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高工资和正处工资谁高?
正高工资肯定高于正县处级!
正高对应的行政级别,最低为副厅局级,最高可以对应正省部级。
以正教授为例,专业技术职务分为1~4级教授,专业技术岗位也是1~4级。
一级教授,对应的行政级别为正省部级;
二级教授,对应的行政级别为副省部级;
三级教授,对应的行政级别为正厅局级;
四级教授,对应的行政级别为副厅局级。
一级副教授,五级专业技术岗位既可以对应行政级别正县处级;二、三级副教授,六、七级专业技术岗位对应行政级别为副县处级。
举个实例,本人曾经工作的县级教育行业唯一的参公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实行双轨制,有张某某为正高级高级讲师,其工资高于正县处级的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县长、县政协主席(年龄、工龄相近者,高年资的除外)。
其享受副厅局级的住房面积140²米的冬季供暖补贴标准,而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县长、县政协主席则享受县处级住房面积115²米的冬季供暖补贴标准。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正高工资和正处工资谁高?
事业单位正高工资构成相对固定,但工资待遇特别是津补贴因地、因单位而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直接比较正高和正处的工资待遇并不客观。整体来看,只能说正高的工资待遇大致和公务员正处相当,不过个体存在差异,有的正高工资远远高于行政正处,有的又不如,具体要看所在单位情况。
一般来说,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正高工资待遇普遍要低于公务员正处,差距主要体现在车补、年终综合绩效考核奖、物业、通讯等福利性津补贴上。以本地为例,事业正高的工资基本上在7000元上下,而公务员的正处多半可以到8000元,年终绩效这一块,公务员正处领导可以拿到四到五万,而事业正高最多三万多,两者相差一万多,各种收入差加起来,实际上事业正高的年收入和公务员的副处差不多。当然,如果是正高一级或二级,工资待遇基本可以和公务员正处持平,甚至略高于后者。
如果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比如高校、科研院所的正高职称人员,工资待遇就要高多了。比如一级教授、二级教授,其工资待遇比副厅还高,有的教授因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各类专项津补贴,工资待遇超过正厅的不在少数。比如本地一位知名教授,其享受国家、省、市三地人才专项津贴,加上各类改革性补贴收入,每月应发工资接近两万,而本地从副厅应发工资也不过是一万三左右,可见其收入之高。类似的收入水平在一些科研院所也很普遍,一方面正高的基础工资高,另外一方面单位有各类津补贴,有的还有其他绩效收入,加上个人其他方面的创收,一个技术正高的收入远远高于普通的公务员正处。比如做课题,正高职称有相关的经费渠道;每年参加职称评选当评委进账;技术性正高涉及项目方面的,还可以参与项目的评审等工作,来自邀请方、业主单位或者项目方都会给予一定的报酬。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规定个人创业、办公司、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做项目,包括带学生等等,都有来钱的手段。而这些,在行政机关几乎都是被限制的。换言之,一个正高职称的事业人员特别是有专业特长的知识分子,想要创收并不难,他们年收入的大头主要来源于工作之外,对日常的工资收入反倒不是特别看重。拿这些人来和公务员比收入,实话实说也不公平。
总的来说,正高工资笼统讲大致和公务员正处持平,具体是高多少还是低多少,要看个人所在的单位定,不能一概而论。
正高工资和正处工资谁高?
众说纷纭,大多因是局外人。我以所熟悉的高校的角度回答一下。
学术职称(13个级别)与行政职务有一定平行度的,大致是:
一级教授(院士),副省级;
二级教授,正厅;
三级教授,副厅;
四级教授,正处。
对于收入,基础工资相差不大,但实际教授的收入弹性很大(主要由于科研这一块儿),行政岗位的收入弹性很小。对于985/211的大学的理工科教授,收入会大于或远大于所参照的行政职务。
以本人自己为例。二十多年前已经是正教授的我(那时还没有明确分级),曾担任副厅级行政职务,就仍旧拿正教授工资,因为副厅级工资要低些(这叫就高不就低);而我身边还没有晋升为正高的副厅级同事,就按照副厅级发薪。(这里不包括上面所说的弹性收入)
非科教单位(比如国有大企业及其研究院所),往往把普通高级工程师更高的技术职称与教授等同(称:教授级高工),但一般不会进一步分级(如三级教授级高工的说法极少见到),所以无法准确定性本问题。
正高工资和正处工资谁高?
不清楚机关单位和企业的情况,就我所在的省直事业单位来说,肯定是正高工资高,不然我们院长(正处级)为啥非要走正高职称呢?
我们是一家省直事业单位,几个院长、副院长为厅管干部,其中院长为正处级,副院长为副处级。这些人没有一个走管理岗的,都走专业技术岗。
先请大家看2018年事业单位的两张基本工资标准表事业单位管理岗分十个等级,分别为十级、九级、八级、七级、六级、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依次对应公务员的办事员、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正厅、副部、正部十个职级。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1~4级为正高级,5~7级为副高级,8~10级为中级,11~13级为初级。
从上述两表中,可以看到,正高级中的最低级也就是4级,其岗位工资为3530元。正处对应的是管理人员5级,其岗位工资为2780元。正高4级比正处的岗位工资高3530—2780=750(元)。甚至比副厅级(管理岗4级)的岗位工资都高出3530-3360=170(元)!
