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单位是属于事业单位?

谢邀!

事业单位,是指由中共中央、国家政府及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近年来,有社会资本举办的民营事业单位出现,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一、事业单位不是政府机构

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事业单位一般是党和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党政机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

事业单位由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及其主管机关批准设立、合并、分立、撤销,经中央及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机构编制部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依法审核,登记注册,领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后,方可开展活动。

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名称为中心、会、所、站、队、院、社、台、宫、馆等字词结尾,例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卫生监督所、银保监会、质监站、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等。

二、特殊类型的事业单位——参公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中有一个特殊类型的事业单位,既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参公事业单位)。

参公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行政执法职能,原来多是党政机关工作部门,在多次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中,因缩减党政机关机构限额,压缩行政编制,而退出党政机关工作部门序列,转为事业单位,但仍然具有行政职能、行政执法职能。

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具有行政职能的参公事业单位,将不再保留,或转为行政机关,或将职能划转行政机关。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参公事业单位,将改变各部门分系统多头执法,整合为综合执法。

三、事业单位的类型

事单位按照经费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一)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多为公益性、非盈利性、服务性事业单位。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财政全额供养,执行标准的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及社会保险规定,几与公务员无差别;编制管理相当严格。

这种类型的事业单位中,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多数转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二)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财政差额(定额)拨款事业单位,多为有生产经营性收入,但不足以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开支的公益性单位。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财政予以差额(定额)补助,同样执行标准的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及社会保险规定;但视生产经营、经费状况不同,工资、福利待遇有的单位可能高于国家规定,但有的单位时有不达标准、不足额发放、拖欠情况发生;编制管理相对严格。

这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改革中,以生产经营为主业的单位将转制为企业。

(三)自收自支及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

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多为生产经营性的事业单位。自负盈亏,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没有财政支持,特别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意既与企业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执行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或实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及工资福利制度,拥有较为宽泛的工资福利自主权,但必须按规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编制管理相对宽松。

这二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将全部退出事业单位管理序列,成建制的转制为企业。

四、分类改革后的事业单位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意见,2020年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事业单位重新分类定位,分为二种类型。

(一)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卫生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这一类型事业单位,非盈利性,财政全额拨款,几与公务员无差别,稳定性好。

其特性有两点:一是没有收费职能和权力,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二是由财政全额拨款供养(部分乡镇卫生院除外。)

(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承担高等教育、非盈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这一类型事业单位,工资和福利待待遇来源自身营收和财政补助二部分构成,分化比明显。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哪些单位是属于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有很多,根据单位管理的不同法律依据,可以分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

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一、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

参公管理,全称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顾名思义,该类事业单位和人员的管理以及福利待遇、职务职级晋升是根据《公务员法》来的。

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根据其行政地位的独立性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一级参公事业单位和二级参公事业单位。

一级参公事业单位,也就是该单位自身具有独立性,不是某部门的下属单位,拥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经费来源。该类参公事业单位主要有党校、团委、工会、妇联、文联、残联、作协、红十字会、供销社、档案馆、史志办,像中央国家机关在地方的派驻单位,如气象局、地震局、银保监局,也属于事业单位。工商联不是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它是地地道道的行政机关。

二级参公单位,主要是部分机关的下属单位,拥有行政执法权,比如文广旅局下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交通局下属的交通道路执法支队等。该类参公单位,因为拥有行政执法权,所以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时,单独拎出来,改制成了参公管理事业单位。

总体上来说,一级参公事业单位福利待遇和职务职级晋升都很好,往往工作轻松,压力小。二级参公单位福利待遇和机关的公务员一样,但是在职务职级晋升上比起同机关的公务员,还是存在不小差距的。

二、非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

具体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

该类事业单位范围广、人员多,涉及教育、医疗、科技、农业、环境、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其人数比起公务员都要多得多。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该类事业单位是所有事业单位里范围最为广泛的。最典型的就是各类公办的中小学、大中专院校。

还有就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比如在县镇广泛存在的农机管理中心、畜牧管理中心等“农口”单位,还有经济口、城建口、科技口等等,范围很广。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该类单位,像人员经费、基本办公经费由财政负担,而项目建设等经费由单位自筹,最典型的就是各类公办的医院。

此外还有部分科研院所,设计院,规划院等等。最近几年比较火的融媒体中心也属于该类事业单位,还有地方的广播电视台、报社等也属于。

3.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该类事业单位更像是企业一样,定义是事业单位,但是经费全部由自己筹集。比如司法机关下属的公证处就属于典型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还有其他部分行政机关下属的单位,也是该类事业单位。

哪些单位是属于事业单位?

公公是事业单位,到死都没买起一套房子,公墓我家还给了六仟元钱,这是什么事业单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