的一些知识,我们就可以喝到我们喜欢、对我们身体有益,而且还好喝的茶。

选茶篇

选茶并不难,只要把握好以下一些基本知识就可以了。

1.茶并非都是新茶最好

在喝茶界,向来有喝茶喝新的说法,很多人对陈茶敬而远之,有的甚至嗤之以鼻。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茶。

茶按照发酵度的不同,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六类。喝茶喝新只适用于绿茶(普洱茶生茶除外)、黄茶和非足火烘焙乌龙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分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晒青红茶四类。红茶性温,刚刚做出来的红茶比较燥,新茶喝了容易上火,一般至少需要放两三个月再喝。小种红茶(保质期三年)焙火比较足,新茶需要放半年再喝。晒青红茶讲究年份,经过陈放以后茶的品质要远比新茶好。

普洱茶生茶、白茶、足火烘焙乌龙茶、黑茶不仅不主张喝新茶,而且也和晒青红茶一样讲究年份,经过陈放以后茶的品质要远比新茶好。

所以,喝绿茶、黄茶和非足火烘焙乌龙茶时,选茶要选新茶;红茶放一段时间再喝最好;喝普洱茶生茶、白茶、足火烘焙乌龙茶、黑茶时,还是尽量选有年份的茶吧。

2.茶并非都是明前茶最好

所谓明前茶,一般是江南绿茶产区的讲究,如龙井、信阳毛尖等,这些茶都以明前茶为最好。

绿茶中的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没有明前茶,一般以雨前茶(谷雨)为最好。

绿茶中的普洱茶生茶采茶时间较早,有的二月底就开始了,晚一点的三月份开始采摘,所以也没有明前茶最好这个说法。如果有,那也是一个来自于绿茶的伪概念。

其他的茶类如白茶、黄茶、乌龙茶、黑茶也是如此,茶季或早或晚,也没有明前茶这个讲究。

所以,明前茶只是部分绿茶的概念,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茶。

3.茶并非都是芽茶最好

我的老家是绿茶产区,所以大家都习惯喝绿茶,也习惯了按照绿茶芽茶为尊的标准来衡量其他的茶。

大部分绿茶、白茶、黄茶、工夫红茶会以芽茶为最好,普洱茶生茶、黑茶中如果拼有一定的芽茶,香气会好一点,但是如果芽茶太多,陈放的价值就不会太大。

其他的茶类,如红茶中的小种红茶,乌龙茶,绿茶中的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这些茶中不能有芽茶,用来制茶的茶青必须是二三或三四开展的壮叶。

所以,选茶时以芽茶的多少来衡量茶叶的品级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茶叶品种和茶类。

4.并不是所有的茶喝了都会对自己的身体好

不同的茶类因为发酵度的不同,茶性温寒会有所不同;人也一样,不同的人,体质也有热、中、寒的不同,所以人们在选茶时,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选择不同的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喝茶有益健康的目的。

一般而言,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寒热选择茶性温寒相反的茶类,比如,热性体质(爱上火)选择寒性茶,如绿茶、黄茶和一些后发酵茶,如陈年普洱茶生茶、白茶、黑茶等。寒性体质就选择一些温性茶,如乌龙茶、红茶等。

其中,陈年普洱茶、白茶、黑茶经过足够时间(15年左右)的陈放以后,茶性会逐渐变得中和,喝茶适应人群最多。

泡茶篇

能否喝到一口好喝的、适合自己的茶,选茶是前提,泡茶却是关键。

1.泡茶要注意水温

泡茶时要根据茶叶的嫩老、发酵程度、陈放时间来决定水温。一般来说,茶叶越嫩,用来泡茶的水温就越低,如很嫩的绿茶芽茶,泡茶水温在85度左右为宜。不仅绿茶如此,级别比较高的黄茶、工夫红茶,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用料比较嫩的普洱生茶新茶也应该如此。

像一些发酵度比较高、茶青粗壮的红茶、乌龙茶泡茶时应该用沸水。

像一些用料比较粗壮且又经由长时间陈放的陈年普洱茶生茶、白茶、黑茶等,泡茶时不仅需要用沸水,如有可能,利用沸水浇淋茶具外部让泡茶水保持一定时间的高温状态,泡出来的茶口感会更好。

