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姓,除孔子外,第二知名度的人是谁?

孔姓,除孔子外,第二知名度的人,应当属孔尚任当仁不让。

可能有人会说,应当是国人皆知的“孔融让梨”呀?或者是清初“封王”的孔有德呀?抑或是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呀?

对不起,有孔尚任在,他们必须往后去站队!

孔子,是儒教大家,而孔尚任是孔姓除孔子外,可以称为大家的——戏剧大家,兼有诗人头衔!

孔尚任,清初诗人、戏剧家,孔尚任与洪昇被并称为“南洪北孔”,被誉为康熙时期照耀文坛的双星。他们的作品《桃花扇》和《长生殿》代表了中国古代历史剧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奇葩。

孔尚任,生于1648年,卒于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又作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

孔尚任的主要作品有传奇剧《桃花扇》、《小忽雷传奇》(与顾彩合作)和杂剧《大忽雷》等。

孔尚任,孔姓除孔子外的名人大家,无可争议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孔姓,除孔子外,第二知名度的人是谁?

孔子外,孔姓大家族人才辈出,出了不少知名度大的名人。但我认为,第二知名度的是孔融,不谈《孔融让棃》的故事进入了小学语文课文。孔融之所以知名度大,一是他文才盖世,二是他政德突出,三是他刚直不阿。孔融继承孔子思想,传承儒学,不弱于孔子的弟子,是广受历代民众推祟的历史文化名人。

孔融文才盖世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官员、名士、文学家,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能诗善文,为“建安七子”之一。魏文帝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其散文锋利简洁;六言诗则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孔融政德实出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汉献帝时期,他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等职,时称孔北海。孔融在北海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治绩,后兼领青州刺史。

孔融刚直不阿

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他生性喜结宾客,抨议时政,言辞激烈,终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

孔姓,除孔子外,第二知名度的人是谁?

当然是孔老二了[呲牙]

孔姓,除孔子外,第二知名度的人是谁?

其一、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1]东汉末年官员、名士、文学家,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汉献帝时期,他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等职,时称孔北海。孔融在北海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治绩。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他生性喜结宾客,抨议时政,言辞激烈,终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孔融能诗善文,为“建安七子”之一。魏文帝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其散文锋利简洁;六言诗则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其二、孔祥熙(1880年9月11日-1967年8月16日)字庸之,号子渊,山西太谷人,祖籍山东曲阜,生于太谷县一个亦商亦儒的家庭,孔子的第七十五世孙。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亦是一名银行家及富商。孔祥熙的妻子为宋霭龄,岳父是宋嘉树。孔祥熙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1967年8月15日在纽约心脏病发去世。

孔姓,除孔子外,第二知名度的人是谁?

孔祥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