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管理岗怎么晋级?
一、管理岗位设置
2006年,人事部公布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其配套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实施意见》规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设十级职位。
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二、任职条件
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四、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三、晋升
虽然从理论上看,按照学历要求、任职年限晋升的条件并不苛刻,但实际则不然!
县区级属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实践上大多数止步于对应科员的九级岗位,因为七、八级岗位对应乡科级职务,也就是属于领导职务,由县区委、或县区委组织部门代县区委管理,单位及主管部门是没有管理权限的。
同理,地市级属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大多止步于对应正科级的七级岗位。
省部级属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则大多止步于对应正处级的五级岗位。
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没有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所致!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事业单位管理岗怎么晋级?
事业单位走管理岗,说实话晋升空间非常小,既便是市级平台,多数人混一辈子也就是八级七级职员,与其死守管理岗,不如走专技路线评职称来得更实在
事业单位管理岗分十个等级,分别为十级、九级、八级、七级、六级、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依次对应公务员的办事员、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正厅、副部、正部十个职级。
事业单位的职级晋升基本上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模式来进行的。大致遵循一个原则:同级别副职提拔为正职,一般为两年;从下级正职晋升上一级副职,一般为三年。比如从副科晋升正科,两年即可;而从正科到副处,则需要三年。对应事业管理岗,从8级到7级,两年即可,而从7级到6级,最少要三年。
这只是理论上的条件。真正能否晋升,还要具备一些客观条件,比如领导欣赏、岗位出缺等。事业单位符合晋升条件的人有很多,但最终得提拔的也就是少部分,这里面领导的关照占了很大因素。还有就是岗位空缺情况。按规定,事业单位科级岗位结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其中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总体来看,岗位非常有限,想上一步谈何容易。
大学本科毕业考入事业单位,一般来说一年试用期转正后即可定为九级职员,即科员。从这一步开始往下每走一步,都会非常艰难,完全看个人造化了。在市级平台,为什么副处的公务员比较常见,六级(相当于副处)事业单位职员比较少,原因即在此。
好在部分地区现在也在推行事业单位职级并行政策,一定程度解决了部分管理岗人员的待遇问题。如:
1、允许现聘管理岗位九级职员满六年以上,而且聘期內须有一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晋升非领导职责八级职员; 2、允许现聘管理岗位八级职员满六年以上,且聘期内须有一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晋升非领导职责七级职员;3、允许新招聘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聘用在管理岗位上满一年后,考核合格,可不受职数限制分别晋升非领导职责八级职员、七级职员; 4、允许现聘管理岗位七级职员满十三年,工龄满二十五年且聘期内须有三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晋升非领导职责六级职员; 5、允许现聘管理岗位六级职员满十三年,工龄满三十年且聘期内须有三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可晋升非领导职责五级职员;事业单位管理岗怎么晋级?
谢谢邀请。本人在乡镇、县直、市直等部门工作过,对事业编相对比较熟悉!
目前,事业编岗位有三类岗位:管理岗、专技岗和工勤岗。 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从1到10级,分别对应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
事业编管理岗晋级就像公务员提拔晋升一样,都需要几个条件:①任职满最低年限; ②有空缺岗位;③能力素质过硬;④组织认可 ;⑤群众认可; ⑥经过组织考察。最后,经过公示后才能晋升上一级岗位。
事业编晋升相比公务员较难,主要是因为事业单位较少,级别较低,职位不多,竞争又比较激励。就拿乡镇一级来说,事业编管理岗位大概25个,而公务员岗位有60余个,改革之前,乡镇事业编单位都是正股级,意味着乡镇事业编最高才能升到9级,而事实上也证明,很多乡镇事业编也是9级终此一生。县直一级也不好,事业编岗位比乡镇多很多,但县直事业编绝大多数都为副科级,极少极少为正科,还有部分为正股,意味着县城事业编的天花板为副科8级,有背景有外力的个别可以升到正科7级。市直这一级相对好一些,市直有不少的正科级、副处级单位,还有一些正处级单位,绝大多数事业编管理岗都可以晋升到副科8级,部分可以升到正科7级,少数可以晋升到6级副处5级正处。同理,省厅这一级可比市直一级提高两级。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事业编管理岗人员,能够晋升为9级股级概率为80%,能够晋升为8级副科级的概率不足10%,能够晋升为7级正科级的概率不足2%,能够晋升为6级副处级的概率不足1%,能够晋升为5级正处级的概率不足0.3%,能够晋升为4级副厅级的概率不足0.1%,能够晋升为3级正厅级的概率不足0.03%,越往上比例就越低了,管理岗1级正部级那就是人中龙凤了。
综上,管理岗晋升难度比较大,和公务员一样,需要逐级晋升,除了自身素质外,还需要考虑外力因素,有时还需要与来自公务员的竞争。因此,事业编管理岗能够提拔到正科级以上的人员,在系统内属于比较优秀的,综合素质比较强的,相对于公务员正科级,更为难得。