2.泡茶要注意方法

常见的泡茶法无外乎闷泡法和功夫茶泡法两种,两种泡茶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茶。

一般而言,茶青偏嫩的绿茶(普洱茶生茶除外)、黄茶、红茶芽茶适合使用闷泡法。白茶中的白毫银针也可以使用闷泡法。

而一些茶青粗壮的乌龙茶、红茶更适用功夫茶泡法。陈年普洱茶、白茶、黑茶一般不主张闷泡,应使用功夫茶泡法。

陈年普洱茶、白茶、黑茶使用煮茶法也别有风味。

3.泡茶要注意茶和水的比例

泡茶时要根据泡法来调整茶和水的比例,如果使用闷泡法,茶水比例在1:50左右(如果讲究一点,不同的茶类宜有所不同),即200毫升的玻璃杯,投茶4克,闷泡3-5分钟就可以了。

如果使用功夫茶泡法,茶水比例大致在1:20左右,即120毫升的盖碗,投茶6克,如果是壶,壶出水比较慢,投茶量可酌减,茶水比例在1:30,即120毫升的壶,投茶4克。

不过,泡茶时的茶水比例并非绝对,具体可以根据喝茶人的口感轻重来调整。比如我自己因为常年喝茶,口比较重,使用闷泡法习惯1:40;使用功夫茶泡法,120毫升的盖碗,乌龙茶投茶8克;120毫升的紫砂壶,陈年普洱生茶投茶量为6克。

喝茶篇

在我周围的喝茶人中,有为数不少的人是因为喝茶有益健康的缘故才选择了喝茶。但是,并不是喝了茶,茶就会有益健康,要想喝茶有益健康,还得注意以下一些知识:

1.喝茶要分时间

喝茶时,如果不是因为改不了的习惯,喝茶最好要分时间,在三个时段尽量不要喝茶,即饭前、饭后一个小时,晚上睡觉之前。

饭前饭后喝茶,茶里的有些物质会阻碍一些营养元素如铁等的吸收,也会和一些菜肴里的元素(如草酸等)一起形成有害物质(结石)。而且,空腹喝茶,茶会对肠胃产生强烈的刺激,有损肠胃健康。

睡前喝茶,尤其是对有些对茶中的咖啡因比较敏感的人群来说非常不合适,因为会影响睡眠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失眠。

2.喝茶要经常变换品种,可根据季节更替变换茶类

不同的茶营养元素不一样,排除偏好的缘故,可以经常变换喝茶的品种,这样对身体会好一些,而且也可以让自己有机会领略不同茶的风味。

此外,一年有四季,四季寒暑不同,在不同的季节,根据身体特质更替变换茶类,这样喝茶才会对身体有益

如冬季寒冷,可以喝一点温性茶,如足火烘焙乌龙茶、红茶、熟普等;春天寒热交替,可以喝一点茉莉花茶;秋天可以喝一点陈年普洱茶、白茶、黑茶;夏天天热,可以喝一点绿茶、陈年陈年普洱茶、白茶、黑茶(年份稍短一点)。

3.喝茶要适量,不能以茶代水,不能喝浓茶

有些茶友喜欢喝茶,常年以茶代水,个人窃以为这种喝法不太可取,长时间下去对身体没有好处。

虽然喝茶对身体有好处,但是喝茶也需适量,切不可以茶代水。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多喝水对身体还是要好一些。

除此之外,喝茶太浓对身体也不太好,浓茶刺激性,也容易让人喝茶过量,喝茶时应该尽量不要喝浓茶,如果实在觉得喝淡一点没滋味,那就少喝一点浓茶,多喝一点水吧。

结束语

喝茶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可以让我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和放松,这也正是很多人选择喝茶的缘故。但是,这一切都要以正确选茶、泡茶、喝茶为前提

以上的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选茶、泡茶、喝茶,可以让我们在享受喝茶乐趣的同时,又能让茶造福于我们的身体。

有哪些茶知识是喝茶的人必须要懂的?

传播茶文化是每一个爱茶人的本份,我很高兴回答这样的问题。但是,要好好而完美的回答提问者这个问题也是不容易的,就是简单的回答,一般的篇幅是也不能完整的回答清楚的。我现在简单从茶的①成瘾性,喝茶后的②茶醉现象,以及喝茶的③兴奋现象来告诉大家注意,以免在生活中误解茶叶的健康作用。

①成瘾性。

自然界很多食物多有成瘾性,给食用者带来“瘾”,如辣椒,花椒,茶叶;盐,糖,酒,醋以及烟草,槟榔,桂皮,茴香等等,甚至米,面,油,肉,菜蔬,牛奶,酸奶等等也有可能让人成瘾。