副高7级的岗位工资是2500元,副处(管理岗6级)的岗位工资是2360元,副高7级比副处高2500-2360=140(元)。
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正高除了岗位工资比正处至少多750元外,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也比正处多,同等条件下正高月工资要比正处高一千元以上。
以吉林省取暖补贴为例。根据吉直房改字[2000]2号中规定:党政机关公务员、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人员住宅面积(建筑面积)标准:正厅级150平方米、副厅级140平方米、二级局副职120平方米、处级(含副处级)110平方米,科级(含一般职工)80平方米。各类人员按其技术职称,与行政人员职级相对应,正高、副高、中初级职称人员分别比照副厅、处级、科级住房标准。由此可见,正高的住房标准是比照副厅,当然取暖补贴要比正处高了。我院今年月取暖费补贴为正高245元,正副处(副高)192.5元,前者比后者每月多245-192.5=52.5(元)。
结论如果不考虑其它待遇,事业单位的正高工资比正处工资高。
正高工资和正处工资谁高?
正高级分为高校正高、中小学正高、政府全额类事业单位正高等,而正处级又分为高校类正处、政府全额类事业单位正处(管理岗5级)、公务员正处。至于正高级职称与正处级工资待遇,由于单位类别不一样,编制性质不一样,工资待遇肯定不一样,二者谁高谁低,确实没有定论。
一、正高级工资待遇情况①中小学正高级。以我所在市区为例,正高4级每月6700元,加上年终绩效,每年总收入大概11万元。正高3级比正高4级,每月高300元左右。
②政府全额类事业单位正高级。每月打卡工资与中小学正高级基本持平,但年终绩效比中小学教师稍微高一些。
③高校正高级。分为一级教授、二级教授、三级教授、四级教授。对应的行政级别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正处级。就是四级教授(正处级)工资待遇也比中小学正高级、政府全额类事业单位正高级高很多,如果再加上科研绩效、科研成果分红等,其工资待遇久更高了。
二、正处级工资待遇情况①高校类正处级。高校类的处长、招生办主任等属于正处级,他们的工资待遇普遍低于高校正高级四级教授,若再算上科研奖金,那就更低了。
②政府全额类事业单位正处级(管理岗5级)。市直单位的正处级事业单位不多,大概有公路事务中心、市农科院、市中心医院(其他重点医院)、市科协、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等。每月打卡工资大概6900元,加上年终绩效,全年大概11.5万元。
③公务员正处级。市直单位局长,每月打卡工资大概7400元,加上年终绩效,全年大概13万元。
综上,高校类的正高级工资待遇最高,其次是公务员正处级,然后依次是事业单位正处,中小学正高与高校类正处级。
正高工资和正处工资谁高?
你好,事业单位正高级共有4个等级,一级岗位、二级岗位的福利待遇远高于正处级公务员,四级岗位的福利待遇和正处级公务员相差不大。
首先,介绍一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的有关情况。目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分为4等13级:正高级岗位为1至4级;副高级岗位为5至7级;中级岗位为8至10级;初级岗位为11至13级。
同样的正高级岗位中,4个等级也是天壤之别。
以收入中的一部分为例,专业技术人员一级岗位的岗位工资是6010,二级岗位是4650,三级岗位是4110,四级岗位是3530,而正处级公务员的职务工资仅为2100,差距明显。
当然,岗位工资、职务工资仅仅只是收入中的一部分,薪级(级别)工资、津补贴、奖金也有不小的差异。
但是,到了正高级、正处级这一层次,收入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隐形的福利待遇,这才是二者最显著的差异。
其次,介绍一下一级岗位的有关情况。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任职必须要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个: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即两院院士);
2、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
3、其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人才。
而且,其聘用程序也非常复杂,先由事业单位按照行政隶属关系逐级上报,经省政府或主管部委审核后报人社部,由人社部审核确定后才能聘用。
也即是说,正高一级基本和院士是划等号的,都是学术泰斗级人物,其福利待遇自然远超正处级公务员。
再次,介绍一下二级岗位的有关情况。二级岗位是省重点设置的专任岗位,主要在高校、重点科研机构、骨干医疗机构设置,由省人社厅实行总量控制、统一核准和聘用管理。
二级岗位属于学科带头人,一般不超过所有正高级岗位总数的10%,主要针对以下人群:
1、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国家杰出技术人才、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省级以上重点学科、研究室、实验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3、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或行业的学术技术领军人物;
4、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省内同行业公认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可以看到,二级岗位也是省里的宝贝,是省内最有影响力、最有号召力的顶尖人才,其待遇自然也远超正处级公务员。
然后,介绍一下三级岗位、四级岗位的有关情况。目前,二级、三级、四级岗位的比例是1:3:6,三级岗位一般不超过所有正高级岗位总数的30%,属于省市级骨干人才、杰出人才。
整体而言,三级岗位的福利待遇或略高于正处级公务员,四级岗位的福利待遇和正处级公务员相差不大。
当然,事业单位正高级的优势主要在于学术地位高,受人尊重,能掌握的科研经费、项目多。
而正处级公务员的优势在于职权较大,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各项事务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