事业单位管理岗怎么晋级?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晋升和公务员职务提拔程序差不多,属于领导职务晋升。1.事业单位从管理一级至十级共设置10个岗位,对应公务员正部级以下职务。
事业单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管理岗位晋升其实就是职务提拔,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晋升通过聘任职称实现。管理岗位从高到低设置管理一级、管理二级、管理三级、管理四级、管理五级、管理六级、管理七级、管理八级、管理九级、管理十级等十个岗位,分别对应公务员正部级、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科员、办事员等职务层次。管理岗位晋升就是从管理九级、十级岗位逐级向上级岗位晋升。
2.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晋升需要符合干部提拔的一系列条件。管理岗位晋升和公务员职务提拔一样,都需要符合干部提拔的一系列条件,最基本的三龄二历一身份不能有任何问题,必须具有干部身份,参加工作年限或者任职年限必须符合要求,必须具有岗位要求的学历。比如,管理九级晋升管理八级,需要具有干部身份,需要任管理九级满三年时间,需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等。在提拔任职程序上,需要经过推荐、考察、研究、公示等系列最基本的程序。
3.管理八级以上岗位可以调任公务员职务,成为公务员。晋升到管理八级以上岗位后,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向公务员副科以上领导职务调任,从而成为公务员,这是事业人员转为公务员的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比如,县政府信息中心是正科级事业单位,信息中心主任任职一年以后就可以向公务员正科级领导岗位调任,从而成为公务员正科级领导干部。
总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晋升就是职务提拔,晋升到管理八级以上岗位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中省直遴选”专注体制内问题解答,欢迎加关注继续交流。事业单位管理岗怎么晋级?
一个事业单位管理岗,有职称和没职称的工资差别有多大?
如果你经常关注事业单位的消息,或是在事业单位上班,就会了解到职称在事业单位有多重要,直接和你的工资挂钩,职称与工资成正比,职称越高工资越高,相当于晋升涨薪的有效途径。
并且,事业单位是分岗位的,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而有不在事业单位做管理岗的朋友,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发现上升空间有限,工资待遇和也比不上专业技术岗,会疑惑管理岗到底能不能评职称?
针对这类问题,有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网友A:管理岗位是走职员级别,共十级,从办事员到部级正职,不存在职称的问题。专业技术岗位才存在高中初三个职称,共8级。所以走管理岗是不能评职称的。一般偏重技术类的单位最好走专业技术岗位。
网友B:很多单位八级岗位也就1个名额,如果你是管理岗,也许混到退休也是最低级十级办事员,活一样不少,晋升通道几乎看不到!有的单位还不能转岗,意思就是设定你是管理岗后、还不能转专业技术线,这样的结果就是:不管你考了什么职称证,单位都不会聘你。
而技术岗就不一样,只要你考到证了,单位有岗位空缺,通过竞岗或者别的方式,就会考虑聘你,从此你的工资就是和职称挂钩,很多单位的专技岗位,高级工程师比管理岗的领导收入还要高。
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留言交流。
文:湖北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管理岗怎么晋级?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三类。按规定,医院、中小学校等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的事业单位,被称为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设置不能超过15%,而承担管理职能为主的管理类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设置一般为50%。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晋升,和党政部门一样,都是按等级进行晋升。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十个等级,从低到高从十级、九级一直到一级,分别对应公务员序列的办事员、科员、副科到正厅、副部、正部十个职务级别。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晋升十分困难,渠道也比较狭窄,只能在事业单位中打转。参加工作为十级,对应办事员,实习期满为九级,对应科员,按学历不同,实习期长短也不一样。许多基层管理人员,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在九级、八级管理岗位打转,甚至连八级都很难提升,更不用说七级以上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岗位较少,中高级管理岗位更少,只有极少部分事业人员可以通过提拔晋升到更高级别的管理岗位。
新《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之后,原来在县级公务员和参公人员中实行的“职级并行”政策,扩大到了全国所有的公务员和参公人员,行政干部到了一定年限,满足条件后即可享受更高一级的级别工资。这样,虽然职务上不去,但工资待遇提升了。这一政策能否在事业单位实施,是在所有事业单位实施,还是在管理类事业单位实施,实施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如何对应平衡,都是非常困难的问题。一些地区已经试行了专门用于事业单位的“职级并行”政策,也是按年限有条件自然晋升,同样也是虽然没有相应的职务,但最起码工资待遇上去了。这种方式是否会在全国范围之内推行,要等6月份新《公务员法》颁布实施后,看能不能有消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