每一种成瘾的物质都有不同的成瘾成份,而茶叶的成瘾成份及其有益成份如:儿茶素,茶氨酸,茶多酚,茶多糖,膳食纤维,维生素类……,却是有益于健康的存在,要不然,几千年的茶叶不可能存在并且广为流传。

②茶醉现象。

只要是经常喝茶的人,没有谁没茶醉过。当然,任何食物都有量的控制,超过了限量限定,大多有不利因素,而茶醉现象,就是喝茶过浓过多的身体不适表现和体验感受。

茶醉现象因人而异,有些人感到胸闷,有些人兴奋不眠,有些人作呕,有些人气短,有些人头晕眼花,有些人心慌,……,总之,只有喝茶醉过的人才有深刻体会。因此,多多喝茶虽然好,也是需要节制的。

③兴奋现象。

兴奋,给人的体验感大部分都是积极的,如欢欣,喜悦,快慰,以及工作时精神振奋,想问题时考虑周全,劳动时干劲十足,旅行时热情奔放,运动时意气风发,讨论问题时积极主动……

就茶叶而言,给人最大的作用还是兴奋提神,最好的作用还是积极主动,最佳的作用还是健康向上。只要是喜欢喝茶的人,给人的印象就是状态好,精神佳!

(喜茗堂龙新久)

2021年1月23日

生活中有茶,茶中有健康,关注喜茗堂!

有哪些茶知识是喝茶的人必须要懂的?

茶靠谱提示:喝茶必须懂的茶知识,可以概括为“6321”:6,六种茶类,;3,三种茶性,2,两种基本泡法;1,一些茶礼仪。

6321之6:六种茶类

“喝绿茶还是喝红茶?”“喝绿茶。”“怎么是这个?不是铁观音吗?”生活中,经常会有人误把铁观音当做绿茶,或者其他的茶类混淆。茶类涉及到茶的口感、茶性、茶的泡法和茶的保存等方面,因此,必须要把茶叶的分类搞清楚。

根据制作工艺和发酵程度的不同,茶叶可以分成六大类:

绿茶

以杀青、揉捻、干燥为基本的制作工艺和流程。根据绿茶杀青和干燥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炒青、蒸青、晒青、烘青绿茶。历史上,绿茶是最早出现的茶类,名茶也非常多。西湖龙井、碧螺春、庐山云雾茶、都匀毛尖、信阳毛尖等等都是。绿茶也是中国消费量最大的茶。

黄茶

在绿茶的制作工艺上,加一道“闷黄”工艺,就制成黄茶。虽然只是加一道工序,整个制作却提高了不少难度。根据茶叶的鲜嫩和芽叶区别,黄茶又有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之分。黄茶的品种较少,名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沩山毛尖等。

白茶

白茶的制作工艺很特殊,叫“自然萎凋、不揉不捻”,鲜叶采回后,进行多种方式的(日晒、室内等)萎凋,然后干燥。新白茶制法会有一些发酵。白茶源于政和、福鼎,根据茶青芽叶情况,可以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品种。白茶可以陈放多年,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

青茶

青茶也叫乌龙茶,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包括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主要在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出产。福建是乌龙茶大省,鼎鼎大名的铁观音、武夷岩茶都是乌龙茶,台湾的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广东的单丛茶等,都是乌龙茶的名优茶。

红茶

红茶是世界上消费最普及的茶叶。主要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武夷山的正山小种是红茶之祖。红茶的名优茶很多,福建的正山小种、金骏眉、白琳工夫、坦洋工夫等,安徽的祁门红茶,云南的滇红,还有宁红、越红等。印度、斯里兰卡也种红茶,阿萨姆红茶和大吉岭红茶也广有市场。红茶有芽尖茶(如金骏眉)、芽叶茶,还有红碎茶。

黑茶

黑茶是一种后发酵茶。制作工艺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与绿茶相比,它多了一个“渥堆”工艺,正是通过这个工艺,让茶叶发酵,从而区别于绿茶的特性。黑茶的发酵和其他茶类的发酵不一样,其他茶类的发酵,是一种酶促氧化反应,而黑茶的发酵,是有微生物参与的发酵,是真正的发酵。广西六堡茶、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等品种是名优茶。

6321之3:三种茶性

绿茶、白茶、黄茶:不发酵或微发酵。性偏寒。脾胃虚弱、胃寒之人慎喝。白茶可以陈放,转化后会更加温和。

红茶、黑茶:全发酵或后发酵。性偏温。实热、火大、胃热之人慎喝。

乌龙茶:半发酵茶。茶性适中。适合喝的人群较广。但是碳焙茶,需要放上一段时间,否则火性也是蛮大的。总体来说,包种茶发酵程度较轻,福建的几种乌龙茶发酵程度适中,台湾乌龙发酵程度较重。

6321之2:两种泡法

玻璃杯。要掌握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三者的区别是先投茶还是先倒水。上投法是先往玻璃杯中倒适量的水,然后把绿茶放入杯中。一般适用于芽茶。中投法,先放三分一杯的水,把茶叶放入,等茶叶舒展后再倒满水。一般适用于一芽一叶或两叶的茶。下投法,先放茶叶,再放少量水,等茶叶略舒展后,再倒满水。

功夫茶泡法。潮汕功夫茶泡法和闽南功夫茶泡法比较典型。大致可以分为:煮水,温杯,闻香,置茶,初泡,续泡,分茶,品饮等。

6321之1:一些茶礼仪

主人篇:倒茶时,只倒七、八分满。所谓的“茶七酒八”。因为茶水较烫,太满有欺客之嫌。装茶的杯子不要有破裂,破损,尤其杯沿不能有裂开。茶杯应放于客人右手侧。上茶的顺序可以根据尊者为上的原则,或从右到左。

客人篇:主人倒茶时,要行谢茶礼,具体是:中指食指屈指,轻叩桌面。可以适当先观干茶、闻茶香。可以适当赞美主人的茶好。赞美时说得具体一些,茶汤很顺滑,口感很温润,茶香浓郁等等。饮茶时,有一种吸啜法,会发出很大的响声,自家饮茶时尽可自由自在,但在社交场合,还是要根据别人的情况,适当控制一下。

好了,这就是茶靠谱觉得喝茶时有必要先掌握的一些茶知识。

我是茶靠谱,谢谢您的阅读和关注。欢迎留言交流探讨相关茶问题。

有哪些茶知识是喝茶的人必须要懂的?

很高兴看到这个问题并且作答:

喝茶是一件让人感觉到舒服的事情,喝茶人必须要懂多少的茶知识这不是喝茶的最终的目的,喝茶就是为了让自己舒坦和舒服,不一定要一定要知道。就像云端蜜芽的理念,就是“好好喝茶”,随心随性的享受茶带来的愉悦感。但是如果懂一些茶的知识的前提之下,再喝茶就能更好感受喝茶的体验感。

且不往深里说,就说浅显的一些基础的茶知识,喜欢喝茶的人可以去了解一下自己喜欢的茶的一些泡法,这样能更好的冲泡出茶的滋味;也可以了解一些中国几大茶类的科普知识,也是一个知识面的扩展;然后可以了解一下基本的一些茶礼仪,这样在给跟别人一起喝茶时不至于犯一些基础的错误。

总之,喝茶的人就是为了舒服,感受到茶叶带来的心理和生理生的享受,这样喝茶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还是你那句,好好喝茶,随心随性喝的舒服就好

有哪些茶知识是喝茶的人必须要懂的?

没有必须要懂的,茶道的核心本来就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一种享受,慢慢地在喝茶过程中去领悟茶与人,茶与自然的茶境。

你问的茶叶知识只能说是生活常识,但是现在的信息渠道太多 ,因为人为的故意误导会违背一些生活常识,比如某大名鼎鼎的金融产品推出的越陈越香等等。

喝茶最珍惜的是回归自然,所以古代最早主张喝茶与意境相结合是寺庙的僧人,茶禅就是将喝茶与参禅悟道相结合,以便自己自己达到静心的目的,所以茶禅的意境是茶净,茶静,茶境,这才是茶禅一味的味。

现在的人喝茶简单,我也有不少喝茶的小白朋友,经常问各种各样的茶叶问题 除了回答以外最后说的几句最有用的话是,茶是拿来喝的 ,喝茶的目的是改变白开水的味道,鲜香甘润的茶味是喝茶追求,为了苦涩或者吹嘘又苦又涩的茶叶就白白糟蹋了茶叶大师们孜孜不倦的改进工艺(这里的大师只古代那些写茶书改技术的大师陆羽大方张源等等这些人,而不是现在鼓吹陈茶的大师) 还有一句是茶叶没有你想得那么贵,你要问我可以告诉你成本和利润。

喝茶本来就是开心的事。

备注本文中茶叶不涉及普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